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与社会试卷试题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25.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与社会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题概况

1、试卷结构

从考试的内容来看,知识范围仍然是社会知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与去年相同。从考试水平来看,根据对26017分试卷的统计数据,平均分为29.12分,选择题平均分为16.67分,综合题平均分为12.36分,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为综合题。从分数分布来看,总分与往年相同,50分,今年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分值仍然分别为24分、26分。其中社会知识占10分;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占10分,中国近现史的内容占14分;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占2分,世界近现史的内容占14分,考试的内容分布比较平衡。从题型结构来看,可以说是“稳中有变”。“稳”体现在:今年试题的题型仍然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综合题包括了3个材料题,材料题中又有填空题,例如14题的第3问,这保留了去年中考历史与社会试卷的优点。“变”体现在选择题由去年的16题减少为12题,每小题由去年的1.5分变为2分,这有利于控制题量和阅卷统计分数,这是今年试题在题型结构方面的一项重要优化。

2、试题的基本特点

(1)依托教材,紧扣考纲。

这是今年试卷的一个显著特点。第一、试卷中的图片基本上来源于教材。例如,第3题、第8题、第14题、第15题中的图片,都出自于教材;只有13题的图片不是教材中的。第二、6道选择题的答案在教材中能够找到原话,例如第3题题干的表述、基本上和教材中的习题一样;第4题“科举制创立于隋唐时期”;第5题“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6

题题干中的引文出自于教材中的材料;第7题“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第9题“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希腊罗马”。第三、除了13题第4问外,主观题的答案都能在教材中找到。总之,整张试卷的试题与教材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超出考试大纲。

(2)测试点分布合理。

从下面表格中的内容可以知:考试内容包括了三大部分,即中国史、世界史、社会知识,所占分数分别为22分、16分、12分。可见,考试内容覆盖全面,又有侧重点。中国史的分数占了40%多,特别是中国近现史占了14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在12道选择题中,除了第2、11、12题外,其它题目都是一些基础题目,灵活性也不是很大,学生做起来也比较顺手,根据对26017份试卷的统计,选择题的9道基础性试题中,除第9题的难度系数是0.57,其它8题的难度系数都在0.72-0.95。选择题总共24分,其中基础性试题占了18分。综合题总共26分,其中基础知识占了14分,例如13题的1、2小问,14题的1、2小问,15题的1、2、 3小问,这几问都是属于基础知识。可见,在整张历史试卷中,基础知识占了32分,相当于总分的60%多,所以说重基础。

中考是一项选拔性的考试,必须有一定的区分度。因此,它不仅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测试,更注重对能力的考查。例如考查阅读能力、识图能力、分析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对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解题能力、感知和感悟历史的能力等。

例1,第2题:一艘5万吨级货船从中国广州驶往英国伦敦,最佳航线应是

A.广州→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伦敦

B.广州→悉尼→好望角→伦敦

C.广州→马六甲海峡→好望角→伦敦

D.广州→太平洋→巴拿马运河→伦敦

此题就考到了对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其实还隐藏考到了识图能力。

例2,第11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都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②都是人类文明的浩劫

③德国最后都成为战败国④都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此题就考查了比较问题的能力,将两次世界大战各方面进行比较;还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和运用排除法解题的能力。

此外,13题的第3、4小问,15题的第4小问都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等。14题也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

(4)增设“导练”语,体现了人文关怀。

在13题中,出现了【图说江西】和【数字江西】这些“导练”性质的语句,关注学生心智,改变了以往严肃的面孔,拉近了试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试卷增强了服务意识,增强了试卷的亲和力,既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又指导了学生做题的方法,充满人性关怀。(5)关注社会热点,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今年试题中,涉及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较多,共有28分,占试卷分数的50%多。试题力求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注意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和现实的能力。例如,第1题、14题的第3小问涉及到了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合理开发资源和资源互补问题;13题涉及到了南昌起义80周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4题涉及到西部大开发问题,有利于学生了解国家对西部的政策;15题涉及到科技革命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了解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意识,理解科教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总之,紧扣当代时事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今年命题的特色之一,由此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现实。

二、成绩分析及试题评价

1、成绩分析表

2、试题难度评价表

注:计算题目数量时,综合题的每小问为一题。

3、试题区分度评价表

4、试卷综合评述

今年试卷以教材为依托,以考纲为依据,注重对初中历史与社会主干知识的考查,知识点分布合理,对政治、文化、经济三方面内容的考察比例恰当,测试目标明确,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试卷整体难易适当,选择题部分题目偏易,问答题稍微偏难,,具有较好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试题结构、题量趋于稳定与合理,实行网上阅卷提高了阅卷的质量和速度。重视对“双基”的考察,重视思想教育性在历史知识与能力考查中的渗透,突出考查了教材中的重点和时代热点。总之,命题坚持了“稳中有变、稳中求新”的原则,此试卷是一份高质量的中考试卷。

三、考生答题质量分析、命题建议与教学建议

1、考生答题质量情况

中考历史与社会

试题分析报表(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