巴金复习试题与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5
巩固练习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雏形首屈一指道貌掩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B.黄恐茅塞顿开相濡以沫坐收渔人之利C.颧骨化险为夷大吹大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D.寒暄浓装艳抹开门揖盗山雨欲来风满楼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愉悦的享乐、丰美的衣食、的生活,这一切若不成为为人类作贡献的条件,也不能充实人生的意义。
[2]柏格森《笑论》说,一切可笑都起于灵活的事物变成,生动的举止化作机械。
[3]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这种人他有多大的本领,我们也不能委以重任。
A.舒服呆板进而/不管 B.舒服刻板因而/尽管C.舒适刻板进而/尽管 D.舒适呆板因而/不管3.下列各句中加红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经营者应怀有悲天悯人....的胸襟,并以正义为前提。
B.他仍然是中国最高学府的名教授,门墙桃李....,此中大可物色党羽。
C.招聘又不是选美,为什么一定要女的长得人面桃花....,男的身高要到达一米七五。
D.我呻吟着伸手去按那只涎皮赖脸....的大脸猫闹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操普通话的中年男子的声音说:“你被录取了。
”B.这位江西姑娘在51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惟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C.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使一道十米高、七十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山旁边。
D.“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从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说话”艺术出现后,民间的话本如《三国志平话》等,既粗糙又不准确,;而其中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1]不能作为流传的读物,也不能代表说话艺术的成就[2]不能代表说话艺术的成就,也不能作为流传的读物[3]错误、疏漏、粗糙之处[4]粗糙、错误、疏漏之处A.[1][3] B.[1][4] C.[2][4] D.[2][3]阅读理解勇敢的奥德赛(美)查尔斯“我马上就回来,亲爱的。
巴金家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巴金的原名是什么?A. 李大钊B. 鲁迅C. 周树人D. 李尧棠答案:D2. 《家》是巴金的哪部作品?A. 《春》B. 《秋》C. 《寒夜》D. 《家》答案:D3. 《家》中的主要人物高觉新的性格特点是什么?A. 懦弱B. 勇敢C. 狡猾D. 正直答案:A4. 《家》中,高觉新最终是否与梅芬结婚?A. 是B. 否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巴金的代表作《家》是他的_____三部曲之一。
答案:激流2. 在《家》中,高觉新的父亲是_____。
答案:高老太爷3. 《家》中,高觉新与梅芬未能结婚的原因是_____。
答案:封建礼教的束缚4. 巴金的《家》反映了_____时期的社会现实。
答案:旧中国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家》中高觉新的性格特点及其影响。
答案:高觉新性格懦弱,他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不敢反抗,这种性格使他在面对家族的压迫和个人情感的抉择时显得无力和被动,最终导致他与梅芬的爱情悲剧。
2. 描述《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
答案:《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体现在封建礼教与个人自由意志之间的冲突,以及家族利益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冲突。
高觉新、梅芬等人物的命运都受到了这些矛盾冲突的深刻影响。
3. 巴金的《家》对现代文学有何影响?答案:《家》作为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也表现了人们对自由、平等、爱情的追求,对后来的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四、论述题(共30分)论述《家》中高觉新的形象及其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答案:高觉新在《家》中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
他既渴望自由和爱情,又无法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
他的形象象征着旧社会中那些受压迫、无力反抗的知识分子。
他们虽然有新的思想和追求,但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往往显得无能为力,最终只能屈服于现实。
