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电力系统变电二次设备的防雷举措雷击作为威胁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的一大危险因素,引起了国内广大变电站人员的重视。
而面对雷击对二次系统安全的影响,变电站应该是从其入侵途径入手,将防雷工作落到实处。
1 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的重要性分析1.1 雷电的危害雷电作为自然现象的一种,当雷电击中变电站时,会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威胁到变电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变电二次设备的母线被雷击中时,会产生高数值的过电压。
当过电压数值过大时,则有可能将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绝缘击穿,从而造成事故。
所以,应当在高压线路沿线、变电站内设置必要的避雷和防雷设施。
如避雷线、避雷器、避雷针等。
1.2 雷电对二次设备的主要入侵途径1.2.1 电地位干扰。
在雷电对二次设备的入侵中,电地位对设备的干扰主要分为三种途径。
其中包括雷击独立避雷针引起的反击电压造成对设备的干扰、电流通过避雷线入地造成的电地位干扰及避雷器接地线引起的反击过电压造成干扰。
1.2.2 传导雷干扰。
传导雷干扰的主要方式是另一处雷击通过二次系统的线路传导到系统的其他部分,对二次设备造成干扰。
在传导雷干扰中分为避雷器动作和不动作两种情况,当系统一出遭到雷击,在线路传导中雷电的过电压数值太高时,则避雷器动作。
当线路才换到中的过电压数值较低时,避雷器不动作。
1.2.3 变电站附近落雷。
当变电站附近落雷时,雷击会让变电站二次系统附近的磁场发生变化,通过系统设备的电磁感应对二次设备造成干扰。
其中,雷击的强度和对二次设备干扰强度成正比。
1.2.4 雷电对电站的干扰途径。
雷云在放电时的电压是很高的,不可能将电气设备的绝缘耐电压做到这个电压,事实上雷电的破坏作用主要是由雷电流引起的。
它的危害基本可以分为2种类型:一是雷直接击在建筑物上的热效应和电动力作用;二是雷电的二次作用,即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作用。
电站及其负载的特殊用途决定了它们的作业环境具有广泛性。
电站和负载舱体之间通过电缆连接,连接电缆一般为输电和控制电缆,电缆贴地铺设。
500kV变电站二次系统综合防雷接地技术研究摘要:在分析了雷电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危害后,结合自我多年工作经验,对500kV变电站二次系统综合防雷接地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关键词:500kV变电站二次系统综合防雷接地雷电一直是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节能经济高效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对于运行于雷电频发的山区地区的变配电电气设备而言,构筑完善的综合防雷接地保护方案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对雷电入侵500kV变电站二次设备的途径、危害程度,以及产生各种干扰的机理进行系统认真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变电站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变电站综合防雷性能的稳定可靠防雷接地方案,已成为变电站继电保护研究人员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雷电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危害1.1 雷电干扰危害雷击对500kV变电站的电气一次和二次设备均会产生较大的危害。
雷击变电站对变电站电气设备一次侧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当雷击变电站时,会引起输电线路出现过电压现象,从而造成输电线路对地或相间出现闪络、损坏变压器以及电气开关设备等。
当雷击变电站造成一次回路受到强电干扰或二次系统受到强大的电磁干扰时,就可以通过控制线路传导、感应、甚至辐射等途径侵入到二次系统中的电力电子元件上,使变电站整个二次系统出现误动或拒动等现象,甚至引起二次系统整体瘫痪等严重事故;如果侵入二次系统的干扰水平超过设备最高耐压水平时,就会导致二次系统中的某些电力半导体元器件发生击穿损坏现象,给变电站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1.2 感应雷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危害感应雷虽没有直击雷所带来的影响那么猛烈,其变化率也较为缓慢,感应雷是变电站二次系统雷击危害的主要破坏源。
感应雷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当雷云间放电或雷云对地放电时,会在变电站附近的输电线路、通信信号线路、设备连接线等处产生一个幅值较高的电磁感电势并经连接线路入侵到二次设备系统中,使串联在雷击线路之间或线路末端的二次系统电子设备由于感应过电压而受到损坏。
35KV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工程设计方案防雷设计主要依据:GB 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版)GB 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IEC 61024 《建筑物防雷》IEC 61312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 562 《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设施安装》YD 5078 《通讯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范》YD/T5098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YD/T1235.1-2002《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变电站保证主控楼内弱电子设备的安全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对主控室主控楼内二次设备进行全面完善的保护。
以下防雷措施是综合我公司多年防雷工程经验,完全参照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对供电局35KV变电站主控楼变电站二次设备存在雷电隐患的配电线路、信号线路进行过电压、电磁脉冲拦截、分流,继而对后端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一般多级保护的作用是在第一级选择开关型或限压型避雷器,以泻放大的雷电流;第二级使用限压型避雷器保护敏感设备;当第二级避雷器钳制电压仍不够低时,用第三级避雷器进一步降低设备两端电位,使被保护设备承受的电压低于其冲击耐压。
