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场地设计景观 视线 尺度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9.19 MB
- 文档页数:33
有关校园滨水绿地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姓名:**班级:景观建筑设计01班学号:********成绩:目录前言................................................................................................................................. - 3 -一、校园滨水景观现状描述..................................................................................................... - 4 -二、场地分析............................................................................................................................... - 4 -(一)区域位置分析........................................................................................................... - 4 -(二)区域交通分析........................................................................................................... - 5 -(三)区域周边用地性质分析........................................................................................... - 5 -(四)区域周边规划解读................................................................................................... - 6 -(五)区域周边景观资源分析........................................................................................... - 7 -2.5.1自然资源.............................................................................................................. - 7 -2.5.2 人文资源............................................................................................................. - 7 -2.5.3 人工景观资源。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校园广场景观概念设计作者:王宇航来源:《数码设计》2018年第02期摘要: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校园广场景观设计,旨在为师生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空间,打造丰富的空间体验。
本项目通过大量查阅资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从区位环境、人群需求、自然条件等方面进行调研,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为师生打造宜人的生态景观,构建合理的整体布局,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更好地促进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景观与周边环境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校园广场;梯田景观;文化延续中图分类号:TU2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8)02-0219-02Chongqing University Huxi Campus square Landscape Design ConceptWANG Yuhang*(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bei Wuhan, 430070, China)Abstract: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campus square of the Chongqing University tiger Creek campus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space of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create a rich space experience. This project,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from the location environment, the needs of the population, natural conditions and so on, under the premise of meeting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o create a pleasant ecological landscap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build a reasonable overall layout, to create a good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to better promote Chongqing. Learn the benign interaction hogye campus landscape and its surroundings.Keywords: campus square, terraced landscape, cultural continuity引用:王宇航. 重慶大学虎溪校区校园广场景观概念设计[J]. 数码设计, 2018, 7(2):219-220.Cite:WANG Yuhang. Chongqing University Huxi Campus square Landscape Design Concept[J]. Peak Data Science, 2018, 7(2): 219-220.引言校园广场是校园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展现校园文化的窗口。
一.场地及其周边环境分析1.区位分析毗邻操场及球场,位处B区一条重要的直道旁,东望B区标志性建筑——重庆大学建筑馆,以及土木工程学院老建筑(施工中)。
属于重庆大学B区较为中心的地带。
场地位于运动区,作为运动区的一部分,为运动区内的人提供休息、儿童游戏、散步以及锻炼(广场舞、体操等)多种功能的自由空间;毗邻教学区,是B区学生、老师(建院、建工馆)上下课必经之路,作为通过、休息的空间存在;与建工馆、图书馆、二综邻近,有视线上的交流,又有观赏的景观作用;离生活区较远,但由于学生及其他校内人员与与教育区以及运动区关系紧密,因此该场地在某种程度上是生活区与其他区域的链接纽带。