高觉新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也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和压迫。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湖巴金还是在四月,我又来到西湖,房间面对西湖。
不用开窗,便看见山、水、花、树,还有苏堤。
我住在六楼,阳台下香樟高人际,幽静的花园外苏堤斜卧在缎子一样的湖面上。
我每天几次靠着栏杆朝苏堤望去,眼光慢慢地在绿树掩映的苏堤上来回移动。
忽然起了一阵风,樟树的香气吹到我的脸上,我再看前面明净的湖水,我觉得心上的尘埃仿佛也给吹走了似的。
要是早晨雾大,站在阳台上,不但不见湖水,连苏堤也消失在浓雾中,茂密的绿树外只有白茫茫的一片。
很多人喜欢西湖。
对于美丽的风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全国也有不少令人难忘的名胜古迹,我却偏爱西湖。
我一九三〇年十月第一次游西湖,可是十岁前我就知道一些关于西湖的事情。
在幼小的脑子里,有一些神化了的人和事同西湖的风景连在一起。
岳王坟就占着最高的地位。
我读过的第一部小说就是《说岳全传》。
我忘不了死者的亲友偷偷扫墓的情景。
后来我又在四川作家觉奴的长篇小说《松岗小史》中读到主人公在西湖岳王墓前纵身捉知了的文字,仿佛身历其境。
再过了十几年我第一次站在伟大死者的墓前,觉得来到了十分熟悉的地方,连那些石像、铁像都是我看惯了的。
以后我每次来西湖,都要到这座坟前徘徊一阵。
有一天下午我在附近山上找着了牛皋的墓,仿佛遇到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于是小说中“气死金兀术”的老将军、舞台上撕毁圣旨的老英雄各种感人的形象一齐涌上我的心头。
人物、历史、风景和我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活起来了,活在我的心里,而且一直活下去。
我偏爱西湖,原因就在这里。
岳飞、牛皋、于谦、张苍水、秋瑾……我看到的不是坟,不是鬼的化身。
西湖是和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仅美丽,而且光挥。
五十二年来我到西湖不知多少次。
我第一次来时,是一个作家,今天我还是作家,可见我的变化不大。
西湖的变化似乎也不太大,少了些坟,少了些庙,多了些高楼.……人民的精神面貌是有过大变化的。
说出来会有人感到不可理解吧,我对西湖的坟墓特别有兴趣。
《巴金自传》阅读原文①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唯其不善于讲话,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在我心上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
②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
每个人会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
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
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
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找寻出路。
③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
④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说不清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当作专制的王国,我坐在旧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
他们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一时的任性杀死的。
我离开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
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
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
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小公寓的五层楼上,一间充满煤气和洋葱味的小屋子里,我寂寞,我痛苦,在阳光难照到的房间里,我想念祖国,想念亲人。
在我的祖国正进行着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人民正在遭受屠杀。
在巴黎掀起了援救两个意大利工人的运动,他们是沙柯(N.Sacco)和樊宰底(B.Vanzetti),他们被诬告为盗窃杀人犯,在美国麻省波士顿的死囚牢中关了六年,在我经常走过的街上到处张贴着为援救他们举行的“演讲会”、“抗议会”的海报。
我读到所谓“犯人”之一的樊宰底的“自传”,里面有这样的话:“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个口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
《家》阅读试题(1)一、填空。
1.《家》的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
2.高老太爷是高公馆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兄弟。
