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抢劫还是敲诈勒索-(1)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胁迫式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辩异作者:张哲飞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12期摘要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是我们刑法中犯罪性质较为恶劣的犯罪行为,严重影响正常社会秩序。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是刑法中极易混淆的罪名,相似的特征和犯罪构成给司法工作者在司法实践中造成很多阻碍。
如何准确辩异两罪是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仅从分析两罪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件,提出辩异两罪的关键点,通过真实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和正确区分罪名,并提出辩异两罪的三个当场和犯罪程度,以期对我国的刑法罪名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抢劫罪敲诈勒索罪胁迫行为手段作者简介:张哲飞,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社会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法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4-282-02一、胁迫式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一)胁迫式抢劫罪抢劫罪,根据刑法条文规定为:“犯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夺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胁迫式抢劫作为抢劫罪中一种特定行为手段是指犯罪人使用胁迫方法非法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抢劫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公共财产所有权、他人财产权利和公民人身权。
抢劫罪的社会危害性极高,是刑法中规定处罚较为严格的罪名。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令被害人不能反抗的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劫罪的手段行为包括暴力和胁迫,本文在此仅讨论抢劫罪中的使用胁迫方法抢夺他人财物。
一般认为,抢劫罪的胁迫,是指对被害人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来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或者当场夺走其财物的行为。
(二)敲诈勒索罪刑法条文中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胁迫、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违背自己真实意愿交出财物的行为。
试论敲诈勒索与抢劫在司法实践中的区别作者:潘宇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为谋取不法利益通过微信设骗局,利用女性犯罪嫌疑人诱惑“好色者”上钩,男性犯罪嫌疑人带人“捉奸”并向被害人劫取或勒索钱财的案件屡见不鲜,这种作案方式通常被人们称为“仙人跳”。
然而,“仙人跳”却屡屡惨遭滑铁卢,虽没赔掉夫人,却实实在在地折了兵。
致使不法之徒身陷囹圄,法庭受审,随之而来的“仙人跳”案件中的定性问题也成为了此类案件中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其中关于敲诈勒索和抢劫的争论久未平息。
关键词“仙人跳” 抢劫敲诈勒索作者简介:潘宇,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7.04.035日前,笔者在办案中接触到这样一个案件,2017年1月初,小丽找到其朋友吴某某并对吴某某说她妈妈生病了需要钱,想通过“仙人跳”的方式找个人弄点钱,吴某某本是游手好闲的人员,想到有机会发个小财于是爽快的答应了,2017年1月13日上午,刚从睡梦中醒来的吴某某看见手机微信上有小丽发来的信息,主要内容是一些小丽和一名正在追求小丽的男子李某某的微信聊天截图,记载了二人颇为暧昧的聊天信息,小丽当时就跟吴某某说有个男的叫李某某的一直在追求她,还给她发了许多暧昧的信息,吴某某立即拨通了小丽的电话并问小丽什么意思,小丽明确的向吴某某表达了准备把李某某作为作案目标,并称李某某家中颇为殷实平时出手大方比较“好下手”,吴某某当即爽快的答应了,并和小丽密谋了如何通过小丽把李某某“钓”出来。
然后吴某某就立刻给其朋友王某某发信息,把“仙人跳”的作案方案跟王某某和盘托出,并提出让王某某充当打手跟吴某某一起去找李某某要钱,王某某当即表示同意,当天上午10点左右,吴某某开车在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某小区门口接上了王某某,这时候小丽就给吴某某通过微信发过来一条信息,说她已经“钓”到了李某某,现在在广场肯德基餐厅门口,正准备去吃饭了。
试论胁迫式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辩异论文摘要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是我们刑法中犯罪性质较为恶劣的犯罪行为,严重影响正常社会秩序。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是刑法中极易混淆的罪名,相似的特征和犯罪构成给司法工作者在司法实践中造成很多阻碍。
