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西欧庄园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4
课件九上历史第8课《西欧庄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8课《西欧庄园》。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庄园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庄园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影响;庄园经济与农业生产的概况;庄园生活中的领主与农民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欧庄园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庄园制度的基本特点,分析庄园制度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庄园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庄园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庄园生活中的领主与农民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中世纪欧洲庄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庄园生活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庄园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庄园制度的特点,以及庄园生活中的领主与农民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设定一个庄园的场景,让学生扮演庄园的领主、农民等角色,体会不同身份的生活状态。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庄园制度的选择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九上历史第8课《西欧庄园》2. 内容:(1)庄园的定义、起源与发展(2)庄园制度的特点(3)庄园生活中的领主与农民关系(4)庄园制度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庄园的定义、起源与发展。
(2)分析庄园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影响。
(3)谈谈你对庄园生活中领主与农民关系的看法。
答案:(1)庄园是中世纪欧洲农村的基本单位,起源于9世纪。
庄园制度在欧洲农业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直至14世纪。
(2)庄园制度的特点: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领主享有对农民的支配权;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但要向领主缴纳赋税和劳役。
2024年部编版九上历史第8课《西欧庄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西欧庄园》。
具体内容包括:庄园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庄园制度的特点及其对西欧社会的影响;庄园中的农民与领主关系;庄园经济与农业生产方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西欧庄园的起源、发展及其制度特点。
2. 认识庄园制度对西欧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
3. 掌握庄园中农民与领主的关系,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庄园制度的特点及其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难点:理解庄园中农民与领主的关系,以及庄园经济与农业生产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西欧庄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庄园生活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这个地方。
”2. 新课内容:详细介绍西欧庄园的起源、发展、制度特点、农民与领主关系等内容。
教师活动:讲解新课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重点、难点。
3.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设定一个庄园中的场景,让学生了解庄园中农民的生活。
教师活动:设定场景,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
教师活动:讲解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活动:发放练习题,指导学生解答。
七、板书设计1. 九上历史第8课《西欧庄园》2. 内容:1)庄园的定义、起源与发展2)庄园制度的特点3)庄园中的农民与领主关系4)庄园经济与农业生产方式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西欧庄园的起源与发展。
2)列举庄园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3)谈谈你对庄园中农民与领主关系的理解。
2. 答案:略。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其他方面,如城堡、骑士等。
第8课西欧庄园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所有物品都可在庄园内取得②每个庄园通常由一个或几个村子组成③在庄园内耕种的农奴,需向领主交纳租税④庄园内大家笃信基督教,但却必须到庄园外的教堂参加固定聚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中世纪的西欧,两个相聚仅几百英里的地方,一个地方有大量的粮食,另一个地方却在遭受饥饿是很正常的事情。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西欧出现了等级君主制,大封建主仗势以邻为壑
B.国王以粮食为武器,限制粮食贸易,反对城市自治
C.庄园制经济封闭和自给自足,人们生活范围小,交往少
D.奥斯曼帝国崛起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西欧商业环境
3、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西欧中世纪庄园的殿试连续剧,他们设计了以下场景,但其中有一处有明显错误,它是()
A.庄园土地耕作一般实行轮作制,耕地分为春耕、秋耕和休耕地
B.农奴在位领主修盖房屋
C.庄园中有领主的堡垒、农奴的农舍,还有教堂
D.流动商贩在庄园里叫卖食盐、铁制工具、水果、腊肉等
4、“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宴……”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中世纪庄园
