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中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852.00 KB
- 文档页数:14
第3讲质量与密度(建议答题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1. (2017湘西)一杯酒精倒掉一部分后,剩余酒精与原来相比较,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A. 质量B. 密度C. 比热容D. 热值2. (2017广州)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 )A. 9 tB. 9 kgC. 9 gD. 9 mg3. (2018原创)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杵的质量减小B.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C.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D.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空后金石的密度不变4. (2017衡阳)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B. 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C. 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 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5. (2017东营)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 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6. (2016苏州)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 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制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图A. 该液体密度为2 g/cm3B. 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C. 量杯质量为40 gD. 60 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 g7. (2017枣庄)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水在4 ℃时密度最大B. 水的温度在0 ℃~4 ℃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C. 水的温度在4 ℃~8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D.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8. (2016德州)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第8题图A. 石块的质量是46.8 gB. 石块的体积是18 cm 3C. 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 3D. 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 二、填空题9. (2017攀枝花)我国北方的冬天,若水管保护不好,往往会发生水结冰而冻裂水管的现象,原因是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房间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依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________(均选填“大”或“小”). 10. (2017哈尔滨)一个杯里装有200 mL 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 g ,那么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g/cm 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1. (2017海南)6月4日的《海南日报》报道:“今年‘荔枝王’重2两2”,即单颗荔枝的质量达到110 g.110 g=________kg.若这颗荔枝的体积是1×10-4 m3,它的密度是________kg/m3.12. (2017南充)容积为250 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则容器质量为________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 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ρ水=1.0×103 kg/m3)13. (2016甘肃)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密度ρ甲____ ρ乙(选填“>”、“<”或“=”);质量为 1.8 k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________dm3.第13题图14. (2017广元)老师给小强一个烧杯、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根细线,要求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小强将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示数如图甲所示,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第14题图三、实验探究题15. (2017苏州)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第15题图(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 ________g.(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 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为________cm3.(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________g/cm3.(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5)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水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选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16. (2018原创)小明帮妈妈从超市买回一瓶陈醋,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知道醋的密度,于是将醋带到实验室来测量,他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顺序如下:第16题图(1)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并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小明先在天平的左盘上放一个空烧杯,调节平衡后称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又将一部分醋倒入空烧杯如图乙所示,称得醋的质量为________g.