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用玉米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第1篇一、引言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在国内消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国产玉米的市场分析,揭示其生产、消费、进出口等关键数据,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国产玉米生产概况1. 生产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9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为6.12亿亩,产量为2.58亿吨。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约为22%,位居世界第二。
2. 产区分布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黄淮海等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成为我国玉米产量最高的地区。
3. 品种结构国产玉米品种繁多,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饲料玉米、食用玉米等。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优质饲料玉米和食用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三、国产玉米消费市场分析1. 消费总量我国玉米消费总量逐年上升,2019年消费量为2.57亿吨。
其中,饲料消费占比最高,约为60%;食用消费占比约为25%;工业消费占比约为15%。
2. 消费结构(1)饲料消费: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玉米需求量不断增长。
其中,猪饲料对玉米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家禽饲料。
(2)食用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玉米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玉米食品主要包括玉米粥、玉米饼、玉米面条等。
(3)工业消费:玉米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玉米淀粉、玉米酒精、玉米油等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
四、国产玉米进出口数据分析1. 出口情况近年来,我国玉米出口量逐年下降。
2019年,我国玉米出口量为254万吨,主要出口到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
2. 进口情况我国玉米进口量相对较小,主要进口国为美国、阿根廷、乌克兰等。
近年来,我国玉米进口量基本保持稳定。
五、国产玉米价格走势分析1. 价格波动国产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产成本、供求关系、政策调控等。
近年来,国产玉米价格波动较大,2019年价格较2018年有所上涨。
山西省甜糯等特用玉米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孟俊文1,马海林2,王笑3,卢保红2(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3.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山西太原030001)摘要:山西省甜糯玉米及其加工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与之相关的品种选育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分析了从2001年以来山西省通过审定的甜糯等特用玉米新品种及其育种技术发展情况,希望能为甜糯玉米育种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甜糯玉米;育种技术;产业前景;山西省中图分类号:S513.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481(2020)01-0110-04Research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weet andWaxy Maize in Shanxi ProvinceMENG Junwen 1,MA Hailin 2,WANG Xiao 3,LU Baohong 2(1.Institute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aiyuan 030031,China ;2.Institute of Maize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Xinzhou 034000,China ;3.Shanxi Agricultural Seed Station ,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 :Sweet and waxy maize and its processing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and many achievements were made in the research of variety breeding.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varieties and breeding technology of special maize such as sweet and waxy maize approved in Shanxi province since 2001,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breeders of sweet and waxy maize and related fields researchers.Key words :sweet and waxy maize;breeding technology;industrial prospects;Shanxi province收稿日期:2019-07-22基金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指南)项目(201603D221002-6)作者简介:孟俊文(1965-),男,山西五台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工作。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本文从我国玉米的生产情况、用途和加工业发展现状、流通格局、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我国玉米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综述。
其中我国玉米的生产现状是近几年面积的持续增加,出现生产过剩、库存较大的问题,受国际环境影响进出口量缩减,价格呈下降趋势,整个玉米市场疲软。
为解决此问题,通过农业侧结构改革,去库存、改善供求关系,调减玉米面积,在补齐优质品种,节约成本的基础上,“推进市场定价、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使国内玉米能够跟进口的玉米相抗衡,既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最后对我国的玉米发展进行了展望,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改善玉米品质、关注玉米加工业,尤其是玉米深加工是我国玉米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玉米生产;产量;生产现状;发展趋势1.绪论研究的目的:研究我国玉米生产中出现的生产过剩,库存大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农业侧结构改革制定去库存、改善供求关系,进一步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主产区玉米面积,“推进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使国内玉米能够跟进口的玉米相抗衡,既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研究的意义:玉米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粮食、饲料和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玉米的种植和产量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收入及农业的发展,了解我国玉米的种植情况,改善生产条件,加强管理,提高产量,增加收益,对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玉米的生产情况2007-2015年我国玉米面积的持续增加和产量的提高,使我国玉米供大于求,出现过剩。
