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巧算
- 格式:ppt
- 大小:188.00 KB
- 文档页数:9
二年级数学巧算练习题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二年级数学巧算练习题例1:29+13+11+37例1练习:17+21+33+29例2:1+2+3+4+5+6+7+8+9+10例2练习:1+3+5+7+9+11+13+15+17+19例3:+7+18+26+33+49+14+21例3练习:18+36+34+22例4:+12+10+7+13+11例4练习:20+21+22+23课堂练习:2+4+6+8+10+12+14+16+18+2011+46+54+8917+25+19+11+15+23+14+2638+39+3153+16+24+4762+23+18+7713+49+211+12+13+14+15+16+17+18+195+33+67+421+42+35+ 58+29+15例5:8-29+例5练习:42-28+48例6:0-39+180+139例7:8+45例8:9+202例9:5-18+19例10:3+49+18例6练习:35+76-26+例7练习:35+9例8练习:146+101例9练习:50-23+2例10练习:45+48+49巧算与速算验收卷56+57-4739-64+61+16447-39+5398+4729+38+4559+9925+10399+203+98145+98+102-10181+34-37二年级数学1.1+3+5+7+9+10+11=2.15+28+25=3.6+12+34=4.6+11+44=5.7+34+63=6.6+12=7.7+88=8.5+18-38=9.2-43+48=10.3+28+19=11.1+21+21=12.9+29+29=13.5-18+19=14.5-17+16=15.-7+6-5+4-3+2-1=16.1+4+5+6+9+10=17.1+2+3+4+5+6+7+8+9+10=18.2-40+32-30+56-54+64-62=19.8-97+96-95+94-93+92-91+90-89=20.10+12+14+16+18+20=“华瑞教育”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凑整”先算1.计算:24+44+5653+36+47解:24+44+56=24+=24+100=124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53+36+47=53+47+36=+36=100+36=136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算:96+1552+69解:96+15=96+=+11=100+11=111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52+69=+69=21+=21+100=121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3.计算:63+18+1928+28+28解:63+18+19=60+2+1+18+19=60++=60+20+20=100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28+28+28=++-6=30+30+30-6=90-6=84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计算:45-18+1945+18-19解:45-18+19=45+19-18=45+=45+1=46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然后先算19-18=1.45+18-19=45+=45-1=44这样想:加18减19的结果就等于减1.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1,3,5,7,92,4,6,8,103,6,9,12,154,8,12,16,20等等都是等差连续数.1.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简记成:计算:1+2+3+4+5+6+7+8+9=5×中间数是5=4共9个数计算:1+3+5+7+9=5×中间数是5=2共有5个数计算:2+4+6+8+10=6×中间数是6=30共有5个数计算:3+6+9+12+15=9×中间数是9=4共有5个数计算:4+8+12+16+20=12×中间数是12=60共有5个数2.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简记成:计算:1+2+3+4+5+6+7+8+9+10=×5=11×5=55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1,末数是10.计算:3+5+7+9+11+13+15+17=×4=20×4=80共8个数,个数的一半是4,首数是3,末数是17.计算:2+4+6+8+10+12+14+16+18+20=×5=110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2,末数是20.四、基准数法计算:23+20+19+22+18+21解:仔细观察,各个加数的大小都接近20,所以可以把每个加数先按20相加,然后再把少算的加上,把多算的减去.23+20+19+22+18+21=20×6+3+0-1+2-2+1=120+3=1236个加数都按20相加,其和=20×6=120.23按20计算就少加了“3”,所以再加上“3”;19按20计算多加了“1”,所以再减去“1”,以此类推.计算:102+100+99+101+98解:方法1:仔细观察,可知各个加数都接近100,所以选100为基准数,采用基准数法进行巧算.102+100+99+101+98=100×5+2+0-1+1-2=500方法2:仔细观察,可将5个数重新排列如下:102+100+99+101+98=98+99+100+101+102=100×5=500可发现这是一个等差连续数的求和问题,中间数是100,个数是5.。
二年级数学巧算加减法一、凑整法。
1. 概念。
- 在加减法计算中,把一些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方便计算的数,这种方法叫做凑整法。
2. 示例。
- 计算28 + 36。
- 我们可以把28凑成30,把36凑成40。
28接近30,多了2;36接近40,多了4。
- 那么30+40 = 70,但是我们多算了2 + 4=6。