(3)小明称完质量后将烧杯里的醋倒入如图丙所示的量筒中,此时量筒的读数为________cm3,经过计算他得到了醋的密度为________kg/m3.(4)在和同学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同学小舟指出此实验方案测出醋的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他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将烧杯中的水倒出,烘干烧杯后,将陈醋倒入烧杯至标记处,然后称量出陈醋与烧杯的质量M;B.往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并在液面处作出标记,然后称量出水和烧杯的质量m′;C.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D.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可计算出陈醋的密度.则正确的实验步骤为________.四、论述计算题17. (2017 呼和浩特)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 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 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钢的密度为7.9×103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答 案1. A2. B 【解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 ,则他可以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50 kg×15%=7.5 kg ,四个选项中只有B 与之最为接近,所以B 正确.故选B.3. C4. B 【解析】称量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不能移动游码调节平衡,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A 错误;称量前应先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便选择合适量程的天平,以免超过量程,损坏天平,B 正确;称量时,应为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C 错误;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D 错误.故选B.5. C 【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固态干松木的密度比液态水银的密度小,A 错误;由ρ=m V可知,m =ρV ,在体积相同时,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植物油的质量较大, B 错误;水和冰是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C 正确;冰和植物油是不同的物质,但密度相同,D 错误.故选C.6. D 【解析】因为液体密度是一定的,所以任意两组数据都可以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以第一组(20 cm 3,40 g)和第二组(80 cm 3,100 g)数据可知,当体积增加了V =80 mL -20 mL =60 mL =60 cm 3时,质量增加了m =100 g -40 g =60 g ,所以ρ=m V =60 g 60 cm 3=1 g/cm 3,A 、B 错误;还以第一组数据为标准,体积为20 mL =20 cm 3时,液体的质量m =ρV =1 g/cm3×20 cm 3=20 g ,此时总质量为40 g ,所以量杯质量为m 杯=40 g -20 g =20 g ,C 错误; 60 cm 3该液体质量为m =ρV =1 g/cm 3×60 cm 3=60 g ,D 正确.故选D.7. D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表格中记录的是在0~8 ℃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没有涉及到冰,因此不能得出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这一结论,D 符合题意;由表格数据可知,水在4 ℃时密度为1 000.00 kg/m 3,密度最大,在0~4 ℃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4 ℃~8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A 、B 、C 不符合题意.故选D.8. D 【解析】从题图甲中可以看出,石块的质量m =20 g +20 g +5 g +1.8 g =46.8 g ,A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图乙可以看出,石块的体积V =38 mL -20 mL =18 mL =18cm 3,B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石块的密度为ρ=m V =46.8 g 18 cm 3=2.6 g/cm 3=2.6×103kg/m 3,C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实验中,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则石块上可能会沾有一部分水,使得测出的石块质量偏大,由公式ρ=m V可知,测得的石块密度偏大,D 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9. 小 小10. 1.05 不变 【解析】牛奶的密度ρ=m V =210 g 200 cm3=1.05 g/cm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不变. 11. 0.11 1.1×10312. 50 0.8 【解析】水的质量m 水=ρ水V 水=1.0×103 kg/m 3×250×10-6 m 3=0.25 kg =250 g ,容器的质量为m 容器=m 总-m 水=300 g -250 g =50 g ,装满另一种液体的质量为m 液=250 g -50 g =200 g ,该液体的密度为ρ液=m 液V 液=200 g 250 cm 3=0.8 g/cm 3.13. > 2 【解析】由题图可知,当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都为2.7 kg 时,甲物质的体积为1 dm 3,乙物质的体积为3 dm 3,甲物质的密度为:ρ甲=m 甲V 甲=2.7 kg 1 dm 3=2.7 kg/dm 3,乙物质的密度为:ρ乙=m 乙V 乙=2.7 kg 3 dm3=0.9 kg/dm 3,所以ρ甲>ρ乙;质量为1.8 kg 的乙物质的体积为:V 乙=m 乙ρ乙= 1.8 kg 0.9 kg/dm3=2 dm 3.14. 