2.周边环境分析①周边建筑功能场地位于周边动静分区的交界部位,因此教学楼与运动场对场地的影响十分显著。
周边的建工馆、二综、图书馆以及一综都会给场地周边带来巨大的人流量,同时运动场所带来的人流量也十分巨大。
而该场地另一面的操场对场地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目前操场处于施工的状态中,会带来噪音、过往车辆的影响,而当未来操场施工结束形成了操场以及地下停车场的综合功能时,更多的人流车流会给场地带来更加多的问题,比如噪音给周边教学区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解决方式,车流、人流的聚集对分流的要求等。
②场地入口及其性质A:位于场地的北端,面对操场与道路。
多为行人及车辆经过的场所。
人流量较少,车流量较大。
B:是运动场与该场地的交接入口处,大多为运动场的使用人群的集散。
人流量较大,人群对于场地的使用较为频繁。
C:位于建工馆旁,绿地与场地的交界部位,面对道路,流动人群多为老师和学生,人流量较少,使用频率较低。
三个入口都位于场地的北端,使得场地的交通流线过于集中而造成的不通畅,同时这并不能满足人群对流线的需求,因此在接下来的场地的设计改造中应当对其流线进行重新的规划整理。
③车流分析车流主要分布于场地的南侧、北侧和东侧,而对车流流量统计中可以看出,两条主要干道的流量较大,而所有道路都是双向双车道,这并不能满足周边流量的需求,因此偶尔会造成场地周边车辆的拥堵。
图书馆资料一,图书馆的选址(1)图书馆的选址首先要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和文化建筑的总体布局。
其次还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一般图书馆应布置在读者的中心区域。
高校图书馆为了方便师生的使用,一般布置在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的位置。
(位置适中,交通方便)(2)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学校图书馆,都应该尽量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但是不得一味追求环境的安静而选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由于现,代图书馆想信息化发展,过去要选一个优美环境地区建馆的思想已有所突破,今天普遍强调的是希望建在人口密集,接近服务对象,交通方便,没有各种污染的中心地带。
成为读者的信息网络中心,在这里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所以要综合考录环境问题。
对于高校图书馆,一般设在校园内,相对比较安静,但也要避开噪声较大的城市主要干道及其噪声源。
(环境安静)(3)a场地的选择要有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条件,建设地段应尽可能使建筑物有良好的朝向。
B要避免低洼潮湿的地方,排水要顺畅。
C场地要偏离易燃易爆易发生火灾的部门。
D场地要远离有害气体的污染源。
二,图书馆的总体规划;1,基本要求;(1)图书馆的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结合具体的现状,使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各分区联系要方便,并且互不干扰,对于大中兴图书馆说,一般可分为灌区和生活区两部分。
在灌区中,又分为对外工作区(包括一般读者阅览区),对外开放的公共区,(如陈列室报告厅等)和内部工作区(行政办公和业务办公及技术设备用房)。
(2)交通组织要合理,尤其注意读者人流,主流和服务人流要分开,卡互不干扰;应分别设置读者出入口与书籍出入口。
道路不知应便于图书运输,装卸和消防疏散。
读者出入口应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对于高校的图书馆的总体规划要注意各种人流的方向。
高校图书馆一般布置在教学区域宿舍区之间位置。
如果学生宿舍区与教工宿舍区不在同一方向时,要以学生人流为主,适当考虑教职工的人流方向。
图书馆是大学中的重要建筑,有的学校把图书馆放在教学区中轴的位置上,必须强调的是建筑物的主入口要符合人流的主要方向。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景观规划设计摘要:校园景观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师生提供一个生态优美、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为己任。
本文通过分析解读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来说明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构造良好的校园景观环境, 解决校园环境的功能、生态和文化问题。
关键词:校园景观,山水园林,植物配置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 the campus landscap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environment, for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rovide a elegant ecosystem,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campus environment as our duty. through analysis of read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ampus huxi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o illustrate how to through the landscape design to construct a good camp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solve the function of campus environment,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issues.key words: campus landscape, landscape garden, plant configuration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是以校园为设计目的,合理分析校园规划,以景观设计的手法解决校园环境的功能、视觉、生态和文化问题。
篇一:校园场地设计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目录一、场地概况1、总体区位2、历史变迁3、周边环境4、人流分析5、路径分析二、场地内部因素分析1、场地入口2、场地用地构成3、空间序列4、阴影关系三、尺度与人群行为分析1、视线与人群行为分析2、高宽比、围合感与人群行为分析四、场地人群及活动分析1、主要人群分析2、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活动频率分析五、综合分析六、问题总结写在前面的话:一个所之所以精彩,是场因为她有这样那样的性格,容纳了不同的行为和精神。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这块场地逐渐失去活力,虽然场地中处处仍可以看出设计师当初的深思熟虑和良苦用心,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场地当年的风姿已不复存在,正一步步走向风烛残年。
