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豪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29.73 KB
- 文档页数:2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F -19 Ca-40 Cu-64 ―、选择题(16个小题,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边电子能量B.基态F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C.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s区23、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B.原子半径:③>②>①C.电负性: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4、下列各组微粒的空间构型相同的是①NH3和H2O ②NH4+和H3O+ ③NH3和H3O+ ④O3和SO2 ⑤CO2和BeCl2 ⑥SiO44- 和SO42- ⑦BF3和A12C16A.全部B.除④⑥⑦以外C.③④⑤⑥D. ②⑤⑥5、关于化学式[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9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C.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比是1∶2D.加入足量AgNO3溶液,所有Cl-均被完全沉淀6、最近发现一种由钛(Ti)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圆圈表示钛原子,黑点表示碳原子,则它的化学式为A. TiCB. Ti13C14C. Ti4C7D. Ti14C13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①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而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②配位键在形成时,是由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③金属键的实质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④在冰晶体中,既有极性键、非极性键,又有氢键;;⑤化合物NH4Cl和CuSO4.5H2O都存在配位键;⑥NaCl、HF、CH3CH2OH、SO2都易溶于水,但原因不完全相同A. ①③B. ②④C. ②⑤D. ④⑥8、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晶体中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有自范性;而非晶体中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无自范性;②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③共价键可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④MgO的晶格能远比NaCl大,这是因为前者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多,离子半径小;⑤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复排列;⑥晶体尽可能采取紧密堆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定;⑦干冰晶体中,一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CO2分子紧邻;CsCl和Na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为6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④⑤⑥D. ②③⑦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10、某烃结构式用键线表示为,该烃与Br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 : 1加成时,所得产物有A. 3种B. 6种C. 5种D. 4种11、有关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②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③12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④12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2、金刚烷(C10H16)是一种重要的脂肪烷烃,其结构高度对称,如右图所示。
山西省大同市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9月阶段测试试题(扫描版,无
答案)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山西省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8高三上·赣州期中)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荷B . 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路,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C . 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D .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前者小于1nm后者介于1nm~100nm之间2. (2分) (2019高三上·宜春期末) 25℃时,将浓度均为0.1mo1·L-1、体积分别为Va和Vb的HA溶液与B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a+Vb=1000mL,Va、Vb与混合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
说法正确的是()A . Ka(HA)=1×10-6B . b点时,水电离出的c(H+)=10-7mo/LC . 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D . c点时,随温度升高而减小3. (2分) (2017高二下·金华期末) 常温下,关于pH相同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c(NH3·H2O)>c(NaOH)B . c(NH4+)= c(Na+)= c(OH-)C . 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 . 等体积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完全中和时,氨水所消耗的盐酸体积多4. (2分) (2018高三上·天津期末) 向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0.3 mol Z和一定量的Y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一所示。
