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镇医院标准化建设

乡镇医院标准化建设

乡镇医院标准化建设

第七章乡镇卫生院管理

(依法执业管理)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

2、医院诊疗科目名录

3、医院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

4、医院关于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发现问题整改报告

5、扶医院法律法规培训计划、规培训材料

6、医院关于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资格的规定

7、医院医师执业证书及执业范围

8、扶医院技师名单与执业资格

9、医院护理执业证书及资格

10、医疗广告审查证明

11、医院宣传资料及部分医疗广告

12、医院制度汇编

13、扶医院工作职责

14、各专业诊疗规范

15、医疗、护理、财务科、后勤、药剂科岗位考试试卷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卫办规财发[2008] 122 号2008 年6 月21 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60~500 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的原则,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区明确,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 .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并留有改造和发展余地。 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不得随意改动。 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 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宜按0.22~0.27 床测算。 中医医院建设应立足于改扩建为主,在现有床位能满足正常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宜增加床位。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分为60 床、1 00 床、200 床、300 床、400 床、500 床六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的日门(急)诊量宜与所设病床数的3.5 倍相匹配。

医院标准化建设

评审标准评价要点 3.9.1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制度,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控制的管理方法与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充分了解。 3.9.1.1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 达到等级A 【C】 1.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多种途经便于医务人员报告。 2.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材料目录: 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与流程。 2 、对全院职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 【B】符合“C”,并 1.有指定部门统一收集、核查、分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采取防范措施。 2.有指定部门向相关机构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3.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95%。 材料目录: 1、不良事件收集、核查、分析等防范措施。 2、不良事件上报部门。 3、医护人员不良事件学习考试。 【A】符合“B”,并 1.建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及数据库。 2.每年报告≥10件。 3.改进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漏报率。材料目录: 1、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2、不良反应报告表。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 一、为加强上市药品的安全监管,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临沂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施方案》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不良反应(ADR):主要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等。 药物不良事件(ADE):是指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学事件,但该事件并非一定与用药有因果关系。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人群的用药风险,本着“可疑即报”的原则,对有重要意义的ADE也要进行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尽早发现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和诱发因素,使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有关不良反应的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保障用药安全。 三、本制度在我院内适用,各临床科室医生、护士和药剂工作人员都是兼职报告员,负责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和监测工作。 四、医院医师、药师、护士及其他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测,重点监测非预期(新发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并有原始记录。 五、发生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或药害事件,要积极进行临床救治,做好医疗记录,保存好相关药品、物品的留样,并对事件进行及时的调查、分析,按规定上报到医院ADR监测站。 六、临床医生应将患者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如实记入病历中,并对严重的用药错误进行分析和整改。 七、我院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站,监测站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本着“可疑即报”的原则,发现可能与所用药品有关的不良反应详细记录,及时报告。认真进行收集、初步分析、评价、报告和管理工作,按规定上报,减少和防止事件的重复发生;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而制定,旨在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本标准对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建成标准、设施配置等均做出了消息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与建筑标准 第四章选址、用地与总平面布置 第五章设备配置 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附录中医医院基本用房及辅助用房组成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60~500张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区明确,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并留有改造和发展余地。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不得随意改动。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宜按0.22~0.27张床测算。 中医医院建设应立足于改扩建为主,在现有床位能满足正常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宜增加床位。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分为60床、100床、200床、300床、400床、500床六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的日门(急)诊量宜与所设病床数的3.5倍相匹配。具有中医专科特色的中医医院日门(急)诊量可按专科实际日门(急)诊量做相应调整。第十三条中医医院的用房由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和药剂科室等基本用房及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服务等辅助用房组成(见附录一)。

