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交育种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12
第六节回交育种一、回交育种的意义及其特点(一) 回交育种的意义1、回交育种概念把供体的目标性状通过回交导入受体的育种方法称为回交育种。
轮回亲本综合性状(也称背景性状,background character)优良,但尚欠缺一两个有利性状,非轮回亲本恰好具备这一两个有利性状。
这一两个有利性状称为目标性状(Target character)。
2、回交育种的意义①控制杂种群体,精确地改良品种;提高优良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②雄性不育转育(自然发现或人工诱变的不育株往往经济性状不良或配合力低,利用回交转育法可将不育基因转移到优良品种后来,育成不育系)。
③克服远缘杂交的困难(不实性),创造新种质④改善杂交材料性状(给杂交亲本转移苗期标志性状)(二)回交育种的特点1、回交育种的有利性(1)性状的遗传变异易于控制。
在各种育种方法中,回交育种的预见性最强。
(2)只要回交后代的目标性状能充分表现,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可开展回交育种。
这为利用温室及异地异季加代提供了便利条件。
另一方面,回交后代群体所包含的基因型种类远远少于杂种自交后代群体中的基因型种类,所以回交后代所需群体的容量较小,从而有利于缩短育种年限。
(3) 目标性状的选择易于操作。
回交育种一般只需将其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比较;目标性状与非轮回亲本比较,其比较鉴定所需的时间较短。
育成品种的特征特性一经肯定,便可在生产上应用。
(4) 育成品种易于推广。
2、回交育种的局限性(1) 只能改良个别缺点;(2) 限于主基因控制的目标性状。
如果控制目标性状的基因对数较多,在回交后代中选株回交的难度较大。
(3) 目标性状的遗传力较低时,难于鉴定识别,不易获得较好的改良效果。
(4) 回交的每一世代都要进行较大数量的杂交,工作量大。
二、回交的遗传效应1、受体和供体遗传物质在回交后代中所占的比例对背景性状而言,每回交一次,由受体导入回交后代的有利遗传物质较上代增加一半,而来自供体的不利遗传物质较上代减少一半。
回交育种的作用一、引言回交育种是指将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进行交配,然后将产生的杂交后代与其中一个亲本进行连续回交,以达到改良或保留某种特征的目的。
回交育种作为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在农业、园艺和畜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提高产量、改良品质、增强抗性、扩大遗传基础等方面探讨回交育种的作用。
二、提高产量回交育种可以通过将优良的性状与高产的亲本进行连续回交,逐步固定和提高目标性状,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以水稻为例,通过将高抗病性的野生稻与高产的栽培稻进行回交,可以获得既具有高抗病性又具有高产量的新品种。
这种育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耐性,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三、改良品质回交育种也可以用于改良作物或畜禽的品质。
通过将具有优良品质的物种与高产的亲本进行回交,可以逐步固定和提高目标品质。
例如,在葡萄酿酒中,通过将具有优良酿酒特性的野生葡萄与高产的栽培葡萄进行回交,可以获得既具有高产量又具有优良酿酒特性的新品种。
这种育种方法可以提高作物或畜禽的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四、增强抗性回交育种可以通过将具有抗病、抗虫或耐逆性的物种与高产的亲本进行回交,获得具有抗病、抗虫或耐逆性的新品种。
例如,在玉米育种中,通过将抗虫性强的野生玉米与高产的栽培玉米进行回交,可以获得既具有高抗虫性又具有高产量的新品种。
这种育种方法可以提高作物或畜禽的抗性,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降低农药的使用。
五、扩大遗传基础回交育种可以通过引入新的基因,扩大遗传基础,提高作物或畜禽的遗传多样性。
通过将野生物种或近缘物种的优良特性引入到栽培物种中,可以增加物种的抗性、耐性和适应性。
例如,在苹果育种中,通过将野生苹果或近缘物种与栽培苹果进行回交,可以引入新的抗病基因,提高苹果的抗病能力,避免病害的流行。
六、结论回交育种作为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改良品质、增强抗性和扩大遗传基础等方面发挥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亲本、优化回交方案和加强选种工作,可以实现更好的育种效果。
回交育种的名词解释回交育种是一种常用于植物或动物育种的方法,通过将目标物种与另一物种进行杂交,并将后代再次与目标物种进行杂交,以逐渐混合和固定目标物种的基因。
这一过程中,回交的概念至关重要。
回交是指将杂交后代的某一代,与其中一方的原亲本重新杂交的过程。
当目标物种与另一物种进行杂交后,公司希望提取目标物种中的某些有利基因,并将其传递给下一代。
然而,这个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许多杂交后代,其中既包括所需的有利基因的携带者,也包括目标物种之外的一些不希望的性状的表现者。
为了筛选出所需的有利基因并淘汰不希望的性状,育种者通常会利用回交的方法。
在回交过程中,育种者将目标物种中的某一代与原亲本重新杂交,以便将不需要的杂种血统逐渐淘汰,从而逐渐纯化目标物种的性状。
在每一代回交中,只保留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并将其与目标物种再次杂交,以增加目标物种中有利基因的比例。
回交育种除了可以去除不需要的杂交后代的性状,还可以使目标物种更好地适应环境。
通过回交育种,目标物种的适应性可以得到提高,因为在与其他物种进行杂交后,其遗传多样性增加,这有助于增加植物或动物的适应能力和抗病性。
