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时作业08 Word版含解析.pdf
- 格式:pdf
- 大小:546.38 KB
- 文档页数:9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基础题组]1.(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下列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相对应的是( )A.液氨分解要吸热,可用作制冷剂B.Al2O3难溶于水,可用作耐火坩埚C.硅胶吸附水能力强,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MgO是一种电解质,可用来工业电解冶炼金属镁解析: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因此常用作制冷剂,A项错误;Al2O3熔点高,也很坚固,可用作耐火坩埚,B项错误;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常用作实验室和袋装食品干燥剂、瓶装药品等的干燥剂,C项正确;MgO是一种电解质,但其熔点高,工业上用电解熔融MgCl2来冶炼金属镁,而不用MgO,D项错误。
答案:C2.(2017·青岛模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OH)3在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类疾病时表现出弱碱性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的实质是Al3++3NH3·H2O===Al(OH)3↓+3NH+4C.Al(OH)3可用于中和馒头制作过程(如发酵阶段)中产生的酸D.Al2O3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而Al(OH)3不能解析:治疗胃酸过多时要消耗胃中的酸,因此Al(OH)3表现出碱性,A项正确;Al(OH)3不溶于氨水,B项正确;馒头制作过程中加小苏打是用于发泡和中和酸的,不用Al(OH)3,C 项错误;耐火材料本身有良好的热稳定且熔点很高,而Al(OH)3受热易分解,D项正确。
答案:C3.(2017·哈尔滨一模)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K B.NaC.Fe D.Al解析:金属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防止内层的金属进一步被氧化,D正确。
K、Na、Fe表面形成的氧化膜比较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A、B、C错误。
答案:D4.(2017·大连质检)室温下,在0.2 mol·L-1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 -1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3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解析:A项,a点时,即为Al 2(SO4)3溶液,由于Al3+水解:Al3++3H23+3H +,溶液呈酸性,错误;B项,a~b段,主要是滴入的NaOH溶液中和了水解生成的H+,c(H +)减小,溶液pH增大,另外,一方面,c(H+)减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Al3+的水解,另一方面溶液体积增大,故c(Al3+)减小,错误;C项,b~c段,pH变化缓慢,主要发生反应:Al3++3OH-===Al(OH)3↓,正确;D项,c点后pH变化较快的一段,为Al3+沉淀完全,Al(OH)3未溶解而c(OH-)增大的过程,d点前pH变化较缓慢的一段反应为:Al(OH)3+OH-===AlO-2+2H2O,故d点时,Al(OH)3已完全溶解,错误。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一 钠的性质与应用一、5个关键字记牢钠的物理性质 1.软——质软,硬度小。
2.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3.轻——ρ(H 2O)>ρ(Na)>ρ(煤油)。
4.低——熔点低,低于100 ℃。
5.导——可导电、导热。
[注意] (1)钠的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2)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二、从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1.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与O 2反应(2)与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Cl 2=====△2NaCl 。
(3)与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S =====△Na 2S 。
[思考1] 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白色粉末是什么? 提示:碳酸钠;转化过程为银白色金属钠――→O 2表面变暗(生成Na 2O) ――→H 2O 出现白色固体(生成NaOH )――→H 2O出现液滴(NaOH 潮解)――→CO 2白色块状物质(生成Na 2CO 3·10H 2O) ――→风化白色粉末状物质(生成Na 2CO 3)2.钠与水、盐溶液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①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
②钠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2)钠与盐溶液的反应Na ――→先与水反应NaOH ――→再与盐溶液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钠投入CuSO 4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O +Cu 2+===2Na ++Cu(OH)2↓+H 2↑。
钠投入BaCl 2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H 2O===2NaOH +H 2↑。
3.钠与盐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Na ++H 2↑。
[思考2] (1)钠着火时,能否用水灭火?(2)将大小相同的钠块分别投入到①水,②乙酸,③乙醇中,反应剧烈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人教版化学-高三第一轮基础复习-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铜的说法正确的是()A. 铜在干燥的空气中和在潮湿的空气中存在的形态相同B. 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氯气、硫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相同C. 相同物质的量的浓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铜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的量相同D. 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浓硝酸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②钠投入硫酸铜稀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③过氧化钠可在防毒面具中做供氧剂④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褐色的烟⑤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都能产生白烟.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3.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铝的氧化物可用作于耐高温材料B. Na2O2可用作漂白剂C. 碱石灰可用于干燥CO2、O2等气体D.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4.下列各组溶液,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①Al2(SO4)3和KOH ②稀盐酸和稀Na2CO3③NaAlO2和H2SO4④Ba(OH)2和NaHCO3.A. ①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5.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B. 