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流体力学基础
- 格式:pdf
- 大小:751.76 KB
- 文档页数:53
粘性流体力学知识点汇总粘性流体力学涉及到了流体的黏度、黏滞力和黏滞性等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步思考和总结一些重要的粘性流体力学知识点。
1.流体的黏度黏度是流体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流体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一种体现。
黏度的大小决定了流体的流动性质。
一般来说,黏度越大的流体,其运动越困难,黏滞力越高。
2.层流和湍流在流体运动中,当流体的运动是有序的、分层的,流动速度沿着一个方向变化较小时,称为层流。
相反,当流体的运动是混乱的、无序的,流动速度沿着各个方向都有明显的变化时,称为湍流。
湍流比层流的黏滞力大,能量损失也较大。
3.流体的黏滞力黏滞力是流体内部分子之间的摩擦力,它使得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出现阻力。
黏滞力与流体黏度有关,黏度越大,黏滞力也就越大。
黏滞力对于流体的流动速度和形状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4.斯托克斯定律斯托克斯定律描述了小球在粘性流体中的运动规律。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当小球在粘性流体中运动时,流体对小球的阻力与小球的半径、流体的黏度和小球的速度成正比。
这个定律对于研究微小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十分重要。
5.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描述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之一。
它通过描述流体的连续性、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来描述流体的运动规律。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非线性的偏微分方程,求解非常困难,因此通常需要借助数值方法进行求解。
6.流体流动的雷诺数雷诺数是描述流体流动状态的一个重要无量纲参数。
它由流体的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值得出,可以判断流体流动的稳定性。
当雷诺数较小时,流体流动呈现层流状态;当雷诺数较大时,流体流动呈现湍流状态。
7.流体黏度的测量方法测量流体黏度的常用方法包括粘度计法、旋转式粘度计法和圆柱旋转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动性质,从而得到流体的黏度。
总结:粘性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的黏滞性和流动性质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文逐步思考了一些粘性流体力学的知识点,包括流体的黏度、黏滞力和黏滞性等概念,层流和湍流的区别,斯托克斯定律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等基本原理。
西北工大875流体力学讲义 第七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第一节 粘性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采用流体力学微元体平衡分析方法可以推导出粘性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组,该方法可参考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
本节将直接由两大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来建立控制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组。
首先需要给出空间某点物理量的随体时间导数表达式、雷诺输运方程以及本构关系。
一、随体导数描述流体运动规律有拉格朗日和欧拉两种基本方法。
拉格朗日法着眼于确定的流体质点,观察它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欧拉法着眼于从空间坐标去研究流体流动,它的描述对象是流场。
随体导数的物理意义是:将流体质点物理量q 的拉格朗日变化率以欧拉导数的形式表示出来。
随体时间导数的数学表达式为:()q V tqdt dq ∇⋅+= ∂∂(7-1)式中右边第一项代表由时间的变化所引起的变化率,也就是由于场的时间不定性所造成的变化率,叫做当地导数。
第二项代表假定时间不变时,流体质点在流场中的位置变化所引起的变化率。
这是由于场的不均匀性造成的,叫做迁移导数。
二、雷诺输运方程雷诺输运方程描述了积分形式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的时间导数的变换关系。
设封闭系统在t 时刻占有体积()t Ω,如图7-1所示。
其中关于物理量q 的总量的随体时间导数有图7-1 封闭系统输运示意图()()()⎰⎰⎰⎰⎰⎰⎰⎰⋅+Ω=ΩΩΩt S t t dS n V q d t qd q dt d ∂∂ (7-2)其中()t S 为封闭体积的曲面,n为曲面的法向向量。
上式表明:封闭系统中,某物理量总和的随体导数等于该瞬间与该系统重合的控制域中该物理量总和的当地时间导数(非定常效应)和通过控制面流出的该物理量的流量(对流效应)之和,此即为流体的雷诺输运方程。
用广义的高斯公式将面积分转换成体积分,上式也可以写成()()()Ω∂∂ΩΩΩd V q tqd q dt d t t ⎰⎰⎰⎰⎰⎰⎥⎦⎤⎢⎣⎡⋅∇+=(7-3)三、连续方程连续性方程反映了流体在运动过程中必须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第七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实际流体都具有粘性,而在研究粘性较小的流体的某些流动现象时,可将有粘性的实际流体近似地按无粘性的理想流体处理。
例如,粘性小的流体在大雷诺数情况下,其流速和压强分布等均与理想流体理论十分接近。
但在研究粘性小的流体的另一些问题时,与实际情况不符,如按照理想流体理论得到绕流物体的阻力为零。
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未考虑实际流体所具有的粘性对流动的影响。
本章,首先建立具有粘性的实际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并介绍该方程的在特定条件下的求解。
由于固体边界对流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有重要的影响,本章后面主要介绍边界层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分析方法。
§7.1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7.1.1 粘性流体的应力实际流体具有粘性,运动时会产生切应力,它的力学性质不同于理想流体,在作用面上的表面应力既有压应力,也有切应力。
在流场中任取一点M ,过该点作一垂直于z 轴的水平面,如图7-1 所示。
过M 点作用于水平面上的表面应力p n 在x 、y 、z 轴上的分量为一个垂直于水平面的压应力p zz 和两个与水平面相切的切应力τzx 、τzy 。
压应力和切应力的下标中第一个字母表示作用面的法线方向,第二个字母表示应力的作用方向。
显然,通过M 点在三个相互垂直的作用面上的表面应力共有九个分量,其中三个是压应力p xx 、p yy 、p zz ,六个是切应力τxy 、τxz 、τyx 、τyz 、τzx 、τzy ,将应力分量写成矩阵形式:图7-1 作用于水平面的表面应力⎪⎭⎪⎬⎫⎪⎩⎪⎨⎧ττττττzz zyzxyz yy yxxz xy xx p p p (7-1) 九个应力分量中,由于τxy =τyx 、τyz =τzy 、τzx =τxz ,粘性流体中任意一点的应力分量只有6个独立分量,即τxy 、τyz 、τzx 、p xx 、p yy 、p zz 。
7.1.2 应力形式的运动方程在粘性流体的流场中,取一以点M 为中心的微元直角六面体,其边长分别为dx 、dy 、 d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