xx医院科室标准化建设文件模板

XX医院XX科室质量管理缺陷考核办法 (XX年X月X日第X次修订) 【本制度(或规定或细则)于2006年1月1日制定,2010年1月1日第1次修订,2011年1月1日第2次修订】 为贯彻落实我院《绩效考核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对职能以及临床医技科室绩效考核体系,根据我院实际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对临床、医技科室的考核: (一)分值权重(100分):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大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分值占75分,其他科室质量综合管理分值占25分。 (二)考核依据:《医疗医技科室月度考核办法、细则》(见附件)、《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三)考核方式: 1、日常考核(月度):由各职能科室负责。各职能科室突出医院等级评审、质量管理重点内容制定本部门的考核办法并根据绩效考核要求按月考核。每月10日前,各职能部门将上个月的考核结果、考核运行情况以及质量分析改进。 2、质管办对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履行审核、评价、监督职能: (1)负责医疗核心制度等重要制度落实情况的抽查和督导。 ①内容 ②内容 (2)负责对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的监管并进行追踪分析。 (3)对医院质量管理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检查与评估。 五、本考核办法自2017年1月1日执行。 质量管理办公室 2017年4月1日备注:

1、页码上下边距2厘米、左右边距2.5厘米,行距固定值25磅,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符,页码居中。 2、标头居中,部门与时间落款居右侧,标头有具体部门名称的落款可以删减。 3、数字序号:一,(一),1,(1),①。共五个顺序层次,一、1或一、1、(1)或一、(一)、1、(1)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卫办规财发[2008] 122 号 2008 年 6 月21 日)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与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 加强与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 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 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就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与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 就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 也就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 60~500 张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 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 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求就是的原则, 达到布局合理, 功能完善, 分区明确, 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 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 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 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突出中医药特色, 弘扬中医药文化。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 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 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 符合国家与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与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 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 并留有改造与发展余地。 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 不得随意改动。 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 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 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 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 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宜按 0. 22~0. 27 张床测算。 中医医院建设应立足于改扩建为主, 在现有床位能满足正常业务需要的情况下, 原则上不宜增加床位。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 按病床数量, 分为 60 床、1 00 床、 200 床、 300 床、 400 床、 500 床六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的日门(急) 诊量宜与所设病床数的 3. 5 倍相匹配。

标准化建设助力医院信息互联互通201905023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标准化建设助力医院信息互联互通王安莉信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医院概况 5 2018年 4 现代化外科楼 2008年 3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2000年 2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三医院 1992年 1 医院破土动工 1989年 国家卫生计生委委管医院国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国家教育部重点高校中南大学附属医院 国家队医院 医疗服务中心(急危重症、疑难杂症) 医学教育中心(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生、继续教育)医学研究中心(临床基础研究、转化医学研究、临床研究) 中南大学湘雅三院

以收费为核心的医院收费信息系统达到了全院统一网络,统一划价收费的目的。 20022006-2008三年时间完成了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医疗流程的全数字化。 2009-2010以患者为中心的信息服务年,实现了门诊到住院的全自助流程服务。 2011-2012 以管理为中心的电子办公年,实现了人财物三流合一,管理协同,计划开支。 2013 集成平台,秉承利旧创新的原则,建立了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服务集成三大体系 2014——2015 信息化标准建设年,从底层到应用全面升级,获得首批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四星 2016 移动服务年,实现互联网、app 及移动的患者、医护和管理的全面移动服务 2017 数据治理年,抓点带 面,创新驱动,底层稳固形成有效的大数据中心。 2018 全流程扫码服务年,再推便捷举措,一扫无忧 2019 病历无纸化,绩效数据化 一年一主题,稳步前行

全省唯一的三块医院信息化管理、技术、培养的省级机构均挂靠湘雅三医院。牵头组织制定全省信息化评审评价标准、数据共享标准、专病团体标准等,为提高全省医院信息化整体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中医院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60~500张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区明确,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并留有改造和发展余地.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不得随意改动. 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 因素,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宜按022~027张床测算. 中医医院建设应立足于改扩建为主,在现有床位能满足正常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宜增加床 位.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分为60床,100床,200床,300床,400床,500床六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的日门(急)诊量宜与所设病床数的35倍相匹配.具有中医专科特色的中医 医院日门(急)诊量可按专科实际日门(急)诊量做相应调整.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的用房由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和药剂科室等基本用房及保障系 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服务等辅助用房组成(见附录一). 第十四条中医医院中药制剂室,中医传统疗法中心,大型医疗设备等项目的用房应根据需要合理 设置,建筑面积单列.