为解决此问题,让国产玉米有竞争力,2016年在“镰刀湾”指导意见的推动下,全国玉米播种面积调减3000万亩,2017年继续调减1000万亩,国家在补齐优质品种,节约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玉米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健全生产补贴制度,2017年国内玉米市场既存在希望又阻力重重。
2.1我国玉米的栽培历史玉米,约在16世纪中期,我国就开始引进种植。
淮北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1. 引言1.1 淮北市玉米生产现状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
玉米作为淮北市的重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
淮北市的玉米生产现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淮北市的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种植密度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淮北市玉米种植面积约为XX万亩,居于安徽省各地市之首。
玉米种植密度高,农户普遍种植两季玉米,一年收成两次,确保了市场供应的充足性。
淮北市的玉米产量稳定增长。
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加之农民种植技术不断提高,淮北市的玉米产量逐年增加。
不仅能够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可以向外地供应一定数量的玉米。
淮北市的玉米生产现状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和应对,以推动淮北市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淮北市玉米生产发展意义淮北市玉米生产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对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致富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和经济繁荣。
淮北市应继续加大玉米产业的发展力度,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产量和质量,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淮北市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淮北市是中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拥有较大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淮北市的玉米种植面积每年都在稳定增长,目前已经超过了100万亩。
而且淮北市的玉米产量也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每年都能够产出大量的优质玉米。
这主要得益于淮北市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适宜玉米生长发育。
淮北市政府也积极支持玉米生产,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在农业生产中,淮北市也逐渐推广高效玉米种植技术,采用科学管理措施,提高了玉米的单产能力。
淮北市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保障市民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希望未来淮北市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玉米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淮北市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玉米种植是其主要农业产业之一。
截至2021年,辽宁玉米种植面积为283.2万公顷,产量达到1739.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4%左右。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辽宁省的玉米生产情况也在不断调整,瞄准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逐渐实现从“大而全”向特色化和高品质发展的转变。
一、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一)种植结构辽宁省玉米种植结构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其中沈阳、辽阳、铁岭等市成为玉米种植的主要基地。
根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数据,辽宁玉米种植面积在过去十年间稳步增长,但近几年有所下降。
2017年到2019年,种植面积分别为288.3万公顷、289.43万公顷、281.3万公顷,年均增长率为0.3%。
辽宁省玉米品种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传统的玉米品种主要以中、晚熟的黄色粮食玉米为主,但随着人们对于玉米的需求不断增加,超甜品种、高粱米、紫玉米等品种也开始逐步普及。
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玉米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也在逐年提升。
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辽宁省将积极推广高淀粉玉米、特用玉米等高附加值品种。
高淀粉玉米以其高产、高淀粉、高抗逆等优点,受到市场的青睐。
特用玉米的种植则将有助于提高国内对进口玉米的依存度,同时也可为相关工业提供原料保障。
此外,品质玉米也是辽宁省近年来发展的重点。
高品质玉米的种植对于辽宁乃至全国粮食产业的整体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拓展深加工业务除了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提高玉米的销售收益外,辽宁省也将加强深加工业务的拓展。
玉米深加工产业包括油类、淀粉、乳化剂、葡萄糖等多个细分领域,是较为成熟的产业链。
辽宁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完备,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
此外,玉米深加工行业有望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转移就业人口,为辽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推进多品牌营销为了更好地打开市场销售玉米,辽宁省将加强多品牌营销的推进。
河南农业2022年第22期然很大,玉米库存消费较上一年度呈现出下滑趋势,整体来看,国内玉米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随着临储玉米库存完成去库,新作玉米开始成为供应主力,玉米市场化逐渐进入正轨。
此前因国内种植面积结构调整,多地扩大大豆种植而调减玉米,以改善国内玉米供应充足而国内大豆供应受限于国外的情况。
2022年的政策基调向大豆倾斜,并且农户对大豆种植的积极性随着补贴和收益不断上升,玉米种植面积难以持续 扩大。
从供给端来看,2021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创历史记录新高,玉米总产量达到了2.71 亿t。
