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4.2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必修1)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78
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及五四爱国运动(对应学生用书第33页)1.背景(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2)直接原因:广西自然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3)思想和组织基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2.过程(1)兴起和发展①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1853年3月定都天京(南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达到全盛①1853~1856年,太平军进行北伐和西征。
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②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3)由盛转衰: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发生天京事变。
(4)后期斗争①为挽救危局,洪秀全起用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等人。
②颁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5)最终失败: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3.意义(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1.背景(1)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3)革命党人的准备①组织方面ɑ.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
b.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②思想方面: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思想。
③军事方面:革命党人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2.爆发武昌首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经过: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
(3)结果: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4)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3.高潮(1)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考点清单] 1.辛亥革命。
2.五四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广西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3起义准备: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力量迅速壮大。
2.经过错误! 整体把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3.失败原因⎩⎪⎨⎪⎧1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客观: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
归纳总结农民阶级局限性的体现(1)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4)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4.意义⎩⎪⎨⎪⎧ 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易混易错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虽然最后都失败了,但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同:《天朝田亩制度》在于其落后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在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二、辛亥革命1.革命背景⎩⎪⎨⎪⎧ 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2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2.酝酿准备⎩⎪⎨⎪⎧组织方面⎩⎪⎨⎪⎧ ①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
②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在东京成立。
思想方面: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思想。
军事方面:革命党人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3.武昌起义⎩⎨⎧概况⎩⎪⎨⎪⎧ ①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胜利。
②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③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政体为“五族共和”。
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其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