图二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Y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5 molB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g)+Y(g) 3Z(g) ∆H<0C . 若t0=0,t1=10 s,则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0.03 mol/(L·s)D . 反应物X的转化率t6点比t3点高5. (2分)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72﹣和CrO42﹣)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CrO42﹣Cr2O72﹣Cr3+Cr(OH)3↓己知转化过程中的反应为:2CrO42﹣(aq)+2H+(aq)═Cr2O72﹣(aq)+H2O(1).转化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含量为28.6g/L,CrO42﹣有10/11转化为Cr2O7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转化过程中,增大c(H+),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rO42﹣的转化率提高B . 常温下Ksp[Cr(OH)3]=1×10﹣32 ,要使处理后废水中c(Cr3+)降至1×10﹣5mol/L,应调溶液的pH=5C . 若用绿矾(FeSO4•7H2O)(M=278)作还原剂,处理1L废水,至少需要917.4gD . 常温下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104 ,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16. (2分)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 ,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0.1mol,则反应速率为()A . v(H2)=0.03 mol/(L•min)B . v(N2)=0.02 mol/(L•min)C . v(NH3)=0.17 mol/(L•min)D . v(NH3)=0.01 mol/(L•min)7. (2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②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③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④1molA与1molB充分反应后,能量变化为△E⑤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E减小⑥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⑦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⑧E2是反应C(g)+D(g)⇌A(g)+B(g)的活化能以上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⑤⑥⑦⑧B . ①②③④C . ①③⑤⑦D . ②⑥⑧8. (2分)某种溶质的溶液的pH=2,向该溶液中加水到体积变为原来溶液体积的10倍,所得溶液的pH在2~3之间,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A . 强酸B . 弱酸C . 强碱D . 弱碱9. (2分) (2016高一上·大同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把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倒入到试管中,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多余的试剂倒入原试剂瓶中B .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 . 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D . 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中的水全部加热蒸干10. (2分) (2017高二上·上饶期中)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时,需经过NaOH溶液的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
山西省大同市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l-35.5 Co-5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基态原子是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B.基态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12p3C.焰色反应是金属原子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产生的光谱D.同一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一定低于基态时的能量【答案】A【解析】A、基态原子是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A项正确;B、基态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2,B项错误;C、是金属原子电子受热激发后再回到较低能级时将多余能量以光能释放, C项错误;D、同一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一定大于基态时的能量,D项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原子能量2.下列各项中的X和Y两种原子,化学性质—定相似的是()A.X原子和Y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B.X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Y原子的3p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C.X原子的2p能级上有三个电子,Y原子的3p能级上有三个电子D.X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Y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答案】C考点:考查化学性质3.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质子数c>d,离子的还原性:Y2->Z-B.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C.原子半径X<W,第一电离能X<WD.电负性Z>Y>W>X【答案】D考点: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4.