- 所以结果是70 - 6 = 64。
- 再如计算92 - 49。
- 把92看成90,少了2;把49看成50,多了1。
- 90 - 50 = 40,因为92少减了2,49多减了1,所以结果要加回来2 - 1 = 1。
- 最终结果就是40+1 = 41。
二、带符号搬家。
1. 概念。
- 在没有括号的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加数、减数的位置,可以使计算简便。
2. 示例。
- 计算32+19 - 22。
- 按照带符号搬家的方法,可以把 - 22和+19交换位置,得到32 - 22+19。
- 先计算32 - 22 = 10,再计算10+19 = 29。
- 又如计算45 - 18+15。
- 把+15和 - 18交换位置,变成45+15 - 18。
- 45+15 = 60,60 - 18 = 42。
三、添括号与去括号。
1. 添括号法则。
- 在加减法运算中,如果括号前面是“+”号,添上括号后,括号里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添上括号后,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号(“+”变“-”,“-”变“+”)。
- 例如:15+23 - 13 = 15+(23 - 13)。
这里括号前面是“+”号,所以括号里的- 13符号不变。
计算括号里的23 - 13 = 10,再计算15+10 = 25。
- 再如18 - 12+8 = 18-(12 - 8)。
括号前面是“-”号,括号里的+8变成 - 8。
计算12 - 8 = 4,18 - 4 = 14。
2. 去括号法则。
- 与添括号法则相反,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号。
二年级数学巧算100题一、加法巧算1. 25 + 36 + 15- 解析:观察式子可以发现25和15相加能凑成整十数。
所以先算25 +15=40,再算40+36 = 76。
2. 18+23+32- 解析:18和32相加可得整十数,先计算18 + 32 = 50,再算50+23=73。
3. 34+19+26- 解析:34和26相加为60,然后60 + 19=79。
4. 12+38+29- 解析:先算12+38 = 50,再算50+29 = 79。
5. 45+17+15- 解析:45和15相加得60,60+17 = 77。
二、减法巧算6. 85 - 36 - 14- 解析:36和14相加可凑成50,根据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所以85-(36 + 14)=85 - 50=35。
7. 92-27-23- 解析:27和23相加得50,92-(27 + 23)=92 - 50 = 42。
8. 76-18-22- 解析:18和22相加是40,76-(18+22)=76 - 40 = 36。
9. 65-29-11- 解析:29和11相加为40,65-(29+11)=65 - 40 = 25。
10. 58 - 17 - 23- 解析:17和23相加得40,58-(17 + 23)=58 - 40 = 18。
三、加减混合巧算11. 32+28 - 12- 解析:先算32+28 = 60,再算60 - 12 = 48。
12. 45 - 18+15- 解析:先算45+15 = 60,再算60 - 18 = 42。
13. 23+37 - 13- 解析:先算23 - 13 = 10,再算10+37 = 47。
14. 56+14 - 26- 解析:先算56 - 26 = 30,再算30+14 = 44。
15. 38 - 19+22- 解析:先算38+22 = 60,再算60 - 19 = 41。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巧算》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概述《巧算》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加法和减法的初步学习。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操作技巧,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1.2 教材特点《巧算》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操作游戏、大量实际问题的生活化描述以及问题解决的思考。
通过这样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巧;•熟练运用竖式进行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竖式进行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知•通过展示一些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认识和兴趣。
4.2 学习新知•通过示范和讲解,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巧。
4.3 拓展练习•让学生通过操作游戏或实际问题的解决,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技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 巩固与延伸•设计一些巩固练习题,对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练习,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评价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设计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并进行作业的批改,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参考资源•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巧算》教材•教学PPT或教学课件•操作游戏 or 实际生活问题场景的图片和描述•课后练习题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学习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巧,并能够运用竖式进行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二年级数学巧算100题(10篇)我们总是觉得数学是一门很枯燥、没有精彩点的学科。