随着国内缺口的扩大,进口量不断增加,但是俄乌战争阻断了玉米供应链,我国进口只能转向北美地区。
北美地区出口价格上涨,预计我国进口有所回落。
目前,我国玉米供给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产区的自然灾害影响玉米同时,年成功地将2.6亿(一)种植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玉米有6个主产区,其中,最大的主产区位于东北地区。
黄淮海及北方的春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近70%,而南方丘陵地区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只占不到30%。
我国玉米种植结构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处于失衡,进而导致“产需错位”。
此外,从主粮之间的关系来看,小麦和稻谷常年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而玉米产能始终供不应求,大豆的扩种和轮作也在不断挤压玉米的种植面积。
(二)竞争优势不明显随着劳动力减少,土地流转进程加快,玉米生产必须加快机械化进程。
与发达国家的全面机械化生产相比,我国由于受生产环境的影响加上小规模农户种植居多,玉米机械化进程目前推进速度缓慢。
从现有NONGYE ZONGHENG农业纵横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农业2022年第22 期NONGYE ZONGHENG农业纵横玉米产业化能力低下并制约产业集聚效应,使玉米产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从玉米加工产业来看,目前玉米深加工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系统化未形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玉米深加工处于成长阶段,产品规模和种类较少,绝大多数企业仍属于初级加工层次。
2017 年第 11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77科研◎农业科学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高世杰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了解我国玉米生产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制定有利于玉米生产发展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析了我国玉米当前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玉米生产发展的建议,优化玉米种植结构,进而挖掘我国玉米巨大的生产潜力。
1 我国玉米的生产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1 我国玉米的生产现状至目前,玉米总产量已达4394亿斤,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增施肥料,建设农田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的综合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极大的提高了玉米单产总产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需求引导和决定着玉米生产的结构调整,经济效益刺激着人们玉米生产种植观念的转变,人们努力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寻求适合市场需求并可获得最高经济效益的玉米生产模式。
由此,近年除努力发展以提高产量为主要内容的普通玉米生产外,适口风味型、营养型、食品加工型、时尚消费型等现代高消费类型玉米,饲粮兼用型、高淀粉、高油、高蛋白特用观赏专用型等多样化的玉米生产也都有了较快发展。
1.2 我国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2.1 玉米种植区分布不平衡我国玉米主要生产区集中在东北到西南的狭长弧形地带,北方春玉米区玉米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0%,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约占40%,西南丘陵山地春夏播种玉米约占20%,南方丘陵玉米约占5%,呈现严重的“南北失衡”现象。
1.2.2 玉米科技投入相对较少玉米生产研究人、财、物投入相对不足。
科研手段,技术装备相对落后,体制与管理正处在深化改革之中。
玉米生产各个环节的运作不畅等,制约着玉米科研的发展速度和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速度。
2 玉米生产的特点2.1 玉米种植逐渐突出专业化和区域化由于玉米不仅高产稳产,而且适应性强,用途广。
我国爆裂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1. 引言1.1 爆裂玉米的定义爆裂玉米是一种特殊品种的玉米,其特点是在加热时会快速膨胀并发出爆裂声音,因此得名。
这种玉米一般具有较大的颗粒和较薄的外壳,因此在加工时更容易爆裂。
爆裂玉米通常被用于制作爆米花和一些玉米片等食品,因其口感酥脆、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喜爱。
爆裂玉米的生长周期与普通玉米相似,但在种植和加工过程中需要特殊的技术和设备。
种植爆裂玉米需要选择适合的品种,合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以确保产量和质量稳定。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玉米能够完全爆裂而不燃糊。
爆裂玉米是一种具有特殊口感和营养特点的玉米品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味的需求不断增加,爆裂玉米市场前景广阔。
1.2 爆裂玉米的重要性爆裂玉米的加工利用多样性大大拓展了其市场空间。
除了传统的爆米花外,爆裂玉米还可制成玉米片、玉米颗粒、玉米球等多种形态,可以作为零食、饮品和烘焙食品的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爆裂玉米的生产对于农民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爆裂玉米的市场需求大,价格相对较高,种植爆裂玉米可以带来较高的收益,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爆裂玉米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营养健康和市场需求方面,也对农户和食品加工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发展潜力巨大,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 正文2.1 我国爆裂玉米生产现状我国爆裂玉米生产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产业。
我国爆裂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逐渐增加。
据统计,我国爆裂玉米的种植面积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农民对爆裂玉米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
我国爆裂玉米的产量持续增加,产品质量逐步提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民生产意识的提高,我国爆裂玉米的产量稳定增长,产品品质得到了有效保障。
我国爆裂玉米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结构逐步调整。
随着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我国爆裂玉米的产业链逐步健全,相关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也逐渐优化。
