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基础教案-云计算技术概要
- 格式:pdf
- 大小:314.61 KB
- 文档页数:9
项目化课程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云计算基础技术与应用学分/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总学时/课程所属专业/ 授课教师/ 授课地点/授课班级/ / / / /二、项目基本信息学习任务了解云计算学时数/知识任务/目标1. 了解云计算的概念2. 了解云计算与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集群计算、效用计算的联系和区别重点认识云计算难点了解云计算与其他计算学情分析 1. 教学对象为云计算相关专业学生教学方法和手段1、知识目标上,以问题为导向,举例和比喻为手段,把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增加提问和互动,提升学习成效。
2、能力目标上,以项目驱动,分组讨论,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通过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完成项目,提升解决问题和自学能力。
3、借助学习平台、微信小程序、动画等手段,提升课程的趣味,充分挖掘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
教学手段与课前准备1、通过PPT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2、引导学生了解本次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三、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自学要求学生登陆学习平台,浏览课件,完成课前测试。
2、任务导入(1)主讲教师介绍,介绍过程中跟学生互动,了解学生。
这个过程是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
(2)讲解和总结课前测试。
(3)提问:云计算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云计算?学生回答问题,老师点评(4)引入本次课任务:了解课程学习目标和考核方式,对云计算有基本的了解3、课中导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任务一、云计算的概念提问:阿里云有哪些云计算产品。
点评学生的回答,并从云计算的计算、存储、网络三个方面介绍阿里云的产品。
打开阿里云网页了解详细信息,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三位学生对云计算的概念进行描述。
教师总结,并引出云计算的概念。
回答问题:对云计算的概念进行描述任务二、云计算的发展教师要求大家查阅资料,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云计算最早的起源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下提出的?国内“云计算”的名字又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学生查阅资料,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总结和解读云计算的发展过程。
《云计算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描述及教学目标
二、教学安排
三、课程考核方案及评价依据
(一)考核方案
本课程在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来驱动的课程教学中,强调实施过程考核,注重考核学生掌握技能的水平,同时注重学习态度和最终成绩的关联,以全面综合地评定学生的能力。
1. 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的考核评价采用“过程+结果”的方式进行,即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考核评价,即为过程考核,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给出成绩;二是通过对学生提交的项目文档及期末考核作品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考核评价。
2. 考核评价内容
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具体技能方法的掌握程度,相关方案设计实施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学习质量等。
(二)评价办法及依据
(1)期末作品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表1 期末作品考核标准
表2 期末考核作品评分标准
期末作品评分标准如表2所示。
(2)作业及实操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3 线上作业考核标准
表4 上机操作考核标准
线上作业和上机操作按照学生完成情况和对知识点的的掌握情况评分,标准如表5所示。
表5 作业及实操考核评分标准
(3)课堂表现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表6 课堂表现考核标准
表7 课堂表现考核评分标准
四、教学资源参考
1.教材:云计算技术基础与实践[M].
2.学习指导书:云计算技术与应用项目化教程[M].
3.实训指导书:Docker容器技术实战项目化教程。
《云计算基础》教案教案一、引言云计算技术是指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集中管理,并按需提供给用户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式。
云计算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教育领域中,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云计算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教案将从云计算的定义、架构、服务模式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云计算的基础知识。
二、云计算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通过网络将计算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并按需提供给用户的计算模式。
它将计算资源(如计算机、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用户无需关心具体的实现细节,只需通过互联网即可获取所需的计算资源。
三、云计算的架构1. 云计算的三层架构- 基础设施层:包括硬件设备和基础设施管理软件,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基础资源。
- 平台层:建立在基础设施层之上,提供应用程序开发和执行的平台环境。
- 软件层:提供各种应用软件服务,如云存储、云数据库等。
2.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如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虚拟化为多个逻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 分布式计算技术:将计算任务分散到多个计算节点上进行并行处理,提高计算效率。
- 大数据技术:处理和管理海量的数据,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挖掘等操作。
四、云计算的服务模式1. 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 提供基础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基础设施,用户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应用环境。
2. 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 提供应用程序开发和执行的平台环境,用户可以在此平台上构建和部署应用程序,而无需关心底层的基础设施。
3. 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 提供各种应用软件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使用提供的软件服务,无需安装和维护软件。
五、云计算的应用领域1. 企业信息化- 通过云计算提供的各种服务,企业可以减少硬件投入,集中精力开发核心业务。
云计算技术应用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云计算的概念和关键特点;2.了解云计算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3.掌握云计算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云计算的概念和关键特点;2.云计算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3.云计算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介绍云计算的概念和关键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云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讲解云计算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30分钟)2.1云计算的基本架构介绍云计算的基本架构,包括云服务提供商、云服务消费者和云服务中介的角色和关系。