2 2.4 【解析】由图甲知,小石块的重力G =4.8 N ,由图乙知,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拉=2.8 N ,根据称重法计算出浮力:F 浮=G -F 拉=4.8 N -2.8 N =2N ;小石块的质量m =G g =4.8 N10 N/kg=0.48 kg ,又因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就等于小石块的体积,由F 浮=ρ液gV排得,小石块的体积V =V排=F 浮ρ水g=2 N 1.0×103 kg/m 3×10 N/kg =2×10-4 m 3,小石块的密度为ρ=m V =0.48 kg 2×10-4 m 3=2.4×103kg/m 3=2.4 g/cm 3.15. (1)27 (2)10 (3)2.7 (4)偏小 (5)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浸没于盐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mg -F mg ρ(或 mg -F gV 或 ρgV -FgV)【解析】(1)天平读数规则是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示数,此游码分度值为0.2 g ,砝码质量为25 g ,游码示数为2 g ,所以物体质量为27 g ;(2)量筒内原来水体积为20 mL ,由题图乙可知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30 mL ,所以金属块体积为10 mL ;(3)ρ=m V =27 g10 cm 3=2.7g/cm 3;(4)细线也有体积,这部分体积被计入物体的体积中,因此根据ρ=mV可知,物体体积测量值偏大,导致密度值计算偏小;(5)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浸没于盐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则G -F =F 浮=ρ盐水gV 排,得盐水的密度为mg -F mg ρ或 mg -F gV 或 ρgV -FgV.16. (1)零刻度线 (2)57.4 (3)60 0.96×103(4)偏大 CBAD【解析】(1)使用天平之前,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由图甲、乙可知,天平的分度值为0.2 g ,空烧杯的质量m 杯=10 g +4.6 g =14.6 g ;烧杯和醋的总质量为m 总=50 g +20 g +2 g =72 g ,醋的质量为m =m 总-m 杯=72 g -14.6 g =57.4 g ;(3)由图丙可知,液面最凹处与60 mL 相平,所以液体的体积为V =60 mL =60 cm 3;醋的密度为ρ=m V =57.4 g 60 cm 3≈0.96g/cm 3=0.96×103kg/m 3;(4)醋的质量测量是准确的,将烧杯中的醋倒入量筒时,有部分醋残留在烧杯壁上面,导致测量出的醋的体积偏小,根据ρ=m V可知计算出的密度值偏大;正确的实验步骤是: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然后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并在液面处作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将烧杯中的水倒出,烘干烧杯后,将陈醋倒入烧杯至标记处,然后称量陈醋与烧杯的质量M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可根据ρ=m V计算出烧杯中水的体积,即陈醋的体积,最后计算陈醋的密度,故实验顺序为CBAD. 17. 解:(1)合金的平均密度为ρ=m V =374 g 100 cm3=3.74 g/cm 3=3.74×103 kg/m 3(2)设铝的质量为m ′,则钢的质量为(374 g -m ′),由题意可得:V =m ′ρ铝+374 g -m ′ρ钢=m ′2.7 g/cm 3+374 g -m ′7.9 g/cm3=100 cm 3,得m ′=216 g所以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 216 g 374 g ×100%≈57.8%。
2024年重庆一中中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个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B. 重庆夏天的平均气温约为45℃C. 体考用实心球每个的质量约为200gD. 教室内1台电风扇的电功率约为1000W2.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写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绘出了夕阳下的江面上奇特的光色变化景象,涉及到了光的反射现象。
下列图中的光现象与反射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 墙上手影B. 照镜子C. 雨后彩虹D. 林下光斑3.如图所示,是由物态变化形成的美丽的自然景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图甲,缥缈的平流雾是汽化现象B. 图乙,壮观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C. 图丙,春天河冰化水是熔化现象D. 图丁,晶莹的露珠是凝华形成的4.下列有关电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失去电子带正电B. 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在使用时要接地C.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方向D. 使用测电笔时要用手接触笔尖金属体5.2024年3月31日,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和梁靖崑在WTT仁川冠军赛决赛中分别获得女单和男单冠军。
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击球和手握奖杯站立静止时的照片。
备受鼓舞的小杰同学在观看比赛时有了很多关于力与运动方面的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击飞的乒乓球在空中运动时不受力的作用B. 图甲,乒乓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受到惯性的作用C. 图乙,运动员的右手给奖杯的摩擦力方向是沿奖杯向上的D. 图乙,运动员的重力和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6.如图所示,是小艾同学看见建筑工人用滑轮提升重物后画的草图。
已知每个滑轮重为50N,若将重为750N的重物在10s内提升3m,不计绳重及轮与轴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物上移的速度为0.6m/sB. 人对绳子施加的力为250NC. 人对绳子做功的功率为120W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3.75%7.如图甲所示,是一种测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专题06 质量和密度1、(2021·重庆市B卷·T8)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甲放在乙的中央。
若乙的边长是甲的2倍,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时上下表面都处于水平位置,正方体乙漂浮且有310的体积浸入水中。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的质量之比m甲∶m乙=1∶4B.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3∶8C.甲、乙浸入水中的深度之比h甲∶h乙=4∶3D.甲、乙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F甲∶F乙=5∶12【答案】C【解析】A.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对乙的压力F甲=pS甲甲的重力G甲=F甲=pS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乙=pS乙甲乙的总重力G 总=F 乙=pS 乙所以221=====4G G pS S l G G G pS S l +甲甲甲甲甲甲乙乙乙乙总 1=3G G 甲乙 由G =mg 可知甲乙的质量之比m 甲∶m 乙=1∶3故A 错误;B .甲、乙的密度之比333128====313m V m m V l m m V m l V ρρ⨯⨯=⨯甲甲甲甲甲乙乙乙乙乙甲乙甲乙故B 错误;C .正方体乙漂浮且有310的体积浸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所以 F 浮乙=G 乙 ρ水g310V =ρ乙gV ρ乙=310ρ水 甲的密度ρ甲=83ρ乙=83×310ρ水=45ρ水 甲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甲漂浮在水中,所以F 浮甲=G 甲 ρ水gV 排=ρ甲gV 甲V 排甲=V ρρ甲甲水=45V 甲 甲、乙浸入水中的深度之比32324888145=======33332310V V V h S l l S S l V h V S S l l l V S ⨯⨯⨯⨯⨯⨯排甲甲甲甲排甲甲甲乙乙乙排乙乙甲甲乙甲乙排乙乙乙故C 正确;D .甲乙漂浮,所以浮力之比F 浮甲∶F 浮乙=G 甲∶G 乙=1∶3故D 错误。
