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4-1代谢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 格式:ppt
- 大小:3.95 MB
- 文档页数:49
第一篇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第一章总论新陈代谢指在生命机体中所进行的众多化学变化的总和,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通过新陈代谢,使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转化,同时体内物质又不断进行分解、利用与更新,为个体的生存、劳动、生长、发育、生殖和维持内环境恒定提供物质和能量。
新陈代谢包括物质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过程。
合成代谢是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内,参与众多化学反应,合成为较大的分子并转化为自身物质,是需要能量的反应过程,其中三大营养物质以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合成和储存;分解代谢是体内的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降解反应,是产生能量的变化过程。
中间代谢指营养物质进人机体后在体内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营养物质不足、过多或比例不当,都能引起营养疾病。
中间代谢某一环节出现障碍,则引起代谢疾病。
营养疾病和代谢疾病关系密切,往往并存,彼此影响。
例如维生素D缺乏症属营养病,但常表现为钙磷代谢失常;糖尿病为代谢病,常伴同蛋白质和能量缺乏。
【营养和代谢的生理】(一)营养物质的供应和摄取人类通过摄取食物以维持生存和健康,保证生长发育和各种活动。
这些来自外界以食物形式摄入的物质就是营养素。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对营养素分类如下:①宏量营养素:包括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它们在消化时分别产生葡萄糖及其他单糖、肽和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
宏量营养素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能源,脂肪产热37.7kJ/g(9kcal/g),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产热16.7kJ/g(4kcal/g)。
②微量营养素:指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消耗甚微,许多微量元素有催化作用。
③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
④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等。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见表8-1-1,其中一些必须由外界供给,主要来自食物,另一些可在体内合成。
食物的营养价值指食物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是否能满足人体需要。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修订本(ICD11)简介ICD11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系统最新版本,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疾病诊断、健康信息统计、医疗资源分配提供统一的标准。
相较于之前的ICD10,ICD11在分类体系、编码规则、疾病范围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优化。
一、ICD11的主要特点1. 分类体系更加细化:ICD11对疾病分类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新增了多个疾病类别,使得疾病诊断更加精确。
2. 编码规则优化:ICD11采用了更为简洁的编码规则,便于医护人员和研究人员理解和操作。
3. 疾病范围扩大:ICD11收录了更多的新型疾病和健康问题,如慢性疼痛、精神健康障碍等,更好地适应了现代医学的发展。
4. 适用于多种场景:ICD11不仅适用于临床诊断,还适用于健康保险、公共卫生、流行病学调查等多个领域。
5. 电子化与智能化:ICD11支持电子化录入和查询,便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二、ICD11的主要结构1.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 第二章:肿瘤3. 第三章:血液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病4. 第四章:内分泌、代谢和营养疾病5. 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6. 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7. 第七章:眼耳鼻喉疾病8. 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9. 第九章:呼吸系统疾病10. 第十章:消化系统疾病以此类推,ICD11共设有22个章节,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和部位的疾病。