3.________的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
4.《家》中的觉新妻子名叫_________,觉慧爱上的姑娘名叫_________。
5. 《家》中的觉新青梅竹马的恋人叫________。
6._______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
7.《家》与_______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
8.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由于_______向高老太爷告密,觉慧被关在家里。
9._______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
10.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_______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
二、选择。
1.觉民与()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
A、琴B、鸣凤C、梅2.有着道貌岸然的外表,竭力维护封建观念、秩序的人物()。
A、高老太爷 B、克安 C 、克定 D、克明3.行为荒唐,生活糜烂的人物( )。
A、克明B、克安 C 、觉新 D、觉民4.觉民和同学们办周报,()在第五期周报上发表文章提倡女子剪发。
A、梅B、瑞珏C、琴D、鸣凤5.()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
A、觉新B、觉民C、觉慧6.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家》重点描写了三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
她们的社会地位是相同的。
B、《家》中,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
C、《家》中觉民、觉慧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
D、《家》细致地刻画了鸣凤临死前的矛盾心理和求助无门的痛苦。
既表现了鸣凤对罪恶世界的恨,又表现了她对觉慧的真挚的爱。
7.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家》贯穿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浓烈的抒情色彩。
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多样的抒情手法的交替使用,增强了作品动人心魄的悲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巴金一、简介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
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1904年11月生,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毕业。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
1929年回到中国后,从事文学创作。
1953年9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也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1983年任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3月在中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11月,中国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
2005年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的整个文学道路,就是长时期坚持控诉和反抗封建专制、封建礼教的道路,而且具有相当的深刻性。
这在新文学作家中是很少见的。
巴金作品的意象单纯,语言浅白,这是他的文字的最大特色。
意象单纯和语言浅白既使巴金的作品普及行远,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作家的深邃思想和丰富审美精神的有力表达。
在深层意义上巴金是寂寞的思考者、体验者和感受者,很长时间陷入孤独和苦闷中。
他有过高兴,但不满足于浅薄的欢天喜地,而更多地关注“人、文学、精神",他具有纯粹的文学家精神深处的素养,一直用忧郁的眼光看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经历人生苦难时,巴金维系住高贵的孤独和忧郁,他提出“讲真话”也是一种忧郁,他在忧郁的过程中享受着生命。
这种精神品格对社会的文化气氛起了提醒的作用.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废园外巴金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又到了这里来了.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
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
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散文专题训练--------巴金散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桂林的微雨巴金绵绵的细雨成天落着。