故选C 。
第06讲—质量和密度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年级男生小明对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身高约为170mm B.体温约为27°CC.质量约为60kg D.密度约为103g/m3【答案】C【详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少数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此数值,在170cm=1700mm 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平均质量约50kg,个别同学质量大一些,在60kg左右,故C符合题意;D.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此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把一石块浸没在盛满煤油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了10cm3的煤油。
若将该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则溢出水的体积和质量可能是()(ρ煤油=0.8×103kg/m3)A.10cm3 1.2g B.8cm38gC.10cm310g D.12.5cm3 1 2.5g【答案】C【详解】由题可知,石块浸没在盛满煤油的杯子中,溢出煤油的体积为V=10cm3,则石块的体积为V石=V=10cm3当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时,溢出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即V水=V石=10cm3由mVρ=可知,溢出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g/cm3×10cm3=10g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密度见表)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A、B、C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A.A中装的是酒精B.B中装的是硫酸C.C中装的是水D.无法确定【答案】A【详解】酒精、硫酸、水的质量相等,由表格数据可知ρ酒精<ρ水<ρ硫酸,根据公式m Vρ=可知,V酒精>V水>V硫酸;故A中装的是酒精,B中装的是水,C中装的是硫酸。
一、初二物理 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五一节”期间,李老师去重庆矿石公园游玩时拾到了一块具有吸水性的小矿石(ρ石>ρ水)并带回了学校,同学们对这块小矿石很好奇,于是李老师提议大家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测量它的密度。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以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细线、水、烧杯等。
(1)方案一:小方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小矿石的密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 调节天平时,先将天平置于_____桌面上,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② 将小矿石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直至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以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质量m 为_____g ;③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用细线拴住小矿石缓慢浸没入水中,放入小矿石前、后水面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体积为_____cm 3; ④ 该小矿石的密度为_____kg/m 3;(2)方案二:小东同学在小方同学的实验基础上,利用图丁所示的实验器材,按以下的步骤也测出了这块小矿石的密度。
① 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 1;② 将量筒中已浸没足够长时间的矿石提出,迅速将矿石表面的水擦去并浸没在图丁的水中(石块未接触烧杯底且水未溢出),天平平衡时示数为m 2;③ 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 (用m ,m 1,m 2及水的密度ρ水表示);(3)不计细线的影响,上述两种测量方案中,误差相对较小的是方案_____(选填“一”或“二”)。
若用另外一种方案,则密度的测量值跟准确值相比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水平 左 39 15 32.610⨯ 21-m m m ρ水 二 大【解析】 【详解】(1)[1][2]调节天平时,先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从图甲可以看到,指针往右偏,说明右端较重,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021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全解全析汇编(第二期)专题06 质量和密度一、第一期汇编试题来源:2021年江苏连云港、2021年四川乐山、2021年四川泸州、2021年四川遂宁、2021年云南、2021年浙江湖州、2021年浙江金华、2021年浙江丽水、2021年安徽、2021年浙江嘉兴、2021重庆A卷年、2021年重庆B卷等12套试卷。
二、本期汇编试题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2021年浙江宁波、2021年四川内江、2021年四川南昌、2021年四川成都、2021年甘肃武威、2021年江苏扬州、2021年陕西、2021年山东临沂、2021年山东泰安、2021年上海等12套试卷。
三、第二期试题赏析:1、(2021·四川内江·T6)今年5月我国发射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与“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自主交会对接,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空后,飞船内物资的质量变小B.刚发射时,火箭和飞船加速飞行,飞船的机械能不变C.飞船飞向核心舱的过程中,其惯性增大D.对接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2、(2021·四川成都·T13)关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一个枇杷密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该先测枇杷的体积,再测枇杷的质量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枇杷应放在右盘C.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测得体积越精确D.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密度偏小3、(2021·四川成都·T5)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科普期刊从北京快递到成都,质量不变B.积木搭建的“城堡”被撞倒,质量变大C.冰箱里的一瓶矿泉水结冰,质量变小D.月饼从地球带到空间站,质量变小4、(2021·陕西·T16)小明做了鉴别水和盐水的实验(ρ水<ρ盐水)。