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系和周期的划分时提出了以下观点:①周期系的形成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②元素周期系中IA族元素统称为碱金属元素属于s区;③每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均是从 ns1开始至ns2np6结束;④元素周期系的每一周期元素的种类均相等;⑤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和1s22s22p63s23p3 的两元素的原子位于同一周期;⑥周期序号越大,该周期所含金属元素一般越多。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3月月考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3月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3月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3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计60分)l、锎是锕系中的一种元素,1 mg锎()每秒钟约能释放出2.34×109个中子,在医学上常用作治疗恶性肿瘤的中子源。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中,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98 B。
和互为同位素C.锎位于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 D。
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56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小数,是由于元素具有同位素B。
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或离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K+和Ar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氧化性K+比Ar强D.金属高子的电子层数一定比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少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最外层电了数大于3(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B。
某元素的离子的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3周期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2 周期D。
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4、从宏观方面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方面看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微粒,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B。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
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定是纯净物D。
大同三中2018-2019学年度10月月考卷高二化学考试范围:选修四第一、二章;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填空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1.纽约一家公司设计出Soccket足球,每被踢一下,足球的内置机制就会把能量储存起来;被储存的能量可以通过USB接口给手机等充电。
在Soccket足球充放电的过程中,下列有关能量转化形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踢球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踢球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手机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手机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B.甲烷的标准燃烧热ΔH=-890.3 kJ·mol-1,则CH4(g)+2O2(g)=CO2(g)+2H2O(g) ΔH <-890.3 kJ·mol-1C.已知:500 ℃、30 MPa下,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将1.5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 kJD.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kJ/mol 3.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时,v正(O2)=v逆(O2)必成立B.关系式5v正(O2)=4v逆(NO)平衡时成立C.用四种物质NH3、O2、NO、H2O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的数值中,v正(H2O)最小D.若投入4 mol NH3和5 mol O2,通过控制外界条件,必能生成4 mol NO4.N2(g)与H2(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g),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I为放热过程、Ⅱ为吸热过程B. 1/2 molN2和3/2molH2的键能之和大于1 mol NH3的键能C. 1/2molN2和3/2molH2所具有的能量之和低于1 mol NH3所具有的能量D.该过程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 kJ/mol5.在372K时,把0.5molN2O4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8高三上·怀化期中) 一定温度下,在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2O5(g)4NO2(g)+O2(g)△H>0,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曲线b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B . 10 s时,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C . 20 s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D . 