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学:第七章 学校心理测量与诊断的技术
- 格式:pptx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20
教育心理测量学学科教案学生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技巧与方法教案主题:学生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技巧与方法引言:学生心理测量与评估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了解学生的内在特质和评估他们的学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介绍学生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技巧与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学支持。
第一节:学生心理测量的概念及重要性1.1 学生心理测量的定义与范畴1.2 学生心理测量的目的及意义1.3 学生心理测量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第二节:学生心理测量的基本技巧2.1 问卷设计与编制- 有效的问题设置与选项设计- 合理的问卷结构与顺序安排- 注意避免主观偏见的问题设置2.2 测验的选择与制定- 合适的测验类型与形式- 清晰的测验指导与说明- 高效的测验时间控制2.3 采访与观察技巧- 有效的采访提问技巧- 全面准确的观察记录方法- 敏锐的信息捕捉与分析能力第三节:学生心理测量的数据分析与报告3.1 数据收集与整理- 有效的数据收集方式与工具- 真实准确地数据整理与存档- 保护学生隐私与信息安全的措施3.2 数据分析与解读-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与统计指标- 结果的解读与推断能力- 针对学生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3.3 报告撰写与表达技巧- 清晰准确地报告结构与格式- 利用图表等视觉化工具提升报告效果 - 报告语言的准确性与专业性第四节:学生心理评估的方法与技巧4.1 标准化评估工具的使用- 常见的学生心理评估工具介绍- 辨别评估工具的优势与局限性- 使用评估工具进行学生个别差异分析4.2 规范化评估过程的重要性- 评估前的充分准备与沟通- 评估过程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结果的及时反馈与解释4.3 多元评估方法的综合运用- 结合多种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采用不同角度的评估视角- 综合评估结果进行个别化教学设计结语:学生心理测量与评估作为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为教师提供了解学生内在特质和评估学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方法。
心理测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测量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心理测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能够运用心理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操作;4.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心理测量2.心理测量的意义3.心理测量的基本原则4.心理测量的方法5.心理测量的应用领域6.如何进行心理测量实验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心理测量的概念和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心理测量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通过示例和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什么是心理测量,为什么需要进行心理测量,以及心理测量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3.掌握心理测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0分钟)分别介绍心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两个基本原则,以及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法等,并解释它们的优缺点。
4.心理测量的应用领域(15分钟)列举心理测量在教育、医学、社会调查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并介绍在这些领域中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和指标。
5.心理测量实验的操作方法(30分钟)详细讲解心理测量实验的设计步骤和操作方法,包括实验目的的确定、实验变量的选择和操作、被试的选择和人数的确定等。
6.案例分析和讨论(15分钟)提供一些心理测量实验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科学素养。
7.总结和反思(10分钟)对整节课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收获,提出一些反思和启示。
四、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可通过PPT或视频等形式展示心理测量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2.心理测量工具:提供一些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如问卷调查表、观察记录表等,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课堂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评价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
3.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心理测量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心理测量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对于了解和评估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及练习: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复习要点】一、教学评价1、内容包括:①认知;②技能;③情感。
2、常用手段:认知和技能领域:标准化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
情感与道德表现: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案卷分析、观察、谈话等)。
二、标准化成就测验1、定义: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2、特点: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学者编制;施测条件、计分手段、分数的解释完全相同3、优越性:(1)客观性。
在大多数情境下,标准化测验是一种比教师发展出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
(2)计划性。
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标准化测验比大部分的课堂测验更有计划性。
(3)可比性。
标准化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参照标准,使得不同考试者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4、问题: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很不协调;测验结果的不当使用,对个体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点击:福建教师考试备考进一步了解。