如图-1,用相同烧杯盛装体积相同的水和盐水,分别放在已调平的天平两托盘上,右侧烧杯中盛装的是______。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专题训练(附含答案)一、单选题1.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铝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后密封,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内表面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A.钢罐内的水把它们粘牢了B.钢罐内的冰把它们冻牢了C.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D.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较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2.关于密度、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D.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成反比3.两支相同的试管装入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液体,如图3所示,它们液面齐平,甲、乙两液体的密度相比()A.甲大B.乙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4.在调节托盘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为了调节天平平衡,正确的方法是()A.调节游码位置B.将横梁右侧平衡螺母向右调节C.将横梁右侧平衡螺母向左调节D.将左右托盘对调。
5.一个质量为60g、体积为100cm3的物体放入酒精中,物体静止时,物体在酒精中的体积与物体总体积的比值为(ρ酒精=0.8×103kg/m3)()A.34B.35C.12D.236.要想尽可能一次就准确量出质量为100g、密度为0.8×103㎏/m3的酒精的体积,下列四组量筒中适当的是()A.50mL,5mL B.100mL,2mL C.250mL,5mL D.500mL,10mL7.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中,错误的信息是()A.步行速度10m/s B.质量50kgC .体温36.5℃D .身高1.68m8.关于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公式可知ρ与m 成正比,m 越大ρ越大B .由公式可知ρ与m 成反比,m 越大ρ越小C .当质量m 一定时,ρ与 V 成正比,当体积V 一定时,ρ与m 成正比D .对某种物质而言,物质的质量m 与物质的体积V 的比值是定值9.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是( )A .图甲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 .图乙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示数是17.4gC .图丙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340cmD .利用图中信息,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31.7210kg /m 2.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铁块温度由20℃升高到70℃,温度升高了,但质量没变B .把一铅块压成铜片,形状变了,质量也变了C .一块冰溶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也变了D .一根铝棒从赤道带到北极,由于位置变了,质量也变了3.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能装1kg 的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 的酒精 B .铁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一定比铝大 C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D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4.如图是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 与液体的体积V 的关系图象。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C.量筒质量为40g D.65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5g5.某小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空盘平衡时的情形,天平调平衡后,他进行了四次实验操作;(1)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28g;(2)测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160g;(3)测出烧杯与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乙;(4)烧杯中液体部分倒入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B.乙图中测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90gC.小明按(2)(4)(3)实验操作顺序测得液体的密度为1.1g/cm3D.小聪按(1)(4)(3)的实验操作顺序也能测得液体的密度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42℃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kg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 D.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5cm 7.一些气体的密度(0℃,标准大气压)如下表所示:物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密度/(kg/m3) 1.25 1.43 1.980.09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是()A.20kg B.200kg C.2000kg D.2.0×104kg8.12月3日24时,我国进行2020年的第二十三次汽柴油调价。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章节测试(2021-2022学年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64g、24g,其体积分别是8cm3、4cm3,若已知其中一个为实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物体为空心B.该材料的密度为6g/cm3C.空心物体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cm3D.甲、乙两物体实心部分的密度之比为4:32、质量相等的水和水银,其体积之比是:A.1∶13.6;B.5∶68;C.68∶5;D.以上都不对.3、描述水的有关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像如下,其中正确的是4、甲、乙两个物3:2,若用它们分别掳做成一个实心物体,则质量之比和体积之比可能是 ( )A.5:2 3:5 B.4:1; 8:3 C.2:1 3:2 D.4:3 1:25、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情况是: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6、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