2.2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介绍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包括虚拟化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自动化管理技术和安全技术等。
3.分组讨论和报告(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云计算的应用领域进行讨论,并准备一份报告。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报告,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议。
4.展示和评议(2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应用领域的报告,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议,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总结和延伸(10分钟)总结云计算的概念、关键特点、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并展望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策略1.教学方式:讲解、讨论、展示和评议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2.学生参与: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展示,增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能力。
3.领域应用:引导学生关注云计算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小组的报告和展示;2.学生提问和评议的质量;3.教师对学生的点评和总结。
六、教学资源1.电子课件或黑板、粉笔等;2.互联网资源和实际案例。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云计算的概念、关键特点、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并深入探讨了云计算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制订人制订日期修订人修订日期审定组(人)审定日期学分:待教师自行决定学时:待教师自行决定适用专业:云计算相关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云计算基础技术与应用》是云计算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任务:本课程属于云计算技术入门课程,为学生搭建起通向“云计算知识空间”的桥梁和纽带,以“构建知识体系、阐明基本原理、引导初级实践、了解相关应用”为原则,为学生在云计算领域“深耕细作”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课程将系统讲授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云服务、云部署、云数据库、云平台等。
在所有章节,安排了对应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云计算关键技术。
前导课程:待教师自行决定后续课程:待教师自行决定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掌握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云服务类型、云部署等相关知识;2. 熟悉IaaS、PaaS、SaaS的分类和区别;3. 掌握云环境部署和开发的技能;4. 了解云存储,能够部署分布式存储系统,并开发存储应用;5. 了解云平台,能够部署运用云平台,并管理云平台。
三、教学条件本课程教学建议多媒体机房(或教室),配备8G以上计算机,VMware等为实训环境。
四、考核方式待教师自行决定五、说明1. 本课程的重点是理解云计算的概念,能够对云存储、云数据库、云平台进行部署以及开发。
2. 难点在于云平台的部署。
3. 课堂教学中采用实例引导,加大学生的实践训练。
14. 教学过程中注意构成形成性成绩的各项过程分数的记录。
5. 采用“教师进行案例演示——学生模仿——教师指导答疑——学生独立实践”的案例循环教学法。
六、教材与参考书教材:《云计算基础技术与应用》参考书:《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基础》《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七、教学内容序号课程项目知识模块技能模块项目课时项目课时云计算概述使用云应用“一起写”1 项目一云基础实践云计算的部署方法部署CloudSim云计算平台云计算的服务形式云端代码仓库合作完成项目开发FTP服务Ubuntu下安装FTP服务项目三2Linux基础DNS服务Ubuntu下安装DNS服务云环境部署云上文件传输服务器的部署和使用待教师自行决定3 项目三云环境实践云部署实训云上Web服务器的部署和使用云数据库Ubuntu下安装MySQL、创建数据库MD5校验使用MD5校验工具完成文件的校验4 项目四云安全信息加密使用RSA加密工具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抓取数据包Wireshark抓取数据包工具的使用合计2。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将全面介绍云计算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包括云计算的基本概念、架构、服务模型和部署模型等。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云计算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了解云计算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并能够运用云计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2.1 云计算基础•云计算的概念和定义•云计算的发展历程•云计算的关键特征•云计算的优势和挑战2.2 云计算架构•云计算的体系结构•云计算的组成模块•云计算的网络架构•云计算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2.3 云计算服务模型•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云存储和数据库服务2.4 云计算部署模型•公有云•私有云•社区云•混合云2.5 云计算应用与案例分析•云计算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云计算在科研领域中的应用•云计算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云计算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理论授课:通过讲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架构和服务模型进行知识传授。
•实践操作:通过虚拟实验和云上实验平台,让学生亲自操作云计算平台进行实践,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云计算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云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四、考核方式•平时表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
•实验报告:针对实践操作的报告和成果展示。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考核。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主教材:《云计算原理与技术》•参考资料:–《云计算概述与技术引论》–《云计算理论与实践》–《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六、教学进度安排课时内容1云计算基础2云计算架构3云计算服务模型4云计算部署模型5云计算应用与案例分析6云计算实践操作7云计算案例分析8复习与期末考试以上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大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架构、服务模型和部署模型,并掌握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和案例分析。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程结束时,掌握云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云计算需求。