0-20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O5)=0.1 mol·L-1·s-12. (2分) (2020高一下·长春月考) 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类的是()A . CH3CH3B . C6H6C . CH2=CH2D . CH3COOH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制取氯乙烷(CH3一CH2Cl)的最好的方法是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B . 乙烯、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两者的褪色原理相同C . 2﹣丁烯不存在顺反异构体D . 研究有机物一般要经过的基本步骤为:分离、提纯→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其中最早提出元素定量分析的是法国化学家李比希4. (2分) (2017高二下·河南期中) 为倡导“低碳”,减小CO2对环境的影响,需对CO2进行创新利用研究.T1℃使,将将9mol CO2和12mol H2充入3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容器中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曲线Ⅰ所示,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p0 .改变某一条件重新进行上述反应,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曲线Ⅱ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增大压强B . T2℃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52,则T2>T1C . 在T1℃,若起始时向容器充入4.5 mol CO2、6 mol H2 ,平衡时容器内压强P1>D . 在T1℃,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5 mol CO2、5 mol H2、5 mol CH3OH(g)和5 mol H2O(g),则达平衡前v(正)>v(逆)5. (2分) (2016高一下·庄浪期中)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平衡时的特征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⑤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A . ①②⑤B . ①③④C . ①②③④D . ①③⑤6. (2分) (2018高二上·湖北期中) 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A . 相同温度下,pH相同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B . NH4Cl溶液中NH 和Cl-的数目C . 用0.1 mol/L的盐酸中和pH、体积均相同的氨水和NaOH溶液消耗盐酸体积D . 纯水在100℃和25℃时pH7. (2分) (2016高二上·琼海期中) 常温时,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的溶液pH ()A . 等于7B . 大于7C . 小于7D . 无法确定8. (2分) (2020高一下·衢州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室温下测得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3.0,则HA一定为弱电解质B . 室温下将0.1mol·L-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11.0C . 室温下NaClO溶液中有:c(H+)+c(Na+)=c(OH-) +c(ClO-)D . 室温下0.1mol·L-1的HA溶液与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一定等于7.09. (2分) 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如右图所示。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大同市豪洋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1.肼(N2H4)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已知N2H6SO4的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晶体内不存在()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范德华力2.下列式子为分子式的是()A.NH4Cl B.Cu C.SiO2D.I23.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或升华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MgO和SiC B.Fe和S C.CO2和SiO2D.碘和干冰升华4.下面关于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小的环上,有3个Si原子和3个O原子B.最小的环上,Si和O原子数之比为1:2C.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D.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处于中心,Si处于4个顶角)6.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个碳原子都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结合.据图分析,石墨晶体中碳原子数与共价键数之比为()A.3:2 B.2:1 C.1:3 D.2:37.如图是金属晶体的四种常见晶胞,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②为六方最密堆积,③为体心立方堆积B.③和④的配位数都是12C.完全属于④的金属原子数为6个D.③的空间利用率小于④8.元素X的某价态离子X 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的晶体晶胞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B.晶体中与一个N3﹣距离最近的X n+为8个C.X n+中n的值为1D.该晶体中N3﹣与X n+的个数比为3:19.近年来,在特殊条件下科学家制得了一种新型二氧化碳晶体,该晶体硬度熔沸点都很高,有类似于二氧化硅的结构,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该晶体的微粒为分子B.1mol该晶体中有2mol共价键C.该二氧化碳晶体和干冰存在的作用力完全相同D.一定条件下该晶体能与氢氧化钠反应10.经探明我国在沿海大陆架和西藏地区蕴含丰富的可燃冰即甲烷水合物,如图是一种甲烷晶体的结构,图中每个小球代表一个甲烷分子(甲烷分子分别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下列有关该晶体说法正确的是()A.该晶体与氯化钠的晶体类型相同B.该晶体熔化只需要破坏共价键C.SiH4分子的稳定性强于甲烷D.每个顶点的甲烷与之距离最近的甲烷分子有12个11.