这句话的确切含义是( )A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C铁的体积比木头大 D铁的重力比木头大7、影视中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这是因为泡沫塑料A.不导电 B.体积大 C.质量小 D.密度小8、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9、一根铁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其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哪种?( )。
A.轧成铁片 B.给它加热C.用锉刀锉D.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去10、用不等臂天平称质量为4g 的物体,先在右盘中称,再放入左盘中称,按先后依次记下两次的结果,则其记录数值可能是()A.2g、6g B.4g、1g C.10g、6g D.2g、8g.11、如图为商店里常用的案秤,对已调节好的案秤,若使用不当,称量结果会出现差错。
一、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利用图示装置来测量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已知物块的体积是50cm3,图1、2中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g取10N/kg.(1)图2中,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2)小明对本实验原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从而得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被测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则符合此关系的应是图3中的图线______(选填“①”、“②”或“③”);(3)根据上述结论,小明对弹簧测力计刻度进行重新标度,将图2装置改装成一个密度秤,它的零刻度应标在______N处,用它测量时,待测液体密度ρ液应不超过______g/cm3;(4)用此密度秤测量时,若物块未完全浸没,则测得液体密度值将偏______;(5)原物块质量、体积和密度分别记为m0、V0、ρ0,将原物块更换为下列哪些物块后,可以提高该密度秤测量液体密度秤测量液体密度时的精确度?你选择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质量为m0、密度比ρ0小的物块B.质量为m0,密度比ρ0大的物块C.质量比m0大而密度比ρ0小的物块D.体积比V0小的物块.【答案】0.5 1 ③ 1.5 3 小 AC【解析】【分析】【详解】(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物块的重:G=1.5N,物体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G-F=1.5N-1N=0.5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G排=F浮=0.5N,排开液体的质量0.5=0.0550 g10/G Nm kg gN kg===排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物=50cm 3,液体的密度:33501/50m g g cm V cmρ=== (2)由F 浮=G-F 和F 浮=ρ 液gV 排可得,F =G -ρ 液gV 排,F 与ρ 液图象与③符合;(3)当密度为零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零,根据F 浮=G-F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所以它的零刻度应标在1.5N 处; 物体的重力是1.5N ,所以液态对物块产生的浮力最大不能超过1.5N ,由F 浮=ρ 液gV 排可得,333631.5310/3/g 10/5010F N kg m g cm V N kg mρ-===⨯=⨯⨯浮液 (4)若物块未完全浸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液gV 排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偏小,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大,测得液体密度值将偏小;(5)要想提高液体密度秤测量液体密度时的精确度,可以减少分度值,增大重力,需要增大m 0质量,或换用密度比ρ 0小的物块,故选AC .2.小华同学从网上购置了一盒用于3D 打印的条状物,该条状物的外包装盒上注明该材料不溶于水,与水无反应,具有一定的吸水性。
学完力学知识后,小华想利用所学知识测出条状物的密度。
(1)小华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中线的右侧,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2)他取出两根完全相同的条状物,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对应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两支条状物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g ;(3)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
然后把这两支条状物轻轻放入量筒中,发现它们先是漂浮并冒出气泡,然后慢慢沉入水底(假设体积不膨胀),稳定后读出水和条状物的总体积。
如果用这种方法测量体积,会直接导致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4)为了更加准确地测出两支条状物的体积,他把吸足水的条状物取出擦干,放入装有34mL 水的量筒中,水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条状物的总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cm 3,密度为ρ=____________________g/cm 3。
(5)小华想利用已知密度的条状物和小圆柱形容器,用如图丙所示的步骤测出盐水的密度,请你根据他的实验步骤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①在小圆柱形容器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刻度尺量出了盐水的深度为h 1;②将一支干燥的条状物用保鲜膜包好密封,放入容器中,条状物漂浮,用刻度尺量出此时盐水的深度为h 2;③用细长针将条状物完全压住浸没在盐水中,用刻度尺量出此时盐水的深度为h 3; 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水=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条状物密度用“ρ”表示);(6)小华还想用弹簧测力计和金属圆柱体测量盐水的密度。
于是他找来一只弹簧测力计,但他发现该测力计的刻度盘已经模糊不清,就找来台秤按如图丁所示步骤来完成测量; ①将金属圆柱体的一半浸入水中,记下台秤的示数为m 1=102g ;②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记下台秤的示数为m 2=152g ;③将圆柱体全部浸入与水等质量的盐水中,记下台秤的示数m 3=182g ;④算出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______________g/cm 3。