三、教师自编测验1、定义: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2、测验前的计划(1)确定测验的目的。
(2)确定测验要考查的学习结果。
(3)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
(4)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
(5)针对计划测量的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
3、自编测验的类型:客观题、主观题。
4、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①信度--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②效度--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③区分度--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四、非测验的评价技术1、案卷分析案卷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其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
2、观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观察,教师也能够搜集到大量的关于学生学业成就的信息。
这种观察不只限于智能的发展,还包括学生生理、社会和情绪的发展。
为了确保观察的有效性,教师应注意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然后客观、详细地记录下观察信息。
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述学校心理学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进行评估。
当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时,如学习不良、注意缺失、情绪困扰、人格障碍和问题行为等,通过心理评估,学校心理学家可以对问题学生进行诊断,找出问题的症结,从而制定干预方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在干预方案实施过程中或之后,心理评估可以检验干预的效果,有助于修正或提出新的干预措施。
对一般学生和超常学生的心理评估,可以为因材施教,实施发展性指导提供依据.心理评估的宗旨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心理评估必须是科学的、客观的。
不负责任的评价、错误的评价可能会误导学生,甚至会贻害终生.鉴于心理评估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掌握心理测量和评估的知识,接受基本技能的良好训练是获取学校心理学家资格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心理测量的特性与种类心理测量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以心理测验作为工具对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心理测量是心理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于心理测验有许多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F.G。
Brown)认为,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阿纳斯塔西(A。
Anastasi)认为,心理测验在本质上是关于行为样本客观的标准化的测定;克龙巴赫(L。
T.Cronbach)将心理测验定义为比较两个人以上的人类行为而仔细计划了的有组织的程序。
这些定义表述尽管不尽相同,但共同点在于都认为测验测量的是人的行为,是人行为的一个样本,测验是按照严格的科学程序编制、施测、记分和解释的测量工具.由此决定了心理测量的特殊性质。
1。
心理测量的特性人的心理特质是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测验无法直接测量心理特质,而是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论他的心理特质,因此心理测量具有间接性。
人的行为比较没有绝对标准,心理测量中对人的评价总是与他所在团体中的大多数人或某种人为确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如聪明、愚钝;内向、外向等,因此心理测量具有相对性.测验不可能测量人所有的行为,特定的测验也只测量了它所要测定的行为领域的一个行为样本。
学校psy学校心理学概述本章重点❖心理辅导、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学的概念❖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发胀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关系❖学校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概念❖学校心理学:它是综合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相关的知识,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适当的心理援助和咨询。
其实质为一门关于学校教育领域中如何开张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学问。
❖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者对心理求助者在自我成长、人格、适应等问题上予以心理援助,使其问题得以解决,从而得到更好发展的一种心理学应用性技术。
❖学校心理辅导:以学校教育活动为背景的心理辅导和咨询二、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展望❖1896年,维特曼创立了学校心理学❖1910年,斯滕提出了“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术语❖1915年,盖塞尔确定了“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术语❖对学校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学术研究为:心理测量、特殊教育、临床心理学国际上学校心理学发展的三个水平阶段:❖心理测量的水平❖心理咨询和教育辅导活动的水平❖综合的学校心理辅导水平即:对象扩展的教师和家长三、我国学校心理学的现状(一)中国学校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及“误区”1.对其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明确2.辅导的对象存在偏差性3.学校心理的辅导者知识经验有待提高4.更新不够5.没有完整的体系理论6.学校内部不够重视(二)、学校心理工作的着手点1.培养一批具有高学历的学校心理辅导者2.提高现有的学校心理辅导者的各方面的素质3.注重与其它咨询领域和治疗领域的合作4.发展教师和家长的作用四、学校心理学与其它心理学科的关系❖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P10❖与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的关系P11 表格❖与发展咨询心理学的关系P12 表格❖与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关系五、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1.自然观察法:❖不进行人工操作,只进行观察记录❖包括:记录法、对照、核查法、评定法2、实验观察法❖以特定的人工操作设置特定的环境,使行为重复出现进行的观察。
