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lant仿真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95
eM-Plant仿真技术教程教学设计概述eM-Plant是一款可以进行工业过程仿真的软件,它可以模拟工业流程中的各种设备、管线等,帮助用户直观地了解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和变化。
由于eM-Plant非常实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它。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eM-Plant仿真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案,以期帮助广大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项技术。
eM-Plant仿真技术介绍eM-Plant需要至少两个人工作,一个人负责工艺流程的绘制,另一个人负责控制系统的编写和仿真。
eM-Plant可以模拟的对象非常广泛,包括各种设备、机器人、机架、机械、线路等等。
用户能够直接拖拽设备并连接管道进行操作,同时还能够进行全面的操作。
eM-Plant所需的计算机配置并不高,只需要一台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就可以轻松进行工艺仿真和计算。
这使得eM-Plant非常适合由工程领域的人员学习和使用。
eM-Plant仿真技术教学设计对于eM-Plant的教学设计,我们建议采用如下方法:第一步:原理介绍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了解eM-Plant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在课程开始前,我们应该先通过一些介绍性的资料来让学生们对eM-Plant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后续的教学内容。
第二步:基本任务拆解我们建议将eM-Plant仿真技术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设计•模拟•分析•优化这些步骤将课程中的主要切入点,教学时应该依次讲解每个步骤的操作流程和注意点,为学生们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第三步:实战演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实战演练来让学生们了解eM-Plant的具体操作流程。
这样,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eM-Plant的操作过程,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实践。
对于不同的操作流程,我们也可以分时段或分模块进行演练,让学生们分步骤地进行操作。
第四步:课程总结在教学结束后,我们应该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
eM_Plant在流水生产线仿真研究中的应用摘要:文章详细分析了利用eM_Plant对一条流水生产线进行仿真的过程与方法,通过仿真找到影响企业生产的因素,并对改进后的方案进行仿真,为改进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eM_Plant;生产线;仿真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物流业发展很快,很多制造企业也在新建或改建自己的生产线,但由于规划和设计的不完善,很多系统在正式使用时都出现了问题。
仿真是对已经存在或尚未真实存在并且处于规划设计中的系统,构造系统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的复杂活动[1]。
通过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进而科学的开展系统方案评价和系统分析。
文章采用仿真软件eM-Plant作为仿真平台,以一条实际的生产线为例,详细研究了用em-plant仿真平台进行生产线建模和仿真的流程和步骤,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找出瓶颈发生的单元,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1eM-Plant简介eM-Plant是Tecnomatix公司开发的,主要用于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有很强的制造工程背景,是用C++实现的关于生产、物流和工程的仿真软件[2]。
eM-Plant 可以对各种规模的工厂和生产线进行建模、仿真和优化生产系统,分析和优化生产布局、资源利用率、产能和效率、物流和供需链等。
eM-Plant凭借视窗图像化的界面,可以很直观的展现仿真模型和仿真过程,在仿真的同时,用户可以及时更改仿真模型中对象的属性达到并行仿真的效果,同时动态的得到物件属性更改后所得的结果。
eM-Plant包含了许多抽象化的对象,这些对象包括信息流对象、物流对象和用于统计分析的工具对象。
通过对这些基本对象的组合可以实现仿真模型的构建。
2生产线仿真的基本过程生产线仿真的一般步骤从明确仿真目的到仿真结束一共经历七个步骤[3]。
①确定仿真目标。
进行系统仿真时,首先要确定仿真的目标,也就是仿真要解决的问题。
这是系统调研和建模的依据。
②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的对象是仿真建模需要的相关数据。
eM-Plant 生产系统仿真软件功能介绍eM-Plant是用C++实现的关于生产、物流和工程的仿真软件。
它是面向对象的、图形化的、集成的建模、仿真工具,系统结构和实施都满足面向对象的要求。
e M-Plant可以对各种规模的工厂和生产线,包括大规模的跨国企业,建模、仿真和优化生产系统,分析和优化生产布局、资源利用率、产能和效率、物流和供需链,以便于承接不同大小的订单与混和产品的生产。
它使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和可以自定义的目标库来创建具有良好结构的层次化仿真模型,这种模型包括供应链、生产资源、控制策略、生产过程、商务过程。