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C. 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0D. 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6.为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是NO而不是NO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应先打开活塞和旋塞再从U型管右侧加入稀硝酸B. 加入的稀硝酸应充满U型管左侧C. 关闭旋塞后铜丝会全部溶解D. 反应停止后打开活塞,气体变成红棕色7.铝材经脱脂后进行碱洗以除去氧化膜,将碱洗后的溶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加入下列试剂()A. CO2B. 氨水C. NaOHD. HNO3A. AB. BC. CD. D二、多选题9.最近,科学家冶炼了纯度高达99.999%的铁,你估计它不会具有的性质是()A. 硬度比生铁低B. 在潮湿空气中放置不易生锈C. 可溶在稀H2SO4中D. 熔点比生铁低A. AB. BC. CD. D11.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A. U形管内红色褪去B. 试管内溶液变红C. 气球a被吹大D. U形管水位d<c12.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A. AlB. Al2O3C. Na2CO3D. NaHCO313.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A. 试管内水变为红色B. 试管内有沉淀生成C. 气球a被吹大D. U形管水位d高于c14.侯氏制碱法是连续循环生产的过程,主要流程见图,有关该流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母液中含有大量的Na+、NH4+、Cl﹣、CO32﹣B. 通入NH3只是为了增加NH4+浓度C. 加入的Y物质为CO2D. 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补充水三、填空题15.现向一支装有Fe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16.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分金属的熔点________ ,硬度________ .17.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眉山市电解铝厂位于三苏故里修文乡,现已经形成年产33万吨电解铝,配套年产15万吨阳极碳块的规模.该厂用铝土矿为原料制备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CuO、Fe2O3等杂质.②电解冶炼铝时用碳棒作阳极,用Na3AlF6作助熔剂,电解熔融的Al2O3.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铝土矿与A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滤渣C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实验室过滤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3)生成过程中,除CaO、H2O可以循环使用外,还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 (填化学式).(4)写出过量CO2通入滤液C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若生产54吨铝,放出平均摩尔质量为36g•mol﹣1的气体(经测定气体中不含O2),则消耗阳极________ 吨.18.已知: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钾(K)排在钠的前面,请预测钾单质可能与下列哪类(非金属单质、某些氧化物、酸、盐)物质反应(已知:钾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1价).(注:每类写一种物质反应即可)(1)K单质与________ 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2)K单质与________ 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3)以上预测你应用了哪些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________ .19.甲、乙两个探究性学习小组,拟在实验室中通过铝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来测定铝的摩尔质量.甲组同学拟设计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完成实验.(1)实验前如何检验Ⅰ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 .(2)写出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实验中使用铜铝合金的目的是________ .(3)乙组同学仔细分析了甲组同学的实验装置后认为:稀硫酸滴入烧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的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的体积偏大;实验结束后,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的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①________ ;②________.(4)乙组同学在实验中准确测出4个数据,如下表:V21如果实验条件下的气体的摩尔体积是24.5L•mol﹣1,利用上述数据写出铝的摩尔质量的表达式:M=________ g•mol﹣1.(5)若将铝铜合金溶解,下列试剂中最好选用________ (填编号);理由是________ .a.浓硫酸b.稀硫酸c.稀硝酸d.硫酸铁溶液.20.“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某同学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1)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这种推测有一定的道理,理由是:________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____ ,当观察到________ 现象时,说明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 (填序号).A.浓硫酸B.稀硫酸C.稀硝酸D.氢氧化钠溶液.四、实验探究题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参照课文中的实验装置图做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课时作业8钠及其化合物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05页]基础题组]1.(2017·郑州诊断)五彩缤纷的焰火表演为各种节日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气氛,这与金属的焰色反应直接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金属单质在灼烧时才会产生不同的焰色B.进行焰色反应时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C.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可用洁净无锈的铁丝代替铂丝D.某样品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该样品中一定含钠而不含钾解析: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金属单质或其化合物在灼烧时都可以产生不同的焰色,A项错误;灼烧稳定的化合物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灼烧NaCl,B项错误;铁丝为灼烧时无焰色,故可用洁净无锈的铁丝代替铂丝进行焰色反应实验,C项正确;某样品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该样品中一定含钠元素,也可能含钾元素,D项错误。