根据晶体的性质判断下列哪种晶体最有可能是分子晶体()A.Al4C3晶体,熔点2200℃,熔融态不导电B.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C.VF5晶体易溶于一些有机溶剂中D.BaCl2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B12结构单元SF6HCN.单质12形成的晶体可能为原子晶体B.SF6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S8和HCN形成晶体后,晶体类型相同D.HCN形成晶体后,晶体中的作用力只有共价键13.二氧化碳的晶胞如图,每8个CO2构成立方体,且在6个面的中心各有1个,在每个CO2周围距离为a(其中a为立方体棱长)的CO2有()A.4个B.8个C.12个D.6个14.冰晶石(化学式为Na3AlF6)的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已知冰晶石熔融时电离方程式为Na3AlF6=3Na++AlF6﹣.●位于大立方体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那么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微粒是()A.Na+B.Al3+C.F﹣D.AlF6﹣15.氮氧化铝(AlON)属原子晶体,是一种超强透明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AlON和石英的化学键类型相同B.AlON和石英晶体类型相同C.AlON和(工业上通过电解法制备铝用的)Al2O3的化学键类型不同D.AlON和(工业上通过电解法制备铝用的)Al2O3晶体类型相同16.如图所示晶体结构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电压、电光等功能的晶体材料的最小结构单元(晶胞).晶体内与每个“Ti”紧邻的氧原子数和这种晶体材料的化学式分别是(各元素所带电荷均已略去)()A.8;BaTi8O12B.8;BaTi4O9C.6;BaTiO3D.3;BaTi2O3二、(共52分)(1)A组属于晶体,其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2)B组晶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是(填序号).①有金属光泽②导电性③导热性④延展性(3)C组中HF熔点反常是由于.(4)D组晶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填序号).①硬度小②水溶液能导电③固体能导电④熔融状态能导电(5)D组晶体的熔点NaCl>KCl,其原因解释为:.18.如图是钾、氧元素形成晶体的一个晶胞,晶体中氧元素以O2x﹣离子形式存在.(1)该结构与的结构基本相似(选填后面的字母)A.氯化钠B.氯化铯C.干冰D.二氧化硅(2)该晶体的化学式为,O2x﹣中x的值为(3)每个O2x﹣离子周围与之最近且等距离的K+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4)假设晶体中氧的化合价可看作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则0价的氧原子和﹣2价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9.铜和锌是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观察图回答后面的问题.观察图1回答下面四个问题(1)已知硫化锌的晶胞类似于金刚石的晶胞,则∠abc=;(2)在晶胞中与S2﹣距离最近的Zn2+有个;(3)1pm=m(4)晶胞边长为540.0pm,利用上图构建的△abc,确定a位置S2﹣离子与b位置Zn2+离子之间的距离cm (要求:用包含正弦的式子表示,不要求计算出最终结果).观察图2回答下面问题(5)在铜晶胞的截面图中,每个铜原子可认为是刚性小球(不发生形变的小球),若晶胞的边长为a nm,利用该图和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在晶胞中铜原子的配位数是,铜晶胞的堆积模型的名称是②则铜原子的半径r=nm(用包含a的式子表示,不要求计算出具体的数值);③完成铜空间利用率计算公式的填空:空间利用率=%(分式上的两空用包含a的式子表示).20.已知六方氮化硼类似于石墨的结构,如图所示,利用所学知识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六方氮化硼的化学式.(2)硼原子与氮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层间作用力为.(3)六方氮化硼虽然类似于石墨结构,但是不导电,其原因是.(4)氮化硼和磷化硼都是高温结构陶瓷,但氮化硼晶体的熔点要比磷化硼晶体高,其原因是.(5)六方氮化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另外一种结构X,该结构类似于金刚石,回答下列问题.①在X结构的晶胞中含有的B原子数为,含有的N原子数为.②在X中B原子与N原子之间共价键与配位键的数目比为.21.原子序数X<Y<Z,X、Y、Z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能层和能级,且I1(X)<I1(Z)<I1(Y),其中基态Y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X和Y形成的某晶体W的晶胞如图1所示,已知其硬度超过了晶体硅,回答下列问题.(1)X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X元素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写出X形成的一种属于分子晶体的同素异形体的化学式.(2)Z元素与硅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实验.(3)写出Y元素的名称.(4)晶体W的晶体类型是,其硬度超过晶体硅的原因是.(5)在晶体W中X元素的杂化类型是(提示:X只有一种杂化方式),Y元素的杂化类型是(提示:Y只有一种杂化方式).(6)Y与Al可形成一种超耐高温、超抗冲击的晶体,其晶胞如图2所示,回答后面问题.①该晶体的晶体类型可能是.②该晶体中包含的化学键类型有.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大同市豪洋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1.肼(N2H4)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已知N2H6SO4的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晶体内不存在()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范德华力【考点】化学键.【分析】硫酸铵晶体中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铵根离子内部N和H之间存在共价键,离子晶体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解答】解:硫酸铵晶体中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铵根离子内部N和H之间存在共价键,硫酸铵晶体属于离子晶体,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N2H6SO4的某晶体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所以该晶体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和氮与氢之间的配位键、阳离子和阴离子,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故选D.2.