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流派图表word精品
- 格式:docx
- 大小:9.00 KB
- 文档页数:2
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脉络图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韩非子寓言故事,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2、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难言》3、欲速则不达。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4、不吹毛而求小疵。
——《韩非子·大体》5、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商君书·战法》6、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7、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8、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9、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10、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韩非子·说林上》1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韩非子·说难》12、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韩非子·五蠹》13、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14、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也。
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
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15、人主之患在于信人。
信人,则制于人。
16、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17、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18、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19、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20、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
21、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
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22、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23、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
24、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
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25、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26、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引言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学派之一,它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生产、分配和消费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并对其特点和贡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
1. 古典经济学1.1 亚当·斯密学派亚当·斯密学派是古典经济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了“劳动分工”和“自由放任”等重要理论,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密认为,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他的代表作《国富论》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1.2 大卫·李嘉图学派大卫·李嘉图学派对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李嘉图关于价值理论和经济增长的理论。
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主张商品的价值应当取决于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劳动量。
此外,李嘉图的“马尔萨斯人口论”对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也为后来的人口经济学打下了基础。
2.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在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引入了边际效用理论,通过供求模型对经济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
2.1 马歇尔派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供求曲线的概念,并建立了一种解释价格变动和资源配置的框架。
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2.2 神经经济学神经经济学是新兴的经济学研究分支,它将神经科学和经济学相结合,探讨了人类决策和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
神经经济学的发展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在经济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
3. 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流派,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
凯恩斯批判性地分析了自由市场经济不能自行调整的问题,并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实现经济稳定和就业增长。
他的代表作《通论》对经济学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发展史(word文档良心出品)西方经济学发展史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它的产生一直到现在,共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新剑桥学派)五个阶段。
一.重商主义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16至18世纪)。
重商主义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
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两种。
思想:该理论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重商主义抛弃了西欧封建社会经院哲学的教义和伦理规范,开始用世俗的眼光,依据商业资本家的经验去观察和说明社会经济现象。
它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作为考察对象,从流通领域研究了货币,商品,货币的运动(资本产生的过程)。
局限性: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一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二.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家把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直至19世纪中叶的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以及这个时期内的其他经济学,统称为古典经济学在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是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的。