一、教案头 编号:01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本次课标题: 云计算技术框架及虚拟化技术掌握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掌握云计算技术框架及虚拟化技术分类1. 云计算技术框架;2. 虚拟化技术的内涵和发展;3. 虚拟化架构;4.虚拟化技术的分类;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任务:掌握云计算技术框架及虚拟化技术分类案例:以VMware workstation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虚拟化技术分类及其应用参考资料《云计算(第三版)》,刘鹏,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8《云计算技术实训教程》,周跃南,蔡学军,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5二、教学设计(第2次课)步 骤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时间 分配告知(教学内容、目的)告知目标:掌握云计算技术框架及虚拟化技术分类讲授课件、板书学生思考 5分钟引入(任务项目)1.什么是虚拟化技术?2.举出几种常见的基于硬件的虚拟化产品?3.讨论VMware Workstation,Virtual PC,Virtual Box 的应用示例?设问 启发 讨论课件 学生思考作答 举例15分钟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任务1:掌握云计算技术框架及虚拟化技术分类案例:VMwarea系列产品的应用讲授 教师示范 课件、板书、操作演示学生作答课堂记录 15分钟深化(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任务2:(1)SWsoft 的Virutozzo 和Sun 的 Solaris Container的应用(2)虚拟Linux、Mac、Windows 家族的应用讲授 教师示范课件、板书 学生作答课堂记录20分钟步 骤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时间 分配归纳 (知识和能力)在计算机中,虚拟化(Virtualization )是一种资源管理技术,是将计算机的各种实体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内存及存储等),予以抽象、转换后呈现出来,打破实体结构间的不可切割的障碍,使用户可以比原本的组态更好的方式来应用这些资源。
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项目一云计算技术概要二、教学设计(第1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云标准二、教学设计(第2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项目一云存储分类及系统结构二、教学设计(第1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云存储关键技术二、教学设计(第2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项目一云存储典型应用--个人应用二、教学设计(第1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项目一云存储典型应用--企业应用二、教学设计(第2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项目一 SaaS及其应用二、教学设计(第2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项目一 PaaS及其应用二、教学设计(第2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项目一 IaaS及其应用二、教学设计(第1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项目一云桌面二、教学设计(第2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项目一典型云桌面解决方案二、教学设计(第1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项目一云安全的内涵与体系结构二、教学设计(第2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项目一云安全主要内容二、教学设计(第1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项目一云安全解决方案二、教学设计(第2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云计算技术框架及虚拟化技术二、教学设计(第2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Docker技术及云计算其他相关技术二、教学设计(第2次课)一、教案头编号:本次课标题:国外典型云应用:Google GAE、Amazon AWS、Microsoft Azure和IBM Bluemix二、教学设计(第1次课)。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教案课程代码: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程属性:适用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学分:4 学时:64课程负责人:参编人员: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起主要支撑和明显促进作用,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也是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的课程。
(二)课程作用以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调查研究社会对云计算的配置与管理方面的要求,制定相关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
(三)前导、后续课程前导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网络安全技术、后续课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针对企业的具体岗位是云计算工程师,以主流的VMware和华为的云计算技术和产品为载体,按照虚拟化工程师岗位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通过完整的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和项目引领的模式进行设计。
课程中设计的任务项目取材于真实企业虚拟化建设工程项目案例,并加以提炼。
每个项目都分解为若干个任务,在每次任务的准备阶段都有任务背景、任务相关知识和任务分析作为铺垫;任务实施过程和步骤和叙述详细,并配有任务的验收方法,符合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的一般规律。
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配有相应的练习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够掌握虚拟云桌面的架构和实现方案;2、能够安装虚拟云桌面支撑平台软件;3、能够配置vSphere 6.7服务器;4、能够创建和管理虚拟机;5、能够安装和配置Active Directory基本环境;6、能够安装vCenter管理平台;7、能够安装数据库系统(2008/2012);8、能够实现虚拟云桌面的架构和部署;9、能够实现华为虚拟化平台的安装与部署;10、能够实现华为FusionManger的安装部署方法;11、能够实现华为FusionAccess的部署方法。
(二)知识目标1、掌握云计算的基本概念、特征、架构情况。
《云计算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云计算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共享计算资源和数据,提供灵活、可扩展的计算服务。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广泛,云计算课程的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云计算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云计算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二、课程目标1. 理解云计算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熟悉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和基础设施;3. 掌握云计算的应用场景和案例分析;4. 学习云计算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5. 实践云计算技术并应用于项目开发。
三、课程内容1. 云计算概述1.1 云计算的定义和特点1.2 云计算的发展和应用前景1.3 云计算与传统计算的区别和联系2. 云计算基础技术2.1 虚拟化技术2.2 并行计算技术2.3 分布式存储技术2.4 自动化管理技术3. 云计算基础设施3.1 云计算硬件设施3.2 云计算软件平台3.3 云计算网络架构3.4 云计算数据中心4. 云计算应用场景4.1 云存储和备份4.2 云计算平台服务4.3 云计算软件开发4.4 云计算与大数据5. 云计算安全性和隐私保护5.1 云计算安全威胁与防护5.2 云计算数据隐私保护5.3 云计算安全管理与审核6. 云计算实践项目6.1 云计算平台搭建与部署6.2 云计算应用开发与测试6.3 云计算性能优化和调优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云计算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2. 实践:提供实验环境和案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云计算技术。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解决云计算实际问题。
五、考核方式1. 课堂作业:包括理论和实践题目,用于检查学生对云计算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践项目后,需撰写实验报告,详细介绍项目过程和结果分析。