在每个章节下,又细分为多个类目和子类目,便于精确诊断和治疗。
三、ICD11的创新与改进1. 对传统疾病分类的重新审视:ICD11在继承以往版本优点的基础上,对部分疾病的分类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调整,使得疾病分类更加科学、合理。
2. 精神健康问题的重视:ICD11对精神健康问题给予了更高的重视,新增了多个与精神健康相关的诊断类别,有助于提高全球对精神疾病的关注和治疗水平。
3. 增加疾病编码的可扩展性:为了适应未来医学的发展,ICD11在设计上预留了足够的扩展空间,便于添加新的疾病类别和编码。
儿科学儿童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一、儿童营养基础(一)能量来源:三大营养素氧化供能——糖、脂肪、蛋白质;每克营养素可供能量:糖——4kcal(16.74kJ)脂肪——9kcal(37.66kJ)蛋白质——4kcal(16.74kJ)1kcal=4.184kJ;1kJ=0.239kcal每日总能量=以上5部分之和;1岁以内婴儿平均每日每千克体重所需能量:95~100kcal;年龄越小,相对总能量需要越多;1岁以后每3岁减少10kcal,15岁达成人需要量。
(二)营养物质的需要1.宏量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糖类:儿童膳食中,糖类所供给的能量比例,婴儿期一般占总能量的40%~50%,2岁以上应占总能量的55%~65%。
脂类: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比例:6个月以下婴儿为45%~50%,6个月~2岁为35%~40%,2~7岁为30%~35%,7岁以上为25%~30%。
蛋白质:婴儿期需要量约为1.5~3g/(kg·d)。
2.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3.膳食纤维4.水(三)水的需要婴儿体内水分占其体重的70%~75%,较成人(60%~65%)为高。
年龄越小相对需水量越大。
婴儿期平均需要量为150ml/(kg·d)以后按每3岁减少25ml/(kg·d)推算12岁后及成人约为50ml/(kg·d)【例题】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能量中,属于小儿所特有的是A.基础代谢B.生长发育所需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D.活动所需E.排泄损失能量[答疑编号700349040101]【答案】B【例题】一岁以内婴儿每日每公斤所需要的总能量约为A. 70kcalB. 90kcalC. 100kcalD. 120kcalE. 150kcal[答疑编号700349040102]【答案】C(四)小儿液体疗法1.小儿液体平衡特点(1)小儿体液总量及其分布:不同年龄小儿体液总量及分布(占体重的%)年龄细胞內液量细胞外液合计体液总量间质液量血浆量足月新生儿35 37 6 43 781岁婴儿40 25 5 30 702~14岁40 20 5 25 65成人40~45 10~15 5 15~20 55~60(2)体液的电解质组成:①细胞外液:以Na+、Cl﹣、HC03﹣为主,其中Na+占外液阳离子总量90%以上;②细胞内液:以K+、Mg2+、HPO42﹣和蛋白质等离子为主,K+处于离解状态,体内总钾量的98%在细胞内。
2023《儿科护理学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营养障碍性疾病概述•营养障碍性疾病对患儿的影响•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评估•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措施目•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家庭护理与教育•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预防保健策略录01营养障碍性疾病概述营养障碍性疾病是由于摄入、代谢、转运或利用营养素异常导致的疾病,涉及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免疫功能等多方面。
定义营养障碍性疾病包括营养不足、营养过剩、营养不均衡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全球范围内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营养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现状在我国,婴幼儿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问题并存,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流行病学现状病因与机制•营养不足•长期摄入不足:如贫困、食物短缺等导致机体缺乏必要营养素,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消化吸收障碍:如胃肠道疾病、感染等导致营养素吸收不良。
•营养过剩•过度喂养:家长对婴幼儿喂养过度,导致体重增长过快,引发肥胖等问题。
•饮食结构不合理:高糖、高脂、高热量食品过度摄入,导致营养不均衡。
•营养不均衡•饮食单一:长期摄入单一食物,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影响生长发育。
•偏食挑食: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机体缺乏某些必要的营养素。