用户通过扩展的分析工具、统计数据和图表来评估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在生产计划的早期阶段做出迅速而可靠的决策。
用e M-Plant可以为生产设备、生产线、生产过程建立结构层次清晰的模型。
这种模型的建立过程,使用了应用目标库(Application Object Libraries)的组件,而应用目标库(Application Object Libraries)是专门用于各种专业过程如总装、白车身、喷漆等等。
用户可以从预定义好的资源、订单目录、操作计划、控制规则中进行选择。
通过向库中加入自己的对象(object)来扩展系统库,用户可以获取被实践证实的工程经验用于进一步的仿真研究。
使用e M-Plant仿真工具可以优化产量、缓解瓶颈、减少在加工零件。
考虑到内部和外部供应链、生产资源、商业运作过程,用户可以通过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变型产品的影响。
用户可以评估不同的生产线的生产控制策略并验证主生产线和从生产线(sub-lines)的同步。
e M-Plant能够定义各种物料流的规则并检查这些规则对生产线性能的影响。
从系统库中挑选出来的控制规则(control rules)可以被进一步的细化以便应用于更复杂的控制模型。
用户使用e M-Plant试验管理器(Experiment Manager)可以定义试验,设置仿真运行的次数和时间,也可以在一次仿真中执行多次试验。
基于eM-Plant的焊接单元物流仿真与分析 ⼀、引⾔ ⽣产系统属于复杂离散事件动态系统,设计时需要评价的因素有经济性、⼈因学因素和单元重构性。
重构性可以通过咨询有经验的⼯程师进⾏评估,经济性和⼈因学因素的值可以⽤⼀定的⽅法进⾏定量分析。
当前应⽤中,多是对实际情况进⾏观察、记录和评价。
这种⽅法存在成本⾼、周期长等不⾜。
如果修改⽅案,会花费⼤量的⼈⼒物⼒和时间。
因此,计算机仿真对制造单元设计优化有极⼤的优势。
在计算机仿真中,建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仿真结果的可信度。
eM-Plant是西门⼦公司数字化⼯⼚软件eM-Power中⼀个独⽴的模块,主要对⽣产系统的物流情况进⾏仿真规划。
应⽤eM-Plant可以模拟⽣产系统的运⾏并进⾏优化,它提供了多种分析⼯具帮助设计⼈员对⽣产情况进⾏多种分析,并且有多种信息输出⽅式,拥有专⽤的仿真程序语⾔Simtalk,可以灵活构建各种复杂的模型。
本⽂利⽤仿真软件eM-Plant从单元层和⼯位层建⽴焊接单元的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的结果进⾏分析,⽤分析数据进⾏评价。
⼆、焊接单元以吊轨⽣产车间焊接单元为例,主要分为四个区域:槽钢和连接板放置区、装夹区、焊接区及成品储存区。
各部分的功能和焊接过程如下:将槽钢从放置区搬运到夹具上,然后将连接板安装到夹具上,在装夹区将槽钢和连接板装夹、固定;夹紧夹具,槽钢和连接板固定在夹具上;槽钢和连接板安装结束后,利⽤吊车将其传送到焊接区;将夹具固定在焊接⼯作台上,使⽤两台焊接机器⼈焊接;焊接完成后拆卸焊接好的⼯件,放置在成品储存区,夹具传回装夹区(图1)。
图1焊接单元⽅案设计 三、焊接单元的物流分析 分析焊接单元,得到焊接单元的物流传送情况,如图2所⽰。
图2焊接单元物流⽰意图焊接单元的物流传送必须满⾜相应条件,通常先搬运槽钢到夹具上,再搬运连接板,接着进⾏夹具加紧。
焊接单元有两台夹具,必须等夹具到装夹区之后才能进⾏槽钢和连接板的安装。
焊接⼯位⼀次只能焊接⼀个吊轨。
EM-Plant环境下车间生产管理仿真与优化创新实验大纲实验名称:EM-Plant环境下车间生产管理仿真与优化创新实验实验学时:24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专业开课学院:机电学院开课学期:第6学期一、实验课程简介本实验采用的是EM-Plant软件工具,该软件是面向对象的、图形化的、集成的建模、仿真工具,系统结构和实施都满足面向对象的要求。
eM-Plant可以对各种规模的工厂和生产线,包括大规模的跨国企业,建模、仿真和优化生产系统,分析和优化生产布局、资源利用率、产能和效率、物流和供需链等。
二、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1、上机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及有关的相应知识。
2、查找有关信息,了解EM-Plant的初步知识。
3、掌握仿真建模流程。
4、了解EM-Plant建模的基本元素、对象及SimTalk语言。
5、了解统计分析、优化工具。
三、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1、熟悉和使用EM-Plant软件工具。
2、建立对象专业化的轴套装配过程仿真。
3、建立工艺专业化的轴套装配过程仿真。
4、建立轴加工的关键路线识别仿真。
四、实验考核与成绩评定平时上机实践与设计实验考核相结合,其中平时成绩占30%,实验考核占70%。
EM_Plant创新实验指导书张帅王军强主编西北工业大学2009年12月目录实验一轴套装配过程仿真(对象专业化)1.实验目的模拟对象专业化组织方式下,动画显示轴和轴套的装配过程,了解轴和轴套BOM装配编程,统计总的装配时间,分析瓶颈设备。
2.实验输入、输出参数输入参数:轴和轴套的加工数量、装配关系、加工时间、加工工艺路线输出参数:产出、总的装配时间、设备利用率、瓶颈设备。
●Table_shaft表:记录轴的整个加工时间;●Table_Bearing表:记录轴套的整个加工时间;●Table_result表:用来记录装配时间;●Index:记录轴的数量;●index2:记录轴套的数量。
3.实验步骤3.1建立起始和结束对象在工具栏图1-1中点击“Source”对象和“Drain”对象,拖入到窗口中;图1-1工具栏3.2建立Complathe层和CompMill层图1-2如图1-2所示,右键点击“Models”,新建两个层,并重命名为“Complathe”和“CompMill”层。
