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必修填空题历史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8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填空题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道家:和;儒家:、和;墨家:;法家:。
2、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孔子:①思想核心是;要求人与人之间要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建立和谐社会②要求统治者、,,包含了民本思想。
③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④首创私人讲学,主张孟子: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主张;②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③。
荀子:①主张施政以服人②看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③。
3、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统治时期,儒学成为我国的正统思想,是汉朝儒学的代表人物,是使儒学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他的主要主张有:①根据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和的主张;汉武帝兴办,打破贵族子弟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子弟凭做官;同时提高_________4、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北宋:①人物:、。
②基本主张:a、认为“”是万物的本原,认为先有,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b、同时,把和直接联系起来,认为“.”③二程提出的认识论。
南宋:①人物:,他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
②基本主张:提出、。
更认为“物”指5、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家①自称自己为异端,破除对思想的迷信,指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者的共同思想有:①政治:;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取代 ,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②重视对实际生活的了解,形成的思想,谈到的亡国和亡天下的思想演变为“”的名言,③是唯物思想家,同时具有思想.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态度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1、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智者学派:着名代表人物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他提出“”。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填空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思想,并以此为知道思想发起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的第一步。
2、梁启超发表,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3、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的逆流。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提倡,反对专制与愚昧、迷信;提倡,反对旧道德;提倡,反对旧文学。
5、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饿革命之比较观》、和等文章,热情歌颂十月革命。
二、选择题1、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曾被指“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陈独秀则宣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D.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2、“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陈独秀这一观点( )①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决心②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③为文学革命指明了方向④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3、“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4、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
”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 )A.器物制度文化B.器物文化制度C.文化制度器物D.制度文化器物5、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6、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诸子百家中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有()和(),儒家以()、()、()为代表,墨家以()为主,法家以()最著名。
2、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主张,实行()政策,从而()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的标志是()的建立。
4、宋明理学的开创者有()、()、()()和邵雍,他们被称为“北宋五子”,其中二程确定了()的最高范畴是(),,它的核心是(),()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和()论。
5、()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理论任务已经完成,南宋思想家()是心学的开创者,他提出的命题是(),明代思想家(),世称阳明先生,建立(),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6、认为“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是()。
7、明清时期批判君主专制最有名的思想家是(),他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经济上主张()的思想。
8、顾炎武提出了著名的(),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问答题:1、先秦思想家中,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有哪些?2、明清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东汉()改进了造纸术。
2、()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3、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的是(),最初的时候被称为(),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
4、宋代平民()创造了()技术,这种技术后由()传到()。
5、()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分为()三部分,它以()为主,音节和谐。
6、()是在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的()体裁,,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代表作是()。
7、汉朝时期,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和(),发汉()的《二京赋》。
8、唐朝时期,诗歌的发展进入()时期,()有“诗仙”美誉,而“诗圣”杜甫著名的诗篇有()、()等。
9、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是(),代表人物有柳永的(),苏轼的()等。
高中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国内政治腐败2.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包括:A. 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B.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C.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D. 所有以上3. 以下哪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特点:A. 提倡民主与科学B. 反对封建礼教C. 提倡文言文D. 提倡白话文4. 辛亥革命推翻了:A. 清朝统治B. 封建制度C.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D. 以上都是5.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所有以上6.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0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7.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亥革命后条约》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在: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西南地区9.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 内战问题B. 经济恢复问题C. 社会稳定问题D. 所有以上10.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战役: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淮海战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年。
