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专业知识领域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
- 格式:pdf
- 大小:205.22 KB
- 文档页数:12
081001-土木工程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土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和《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标准》要求,本专业的主要知识领域包括:力学、建筑学、工程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管理等。
专业知识要求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房屋建筑学主要内容:建筑设计原理及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建筑设计的思路和建筑设计的步骤;房屋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大量性民用建筑与单层厂房的构造技术,大量性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设计原理、构造原理及设计方法,目标及要求:了解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及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掌握建筑设计的思路和建筑设计的步骤;熟悉房屋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重点掌握民用建筑与单层厂房的构造技术,建筑的设计原理、构造原理及设计方法。
建筑学画法几何与土建制图主要内容: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工程形体的表达、建筑透视图、钢筋混凝土构件图与钢结构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等的绘制和识读。
要求及目标:了解土木建筑专业图的内容和图示特点,遵守有关专业的制图标准和有关规定,初步掌握绘制和阅读专业图的方法;同时会查阅《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资料;能阅读和绘制简单或中等复杂程度的土建图样。
工程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主要内容:(1)梁板结构的楼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组成及分类、结构布置原则及截面尺寸确定方法;(2)单层厂房结构的结构组成、各构件的作用及相互间的连接关系、荷载的传递路线;(3)砌体结构相关设计及计算。
目标及要求:掌握常用混凝土民用与工业房屋结构的方案选择,结构布置,设计模型选取,内力分析,并能按有关专业规范正确进行构件设计和构造处理,掌握混凝土结构房屋及构件的设计方法。
工程结构设计钢结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钢结构的特点、应用、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和趋势;钢结构材料的性能指标、影响因素、破坏形式以及钢材的种类、规格;钢结构的焊缝连接、普通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受力工作性能、破坏形式和设计及计算方法;钢结构受弯构件、轴心受拉构件设计、轴心受压构件设计、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及设计步骤和验算方法。
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描述在大学教育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是学生专业学习的核心内容。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本文将对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进行详细描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专业主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是一个专业领域中最核心的课程,它是学生进入该领域学习的第一步。
这些课程通常涵盖该领域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概念,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践经验。
专业主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并为他们未来在该领域中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以工程学专业为例,专业主干课程可能包括工程力学、电路原理、控制理论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工程学的基本理解和实践技能。
通过学习专业主干课程,学生可以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研究方向。
二、主要专业课程主要专业课程是在学生完成专业主干课程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课程。
这些课程更加专业化,涵盖了该领域的核心理论、应用技术和实践经验。
主要专业课程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他们的专业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继续以工程学专业为例,主要专业课程可能包括电机学、通信工程、光电技术等。
这些课程将更深入地介绍工程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加强他们的技能和能力。
通过学习主要专业课程,学生可以逐渐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为未来的专业发展做好准备。
三、课程之间的关系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专业主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主要专业课程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学生的专业能力。
这两类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
此外,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还与其他相关课程相互连接。
例如,学生在学习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同时,通常还需要学习数学、物理、统计学等基础科学课程,以及项目管理、创新思维等综合性课程。
大学本科各大专业及学习课程详细介绍大全1.【专业名称】物理学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受到良好的科学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物理学及相关学科教学的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科学工作者。
主要课程数学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法)、普通物理(力学、热力学与分子物理、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近代物理(分析力学、电动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物理学系二级学科系列专业方向课、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微机原理、现代教育技术、开放综合实验)、C++、教育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物理教育学)等。