B.西周诸侯国 C,古希腊城邦 D,印度种姓制
5、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思堡恩修道院中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还应缴纳二只母羊二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
”这表明欧洲中世纪庄园农奴()
A,每逢节日向领主缴纳地租 B.缴纳实物、劳役两类地租
C.已经被剥夺全部人身自由
D.对受剥削与亚帕充满仇恨
6、下列对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庄园的大部分土地租给农奴耕种
B.农奴要向领主交纳租税,并为其服劳役
C.农奴终年劳累,会用代工和逃亡等方法发泄不满
D.农奴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事情
7、按照中世纪的法律观念,农奴的人身属于主任,主人有权随意处置、惩罚农奴;农奴除交纳地租外,还须承担各种相关赋税,如婚姻税和继承税等。
这个“主人”是()
A.奴隶主
B.农奴主
C.罗马贵族 D,封建领主
8、西欧中世纪庄园设有教堂、法庭等。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组织
B.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
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9、庄园是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
庄园土地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
A.领主直营地、农奴份地
B.教会土地、农奴份地
C.领主直营地、教会土地
D.农奴份地、公共用地
10、下列关于西欧庄园领主与佃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佃户每周一般要为领主劳动3天
B.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
C,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通知的关系 D.佃户主要以实物地租的形式为领主服务
11、房龙《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钟,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
”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自耕农为主体
12、下列有关西欧庄园的描写,不正确的是()
A.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和农奴要向国王交纳租税
B.领主不能随意没收自由农民的份地
C.西欧庄园的农民可以通过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D.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
13、下列有关庄园法庭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法庭开庭的地点固定
B.罚金全部归领主或管家所有
C.庄园法庭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D.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14、在中世纪西欧,庄园法庭一向以司法审判中心和行政管理中心的角色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庄园法庭的主持者是()
A.从自由农民中选举产生的审判官
B.领主或他的骑士
C.领主或他的管家
D.从农奴中选举产生的审判官
15、中世纪西欧庄园采取的氐族形式中,造成农奴与领主之间依附关系最强的是()
A.劳役地租
B.实物地租
C.货币地租
D.混合地租
16、下列有关中世纪西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庄园不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②教会垄断了思想文化领域,但没有政治权力③农奴耕种领主土,意味着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④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加入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的一家庄园的农奴,下列哪种生活场景你最不可能遇到?()
A.每周要在领主直领地上无偿劳动三天
B.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使用权以外,还可以耕耘一片自己的草地和牧场
C.一些基本的生活物品均可在庄园取得
D.和其他农奴发生了诉讼纠纷,可经庄园法庭审理
18、有大量的文献表明,一旦领主违反惯例规定,同样会受到庄园法庭的处罚,一些庄园法庭甚至作出完全不利于领主的裁判。
这说明()
A.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维护领主的利益
B.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的特权
C.领主可以凭借庄园法庭奴役佃户
D.佃户一直受到领主的剥削压迫
19、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说明庄园法庭的处理手段是()
A.处以罚金
B.劳役地租
C.实物地租
D.处以刑罚
20、欧洲中世纪庄园结构最基本的要素是()
A.城市与法律的结合
B.城邦与人口的结合
C.城市与土地的结合
D.土地和人口的结合
21、采邑的村庄提供更多的安全、更多的家族联系,并且使人们能更方便第找到铁匠和神甫。
村民们轮流到领主的地里去劳动,向领主叫上一部分他们自己生产的农产品。
这里“采邑的村庄”指的是()
A.庄园
B.农村
C.城镇
D.海港
22、12世纪诺森伯兰郡的比彻利庄园规定:全份地维兰每周需为领主服役3天,在冬季的周工日里,每日要犁、耙1英亩;在春季,除犁耙外还要按庄头的安排播种。
这说明了()A.农奴必须为庄主无条件服务 B.庄主占有广阔的直领地
C.庄园对于劳役义务的数量和方式规定得十分具体
D.农奴的生活十分悲惨
23、它“并不只是领主用来对农民进行罚款和惩治的工具,也是防止政策剧变的重要保证”。
这里的“它”是()
A.庄园法庭
B.基督教会
C.公民大会
D.元老院
24、1300年,埃尔顿庄园法庭案卷有19个茅舍农涉讼的记录。
他们被指控没有给庄园主的马车装草。
但这些茅舍农认为:自己没有装草的义务,除非他们自愿,主动做。
为此,法庭查阅了有关佃户劳役的惯例后确认:这些茅舍农有义务在草地里或领主庭院中将牧草垛起,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
这表明()
A.庄园法庭是根据庄园主的意志设置的
B.农奴可以在庄园法庭的审判中利用庄园惯例保护自己
C.农奴对于一些不公正的行为通过庄园法庭进行抵制
D.庄园法庭是农奴唯一维护自身权益的工具
25、比较中世纪西欧庄园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
西欧农民中国农民
承担义务的对象
承担义务的方式
人身关系
土地权
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