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巧设分论点
- 格式:pptx
- 大小:106.51 KB
- 文档页数:24
巧设议论文分论点(之二)(老师)一、并列式分解例1:以“找准位置”为中心论点的几个分论点,请你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所在处) (1)从的角度“是什么”找准自己的位置就是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就是要不断超越找准自己的位置就是敢于放弃。
(2)从“为什么”的角度;才能:(名留青史、成就辉煌的事业、赢得别人的尊重)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提高生活的质量(3)从“怎么样”的角度(、、、把握机遇、拒绝诱惑、敢于放弃)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知己知彼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审时度势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不懈追求2、以“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一)“是什么”——首先可明确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然后可抓住关键词“争”分析其表现: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抗争。
不甘落后的奋力追赶。
坚持真理的斗争。
面临困境的奋争……于是可从“争”的表现着手提炼出下列分论点:①争是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不屈抗争;(分论点一)②争是不甘落后的努力拼搏;(分论点二)③争是面临困境时的迎难奋争。
(分论点三)(二)“为什么?——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分析“为什么”可从中心论点的原因、目的、意义等方面出发,对中心论点加以分解。
例1:同样以话题“争”为例。
为什么要争?争有何意义?美好生活要靠争。
事业辉煌要靠争,企业发展离不开争,国家强大离不开争……所以“人生必须争”可作如下分解:①摆脱困境须要争;(分论点一)②实现理想须要争;(分论点二)③弘扬正义须要争。
(分论点三)例1:我们仍以话题“争”为例。
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解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文章中心内容就是回答“怎样争”。
可作如下分解:①争要有必胜的信心;(分论点一)②争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分论点二)③争要善于把握机遇。
(分论点三)或:①争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分论点一)②争就要有坚持到底的恒心;(分论点二)③争就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分论点三)二、递进分解1.按议论步骤递进(设疑式)议论文一般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来写作,这其实就是一种递进关系,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
高中议论文之巧设分论点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分论点的作用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2.把握分论点的确立角度和确立技巧【教学重点】如何有效而明确的确立分论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议论文确定好中心论点固然重要,但设置好分论点,深入论证则更加重要。
这是因为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证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设置分论点的技巧。
怎样才能写一篇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高质量的议论文呢?我们认为,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能够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明确:什么是分论点及分论点的作用。
1.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分论点表述的要求: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不同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分论点的设置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
2.“分得开”,所列的几个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
3.“排得顺”,所列的几个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四、如何设置(提炼)分论点?(明确拟写分论点的角度)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一)明确角度拟写分论点的角度1——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2——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3——怎么样,主要是回答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常见的方法(或思考角度):1、概念分析法2、因果分析法3、条件分析法4、辩证分析法5、层层推进法(三)举例分析,判断提炼分论点的角度。
高考作文强化训练一:巧设议论文分论点(详解版)强化训练一:巧设议论文文分论点一、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一)并列式设置1.概念分类法——是什么一般而言,一个论点往往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而且这个核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如能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进而对这个核心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并用“A是什么”或“什么是A”的句式进行分类列举,那就可以生发出许多比较具体和贴切的分论点来。
先看一个浅显的例子。
《谈骨气》的中心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骨气”为核心概念) 分论点①:骨气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分论点②:骨气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分论点③:骨气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再看2014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青春永不朽》的中心论点:青春永不朽。
