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及其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221.28 KB
- 文档页数:2
治疗血脂异常的两种方法人们一旦发现自己患了血脂异常,就应进行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有基本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
一、基本治疗血脂异常的基本治疗主要是指该病患者要通过合理地安排膳食、改善生活方式进行治疗。
其中合理地安排膳食是指要保持饮食的清淡,每天所摄入脂肪的含热量不应超过摄入总热量的10%,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量应低于所摄入总脂肪量的30%,而且每天摄入的胆固醇量应低于300毫克。
要做到以上这几点,血脂异常患者就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瘦肉、鱼(带鱼除外)、鸡、鸭、鹅和豆制品等,要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和高胆固醇的食品,如肥肉、蛋黄、奶制品和动物内脏等。
改善生活方式是指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多参加体育活动,注意控制体重,并要戒烟、戒酒,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等。
一般来说,轻度的血脂异常患者通过合理地安排膳食、改善生活方式等基本治疗,是可以控制病情的。
但若通过基本治疗不能达到治疗的目标,则必须进行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血脂异常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必须坚持进行基本治疗,绝不能因为使用了调脂药就不注意饮食的调节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否则是很难控制好血脂的。
二、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血脂异常的药物主要有以下4类:1.他汀类药物(又叫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最有效的调脂药。
该类药物可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分泌来降低胆固醇,并能促进肝脏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的合成,具有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以及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作用。
另外,血脂异常患者使用该药,可以明显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主要有辛伐他汀(舒降之、辛可)、氟伐他汀(来适可)、普伐他汀(普拉固、美百乐镇)、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和血脂康(含洛伐他汀成分)等。
需要注意的是,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肝功能损害和肌病等不良反应,因此人们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类药物。
血脂异常药物治疗方案1.血脂高了一般怎样治疗?2.对混合型血脂异常,必须联用他汀类和贝特类,最佳的给药方案是3.对于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该怎么用药?4.血脂高怎么调理最有效?血脂高了一般怎样治疗?一、生活要有规律,不能经常熬夜,尤其是开夜车、通宵打牌、看电视等,这些生活习惯很容易造成脂代谢紊乱。
二、调整饮食结构,均衡营养,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必需的。
应按照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中国膳食指南标准》,远离高盐、高脂、高糖食物,每天一瓶牛奶,多吃鱼肉、蔬菜、水果等。
三、适当运动,体育锻炼贵在坚持,重在适度。
对那种有空做做,忙了不做,想到参加,想不到不参加,或要么不锻炼,一锻炼就要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这些锻炼方式非但不利,反而有害。
运动要因人而异,如老年人可采取散步、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至少刷两次牙,按时吃早餐,不吸烟,少饮酒(如少量开胃酒、葡萄酒或黄酒),多喝茶,学会午睡,保持和谐适度的性生活等。
五、保持心理健康,培养乐观情绪,这是最易忽略的。
因为精神刺激可使人体发生许多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血黏度增加,以至脂代谢紊乱,导致高脂血症。
因此,保持乐观情绪相当重要。
六、经常进行体重、血压的测量,必要时进行血脂、血黏度的检测。
七、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采用HHP去脂降粘技术治疗。
对混合型血脂异常,必须联用他汀类和贝特类,最佳的给药方案是1.治疗原则(1)应根据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以及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进行全面评价,以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
(2)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
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3)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及治疗需要达到的目的,选择合适的调脂药物。
需要定期进行调脂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4)在决定采用药物进行调脂治疗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患冠心病及伴随的危险因素情况。
第二十七章血脂异常血脂:包括胆固醇〔Cholestero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脂肪酸〔Fattyacid〕和磷脂〔Phospholipids〕,通常要紧指血浆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和TG。
脂质要紧与蛋白质结合=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实际指异常脂蛋白症〔高脂蛋白症〕,包括血脂的含量和/或组分异常。
临床以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血症和低HDL血症多见。
【病因分类和发病机制】(一)病因分类1、临床分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①原发性血脂异常:遗传缺陷所致,又称为原发性家族性血脂异常。
②继发性血脂异常:系统性疾病所致。
★高TC血症要紧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减和Cushing综合征等。
★高TG血症要紧见于糖尿病未操纵时、肾病综合征、肾衰透析者、胖胖者、糖原累积病、慢性乙醇中毒和长期雌激素治疗等。
2、血脂谱分型依据血浆脂蛋白谱的变化分五型:Ⅰ型:血浆乳糜微粒〔chylomicrone,CM,〕浓度升高,要紧含TG,TC正常或轻度升高。
见于家族性高CM血症/家族性高TG血症。
Ⅱ型:可分为★Ⅱa→血浆LDL升高,TG正常.★Ⅱb→VLDL、LDL水平均升高,要紧见于高TC血症/家族性高β球蛋白血症。
Ⅲ型:要紧是血浆CM残粒和VLDL残粒增加,血浆TC和TG 升高,见于家族性异常β球蛋白血症。
Ⅳ型:血浆VLDL增高,血浆TG升高,而TC正常或偏高。
Ⅴ型:CM、VLDL(TG和TC)升主,但以TG升高为主,如混合型高TG血症。
注:++:升高为注或明显升高;+:升高;N=normal(二)发病机制1、获得性因素★高脂饮食:常见★体重增加:原发性胖胖及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是血浆TC、TG升高的常见缘故。
★增龄:血浆TC随年龄而升高〔缘故:机体分解代谢下落,LDL受体活性落低〕。
★雌激素缺乏:雌激素增加LDL分解。
了解常见的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肪含量异常偏高或偏低,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