昨晚以为天就会放晴,今天在枕上又听见了叫人厌烦的一滴一滴的雨声。
心里想:这样一滴一滴地滴着,要滴到什么时候为止呢?起来看天,天永远板着脸,在那上面看不见笑的痕迹。
我不再存什么希望了。
让它落罢,这样一想,心倒沉静下来,窗外有人讲话。
我无意间听到一个本地口音说:“这种天气谓之好天气。
”接着是哈哈的笑声。
低的气压似乎被这笑声冲破了。
我觉得心境略为畅快。
我初来这里正遇着这样的“好天气”。
我觉得烦躁我感到窒闷。
那单调的滴不断似的雨声仿佛打在我的心上,我深夜梦回时不禁奇怪地想:难道我的心是坚厚冷硬的石板,为什么我的心上也响起同样的声音?我走在街上,雨水把我的头发打湿。
眼前似乎罩了一层雾。
我的脚踩进泥水中了。
我要去找那个书店,看那三张善良的面孔。
但是,啊,街道忽然缩短了,凭空添了一大片空地。
我看不见那个走熟了的书店的影子。
于是一道亮光在脑中掠过,另一个景象在眼前出现了。
我觉得自己被包围在火焰中。
一股一股的焦臭迎面而来,我的眼睛被烟熏得快要流出眼泪。
人在跑,手里提着、捧着东西。
大堆的书凌乱地堆在路中间。
一个女人又焦急又气愤地对两个伸着手的难民说:“人家房子都快烧光了,你们还忙着要钱!”她红着脸把手伸进怀里去掏钱。
我在这个女人的脸上见到熟人的面容了。
我一定在什么地方见过她。
不,我应该说是见过这张面孔,这样的表情我在我走过的每一个中国的地方都目击过。
这里有悲愤,有痛苦,有焦虑,但是还有一种坚忍的力量。
我再往前走,所见到的都是火焰,窒息呼吸、蒙蔽视线的火焰。
墙坍下来,门楼带着火摇摇欲坠。
烧残的书页散落在地上。
我要去的那个书店完全做了燃料,找不到一点痕迹了。
我忽然醒过来了,又从一个月以前回到今天。
雨丝打湿了我的头发。
眼镜片上聚者三五滴雨点。
我一双鞋底穿了洞的皮鞋在泥泞的道路上擦来磨去。
刚刚亮起来的街灯和快要灭尽的白日光线给我指路。
小说专题训练-------巴金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还魂草[注]巴金敏,五年了,我没给你写过一个字。
然而今天在林那拿到你托他转给我的短笺。
你的亲切的微笑浮现在我眼前,还是那么生动,就像你昨天才离开我似的。
傍晚,我离开林,匆匆赶回小镇。
回到家里,半睡半醒地躺了好一会儿,直到一个小女孩清脆的声音从楼梯上送进来。
“黎伯伯,你的信来了!”孩子快乐地叫着。
她略带黑色的宽脸上闪耀着一对漆黑发亮的大眼珠,嘴带笑地张开,雪白的牙齿露在外面。
她把信递给我后,小小的手伸起来指着她的浓黑头发,得意中略含一点羞惭,说:“你看,好不好?”一只红缎子扎的大蝴蝶伏在她的乌亮头发上,映着灯光发出炫目的光彩。
“好看得很,”我称赞道,“哪个给你戴上的?”“妈妈,”她笑了,“黎伯伯,你给我——”她抿着嘴笑,不再说下去。
“你说,黎伯伯给你做什么?”“你给我讲个像还魂草那样好听的故事啊!”“你还想听得哭起来吗?”我笑说。
敏,你该记得还魂草的故事,这是我们敬爱的一个年长朋友根据传说改编的。
我第一次听到它时,还同你住在一起。
我们被感动得许久说不出话,默默地互相注视。
这个情景我至今还不能忘记。
敏,你的短笺我反复诵读。
在你忙碌的生活中,还时时在打听我的消息。
可是我却像石人一样地沉默了。
我为这件事情感到惭愧。
我预备写一封信,告诉你我最近的生活情形,应该从什么地方写起呢?我的书桌就放在窗前,窗上玻璃被炸弹全震破了,现在补上了几块,也留着几个空洞。
只要起一阵风,大股的尘土就会灌进房里来。
你看,我们就是在灰尘中生活着的。
昨天早晨,我又被利莎喜悦的声音唤醒了,秦家凤也来了。
两个女孩年轻的笑脸灿烂地发亮,把我从充满阴郁气氛的世界中救出来了。
她们表情有点相似,只是利莎多一点稚气,秦家凤略带一点沉静的大人气。
此外,纯洁、善良、友爱等等,两张脸上都有,而且同样充满朝气,好像早晨刚刚开放的花朵。
利莎望着我,央求说:“黎伯伯,给我们讲个故事罢。
”她又看看秦家凤说:“秦姐姐,你不是来听黎伯伯讲故事吗?”我在利莎的头上轻轻敲了一下:“就你一个人花样多。
小说专题训练---------巴金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狗巴金一我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也不知道自己的年纪。
我像一块石子似的被掷到这个世界上来。
我不知道谁是我的父亲,谁是我的母亲,我只是一件遗失了的东西。
我有黄的皮肤,黑的头发,黑的眼珠,矮的鼻子,短小的身材。
我是千百万人中间的一个,而且是注定了要在那些人中间生活下去的。
我不知道温暖,不知道饱足,也不知道什么叫爱。
我知道的只是寒冷和饥饿。
有一天,一个瘦长的满脸皱纹的老年人站在我的面前,他严肃地说:“在你这样的年纪应该进学校去读书。
求学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
”于是我去了。
我昂着头走进了一个被称为学校的房子。
“去!这里不是你可以进来的!”这句话像皮鞭一样地打着我的全身。
我埋下头走了。
从里面传出来孩子们的笑声,长久地在我的耳边荡漾。
我第一次疑惑起来,我究竟是不是一个人。
破庙里有一座神像,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我这样想。
神龛里,神身上的金已经脱落了,甚至一只手也断了,然而神终究是神啊。
我在破烂的供桌前祷告:“神啊,请指示给我,我究竟是不是一个人呢?”神的口永远闭着。
可是我自己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说:“像我这样怎么能够算作一个人呢?这岂不太污辱了这个神圣的字吗?”我断定我的生活是很合理的,我乞讨残汤剩饭,犹如狗之向人讨骨头。
在路旁,我拾起半块带尘土的馒头,虽然又硬又黑,但是我终究吞下去了。
我很高兴,因为我的胃居然跟狗的胃差不多。
回到破庙里,我躺下来,因为我没有气力了。
神的庄严的眼睛看下来,这双眼睛抚着我疼痛的全身。
我爬起来,我充满了感激地跪在供桌前祷告:“我生下来就没有父母,没有亲人,就请你大公无私的神作为我的父亲吧,因为我不是人,在人间是得不着谁的抚爱的。