其实,该场地地处校园中心地区,一综性质虽变,但它仍紧邻图书馆,面向运动场,人流量大,并且已拥有良好的植被景观资源,那么,如何让该场地重新焕发生机,充满活力,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一个晨读休憩的好去处,同时又能丰富校园内部景观呢?我们小组的调研,将就此相关问题一步步展开调研,并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背景:本次调研场地是位于第一综合楼北侧入口处前区广场,现第一综合楼已变为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务办公楼,建筑未发生大的变化,场地更是未经调整,一直以来保持着上世纪初始设计时的摸样,管理缺乏,设施陈旧,人流量小,成为校园中比较消极并且不稳定的一块场地,不能满足b区同学学习生活的相关需要,一步步成为校园中失落的场地。
调研前期:通过老师上课的知识提取及现场勘测观察,整理出大概的场地的现状。
包括构成的景观要素、区位关系、周围的交通流线、二十多年来的使用情况及变化。
然后总结调研内容。
调研方式及内容:抽取一天的时间在清晨、早晨、下午、傍晚、晚上五个时间段去场地观察记录适用人群、数量以及场地内的家具区域使用情况并记录。
在观察时随机抽取几名使用群众记录下其使用时间、主要活动以及对场地的改造建议。
并用相机记录下人们的活动。
每人挑选一个或多个感兴趣的角度进行现场调研,自由观测。
调研报告
姓名: 吴骞
学号: 5786
班级: 09级城规一班
一、场地历史:
1.1、区位变化:
场地区位变化, 造成场地使用情况变化, 二综还未建起, 一综利用率很高, 成为学生集中的重要场所之一, 成为拍照留念等的重要场所。
随着一综的逐渐失落, 场地逐渐变为失落的场所。
1.2、场地变化:
很久前:
1、小型乔木;
2、草坪路径已存在;
3、场地很开敞;
4、主要作为一综的前区集散场地; 5人气旺盛。
现在:
1、大型乔木;
2、因为树的围合, 场地比较内向, 私密性增强;
3、一综长时间休整, 原有功能改变;
4、毫无人气可言。
二、区位分析:
1、场地为东西南三面围合的空间;
2、北面朝向开阔的运动场 ;
3、它是校园内极少的开放空间中的一块;
4、在其南向有一条人气很旺的道路, 第二综合楼作为学校内的一个人流聚集地, 处于场地的东边不远处。
三、流线分析:
四、空间现状分析:
五、剖面及视线分析:
1、据测算, 场地与校园道路的平均高差在3米左右, 而与一综合楼的主入口的平均高差也在3米左右, 场地就成为一综合楼与校园道路中间的一个缓冲平台。
2、经过观察, 场地内大部分活动都围绕中央水体的休闲设施展开, 场地地势南高北低, 整个场地植被的茂盛导致了场地空间的封闭与内向性, 因此视线主要集中在中央水体。
3、靠北的休闲设施是场地中使用平率较高的地方, 场地北面邻近校园道路和篮球场, 场地在北面种植有灌木与乔木, 有一定的视线遮挡, 但仍有穿透性, 造成一定的干扰性。
4、场地南面的休闲设施背靠草坪, 并有一定的乔木遮蔽, 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高校校园场地设计调研报告姓名:吴骞学号:班级:09级城规一班一、场地历史:、区位变化:场地区位变化,造成场地使用情况变化,二综还未建起,一综利用率很高,成为学生集中的重要场所之一,成为拍照留念等的重要场所。
随着一综的逐渐失落,场地逐渐变为失落的场所。
、场地变化:很久前:1、小型乔木;2、草坪路径已存在;3、场地很开敞;4、主要作为一综的前区集散场地;5人气旺盛。
现在:1、大型乔木;2、因为树的围合,场地比较内向,私密性增强;3、一综长时间休整,原有功能改变;4、毫无人气可言。
二、区位分析:1、场地为东西南三面围合的空间;2、北面朝向开阔的运动场;3、它是校园内极少的开放空间中的一块;4、在其南向有一条人气很旺的道路,第二综合楼作为学校内的一个人流聚集地,处于场地的东边不远处。
三、流线分析:四、空间现状分析:五、剖面及视线分析:1、据测算,场地与校园道路的平均高差在3米左右,而与一综合楼的主入口的平均高差也在3米左右,场地就成为一综合楼与校园道路中间的一个缓冲平台。
2、通过观察,场地内大部分活动都围绕中央水体的休闲设施展开,场地地势南高北低,整个场地植被的茂盛导致了场地空间的封闭与内向性,因此视线主要集中在中央水体。
3、靠北的休闲设施是场地中使用平率较高的地方,场地北面邻近校园道路和篮球场,场地在北面种植有灌木与乔木,有一定的视线遮挡,但仍有穿透性,造成一定的干扰性。
4、场地南面的休闲设施背靠草坪,并有一定的乔木遮蔽,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六、噪音分析:主要噪音来源是来自与篮球场之间的那条马路,车流量不算大,篮球场内也有人们的呼喊声。
七、人群行为分析:时间:11月8日 7:00—22:30天气:上午阴,下午小雨,晚上小雨、活动类型: 在场地中的主要为穿越场地的人,很少有人在内休憩学习的人。
主。
八、场地局部分析: 、入口节点分析:1、人为踩出的一条道路。
2、树木遮挡视线,有中间平台进行转折,欲扬先抑,豁然开朗。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校大门及门前区方案设计I.构思说明:1.1引言安东·罗西(Aldo Rossi)说过:类型并不意味着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种因素的观念,这种观念本身即是形成模型的法则。
类型所模拟的总是情感和精神所认可的事物。
由于本项目处于重庆这样一个具山水特色的历史城市,且又属于大学城——一个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地方,因此如何与边界条件契合,与周围大环境对话,如何对小环境扬长避短,如何重视和关注人的自身要求等等,这一系列自然环境、城市文脉、人性关怀的问题,成为设计的立足点和依据。
1.2校大门1.门……界面: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常常采用抽象的表达方式,如国画即是如此。
在古代,建筑方面有时也会采取这种方式,譬如“门”:故宫前的“门”是经过一个序列空间后浓缩的一对华表;唐代皇陵的“门”可以是一对天然的小山——双阙;还有民间常见的牌坊,简单架起的梁柱形成一种抽象的“门”。
本方案关于校大门的整体构思便是基于此种表达方式——一个“抽象的门”,在形式上区别于一般意义的校门,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但在空间界定上的作用丝毫不逊色于普通的门,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界面,从而给周围的人带来感观和心理上的愉悦。
2.“墙”的概念:就城市景观而言,由于用地四周皆开阔平缓,本设计在此处形成一面“城市墙”,可成为此区的标志。
(可以将它看作古代城门的引喻,也可以当作城市本身的一处景观,一个大型雕塑……)另一方面,就大学城而言,“墙”是一个强有力的界面,无论是在空间划分上还是在对人的精神感观方面的影响上。
3.墙上“孔”、“洞”的寓意:李允禾在《华夏意匠》中提出“在中国的传统设计思想上,对一切的房屋车服礼器等的制作都是采用一种灵活性很大的通用式设计。
”建筑通常由基本单位组合而成,其组合有如中国的围棋,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变化出无穷样式。
本方案在墙上开了大量有规律的孔洞,即是基于这种设计思想的演化。
另一方面,墙上大面积的孔洞,形成某种特定的排列组合,与数码图像有所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