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练习课(4-6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6.92 MB
- 文档页数:25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课后练习含答案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填空题。
(1)一个加数是45,另一个加数与它相同,它们的和是( )。
(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150,减数是64,被减数是( )。
(3)减法是( )的逆运算。
(4)两个加数的和是579,其中一个加数是278,另一个加数是( )。
(5)被减数是354,差是79,减数是( )。
2.根据给出的算式填空。
(1)476-168=308 308+( )=476 476-( )=168(2)256+128=384 384-( )=128 384-( )=2563.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72错写成27,这时得到的差是309。
正确的差是多少?答案提示1. (1) 90 (2) 214 (3) 加法 (4) 301 (5) 2752. (1) 168 308 (2) 256 1283. 解法一:309+27=336 336-72=264答:正确的差是264。
解法二:72-27=45 309-45=264答:正确的差是264。
第2课时练习一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347=500 27+( )=100573-( )=170 ( )-212=40( )+173=300 ( )-600=2002.根据给出的算式填空。
(1)400-165=235 235+( )=400 400-( )=165(2)256+244=500 500-( )=244 500-( )=2563.计算,并验算。
119-59= 173+169= 257+160= 475-180=4.滨海实验小学举行花式篮球比赛,明明用了240秒完成了比赛,东东用了215秒完成了比赛。
他们一共用了多少秒完成比赛?答案提示:1. 153 73 403 252 127 8002. (1)165 235 (2)256 2443. 60 342 417 295 验算略4. 240+215=455(秒)第3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用下面的三张数字卡片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第6课时练习课(第4、5课时)1.填一填。
(1)计算45-( 12.3+25.8)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
(2)36连续减去2个2.5.再加上1.2.和是( )。
(3) 7.6 -2.5+2.4-1.5=(+)-(+)(4)146.75-99.3=146.75-1002.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 )。
A.不适用B.同样适用C.不一定适用D.无法判断(2)用简便算法计算4.72+0.99时.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 4.72+1+0.01B.4.71+1+0.1C.4.72+1-0.01D.4.71+1-0.1(3)8.2与3.5的差,加上它们的和,列式是( )。
A.8.2 - 3.5+8.2B.8.2-3.5+3.5C.8.2 - 3.5+8.2+3.5D.(8.2-3.5)+(8.2+3.5)(4)甲数是42.78,比乙数少1.8.甲、乙两数之和是( )。
A. 44.58B.83.76C.87.36D.44.6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6.2+5.12+3.8 15.35+9.2-5.9 3.63+(10.25 - 8.75) 13.7 - 8.9- 1.1 3.8 +1.37+6.2 +12.63 4.56+5.44-4.56+5.44 4.谁说得对?把你的想法试着表示出来。
第6课时练习课(第4、5课时)1.(1)加减解析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所以在算式45 - (12.3+25.8)中,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减法。
(2)32.2解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以列式为36 - 2.5 - 2.5+1.2,这个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没有括号,所以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算出得数即可。
(3)7.6 2.4 2.5 1.5解析本题是加法交换律和减法性质的综合应用,在同级运算中,为了计算简便需交换位置时,一定要带上符号。
3 运算定律第6 课时乘除法的简便运算RJ四年级下册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总结当堂检测(1)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除法的运算性质1课堂探究点复习导入2课时流程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的运算定律,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探究点1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我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
还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一打”是12个。
(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12×25=____运用乘法(分配)律:(a+b)×c=a×c+b×c请同学用自己最快的方法算出结果。
12×25=(3×4)×25=3×(4×25)=3×100=300(个)12×25=(10+2)×25 =10×25+2×25 =250+50=300(个)方法一:方法二:哪个方法更好?提示:在计算12×25时,把12分解成3×4或10+2,都体现了分解的数学思想。
