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_海上保险的发展历史
- 格式:ppt
- 大小:4.72 MB
- 文档页数:42
保险行业船舶保险与货物运输保险方案第一章船舶保险概述 (3)1.1 船舶保险的定义与范围 (3)1.2 船舶保险的发展历程 (3)1.3 船舶保险的重要性 (4)第二章船舶保险产品及条款 (4)2.1 船舶保险产品种类 (4)2.2 船舶保险条款解析 (4)2.3 船舶保险投保流程 (5)第三章船舶保险风险识别与评估 (5)3.1 船舶保险风险类型 (5)3.1.1 自然灾害风险 (6)3.1.2 人为风险 (6)3.1.3 法律法规风险 (6)3.1.4 货物风险 (6)3.1.5 船舶经营风险 (6)3.2 船舶保险风险评估方法 (6)3.2.1 定性评估法 (6)3.2.2 定量评估法 (6)3.2.3 综合评估法 (6)3.3 船舶保险风险防范措施 (6)3.3.1 完善法律法规 (7)3.3.2 提高船舶安全功能 (7)3.3.3 加强风险监控 (7)3.3.4 优化保险条款 (7)3.3.5 加强保险理赔管理 (7)第四章船舶保险理赔实务 (7)4.1 船舶保险理赔流程 (7)4.2 船舶保险理赔注意事项 (7)4.3 船舶保险理赔案例分析 (8)第五章货物运输保险概述 (8)5.1 货物运输保险的定义与范围 (8)5.2 货物运输保险的发展历程 (8)5.3 货物运输保险的重要性 (9)第六章货物运输保险产品及条款 (9)6.1 货物运输保险产品种类 (9)6.1.1 海洋货物运输保险 (9)6.1.2 陆上货物运输保险 (9)6.1.3 航空货物运输保险 (9)6.1.4 集装箱货物运输保险 (10)6.1.5 特种货物运输保险 (10)6.2 货物运输保险条款解析 (10)6.2.2 保险期限 (10)6.2.3 保险金额 (10)6.2.4 保险费用 (10)6.2.5 保险赔偿 (10)6.2.6 保险合同解除与变更 (10)6.3 货物运输保险投保流程 (10)6.3.1 了解保险需求 (10)6.3.2 选择保险公司 (10)6.3.3 填写投保单 (11)6.3.4 保险公司审核 (11)6.3.5 签订保险合同 (11)6.3.6 缴纳保险费 (11)6.3.7 保险公司出具保险单 (11)6.3.8 保险期间内发生保险 (11)6.3.9 保险公司赔偿 (11)第七章货物运输保险风险识别与评估 (11)7.1 货物运输保险风险类型 (11)7.2 货物运输保险风险评估方法 (11)7.3 货物运输保险风险防范措施 (12)第八章货物运输保险理赔实务 (12)8.1 货物运输保险理赔流程 (12)8.1.1 理赔申请 (12)8.1.2 理赔审核 (13)8.1.3 理赔支付 (13)8.1.4 理赔结案 (13)8.2 货物运输保险理赔注意事项 (13)8.2.1 保险条款解读 (13)8.2.2 保险及时报案 (13)8.2.3 保留证据 (13)8.2.4 遵守合同约定 (13)8.3 货物运输保险理赔案例分析 (14)第九章船舶保险与货物运输保险的比较与选择 (14)9.1 船舶保险与货物运输保险的异同 (14)9.1.1 定义及性质 (14)9.1.2 保险范围 (14)9.1.3 保险责任 (14)9.1.4 保险费用 (15)9.2 船舶保险与货物运输保险的选择标准 (15)9.2.1 保险需求 (15)9.2.2 保险费用 (15)9.2.3 保险公司的信誉与实力 (15)9.3 船舶保险与货物运输保险的组合方案 (15)9.3.1 单独购买船舶保险 (15)9.3.3 船舶保险与货物运输保险组合购买 (15)9.3.4 船舶保险与货物运输保险附加险 (15)第十章船舶保险与货物运输保险市场分析 (16)10.1 船舶保险市场现状与趋势 (16)10.2 货物运输保险市场现状与趋势 (16)10.3 船舶保险与货物运输保险市场发展策略 (16)第一章船舶保险概述1.1 船舶保险的定义与范围船舶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保险,是指保险人对于被保险船舶在保险期间内因遭受保险合同约定的意外或自然灾害而导致的损失,按照约定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业务。
1.近现代保险的形成与发展(1)海上保险是⼀种最古⽼的保险,近代保险⾸先是从海上保险发展起来的。
共同海损的分摊原则是海上保险的萌芽。
公元前2000年,地中海⼀带就有了⼴泛的海上贸易活动。
为使航海船舶免遭倾覆,最有效的解救⽅法就是抛弃船上货物,以减轻船舶的载重量,⽽为使被抛弃的货物能从其他收益⽅获得补偿,当时的航海商就提出⼀条共同遵循的分摊海上不测事故所致损失的原则:“⼀⼈为众,众⼈为⼀。
”公元前916年在《罗地安海商法》中正式规定:“为了全体利益,减轻船只载重⽽抛弃船上货物,其损失由全体受益⽅来分摊。
”在罗马法典中也提到共同海损必须在船舶获救的情况下,才能进⾏损失分摊。
由于该原则最早体现了海上保险的分摊损失、互助共济的要求,因⽽被视为海上保险的萌芽。
船舶抵押借款是海上保险的低级形式。
船舶抵押借款⽅式最初起源于船舶航⾏在外急需⽤款时,船长以船舶和船上的货物向当地商⼈抵押借款。
借款的办法就是:如果船舶安全到达⽬的地,本利均偿还;如果船舶中途沉没,“债权即告消灭”,意味着借款⼈所借款项⽆须偿还,该借款实际上等于海上保险中预先⽀付的损失赔款;船舶抵押借款利息⾼于⼀般借款利息,其⾼出部分实际上等于海上保险的保险费;此项借款中的借款⼈、贷款⼈以及⽤做抵押的船舶,实质上与海上保险中的被保险⼈、保险⼈以及保险标的物相同。
可见,船舶抵押借款是海上保险的初级形式。
现代海上保险是由古代的船货抵押借款思想逐渐演化⽽来的。
1384年,在佛罗伦萨诞⽣了世界上第⼀份具有现代意义的保险单。
这张保单承保⼀批货物从法国南部阿尔兹安全运抵意⼤利的⽐萨。
在这张保单中有明确的保险标的,明确的保险责任,如“海难事故,其中包括船舶破损、搁浅、⽕灾或沉没造成的损失或伤害事故”。