下列式子为分子式的是()A.NH4Cl B.Cu C.SiO2D.I2【考点】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表示分子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NH4Cl为离子晶体,由离子构成,不存在分子,故A不选;B.Cu为金属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故B不选;C.SiO2为原子晶体,由原子构成,故C不选;D.I2为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为分子式,故D选;故选D.3.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或升华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MgO和SiC B.Fe和S C.CO2和SiO2D.碘和干冰升华【考点】化学键.【分析】离子晶体熔化克服离子键,原子晶体熔化克服共价键,金属晶体熔化克服金属键,分子晶体熔化或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MgO熔化克服离子键、SiC熔化克服共价键,类型不同,故A不选;B.S熔化克服分子间作用力,Fe熔化克服金属键,类型不同,故B不选;C.CO2熔化或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SiO2熔化克服共价键,类型不同,故C不选;D.碘和干冰升华均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类型相同,故D选;故选D.4.下面关于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小的环上,有3个Si原子和3个O原子B.最小的环上,Si和O原子数之比为1:2C.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D.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处于中心,Si处于4个顶角【考点】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分析】根据二氧化硅晶体中结构单元判断硅、氧原子的位置关系,二氧化硅的最小环上含有6的氧原子和6个硅原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故A错误;B.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所以最小的环上硅氧原子数之比为1:1,故B错误;C.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故C正确;D.二氧化硅晶体中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每个硅原子能构成四个共价键,每个氧原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Si处于中心,O处于4个顶角,故D错误.故选C.)【考点】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分析】离子化合物形成的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键长越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则晶体的熔点越高.【解答】解:离子化合物形成的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键长越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则晶体的熔点越高,三种物质所带电荷:MgO>NaI=NaF,键长:MgO<NaF<NaI,故离子键强度MgO>NaF>NaI.故选B.6.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个碳原子都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结合.据图分析,石墨晶体中碳原子数与共价键数之比为()A.3:2 B.2:1 C.1:3 D.2:3【考点】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分析】利用均摊法计算碳原子占有的C﹣C化学健个数,每个碳原子与其占有的C﹣C化学健之比即是石墨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与C﹣C化学健之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六边形中由6个C原子,每个碳原子被3个六边形共用,则一个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目是6×=2,占有的碳碳单键数目是6×=3,所以碳原子数与碳碳单键数之比为2:3,故选D.7.如图是金属晶体的四种常见晶胞,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②为六方最密堆积,③为体心立方堆积B.③和④的配位数都是12C.完全属于④的金属原子数为6个D.③的空间利用率小于④【考点】晶胞的计算.【分析】A.②为体心立方堆积,③为六方最密堆积;B.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12,④12;C.利用均摊法计算每个晶胞中原子个数;D.空间利用率:①52%、②68%、③74%、④74%.【解答】解:A.①为简单立方堆积、②为体心立方堆积,③为六方最密堆积、④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故A错误;B.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12,④中配位数=3×8×=12,故B正确;C.中原子个数=8×+6×=4,故C错误;D.空间利用率:①52%、②68%、③74%、④74%,所以原子利用率顺序:①<②<③=④,故D错误;故选B.8.元素X的某价态离子X 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的晶体晶胞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B.晶体中与一个N3﹣距离最近的X n+为8个C.X n+中n的值为1D.该晶体中N3﹣与X n+的个数比为3:1【考点】晶胞的计算.【分析】A.X 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X n+所含电子=2+8+18=28,故原子序数为28+n;B.晶胞中X n+处于棱中心,与之相邻的N3﹣离子处于X n+所在棱的顶点;C.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X n+、N3﹣离子数目,再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D.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X n+、N3﹣离子数目.【解答】解:A.X 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X n+所含电子=2+8+18=28,故原子序数为28+1=29,故A错误,B.