二级中医医院设置标准(2017)

2017二级中医医院设置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在80张至2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预防保健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中医皮肤科、中医针灸科、推拿科。其中,中医内科、外科各设二级科室3个以上;设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2个以上;设有综合加强监护病房,手术室要有复苏室。(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含西药房、中药房、煎药室等)、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营养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功能科室(含心、肺电生理)。(三)其他科室:医务科、信息科(含病案室、统计室)、质量控制科(含院内感染控制)。 三、人员 (一)医院主要负责人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在二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身体健康并能亲自主持医疗工作。 (二)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所有医生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三)其他科室:医务科、信息科(含病案室、统计室)、质量控制科(含院内感染控制)。

三、人员 (一)医院主要负责人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在二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身体健康并能亲自主持医疗工作。 (二)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所有医生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三)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4名护士,其中至少有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所有护士应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四)一级临床科室和重点专科的主任必须是相应专业的主任医师;二级科室的主任至少50%是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药剂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医技科室正高职称的卫技人员占25%以上。 (五)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和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的比例均不低于60%。高级职称人员占全院人员比例不低于8%。 (六)临床营养师不少于1人。 (七)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 四、选址 (一)二级综合性医院所在社区的服务人口为30万—50万人。

医院标准化建设应知应会手册(通用版)

应知应会手册(通用修订版) 目录 13、院务公开的途径 (5) 22、护士执业注册的有效期是多少 (6)

1、什么是医院评审 医院评审是指医院按照卫计委《医院评审办法》要求,根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医院评审标准,开展自我评价,持续改进医院工作,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其规划级别的功能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以确定医院等级的过程。 2、医院评审的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社会参与、公平公正的原则。 3、医院评审的方针、主题、核心、评审重点、重要指标包括 方针: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 主题: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 核心:以病人为中心。

评审重点:医疗品质和医疗服务绩效。 重要指标:医改任务完成情况。 4、医院评审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主要是追踪检查、查看资料、访谈。 5、什么是追踪方法学 追踪方法学是一种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评价方法,是评审专家追踪患者就医全过程,以患者和评审者的双重角度去发现主要质量和医疗安全问题,以保证医院评价的客观、公平和公正,真实的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以及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它是国际医院评审(JCI)中最主要的评审办法。 6、追踪方法的分类 追踪方法分为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 个案追踪是以个别患者的就医流程角度切入进行追踪,如单病种质量控制的患者、复杂患者等。 系统追踪是从系统中的风险管理以单一流程的角度切入进行追踪,如药物管理、医院感染、设备安全等。 7、一般会追踪哪些患者 (1)各专业前5项疾病诊断患者(特别是重点疾病、重点手术) (2)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 (3)当日手术或检查的患者。 (4)当日或隔日出院的患者。 (5)接受跨专业治疗的患者。 (6)与感染预防控制及药物、输血管理有关的患者。 (7)需门诊追踪治疗的患者。 (8)根据发现问题进行追踪。 8、一般会追踪哪些重点环节 (1)住院患者病历。

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县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doc附件

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县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doc 附件 县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治理,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标准,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满足群众中医药医疗保健以及差不多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发挥最大投资效益,依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制定县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第二条县中医医院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农村中医药工作的龙头,是农村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预防、保健中心,承担农村中医药(民族医药)预防保健、差不多医疗等任务,同意乡村两级卫生气构的转诊,承担中医药(民族医药)诊疗技术的挖掘整理和适宜技术推广、乡村中医药(民族医药)人员培训及业务指导等任务。 第三条县中医医院建设,除执行本指导意见外,还应符合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目标