”神的口永远闭着,他并没有说一句反对的话。
于是我有父亲了,那神,那断了一只手的大公无私的神啊。
二我虽然跟平常一样每天出去向人们讨一点骨头,但是只要有了一点东西塞住我的饥饿以后,我便回来了,因为我也跟别的人一样,家里有一个父亲。
现代文学试题五巴金一、填空1、巴金于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于年逝世,被称为。
他奉行“人类至上”的思想,但早期曾受思想影响。
2、巴金是他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时开始使用的笔名,这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作品塑造了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形象。
3、《激流三部曲》包括《》《》《》,《》被称为它的续曲和尾声。
4、长篇小说《》标志着巴金小说艺术走向成熟。
5、《》被巴金认为是一部革命者的“生活教科书”。
6、《》代表巴金前期创作风格,《》则代表他后期创作风格。
7、汪文宣出自《》,他的妻子是。
二、选择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A.《新生》、《萌芽》、《灭亡》B.《雾》、《雷》、《电》C.《雾》、《雨》、《电》D.《雨》、《电》、《雷》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A.《灭亡》、《新生》B.《激流三部曲》C.《火》三部曲D.《爱情三部曲》3、巴金小说《灭亡》中的主人公杜大心是()A. 革命需要时能勇于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者B. 带有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革命者C. 懦弱寡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D. 热情多思的热血青年4、在《家》的高家三代人中,第二代克字辈属于()A.第三代觉字辈反抗、斗争的主要对象B.迂腐的卫道士、荒淫的纨绔子弟C.封建家庭的家长D.封建大家庭的孝子贤孙5、《激流三部曲》中“一方面信服着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的人物是A、觉民B、觉慧C、觉新 D 、瑞珏6、巴金系列中篇《火》三部曲又被称为()A.《爱情三部曲》B.《激流三部曲》C.《人间三部曲》D.《抗战三部曲》7、.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
A.《还魂草》B.《火》第三部C.《第四病室》D.《寒夜》8、被巴金认为是高家“冬”的一部小说是A、《第四病室》B、《憩园》C、《灭亡》D、《秋》9、《憩园》中生活在憩园这一狭小的空间内,成为憩园内雅致摆设的人物是A、姚国栋B、姚太太(万昭华)C、小虎 D 、杨老三10、《寒夜》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故事发生的城市是A、三十年代初的上海B、物价飞涨、艰难困苦的沦陷区C、抗战胜利前后的国民党“陪都”重庆 D 、四十年代初的北京11、《寒夜》中表面上安于命运摆布,内心却无数次地发出强烈抗议的人物是A、曾树生B、汪母C、汪文宣 D 、小宣12、《寒夜》中汪文宣一家破裂的悲剧主要根源在于:A、曾树生为个人利益抛弃家庭;B、汪文宣患上肺病无法治愈,性格变态;C、黑暗的社会摧残破坏D、汪母和曾树生的不和三、分析题(一)、分析评价《家》的思想成就《家》的思想成就有三方面:1、揭露和控诉的封建大家庭罪恶。
《巴金研究》复习一、填空1、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芇甘)。
“巴金”是他1929年发表中篇小说《灭亡》时的署名。
2、在沪、宁求学和养病期间,巴金与旅居美国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爱玛·高德曼通信,极受鼓舞。
他还翻译了(克鲁.泡特金)的论著《面包略取》(即《面包与自由》)。
3、从( 1929 )起,到(1937)年,是巴金创作的丰收的年代。
4、巴金写有许多“三部曲”,例如“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等。
5、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巴金创作了题为“抗战三部曲·火”三部曲,它包括了《火》、《冯文淑》、《田惠世》等三部。
6、《寒夜》的出现,表现出巴金的创作进入成熟的现实主义阶段,帮助着巴金的创作进入( 2 )个高峰时期。
7、从1978年底开始,巴金写作记录自己“随时随地的感想”的《随想录》。
表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心灵历程,是一个饱经沧桑、阅历的老人的真知灼见。
8、巴金曾获得许多国际文学奖励。
例如1982年的(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 年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授予他(名誉外籍院士)称号。
9、巴金漫长的思想发展道路,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他滋生、萌芽了(民主主义)思想、第二阶段形成了独特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体系、第三阶段中,他彻底抛弃了(无政府主义)信仰、接受(马克思主义)。