由于信息设备越来越小型化,对雷电流越来越敏感,因此一定要按规程选择和配置避雷器。
规范(GB 50343-2004)对电源线路的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参数值做以下规定:保护分级LPZ0与LPZ1交界处LPZ1与LPZ2 、LPZ2与LPZ3交界处 直流电源 第一级放电电流第二级放电电流 第三级放电电流 第四级放电电流 标称放电电流10/350us8/20us 8/20us 8/20us 8/20us 8/20us A 级 ≥20 ≥80 ≥40 ≥20 ≥10 ≥10 B 级 ≥15 ≥60 ≥40 ≥20 直流配电系统中根据线路长度和工作电压选用标称放电电流≥10kA 适配的SPDC 级≥12.5≥50≥20D 级≥12.5≥50≥10注:以上的放电电流单位均为kA 。
关于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保护及措施【摘要】雷电对变电站法二次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做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保护,这对于变电站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变电站二次系统,提出具体的防雷保护的技术措施,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保护;措施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变电站的设施越来越完善,大大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了人们的供电需求,但是在阴雨雷电天气中,变电站二次系统容易遭受到雷击,严重危害弱电设备,产生许多安全问题,如通信中断、系统退出等,不利于电网的正常运行,因此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必须要结合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特点,提出相关的技术措施,加强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保护,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这对于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此进一步探讨了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保护及措施。
1 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特点变电站二次系统指的是各种二次设备的总称,主要包括自动化设备、内保护设备以及交直流电源系统等,具有监控、保护、故障录波以及微机检测等功能,能够实现对变电站的自动化监控,因此变电站二次系统在电网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阴雨天气中,很可能会出现雷击现象,对变电站二次系统产生危害,雷电产生电流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雷电击中变电站二次系统附近的大地以及架空线路,从而产生电流,危害变电站的设备,另一主要是由于电磁感应以及静电引起的冲击过电压,对变电站二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其侵入自动化系统方式主要为各种与之相连的线路以及接口,因此很容易破坏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内部结构,从而影响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的还可以能引起雷击事故,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给电力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 雷电放电的危害形式雷电是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一项重要的危害,其侵入变电站二次系统有很多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雷击:雷电产生的电流不是主要的破坏力,而是这种强大的雷电流会转化为热能,当其击中某种物体时,会引起物体燃烧,严重损坏物体,如果遇见易爆物体,还会发生爆炸。
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探讨摘要:随着电力设备自动化改造的深入,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不断增多,雷电对变电站二次系统设备的危害越发突出,蒙西电网下属的变电站二次设备多次遭受雷击,造成二次系统设备的继电保护误动、拒动的事故,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
本文针对其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雷电波入侵途径的分析,结合当今防雷的新技术,探讨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雷电危害防护措施一、雷电危害及原因分析1.1雷电入侵变电站原因分析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是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重大变革,其装置形式、功能配置以及操作方法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利用多台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装置组成的自动化系统,代替常规的测量和监视仪表,代替了常规的控制屏、中央信号系统和远动屏,及常规的继电保护。
但是,随之而出现的问题是,对于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运行电压只有数伏、信号电流仅为微安级的微机装置,相比以往的电磁式保护装置所具备耐热容量要小,对尖峰脉冲的耐受能力比较脆弱,特别是雷击过电压的暂态冲击会造成变电电力变电电源线引入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瞬态过电压,如果不经处理,直接进入电源系统,将引起二次设备电源损坏。
当有雷电电磁脉冲引起接地点之间电位差,产生的电磁场干扰会影响前端的中心处理计算机的运行,损坏前端的中心处理计算机的模板。
同时,接地电阻不合格,雷电引起的地电位升高,亦会通过设备的接地线引入前端的中心处理计算机中,同时会损坏前端的中心处理计算机的插件。