2.【专业名称】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构造原理、性能设计研究、使用管理及现代生物学知识,能在农业机械设计、机械化生产管理及服务部门从事农业机械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农业机械化规划与管理、教学与科研、营销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学、机械学、自动化技术及经营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生产过程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工艺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制造、试验鉴定、选型配套、使用维修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的研究开发、推广运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农学、机械学、自动化控制技术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或基本知识;2.掌握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性能设计、试验鉴定、选型配套.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3.具有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的能力;4.具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科研、开发、推广的能力;5.熟悉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国内外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作物学、农林经济与管理。
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按照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要求,本专业的主要知识领域包括:离散结构、算法与复杂性、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操作系统、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基础、信息管理。
具体知识领域的内涵请参见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
从课程的主要内容角度,阐述最多2门课程对一个知识领域的支撑,表中的课程必须是表3.8中列出的课程。
专业知识要求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
3.10 专业知识领域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关系
和3.6课程设置对知识要求的支撑关系对应,本专业的主要知识领域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两个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包括:经济学理论知识、统计学理论知识、管理学理论知识、会计与财务理论知识、金融与保险理论知识等;专业技术知识包括:报告写作、市场调查、计算机技术与数据挖掘、统计软件与建模等。
现从课程主要内容角度,阐述课程对专业知识要求的支撑,表中课程是表3.8中列出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
高校代码及名称:10404
专业代码及名称:02010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填报说明:
经济统计学专业知识结构具有以经济学、统计学理论为核心,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特点,大多数课程涉及专业知识领域不止一个方面,为确保本表表述简明清晰,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及特色,表中课程仅对应其最主要的知识领域。
支撑材料:
3.10-1 主干课及主要专业课教学大纲(见3.11)
13。
专业知识领域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介绍》中对交通运输专业的介绍,交通运输专业的主要知识领域包括:运输经济、交通运输设备、交通运输技术管理、交通运输商务管理、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交通港站与枢纽、交通运输法规、管理信息系统、交通运输安全、二手车评估、汽车营销与技术服务、汽车故障诊断等。
从课程的主要内容角度,阐述最多2门课程对一个知识领域的支撑,表中的课程必须是表3.8中列出的课程。
专业代码及名称:081801-交通运输高校代码及名称:13208-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专业知识要求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课程知识领域课程名课程目标摘要(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及目标)说明(可缺省)运输经济运输经济学《运输经济学》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与现代交通运输业有关的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
交通运输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及技术使用本课程主要介绍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集装单元化、工厂企业、港口和仓储等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流动和仓储机械的性能、选择和匹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建立系统的概念,掌握物流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学会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去把握物流机械化系统的整体效益。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战略管理、管理基础、组织结构、经营管理、生产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原理及创新管理。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输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交通运输优化运筹学《运筹学》是交通运输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工具,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解决管理、经济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的现代管理课程。
081301-化学工程与工艺
按照教育部化工与制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规范》要求,本专业的主要知识领域包括:化工单元操作、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化工过程、化工工艺学。
具体知识领域的内涵请参见教育部化工与制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规范》。
从课程的主要内容角度,阐述最多2门课程对一个知识领域的支撑,表中的课程必须是表3.8中列出的课程。
专业知识需求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
专业知识领域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专业代码及名称: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高校代码及名称:10145 东北大学
用。
其内容应为三维欧氏空间中的曲线,曲面的局部理论,其方法应以向量分析作为主要工具,同时也应注意到外微分形式及活动标架法的介绍、讨论和使用。
主要内容:
第1章曲线论
(1)理解向量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微商、泰勒公式和积分等概念,能推导和熟记有关公式,
并能使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运算。