晶胞中X n+处于棱中心,与之相邻的N3﹣离子处于X n+所在棱的顶点,晶体中每个X n+周围有2个等距离且最近的N3﹣,故B错误;C.晶胞中X n+可知数目为12×=3、N3﹣离子数目为8×=1,故该晶体的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3:1,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3n﹣3=0,故n=1,故C正确;D.晶胞中X n+可知数目为12×=3、N3﹣离子数目为8×=1,故该晶体中N3﹣与X n+的个数比为1:3,故D错误;故选C.9.近年来,在特殊条件下科学家制得了一种新型二氧化碳晶体,该晶体硬度熔沸点都很高,有类似于二氧化硅的结构,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该晶体的微粒为分子B.1mol该晶体中有2mol共价键C.该二氧化碳晶体和干冰存在的作用力完全相同D.一定条件下该晶体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考点】原子晶体.【分析】A、该晶体硬度熔沸点都很高,有类似于二氧化硅的结构,属于原子晶体;B、该二氧化碳晶体中,1个C原子形成4个C﹣O键;C、该晶体硬度熔沸点都很高,有类似于二氧化硅的结构,属于原子晶体,而干冰属于分子晶体;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解:A、该晶体硬度熔沸点都很高,有类似于二氧化硅的结构,属于原子晶体,则组成该晶体的微粒为原子,故A错误;B、该二氧化碳晶体中,1个C原子形成4个C﹣O键,故1mol该晶体中含4molC﹣O共价键,故B错误;C、该二氧化碳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存在的作用力只有C﹣O共价键,而干冰属于分子晶体,存在的作用力有分子内C﹣O共价键,还有分子间作用力,所以该二氧化碳晶体和干冰存在的作用力不完全相同,故C错误;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一定条件下该晶体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D正确,故选:D.10.经探明我国在沿海大陆架和西藏地区蕴含丰富的可燃冰即甲烷水合物,如图是一种甲烷晶体的结构,图中每个小球代表一个甲烷分子(甲烷分子分别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下列有关该晶体说法正确的是()A.该晶体与氯化钠的晶体类型相同B.该晶体熔化只需要破坏共价键C.SiH4分子的稳定性强于甲烷D.每个顶点的甲烷与之距离最近的甲烷分子有12个【考点】分子晶体.【分析】A、甲烷晶体的构成微粒是甲烷分子,属于分子晶体,氯化钠晶体的构成微粒是离子,属于离子晶体;B.甲烷晶体的构成微粒是甲烷分子,属于分子晶体,熔化只需要破坏分子间作用力;C.根据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判断;D.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以晶胞中顶点上的甲烷分子为研究对象,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甲烷分子分布在立方体的3个面心上,每个甲烷分子被8个立方体共用,每个面心又被2个立方体共用,据此计算.【解答】解:A、甲烷晶体的构成微粒是甲烷分子,属于分子晶体,氯化钠晶体的构成微粒是离子,属于离子晶体,所以该晶体与氯化钠的晶体类型不同,故A错误;B、甲烷晶体的构成微粒是甲烷分子,属于分子晶体,熔化只需要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不需要破坏共价键,故B错误;C.由于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因为C的非金属性比Si强,所以SiH4分子的稳定性弱于甲烷,故C错误;D.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以晶胞中顶点上的甲烷分子为研究对象,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甲烷分子分布在立方体的3个面心上,每个甲烷分子被8个立方体共用,每个面心又被2个立方体共用,所以每个甲烷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甲烷分子有=12个,故D正确;故选D.11.根据晶体的性质判断下列哪种晶体最有可能是分子晶体()A.Al4C3晶体,熔点2200℃,熔融态不导电B.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C.VF5晶体易溶于一些有机溶剂中D.BaCl2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考点】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分析】A.熔点高不是分子晶体的性质;B.硬度大是原子晶体的性质;C.熔沸点较低,易溶于有机溶剂;D.熔融时能导电,分子晶体构成微粒为分子,不可能电离,不导电.【解答】解:A.碳化铝,黄色晶体,熔点2200℃,熔融态不导电,应为原子晶体,故A错误;B.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属于原子晶体,故B错误;C.五氟化钒,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具有分子晶体的性质,属于分子晶体,故C正确;D.BaCl2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应为离子晶体或金属晶体,故D错误;故选C.).单质12形成的晶体可能为原子晶体B.SF6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S8和HCN形成晶体后,晶体类型相同D.HCN形成晶体后,晶体中的作用力只有共价键【考点】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分析】A.B12结构单为空间网状结构,熔点较高,为原子晶体的性质;B、SF6空间构型为对称结构,含S﹣F极性键,分子极性抵消;C、根据晶体中存在的微粒判断;D.HCN为分子晶体,形成晶体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分子内部存在共价键.【解答】解:A.由图知,B12结构单为空间网状结构,熔点较高,可能为原子晶体,故A正确;B.SF6空间构型为对称结构分子极性抵消,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电荷分布均匀,是由S﹣F 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C.固态S是由S8构成的,该晶体中存在的微粒是分子,所以属于分子晶体,HCN属于酸,其晶体为分子晶体,故C正确;D.HCN为分子晶体,形成晶体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分子内部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D.13.二氧化碳的晶胞如图,每8个CO2构成立方体,且在6个面的中心各有1个,在每个CO2周围距离为a(其中a为立方体棱长)的CO2有()A.4个B.8个C.12个D.6个【考点】分子晶体.【分析】由图可知,以立方体顶点的二氧化碳为例,周围距离为a即为面对角线的一半,这样的二氧化碳分子分布在与之相连的面的面心上,据此答题.