10、民主革命时期,巴金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体系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是(爱国主义)思想。
11、在法国期间,对巴金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卢梭)的(民主主义)。
12、《激流三部曲》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次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对封建家庭崩溃的过程作系统深入的描写。
13、巴金作为新文学史上的第(2)代作家,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革命和批判的精神。
14、受左拉长篇系列小说的影响,巴金打算在《灭亡》前后各加两部,写成连续性的五部小说,它们是《(春梦)》、《(一生)》、《灭亡》、《(新生)》、《(黎明)》。
15、《激流三部曲》开始动笔于(1931 )年,他先写了一篇《总序》,写完后决定把《(春梦)》改为《激流》。
16、《(随想录)》是巴金解放后散文创作的高峰。
17、在左翼文艺的影响和现实生活的激励下,巴金的视野也转向了工人,他连续写了两部反映旧中国工人苦难生活的小说《(砂丁)》、《(萌芽)》。
18、巴金的小说《萌芽》,又名《(雪)》,写于1933年。
作品描写了(煤矿工人)非人的悲惨生活,揭露了资本家贪得无厌的血淋淋的罪行。
19、《死去的太阳》以1925年(“五卅”)事件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吴羊清)的塑造,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反映并歌颂了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20、《海的梦》通过岛国少女(里娜)背叛家庭,与爱人(杨)一起帮助太平洋上的岛国利伯洛的奴隶解放、反抗高国侵略者的事迹。
21、巴金的小说《(团圆)》歌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高尚情操和顽强杀敌的精神,后来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
22、《(黄文元同志)》是巴金根据邱少云烈士事迹写成的作品。
23、巴金称(母亲)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先生”。
24、《憩园》以家庭的兴衰为中心,姚家的生活为(明线),杨家的生活为(暗线)。
25、巴金后期最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是《寒夜》。
26、《新生》是作家以(日记)的体裁而写成的一部中篇小说。
27、《冯文淑》的巴金作品《抗战三部曲》中的一部,表现青年们的献身抗日事业的热情。
28、阻止汪文宣前进的脚步的是(时代、黑暗的社会环境,传统文化的内在黑暗)。
29、汪文宣内心煎熬着双重焦虑:(压抑)焦虑,即良心的被压抑;(道德)焦虑,即良心的审判。
二、问答与论述:1、简述巴金思想变化所经历的三个不同的阶段的特点。
2、简要分析巴金民主主义思想体系的构成。
3、巴金的爱国主义思想有哪些特定的内容?4、简述巴金人道主义思想的内涵。
5、说说巴金为什么会选择、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想?6、怎样认识巴金民主革命思想的复杂性?7、简述《家》的主题。
8、为什么说高老太爷是封建制度的化身?9、《家》是怎样揭示封建社会专制统治的丑恶的?10、怎样评价鸣凤的形象?作为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瑞珏、梅与她有什么不同?11、简析觉慧“幼稚而大胆的叛徒”的性格特征。
12、为什么说觉新是封建专制制度重压下的“病态人物”?13、说说家庭题材小说“激流三部曲”的艺术成就。
14、简述《春》的主题。
15、简述《秋》的主题。
16、简述《憩园》的主题。
17、简析杨梦痴形象的个性特点及内涵。
18、简析万昭华形象的个性特点及内涵。
19、简析姚诵诗形象的个性特点及内涵。
20、简述《憩园》的结构艺术特点。
21、简述《寒夜》的主题。
22、简析汪文宣形象的个性特点及内涵。
23、简析曾树生形象的个性特点及内涵。
24、简析汪母形象的个性特点及内涵。
25、结合创作,阐述巴金文艺思想的内涵。
26、什么是风格?巴金现实主义的风格是怎样形成的?27、说说巴金前期的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
28、说说巴金后期的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
29、怎样评价巴金笔下的悲剧女性形象?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抗日战争时期,巴金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有(C)。
A、《光明集》30年代的短片小说B、《英雄的故事》解放后C、《小人小事》D、《保卫和平》解放后2、巴金创作的散文作品集有(A )。
A、《龙·虎·狗》B、《神·鬼·人》30年代的短片小说C、《长生塔》30年代的短片小说D、《还魂草》短篇小说3、《灭亡》的主人公是( B )。
A、吴洪发B、杜大心C、周如水D、汪文宣4、《死去的太阳》的主人公是( C )。
A、曾树生B、吴仁民C、吴养清D、李冷5、巴金短篇小说创作中,以异域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是(D )。
A、《第二个母亲》B、《月夜》C、《春雨》D、《电椅》6、巴金短篇小说创作中,描写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反抗精神的作品是(A)。