在其他责任⽅⾯,也列明了“海盗、抛弃、捕捉、报复、突袭”等所带来的船舶及货物的损失。
15世纪以后,新航线的开辟使⼤部分西欧商品不再经过地中海,⽽是取道⼤西洋。
16世纪时,英国商⼈从外国商⼈⼿⾥夺回了海外贸易权,积极发展贸易及保险业务。
5-6章第五章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条款一、单选题1、我国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条款的保险责任范围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水渍险,一切险,平安险B、平安险,一切险,水渍险C、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D、水渍险,平安险,一切险2、“仓至仓”条款规定,被保险货物运抵卸货港并全部卸离海轮后,但未被收货人立即运到自己的仓库,保险责任可以从货物全部卸离海轮时起算满()日终止。
A、30B、60C、90D、1803、如被保险货物遭受偷窃行为所致损失,被保险人必须在提货后()日内申请检验。
A、1B、10C、15D、304、偷窃、提货不着险中的偷是指()。
A、整件货物被偷走B、包装完整的整件货物中一部分被窃取C、公开的使用暴力手段劫夺D、A和B均是5、海上运输货物战争险的保险期限是()。
A、“仓至仓”条款B、“舱至舱”条款C、从货物装上海轮或驳船开始负责到卸离海轮或驳船为止D、从货物离开仓库或储存地方开始负责到达新仓库或储存地点为止6、对水渍险的责任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安险的各项责任加上被保险货物由于海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是水渍险的责任范围。
B、只对货物遭受海水水渍险损失予以赔偿C、只对单独海损负责赔偿D、只要是单独海损都是责任范围。
7、交货不到险是指保险货物装上船舶时开始,不论由于何种原因,如保险货物不能在预定抵达目的地日期起()个月以内交货,保险人将按全部损失赔付,该货物的全部权益转移给保险人的保险。
A、1B、3C、6D、98、有关特殊附加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特殊附加险包括战争险和罢工险B、被保险人投保了战争险,加保罢工险,保险人不另外收费C、被保险人只投保罢工险,按战争险费率缴付保险费D、海上运输货物战争险的保险期限是“仓至仓”条款9、投保了海上运输货物短量险的货物,如果其包装无破裂、扯缝等异常情况而发生的短量,则保险人()补偿责任。
A、承担B、不承担C、按比例承担D、以上皆不对10、装载于舱面的货物由于雨淋所致损失由()承担责任。
海上保险的历史在没有学校,学院,大学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现实生活中,每个参与者在继续到现代之前的长时期苦心经营中几乎都不会无聊到死(有且仅有一件事情是有趣的)。
我们感到我们不想打破旧的传统,决定做相同的事。
然而,因为在我们得到以前结果之前我们甚至不想失去注意力,我们,所以我们和旧的传统妥协并使历史变短和充满希望。
你是否曾经问过自己为什么存在保险?不论如何谁是第一个考虑这样一个概念的?如果你问一个海上保险承保人这样的问题,他会相当骄傲的告诉你:是我们,当然,除了我们还会有谁?虽然这些听起来可能有点放肆,但是他是对的。
事实上,很久以前一场火灾,意外,责任,甚至生命保险,它们是海上保险的形式。
很久以前的古希腊人和后来的罗马人,或许甚至早到腓尼基人,他们都有一套制度允许船主为他的船和货物借钱的协议,协议如果航行顺利,他会归还银行借款和利息,然而,可能命运使一些事情储存起来(那些经常可能发生的事情)如飓风,海盗,战争,瘟疫或者其他不愉快的事,导致船沉没,消失或其他误入歧途。
银行家当然就不再收回他的贷款或者利息。
这种转换因此构成了第一次风险从船主到其他组织的转移,换句话说放债者看起来和新的发明在全球保险市场联系非常紧密,被称为ART(非传统风险转移)。
不言而喻放债者是非常聪明的,考虑向为抵押而借出船只和货物的贷款者要价更高的利率而非减少出口和危险的商业冒险。
一般利率和那些为海上冒险要价的区别能够因此和风险溢价联系起来的是现代保险公司。
完全分离和基于单独地高尚的团结在一起的想法,在公元前几个世纪希腊的罗兹岛发展起来的另一个风险转移共享仍然活跃在今天,即共同海损的原则。
为了说明这项特别的工作不如说是特殊的制度,用例子说明是极好的:一个罗得斯岛的船主带着他的他的船队三箱货物,每一箱都属于不同的主人并且每一箱加之100古货币单位,从罗兹岛目的要往雅典去。
命运注定不同导致400单位的古货币冒险(三个箱子加上一艘船每一件)要经过在特别险恶的地方经过搁浅的沙滩。
(金融保险)保险营销2第一章1、当某企业决定对其风险管理采用自留还是转移方式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D)A、风险发生的频率B、风险损失的大小C、本公司的财务承受能力D、风险发生的具体时间2、在按照风险性质划分的风险种类中,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被称为(D)A、损失风险B、投机风险C、基本风险D、纯粹风险3、风险因素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
对人而言,风险因素是指(D)。
A、收入B、住处C、民族D、年龄4、根据保险原理,一次风险事故可能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范围被称为(A)。
A、风险单位B、事故单位C、损失单位D、标的单位5、一些单位或个人为避免承担损失,而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一些单位或个人去承担的风险管理方式被称为(A)。