通信线引入雷电引起的感应过电压使通信线与设备之间有一定的电位差直接作用于串行通信口,会损坏微型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串行口,严重时会损坏微型计算机。
1.2雷电的危害雷电从形式上可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
直击雷是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面上某一点(如树木、建筑物等)直接放电,感应雷是雷云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其中对地雷击由于距雷击点较近,产生的感应浪涌电压较大,作用半径也大,作用范围内的电子设备均是破坏对象。
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动力与电气工程1 变电站二次系统雷灾的起因和表现雷电干扰是变电站所受干扰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二次系统而言,闪电的电磁脉冲辐射(L EMP)的危害极大。
目前,很多变电站对于一次系统的防雷要求在设计上都给与了高度重视,但对于二次系统的防雷往往并没有给与特别关注,尤其是针对电话程控交换机、通讯线路、厂区电视信号装置、电视信号线路、监控线路、二次设备和二次线路等,雷电往往极易引发这些设施的故障和损坏。
从作用原理来看,变电站受到雷击从而破坏二次系统有一个比较复杂的作用路径,一般情况是:雷电入侵变电站后使避雷器发生动作,电流通过变电站地网接入大地,但同时也引起了变电站地网电位升高。
由于变电站各设备对地电位不相等,由此形成地网电位差,该电位差通过电源中性点形成回路,导致反击引起设备损坏。
但是,根据雷击方式的不同,二次系统受到的破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到建筑物上,由于直击雷蕴含极大的能量,电压峰值可达5000kV,因此蕴含着极大的破坏力。
雷电流所产生的电磁脉冲超过2.4高斯时,集成电路将发生永久性损坏,这对于变电站二次系统而言也是致命的。
不过,这种直击雷造成的雷电灾害比较少见,大部分变电站二次系统所受到的雷击破坏都是感应雷作用,也即云层之间的频繁放电产生强大的电磁波,在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感应极高的脉冲电压,从而对各种设备造成破坏,但这种感应雷的峰值只有50~100kV。
1.2雷电波侵入和电流耦合除了直接的雷击外,雷电波侵入和电流耦合也是二次系统受损的重要原因。
远处的雷电击中低压供电线路、通讯线路、信号线路或因电磁感应产生的极高电压,由电源线路、视频线、控制线、网络传输线传至电站控制设备,造成设备损坏。
此外,当建筑物遭受雷击时,雷电流向地泄放的时候会在埋地敷设的管道、线缆上耦合出过电压、过电流。
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技术探讨【摘要】雷电一直是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危害。
随着变电站数字化改造与建设,做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保护显得更加重要。
本文阐述了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构成特点,进而揭示雷电危害与二次系统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对雷电危害的主要形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提出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保护的具体技术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防雷;二次系统;防雷保护;技术措施1. 前言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变电站数字化改造与建设也不断深入发展,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不断增多,雷电对弱电设备的危害问题日益突显出来。
从国内有关报道和变电站运行的实际来看,变电站二次设备遭受到雷击,造成设备损坏、通信中断、系统退出等情况普遍存在。
这不仅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而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针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特点,通过对雷电波危害的途径分析,结合当今弱电防雷的一些技术和供电局变电站的情况,探讨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
2. 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结构特点变电站二次系统,是指变电站的内保护设备、自动化设备、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设备及监控系统、交直流电源系统等各种二次设备的总称。
二次系统集中了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管理的重要设备,其具有微机监测、监控、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故障录波、低频减载、“四遥”远传等功能,在电力调度自动化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二次系统内部连接线路纵横交错,当雷击附近大地、架空线路和雷雨云放电时直接形成的,或者由于静电及电磁感应形成的冲击过电压,极易通过与之相连的电源线路、信号线路或接地系统,通过各种接口,以传导、耦合、辐射等方式侵入自动化系统,从而可能造成危害系统正常工作甚至破坏系统的雷击事故。
3. 雷电放电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主要危害形式雷电是自然界中强大的脉冲放电过程,雷电侵入地面建筑物或设备造成灾害是多途径的,一般来说,有直接雷击、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雷电过电压的侵入、反击等。
电力系统变电二次设备的防雷举措【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电力系统变电二次设备的防雷举措。
首先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后从电力系统变电二次设备的防雷需求、防雷原理分析、防雷措施具体实施、防雷设备选型及配置以及防雷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通过分析不同情况下的防雷需求和应对策略,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措施,并对防雷设备的选型和配置进行了探讨。