02营养障碍性疾病对患儿的影响1 2 3营养障碍性疾病导致患儿体内营养素缺乏,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不达标,牙齿发育不良等。
生长发育迟缓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且疾病恢复时间较长。
免疫力下降部分营养障碍性疾病可导致患儿器官功能障碍,如肝肾功能障碍等。
器官功能障碍03学习困难营养障碍性疾病影响患儿大脑发育,导致学习困难,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01自尊心受挫由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身体发育落后于同龄人,可能影响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心理问题。
02情绪不稳定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如焦虑、抑郁等。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身体状况可能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如与同龄人相处困难等。
c4-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C4-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 A1 型题 1.哪种食物成分是机体供能的最主要来源:A.蛋白质 B.脂肪 C.矿物质 D.糖类E.维生素 2.小儿饮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化合物所供给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百分比为:蛋白质脂肪糖类A. 12%~15% 50%~60% 30%~35%B. 50%~60% 12%~15% 30%~35%C. 30%~35% 50%~60% 12%~15%D. 12%~15% 30%~35% 50%~60%E. 50%~60% 30%~35% 12%~15% 3.母乳喂养的优点,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乳含较多的分泌型 IgA B.含乳糖量多,且乙型乳糖为主 C.钙磷比例(2:1)适宜 D.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 E.初乳含较多的 IgG 4.母乳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原因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含白蛋白多而酪蛋白少,在胃内的凝块少 B.脂肪颗粒小,且富有解脂酶 C.含较多的消化酶,有利于消化 D.含钙磷比牛乳高,较少发生低钙血症 E.含铁与牛乳相同,但吸收率高1/ 245.母乳喂养的方法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母亲取坐位哺乳 B.哺乳时只将母亲乳头送入婴儿口中即可 C.先给小儿换尿布,然后清洗母亲双手和乳头 D.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 E.哺乳完毕后将小儿抱直并轻拍后背让吸入空气排出 6.母乳喂养的小儿断奶时间一般选择在何时为宜:A.生后 4~5 个月 B.生后 6~8 个月 C.生后 10~12 个月 D.生后 15~18 个月 E.生后 18~24 个月7.全脂奶粉配成全牛奶按体积比为:A. 1:3 B. 1:4 C. 1:5 D. 1:6 E. 1:7 8.人工喂养儿体重 7 kg,每日能量需要量正确的是:A.每日给总热量 3221. 68 kJ(770kcal) B.每日给总热量 770mL C.每日给 5%糖牛奶 770mL D.每日加 1 个鸡蛋 E.每日加肉末少许 9.正常婴儿开始添加辅食及完全断奶的时间为:A. 1~2 个月加辅食, 18 个月断奶 B. 3~4 个月加辅食, 1 岁断奶 C. l~2 个月加辅食, 10 个月断奶D. 3~4 个月加辅食, 2 岁断奶 E. 6 个月加辅食, 1. 5 岁断奶 10.营养不良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 B.身长低于正常 C.体重不增或减轻 D.肌张力低下 E.智力发育呆滞 11.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先减少的部位是:A.躯干 B.四肢 C.臀部 D.小腿E.腹部 12.中度营养不良的表现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体重减轻 40%以上 B.全身皮下脂肪消失 C.皮肤弹性差、面色苍白 D.肌肉萎缩 E.烦躁与抑制交替13.营养不良患儿有时突然发生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神志不清、呼吸暂停,应首先考虑:A.低血糖症 B 低钠血症 C.败血症 D.低钙血症 E.心力衰竭 14.营养不良早期诊断的最灵敏而可靠的指标是:A.血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B.血浆转轶蛋白 C.血浆甲腺素结合前白蛋白 D.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 E.血浆蛋白 15.下列维生素 D 中哪种活性最强:A.胆骨化醇 B. 25-羟胆骨化醇 C. l, 25-二羟胆骨化醇 D. 24, 25-二羟化醇 E.以上都不是16.维生素 D 的作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B.