【答案】左 8.4 偏大 12 0.7 3121()()h h h h ρ-- 1.3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天平使用方法,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归零后,往右边偏转,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看图可知这两支条状物的质量是+=5g+3.4g=8.4g m m 砝码示数游码示数[3]把这两支条状物轻轻放入量筒中,发现它们先是漂浮并冒出气泡,然后慢慢沉入水底(假设体积不膨胀),由于物体吸水,稳定后读出水和条状物的总体积就会偏小,计算出的密度就会偏大了。
[4][5] 条状物的体积为333-=46cm -34cm =12cm V V V =装初条状物的密度为338.4g ==0.7g/cm 12cm m V ρ= [6]设小圆柱形容器的横截面积为S ,条状物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所以条状物的质量为21()gV F G m S h h g g gρρ====-盐水排浮盐水 完全浸没后,可计算出条状物的体积为31()V S h h =-条 则盐水的密度为21213131(-)(-)(-)(-)S h h h h m V S h h h h ρρρ===盐水盐水 即3121()()h hh hρρ-=-盐水[7]金属圆柱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质量为152g-102g=50gm=则水的质量为=102g-50g=52gm水把金属圆柱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质量为'152g-52g=100gm=排开水的体积即金属块的体积为'33100g=100cm1g/cmmVρ==水金属块全部浸入盐水中时排开盐水的质量为''182g-52g=130gm=则盐水的密度为''33130g=1.3g/cm100cmmVρ==盐水3.物理兴趣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测出一只玉石手镯的密度,如图所示。
除了此手镯,老师还提供如下器材:一架调好的天平(无砝码)、两个大小不同的烧杯、一个量筒、若干细线、一个滴管、适量的水。
实验中同学们发现由于手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和小烧杯中,只能放入大烧杯中。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出手镯的密度。
要求:(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需测量的物理量;(2)写出手镯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
【答案】见解析所示【解析】【详解】(1)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①将大、小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盘中,向小烧杯中加水,利用滴管调节水量,使天平平衡;②向量筒中加水,记下水的体积为1V ;③然后将手镯放在大烧杯中,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小烧杯中,利用滴管调节水量,直至横梁平衡,记下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2V ;此时往小烧杯加的水的质量与手镯的质量相同; ④再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3V ;⑤把大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大烧杯中加部分水,用细线系住手镯,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用细线在此时水面处做一标记;然后取出手镯,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大烧杯中,利用滴管调节水量直至细线标记处,记下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4V ;(2)小烧杯中后来增加的水的质量即手镯的质量为:()12m m V V ρ==-水水,手镯的体积为:34V V V =-;则手镯的密度为:()12123434V V V V m V V V V V ρρρ--===--水水。
4.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2)将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小杯子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小杯子的质量为20g ,则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为_____g ,然后将小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 3,由此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kg/m 3.(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_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答案】右 16.4 20 0.82×103kg/m 3; 大 杯子内壁上有少量的残留液体,测得的体积偏小【解析】【分析】根据题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可知,本题考查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运用天平、量筒的使用规则,及密度公式分别进行判断和计算.【详解】(1)图甲中指针向左偏,应把平衡螺母向右调,直到横梁水平平衡.(2)图乙中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20g+10g+5g+1.4g=36.4g,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m=m总﹣m杯=36.4g﹣20g=16.4g;图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20mL=20cm3,液体的密度:333316.4g0.82g/cm0.8210kg/m20cmmVρ====⨯;(3)将小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时,杯子内壁上有少量的残留液体,测得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mVρ=可知,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5.小明和小丽测量鹅卵石的密度:(1)小明的测量方法如图A所示,其步骤:①在测鹅卵石的质量时,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再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
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调好天平后,他进行了正确的操作,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g。
②在量筒内注入30mL的水,将系上细线的鹅卵石没入水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鹅卵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③则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