了解这些内容与平行的数学分析内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和熟记简单曲线、光滑曲线、曲线的切线和法面、曲线的弧长和曲线的自然参数等基本概念,能理解和熟记有关公式,并能使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运算。
(3)理解和熟记空间曲线的密切平面、基本三棱形、曲线的曲率、挠率和伏雷内 (Frenet)公式等重要概念和理论。
理解空间曲线论的基本定理。
重点是掌握曲线的曲率、挠率和伏雷内(Frenet)公式等内容,能够论证和计算有关问题。
第2章曲面论
(1) 理解和熟记简单曲面、光滑曲面、曲面上的曲线网、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等基本概念,理解和熟记有关公式,并能使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运算。
(2) 理解和掌握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计算曲面上曲线的弧长,曲面域的面积和曲面间的等距及保角变换等有关问题。
(3) 理解和掌握曲面的第二基本形式,由第二基本形式讨论曲面上曲线的曲率,曲面的法曲率,曲面上的方向,曲面上的各种曲线和各种曲率之间的关系。
(4) 理解和掌握直纹面、特别是可展曲面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背景。
3.10 专业知识领域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专业代码及名称:120601 物流管理高校代码及名称:10418 赣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 管理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阐述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同时围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管理职能重点阐述管理的一般过程,并系统地介绍各种理论的主要内容、各项管理工作的基本过程和原则,以及计划、决策、控制中的常用方法。
要求及目标:本课程涉及的学科知识面广,包括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及各种工程技术科学,而学生又缺乏管理实践经验,因此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树立管理的观念;牢固地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手段和工具,掌握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案例分析,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经济学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阐述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需求与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供求理论、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与失业、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基础等相关内容。
要求及目标:通过学习该课程,要懂得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基本理论,原理,定律等,并能运用它们来分析国内外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殊问题,同时,还要求学生要正确认识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和作用。
物流系统分析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阐述物流系统分析概述、运输系统分析与优化技术、设施选址、设施布置设计、物料搬运系统、仓库与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辅助设施设计与设计规范等相关内容。
要求及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步骤、原理的基础上,以生产系统及其物流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对各种实体生产要素及其综合体如何进行系统分析,规划与设计,管理,控制和改良等问题,以求得系统的结构创新和效益最优。
沈阳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专业知识要求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 按照教育部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材料类专业规范》要求,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领域包括: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工程力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性能表征、材料制备技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材料结构表征、材料加工成形等。
专业知识要求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制方法及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掌握铰链四杆机构有回转副的条件和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的方法;了解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图解法设计凸轮机构的方法;了解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掌握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尺寸的计算;掌握渐开线齿轮切齿原理和变位齿轮的加工;了解轮系的类型和应用;掌握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掌握尺寸精度中的概念,了解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概念;了解螺纹、螺纹联接的基本概念,掌握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掌握键联接和花键联接;掌握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掌握齿轮传动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计算方法;了解蜗杆传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圆柱蜗杆传动的几何参数计算、受力分析、强度计算及热平衡计算;了解带传动的基本概念;掌握普通V带传动的计算;了解链传动的类型和应用、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及主要参数等;了解轴的功用和类型;了解轴的材料;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和计算方法;了解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了解润滑方法和润滑装置;了解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了解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和特点;掌握轴承代号、选择和计算方法;了解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方式;掌握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学主要内容:绪论;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常用加工方法综述;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简介;典型表面加工分析;工艺过程的基础知识;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要求及目标:了解自动机床和数控机床,领会机床常用的传动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传动比。