我国爆裂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爆裂玉米是一种特殊的粮食作物,其颗粒在高温快速加热后会爆炸成为膨化食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爆裂玉米因其口感脆爽、营养丰富而备受青睐,其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爆裂玉米产业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本文将就我国爆裂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一、爆裂玉米生产现状我国爆裂玉米生产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从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市场销量等各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据统计,我国爆裂玉米的年产能已经超过100万吨,成为全球爆裂玉米主要产地之一。
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其中黑龙江、辽宁、河北、内蒙古、陕西、宁夏等省份的生产规模较大。
从技术水平来看,我国爆裂玉米生产企业具备了较高的技术实力和生产经验。
不仅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还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
我国爆裂玉米的生产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产品质量和口感均能满足市场需求。
尽管我国爆裂玉米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壮大和提升。
我国爆裂玉米生产企业总数虽然较多,但规模较小,生产技术和产能相对薄弱。
很多企业仍然处于手工制作阶段,缺乏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原材料的差异化,导致不同企业生产的爆裂玉米产品在口感、品质上也存在差异。
我国爆裂玉米生产企业在品牌和营销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
大部分企业缺乏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营销手段,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中较为被动,难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爆裂玉米生产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技术、产品包装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规范现象。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也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尽管目前我国爆裂玉米产业面临一些问题,但从整体趋势来看,该产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爆裂玉米这种健康、方便、美味的零食将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浅谈河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河南省是中国玉米生产大省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
河南省的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对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种植面积:河南省具有广阔的农田资源,玉米种植面积较大。
根据统计数据,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
2. 产量水平:河南省拥有优质的土地和气候条件,玉米产量高。
根据近年统计数据,河南省玉米年产量超过3000万吨,稳居中国各省市之首。
3. 品种改良:河南省注重品种改良,引进和培育适应河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玉米品种。
通过不断推广优质的玉米品种,提高了河南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4. 技术支持:河南省加大了对玉米生产的技术支持力度,通过提供农业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方式,提高了农民对玉米生产的认识和技术水平。
加强了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提高了玉米生产的效益和效率。
1. 转型升级:河南省将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智能化农业装备和技术的应用,推广玉米品种改良和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通过高效精准的玉米生产管理,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2. 农业结构调整:河南省将加强农业结构调整,逐步推动玉米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引导农民适当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发展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3. 供给侧改革:河南省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完善玉米产销体系,提高玉米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推动玉米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4. 绿色可持续发展:河南省将积极推动绿色玉米生产,加大对农药、化肥的管理和控制力度,提倡有机玉米生产方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确保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玉米生产现状良好,拥有较大的种植面积和高产量水平。
未来,河南省将进一步推动玉米生产的转型升级,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完善供给侧改革,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信在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省的玉米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品种较多,而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对我国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都产生不小的影响。
鉴于此,本文对我国玉米的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希望有助于全国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
1.国内玉米供需状况分析1.1我国玉米的生产分布大约在16世纪中期,我国开始引进玉米,世界有三大“黄金玉米带”,其中之一就位于我国东北平原。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有2500万公顷左右,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一年四季均有生产。
同时按照种植带又分为以下6个玉米种植带;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650多万公顷,占全国36%左右;总产2700多万吨,占全国的40%左右。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
目前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黄淮海和西南,北方的辽、吉、黑、内蒙、晋、冀、鲁、豫8省区,主销区主要集中在东南、华东、和西南,需调入玉米的省份有京、津、沪、云、贵、川、闽、浙、赣、湘、鄂、粤、桂、琼、苏、渝等16个省区。
1.2我国玉米的产量统计近年来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从2000-2001年度以来,我国玉米市场连续五年产不足需,直到2004-2005年度播种面积持续增加才使得国内玉米市场出现了少量剩余。