(“青春”为核心概念)分论点①:叛逆而求索的青春不朽。
分论点②:智慧激发智慧的青春不朽。
分论点③:审美有创新的青春不朽。
边练边悟1请在横线处填出分论点。
《争》的中心论点:生活中,我们应甘于用“争”来张扬生命。
(“争”为核心概念) 分论点①:争是对不公命运的不屈抗争。
分论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分论点②:争是对美好真理的无悔坚持。
分论点③:争是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
2.因果分析法——为什么因果分析法既是一种论证方法,也是一种设置分论点的具体方法。
作为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这里的“因”是分论点,“果”是中心论点,是在中心论点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凡条件,就必有主客观之分;凡原因,就必有内外主次之别;凡影响,更必有大小正反之异。
如果能根据这样的思路去辨析、思考,那么,即便是再简单的“为什么”,我们也能寻出丰富多彩的答案来。
周刊24教育观点|写作指导摘 要:写议论文,通过设置分论点来结构文章的写法很受学生欢迎,但在写作实践中,同学们要么不会围绕中心话题设置分论点,要么分论点设置缺乏科学性。
对此,多有文章从语言角度进行探究总结,本篇则选择从逻辑角度,尝试对分论点的设置做方法归纳。
这样做缘于目前逻辑运用在语文教学中不断被强化的新趋向。
事实上,在考题中,除论述文本的阅读需大量运用逻辑知识外,在作文中检测学生的逻辑能力已然成为常态。
基于此,提出用逻辑方式来组结架构文章,也算是一种相适相宜的应对。
其实,在2017年《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正是针对逻辑思维培养提出的要求。
话说回来,在作文中怎样通过逻辑路径来设置分论点,又怎样运用逻辑关系来校验其科学性呢?关键词:议论文;逻辑;校验一、逻辑方式组结设置分论点的技巧1.用概念解析并列设置。
如议论文确定的中心论点是一个以这种方式组结架构的文章,“奋斗是信念的必须”“奋斗的人生很绮丽”这样一些答案,2.用因果逆向推究设置。
通过审题若确定的中心论题是一这一逻辑思路,来探“因”。
在这种思维过程中,一般“果”穷则思变”等原因,再将这些“因”从语言角度规范美化,3.用条件思维推导设置。
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分析探究使中心论点成立的条件。
在写作中,可以将中心论点视为目标,分析列出实现目标的条件就可用作分论点。
以“学会欣赏别人”为题写作文,其标题自然是中心论点,用逻辑中的条件思维思考,就会问,达成这样的目标需具备哪些条件呢?通过分析,不难得出“只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人,才能欣赏别人”“只有见贤思齐、不妒贤嫉能的人,才能欣赏别人”“只有积极向上、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的人,才能欣赏别人”这样的一些条件,将条件转换成观点句式,文章的分论点亦即产生。
4.用事理认知规律设置。
我们都知道,逻辑中认知事理的规律一般呈现出明晰的逻辑链。
如特殊与一般,感性与理性,作用与意义,时间与空间,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等。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法例谈议论文确定好中心论点固然重要,但设置好分论点,深入论证则更加重要。
这是因为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证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设置分论点的技巧。
提炼分论点的常用方法有:1、追问原因法。
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分论点三: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练习:古训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
请以“规矩”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示例:先把题目扩展成一个中心论点(一个句子):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再对这个论点追问原因,就可以得到分论点:分论点一: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分论点二: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分论点三: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追问结果法:即以中心论点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之下会产生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或影响。
例:《诗意的生活》中心论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分论点一: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分论点二: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
分论点三: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
分论点三:洪战辉用爱周琢心中的天使。
练习:以“最美的颜色”为题写一篇作文。
示例:中心论点:什么是最美的颜色分论点一:绿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青春活力的象征。
分论点二:红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生活热情的象征。
分论点三:白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纯洁人生的象征。
5、追问内容法:附录例文一:说“安”北京考生傅雷曾对“高级艺术”给出如下概念:乐而不淫,哀而不怨,雍容有度,典雅自然,不装腔作势,过火恶俗,炫耀技巧。
这种高级艺术中所体现出的安和、安稳、安详,在京剧这里得到印证。
剧情方面,京剧是安和的。
它不以紧张激烈刺激观众情绪的剧情来吸引人。
京剧不要观众大哭大笑,感情激烈起伏。
京剧只是在叙述清楚情节的条件下展现优美。
像《宁武关》、《马思远》等老戏,虽曾名动一时,并有小翠花等名角以此为拿手戏,但终因剧情过于惨烈复杂而被逐渐抛弃。
议论文写作:读书分论点【学生作品】“读书”材料作文分论点汇总一、设置分论点题目:书,犹药也(作者:郜越)中心论点:书,犹药也分论点:1、读书是治疗愚钝的苦口良药2、读书是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门3、读书是启迪智慧的无价之宝方法:是什么(类)为什么(果)怎么办(法)我用的是(类),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
二、美化分论点标志性句子: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一年之计在于读书,一日之际,还是读书。