12. 辛亥革命后,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______。
13.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等。
14.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口号是______。
15.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7. 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三填空练习题及讲解一、填空题1.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_______时期。
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实行了“推恩令”,这一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削弱了_______的势力。
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以_______最为著名,它为唐朝选拔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4.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_______,直接对皇帝负责。
5. 清朝康熙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实行了“_______”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地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二、讲解1. 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封建时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纪元。
2. 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政策,有效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诸侯王的封地被分割,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3. 唐朝的科举制度中,以进士科最为著名。
进士科是唐朝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它选拔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为唐朝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东厂,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一举措有效地加强了皇权,使得皇帝能够更加直接地控制国家政权。
5. 清朝康熙帝时期的“密折制度”,有效地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密折制度使得皇帝能够直接了解地方的情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通过以上填空题及讲解,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在不断地加强中央集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这些政策和制度的实施,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必修三复习要点(文化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百花绽放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百花绽放”根根源因:社会大改革(由的过渡)详尽原因: 1)经济:的崩溃2)政治:的崩溃3)阶级:的上升4)教育:的流行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儒家:孔子政治思想—— 1)“仁“()2)“为政以德”(含思想);3)“克己复礼”(表现了历史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有利于实现)教育成就:孔子整理了“六经“()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记录在孟子政治思想——“”(核心)民本思想——“”伦理观——“”(主张用来回复和扩大人的善性)议论: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天行有常”“”(唯心主义)伦理观——“”(重申用来规范人的行为,令人向善)政治主张——(吸取了法家思想)道家:老子哲学思想——“”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否定“天数论”辩证法思想(矛盾对峙面及转变;名句:)政治主张——“”、“小国寡民”议论:①中国第一个商议宇宙根源的哲学家庄子哲学思想——“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用旁观、超然的态度)。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定听从自然法家:韩非:改革观——法治观——、集权观——成立议论: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其思想适应成立一致的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墨家:墨子思想主张——“兼爱”()、“非攻”(表现小生产者梦想)、“尚贤”——(表现梦想)、“节俭”——议论:①代表了的利益。
3、春秋战国时期百花绽放场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
( 2)确立了的基础;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秦朝重用法家思想:原因:秦曾用法家实现了富国强兵,一致后的思想对秦始皇产生重要影响,为了一致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法家思想备受尊敬。
儒家在秦的命运: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结果,钳制了思想,伤害了文化。
2 汉初采用“黄老之说”:背景:秦末以来战火频频,以致含义:“黄”——黄帝学说(治身);“老”——老子学说(治国)措施:实行政策。
历史必修3第1-4专题复习填空(根据最新考纲编写)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背景:①经济上;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③阶级关系上;④思想文化上2、“百家争鸣”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奠定的基础。
3、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其中包含了思想;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 仁政”,进一步提出的思想;荀子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和、,提出的思想。
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
4、董仲舒是汉朝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其思想主张:①针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和的主张;②为加强君权,提出““君权神授和学说;③针对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生活困顿的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④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提倡孝道。
5、汉代的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它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6、老子——哲学思想:①是世界的根本②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道”乃世界最高原则、“齐物”、“逍遥”;宣扬与。
7、韩非:法、术、势结合,主张建立,厉行赏罚、奖励耕战;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墨子:“兼爱”“非攻”8、朱熹的理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论、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
本体论认为: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
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
修养论: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
道的价值内涵是;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
9、是号称“离经叛道”的思想家,他破除了对孔子思想的迷信,抨击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10、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历史必修三复习资料高二编制:谭艳裳审核:历史组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2012-12-26编制(考点基础知识填空)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编制:谭艳裳审核:黄依依】【考点1】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历史背景:根本原因: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社会——> 社会①经济上:瓦解,正在形成②政治上:衰微,瓦解。