其实不然,如果我们深入了解数学、研究数学你就会发现里面也有十分有趣的地方。
昨天,妈妈下班回家给我看了一个有趣的信息,信息里是一些阿拉伯数字组成的金字塔一样的题目,看了这些奇妙的数字,我不由得赞叹不已,就这些简单的数字竟能拼成这么完美的形状出来。
然后妈妈选了一组来给我做题,说要让我亲自做做题目,自己感受一下它的奇妙。
题目是:1×9+2=?、12×9+3=?、123×9+4=?、1234×9+5=?以此类推一直到×9+10=?;我看到这些题目就说:“这也没什么特别奇妙的啊。
”妈妈听到就说:“那好,我们把它竖起来写。
”哈哈,这个题目就有趣多吧,然后我就拿起笔开始计算起来了,刚算了两题就把我难住了,妈妈看到我为难的样子,就从身后拿出了计算机说到:“我知道四年级的小朋友还没教到3位数以上的乘法,但是今天我们不是来做算数题目的,我们是来体验数学的奇妙的,来,下面的题目就用计算机算吧。
”我迫不及待的拿过计算机“啪啪啪”的按着计算机上的按钮开始计算了。
当我开始计算第6题时,妈妈一把拿走计算机:“接下来4道题你自己充分发挥现象来做吧,这下我傻眼了:“个、十、百、千、万、十万、十万位的数字叫我怎么算啊?”我心里正纳闷着,妈妈看到我为难的样子就笑了:“欣芸看看上面5道题的得数有什么规律啊?”我刚才只顾着计算题目,还没注意到呢,结果一看,傻眼了,怎么都是1啊?而且一道比一道多一个1。
妈妈接着补充说到:“先看看每道题的规律,然后结合规律、充分发挥现象来做题喔。
”我发现每道题前面多加一位数,后面的得数也就会多出一个1来,这个会不会就是解题的规律呢?我半信半疑地按着这个规律做完了后面的题目,做完之后,我赶紧用计算机检查了一遍,得数居然都是对的,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数学小测试,我认真地答题,仔细地计算,字迹也比较工整。
二年级数学巧算试题1.小明有26元,用来买铅笔和零食,每支铅笔4元,没包零食2元,有可能有几包零食和几支铅笔。
方法一:【答案】方法一:【解析】主要考查列表枚举的应用,利用枚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巧算。
197+375+25468+182+118【答案】197+375+25=197+(375+25)=197+400=597468+182+118=468+(182+118)=468+300=768【解析】主要考查了三位数加减法的巧算。
适当的改变计算顺序,会使计算更加简单。
3.巧算。
370+268+232245+156+55【答案】370+268+232=370+(268+232)=370+500=870245+156+55=156+(245+55)=156+300=456【解析】主要考查了三位数加减法的巧算。
适当的改变计算顺序,会使计算更加简单。
4.巧算。
287+318+113294+277+306【答案】287+318+113=318+(287+113)=318+400=818294+277+306=277+(294+306)=277+600=877【解析】主要考查了三位数加减法的巧算。
适当的改变计算顺序,会使计算更加简单。
5.巧算。
767-133-367838-318-138【答案】767-133-367=(767-367)-133=400-133=267838-318-138=(838-138)-318=700-318=382【解析】主要考查了三位数加减法的巧算。
适当的改变计算顺序,会使计算更加简单。
6.巧算。
375-137-63582-120-82【答案】375-137-63=375-(137+63)=375-200=175582-120-82=(582-82)-120=500-120=380【解析】主要考查了三位数加减法的巧算。
适当的改变计算顺序,会使计算更加简单。
7.巧算。
754-344-154867-345-222【答案】754-344-154=(754-154)-344=600-344=256867-345-222=867-(345+222)=867-567=300【解析】主要考查了三位数加减法的巧算。
二年级数学巧算方法
哎,说起二年级的数学,好多娃娃都觉得有点难搞哦,尤其是那些算来算去的题目。
但其实,只要掌握了些巧算方法,数学也可以变得巴巴适适的。
比如说,遇到加法的时候,如果数字大得很,娃娃些就容易出错。
那就可以试着用凑十法嘛。
比如说9加几,就把9凑成10,再用10去加剩下的数,这样就简单多了。
像9加7,就可以想成9加1等于10,10再加6就是16,这样算起来又快又准。
还有减法,有时候娃娃些减不下来,就急得跳脚。
其实,可以试着用破十法。
比如说13减5,就可以想成13分成10和3,10减去5等于5,5再加上剩下的3,答案就是8。
这样一来,减法也变得轻松多了。
另外,还有些娃娃对乘法口诀背得不熟,那做起乘法题来就恼火得很。
所以,还是要多下功夫,把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
这样,做起乘法来,才能得心应手。
当然,除了这些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巧算方法,比如利用图形来帮助理解算式,或者用一些简单的规律来快速得出答案。
总之,只要娃娃些肯动脑筋,多练习,数学成绩一定会慢慢提高的。
所以,家长们也要多鼓励娃娃些,让他们不要怕数学,要敢于挑战自己。
只要掌握了这些巧算方法,数学也可以变得很有趣哦!。
三一文库()/小学二年级〔二年级数学下册《巧算》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巧算。
十几乘十几的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教学目标:1、能让学生学会“十几乘十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巧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口算方法和快速计算的能力。
2、通过巧算与普通算法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巧算优势,让学生多掌握一种计算的方法。