对防雷效果进行评估并做出结论总结,为电力系统变电二次设备的防雷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抗击雷能力以及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二次设备、防雷、需求、原理、分析、措施、实施、设备选型、配置、效果评估、结论、总结1. 引言1.1 引言介绍当今社会,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
而随着雷电活动的增多,电力系统在雷电天气下面对着巨大的雷击风险,如何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变电二次设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着重探讨电力系统变电二次设备的防雷举措,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在面对雷电天气时,电力系统变电二次设备容易受到雷击的威胁,导致设备损坏甚至瘫痪。
对于电力系统变电二次设备的防雷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从防雷原理分析到具体的防雷措施实施,再到防雷设备选型及配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科学规划,以确保电力系统变电二次设备能够在雷电天气下安全运行。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性的观点和建议,从而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防雷方案,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电力系统防雷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2. 正文2.1 电力系统变电二次设备的防雷需求电力系统变电二次设备的防雷需求是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的危害。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设备越来越复杂,对防雷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特别需要加强防雷措施,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分析及防护措施研究现代电网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其稳定运行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输电、变电及配电等任务,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功能。
然而,变电站二次系统常常容易受到雷电的威胁,导致系统故障,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火灾、爆炸等灾难性事故。
因此,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分析1.防雷观念的重视:变电站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防雷观念的建立和推广,加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大家的科学防雷意识。
2.防雷设施的建设: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设施包括避雷针、避雷针引下线、避雷带等。
这些设施的合理布置和使用对于减少雷电对系统的冲击有着重要的作用。
3.电缆连接模式的选择:在变电站二次系统中,电缆的连接方式应尽量选择突入式连续引下线的方式,减少雷电对系统设备的损害。
4.地线的设置: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地线设置是防雷的重要环节。
地线应按照一定的排布规则进行设置,以确保系统在雷电冲击下有一个有效的地雷保护路径。
5.大地电位提升系统的安装和使用:大地电位提升系统是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引入外界地电位提高系统的大地电位,减少雷击地电流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
1.防护设备的优化选择:在变电站二次系统中,防护设备的选择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通过对设备的优化选择,提高其防雷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2.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建立完善的雷电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够提前掌握雷电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雷电对二次系统造成的损害。
3.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修复,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防护措施的完善性:防护措施不仅仅是对设备的保护,还应考虑到对人员的保护。
通过完善的操作规程和培训,增强员工的应对能力,降低雷电对人员安全的威胁。
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研究
【摘要】本文简单概括了雷电的危害以及雷电对二次设备的主要入侵途径是电地位干扰、传导雷干扰和变电站附近落雷干扰三方面入侵途径,肯定了防雷的重要性。
分别从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的主要手段和变电站二次系统直击雷防护与感应雷防护两方面的防雷现状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现状中防雷措施进行分析。
根据现状提出改变二次系统的接地方式、安装电涌保护器、改变接地网电位分布以及完善二次系统的屏蔽等对二次系统防雷措施的建议,并作出了相关总结。
【关键词】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现状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电站在我国的地位逐渐上升。
由于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对变电站供电的需求,变电站在近年来对二次系统不断改进,取得了不少建设性的成就。
我国绝大多数电力企业变电站供电的质量的可靠性和供电的持续性已经得到了社会和人民的肯定,而对于二次系统运行安全问题等问题又回到了变电站正常运行中被关注的焦点。