第四条通过不断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加强治理,使建设单位成为适应群众需求,建设规模适度,设施设备齐全,服务功能完善,人员结构合理,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专病)优势明显,疗效水平较高,服务质量优良,运行机制良好,费用操纵严格,可稳步连续进展的综合性中医医院,为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弘扬中医药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提供良好保证。 第五条通过项目建设,县中医医院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医院规模适当,适应社会进展的步伐。能满足本地区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需求;能够承担中医药诊疗技术的挖掘整理和适宜技术推广、乡村中医药人员培训及业务指导等任务; (二)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专门大改善。建设完成后,完全改变房屋不足与陈旧、差不多医疗设备短缺的状况,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齐全,设备配套,环境优美,能够适应临床业务需要和差不多满足人民群众对就医条件的要求; (三)临床科室齐全。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科室达到10个以上(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皮肤病科等),有条件的一级临床学科进行二级专业分科;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卫办规财发[2008] 122 号 2008 年 6 月21 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 60~500 张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区明确,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弘 1 / 17

扬中医药文化。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并留有改造和发展余地。 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不得随意改动。 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 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宜按 0. 22~0. 27 张床测算。 中医医院建设应立足于改扩建为主,在现有床位能满足正常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宜增加床位。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分为 60 床、1 00 床、 200 床、 300 床、 400 床、 500 床六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的日门(急)诊量宜与所设病床数的

医院标准化建设工程创建鲁班奖策划书(附表)[详细]

XXXXX医院标准化建设工程创建鲁班奖策划书 新疆XX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医院鸟瞰图 XXXXX医院规划图

前言 企业管理方针: 环保安康建时代精品 内涵:是顺应时代、接轨国际的需要,是我们工作的座右铭.我们将立足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健康,加强环境保护,营造人文氛围;我们将与时俱进,树立现代管理概念,规范管理,持续改进,确保企业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创建更多的标志工程、精品工程. 以质取胜以诚取信顾客至上互利双赢 内涵:是我们对社会的承诺,是企业不懈的追求.我们将在与各方携手合作中,坚持诚信为本,守法经营,提高企业的美誉度;我们将革旧鼎新,开拓奋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XX”品牌,让“XX”成为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

目录 1、编制依据 (4) 2、工程概况 (4) 2.1工程简介 (4) 2.2、结构设计概况 (4) 2.3建筑设计概况 (4) 2.5工程施工特点 (5) 3、对鲁班奖工程的认识 (5) 3.1鲁班奖工程的要求 (5) 3.2对争创鲁班奖工程的相关认识 (6) 4、本项目工程施工目标及创新亮点 (8) 4.1 本项目工程施工目标 (8) 4.2工程施工中的创新亮点 (9) 5、工程创优的组织措施 (11) 6、工程创优的管理措施 (12) 7、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6) 7.1主要分部分项工程优良率 (16) 7.2主体结构工程 (18) 7.3装饰装修工程 (21) 7.4设备安装工程 (26) 7.5创优微观复查中注意事项 (30) 8、主要分项工程的创优方案 (36) 8.1卫生间施工 (36) 8.2装饰装修施工 (38) 8.3屋面工程施工 (42) 8.4设备层、管道间施工 (44) 9、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 (45) 9.1工程资料的要求 (45) 9.2 文件资料的管理程序 (45) 10、工程备案验收与回访保修 (48) 11、鲁班奖复查前期及复查阶段的工作安排 (48)

河北省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标准及评估细则

河北省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标准及评估细则 (征求意见稿) 为了促进我省县级中医医院发展,合理确定建设规模,确保医院内涵建设,强化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改善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依据中医医院建设、管理、评审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制定本标准。 通过本标准的贯彻与落实,旨在使我省县级中医医院达到:适应群众需求,建设规模适度,设施设备先进,服务功能完善,人员结构合理,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专病)优势明显,疗效水平较高,服务质量优良,运行机制良好,费用控制严格,创新能力较强,可稳步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县级中医医院。 本标准共7章×节,既是我省县级中医医院建设的标准,也是开展县级中医医院管理、评价、评审的依据。 第一章是准入要求,是县级中医医院在规模、设臵、配备、人员、能力、管理、中医药特色等方面必须达到条件。 第二章至第六章是医疗服务管理要求,是促进县级医院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等医疗过程的质量要求与控制,并可作为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 第七章为监测指标,用于对县级中医医院的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单项否决的作用。