如何准确辩异两罪是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仅从分析两罪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件,提出辩异两罪的关键点,通过真实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和正确区分罪名,并提出辩异两罪的三个当场和犯罪程度,以期对我国的刑法罪名研究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抢劫罪敲诈勒索罪胁迫行为手段一、胁迫式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一)胁迫式抢劫罪抢劫罪,根据刑法条文规定为:“犯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夺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胁迫式抢劫作为抢劫罪中一种特定行为手段是指犯罪人使用胁迫方法非法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抢劫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公共财产所有权、他人财产权利和公民人身权。
抢劫罪的社会危害性极高,是刑法中规定处罚较为严格的罪名。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令被害人不能反抗的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劫罪的手段行为包括暴力和胁迫,本文在此仅讨论抢劫罪中的使用胁迫方法抢夺他人财物。
一般认为,抢劫罪的胁迫,是指对被害人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来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或者当场夺走其财物的行为。
(二)敲诈勒索罪刑法条文中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胁迫、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违背自己真实意愿交出财物的行为。
胁迫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威胁行为只要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不要求现实上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理。
威胁的内容是将由行为人自己实现,还是将由他人实现在所不问,威胁内容的实现也不要求自身是违法的。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法学院专业班级:法学08(1)班
课题名称案例分析报告:抢劫罪与抢夺罪、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1、本课题的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司法实务中,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抢夺罪的区分,历来是受到关注的问题。
本课题意在通过司法实践中的案例,分析实践当中,法官是如何区分这三个罪的。
希望从中能体会到实践中法官的思考逻辑和方式,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当中。
2、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例,探讨案例分析报告:抢劫罪与抢夺罪、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案例分析报告:抢劫罪与抢夺罪、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客体和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得出了案例分析报告:抢劫罪与抢夺罪、敲诈勒索罪划分的界限,回答了刑法理论上有关的疑难问题,对司法实务中具体罪名的区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5、研究思路、方法和步骤:
本文先以案例开头,引出抢劫罪界限的讨论,下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案例分析报告:抢劫罪与抢夺罪、敲诈勒索罪的主体、客体以及对象的区别进行论述,先讨论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划分,然后对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加以阐释,从而从整体上对抢劫罪与二罪的界限加以明确。
是抢劫还是敲诈勒索?(1)论文一、案情1996年10月19日中午,万宁市新梅乡茄新村委会外村村民符之全伙同符之强、刘波、黄昌雷(均已判刑)、卢志辉(在逃)等人在海南东线高速公路173公里路段东侧符之全经营的小店里喝酒。
酒后,黄昌雷和刘波的两位朋友走上高速公路准备乘车返回东澳镇。
这时,一辆由三亚开往海口的大巴车行驶过来。
黄昌雷上前拦住了这辆由黄光雄驾驶的大巴车。
拦车时,黄昌雷跌倒在大巴车右前轮的东侧,但没有受伤。
符之全及同伙符之强、卢志辉、刘波等人见状赶到现场。
符之全、卢志辉、刘波冲上大巴车,符之强持汽枪在大巴车驾驶室的旁边威胁、恐吓司机黄光雄,卢志辉还动手殴打黄光雄,要黄光雄付2500元给黄昌雷作为医疗费的赔偿。
黄光雄被迫无奈,便叫乘务员许玉卿交2500元给手持汽枪的符之强。
得款由符之全及同伙分赃吃喝。