雷击作为威胁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的一大危险因素,引起了国内广大变电站人员的重视。
而面对雷击对二次系统安全问题的影响,变电站应该从其入侵途径入手,将防雷工作落到实处。
1 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的重要性
1.1 雷电的危害
雷电作为自然现象的一种,当雷电击中变电站时,会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威胁到变电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变电二次设备的母线被雷击中时,会产生高数值的过电压。
当过电压数值过大时,则有可能将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绝缘击穿,从而造成事故。
所以,应当在高压线路沿线、变电站内设置必要的避雷和防雷设施。
如避雷线、避雷器、避雷针等。
1.2 雷电对二次设备的主要入侵途径
(1)电地位干扰。
在雷电对二次设备的入侵中,电地位对设备的干扰主要分为三种途径。
其中包括雷击独立避雷针引起的反击电压造成对设备的干扰、电流通过避雷线入地造成的电地位干扰以及避雷器接地线引起的反击过电压造成的干扰。
(2)传导雷干扰。
传导雷干扰的主要方式是一处雷击通过二次系统的线路传导到系统的其他部分,对二次设备造成干扰。
在传导雷干扰中分为避雷器动作和不动作两种情况,当系统一出遭到雷击,在线路传导中雷电的过电压数值太高时,则避雷器动作。
而当线路才换到中的过电压数值较低时,避雷器不动作。
(3)变电站附近落雷。
当变电站附近落雷时,雷击会让变电站二次系统附近的磁场发生变化,通过系统设备的电磁感应对二次设备造成干扰。
其中,雷击
的强度和对二次设备干扰强度成正比。
2 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措施
2.1 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的主要手段
在现代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防雷手段。
其一,分流手段,也称多级引流手段。
分流手段是防止雷电进入二次系统对设备造成干扰和将其引入地下。
其二,屏蔽手段。
通过屏蔽器将二次系统各设备间的感应屏蔽,防止雷电造成的电磁感应对设备造成影响。
其三,接地手段。
对接地网和接地系统的合理完善和科学改造,以达到防雷效果。
其四,等电位连接。
利用减少二次设备装置电位内外电位差的原理,对雷电的干扰效果进行控制。
2.2 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现状
(1)直击雷防护现状。
在直击雷的防护现状中,主要在于利用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网三方面。
我们常见的避雷针就是接闪器的一种。
在变电站防雷现状中,引下线主要针对于对建筑的防护。
其中主体钢就作为防雷环节中的引下线。
而接地网方面,主要依靠于接地网的合理布局和电阻值进行直击雷的防护。
(2)感应雷防护现状。
感应雷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干扰主要在于各设备接收到雷电造成的电磁感应而对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通过现状中的实地考察,发现我国很多地区变电站对感应雷的防护还没有采取具体的实际行动。
其中,感应雷的防护重点应该主要在于配电系统、通信系统、空间电磁场和地电位反击等方面。
3 针对现状提出对二次系统防雷措施的建议
3.1 改变二次系统的接地方式
改变二次系统的接地方式是避免雷击时通过电地位传导对二次系统造成干扰和影响的最有效的途径。
合理科学地对变电站接地网进行改善和赶紧,减少雷电通过接地网对系统造成破坏性的干扰。
同时,改变二次系统接地方式的措施在雷电的电地位干扰中起到了阻绝传导途径的作用。
3.2 安装电涌保护器
电涌保护器作为变电站二次系统中重要的保护装置,起作用主要在于对变电站系统雷电干扰时对二次设备的防护。
其中,电涌保护器能直接过滤掉干扰强度较大的信号。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雷电对二次系统线路的损坏,从而对二次设备进行保护。
3.3 改善接地网电位分布
改善接地网的电位分布措施在二次系统雷电防护中主要通过设备各装置之间的等电位而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干扰。
电位差越高对设备造成干扰的程度也会越高。
因此,改善接地网的电位分布对提高二次系统防雷措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3.4 完善二次系统的屏蔽
完善二次系统的屏蔽的效果在于雷电开始对二次系统进行干扰时,对其干扰途径进行切断或尽可能地阻止。
加强屏蔽的效果有利于对雷电产生的干扰进行有效控制和减少,对二次设备进行保护。
在二次系统屏蔽措施的实践中,可以根据情况不同而增加屏蔽强度以及采用多重屏蔽。
4 结语
综上所述,雷电的危害不可忽视,而雷电对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问题的影响和对设备的干扰也不容小靓。
通过文中对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的分析和探讨,从阻断雷电对二次设备的入侵途径、将雷电引流入地、以及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保护装置的安装进行防雷等都是对当前变电站二次系统雷电防护中所总结出来的有效可行的手段。
最后,希望广大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们在追求工作质量和高效率的同时,稍微放慢节奏,切实做好安全工作。
参考文献:
[1]徐鹏.配电网综合防雷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
[2]席佳伟,刘宏耀,刘全龙,师兵兵.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的探讨[J].硅谷,2011,12:183-184.
[3]刘玮,刘源,王伟平,李景禄.韶关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研究[J].电瓷避雷器,2011,05:94-99.
[4]王勇,黄少先,李宁波.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的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09,05:120-122+126.
[5]郇嘉嘉,黄少先. 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的研究[A].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中国农业大学,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