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特别说明: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在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

医院食堂标准化建设硬件标准

附件1: 医院食堂标准化建设硬件标准 一、选址卫生要求 1、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应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区域。 2、应距离粪坑、污水池、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应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3、应同时符合规划、环保和消防的有关要求。 二、建筑结构、场所设置、布局、分隔、面积卫生要求 1、建筑结构坚固耐用、易于维修、易于保持清洁应能避免有害动物的侵入和栖息。 2、食品处理区均应设置在室内。 3、食品处理区应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食品加工处理流程宜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并应防止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成品通道、出口与原料通道、入口成品通道、出口与使用后的餐饮具回收通道、入口均宜分开设置。 4、食品处理区应设置专用的粗加工、烹调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的场所并应设置原料和或半成品贮存、切配及备餐的场所。 5、食品处理区的面积应与就餐场所面积、供应的最大就餐

人数相适应,建议供餐人数100人以下食品处理区面积不小于30m2,100人以上每增加1人增加0.3m2,1000人以上超过部分每增加1人增加0.2m2,切、配、烹饪场所占食品处理区面积50 %以上。 6、粗加工操作场所内应至少分别设置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的清洗水池,水产品的清洗水池宜独立设置,水池数量或容量应与加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不少于2个)。 精加工操作场所内应设置满足切菜、切肉等精加工需求的操作台面。 如需提供凉菜的应设置凉菜专间,专间内应设置操作台面、冷藏设施、空调、紫外线消毒灯、温度计和自动感应洗手设施。 面点间内应设置操作台面、空调、紫外线消毒灯、温度计和自动感应洗手设施。 洗消间内应按照一洗、二清、三消毒的方式,设置满足清洗需求的水池(不少于3个),以及放置用具的存放架,并安装紫外线消毒灯。 进入配餐间的场所,应设置二次更衣间,配餐间内应设置紫外线消毒灯和自动感应式洗手设施。 食品处理区外应设专用于拖把等清洁工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应不会污染食品及其加工操作过程。并应按规定设置洗手消毒水池和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 7、烹调场所食品加工使用燃料应为天然气或电力。

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县级中医院建设基本标准 一、建设原则 第一条统筹规划,填平补齐。对规划建设的县级中医院,按照本标准和填平补齐的原则,进行房屋建设和设备配置。 第二条完善、提升中医药服务功能,满足基本需求。结合当地中医药服务需求,在房屋建设和设备配置上,基本满足县中医医院提供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和对乡村两级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以及人员培训的要求。 第三条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突出中医特色。根据基本标准、覆盖人口及功能定位确定建设规模,做到规模适度,功能适用,装备适宜,经济合理。 二、业务用房建设标准 第四条业务用房建设规模,按60平方米/床核定;床位规模原则上按不超过0.25张/每千人口核定。县级医疗机构床位总数原则上按规划城镇人口2张/每千人口控制。 第五条项目单位预防、保健用房的建筑面积,应按编制内的每位预防保健工作人员20 m2配置。 第六条业务用房新建造价原则上应控制在1000元/m2以内(不含土地及各种取费),具体项目单位根据当地气候、区域环境等因素上下浮动10%—20%;现有业务用房改造造价原则应控制在500元/m2以内。 第七条业务用房面积分配应满足服务功能、业务技术及设备装备的需要,在控制总建筑面积的前提下,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可根据不同地区和医院的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使用面积分配应符合表1规定,建筑参数应符合表2规定。 三、建筑要求 第八条贯彻适用、经济、美观原则,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完善功能、突出中医特色,按照当地经济水平和区域条件合