全国范围内的严打整治斗争刚刚开始的2001年4月26日,符之全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二、问题本案引出了两个法律问题,一个是定性问题,即到底是抢劫还是敲诈勒索?另一个是适用法律问题,即究竟是适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还是适用修订前的刑法即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三、评析笔者认为,本案被告人符之全的行为构成了抢劫罪,应适用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条第二款定罪量刑。
刑法理论上所称的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者或保管者,当场实施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其不敢或不能反抗,抢走其财物或者迫使其交出财物的行为。
抢劫犯罪是侵犯财产罪中对社会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暴力犯罪。
从抢劫犯罪的构成要件来看,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的抢劫行为的自然人;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被害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实施危害社会的抢劫行为,与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客体和主观方面的表现基本相同。
[案情介绍] 被告人:孙野,男,28岁,河南省巩县人,原系南京炼油厂劳动服务公司驾驶员。
1985年12月因多次流氓、偷窃被劳动教养二年。
1995年6月19日因本案被逮捕。
被告人:严诚,男,27岁,江苏省武进县人,原系南京炼油厂仪表车间工人。
1985年12月因多次盗窃、流氓被劳动教养三年,1995年6月19日因本案被逮捕。
1995年5月30日下午4时许,被告人孙野、严诚伙同吴应强(另案处理)到南京炼油厂石油二村5栋楼,将本厂职工叶仲文叫到楼下。
严诚提出向叶仲文借钱,叶说没有钱,孙野又要叶仲文将在三楼万某家打牌的本厂职工张敏叫下楼。
在楼底楼梯口拐弯处,两被告人以张敏最近打牌赢了钱为由,向张借现金1000元。
张敏提出给300元,并表示不用还。
孙野坚持要借1000元,张敏不从,孙野即朝张敏脸上打一拳,严诚踢张敏一脚,并要张敏到其他地方去借。
张敏即上到三楼去借钱,孙野、严诚在楼下等着拿钱。
此时,三楼万某家中有一部电话,还有5名成年男人。
不久,张敏与另一职工黄某下楼,将1000元现金交给了严诚。
当晚,孙、严二人被抓获。
[案情分析]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孙野、严诚的行为应定何罪,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理由是:(1)两被告人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实施殴打这种暴力手段,迫使被害人张敏交出现金1000元,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2)张敏被迫上楼借钱时,两被告人一直守候在楼下,因此张敏始终没有离开现场,仍然处于两被告人的暴力控制范围;(3)张敏遭到两被告人殴打后上楼借钱,很快即下楼将钱交给被告人,这一过程前后只有二、三十分钟,时间较短,且被告人也没有叫张敏另择时间交付钱财,因此本案属于被告人当场使用暴力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
另一种意见认为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理由是:(1)两被告人事先知道张敏打牌赢了钱,即产生了以“借”为名敲诈勒索张敏钱财的犯意。
在敲诈勒索的过程中,被告人虽然殴打了张敏,但张敏被打后上三楼借钱时,该三楼的万某家中有一部电话和5名成年男人。
浅谈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作者:郭玉峰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33期摘要:区分犯罪之间的界限,应当以犯罪的构成要件为依据,客观地对犯罪行为损害的法益或对法益构成的威胁进行价值判断。
行为人是否当着被害人的面“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和暴力威胁是否达到“足以抑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是划分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界限的两个重要标准。
本文结合当前理论界的通说,对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概念、基本含义、结构特点、犯罪构成进行分析,提出区分两罪之间界限的意见。
关键词:抢劫敲诈勒索界限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是多发性犯罪,其表现形式、作案手段复杂多样。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由于刑法规定的过于概括、简约,使得司法人员在认定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过程中争议较大。
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区分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界限的过程中,都在试图通过法学理论和语言的准确含义找出两罪的区分界限和关键标志。
但是,由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形成一致意见。
本文结合当前理论界的通说,对抢劫罪①和敲诈勒索罪的概念、基本含义、结构特点、犯罪构成进行分析,提出区分两罪之间界限的意见。