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序论「存量与流量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彳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序论■ z 古典学派 J'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边际效用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I 新制度经济学派-重要名词区别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J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L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c Ed 与总收益E d <1 P 与TR 成正比-完全无弹性:|E|=0相当缺乏弹性:|E| <0 V 常弹性单位弹性:|E|=1相当富有弹性:|E| >1I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 Xy >0 交叉弹性--互补品:E Xy <0■独立品: Exy =0 劣质品:E M <0 (如吉芬商品)均衡 Q = Q 蛛网理论E d , E s (注意:转嫁与E d , E s 的关系)应用题Y(TR 的关系E d >1 P 与TR 成反比 < E d =1 P 与TR 无关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弹性EM>1 则为奢侈品0< EM<1则为必需品收入弹性正常商品:Y第三章效用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 MU 1 /P 1= MU 2/P 2 =……=MU n /P n =入 由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 f (Q )dQ -P 0Q 0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 MRS 递减规律)「预算线:P i X 计P 2X 2=1消费者均衡J[均衡条件:MU i /P i = MU 2/P 2价格一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一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第四章生产论z 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 TP 、AP 、MP广等产量曲线生产论<长期生产函数规模报酬I 0=f (L, K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正常物品 •低档物品不确定性和风险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分析)效•用]序数效用分析 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Y 等成本线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I 扩展线递增: f (入L, 入K ) >XB 固定: f (入L, 入K ) =XB不变: f ( XL, 入K ) <XB成本论第五章成本论「机会成本r成本的概念J显成本与隐成本I利润TC=TFC+TVCAFC=TFC/QAVC=TVC/QAC=STC/QMC=dSTC/dQ{AC递减时,AC > MC AC递增时,AC < MC AC最低时,AC= MCSMC呈U型的原因:边际报酬先J后fMC与MP L的关系AVC与AP L的关系r无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长期成本理论-LTC, LAC, LMC 曲线的推导〔LAC呈U形的原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特点:买卖双方人数众多,产品同质,可自由进出行业,信息完全畅通例如:农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短期均衡-厂商的均衡条件:-生产者剩余MR=SMC, MR=AR=P-个别厂商:P >AVC最低点的MC曲线供给曲线-I行业: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厂商的均衡条件:-行业的长期均衡MR=LMC=SMC= LAC=SAC, MR=AR=P-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第七章完全垄断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条件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收益曲线第八章寡头市场于博弈论分析基本考点:垄断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斯威奇模型、合作模型一一卡特尔模型、博弈论、 市场类型和经济效率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对于宏观经济学来说,其逻辑结构相对比较容易,整个内容就是论证国民收入的决定。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主讲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王志伟绪论一、 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
不过,这种经济学说并不是在20世纪才产生和出现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变化而来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我们有必要在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之前,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上粗略地了解一下这种发展和变化概况。
1. 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世纪) 经济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在公元前4-11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少量的商品交换。
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说,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在12-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
在中世纪,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经济和领地经济占主要地位,思想上和政治上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神学。
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神学家(例如托马斯 •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如高利贷问题)(如高利贷问题)。
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如价值理论)甚至还有退步。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
近现代的西方经济思想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当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尚未很好地发展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时候,作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先驱的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事实上不可能真正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学说的直接先导。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西方经济学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不断发展变化,并且衍生出许多具体的流派。
各流派都有各自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一致、又有冲突。
如果将现代主要经济学流派主要分为两大类:国家干预主义的各流派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各流派。
其中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流派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流派、新剑桥学派等;经济自由主义的主要流派有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
本系列主要讲老师在区别流派与学说等一系列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详细而风趣地讲解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学派以及新制度学派等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一、西方主要经济学流派1、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基本观点:货币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2、重农主义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3、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始于十八世纪Adam smith 的《国富论》,而终于1936年J.M.Keynes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之前。
主要思想: 1) 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
货币数量只会影响物价,不会影响实际的产出。
2) 价格机能会充分调整,使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供需平衡,因此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即存在垂直的供给曲线)3) 总需求隐含在货币数量学说中,AD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4) 政策含义:对于短期的景气循环,政府最好不要干涉市场。