答案:C2.(2017·武汉质检)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①MgSO4溶液②Na2SO4稀溶液③饱和澄清石灰水④Ca(HCO3)2溶液⑤CuSO4溶液⑥饱和NaCl溶液A.①④⑤⑥B.③④⑤⑥C.②④⑤⑥D.①③④⑥解析:2Na+2H2O===2NaOH+H2↑,①中Mg2++2OH-===Mg(OH)2↓;③中反应消耗水,溶液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降低,析出Ca(OH)2沉淀;④中Ca2++HCO-3+OH-===CaCO3↓+H2O;⑤生成的Cu(OH)2是蓝色沉淀,不符合题意;⑥水减少,c(Na+)增大,使NaCl(s)Na+(aq)+Cl-(aq)平衡向左移动。
答案:D3.(2017·山东烟台期末)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SiO2②Al③Al2O3④Al(OH)3⑤Na2CO3溶液⑥Ca(HCO3)2溶液⑦NH4HCO3溶液⑧KHSO4溶液A.④⑥⑦⑧B.②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⑦D.②③④⑤⑧解析:SiO2与盐酸不反应;Al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均生成氢气;Al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两者均能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与NaOH溶液不反应;Ca(HCO3)2溶液与盐酸、NaOH溶液均能反应;NH4HCO3溶液与盐酸、NaOH溶液均能反应;KHSO4溶液与盐酸不反应,因此②③④⑥⑦属于合理选项。
无机化工流程■特级教师赵永化学工艺流程题是将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是无机框图的创新。
它以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与化工生产成本、产品提纯、环境保护等相融合,考查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或提纯等基本实验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要求考生依据流程图分析原理,紧扣信息、抓住关键、准确答题。
这类试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是近几年高考化学命题的常考题型。
题型一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目的的工艺流程题这类题目其实就是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
当遇到这一类题时,一定要在题目中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有哪些,主要物质和杂质的性质差别是什么?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要相信题中的每一种试剂、每一步操作都是为了得到更多和更纯的产品,经过这样的思考后将工艺流程转化为物质转化流程,更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1.熟记物质分离提纯的原则2.3.[例1] [2015·广东理综]七铝十二钙(12CaO·7Al 2O 3)是新型的超导材料和发光材料。
用白云石(主要含CaCO 3和MgCO 3)和废Al 片制备七铝十二钙的工艺如下:(1)煅粉主要含MgO 和________。
用适量NH 4NO 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
若滤液Ⅰ中c (Mg 2+)小于5×10-6 mol·L -1,则溶液pH 大于________[Mg(OH)2的K sp =5×10-12];该工艺中不能用(NH 4)2SO 4代替NH 4NO 3,原因是________。
(2)滤液Ⅰ中的阴离子有________(忽略杂质成分的影响);若滤液Ⅰ中仅通入CO 2,会生成________,从而导致CaCO 3产率降低。
(3)用NaOH 溶液可除去废Al 片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单元质检卷(三) 金属及其化合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Mg24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8江苏化学)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项,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应用的是NaHCO3能与胃酸反应生成NaCl、CO2和H2O这一性质,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无关;B项,SiO2用于制光导纤维与其熔点、硬度等性质无关;C项,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是因为其熔点高,与其是两性氧化物无关。
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解析:溶液变红,原溶液中可能有Fe3+,不一定有Fe2+,A项错误;2Na2O2+2H2O4NaOH+O2↑,溶液先变红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碱,后褪色说明生成了H2O2,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有色物质氧化漂白,结论错误,B项错误;酒精灯内焰温度低,有挥发出的乙醇,氧化铜与乙醇发生反应:CH3CH2OH+CuO CH3CHO+Cu+H2O,黑色铜丝变成红色,CuO被乙醇蒸气还原,C项正确;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Na2CO3+CO2+H2O 2NaHCO3↓,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D项错误。
3.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
答案:D解析: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为Ba(OH)2+CO2 BaCO3↓+H2O、2KOH+CO2K2CO3+H2O、2KAlO2+CO2+3H2O2Al(OH)3↓+K2CO3、K2CO3+CO2+H2O2KHCO3、BaCO3+CO2+H2O Ba(HCO3)2,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可知,只有D项符合题意。
铁及其化合物[基础题组]1.(2017·北京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是位于第四周期ⅦB族元素,是一种重要的过渡元素B.四氧化三铁是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组成的混合物C.14 g铁粉和7 g硫粉混合后高温下充分反应能生成21 g硫化亚铁D.铁在溴蒸气中点燃可生成FeBr3答案:D2.(2017·西安调研)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共有( )①小苏打②硫酸铝③氯化亚铁④磁性氧化铁⑤氢氧化铜⑥氢氧化铁A.3种B.4种C.5种 D.6种解析:①Na2CO3+H2O+CO2===2NaHCO3,属于化合反应;③2FeCl3+Fe===3FeCl2,属于化合反应;④Fe与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Fe3O4,是化合反应;⑥4Fe(OH)2+O2+2H2O===4Fe(OH)3,是化合反应。
答案:B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B.足量的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C.Fe和Fe2O3等物质的量混合物溶于稀盐酸时无气体放出D.在FeCl3溶液中加入KHCO3溶液,会有CO2产生,但无Fe(OH)3沉淀生成解析:HNO3具有强氧化性,与Fe反应产生的气体为NO,A项错;铁与Cl2反应无论量的多少产物都是FeCl3,B项错;C项中Fe2O3溶解产生Fe3+恰好将铁单质氧化,因而不能置换出H2,正确;Fe3+与HCO-3会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有CO2和Fe(OH)3沉淀生成,D项错。
答案:C4.(2017·扬州模拟)下列关于Fe3+、Fe2+性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备沉淀Fe(OH)2B.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此现象不能确定溶液中含有Fe2+D.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解析:A、C、D三项中的氧化剂虽均能使Fe2+氧化为Fe3+,但同时会引入新的杂质,故此三项不符合题意;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还原产物为水,不引入新杂质,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