一、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概念和基本含义围绕着暴力、威胁行为与取得财物是否具有“当场性”和“足以压制他人反抗程度”,刑法学界对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表述,其中有三种观点具有代表性。
第一种观点认为,手段行为和占有行为具有两个“当场性”是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区分的关键,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当场”,都不构成抢劫罪。
王作富教授认为,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或者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或者以其他使被害人不能抗拒的方法,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或者夺走其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以日后的侵害行为相威胁,当场或者日后占有其财物,或者当场实施暴力或者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迫使被害人日后交付财物的行为。
中顾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试论“入户抢劫”和“敲诈勒索”一、案情介绍2001年1月30日,曾某甲与滕某、陈某甲、陈某乙等人在武胜县烈面镇吃完火锅后,于下午3时到该镇的被告人谢某家中茶馆喝茶。
被告人谢某同熊某(另案处理)、胡某等人就与滕某、陈某甲、陈某乙等人“押金花”(民间赌博方式),曾某甲在一边观看赌博。
赌博进行约半小时,滕某用一副“A、K”金花赢了一盘后,被告人谢某与熊某、胡某以滕某打了假牌为由,要求滕某等人退钱。
曾某甲就同陈某、滕某离开茶馆下楼。
刚走到四楼到三楼转角处,就遭到谢某、熊某、胡某等十余人的围殴,并边打边喊退钱。
曾某甲趁乱离开后到该镇的县第二人民医院包扎伤口,然后乘车到其兄弟曾某乙家。
被告人等人认为曾某甲可能到吉安等地喊人来打架,胡某、熊某就给张某(另案处理)打电话称在烈面挨了打,叫张某带人到烈面打架。
张某等20余人租乘一辆中巴客车赶到烈面镇,在该镇“九洲”宾馆外与谢某、熊某、胡某等10余人汇合。
在宾馆外公路上被告人等人拦住刚从县第二人民医院包扎治疗出来的滕某,被告人等人要滕某退出5000元钱。
滕某将身上的现金1000元交给陈某丙,陈某丙转交给熊某。
又由陈某丙、杜某担保,保证下午6时前再交2000元。
下午6时前,滕某借得现金2000元在八一乡曾某家地坝交给了熊某。
被告人谢某等30余人带上铁棒、砖刀、东洋刀等工具乘车来到武胜县八一乡曾某乙家,张某进入曾某乙家地坝,被告人谢某与熊某、胡某、张某进入曾某乙家寻找到正在室内的曾某,要求曾中顾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某拿5000元钱出来,不拿钱就不允许曾某甲走。
曾某甲之母段某害怕曾某甲在曾某乙家中被打,就到本组村民蒋某处借了现金2000元,借来后在地坝交给了熊某。
被告人谢某一伙人才离开曾某乙家。
/二、行家观点对于被告人谢某的行为定性问题,法律界众说纷纭,各抒己见。
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谢某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
从一则案例看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最近一则案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据报道,一名年轻女子在出租车上遭到了劫持,并被迫交出了身上的财物。
事后,警方抓获了嫌疑人,但对于此案是否构成抢劫罪或者敲诈勒索罪,仍然存在争议。
针对此案,本文将从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进行分析。
一、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1. 主体条件敲诈勒索罪主体特征是必须具有敲诈勒索故意和故意占有财物的意图。
敲诈勒索故意是指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威胁他人采取行动或者不采取行动以达到目的的行为。
2. 行为条件敲诈勒索罪所预示的是威胁他人为达到目的而非胁迫他人实现目的。
敲诈勒索罪并非要求如遇到被害人不从情,并不制止,也就是说,不要求被害人的完全服从,只需要是行为上与犯罪嫌疑人的要求相符合。
敲诈勒索行为需要明确,一般根据行为为标准。
威胁行为有很大灵活性,可以采取利用暴力、恐吓、侮辱、贬低等手段来恫吓被害人,以便获取财物。
二、抢劫罪的构成要件1. 主体条件抢劫罪主体特征是必须具有占有故意和强制性方式的实施意图。
占有故意是指嫌疑人在强制盗取他人财物时,预先知道自己不能拥有该财物,但却在其意欲下成为占有者。
必须要研究嫌疑人的意图和行为是否足以表明对意图下进入他人财产关系。
2. 行为条件抢劫罪的关键在于强迫行为,强迫必须是对人身安全进行的直接威胁或对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的恐吓。
强迫是指通过暴力、威胁等特殊手段迫使被害人放弃对财物的占有权,以实现占有目的。
三、案例分析在此案中,嫌疑人使用胁迫手段,强迫女子交出其兜里的钱包和手机。
根据公安部的定义,如果嫌疑人没有使用暴力,而只是使用了威胁手段,那么此案构成敲诈勒索罪。
嫌疑人在该案中的威胁行为基本符合敲诈和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因此可以认为他是犯罪嫌疑人。
另一方面,如果嫌疑人使用了暴力威胁被害人,那么此案可能构成抢劫罪。
嫌疑人强迫被害人交出其财物,并使用手机软件操作路线给予威胁,这些行为似乎涉及到了人身安全,因此可能构成抢劫罪。
是抢劫还是敲诈勒索?(1)论文
一、案情 1996年10月19日中午,万宁市新梅乡茄新村委会外村村民符之全伙同符之强、刘波、黄昌雷(均已判刑)、卢志辉(在逃)等人在海南东线高速公路173公里路段东侧符之全经营的小店里喝酒。