③阶级关系上:活跃与受重用,④学术上:打破贵族教育垄断,出现,从“学在”发展为“学在___________”(2)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思想:①道家:___________ 【】②儒家:___________ 【】③墨家:___________ 【】④法家:___________ 【】(3)意义: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②是中国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___________ 发展的基础。
【考点2】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的思想主张:A.思想的核心是 ___________ ,就是___________要待人宽容,“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维护等级秩序,“___________”包含了民本思想,主张“___________ ”。
人性,主张 ___________ 。
B.教育思想首创___________ ,主张“___________ ”,打破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局面。
(2)孟子的思想主张:A.政治:“___________ ”。
B.民本:“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
C.人性:“___________ ”。
高中历史必修三基础填空题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政治思想是,教育思想是。
他思想中的保守部分是主张。
2.孟子主张实行,进一步提出的民本思想,在人性论上提出了。
3.荀子提倡,提出,在人性论上提出了。
4.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是。
5.主张以法治国的是.6.春秋战国时期,最受统治国欢迎的是思想。
7.“一春一罢一君神,三纲五常二天人”的含义:一春指一罢:一君神:三纲。
五常二天人。
8.儒家思想在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9.程朱理学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而陆王主张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10.明末清初,顾炎武倡导,提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是,提出君主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是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1.智者学派提出,忽视了人类的道德.2.苏格拉底提出,同时提出提出理念论的是,他的作品是,创立逻辑学的是3.文艺复兴的文学三杰指 .4.美术三杰指莎士比亚在作品中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5.十六世纪时天主教会在势力很大,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引起了人们本质大反感6.世纪实行宗教改革7.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家是8.提出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家是9.提出人民主权说的思想家是10.提出人民主权说的思想家是11.提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的思想家是12.提出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的思想家是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时,我国已经有了纸。
105年,东汉宦官改进了造纸术2、之时,中国出现了雕牌印刷术。
3、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完善于朝,指的是 .4、东汉的《九章算术》采用了记数法5、我国古代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6、比现行公历早了三百年,取之意7、四大农指 .8、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被誉为“万世宝典”,被称为“东方药物巨典”。
9、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10、屈原的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11、中国书法既有功能,又有功能。
12、结构形体严整的是书,勾连不断,流畅纵情的是书。
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第一课孔子与老子一、孔子(__________ 学派创始人)1、学说:""、""是其思想核心,其主要内容是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要实现爱人的途径,必须遵循“ ”之道,就是要求做到“已所不欲,B、“礼”:“克己复礼”:做人要克制自己,行为要符合“ ”的要求;“礼”就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的主张,这体现了保C、“为政以德”: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教化百姓;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 _ 良政治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把探讨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的思想。
③、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仁不让于师2、历史地位:①、在中国的地位:其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在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其本人的历史价值:孔子被推崇为 ,受后人景仰。
二、老子(__________ 学派创始人广1、生平著述:后人整理:《道德经》2、学说:①、哲学思想:A、“道”:是抽象的概念,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万物的; “天法道,道法自然”,剔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B、辩证法思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并可互相_____________ ;这种转化是通过“守静”来实现的,②、政治学说: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3、历史地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二、儒家一)、孟子和《孟子》1、孟子的思想:①、孟子思想核心:学说②、主张人性说:③、利义观:养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孟子思想的历史地位:①、《》成为四书之一②、他被称为“ ”二)、荀子、《荀子》1、荀子的思想:①、天命观:提出“ ”“制天命而用之”②、主张 :人性本恶;后天教育可使人由恶向善③、政治思想:“礼法并施”、“王霸兼用”2、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①、被视作儒家异端②、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三、墨家一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的思想1、墨家思想: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四、道家1、庄子的思想:①、“":世间万物本质是相同的②、“”:含义:对事物的变化采取旁观超然态度;方法:无所恃③、天与人“ "(天命观):人必须顺从自然④、在文学、美学方面的建树五、法家1、韩非的思想: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的中央集权国家②、反对“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2、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统一的的需要。
高中必修三历史练习题及讲解一、选择题1.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问,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B. 促进经济发展C. 推动科技进步D. 扩大对外交流2. 明朝时期,海禁政策的实施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B. 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C. 加强了与外国的文化交流D. 提高了国家的军事实力二、填空题3.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取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
4. 清朝乾隆年间,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5. 请简述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主要特点。
6. 请简述明朝时期海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四、论述题7.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8. 阅读以下材料:“自秦以来,封建之制废,郡县之制兴。
”请分析材料中提到的郡县制与封建制的区别,并简述郡县制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9. 阅读以下材料:“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请分析材料中提到的思想,并结合历史事实,论述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答案及讲解】1. 答案:A。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