促进旧骨的骨盐溶解C.促进新骨的骨盐沉积 D.过量的维生素 D 能引起中毒E.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17.佝偻病的发病机制,下述哪项3/ 24是错误的:A.维生素 D 缺乏B.甲状旁腺反应迟钝C.血钙降低 D.肠道钙磷吸收减少 E.血磷降低 18.佝偻病颅骨软化多发生于下述年龄小儿:A. 3 个月以内 B. 3~6 个月 C. 6~9 个月D. 9~12 个月 E. 12 个月以上 19. 4 个月婴儿患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特异体征是:A.枕秃 B.前囟增大 C.方颅 D.多汗E.以上均不是 20.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的最主要病因是: A.维生素 D 摄入不足 B.日光照射不足 C.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 D.维生素 D 的需要量增加 E.疾病影响 21.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 A.神经精神症状,多汗 B.血钙正常,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C.骨骼系统改变 D.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 E.以上都不是 22.佝偻病激期骨骼 X 线改变哪项是错误的:A.骨骺软骨增宽 B.骨干弯曲 C.骨质疏松D.干骺端临时钙化带增宽 E.骨骺与干骺端的距离加大23.佝偻病激期的血生化改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血钙正常或稍低 B.血磷明显降低 C.血钙、磷乘积小于 30 D.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 E.以上均不是24.佝偻病激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睡眠不安,易惊 B.全身肌肉松弛 C.多汗 D.骨骼系统改变 E.语言发育迟缓 25.对于下列佝偻病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低血磷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由于肾小管再吸收磷及肠道吸收磷的原发性缺陷所致 B.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远曲小管泌氢不足,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而产生佝偻病 C.维生素依赖性佝偻病是由于肾脏 l 一羟化酶缺陷或靶器官受体缺陷所致D.肾性佝偻病是由于肾脏对维生素 D 无反应所致 E.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 D 缺乏所致 26.维生素 D 依赖性佝偻病与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区别是:A.血磷低 B.血钙低 C. 25-羟维生素 D3正常或升高 D.碱性磷酸酶增高 E.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7.维生素 D 缺乏性佝楼病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是:A.血磷降低 B.碱性磷酸酶增高 C.血钙降低D. 25-(OH) D3降低 E.甲状旁腺素增高 28.维生素 D 缺乏可引起手足搐搦主要是由于:A.血钙迅速转移至骨骼 B 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C.食物中含钙量低 D.血钙磷乘积小于 30 E.尿钙排出过多29.当血钙低于哪个数值时,可引起手足搐搦:A. 1. 75~1. 88mmo1/ L(7~7. 5mg/ dl) B. 1. 5mmol / L(6. 0mg/ dl) C. 1. 6mmol/ L(6. 5mg/ dl)5/ 24D. 1. 4mmol/ L(5. 5mg/ dl) E. 2mmol/ L(8mg / dl)30.婴儿手足搐搦症下列哪项症状最常见:A.震颤 B.喉痉挛 C.手足搐搦症 D.易惊E.惊厥 31.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步骤正确的是:A.止痉一补钙一维生素 D B.补钙一止癌一维生素 D C.维生素 D 一补钙一止痉 D.维生素 D 一止痉一补钙E.止痉一维生素 D 一补钙 32.关于牛奶和人奶,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人奶的蛋白质含量比牛奶高 B.人奶中钙、磷比例适当 C.人奶中蛋白质以乳白蛋白为主 D.人奶中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比牛奶多 E.人奶有预防感染的作用 33.正常小儿的喂养,开始加辅食的适宜年龄是:A. l~2 个月 B. 3~4 个月 C. 5~6 个月 D. 7~8 个月 E. 9~10 个月 34.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初乳是指分娩后头几天分泌的乳汁 B.初乳比成熟乳含较多的蛋白质 C.初乳含有多种抗体 D.初乳几乎不含钠E.初乳含免疫活性细胞 35.将牛奶进行稀释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热量 B.降低脂肪的浓度 C.降低酪蛋白与电解质的浓度 D.减少热量与降低脂肪的浓度 E.以上都不是 36.