3.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以确保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
六、参考教材1. 《云计算导论》(第二版),雷汉全,王小川,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教科版(2024)云计算技术概论教案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介绍云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云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云计算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3. 熟悉云计算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案例;4. 学会使用云计算平台进行开发和部署。
教学内容第一章:云计算概述1. 云计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云计算的发展历程和趋势3. 云计算的优势和挑战第二章:云计算基础技术1. 虚拟化技术及其在云计算中的应用2. 分布式计算和存储技术3. 网络技术在云计算中的作用第三章:云计算平台与服务模型1. 云计算平台的分类和特点2. 云计算服务模型:IaaS、PaaS和SaaS3. 常见的云计算平台及其特点第四章:云计算应用场景1. 云计算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2. 云计算在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应用3. 云计算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应用第五章:云计算开发与部署1. 云计算开发环境的搭建2. 云计算平台上的应用开发和部署流程3. 云计算安全和隐私保护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云计算的整体认识;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云计算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效果;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云计算平台,让学生掌握云计算开发和部署的基本技能;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云计算的理解和应用想法。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云计算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云计算应用开发和部署的实践项目;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云计算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
参考教材1. 《云计算概论》2.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实践》3. 《云计算:概念、技术与架构》以上为《教科版(2024)云计算技术概论教案》的内容概述,详细教案将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
云计算技术教学大纲教案一、引言云计算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将提出云计算技术教学大纲教案,旨在指导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在云计算技术领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教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云计算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 理解云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2. 掌握云计算技术的关键技术和标准;3. 能够使用云计算平台进行应用开发和系统部署;4. 具备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管理和安全保护能力;5. 能够分析和解决云计算技术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根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实际需求,本教学大纲教案将云计算技术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内容模块:1. 云计算基础1.1 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1.2 云计算的服务模型(IaaS、PaaS、SaaS)1.3 云计算的部署模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1.4 云计算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 云计算体系结构2.1 云计算的核心组件和关键技术2.2 云计算的分层架构和作用2.3 云计算中的虚拟化技术和容器技术2.4 云计算中的存储和网络技术3. 云计算平台3.1 常见云计算平台的介绍和比较3.2 云计算平台的安装和配置3.3 云计算平台的应用部署和管理4. 云计算应用开发4.1 云计算编程模型和开发环境4.2 云计算应用的开发工具和框架4.3 云计算应用的开发和调试实践5. 云计算资源管理与安全5.1 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调度和负载均衡5.2 云计算环境下的容灾和备份机制5.3 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四、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云计算技术,本教学大纲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云计算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和项目实践,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3.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与讨论,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4.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云计算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云计算技术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教育目标本课程总体目标是:通过搜集、整理、制作的大量的典型案例(企业产品、典型服务和解决方案等),力求以实际应用和典型案例为基础,从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的6个维度,即云计算概述、云存储与备份技术、云服务与应用、云互联架构技术、云计算管理平台、云安全与新兴技术。
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组织教学,通过认知、体验、提升的层次化学习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快速、全面地掌握云计算的内涵、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和云计算的相关应用。
为后续云计算相关技术的深入学习和应用实践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知识结构《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基础》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基础课。
其目的是使学生对云计算的由来、概念、标准、服务和实现技术有个基本的认识,了解支持云计算的主要产品和工具以及掌握其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了解云计算的主要研究热点与应用领域,以及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另外,以工程实践为背景,学习相关开源工具平台,让学生亲身体验集群环境下的计算机服务实现方式与应用,从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后续第三学期的云计算相关的综合实训课程打下基础。
能力结构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技能有:掌握云计算技术概述、云计算的演化与发展、虚拟化技术以及云计算架构等知识点,包括云计算的起源、云计算的主要特点、云计算发展相关政策、云计算的发展阶段、云计算的优势及生态系统、虚拟化的基本概念、云计算中的虚拟化技术、虚拟化集群、云计算基础架构剖析、云计算相关体系结构比较以及云计算标准化等相关内容。
掌握云存储概述、云存储系统、数据存储技术、云存储应用及发展趋势、数据备份概述、远程数据备份、个人数据备份等知识点,包括存储的基础知识、云存储的内涵、云存储的功能与主要特征、云存储的分类、云存储系统结构、云存储关键技术、DAS技术、NAS技术、SAN技术、云存储典型应用、云存储发展趋势、数据完成性概念、数据备份的RAID类型、数据备份的分类、同步数据复制、异步数据复制、Windows自带的备份功能以及Ghost工具备份功能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