此外,回交育种还可以促使目标物种中的优良性状的快速固定。
如果某种性状在目标物种中只是部分表现,通过与另一物种进行杂交,可以增加该性状在后代中的表达频率。
再通过回交,可以逐步淘汰非目标性状,最终使目标物种中的该性状固定下来。
然而,回交育种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与其他物种进行杂交,可能会导致一些不稳定的性状的出现,因此需要进行反复的回交以稳定目标物种的性状。
其次,回交育种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劳动投入,而且在确定目标物种具有所需性状的个体之前,可能需要进行多次回交。
尽管回交育种存在一些困难,但它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常用的育种方法。
通过回交育种,育种者可以逐步固定目标物种中的有利基因,并改良植物或动物的性状,以适应日益严峻的环境条件和人类需求。
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农作物、家禽、家畜等领域,为育种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策略。
回交育种名词解释回交育种(BackcrossBreeding)是一种特定的育种方法,又被称为回交杂交(Backcross hybridization)。
这种技术可以用来作出节约时间和资金的新品种,同时在染色体水平上提高稳定性和一致性,因此非常有用。
回交杂交(BX)是一种新的种质育种(genetic breeding)技术,在其开发过程中,两个不同的抗旱作物的品种和变种都会参与到育种中。
这两个品种之间的杂交种子用于配置,以形成抗旱性更强的品种,进而提高其耐旱性。
回交育种就是先生成一个F1杂交种,然后再从这个F1杂交种中取两种父本,再从这两种父本中取一种,作为母本,再经过多代回交,来选择出被认可的新品种。
这是一个回交育种的流程:1.成F1杂交种。
2. 从F1杂交种中取两种父本,以形成F2代。
3.择一个父本,作为母本,形成F3代。
4.过回交(backcross)多代,以选择出被认可的新品种。
回交育种可用于各类栽培植物,如玉米,小麦,水稻,甘蔗,棉花等。
它的优势在于可以从老品种中获得以下优点:*野:可以从苗木老品种中获得具有良好的耐药性和抗逆性的新品种。
*病抗虫:可以从老品种中获得抗病抗虫性更强的新品种。
*养品质:可以从老品种中获得具有良好营养品质,如糖度、酸度、腐熟度等的新品种。
*旱耐寒:可以从老品种中获得对气候变化、冰雹、雨和旱的抗性更强的新品种。
*溉利用效率:可以从老品种中获得具有良好的灌溉利用率的新品种。
以上就是关于回交育种的简介,它的优点显而易见,节省时间和资金,提高稳定性和一致性,而且可以从老品种中获得具有良好营养品质、抗旱性和耐寒性的新品种。
因此,回交育种在农业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综上所述,回交育种是一种种质育种技术,它可以节省时间和资金,提高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育种效率。
它也可以从老品种中获得良好的耐旱、抗病抗虫、营养品质等特性的新品种,这一点使它在农业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第六章回交育种第一节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一)几个概念❖回交:两亲本杂交以后,子一代和双亲之一重复杂交。
❖回交育种:从回交后代中选择特定的植株,再回交于该亲本,如此循环进行若干次,再经自交,选择育成品种。
❖轮回亲本(受体亲本):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
❖非轮回亲本(供体亲本):只在第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
(二)意义1、抗病虫育种。
2、改良现有良种的个别缺点。
3、在杂种优势利用工作中,进行雄性不育系的转育。
4、克服远缘杂交中的困难。
5、克服连锁遗传的障碍。
(三)遗传效应❖在回交育种杂合基因群体中,杂合基因型逐渐减少,纯合基因型逐渐增加。
❖纯合基因型为轮回亲本的基因型。
假定两个品种有一对不同的等位基因,其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杂种一代为Aa,现分别让Aa自交以及同AA回交,在不施加选择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两种杂种群体的基因型变化如下:❖不论是回交还是自交,每增加一个世代,杂合体减少 1/2 ,纯合体增加 1/2 。
所不同的是在自交后代,纯合体中 AA 和 aa 基因型各占一半,而回交后代的全部纯合体均属于与轮回亲本相同的 AA 基因型。
第二节回交育种方法❖一、亲本的选择❖二、回交后代的选择❖三、回交的次数❖四、回交所需的植株数❖五、修饰回交育种方法一、亲本的选择轮回亲本具备的条件:(1)适应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的推广品种;(2)有个别缺点的新育成品种。
非轮回亲本具备的条件:(1)具有改进轮回亲本缺点所必需的基因;(2)目标性状不与不利性状连锁;(3)其他性状不能有严重缺陷;(4)被转移的性状受简单的显性基因控制;或有较高遗传力的性状。
亲本选定后,在第一次杂交中,哪一个亲本为母本呢?一般在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的亲缘关系较远,或是轮回亲本的综合性状存在“母体效应”时,轮回亲本作母本。
如不存在这些问题,用哪一个亲本做母本都一样。
二、回交后代的选择(一)质量性状基因的回交转育1、被转移的目标性状为显性时在回交后代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与轮回亲本回交数次,当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已完全恢复轮回亲本的优良性状后,再自交两次,选出显性目标性状的纯合体,即为所需要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