3.8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描述表-补充材料填报说明:请按下表结构将本专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相关信息填写在表中;鉴于教育部专业目录规定的工业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核心课程)多半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的特点,此表暂且不分理论与实践学时,只填写总学时,在综合类课程中各种实践课题(项目)学时分栏中打✔。
其中主要专业课程不多于8门。
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描述表综合类课程中各种实践课题(项目)学时验证技能研究创新型技术型型练习✔课程名称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法总学时备注理论讲授与实践指导作业48课程主要内容:1半立体构成作业、利用纸板等纸质材料制作浮雕效果的装饰图案。
2.线材立体构成通过影线与软线的相结合的办法,制作一个承载机构。
承受重量为50公斤以上。
3.利用面材-纸质材料进行包装设计,能够承载一个生鸡蛋的结构。
然后将此结构从15米高的地方扔下,保证鸡蛋不破裂为合格标准。
4.利用材料的综合使用制作一个小型城市雕塑模型。
立体造型基础作业要求:根据课堂所学的立体构成知识完成下列作业,要求既要体现行是美的法则,也要体现出功能主义的应用.1.半立体构成作业规格为分别制作9-12个8cm*8cm的半立体构成装饰图案。
然后装裱在A3大小的褐色卡纸上。
2.线材立体构成要求:使用一次性方便筷子10双和10米长的软线制作承载机构。
要求承载面积不小于400平方厘米,承载面距离地面不得低于5cm。
承载重量为50公斤为及格线,承载100公斤以上记满分。
3.利用面材-纸质材料进行包装设计摔蛋,保证鸡蛋从15米高空落下不会破裂。
材料使用越少分数越高,结构合理加分,飞行状态平稳加分,包装美观加分。
理论讲授与实践指导作业48✔课程主要内容:表现1.讲授马克笔与色粉相结合的草图绘制;技法2.讲授马克笔与色粉相结合的精细效果图的绘制方法;(A)3.计算机使用绘制效果图,一种是二维软件绘制小产品的四视图效果图,第二种利用犀牛软件或者pro/e等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结合实际效果进行渲染,对产品的材质和结构进行有机的分析。
3.10 专业知识领域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关系
081301-化学工程与工艺
按照教育部化工与制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规范》要求,本专业的主要知识领域包括:化工单元操作、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化工过程、化工工艺学。
具体知识领域的内涵请参见教育部化工与制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规范》。
从课程的主要内容角度,阐述最多2门课程对一个知识领域的支撑,表中的课程必须是表3.8中列出的课程。
专业知识要求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
3.10专业知识领域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从课程的主要内容角度,阐述最多2门课程对一个知识领域的支撑,表中的课程必须是表 3.8中列出的课程。
专业代码及名称:130502-视觉传达设计高校代码及名称:13418-江西服装学院专业知识要求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知识领域课程课程名称课程目标摘要(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及目标)说明(可缺省)视觉传达设计基础造型基础1、课程主要内容造型基础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造型的结构表达、造型的特写式表达、造型的空间表达、造型的综合表达四个部分,根据各部分内容对应不同的实训任务。
2、课程要求及目标通过基础造型课程的学习,掌握造型的基本原理、造型分析与表现的方法,提升造型、审美、创意等方面的设计素养,培养学生对造型的观察、分析、表现和主观表达的综合能力;同时结合色彩、材料等元素的综合表现和实践运用活动,研究色彩的归纳、整合规律,了解色彩、材料对造型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掌握色彩造型的概括、归纳方法,提高学生对形色的塑造能力,为开发学生的造型思维与创造能力奠定基础,最终使学生达到能够运用造型语言自由表达其设计构想的目的。
二维设计基础1、课程主要内容二维设计基础的造型能力的培养,设计思维、设计过程在二维平面设计课程中进行养成。
让二维形态信息与复杂文化内容重新进行有机的纵向与横向的架构。
2、课程要求及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是学生掌握二维形态的构成法则、了解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与构成方式。
了解二维设计构成的目的与作用,熟悉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同时结合多种造型表现形式去进行从平面基础到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创作的升华。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设计概论1、课程主要内容设计概论是为视觉传达专业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该课程是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开放的,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设计与设计理论的关系。
2、课程要求及目标通过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有目的进行艺术性的创造活动。
通过创意策划制作的各个不同的环节,创作出可供实施的方案或产品样式,具有积极的社会应用价值。
设计方法论1、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作为专业能力拓展的课程需要深入浅出,使学生了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创作与思维方法有完整、清晰的认知,同时让学生掌握相对完整的设计步骤与执行能力。
2、课程要求及目标让学生了解各类视觉传达设计的综合设计方法和思维技巧,提高学生整体的的艺术感知力和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不同主题下完成完整的视觉传达设计创作。
视觉传达工艺表现书籍装帧1、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对书籍的文字设计、插图设计、色彩的装饰设计、书籍的版面设计等知识有基本了解和掌握,初步具有进行书籍装帧设计的能力,为学生之后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打下基础。
2、课程要求及目标本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是为对平面设计方向非常重要的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设计与制作课程,是进行视觉传播设计方向、装潢设计方向设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包装设计1、课程主要内容包装设计是视觉传达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在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包装已经成为现代商品生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包装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