A、《杨嫂》B、《房东太太》C、《在门槛上》D、《化雪的日子》7、巴金把( A )视为文学的第一要义,追求“写作同生活的一致”、“作家同人的一致”。
A、真B、善C、美D、革命性8、《激流三部曲》是巴金现实主义风格( D )的标志。
A、起始B、探索C、发展D、成熟9、悲剧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标志着巴金小说()。
A、创作的成熟B、现实主义的深化C、态度的严肃D、对社会的关注10、与巴金的民主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的相关国家是( A )。
A、俄国B、德国C、芬兰D、英国11、觉慧是高家内部第一个( B )者,也是“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新生的民主力量的代表。
P77A、进步B、叛逆C、革命D、反抗12、巴金散文创作中最为出色的是( B)类作品。
A、纪游写景B、抒情述怀C、序跋小品D、杂感随笔13、《砂丁》反映的是( B )工人的生活和斗争的故事。
A、长兴煤矿B、个旧锡矿C、抚顺煤矿D、大冶铁矿14、《第四病室》的主要人物是( B )。
A、杨林B、杨木华C、黄文元D、杨嫂15、《家》中“觉新”形象的人物原型是巴金的( C )。
A、三哥B、二叔C、大哥D、三叔16、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取得了较高成就,被誉为巴金创作道路的第一高峰的作品是《A》。
A、《灭亡》B、《憩园》C、《家》D、《寒夜》17、表现巴金的创作进入成熟的现实主义阶段和第二个高峰时期的作品是《 D 》。
A、《家》B、《憩园》C、《第四病室》D、《寒夜》18、1927年,巴金赴法国留学,希望通过(B)的研究,继续探讨无政府主义思想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A、法学B、经济学C、文学D、哲学19、巴金在《我的几个先生》中,说到(C )老周的“火要空心,人要忠心”的人生观,对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马夫B、老师C、轿夫D、仆人20、巴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主要来自(C)。
A、现实B、报刊C、书本D、学校21、巴金在《激流》第一部发表后的《〈家〉初版后记》曾设想,第二部的题名是《 B 》。
A、春B、群C、秋D、新生22、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正是通过梅、瑞珏、鸣凤、蕙、淑贞的悲剧命运,向垂死的制度叫出自己的(C)。
A、谴责B、愤慨C、控诉D、憎恨23、《憩园》中,万昭华的悲剧命运控诉了旧社会、旧家庭对( B )的压抑。
A、独立人格B、美好人性C、青春年华D、女性人生24、《寒夜》的开篇、结尾都是( C ),它既是全篇的意境中心、谋篇布局的焦点,也是国民党统治时代的象征。
A、乱世B、荒村C、寒夜D、夜市25、《怀念萧珊》是巴金用泪和爱谱写的一曲心的哀歌,虽记述自家的遭遇,反映的却是( C )的危艰。
A、社会B、时代C、国家D、民族(二)多项选择题1、《家》中属于“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系列的人物是( ACDE )。
A、蕙B、淑英C、钱梅芬D、鸣凤E、瑞珏2、巴金的“安那其主义”思想,主要是受了(ABCD )的影响。
A、伏尔泰B、克鲁泡特金C、卢梭D、高德曼E、马拉丹东罗伯斯庇尔法国民主主义思想3、在创作《灭亡》之后,巴金打算写连续性的五部小说,其中有( ABCE )。
A、《一生》B、《春梦》C、《黎明》D、《萌芽》E、《新生》4、30年代,巴金创作了11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ACDE )。
A、《长生塔》B、《保卫和平》解放后C、《复仇集》D、《将军集》E、《抹布集》5、在短篇小说中,巴金描写在新旧交替时代知识分子种种心态的作品有( AE )。
A、《春雨》B、《还魂草》C、《黄文元同志》D、《还乡》E、《父亲买新皮鞋回来的时候》6、构成巴金的民主主义思想体系的因素是( ABDE )。
A、民主主义B、无政府主义C、自由主义D、爱国主义E、人道主义7、巴金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有( ACD )。
A、浓郁的抒情B、单线发展的情节C、表现人的命运D、题材丰富E、多用第一人称8、巴金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有( A BCE)。
A、情真意切B、题材广泛C、语言平易D、功利性强E、构思精巧9、在《第四病室》中,巴金运用的创作手法有( A B C )。
A、比喻B、对比C、抒情D、议论E、象征10、属于《抗战三部曲》的作品是( BD )。
A、《砂丁》B、《田惠世》C、《春》D、《火》E、《电》12、巴金描写朝鲜战场生活,塑造志愿军英雄形象,揭示英雄崇高的精神世界的小说作品有( ABC )。
A、《团圆》B、《杨林同志》C、《黄文元同志》D、《月夜》E、《坚强战士》13、巴金反映抗战生活,控诉侵略战争罪行,表现人民高昂热情的小说作品有(BD )。
A、《春雨》B、《还魂草》C、《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D、《莫娜·丽莎》E、《秋》14、为了全力刻画人物,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运用了( ABCD )。
A、内心独白B、心理描写C、细节回忆D、借景生情E、议论抒情15、杨老三被寄生生活腐蚀了灵魂,表现出剥削者(ABC)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