开始添加蛋黄的月龄是:A. 1~2 个月 B. 2~3 个月 C. 4~6 个月D. 6~9 个月 E. 10~12 个月 37.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 B1缺乏的症状与体征:A.运动和感觉神经炎 B.水肿 C.心脏扩大 D.贫血 E.少尿 38.小儿特有的能量需求方面是: A.生长发育 B.基础代谢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活动所需 E.排泄损失能量 39.小儿总能量的50%~60%来自: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E.矿物质 40.婴儿总能量的需要是:A. 376kJ(90kcal)/ kg d B. 396kJ(95kcal)/kg d C. 418kJ(100kcal)/ kg d D. 439kJ(105kcal)/ kg d E. 460kJ( 110kcal)/ kg d 41.婴儿体内水分占体重的:A. 30%~35% B. 40%~45% C. 50 %~55%D. 60%~65% E. 70%~75% 42.婴儿每日水的需求量是:A. 120mL / kg B. 130mL/ kg C. 140mL/ kg D. 150mL/ kg E. 160mL/ kg 43.对能量的需要,基础代谢所占比例最高的时期是: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E.青春期 44.婴儿对蛋白质需要量比成人相对高的原因是:A.婴儿以乳类食品为主要食品 B 由于生长发育需要正氮平衡 C.氨基酸在体内并非全部吸收 D.婴儿对蛋白质消7/ 24化吸收功能差 E.婴儿利用蛋白质的能力差 45.正常小儿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热卡的简单计算方法是:A. 1 岁以内 460kJ(110kcal),以后每增加 3 岁减去42kJ(10kcal) B. 1 岁以内 418kJ(100kcal),以后每增加 2 岁减去 63kJ(15kcal) C. 1 岁以内 418kJ(100 kcal),以后每增加 3 岁减去 42 kJ(10 kcal) D. 1 岁以内 502kJ ( 120 kcal),以后每增加 2 岁减去 63kJ(15 kcal) E. 1 岁以内 481kJ(115 kca1),以后每增加 4 岁减去 105kJ(25 kcal)46.体重 6kg 的婴儿,每天需要牛奶和水量是:A. 8%糖牛奶 550mL,水 240mL B. 8%糖牛奶 660mL,水240mL C. 8%糖牛奶 900mL,不必再加水 D. 8%糖牛奶 750mL,水 150mL E. 8%糖牛奶 860mL,水 240mL 47.全脂奶粉稀释成全乳时标准配制方法是:按重量按体积 A. 1:8 1:4 B. 1:6 1:4 C. 1:8 1:6 D. 1:4 1:8 E. 1:4 1:6 48.母乳中含大量免疫物质,哪一种可抑制念珠菌生长:A.分泌型 IgA B.乳铁蛋白 C.溶菌酶 D.免疫活性细菌 E.乙型乳糖 49.甲状旁腺代偿机能增强出现于:A.佝偻病活动期 B.高血钙 C.佝偻病后遗症期D.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E.维生素 D 中毒时 50. X 型腿程度判定是两膝关节靠拢,测两踝关节距离,哪项正确:轻度重度 A.<2cm >2cm B.<3cm >3cm C.<4cm >4cm D.<5cm >5 cm E.<6 cm > 6 cm 51.发热、感染和饥饿时易引发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其原因是:A.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B.组织细胞分解释放磷,使血磷升高,血钙离子下降 C.血糖下降 D.脑细胞代谢异常E.代谢性酸中毒使血钙离子下降 52.不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A.维生素 A B.维生素 K C.维生素 D D.维生素 E E.维生素 B 53.除了哪一项,在佝偻病后遗症期都已恢复正常:A.方颅 B. X 线检查 C.神经精神症状 D.肌肉松弛 E.血液生化改变 54.关于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哪项不正确:A.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B.血中钙离子降低 C.缺乏9/ 24维生素 D D.多见于 4 个月至 3 岁的婴幼儿 E.出现全身惊厥、手足搐搦及喉痉挛等 55.羊乳喂养的唯一缺点是:A.羊乳中蛋白质含量较牛乳多 B.羊乳中脂肪多且脂肪球少 C.羊乳中叶酸与维生素 B12含量少 D.羊乳中矿物质含量与牛奶相仿 E.每 100mL 羊乳的热卡与牛奶相仿 56.添加辅食的年龄,哪项是不正确的 A.鱼肝油 1~3 个月B.蛋黄 2~3 个月 C.水果汁 1~3 个月 D.稀粥 5~6 个月 E.肉末 7~9 个月 57.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胎儿娩出后应:A.尽早哺乳 B. 2~4 小时后哺乳 C. 5~6 小时后哺乳 D. 8~10 小时后哺乳 E. 12~24 小时后哺乳 58.婴儿添加辅食应从:A.2~3 个月开始B.4~5 个月开始C. 6~7 个月开始 D. 8~9 个月开始 E. 10 个月以后开始 59.幼儿全日热量分配,其中中餐可占:A. 20%~25% B. 25%~30% C. 30%~35%D. 35%~40% E. 40%~45%. 60.牛乳含糖量低,用时可加糖:A. 2%~4% B. 5%~8% C. 9%~10%D. 12%~14% E. 15%~20% 61.幼儿全日热量分配其晚餐占:A. 10%~15% B. 15%~20% C. 20%~25%D. 25%~30% E. 30%~35% 62.