2. 答案:B。
明朝时期的海禁政策,主要目的是防止倭寇的侵扰,但同时也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3. 填空题答案:弘扬佛法。
玄奘西行取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弘扬佛法,传播佛教文化。
4. 填空题答案:维护国家安全。
清朝乾隆年间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防止外来势力的渗透。
5. 简答题答案:康乾盛世时期的主要特点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和对外扩张等。
6. 简答题答案:明朝时期的海禁政策主要内容包括禁止民间与外国进行贸易,限制海上活动等。
这一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是双刃剑,一方面保护了国家安全,另一方面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
第1课孔子与老子一、孔子的学说1.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主要内容(1)思想核心:“_____”和“_____”,主要内容是“_____”和“克己复礼”。
①“仁”,就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人际关系上则是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
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_____”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_____”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
为了实现“礼”就必须“_____”。
(2)政治主张:孔子提倡“_____”,但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3)哲学思想: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4)教育思想①教育原则:孔子主张“_____”。
②教学方法:主张“_____”和启发诱导。
③学习方法:主张把_____和_____结合起来。
3.深远影响: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孔子的学说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老聃与《道德经》1.历史地位: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代表作品:《_____》,又称《老子》。
3.思想内容(1)哲学①本源论:认为“_____”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②辩证法: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2)政治:倡导政治上“_____”,以“无事取天下”。
4.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_____、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1)主要主张:①政治思想: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_____”学说。
要求统治者以_____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伦理思想:孟子主张_____说;倡导“养浩然之气”。
(2)影响: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
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孟子被尊为“_____”。
2.荀子(1)主要主张:①哲学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和“_____”的唯物论观点。
高中历史必修3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2. “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哪个地区提出的?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新疆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家?A. 孙中山B. 毛泽东C. 邓小平D. 蒋介石4.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与哪个国家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A. 美国B. 苏联C. 英国D. 法国5.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_年。
7.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了______。
8. 1950年,中国政府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______战争。
9.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______会议。
10. 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______行使主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12.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
14. 论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15. 阅读以下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请分析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人民的启示。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C4. B5. D二、填空题6. 19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8. 抗美援朝9. 十一届三中全会10. 香港三、简答题11.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主张驱除外敌,恢复中华民族的独立;民权主义主张实现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民生主义主张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社会公平。
历史必修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 唐朝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C. 明朝废除丞相,设立东厂D. 清朝设立六部,加强中央集权2. 关于辛亥革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C.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D.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完全的民主政治3.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B. 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C. 新文化运动主张文言文D.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思想解放的一次重要运动二、填空题4.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________制度。
5. 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其直接导火线是________的签订。
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被称为________。
三、简答题7. 简述清朝康乾盛世的主要表现。
8. 请简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四、论述题9. 论述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五、材料分析题10. 阅读以下材料:“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 ——《礼记·礼运》请分析这段材料所反映的古代中国政治思想,并结合历史事实,谈谈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体现。
六、判断题11.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
A. 秦朝的郡县制是封建制度的一种形式。
B.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一直沿用到清朝。
C.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 新文化运动主张“打倒孔家店”,彻底否定传统文化。
七、案例分析题12. 请分析明朝海禁政策的实施原因、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八、综合题1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这一观点的理解。
九、开放性问题14. 如果你有机会回到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你会选择哪个时期?为什么?十、论文题15. 请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影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文。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条目填空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a b)儒家:①孔子:政治上提出“仁”和“礼”思想,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