正常的血脂水平对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而血脂异常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并探讨其原因、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血脂异常类型1. 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
常见的高脂血症类型包括高TG高CHOL 型、高TG低CHOL型、高TG正常CHOL型等。
2. 低脂血症:低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类物质的含量过低。
低脂血症可能导致能量供应不足、细胞功能异常等问题。
二、血脂异常的原因1. 遗传因素:血脂异常可与家族遗传有关。
例如,某些基因变异会导致胆固醇合成或清除功能减弱,引发高脂血症。
2. 高能量饮食:高脂肪、高糖分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血脂异常,尤其是高甘油三酯型或高胆固醇型高脂血症。
3.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缺乏规律的体育锻炼也是导致血脂异常的原因之一。
运动能有效调节脂质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和利用。
三、血脂异常的症状1. 高脂血症症状:高脂血症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长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管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症状,如心绞痛、冠心病等。
2. 低脂血症症状:低脂血症较为罕见,一般常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如神经系统症状(头晕、记忆力减退等)和肝脏症状(黄疸、腹胀等)。
四、预防和治疗方法1. 饮食调控:合理饮食是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的重要措施。
建议摄入富含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限制高含脂肪和高糖分食物的摄入。
2. 规律运动: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提高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血脂异常。
3. 管理体重:合理控制体重对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至关重要。
减少过量的能量摄入和加强体力活动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血脂水平。
血脂异常的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研究题目:血脂异常的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字数:3112)摘要:血脂异常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且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为了提供更好的临床实践指南,本研究旨在系统总结血脂异常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通过医学文献检索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讨论,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指导。
1. 引言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类代谢紊乱,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等,这些异常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然而,对于血脂异常的诊断和治疗,目前仍存在一些争议和困惑。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准确的临床实践指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非常重要。
2. 研究问题与背景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这种异常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因此,我们的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通过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指南,我们旨在总结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从而指导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
3. 研究方案与方法我们检索了国际知名数据库,包括PubMed、Medline、Embase等,以获取与血脂异常、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文献。
我们收集了最新的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并进行了系统的文献回顾。
而后,我们根据文献和指南的内容,提炼出诊断和治疗血脂异常的关键要点,并将其整理为一个系统的临床实践指南。
4.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通过对收集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关键性结论:1) 对于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的诊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总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等,通过测定不同指标来综合评估患者的血脂代谢状态。
2)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策略,应优先选择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治疗效果进行调整。
此外,血脂异常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增加运动和控制体重。
血脂异常及其治疗关键词血脂异常治疗血脂异常指的是血清中的胆固醇(CHO)和(或)甘油三酯(TG)增多,超过正常范围,或HDL-C低于正常值。
为此在临床上可简单的将血脂紊乱分为四个类型:①高胆固醇血症:仅有血胆固醇升高。
②高甘油三酯血癥:仅有血甘油三酯升高。
③混合型高脂血症: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升高。
④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仅有或上述类型的血脂紊乱又合并有HDL降低。
故检查血脂时应包括TG、CHO(总胆固醇TC)、LDL-C和HDL-C。
经过100多年的不断探索,已充分证明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积极纠正病人的血脂异常①确定病人患(或再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医师面对病人时,首先应注意他们是否患有冠心病、外周血管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
其次要注意他们是否有以下心血管危险因素:血脂紊乱、肥胖、吸烟、家族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史(男性直系亲属45岁男性或绝经期女性。
根据以上两方面情况可以评估患者在10年内将患或再患(已患过)心血管病的可能性有多少,即对他们进行危险分层。
②确定患者的降脂目标(LDL-C水平):要求患有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的高危病人的LDL-C<100mg/dl;中度高危者的LDL-C也应<100mg/dl;要使心血管极高危患者的LDL-C<70mg/dl;要使中危但风险<10%者的LDL-C<130mg/dl;而低危者可使其LDL-C<160mg/dl。
高危和极高危的患者,只要其LDL-C水平达到或超过上述要求的目标时就应该开始改善生活方式的治疗和药物治疗。
中危和低危患者,其LDL-C达到上述的相应水平时,应首先开始改善生活方式的治疗,效果差或有进一步升高时可开始药物治疗。
在血TG升高者,要首先注意其LDL-C的水平,优先使之降到应有的水平。
TG≥500mg/dl时,应首先应用降TG药物,尽快降低血TG,以避免胰腺炎的发生。
③降脂:采取治疗性生活方式和使用降脂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