理确定。 第九条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的选择,应符合建筑耐久年限、防火、抗震、防洪、建筑节能、保温隔热及施工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条项目单位的建筑宜采用框架结构,主要业务用房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第十一条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诊查室2.8—3.0m,病房3.0—3.2m,医技科室应根据设备需要确定。 第十二条业务用房的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应不小于0.45m。 第十三条建筑装修和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医疗用房的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不起尘、易维修;手术间、产房墙面可采用瓷砖或其他便于清洗的材料。 二、地面用材应采用防滑、宜清理的材料;检验用房的地面材料还应耐腐蚀、宜清洗;部分医疗设备用房应按其设备要求防静电。 三、化验台、操作台等台面均应采用洁净、耐腐蚀、易冲洗、耐燃烧的面层,相关的洗涤池和排水管也应采用耐腐蚀的材料。 四、放射科、功能检查等用房应有相应的防潮、防辐射、绝缘和漏电保护等设施。 五、供应、药房(库)、太平间等应有防虫、蝇、鸟、鼠及其他动物侵入的设施。 第十四条预防保健、门诊、病房、行政办公等用房,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不宜阳光直接照射的用房应有遮阳设施。主要用房的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用房地面面积之比,不宜小于表3的规定。 第十五条给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紧张地区应设置备用的供水设施。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污水处理标准。 第十六条位于国家规定采暖地区的项目单位应有采暖设施,室内采暖的温度应满足医疗和病人的需要。 第十七条供电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建议项目单位采用双路电源供电,不能保证持续供电的地区,应设置应急备用的供电设施或自备电源。

人民医院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情况总结

xx县人民医院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情况总 结 我医院安全生产工作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及县卫生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配合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医院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心任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以服务临床一线为宗旨,认真做好医院内部消防安全工作。现将医院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在院领导高度重视,我院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有效落实,成立了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的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下设办公室,配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同时,医院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和治安防范综合治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全院所有科室、职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个人,使医院全院都参与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来。 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为确保我院的安全生产,我院根据自身情况完善医院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堵塞安全生产管理漏洞,细化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围绕着“治理隐患、防范事故”这一主题,落实好医院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坚持边自查自纠,边建立长效机制;医院领导班子把安全保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有针对性的把安全保卫工作提高到医院日常管理中去。 三、加强检查,防范事故 1.医院有针对性的要求各科室对重点部门,重点部位进

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整改;同时医院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对各科室的自查结果进行抽查,并现场纠正隐患。 2.医院对院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麻毒药品、药库进行24小时监控。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对医院职工饭堂,建筑工地等要害部门进行严格巡查,查找安全隐患,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确保医院医疗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 四、定期培训,全面自查排除隐患 我院积极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培训等工作,并定期、不定期对医院各科室进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抽查,一个季度开一次安全生产小组会议,半年对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作一次总结,每年对医院安全生产情况做一次全面的自查、自评工作总结,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落实和及时改进。 五、综合自评,继续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计划和措施 我院接到通知后对医院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了自评检查活动,积极开展全院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疗安全意识,组织召开全院科室主任、病区负责人会议,对自评情况进行汇总,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能整改的要立即进行整改,对一些存在线路、门窗、消防等安全隐患的科室情况进行限期整改或另有计划安排,力争为人民群众提供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 同时,医院还通过此次自评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制订完善了相应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明确各部门、员工的安全责任,确保“五到位”(责

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试行)

附件1 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试行) 一、部门设置 按照医院的业务和管理职能,设置行政部门、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三大类部门,其中行政部门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和管理需要设置。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建设与管理符合《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卫医发…1994?第27号)、《关于印发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等11个科室指南(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44号)、《关于印发中医医院肺病科等10个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1?44号)、《关于印发中医医院肝病科等5个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5号)、《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国中医药医政发…2014?3号)、《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31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4号)及《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4号)等文件要求,基本科室设置如下:(一)临床科室 1.内科。科室内设置肺病、脾胃病、心血管、肾病、脑病、内分泌等专业组,也可根据需求开设相应科室。 2.外科。