生产系统仿真报告课程名称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学生学院专业班级2009年6月5日目录一、仿真建模及原理-----------------------------------------------------3二、系统绩效评估------------------------------------------------------12 (1)该生产线的生产节拍和平均节拍---------------------12(2) A 型号与B 型号PCB日产量------------------------------13 (3)各机台的平均利用率------------------------------------------14 (4)系统内平均在制品数量---------------------------------------15 三、问题探讨------------------------------------------------------------18 (1)系统中的瓶颈工序---------------------------------18 (2)瓶颈工序前缓冲区内产品数量平均值---------------------18 (3)如果改变PCB 到达系统的速率,能否影响PCB 的日产量?若能,如何影响------------------------------------------20 四、小组每位成员的在设计中的贡献率---------------------------20一、仿真建模及原理建立基本模型1.在对象类别数据库中新增一个Training_的资料夹(Folder),并在Training中创建一个新的Folder,将Folder的名称更改为Mus(MoveUnits)2.复制设置两个entity修改entity的名称,分別為A及B。
点选MUs(Move Units)中要复制之对象,之后鼠标左键+Ctrl 拖拉至Mus的资料夹中。
eM-Plant仿真技术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工业制造、加工流程由人工操作向自动化操作转变,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仿真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eM-Plant仿真技术是一个用于工业设备和工业过程设计的程序,可以在数学模型和物理实验之间建立联系,加快工业设计的速度和准确性。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eM-Plant仿真技术,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本课程设计将重点介绍eM-Plant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练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eM-Plant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操作技巧,提高其工业仿真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能力:1.具备基本的eM-Plant仿真技术基础知识和理论。
2.能够熟练使用eM-Plant仿真技术进行工业设备和过程的设计。
3.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1. eM-Plant仿真技术基础•eM-Plant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eM-Plant仿真技术的原理和分类。
•eM-Plant仿真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优势。
2. eM-Plant仿真技术使用方法2.1. eM-Plant界面介绍•eM-Plant软件安装和界面介绍。
•eM-Plant图形化操作界面和所包含的元件库。
2.2. eM-Plant仿真基础•eM-Plant网络拓扑结构的建立。
•eM-Plant基本元件的添加和配置。
•eM-Plant仿真结果的分析和处理。
2.3. eM-Plant案例分析•给定某一类型的工业设备,进行eM-Plant仿真建模与仿真结果分析。
3. 实际操作练习•利用eM-Plant仿真软件建立某一型号的工业生产线进行仿真。
•根据所建立的生产线,在eM-Plant仿真软件中进行实际操作和产量优化。
四、学生评估方式学生的评估方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课堂表现和实际操作结果的评估。
QI T 的皮哥(P I N O C C H I O )拥有该译文版权本部分为Modeling In eMPlant 2D 文档的学习笔记,Em-plant_basic 是Step by Step 的第二部分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了本人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本部分将介绍使用Emplant2D 创建模型进行仿真的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重要工作。
如果你开始为一个新的仿真工作作出草图规划,或者准备创建相应的一个3D 模型,有许多必要的细节是需要牢记的。
创建一个仿真模型基本概念新的模型可以是你亲自动手建立的,也可能是你的同事建立的一些已有对象,你需要把它们整合在一起。
通过对应用对象建模,可以为你自己的企业建立相应的模型对象库。
系统提供的主要对象包括:Frame 、the active and passive material flow ,the movable objects 、the method object 、lists and labels 、information flow objects 以及eventcontroller 。
*Frame 对象。
是仿真模型中所有对象的容器。
*Event controller 对象。
*每个对象可以派生,也可以复制,以提高对象的可重用性。
Emplant 中支持继承。
*The active material flow object 。
在仿真模型中,负责运输、处理移动对象(如零部件)的对象。
(PS :包括但不限于场地、设施等) *The passive material flow object 。
不处理MUs ,而是负责存储MUs 或者显示对MUs 的跟踪信息。
*the moving units (MUs )。
仿真过程中,被创建、存储、运输、处理、移动的对象、部件 *the resource objects 。
控制资源池(workerpool )中的资源(workers )何时、如何到达场所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