设计出优秀的包装一是每位学习平面广告设计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2、课程要求及目标教师运用实例的分析给予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熟练掌握包装手绘的具体使用方法绘出理想的包装形象。
根据高校教育的要求,遵循为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材的宗旨,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够从事平面服装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以及印刷排版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与制作招贴设计1、课程主要内容招贴设计课程是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的专业课程。
主要研究招贴设计的构成要素(文字、图形、版式、色彩),招贴设计的艺术表现方式(联想、象征、直接等)、创意方法(比喻、对比、夸张等)和表现形式(绘画、摄影等)2、课程要求及目标2、课程要求及目标招贴设计是实践操作课程,本课程通过参与大赛的形式,采取以赛带学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参加指导学生参加比赛的实际任务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创意思维,了解各类大赛的流程,在掌握了招贴设计的创作技巧及实际操作流程的同时,还开拓了眼界,能够区分学院派与商业设计的区别,提高了艺术审美能力及计算机操作能力,为将来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通过招贴设计理论学习、优秀作品评析、课题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招贴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创作技巧,能够开放性的思维模式来表现招贴设计作品,了解招贴设计的实际操作流程。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能够独立完成具有一定艺术审美的招贴设计作品。
企业形象设计1、课程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版式编排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基本创意能力,掌握现代技术中具有通用性、普遍性的软件的使用方法。
2、课程要求及目标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课程将积极组织并参与设计实践以及各种设计、创意大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建立和掌握字体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自如运用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
视觉传达信息技术运用信息设计1、课程主要内容信息设计是视觉传达艺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功能性很强的设计,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
信息设计的本质是将大量的、有着复杂结构和层次的信息,以最简明扼要、最易于浏览和查找的方式呈现出来。
通过平面设计与信息设计的相互融合及信息图标的设计方法等来系统阐释信息设计的概念、功能需求、设计方法等,从而更好地对信息设计进行学习。
2、课程要求及目标本课程通过理论讲课和实践联系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掌握归纳整合信息的一种方法,帮助学生在未来自身需要设计时对受众来进行更有效的信息设计,并能够用最清晰易懂的设计呈现信息内容,使受众能够快速感知、识别信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满足受众需求,更好地展示作为设计师的创意思维。
网页设计1、课程主要内容网页设计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web 技术的飞速发展,简单介绍HTML语言、CSS样式,为学生今后在学习、工作中建立网站及网页制作打下基础。
2、课程要求及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定的网络应用基础知识;能够熟练掌握网页制作工具如Dreamweaver、FileZilla FTP Client等软件的使用,能自行设计各种网页、编辑一定的网络动画。
具备网站的建立、规划、管理、发布的相关技术及网页制作的操作技能,能独立设计WEB 站点。
新媒体软件运用虚拟现实(Unity3D)1、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软件课必修课,使学生认识3DSMAX的界面风格,其中包括软件的总体布局、工具箱、设置栏以及各种不同的调板,能够熟练地了解3DSMAX的各个组成部分,了解3DSMAX的基本用途,使学生对3DSMAX的学习产生兴趣。
2、课程要求及目标掌握3ds max9的基本操作,如对象的选择与对象的复制。
让学生理解3D软件基本操作理论,掌握该理论对3D的整体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理解并掌握基本形体在展示中的应用。
掌握3D基本创建方法如几何形体基本建模、线的基本建模等。
网络媒体交互设计(Html5)1、课程主要内容本科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新媒体的数字化、集成化和交互性特点。
让学生了解人机交互的历史、发展现状及趋势。
了解交互界面和交互设备。
了解人机界面的定义、起源、发展、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
熟悉相关学科及知识,掌握人机界面设计中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人机界面的艺术设计、色彩设计等。
2、课程要求及目标交互设计已经成为目前互联网领域的一门必修课,通过设计界面的不同样式,为不同的软件或网站设计流程的界面效果,能够使产品本身的功能和设计相互结合,为使用者传达出清晰明了的操作流程。
结合移动互联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多点触摸、体感等人机交互技术,让学生的设计作品在跨媒体平台上与用户交互。
通过创新的交互模式,促进人与数字媒体内容交互的过程中达到良好的用户体验。
视觉传达设计创新能力图形创意设计1、课程主要内容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读图的时代,二维画面、三维画面、静的画面、动的画面都要求富有创新概念,以此吸引人、感动人、达到传播的目的。
图形创意正是为此而设立的一门课程,它是设计专业的乃至影视、传媒专业的轴心课程。
图形是区别于口语、文字语言的另一种特殊语言,用图形语言与人快速沟通正是此课程研究任务。
2、课程要求及目标本门课程主要围绕基本图形概念与设计方法和图形表现方法两个方面开展,主要让学生了解图形的制作部分如软件制作和丝印等方法的制作手段,让学生通过本门课程更好的了解图形是如何应用到设计之中的。
这就是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传统工艺再生式设计1、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旨在了解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历史,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与雕塑艺术风格变化的关联;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雕塑艺术的风格特征,研究古代雕塑的成型技术和艺术表现形式。
以雕塑泥为媒介,传承中国传统雕塑工艺,在学习古老的技艺中体会中国雕塑艺术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精神内涵。
2、课程要求及目标本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造型与空间关系的认识和对中国传统雕塑制作手法的学习。
能够运用雕塑的各种塑造方法充分表达和体现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并将中国传统雕塑的审美法则运用其中,熟知泥的材料的特性,具备较强地驾驭能力。
该课程的开设不但是对学生综合造型能力及表现技能的提高,也是对学生文化素质和审美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