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②孟子:“亚圣”,政治:仁政学说,君轻民贵③荀子:天人关系:“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家:①老子(李耳)哲学:“道”是万物的本源,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回到“小国寡民”社会②庄子:“道”乃世界最高原则、“自然无为”、“齐物”。
墨家: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俭等;法家:韩非:主张加强加强君主集权、奖励耕站、厉行赏罚、“事异则备变”。
(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b c)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
▲2.儒学的兴起(1)罢黜百家,倡导儒学(a b)背景:“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影响:①结束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②儒学地位提高的同时,也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2)太学的出现(a b)太学的创建。
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a b)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他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于人生日常处体悟理;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主张“灵明”是人的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
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填空版第一章: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始于 _19_ 世纪 60 年代,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的社会变革。
1. 外国侵略与民族意识觉醒在国际上, _列强_ 的侵略使中国深陷危机之中,民族危机感日益增长。
此时的中国社会纷纷产生了民族意识觉醒的力量,有一系列的反侵略斗争爆发。
2. 内忧外患与改革思潮国内的社会矛盾与外国侵略同时存在,使得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有一些进步的思想力量开始兴起,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启蒙,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国家。
3. 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是近代社会变革的标志性事件。
这两次事件对中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和反对压迫的斗争。
第二章:近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近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始终处于复杂多变的局势中。
中国在与列强的斗争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同时也进行过一些积极的外交努力。
1. 不平等条约与国民政府的外交斗争近代中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使得中国被迫割让领土、割地赔款等。
然而,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下,中国坚决抵制这些不平等对待,进行外交斗争。
2. 近代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与民族解放战争为了保卫国家,近代中国进行了军事现代化的努力。
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全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
3.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近代中国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这些变革使得中国逐渐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中国在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1. 中国的领导与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道家:和;儒家:、和;墨家:;法家:。
2、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孔子:①思想核心是;要求人与人之间要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建立和谐社会②要求统治者、,,包含了民本思想。
③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④首创私人讲学,主张孟子: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主张;②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③。
荀子:①主张施政以服人②看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③。
3、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统治时期,儒学成为我国的正统思想,是汉朝儒学的代表人物,是使儒学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他的主要主张有:①根据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和的主张;汉武帝兴办,打破贵族子弟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子弟凭做官;同时提高_________4、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北宋:①人物:、。
②基本主张:a、认为“”是万物的本原,认为先有,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b、同时,把和直接联系起来,认为“.”③二程提出的认识论。
南宋:①人物:,他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
②基本主张:提出、。
更认为“物”指5、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家①自称自己为异端,破除对思想的迷信,指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者的共同思想有:①政治:;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取代,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②重视对实际生活的了解,形成的思想,谈到的亡国和亡天下的思想演变为“”的名言,③是唯物思想家,同时具有思想.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态度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1、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智者学派:著名代表人物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他提出“”。
智者学派反对。
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苏格拉底:①他倡导,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②他提出③指出的重要性④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的一个重要表现,它使的学问2、了解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薄伽丘的代表作,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但丁的代表作,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的代表作,他最早提出要以代替,被称为。
3、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含义:主张以为中心而不是以为中心,认为是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
(具体内容作为材料理解)文艺复兴的性质是。
起到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理解宗教改革的影响:在宗教改革影响下,千万民众开始打破对_________的迷信,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进一步传播.5、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伏尔泰:①抨击,称天主教士为“恶棍”,称教皇是“两足禽兽”,号召人民加以粉碎;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③提倡“”认为;④相信法律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
代表作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孟德斯鸠: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②提出了学说,认为三权分立,。
③提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就是的体现。
他的学说否定了,奠定了代表作是卢梭:①宣称“人生而自由的,而封建专制就是束缚自由的镣铐”。
②在代表作_____________中提出和思想,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统治者权力来自契约,若违反了民意,就有权推翻。
③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
