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 格式:ppt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52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基本要求1.了解距离测量的光电测距法,全站仪及其使用。
2.理解钢尺的一般量距、精密量距方法。
3.掌握直线定线;直线定向、方位角的概念,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钢尺量距、直线定向、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重点概念:直线定线、尺长方程式、直线定向、子午线收敛角和磁偏角、坐标方位角、正反坐标方位角、象限角。
2.难点:钢尺精密量距外业成果的改正,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三)教学内容1.讲述内容(2学时)量距的工具及方法和精度;直线定向的概念;标准方向线的种类;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2.自学内容(2学时)距离测量的误差分析;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施测,钢尺量距的精密法;钢尺尺长方程式;光电测距。
3.实验学时(4学时)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罗盘仪的使用、光电测距。
(四)复习思考题1.进行直线定线的目的是什么?目估定线通常是怎样进行的?2.钢尺精密量距需要进行哪三项改正?3.简述光电测距的原理。
4.什么是直线定向?确定直线的方向采用的标准方向有那几种?5.直线的方向可用什么来表示?解释方位角和象限角的概念。
(五)例题选解1.表示直线方向的有(CD) A、水平角B、竖直角C、方位角D、象限角E、倾斜角2.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该直线的夹角。
3.方位角就是从标准方向的北端逆时针方向量到该直线的夹角。
(×)4.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
5.磁偏角的角值是个固定值。
(×)6.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有(ABD)A.真北B.轴北C.子午线D.磁北E.Y轴7.地面直线的真方角与磁方位不相等时,说明有子午线收敛角。
(×)8.罗盘仪用于测定直线的(B)A.真方位角B.磁方位角C.坐标方位角D.象限角9.根据量距精度要求不同,一般分为(CE)A、直接量距B、间接量距C、一般方法量距D、视距E、精密量距10.精密量距时,只要每尺段进行尺长改正,温度改正,高差改正,便可得到该尺段的实际长度。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单选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用钢尺进行一般方法量距,其测量精度一般能达到( C )。
A.1/10—1/50B.1/200—1/300 C 1/1000—1/5000 D.1/10000—1/400003、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A )测距。
A.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4、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 B )。
A.定向B.定线C.定段D.定标5、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通常( D )。
A.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B.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C.需要先定出一点,然后进行归化D.不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7、往返丈量一段距离,均D =184.480m ,往返距离之差为+0.04m ,问其精度为( D )。
A.0.00022B.4/18448C.2.2×10-4D.1/46128、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 ,其往返较差为+4mm ,其相对误差为( A )。
A.1/25000B.1/25C.1/2500D.1/2509、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 m ,其往返较差为+20mm 。
则相对误差为( C )。
A.0.02/100B.0.002C.1/5000D.2/20010、往返丈量直线AB 的长度为:AB D =126.72m ,BA D =126.76m ,其相对误差为( A )。
A.K=1/3100B.K=1/3500C.K=0.000315D.K=0.0031511、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 和72.353m ,则其相对误差为( A )。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单选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
A. 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用钢尺进行一般方法量距,其测量精度一般能达到( C )。
A. 1/10—1/50 B . 1/200 —1/300 C 1/1000 —1/5000D.1/10000—1/400003、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A )测距。
A. 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4、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 B )。
A. 定向B.定线C.定段D.定标5、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通常( D )。
A. 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B.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C.需要先定出一点,然后进行归化D.不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7、往返丈量一段距离,D均=184.480m,往返距离之差为+0.04m,问其精度为(D )。
A.0.00022B.4/18448C.2.2 X10-4D.1/46128、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 ,其相对误差为(A )。
A.1/25000B.1/25C.1/2500D.1/2509、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 m,其往返较差为+20mm。
则相对误差为(C )。
A.0.02/100B.0.002C.1/5000D.2/20010、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D AB=126.72m, D BA=126.76E,其相对误差为( A )。
A.K=1/3100B.K=1/3500C.K=0.000315D.K=0.0031511、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和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A )。
A.1/6030B.1/6029C.1/6028D.1/602712、测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23.456m,返测为123.485m,则相对误差为(A )。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教学目的:1.学会距离丈量及直线定线的方法。
2.掌握的视距测量方法。
3.了解红外光电测距分类和原理,学会红外测距仪的使用方法。
4.掌握直线定向的基本内容。
5.掌握距离、方位角与坐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距离丈量与直线定线2.直线定向3.罗盘仪的用法教学难点:红外光电测距分类和原理教学资料:测量学教材、教学课件。
教学器具:罗盘仪、红外测距仪。
讲授新课: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第一节距离丈量一、距离丈量:指工具在地面上量测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丈量工作可包括点的标志、直线定线和丈量等内容。
有普通测量学中,地面上两点的距离一般指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当点位在地面上标定以后,用一定的丈量工具,沿着两点间的直线方向进行丈量。
丈量方法按精度要求的不同而异。
地面点的标志。
点的标志有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两种。
二、丈量工具:距离丈量所使用的丈量工具,由量距所要求的精度确定。
常用的丈量工具有钢尺、皮尺、绳尺等。
1、钢尺:钢尺是钢制的带尺,用于较高精度的量距工作。
⑴端点尺:⑵刻线尺:2、皮尺:皮尺是麻线与细金属丝织成的带状尺。
3、绳尺:又称测绳,是内含金属丝的绳子,外用棉线包裹。
4、标杆:又称花杆。
用以标定点位或直线的方向,由坚实不易弯曲的木杆制成,也有用铝合金制成的金属标杆。
5、测钎:在测量距离过程中,用以标志所量尺段的起止点,计算整尺段数。
6、垂球:垂球用金属制成,上大下尖呈圆锥形。
三、直线定线。
直线定线即在两点的直线方向上竖立一系列标杆,把中间若干点确定在已知直线的方向上。
直线定线按精度要求可用目测定线,也可用经纬仪或其他定线仪器进行定线。
(一)目测定线1.两点间定线2.两点延长线上定线(二)仪器定线四、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
距离丈量可分为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和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
丈量工作要求平、直、准。
(一)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法:1.观测与计算:⑴观测:⑵计算:AB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D=nl+q式中:n —整尺段数l —整尺长q —不足一整尺的余长2.检核:应往返进行丈量3.精度:距离丈量的精度用相对误差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