3、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和用数学的思维能力,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乘十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巧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口诀来识记,并学会运用口诀来掌握“十几乘十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巧算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利用数学诗歌引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1、加一加,它们的和是多少?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加八、八加七、加九加十加十一。
二、新课引入数学在生活中其妙无穷,无处不在,学习数学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今天老师就把同学带到一片新的数学天地,来探索这些有趣数学知识。
(PPT2)板书:巧算提问:什么是巧算,你怎么样理解巧算的定义?1、出示学习任务(PPT3)17×18 18×15女生计算第一题,男生计算第二题,看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2、你发现了这些因数都有什么特点?(都是十几乘十几的计算)那么我们首先来学习十几乘十几的巧算方法。
板书:十几乘十几的方法计算过程是:(PPT4、PPT5)17×18=(17+8)×10+(7×8) 18×15=(18+5)×10+(8×5) =250+56 =230+40 =306 =270 学生自己发现,看有什么规律?为了表达方便,我们把第一个因数称为“首数”,第二个因数称为“尾数”。
教师适时总结:十几乘十几的方法:先用第一个因数加上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所得的和扩大10倍,再加上两因数个位相乘的积就可以了。
(PPT6)口诀是(PPT7):首数加上尾数尾,得数扩大整10倍。
二年级数学巧算100题1. 15 + 7 = 222. 8 - 3 = 53. 14 + 9 = 234. 6 + 20 = 265. 25 - 9 = 166. 12 + 3 = 157. 18 - 7 = 118. 5 + 9 = 149. 10 + 6 = 1610. 13 - 4 = 911. 8 + 12 = 2012. 15 - 7 = 813. 4 + 7 = 1114. 19 - 10 = 915. 16 - 8 = 816. 5 + 12 = 1717. 11 - 8 = 318. 17 + 5 = 2220. 20 - 9 = 11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提供100道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数学题。
这些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并提供乐趣和挑战。
每道题都附有详细的答案,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纠正和巩固知识。
21. 6 + 11 = 1722. 20 - 7 = 1323. 9 + 6 = 1524. 17 - 5 = 1225. 14 + 8 = 2226. 12 - 4 = 827. 7 + 9 = 1628. 16 - 10 = 629. 5 + 13 = 1830. 18 - 9 = 931. 10 + 5 = 1532. 15 - 6 = 933. 8 + 7 = 1534. 13 - 9 = 436. 6 - 3 = 337. 9 + 4 = 1338. 19 - 8 = 1139. 14 + 6 = 2040. 16 - 7 = 9学生可以逐个解答这些题目,或者把它们写在纸上,然后一次性完成。
为了提高效果,建议学生使用计算器来验证答案。
同时,鼓励他们在解答问题时注重细节和准确性。
41. 7 + 13 = 2042. 15 - 9 = 643. 9 + 10 = 1944. 20 - 4 = 1645. 14 + 5 = 1946. 12 - 5 = 747. 8 + 8 = 1648. 18 - 6 = 1249. 5 + 15 = 2050. 17 - 9 = 852. 16 - 8 = 853. 6 + 8 = 1454. 13 - 5 = 855. 15 + 9 = 2456. 7 - 2 = 557. 8 + 6 = 1458. 19 - 7 = 1259. 14 + 7 = 2160. 18 - 8 = 10除了提供题目和答案,家长和教师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年级数学巧算加减法1. 凑整法。
- 加法凑整。
- 概念:在加法运算中,把两个或几个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的数,再进行计算会更简便。
- 例如:计算28 + 36,可以把28看成30 - 2,把36看成40 - 4。
- 那么28+36=(30 - 2)+(40 - 4)=30+40-(2 + 4)=70 - 6 = 64。
- 再如:19+31+22,可以先算19+31 = 50(因为19和31凑成整十数50),再算50+22 = 72。
- 减法凑整。
- 概念:在减法运算中,把减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的数,再进行计算。
- 例如:计算83 - 29,可以把29看成30 - 1。
- 那么83 - 29=83-(30 - 1)=83 - 30+1 = 53+1 = 54。
2. 带符号搬家法(交换律)-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可以带着数字前面的符号搬家。
- 例如:32+18 - 12,可以先算32 - 12+18。
- 先计算32 - 12 = 20,再算20+18 = 38。
- 再如:45 - 23+15,可以先算45+15 - 23。
- 45+15 = 60,60 - 23 = 37。
3. 添括号、去括号法(结合律)- 添括号。
- 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添括号后里面的符号不变。
- 例如:25+13+7 = 25+(13 + 7)=25+20 = 45。
- 去括号。