3.针灸科。 4.推拿科。 5.康复科。 针灸科为必设科室,有条件的可以设置推拿科、康复科。针灸科也可与推拿科、康复科进行跨专业设置,科室名称如“针灸推拿科”等。 6.骨伤科。 7.妇(儿)科。科室内设置妇科专业组,也可根据需求开设儿科、产科专业组或相应科室。 8.急诊科。 9.感染性疾病科。 10.治未病科。 11.麻醉科。 (二)医技科室 1.医学检验科。科室内设置临床体液、血液,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化学检验等专业组。 2.医学影像科。科室内设置X线诊断、CT诊断、超声诊断、心电诊断、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等专业组。其中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可根据需求单独设置超声影像科、心电图室。 3.药剂科。科室内设置中药房、西药房(可含中成药房)、药库、饮片调剂室、煎药室。 4.消毒供应室(或中心)。

医院开展院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2018年医院开展院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XX区推行办事公开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XX区办事公开办转发省办事公开办〈关于开展办事公开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XX公开办〔2012〕1号)文件精神,按照《XX区卫生局关于开展院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为深化我院办事公开工作,促进权力规范运行,有效预防腐败,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推进我院办事公开工作,为推动我院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支持和保证。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院务公开标准化建设,统一规范办事公开的组织机构、内容、形式、时间、程序、监督和保障等,推动我院办事公开水平明显提升,政府职能切实转变,权力运行更加规范,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初步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办事公开长效工作机制。 三、基本内容 (一)组织机制标准化 1、建立健全院务公开领导小组、工作机构、监督机构;成员发生变动的,及时调整到位。 2、院务公开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专题会议不少于2次,研究和解决本院办事公开中的重要问题。 3、院务公开领导小组履行好承办本院公开日常工作的职责。监督机构履行好监督本院公开工作的职责。 4、院务公开领导小组指定至少有1名专职或兼职人员具体承办本院的院务公开事宜。 5、院务公开领导小组组织编制、公布、更新本单位公开内容、形式、时间一览表,做到每一项公开内容与其公开形式、时间一一对应。

一级中医医院设置规范

一级中医医院设置规范 一、床位床位在20 张至79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设有急诊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中医针灸科或推拿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含西药房、中药房、煎药室)、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营养室、消毒供应室。 (三)其他:医务科、质量控制科、信息科(含病案室、统计室)。 三、人员 (一)医院主要负责人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在一级以上医院从事临床工作5 年以上,身体健康并能亲自主持医疗工作。 (二)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88 名卫生技术人员。所有医生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三)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4 名护士,护师占护理人数30%以上,所有护士应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四)各专业科室负责人均为相应专业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其中临床科室至少有5 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五)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 (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

数的比例均不低于60%。高级职称人员占全院人员比例不低于5%。 四、建筑、设施与环境医院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建筑设计、设施应满足诊疗和管理工作要求,体现以病人为本的原则,符合卫生学和美学的要求,创造和谐的就医和人文环 (一)医院应有独立楼房,与同类医疗机构的直线距离不少于2公里。 (二)业务用房的总建筑面积=2000(基础面积)+床位数100(平方米)。每床平均占地面积不少于130 平方米,病房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8 平方米,绿化面积占总占地面积至少达35%,每100 床位至少配有30 个停车位。 (三)各诊室独立,使用面积不少于10 平方米。 (四)医院的基础设施,包括消防、环境保护、放射卫生、压力容器(如消毒炉、高压氧等)、电梯等要经相应的消防、环保、疾病控制、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检测验收合格。 (五)建筑布局必须严格按照医院内部各功能作系统、科学规划,人、物流向合理,同一层的平面无障碍设置,医疗区铺设防滑、防噪音的地面,病房及走廊墙面使用方便清洗和消毒的材料,墙角防尘设计。 (六)急诊科有独立的出入口和回车道,开放式的抢救环境,急救设备齐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