康德:对启蒙运动做了总结①认为人应该②强调③相信,相信自由和平等是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
④坚持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6、理解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①它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②在启蒙运动的冲击下,___大革命爆发,推翻,建立了,传播思想。
③鼓舞了和人民拿起武器赶走殖民者,赢得独立。
④成为人们追求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了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中国的四大发明是__、、、。
造纸术在就已经发明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指南针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叫“司南”。
____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______,火药开始用于军事;_____时,军事上广泛使用.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使率先迈入造纸术:使纸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和,促进了。
火药:推动了火药武器的发展,使日益衰落,促进了欧洲和的发展。
指南针:直接促成了,迎来了的时代。
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欧洲和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变革的影响:推动欧洲由________向_______过渡.4.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春秋:《》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记载_____到_____时期的历史,奠定古典文学____________的基础.战国时期:屈原以______为基础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后人称为《》是屈原的代表作汉朝:流行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称为“”西汉时,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为《》《》东汉张衡《》唐朝:是诗歌的繁荣时期。
初唐的著名诗人有,盛唐诗歌进一步繁荣:边塞诗代表____,_____山水诗代表,,诗仙,诗圣。
中唐诗人成就最高的是主张,他的作品“”宋代词是文学的主流形式。
婉约派柳永的代表作有《》豪放派词人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南宋)李清照是一位杰出的女词人。
宋代,民间流行______其特点是可雅可俗。
到元代,与元杂剧一起,合成____元曲的代表人有,明清时期,小说的代表作有罗贯中的施耐庵吴承恩的____曹雪芹的《》,蒲松龄《》,吴敬梓(讽刺小说)《》5、了解京剧的产生:京剧:时期,形成“”的局面,从而形成新的剧种-- 。
年间,走向成熟。
6、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起源于前,称为“”。
到代,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我们称之为。
汉字的演变序列为、、、、.魏晋之前是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两大阶段。
7、了解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楷书: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成就最大。
唐朝楷书步入盛世有,,等书法家。
草书:东晋:、;盛唐:、。
行书:东晋:,被誉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有的美誉。
(见图)唐代的、北宋的、元朝的、明朝的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挥历程1、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出的贡献:伽利略(意大利):经典力学的奠基人。
17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中发现了著名的,为经典力学的建立。
牛顿:经典力学的。
1687年,发表了,在这本书中提出了物体的和等,标志着形成了以为基础、以为表达形式的体系,标志着经典力学的。
标志近代科学的形成。
2、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郎克提出量子论: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同时,它也了牛顿力学,将它概括在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德国物理学家在年提出的,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它使物理学的研究由深入到;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________的基础;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____________.3、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_____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_____________,创立了生物进化论.①认为生物都经历了由,由的发展过程;②生物不是不变的,不同物种的变异是“”的结果;③和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发生了变异,小变异通过逐步积累成为,从而形成生物新种。
这一原理,被后人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英国人研制成功,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_________年代,人类社会进入;随后和出现,交通运输业发生彻底改变,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5、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1831年,英国人发现,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866年,德国研制成;电力开始作为新能源使用,出现了________技术,从而提供了___________的动力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
同时促成了________的产生.电气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改变了________,丰富了人们的_________.6.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20世纪40年代,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互联网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开始出现互联网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人们的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更加精彩,社会交往也发生了变化。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萌发了向学习的思想魏源:编写了一书,并提出“”的思想,引导人们关注_____________,对当时思想解放有重要的作用。
严复、康有为、梁启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实行。
康有为撰写_________(根本动摇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和___________,借助否定,宣传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的思想被称为是“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发表《》,宣传、、的思想。
对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是人民的公仆。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实行。
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提倡新学,起到,促进了,是又一次3、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复习时注意人物插图)代表人物有:、、、4、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前期:①核心:提倡,反对;(提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②提倡,反对;③提倡,反对。
后期:后,新文化运动进入新时期,主要宣传。
5、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①运动前期是。
(性质)②猛烈地冲击着,使青年思想得到空前解放,③知识分子受到的洗礼,也为传播在中国创造条件6.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1918年,李大钊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章,号召知识分子到工农群众中去宣传,在中国,首先举起________________,李大钊撰写的《》,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6、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到成为主流思潮主要史实①1919年,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_____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其中是三民主义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