幼儿全日热量除早中晚供给外,还应在上、下午各安排 1 次点心,两次点心共占热量为:A.小于10%B.10%~15%C.15%~20%D. 20%~25% E. 25%~30% 63.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量约为:A. 125mL B. 130mL C. 140mL D. 150mL E. 160mL 64.小儿需水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每增长 3 岁每日每公斤体重减少水量约为:A.20mL B.25mL C.30mL D.35mL E. 40mL 65.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热量约为:A. 300~350kJ B. 350~400kJ C. 400~460kJ D. 450~500kJ E. 500~550kJ 66.小儿需要热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每增长 3 岁,每日每公斤体重减少热量约为:A. 30kJ B. 35kJ C. 42kJ D. 45kJ E. 50kJ 67.婴儿手足抽搐症主要死亡原因是:A.脑水肿 B.心力衰竭 C.吸入性肺炎D.呼吸衰竭 E.喉痉挛 68.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开始维生素 D 治疗时出现手足抽搐症是由于:A 补钙不及时 B.维生素 D 剂量过大 C.甲状旁腺反应不足,血钙下降 D.血磷迅速下降 E.维生素 D 剂量过小 69.婴儿手足抽搐症惊厥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是:11/ 24A. 10%葡萄糖酸钙静注+维生素 D3肌注 B. 10%葡萄糖酸钙静注+脱水剂C.静注10%葡萄糖酸钙D. 10%葡萄糖酸钙静注+吸氧 E.苯巴比妥+10%葡萄糖酸钙静注 70. 2 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的:A. 20%以下 B. 20%~24% C. 25%~40%D. 15%~25% E. 40%以上 71.人体维生素 D 的主要来源是:A.蛋类食物提供 B.肝类食物提供日 1000 单位 C.蔬菜类食物 D.海产类食物 E.紫外线照射皮肤而获得 72. 3 度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的:A. 25% B. 30% C. 35% D. 40%E. 40%以上 73.维生素 A 缺乏的症状与体征包括:A.夜盲、皮肤干燥和视神经萎缩 B.夜盲、皮肤干燥和白内障 C.夜盲、皮肤干燥和角膜软化 D.皮肤干燥和视网膜变性 E.以上都不是 74.佝偻病与手足抽搐症的根本区别是:A.血磷升高 B.血钙降低 C.碱性磷酸酶升高 D.血钙、血磷均降低 E.甲状旁腺反应迟钝75.生长儿锌缺乏的主要病因是:A.生长发育快,需要量增加 B.挑食、偏食、摄入不足 C.慢性消化道疾病,吸收利用障碍 D.感染性疾病,需要量增加 E.肾脏疾病,大量丢失 76.哪项不是乳量不足的表现:A.哺乳前乳房不胀 B.哺乳时间过短 C.哺乳后睡眠时间短而不安 D.每月增长体重 0. 5~0. 7 kg E.每次哺乳时间约为 30 分钟 77.冬季出生小儿,生后 1 个月,给予维生素 D 预防佝偻病,其预防量应是:A.每日 400IU B.每日 1000IU C.每日 1500IU D.每日 2000IU E.每日 3000IU 78.添加辅食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由少至多 B.由稀至稠 C.由细到粗 D.由一种至多种 E.为了营养全面每天换一种 A2 型题79. 1 岁男婴,因食欲差来门诊,母乳少,长期以米糊稀饭喂养,未添加其他辅食,诊为轻度营养不良。
门诊慢性病病种申报范围1、神经系统疾病:(1)脑血栓形成后遗症(2)脑栓塞后遗症(3)脑出血后遗症(4)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5)帕金森综合症(6)重症肌无力2、心血管疾病:(1)高血压Ⅲ期(2)陈旧性心梗(3)慢性心力衰竭(4)心脏支架术后(5)心脏搭桥术后(6)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7)心脏瓣膜置换术后(8)心脏射频消融术后3、泌尿系统疾病:(1)慢性肾功能衰竭(2)尿毒症的一般治疗(3)肾移植的一般治疗4、代谢及营养性疾病:(1)糖尿病并发症(2)痛风(3)甲亢(4)甲减5、消化系统疾病:(1)慢性活动性肝炎(2)肝硬化(3)重型溃疡性结肠炎(4)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慢性萎缩性胃炎(6)肝移植的一般治疗6、血液系统疾病:(1)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骨髓增生异常性综合征7、免疫系统疾病:(1)系统性红斑狼疮(2)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3)强直性脊柱炎(4)干燥综合征(5)白塞氏病8、骨科疾病:(1)股骨头坏死(2)颈椎管狭窄(3)腰椎管狭窄9、严重精神病:(1)精神分裂症(2)躁狂忧郁症(3)老年性痴呆(4)脑动脉硬化所致的精神病10、周围血管疾病:(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和坏死期(2)动脉栓塞11、特殊型银屑病进行期:(1)关节型银屑病(2)红皮病型银屑病(3)脓包型银屑病12、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肺心病(3)肺结核(4)支气管哮喘(5)肺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