【解答】解:由图可知,以立方体顶点的二氧化碳为例,周围距离为a即为面对角线的一半,这样的二氧化碳分子分布在与之相连的面的面心上,而与一个顶点相连的面有12个,所以这样的二氧化碳分子也有12个,故选C.14.冰晶石(化学式为Na3AlF6)的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已知冰晶石熔融时电离方程式为Na3AlF6=3Na++AlF6﹣.●位于大立方体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那么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微粒是()A.Na+B.Al3+C.F﹣D.AlF6﹣【考点】晶胞的计算.【分析】根据冰晶石电离方程式知,该物质的构成微粒是Na+、AlF6﹣,且二者个数之比为3:1,●个数=8×+6×=4,○个数=8+12×=11,根据阴阳离子个数之比确定▽所代表的微粒.【解答】解:根据冰晶石电离方程式知,该物质的构成微粒是Na+、AlF6﹣,且二者个数之比为3:1,●个数=8×+6×=4,○个数=8+12×=11,要使该晶胞中Na+、AlF6﹣为3:1,则▽所代表的微粒应该是○,为Na+,故选A.15.氮氧化铝(AlON)属原子晶体,是一种超强透明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AlON和石英的化学键类型相同B.AlON和石英晶体类型相同C.AlON和(工业上通过电解法制备铝用的)Al2O3的化学键类型不同D.AlON和(工业上通过电解法制备铝用的)Al2O3晶体类型相同【考点】原子晶体.【分析】氮氧化铝(AlON)属原子晶体,石英(SiO2)属于原子晶体,Al2O3属于离子晶体,结合选项来解答.【解答】解:A.二者均属于原子晶体,均只含有共价键,故A正确;B.二者均属于原子晶体,故B正确;C.AlON属于原子晶体,只含有共价键,而Al2O3属于离子晶体,只含有离子键,故C正确;D.AlON属于原子晶体,而Al2O3属于离子晶体,晶体类型不同,故D错误;故选D.16.如图所示晶体结构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电压、电光等功能的晶体材料的最小结构单元(晶胞).晶体内与每个“Ti”紧邻的氧原子数和这种晶体材料的化学式分别是(各元素所带电荷均已略去)()A.8;BaTi8O12B.8;BaTi4O9C.6;BaTiO3D.3;BaTi2O3【考点】晶胞的计算.【分析】结构可知,Ba位于体心为1个,Ti位于顶点,为8×=1个,O位于棱心,为12×=3个,晶体内“Ti”紧邻的氧原子在棱上.【解答】解:由结构可知,Ba位于体心为1个,Ti位于顶点,为8×=1个,O位于棱心,为12×=3个,其化学式为BaTiO3,晶体内“Ti”紧邻的氧原子在棱上,则晶体内与每个“Ti”紧邻的氧原子数为=6个,化学式为BaTiO3,故选C.二、(共52分)组属于原子晶体,其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2)B组晶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是①②③④(填序号).①有金属光泽②导电性③导热性④延展性(3)C组中HF熔点反常是由于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其熔化时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4)D组晶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②④(填序号).①硬度小②水溶液能导电③固体能导电④熔融状态能导电(5)D组晶体的熔点NaCl>KCl,其原因解释为:NaCl>KCl都为离子晶体,r(Na+)<r (K+),在离子所带电荷相同的情况下,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熔点就越高.【考点】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熔点可知A组属于原子晶体,B组属于金属晶体,C组属于分子晶体,D组属于离子晶体;(2)B组物质为金属晶体,具有金属的通性;(3)由于HF中存在氢键,导致HF的沸点比其它氢化物的沸点高;(4)D组物质为离子晶体,根据离子晶体的性质判断;(5)离子晶体的晶格能大小取决于离子半径的电荷的因素,离子半径越小,电荷越多,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解答】解:(1)A组熔点最高,属于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为原子,微粒间作用力为共价键;故答案为:原子;共价键;(2)B组物质为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故答案为:①②③④;(3)由于HF中存在氢键,导致HF的沸点比其它氢化物的沸点高;故答案为: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其熔化时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4)D组物质为离子晶体,有硬度大、水溶液能导电、固体不能导电而熔融状态能导电的性质;故答案为:②④;(5)NaCl>KCl都为离子晶体,r(Na+)<r(K+),在离子所带电荷相同的情况下,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熔点就越高,所以熔点:NaCl>KCl;故答案为:NaCl>KCl都为离子晶体,r(Na+)<r(K+),在离子所带电荷相同的情况下,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熔点就越高.18.如图是钾、氧元素形成晶体的一个晶胞,晶体中氧元素以O2x﹣离子形式存在.(1)该结构与A的结构基本相似(选填后面的字母)A.氯化钠B.氯化铯C.干冰D.二氧化硅(2)该晶体的化学式为KO2,O2x﹣中x的值为1(3)每个O2x﹣离子周围与之最近且等距离的K+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4)假设晶体中氧的化合价可看作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则0价的氧原子和﹣2价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1.【考点】离子晶体.【分析】①根据晶胞图的结构可知,每个钾离子周围有6个O2﹣离子,每个O2﹣周围有6个钾离子,据此答题;②根据均摊法可知,每个晶胞中含有钾离子的个数为8×+6×=4,含有O2﹣离子的个数为12×+1=4,据此确定化学式;③以体心上O2﹣的为例,O2﹣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K+分布在周围6个面的面心上,所以6个K+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据此判断.④根据平均化合价计算两种化合价的氧原子个数之比.【解答】解:①根据晶胞图的结构可知,每个钾离子周围有6个O2﹣离子,每个O2﹣周围有6个钾离子,所以晶胞结构与氯化钠相似,故选:A;②根据均摊法可知,每个晶胞中含有钾离子的个数为8×+6×=4,含有O2﹣离子的个数为12×+1=4,所以晶胞中钾离子与O2﹣的个数比为1:1,所以化学式为KO2,O2x﹣中x的值为1;故答案为:KO2;1;③以体心上O2﹣的为例,O2﹣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K+分布在周围6个面的面心上,所以6个K+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故答案为:正八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