A.转移B.预防C.抑制D.避免6、根据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基本程序中的第一步是(B)。
A、风险估测B、风险识别C、风险评价D、选择风险管理技术7、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在风险管理各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D)A、风险估测B、风险识别C、风险评价D、选择风险管理技术8、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险可以分为(A)A、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B、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C、自然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D、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信用风险9、在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中,通过在损失出现后及时采取措施,使受损企业的生产得以迅速恢复。
这一目标是指(A)。
A.损失后目标B.技术目标C.财务目标D.损失前目标10、以下不属于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的是(C)A、避免B、预防C、转移D、抑制11、在风险管理中,主体可以采取主动放弃,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单位和中途放弃某些既存的风险单位。
这一方式被称为(c)。
A.转移B.预防C.避免D.抑制12、汽车刹车失灵酿成车祸而导致车毁人亡的事件中,属于风险因素的是(A)。
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1.什么是风险?风险由哪些要素组成?答: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保险理论中的风险,是指损害发生的不确定性。
构成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害。
2.风险的分类因素有哪几种?答:按性质来分类,分为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
按风险对象来分类,分为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人身风险。
按风险产生的原因来分类,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
按风险的影响程度分类,分为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
3.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有何区别?答:⑴概念不同。
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害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害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⑵后果不同。
纯粹风险所导致的后果有两种:损害和无损害;投机风险发生的结果有三种:损害、无损害和收益。
⑶是否具有规律性。
纯粹风险的变化较为规则,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通过大数法则测算;投机风险的变化是不规则的,无规可循。
PS:纯粹风险为可保风险,投机风险为不可保风险。
4.什么是风险管理?如何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答:风险管理是指为实现一定得管理目标和策略,在全面系统及动态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风险管理方法进行选择和组合,制定并监督实施风险管理总体方案的决策体系、方法与过程的总称。
从管理的角度: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保险原理与实务》吴小平从决策的角度:风险管理是一个组织或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负面影响的决策过程。
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对各种风险管理的识别、估测、评价、控制和处理的主动行为。
----《保险术语》PS:见书P9-P105.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简述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风险管理的目标。
⑴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成本收益原则):通过风险成本最小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⑵风险管理的损害前目标:通过加强损失控制、事先安排损失融资方式及组织内部积极采取措施抑制风险等风险管理手段,有效地减少风险损害发生的频率及损害程度,减轻经济主体对潜在损害的烦恼和忧虑,从而优化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