酒后,黄昌雷和刘波的两位朋友走上高速公路准备乘车返回东澳镇。
这时,一辆由三亚开往海口的大巴车行驶过来。
黄昌雷上前拦住了这辆由黄光雄驾驶的大巴车。
拦车时,黄昌雷跌倒在大巴车右前轮的东侧,但没有受伤。
符之全及同伙符之强、卢志辉、刘波等人见状赶到现场。
符之全、卢志辉、刘波冲上大巴车,符之强持汽枪在大巴车驾驶室的旁边威胁、恐吓司机黄光雄,卢志辉还动手殴打黄光雄,要黄光雄付2500元给黄昌雷作为医疗费的赔偿。
黄光雄被迫无奈,便叫乘务员许玉卿交2500元给手持汽枪的符之强。
得款由符之全及同伙分赃吃喝。
全国范围内的严打整治斗争刚刚开始的20XX年4月26日,符之全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二、问题本案引出了两个法律问题,一个是定性问题,即到底是抢劫还是敲诈勒索?另一个是适用法律问题,即究竟是适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还是适用修订前的刑法即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三、评析笔者认为,本案被告人符之全的行为构成了抢劫罪,应适用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条第二款定罪量刑。
刑法理论上所称的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者或保管者,当场实施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其不敢或不能反抗,抢走其财物或者迫使其交出财物的行为。
抢劫犯罪是侵犯财产罪中对社会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暴力犯罪。
从抢劫犯罪的构成要件来看,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的抢劫行为的自然人;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被害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实施危害社会的抢劫行为,与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客体和主观方面的表现基本相同。
讨论本案时对此无异议。
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
抢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被害人不敢或不能反抗而当场取得财物,这是抢劫罪区别于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的特征。
这里所言的当场取得财物既包括直接劫取被害人的财物,也包括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
具体到本案,被告人符之全及同案人卢志辉、刘波冲上大巴车,符之强手持汽枪在大巴车驾驶室的旁边威胁、恐吓司机黄光雄,卢志辉还殴打黄光雄,要黄光雄付
2500元给本来就没有受伤的黄昌雷作为医疗费的赔偿,这显然是被告人符之全及其同伙当场使用了暴力和胁迫手段。
面对这样的强暴,被害人黄光雄和女乘务员许玉卿不敢且不能反抗,被迫当场交出2500元,这完全符合抢劫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而敲诈勒索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不当场使用暴力,仅以威胁、要挟或将要实施暴力,足以使被害人产生恐惧而被迫交出财物。
此外,敲诈勒索罪取得非法利益的时间一般不是当场取得,而是以后限定的时间。
本案被告人符之全及其同伙持枪在东线高速公路营运的大巴车上抢劫,其社会危害性是极大的,如认定为敲诈勒索罪,难以体现刑法规定的罪刑相适应原则,也不符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严打整治斗争的意图。
在弄清本案的定性问题以后,还要理顺法律的适用问题。
被告人符之全的抢劫行为发生在1996年10月19日,即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施行之前,而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和人民法院审判却在新刑法施行之后。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具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持枪抢劫等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修订前的刑法即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条第二款规定:“犯前款罪,情节严重的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本案被告人符之全及其同伙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持枪抢劫,显属情节严重,把新旧刑法相应的量刑档次加以比较,两者的主刑法定最高刑都是死刑,法定最低刑也都是十年有期徒刑,而两者的附加刑则不相同。
旧刑法规定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新刑法则规定应当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中的“可以”和“应当”是不一样的。
可见,旧刑法的处刑较新刑法要轻。
根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从旧兼从轻”原则,本案应适用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定罪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