2005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约为2635万公顷,较上年增加约4%;产量达到1.39亿吨,同比增长6.9%。
此外,由于2006年以来玉米工业化题材的疯狂炒作,使得玉米价格飞速上涨。
价格上涨也导致玉米播种面积在2005年的基础上继续增加,2006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697万公顷,2007年预计为2766万公顷,达到建国以来最高水平。
在产量方面,我国玉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左右,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
但由于国内玉米播种面积波动幅度较大,玉米生产形势较差,产量波动性较大,对国内的供需形势影响较大。
特别是在2000-2003年间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减产,这导致我国玉米供需状况在2000年以后出现转折,每年产不足需使得库存不断被消耗,库存消费比从2000年的85%下降至2006年的20%左右,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
浅析特用玉米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阐述了特用玉米的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及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特用玉米生产现状况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2-0134-01
1 特用玉米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甜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甜玉米种植面积较小,主要以供应大中城市鲜食消费为主,近年来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先后建立了甜玉米罐头加工厂,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但是甜玉米的品种水平、加工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
国内高档饭店所需的甜玉米制品仍需进口,甜玉米生产和加工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糯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糯玉米因其独特的风味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其鲜果穗市场售价比普通玉米高30%,是一项投资小、销路好、见效快的农村致富门路,既可满足城乡生活需求,又可促进城郊经济的发展。
随着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我国糯玉米种植零星分布的局面得到改善,在一些大中城市近郊已呈规模化种植,糯玉米利用也以鲜穗煮食为主,向速冻、罐头及加工转化方向前景广阔。
1.3 优质蛋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优质蛋白玉米又称高赖氨酸玉米,其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在15%以
上,赖氨酸含量在0.4%以上,较普通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高60%~100%左右。
优质蛋白玉米一般是由单隐性基因控制的类型,使胚乳中的胶原蛋白减少,谷蛋白和白蛋白增加,赖氨酸和色氨酸成倍增加,极大的改善了玉米的营养成分。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优质精良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用普通玉米作饲料,需要添加大豆和鱼粉,饲料成本较高,而采用优质蛋白玉米是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质量的一条简便有效的途径。
1.4 高油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高油玉米的选育工作从1983年开始,育种初期主要是从美国引进当代的高油玉米种质资源。
1989年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第一个高油玉米杂交种高油1号通过品种审定。
近年来,我国高油玉米的科研和生产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先后选育推广了一批高油玉米新品种,如春油系列、高油系列、怀油系列等,并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
随着玉米油加工企业的发展,高油玉米发展前景广阔。
在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油料作物种植有限的情况下,开发高油玉米是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食用油不足、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1.5 爆裂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爆裂玉米的重要特点是爆裂性。
爆裂玉米胚乳中几乎全部为角质淀粉,仅中部有少许粉质淀粉。
在常压下遇热粉质淀粉膨胀,而外围的角质淀粉糊化形成坚韧有弹性的胶质,内部蒸汽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籽粒爆裂成花。
爆米花能提供同等重量牛肉所含蛋白质的
67%,铁质的110%和等量的钙质。
并解决了传统玉米花铅中毒的问题。
是风靡世界的休闲零食。
爆裂玉米是我国最早引入种植的玉米类型之一,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但长期以来主要以农家庭院零星种植为主,没有形成商品化生产。
我国在爆裂玉米品种选育方面起步较晚,近年来培育出一批优质的爆裂玉米品种,如黄金玉米、沈爆系列、黄玫瑰系列等。
我国爆裂玉米市场开发较晚,发展潜力极大。
近年来,爆裂玉米在我国的消费量迅速上升,针对只有农家院零星种植的现状,可根据市场情况,适当发展。
1.6 青饲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青饲青贮玉米是指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采收青绿茎叶和果穗做
饲料直接饲喂牲畜、或采收乳熟至蜡熟期的果穗和茎叶,经粉碎微贮后饲喂牲畜的一类玉米。
青饲青贮玉米茎叶柔嫩多汁,营养丰富,尤其是经过微贮发酵以后,喂养牲畜适口性更好。
青饲玉米的选育要求绿色体产量高,茎杆多汁,叶片繁茂,干物质含量适宜,加工性状良好。
其选育方法与普通玉米基本相似。
目前,我国已育成了多个青饲青贮玉米专用品种,如科多系列、京多1号、科青1号等,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高产优质饲料。
在粮食供给有余、玉米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发展青饲青贮玉米生产是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2 特用玉米的发展前景
大力发展特色特用玉米,可以增加食物种类,改善我国人民的饮
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畜牧业发展,加快农业产品向商品化、产业化和高品质、高效益方面发展,对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特用玉米品种为玉米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2 我国巨大的消费群体为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3 国内农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为特用玉米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发展契机
3 我国特用玉米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特用玉米的发展要贴近大众消费
3.2 特用玉米产业化要切实提高品种品质
3.3 特用玉米发展要瞄准市场,不可盲目扩大
3.4 注重特用玉米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