4、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
主要思想: 1) 以生产成本分析为中心的供给理论和以效用分析为中心的需求理论相结合。
2) 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市场经济能够自动均衡。
3) 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分析。
4) 政策含义: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动调节的机能,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通常以基本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作为划分经济学流派的主要依据。
不过学派的代表人物、师承关系以及地域范围也在一个流派的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流派的渊源主流经济学派源于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
近代西经学的历史表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在不断演进和分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19世纪40年代,以正统自居的约翰〃穆勒继承亚当〃斯密以及李嘉图学派的主要经济思想,并吸收了萨伊等人的观点,形成了一个以生产费用论和供求决定论相综合的理论体系。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门格尔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以杰文斯和瓦尔拉斯代表的数理学派以及后来的以克拉克为代表的美国学派逐渐形成了边际效用学派,并在经济学上形成为“边际学派革命”。
到19世纪90年代,马歇尔把穆勒的经济理论和边际学派等一些学派的供求论、效用论、生产费用论等进一步综合成一个新体系,形成“新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并成为西经学的正统。
然而经济生活中日益增加的垄断与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假设前提相矛盾,加之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爆发,使得以均衡价格为基础的新古典学派所论证的自由竞争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结论不再令人信服,这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
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补充。
针对以上问题西方学者对新古典学派的经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补充济理论进行了两次重大的修正。
第一次是1933年由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所作出的,修正的重点是把作为新古典理论之例外的垄断竞争纳入到理论分析之中。
第二次修正是更为著名的“凯恩斯革命”。
1936年凯恩斯在其《通论》中论证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可以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并且由于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而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使得经济经常如此,因此需要政府干预经济生活,解决失业问题。
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
对新古典理论的两次修正特别是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1理论的逐渐流行,使原有正统的西经学体系出现明显的漏洞。
一方面原有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以完全竞争为基本前提,在对个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结论;另一方面凯恩斯理论承认市场的不完全性,在对总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市场不能自行实现充分就业的结论,并据此主张政府干预。
西方经济学流派第一章一.凯恩斯革命的含义否定了以英国剑桥学派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自动维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和谐均衡状况的理论主X和信条,提出了一整套新颖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X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的办法来消除大规模失业,摆脱经济萧条。
背景:1.20世纪20-30年代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大萧条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失灵2.1917年俄国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经过了最初几年艰苦奋斗之后,该国的秩序和经济建设迅好转,影响扩大。
3.要求以财政手段干预经济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二.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原理1.萨耶定律集中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2.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的功能3.利息率是货币市场的调节手段4.工资是调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机制5.货币对于实际经济活动完全不起作用6.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不要加以干预费雪交易方程式:(利率越低,货币流通速度越小)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货币是中性的三.一个小结现代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个稳定函数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与利率有关的变量新古典学派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个常数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1四.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理论上:反对萨耶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上:复活了宏观总量分析方法,抛弃了新古典派的二分法政策上:主X国家通过经济政策,主要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更偏重财政)财政:支出:政府投资非竞争性领域收入:税收、发行证券第二章一.新古典综合派1.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2.代表人物:萨缪尔森、汉森、劳伦斯克莱因3.特征:既在宏观方面接受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也在微观方面接受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4.结合:把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主X的“收入效应”和传统微观经济学的“替代效应”结合把凯恩斯强调的短期分析和古典学派强调的长期分析结合把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机制和传统市场的自行调节机制结合把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和传统经济学的“货币政策”结合二.混合经济1.含义: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2.特点: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干预经济生活三.菲利普斯曲线1.含义: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曲线2.政府干预经济:通货膨胀率高,社会繁荣,财政和货币政策收缩通货膨胀率低,社会萧条,财政和货币政策积极3.菲利普斯曲线四.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原因1.微观经济部门供给的异常变动造成了经济“停滞膨胀”2.以微观的财政支出结构来解释3.以微观的市场结构特征来解释五.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该采取哪种政策措施理论依据:菲利普斯曲线六.如何解决滞涨现象(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X)1.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结合”2.视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微观化3.采用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七.