一、心理测量技术概述1.1 定义1.2 发展历史1.3 应用领域1.4 心理测量技术的意义与价值二、心理测量原理2.1 心理测量基本概念2.2 心理测量属性2.3 心理测量方法2.4 心理测量指标三、心理测量工具3.1 常用心理测量工具介绍3.2 心理测量工具的选择与评价3.3 心理测量工具的使用与施测3.4 心理测量工具的编制与修订四、心理测量误差与控制4.1 心理测量误差概述4.2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控制4.3 心理测量中的其他误差及其控制4.4 提高心理测量可靠性与有效性的方法五、心理测量应用案例分析5.1 企业招聘心理测量案例5.2 心理咨询与评估案例5.3 教育领域心理测量案例5.4 临床心理测量案例六、心理测量中的统计分析方法6.1 描述性统计分析6.2 推断性统计分析6.3 相关与回归分析6.4 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七、心理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7.1 心理测量数据预处理7.2 心理测量数据分析方法选择7.3 心理测量结果的解释与报告7.4 心理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应用八、心理测量伦理与法律问题8.1 心理测量伦理原则8.2 心理测量中的隐私与保密问题8.3 心理测量法律规范与标准8.4 心理测量纠纷与法律责任九、心理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9.1 心理测量技术发展趋势9.2 心理测量技术的创新与变革9.3 心理测量技术在新技术应用中的挑战与机遇9.4 心理测量技术在跨文化研究中的应用十、心理测量技术实践与应用案例讨论10.1 心理测量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0.2 心理测量技术在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中的应用10.3 心理测量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10.4 心理测量技术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案例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课件《心理测量技术》共包含十个章节,全面介绍了心理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工具、误差控制、统计分析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伦理与法律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下面是对每个章节重点和难点的解析:一、心理测量技术概述:重点是心理测量的定义、发展历史、应用领域以及其意义与价值。
一.名词1.学校心理学(美国心理学会,2000)学校心理学是★一种综合性的专业活动,也是一门为学校教育提供服务的职业心理学,它为学生、家长、教育者以及学校教育过程提供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指导,为学生在学校、家庭和其它系统中的发展过程提供心理评价、干预、预防、增进健康、计划的设计和评估服务,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学校心理学家(国际学校心理学会,1996)学校心理学家★一词指的是受过心理学与教育专业训练,在学校、家庭以及其他可能发生影响的环境下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学服务的专业人员”。
3.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
4.学校心理评估:运用各种观察、访谈、心理测量等手段,围绕解决某一问题而对学生心理等进行的综合评价过程。
心理评估主要指对学生某方面心理状况的评估,也指教师心理、学校管理者心理等方面的评估。
5.动态智力测量法. 首先对个体现有的能力水平进行评估,然后给予个体同等的学习机会,由施测者提供标准的干预,即采用标准次数或标准形式的提示,再进行测量,考察受测者经提示、训练之后成绩的进步。
6.投射性人格测验:是利用没有明确结构和固定意义、易于引发多种反应的刺激,鼓励被试暴露出隐藏在潜意识之中的思想、情感、欲望、动机等,以此推断它的人格结构。
7.适应性行为:一般泛指一个人有效地处理社会要求和期望,顺应社会生活的行为。
8.问题行为:一般是指较严重的、持续时间超过相应年龄所允许的异常行为。
9.内化性行为问题:指自我内在的冲突与行为过度控制的问题,如退缩、孤单等。
10.外化性行为问题:指行为控制不足的问题,即个体的行为与环境起冲突,如多动、暴力、偏差行为等。
11.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运用心理辅导和团体动力学的理念和技术,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促进全班学生心理成长而开展的活动。
12.学校间接咨询:是指通过对教师和家长的咨询来解决学生的问题,是学校心理学家针对学生的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与学生的教育者或家长一道进行商讨、探究,通过双方共同参与与合作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0792]《学校心理学》第一批[论述题]简述学校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的六个要点。
参考答案:[论述题]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概念及其区别参考答案:[论述题]论述学校心理咨询中三大常见咨询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论述题]简述学习障碍儿童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第二批[论述题]试论述针对学习障碍学生的认知策略训练的基本程序。
参考答案:[论述题]代币制使用的步骤是什么?参考答案:[论述题]问卷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论述题]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是什么?参考答案:2010年秋第一次作业[单选题]指个体行为中本已具有的刺激-反应联结(UCS-UCR),经过刺激替代的方式,从而建立新的刺激-反应的联结(CS-CR),这也就是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行为C:操作性条件反射D:无条件刺激参考答案:A[判断题]在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立之后,条件性反射是由条件刺激所引起的。
参考答案:正确[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学校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有A:心理预防与心理卫生B:心理咨询C:诊断性评价D:学习指导E:职业指导参考答案:ABCDE[判断题]心理咨询属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而不是学校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某几个年龄(年级)的被试的心理、行为状况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参考答案:正确[多选题]心理测量的特性是A:间接性B:相对性C:代表性D:客观性E:直接性参考答案:ABCD[单选题]精神分析的创始人是A:荣格B:弗洛伊德C:罗杰斯D:华生参考答案:B[判断题]精神动力论强调的是"自我与经验的不一致”。
参考答案:错误[论述题]什么是诊断性评价?参考答案:诊断性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标准,以使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异常或障碍、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描述、分析、归类、鉴别、评估的过程。
2010年秋第二次作业[论述题]行为矫正的一般程序是什么?参考答案:简述行为矫正的一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