- 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括号后里面的符号不变。
- 例如:36+(24 - 16)=36+24 - 16 = 60 - 16 = 44。
- 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括号后里面的符号要变号。
- 例如:50-(18+12)=50 - 18 - 12 = 32 - 12 = 20。
4. 基准数法。
- 当有多个数相加且这些数都接近某个数时,可以把这个数作为基准数。
- 例如:计算21+19+23+18+22。
- 可以把20作为基准数。
- 21 = 20+1,19 = 20 - 1,23 = 20+3,18 = 20 - 2,22 = 20+2。
二年级数学巧算练习题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二年级数学巧算练习题例1:29+13+11+37例1练习:17+21+33+29例2:1+2+3+4+5+6+7+8+9+10例2练习:1+3+5+7+9+11+13+15+17+19例3:+7+18+26+33+49+14+21例3练习:18+36+34+22例4:+12+10+7+13+11例4练习:20+21+22+23课堂练习:2+4+6+8+10+12+14+16+18+2011+46+54+8917+25+19+11+15+ 23+14+2638+39+3153+16+24+4762+23+18+7713+49+211+12+ 13+14+15+16+17+18+195+33+67+421+42+35+58+29+15例5:8-29+例5练习:42-28+48例6:0-39+180+139例7:8+45例8:9+202例9:5-18+19例10:3+49+18例6练习:35+76-26+例7练习:35+9例8练习:146+101例9练习:50-23+2例10练习:45+48+49巧算与速算验收卷56+57-4739-64+61+16447-39+5398+4729+38+4559+9925+10399+203+98145+98+102-10181+34-37二年级数学1.1+3+5+7+9+10+11=2.15+28+25=3.6+12+34=4.6+11+44=5. 7+34+63=6.6+12=7.7+88=8.5+18-38=9.2-43+48=10.3+28+19=11.1+21+21=12.9+29+29=13.5-18+19=14.5-17+16=15.-7+6-5+4-3+2-1=16.1+4+5+6+9+10=17.1+2+3+4+5+6+7+8+9+10=18.2-40+32-30+56-54+64-62=19.8-97+96-95+94-93+92-91+90-89=20.10+12+14+16+18+20=“华瑞教育”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凑整”先算1.计算:24+44+5653+36+47解:24+44+56=24+=24+100=124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53+36+47=53+47+36=+36=100+36=136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2.计算:96+1552+69解:96+15=96+=+11=100+11=111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52+69=+69=21+=21+100=121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3.计算:63+18+1928+28+28解:63+18+19=60+2+1+18+19=60++=60+20+20=100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28+28+28=++-6=30+30+30-6=90-6=84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计算:45-18+1945+18-19解:45-18+19=45+19-18=45+=45+1=46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然后先算19-18=1.45+18-19=45+=45-1=44这样想:加18减19的结果就等于减1.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1,3,5,7,92,4,6,8,103,6,9,12,154,8,12,16,20等等都是等差连续数.1.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简记成:计算:1+2+3+4+5+6+7+8+9=5×中间数是5=4共9个数计算:1+3+5+7+9=5×中间数是5=2共有5个数计算:2+4+6+8+10=6×中间数是6=30共有5个数计算:3+6+9+12+15=9×中间数是9=4共有5个数计算:4+8+12+16+20=12×中间数是12=60共有5个数2.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简记成:计算:1+2+3+4+5+6+7+8+9+10=×5=11×5=55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1,末数是10.计算:3+5+7+9+11+13+15+17=×4=20×4=80共8个数,个数的一半是4,首数是3,末数是17.计算:2+4+6+8+10+12+14+16+18+20=×5=110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2,末数是20.四、基准数法计算:23+20+19+22+18+21解:仔细观察,各个加数的大小都接近20,所以可以把每个加数先按20相加,然后再把少算的加上,把多算的减去.23+20+19+22+18+21=20×6+3+0-1+2-2+1=120+3=1236个加数都按20相加,其和=20×6=120.23按20计算就少加了“3”,所以再加上“3”;19按20计算多加了“1”,所以再减去“1”,以此类推.计算:102+100+99+101+98解:方法1:仔细观察,可知各个加数都接近100,所以选100为基准数,采用基准数法进行巧算.102+100+99+101+98=100×5+2+0-1+1-2=500方法2:仔细观察,可将5个数重新排列如下:102+100+99+101+98=98+99+100+101+102=100×5=500可发现这是一个等差连续数的求和问题,中间数是100,个数是5.。