需求管理的主要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相机抉择--逆经济风向行事--经济过热时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经济萧条时实行扩X的财政政策第三章一.新剑桥学派(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1.产生:1950年以后2.代表人物: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3.理论渊源: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卡莱茨基的经济理论斯拉法的理论4.特点:主X将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扩展为长期、动态分析反对新古典综合拍回复传统的均衡分析法强调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性批判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强调货币因素是造成资本主义经济混乱与不稳定的因素更注重经济分析中的规X分析方法的运用二.方法论和理论前提的特点1.坚决主X抛弃均衡概念,树立历史的时间观念2.强调社会制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三.价值论、分配轮斯拉法的分析说明了剩余(国民收入)的生产和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形成是由物质生产条件决定的,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而剩余的分配则是与社会制度因素和生产关系有关的过程,涉及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四.斯拉法理论体系的特点产量决定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关系,而不是决定于市场供求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价格却不决定于生产技术,而是决定于雇主与工会之间的谈判所议定的工资和利润之间的消长五.经济增长理论( )Y为国民收入,W为工资总额(劳动者收入),P为利润总额(财产收入),S为储蓄总额,Sw为工资总额中储蓄所占比例(劳动者的储蓄倾向),Sp为利润总额中储蓄所占比例(财产所有者的储蓄倾向),I为投资总量`六.新剑桥学派对停滞膨胀的解释卡尔多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1.初级部门:为工业提供必要的基本供应品,如食品、燃料2.第二级部门:加工业部门:它提供投资品或消费品3.第三级部门:提供辅助服务部门(如运输或销售、或各种专门技术)、欣赏性服务部门卡尔多认为停滞(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第五章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斯蒂格利一.新凯恩斯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继承(一致点):1.劳动市场上经常存在着过剩劳动供给2.经济中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波动3.经济政策在绝大多数年份中是重要的发展(差别):新凯恩斯主义在分析中引入了原凯恩斯主义所忽视的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吸收了理性预期学派所强调的理性预期假设,试图给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二.黏性理论名义价格粘性论、实际价格粘性论、名义工资粘性、实际工资粘性三.名义价格粘性论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商品价格之所以会有粘性,是因为有些因素阻碍了价格的调整和变动,这些因素来源于经济人的近乎理性的行为、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信息的不对称。
i西方经济学脉络图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序论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古典学派历史学家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边际效用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序论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存量与流量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E d ,E s (注意:转嫁与E d ,E s 的关系)E d与总收益应用题E d>1 P与TR成反比(TR)的关系E d=1 P与TR无关E<1 P与TR成正比d完全无弹性:|E|=0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E|=1相当富有弹性:|E|>1完全有弹性:|E|→∞替代品:E xy>0交叉弹性互补品:E xy<0:E=0xyE M>1 则为奢侈品收入弹性正常商品:E M>00< E M <1则为必需品劣质品:E M<0 (如吉芬商品)均衡Q d = Q s 蛛网理论第三章 效用论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 1 /P 1= MU 2/P 2 =……= MU n /P n =λ 由MU 导出需求曲线消费者剩余:CS = 0Q 000()p f Q dQ Q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 预算线:P 1X 1+P 2X 2=I效 消费者均衡用 序数效用分析 均衡条件:MU 1 /P 1= MU 2/P 2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正常物品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低档物品不确定性和风险第四章 生产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TP 、AP 、MP等产量曲线生产论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长期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扩展线规模报酬递增:f (λ L, λ K )>λ θθ =f (L, K ) 固定:f (λ L, λ K )=λ θ不变:f (λ L, λ K )<λ θ第五章成本论机会成本成本的概念显成本与隐成本利润TC=TFC+TVCAFC=TFC/QAVC=TVC/QAC=STC/QMC=dSTC/dQ短期成本理论AC递减时,AC > MCAC与MC的关系AC递增时,AC < MC 成本论AC最低时,AC = MCSMC呈U型的原因:边际报酬先↓后↑MC与MP L的关系AVC与AP L的关系无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长期成本理论LTC, LAC, LMC曲线的推导LAC呈U形的原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特点:买卖双方人数众多,产品同质,可自由进出行业,信息完全畅通例如:农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完厂商的均衡条件:MR=SMC, MR=AR=P全短期均衡竞生产者剩余争个别厂商:P≥AVC最低点的MC曲线市供给曲线场行业: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厂商的均衡条件:MR=LMC=SMC= LAC=SAC, MR=AR=P 长期均衡成本不变行业行业的长期均衡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第七章 完全垄断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条件 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AR=P 1 ,MR ,TR收益曲线MR=P (1-1de ) 短期均衡:MR= SMC完 完全垄断市场 供给曲线: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全 长期均衡:MR= SMC=LMC垄 差别定价:一级、二级、三级断 边际成本定价法:P=MC 场 平均成本定价法:P=AC 与 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双重定价法:类似价格歧视 垄 资本回报率管制断 条件竟 右下方倾斜争 垄断竞争市场 需求曲线市 d 需求曲线与D 需求曲线场 短期均衡:MR= SMC长期均衡:MR= LMC= SMC , AR=LAC=SAC第八章 寡头市场于博弈论分析基本考点:垄断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斯威奇模型、合作模型——卡特尔模型、博弈论、市场类型和经济效率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理论完全竞争厂商:VMP=W, MP*P=W卖方垄断厂商:MRP=W, MR*MP=W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买方垄断厂商:VMP=MFC生 一般表达式:MRP=MFC产 序数效用分析://dU dL dU dY=W 要 要素供给原则 基数效用分析:-dY dL =L Y MU MU 素 要素的供给与工资率 劳动供给曲线与工资率的决定价 地租、利息的决定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格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理 欧拉定理:Q= L * Q L ∂∂+K * Q K∂∂论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G = A A B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一般均衡论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A XY MRS =B XYMRS 与 帕累托最优状态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C XY MRTS =D XY MRTS福利经济学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XY MRS =XY MRT 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社会福利函数与隔罗不可能性定理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兰格模型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基本考点:市场失灵的含义与成因,垄断与政府管制,外部性,公共物品,非对称信息,政府的经济职能。