苟种之如神用之。
书――治疗愚钝的苦口良药。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泥土的呵护,成就大事的前提是有书籍的滋养。
书――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一寸知识一寸金,寸金难买寸知识;要问知识何处来,必然觅书到我心。
书――启迪智慧的无价之宝。
评语:“药”的作用在分论点里没体现,也就是说分论点跑了。
应该体现“书,犹药也,可以治愚”、“书,犹药也,可以启智”、“书,犹药也,可以长才”……但郜越的学习状态真的越来越好了,五中实验班在向你招手!【学生作品】一、设置分论点题目: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作者:李金鹏)中心论点:读书益处多分论点:1、读书是治疗庸愚的良药。
2、读书是增补气质的营养品。
3、读书是通向成功的金钥匙。
方法:是什么(类)为什么(果)怎么办(法)我用的是(类),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
二、美化分论点标志性句子: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使人增长知识,摆脱平庸,所以读书是治疗庸愚的良药。
2、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读书使人思想开阔,身心庄重,所以读书是增补气质的营养品。
3、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读书使人接近梦想,迎来辉煌,所以读书是通向成功的金钥匙。
评语:第八节讲课的时候,我否了你的标志性句子,觉得不够严谨和缜密,读上去“口感”欠佳。
但现在一读,又觉得味道不错了?!所以,历史也罢,人生也罢,只要用心努力,都会有一个公道和评价。
现在的你,文理兼通,如虎添翼,我敢保:只要语文无敌了,期末考试,你还会全县冠军!【学生作品】“读书”材料作文分论点汇总一、设置分论点题目:翰墨书香灵魂灯盏(作者:姜畅)中心论点:读书是灵魂的灯盏分论点一:读书可以涵养性情,修养灵魂。
一、议论文提出中心论点的常见方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古往今来,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是很多的。
他们的成就和荣誉,往往令人敬佩、羡慕。
人们也常渴望着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然而怎样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呢?这个问题就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正确回答的了。
每个人的理想不同,有的远大,有的现实,但无论哪一个有志者,都必须牢记一句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①通过分析当今存在的现象、观点,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
宽容是美德
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总理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一声,刀片把脸刮破了。
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
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懂得:宽容是美德。
②引用事例、寓言或材料等,充当一个论据,引出并证明中心论点
细节决定成败
张瑞敏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因而,我们不要忽视细节,细节也能决定成败。
一失足成千古恨
古人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可见,关键的一步决定着我们人生的成败,民族的兴衰。
③引用名言,充当一个论据,引出并证明中心论点。
找到自己的位置
是鱼儿就不要幻想蓝天,是鸟儿就不要迷恋海洋。
我们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有意义的人生。
④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引出并证明中心论点。
二、分析问题部分如何展开?
1、论证方法转换式
2、巧设分论点:★并列式层进式。
议论文如何设立分论点一、技巧讲解一篇议论文大致可分为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议论文的结构布局主要是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
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要有新意、有深意、有个性、有层次,一种常用的、基本的方法是分解中心论点,然后用几个分论点(实际已作了中心论点的论据)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论点分解的方法:1.横向分解法横向分解,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横向展开分解论点。
我们通常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在同一篇文章中将这三问题全部阐释清楚,可以选择自己得心应手的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
(1)横向分解“是什么”。
①从中心论点的内涵入手进行分解。
即从中心论点的本质属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分解。
如,2006年高考湖南一考生写“意气”这个命题,就是着眼于“意气”内涵的发掘,对其进行分解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
虽然作者以“充满意气的人”为引子展开,但三个层次的实质都集中在“意气”的内涵上,即坚韧不屈、勇敢不惧、自信乐观。
2006年高考安徽考生写的《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从“阅读”内涵的角度分解论述的: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
②从中心论点的外延入手进行分解。
即从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的角度其进行分解。
如,2007年高考江西一考生写“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这个命题,就是着眼于“语文”的外延拓展,对其进行分解的:在那一泓清泉里,我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在那一泓清泉里,我观赏了优美的生活图景;在那一泓清泉里,我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在那一泓清泉里,我领悟了宽容的博大。
考生着眼于“语文”的外延,从历史到现实、从自然到人文,从不同的侧面,向人们展示“语文”的丰富博大。
(2)横向分解“为什么”。
这是一种因果分解,主要分析提出中心论点的意义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