小学二年级数学5种巧算方法小学加减巧算一.“凑整”先算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2+8=10,4+6=10,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22+78=100,44+56=100,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 87655→12345, 46802→53198,87362→12638,…例题1计算下列等式:① 53+45+47 ②23+39+61解:①式=(53+47)+45=145②式=23+(39+61)=23+100=123对于不能直接凑整的,可以把其中一个数进行拆分,再凑整。
例题2计算下列等式:① 87+15 ②54+79 ③65+18+27解:①式=87+13+2=(87+13)+2=100+2=102②式=33+21+79=33+(21+79)=33+100=133③式=60+2+3+18+27=60+(2+18)+(3+27)=60+20+30=110对于没有直接凑整的数的,可以先凑整,最后再减去凑整的数。
例题3计算:38+29+19解:原式=(38+2)+(29+1)+(19+1)-4=40+30+20-4=90-4=86二.计算等差连续数(等差数列)的和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1,3,5,7,92,4,6,8,103,6,9,12,154,8,12,16,20等等都是等差连续数.1.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
例题4①计算1+2+3+4+5+6+7+8+9解:原式=5×9(中间数是5,共9个数)=45②计算1+3+5+7+9+11+13解:原式=7×7(中间数是7,共7个数)=49③计算2+4+6+8+10解:原式=6×5(中间数是6,共5个数)=302.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
二年级数学巧算练习题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二年级数学巧算练习题例1:29+13+11+37例1练习:17+21+33+29例2:1+2+3+4+5+6+7+8+9+10例2练习:1+3+5+7+9+11+13+15+17+19例3:+7+18+26+33+49+14+21例3练习:18+36+34+22例4:+12+10+7+13+11例4练习:20+21+22+23课堂练习:2+4+6+8+10+12+14+16+18+2011+46+54+8917+25+19+11+15+23+14+2638+39+3153+16+24+4762+23+18+7713+49+211+12+13+14+15+16+17+18+195+33+67+421+42+35+ 58+29+15例5:8-29+例5练习:42-28+48例6:0-39+180+139例7:8+45例8:9+202例9:5-18+19例10:3+49+18例6练习:35+76-26+例7练习:35+9例8练习:146+101例9练习:50-23+2例10练习:45+48+49巧算与速算验收卷56+57-4739-64+61+16447-39+5398+4729+38+4559+9925+10399+203+98145+98+102-10181+34-37二年级数学+3+5+7+9+10+11=+28+25=+12+34=+11+44=+34+63=+12=+88=+18-38=+48=+28+19=+21+21=+29+29=+19=+16=+6-5+4-3+2-1=+4+5+6+9+10=+2+3+4+5+6+7+8+9+10=+32-30+56-54+64-62=+96-95+94-93+92-91+90-89=+12+14+16+18+20=“华瑞教育”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凑整”先算1.计算:24+44+5653+36+47解:24+44+56=24+=24+100=124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53+36+47=53+47+36=+36=100+36=136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2.计算:96+1552+69解:96+15=96+=+11=100+11=111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52+69=+69=21+=21+100=121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3.计算:63+18+1928+28+28解:63+18+19=60+2+1+18+19=60++=60+20+20=100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28+28+28=++-6=30+30+30-6=90-6=84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计算:45-18+1945+18-19解:45-18+19=45+19-18=45+=45+1=46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然后先算19-18=1.45+18-19=45+=45-1=44这样想:加18减19的结果就等于减1.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1,3,5,7,92,4,6,8,103,6,9,12,154,8,12,16,20等等都是等差连续数.1.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简记成:计算:1+2+3+4+5+6+7+8+9=5×中间数是5=4共9个数计算:1+3+5+7+9=5×中间数是5=2共有5个数计算:2+4+6+8+10=6×中间数是6=30共有5个数计算:3+6+9+12+15=9×中间数是9=4共有5个数计算:4+8+12+16+20=12×中间数是12=60共有5个数2.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简记成:计算:1+2+3+4+5+6+7+8+9+10=×5=11×5=55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1,末数是10.