西方经济学脉络图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序论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古典学派历史学家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边际效用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序论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存量与流量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供给及其影响因素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E d ,,E M, E xy, E s定义及其计算公式E d与总收益应用题E d>1 P与TR成反比(TR)的关系E d=1 P与TR无关E<1 P与TR成正比d完全无弹性:|E|=0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E|=1相当富有弹性:|E|>1完全有弹性:|E|→∞替代品:E xy>0交叉弹性互补品:E xy<0独立品:E xy=0E M>1 则为奢侈品收入弹性正常商品:E M>00< E M <1则为必需品劣质品:E M<0 (如吉芬商品)均衡Q d = Q s我们学习的是经济学,可是学习的不仅仅是经济学。
第三章 效用论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 1 /P 1= MU 2/P 2 =……= MU n /P n =λ由MU 导出需求曲线消费者剩余:CS = 0Q 000()p f Q dQ Q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预算线:P 1X 1+P 2X 2=I效 消费者均衡用 序数效用分析 均衡条件:MU 1 /P 1= MU 2/P 2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正常物品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低档物品不确定性和风险第四章 生产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TP 、AP 、MP等产量曲线生产论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长期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扩展线规模报酬递增:f (λ L, λ K )>λ θθ =f (L, K ) 固定:f (λ L, λ K )=λ θ不变:f (λ L, λ K )<λ θ第五章成本论机会成本成本的概念显成本与隐成本利润TC=TFC+TVCAFC=TFC/QAVC=TVC/QAC=STC/QMC=dSTC/dQ短期成本理论AC递减时,AC > MCAC与MC的关系AC递增时,AC < MC 成本论AC最低时,AC = MCSMC呈U型的原因:边际报酬先↓后↑MC与MP L的关系AVC与AP L的关系无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长期成本理论LTC, LAC, LMC曲线的推导LAC呈U形的原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特点:买卖双方人数众多,产品同质,可自由进出行业,信息完全畅通例如:农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完厂商的均衡条件:MR=SMC, MR=AR=P全短期均衡竞生产者剩余争个别厂商:P≥AVC最低点的MC曲线市供给曲线场行业: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厂商的均衡条件:MR=LMC=SMC= LAC=SAC, MR=AR=P 长期均衡成本不变行业行业的长期均衡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第七章 完全垄断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条件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AR=P 1 ,MR ,TR收益曲线MR=P (1-1de ) 短期均衡:MR= SMC完 完全垄断市场 供给曲线: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全 长期均衡:MR= SMC=LMC垄 差别定价:一级、二级、三级断 边际成本定价法:P=MC场 平均成本定价法:P=AC与 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双重定价法:类似价格歧视 垄 资本回报率管制断 条件竟 右下方倾斜争 垄断竞争市场 需求曲线市 d 需求曲线与D 需求曲线场 短期均衡:MR= SMC长期均衡:MR= LMC= SMC , AR=LAC=SAC第八章 寡头市场于博弈论分析基本考点:垄断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斯威奇模型、合作模型——卡特尔模型、博弈论、市场类型和经济效率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对于宏观经济学来说,其逻辑结构相对比较容易,整个内容就是论证国民收入的决定。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主要流派。
这些流派代表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于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个主要的西方经济学流派,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观点。
一、古典经济学流派古典经济学流派是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
古典经济学发端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古典经济学中,强调市场机制和自由放任原则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斯密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即市场会自动调节供求关系。
李嘉图则主张劳动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典经济学流派的主要特点是理性、自利和市场优化。
二、新古典经济学流派新古典经济学流派是20世纪经济学的重要发展之一,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威廉·斯坦利·杰文斯等。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个体行为的理性和效用最大化。
他们将经济分为不同的市场,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化。
新古典经济学流派引入了边际分析和均衡理论,为后续经济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凯恩斯主义流派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出现的经济学流派,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领导。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他们认为市场机制并不总是能够有效调节经济波动,政府需要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增长。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理念是总需求决定总产出,通过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增长。
四、新古典合成流派新古典合成流派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的经济学流派。
这一流派试图综合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观点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供给侧观点,以更好地解释经济现象和制定政策。
新古典合成流派强调市场在短期中可能存在失灵,但在长期中会自动恢复平衡。
他们认为政府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有限的,供给侧改革和市场自由仍然是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五、新制度经济学流派新制度经济学流派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的经济学流派,由戈登·图洛克和奥利弗·威廉姆森等人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