计算:3+5+7+9+11+13+15+17=×4=20×4=80共8个数,个数的一半是4,首数是3,末数是17.计算:2+4+6+8+10+12+14+16+18+20=×5=110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2,末数是20. 四、基准数法计算:23+20+19+22+18+21解:仔细观察,各个加数的大小都接近20,所以可以把每个加数先按20相加,然后再把少算的加上,把多算的减去.23+20+19+22+18+21=20×6+3+0-1+2-2+1=120+3=1236个加数都按20相加,其和=20×6=按20计算就少加了“3”,所以再加上“3”;19按20计算多加了“1”,所以再减去“1”,以此类推.计算:102+100+99+101+98解:方法1:仔细观察,可知各个加数都接近100,所以选100为基准数,采用基准数法进行巧算.102+100+99+101+98=100×5+2+0-1+1-2=500方法2:仔细观察,可将5个数重新排列如下:102+100+99+101+98=98+99+100+101+102=100×5=500可发现这是一个等差连续数的求和问题,中间数是100,个数是5.。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乘法的交换律来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4×7时,我们可以利用交换律将其转换为7×4,这样可以让计算更容易。
还有,我们可以利用与2的倍数相乘的特点。
例如,计算6×8时,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3×16,然后再将16的结果乘以2、这样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分解法来进行乘法巧算。
例如,计算5×6时,我们可以将6分解为2和4,然后再将2和4分别乘以5,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这样可以减少乘法计算的复杂度。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利用乘法的乘数分解法来进行巧算。
例如,计算7×6时,我们可以将6分解为3和2,然后再用3和7分别相乘,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这样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在乘法速算中,熟记小学二年级乘法口诀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我们熟记了1×1=1,1×2=2,1×3=3,以及2×2=4,2×3=6,2×4=8等等,可以帮助我们在计算时迅速找到答案。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利用乘法的性质进行巧算。
例如,如果一个数乘以10,我们可以在这个数的基础上在后面添加一个0。
同样,如果一个数乘以100,我们可以在这个数的基础上后面添加两个0。
这样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利用进位法进行乘法速算。
例如,计算8×8时,我们可以将8×10再减去8得到答案。
又如,计算9×7时,我们可以将9×10再减去9得到答案。
这样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在乘法速算中,虽然技巧重要,但理解数学概念同样重要。
学生们应该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特点,以便将巧算技巧与概念相结合,准确地解决乘法问题。
总结起来,乘法技巧对于小学二年级孩子们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初步掌握乘法的巧算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希望这些乘法速算的巧算技巧可以对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巧算练习题44+56=44+50+6=100+6=10653+36+47=53+47+36=100+36=136答案:124.106.1362.计算:26+48+5732+47+69解:26+48+57=26+50+50+7=100+7=10732+47+69=32+70+46=100+46=146答案:107.146二、“倍数”巧算1.计算:24+48+72解:24+48+72=24×(1+2+3)=24×6=144答案:1442.计算:36+72+108解:36+72+108=36×(1+2+3)=36×6=216答案:216三、“交换律”巧算1.计算:37+25+48解:37+25+48=25+37+48=110 答案:1102.计算:46+28+59解:46+28+59=28+46+59=133 答案:133四、“分配律”巧算1.计算:25+39+46解:25+39+46=25+40+45=90 答案:902.计算:48+36+27解:48+36+27=48+30+33=111 答案:111五、混合运算巧算1.计算:28+36-17+24解:28+36-17+24=28+36+24-17=71答案:712.计算:49-28+37+24解:49-28+37+24=49+37-28+24=82答案:821.对于等差连续数的求和,如果个数是奇数,那么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
比如求1到9这9个数的和,中间数是5,所以答案是5乘以9等于45.2.如果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那么它们的和等于首数和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
比如求1到10这10个数的和,首数是1,末数是10,个数是10,所以答案是(1+10)乘以10除以2等于55.3.对于混合算式,可以改变运算顺序来计算。
比如45减18再加19,可以改为45加19再减18,这样先算19减18等于1,再加上45就等于46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