归纳总结:乘法的简便算法: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25(或125),可考虑将另一个因数分解成4×()或8×(),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可将其分解成10±()、100±()、1000±()……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讲解源于《点拨》)小试牛刀(选题源于教材P29做一做前两题)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5×5×20 25×(4+8)=35×(5×20) =35×100=3500=25×4+25×8 =100+200=300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选题源于教材P30练习8第6题)2.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02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第1课时加减、 乘除混合运算1、填一填。
(1)食品超市有85箱饮料, 上午卖出26箱, 下午又运来18箱, 超市现在有( ) 箱饮料。
(2)一辆轿车2小时行驶144千米, 5小时能行驶( ) 千米。
(3)计算78-33+15时, 要先算( ) 法, 再算( ) 法。
计算15×200÷100时, 要先算( ) 法, 再算( ) 法。
(4)在没有括号的 算式里, 加入只有加、 减法或者只有乘、 除法, 都要按从( ) 往( ) 的 顺序计算。
2、比一比, 谁最快。
(1)(2)3、 在 里填上适当的 数, 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1)8 (2) 37 + 168+24 +29 -36 +80-97列出综合算式:列出综合算式:4、脱式计算。
136+72-143 40×16÷8 328÷8×19246-187+121 52÷4×17 630—198—355、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1)4节车厢一共装煤228吨,照这样计算,加入一列火车有18节这样的车厢,那么这列火车一共可以运煤几吨?(2)小明5分钟跑了400米,照这样的速度,小明9分钟能跑几米?第2课时四则混合运算1、在 里填上“>”“<”或“=”。
27——76 345÷15×—17+2 366÷6×2 245—13×6 144÷12÷6 121÷11+18 2、看图列算式, 并计算。
45 2倍 多15 (1) 甲: 乙: ?(2) 苹果: 香蕉: 每箱36千克 每箱40千克①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几 千克? ②香蕉比苹果重几 千克?3、 里填上适当的 数, 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1)(2列出综合算式: 列出综合算式:+—4、脱式计算。
380—120÷15 150×50—25×55、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新⼈教版⼩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分课时同步练习(全册)4.1.1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期主备⼈副备⼈班级姓名【学习⽬标】1.认识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学会利⽤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学习过程】⼀、知识铺垫1.⼝算。
350+230= 45+65= 2200+2500= 230+350= 65+45= 2500+2200= 2.350+330= 180+240= 5800+1200= 680-350= 420-180= 7000-5800= 680-330= 420-240= 7000-1200=⼆、⾃主探究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例:(1)四年级同学参加植树劳动,⼀班植树126棵,⼆班植树143棵,两个班⼀共植树多少棵?算式:126+143=(棵)(2)四年级两个班⼀共植树269棵,其中⼀班植树126棵,⼆班植树多少棵?算式:(3)四年级两个班⼀共植树269棵,其中⼆班植树143棵,⼀班植树多少棵?算式:说⼀说:第(1)题为什么要⽤加法计算?什么叫做加法?(1)第(2)、(3)题为什么⽤减法计算?(2)与(1)题相⽐,(2)题中的两个班⼀共植树269棵也就是(1)题中的,⼀班植树126棵也就是,求⼆班植树多少棵?也就是求,⽤法计算。
(3)例3与例1⽐较,是已知什么?求什么?(4)想⼀想减法是⼀种什么样的运算?(5三、课堂达标1.根据3125-567=2558,直接写出下⾯两道题的得数。
3125-2558= 567+2558=2.填⼀填。
126+()=321 ()-85=168 ()+276=728 642-()=367 3.4.计算下⾯各题,并利⽤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验算。
327+256= 632-368=四、知识拓展。
在⼀个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差三数之和为120,差和减数相等,差是多少?【学习评价】4.1.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期主备⼈副备⼈班级姓名【学习⽬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
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4课时《小数大小的比较》基础知识达标一、填空题.1.在0.765,,和0.76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__。
2.用3、1、6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的最大一位小数是________,组成的最小一位小数是________,它们的差是________。
3.在2.01千米、2100米、2001米中,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二、单选题。
1.下面各小数中,最大的是( )。
A. 5.603B. 5.630C. 5.0632.循环小数和相比较的结果是( )。
A. =B. <C. >3.大于0.3小于0.4的两位小数有()。
A. 10个B. 9个C. 无数个4.大于3.3而小于3.5的小数有( )个。
A. 1B. 2C. 无数三、判断题。
1.比0.4大而比0.7小的数只有2个。
()2.小数部分数位多的小数比较大。
()3.小数都比整数小。
( )4.小数总比整数小。
()5.两位小数都比一位小数大。
()四、比较大小9.78________10.65 0.83________0.829 0.064________0.0580.99________0.990 2.605________2.65 5.0077________5.0701.23________1.32 1.374________1.3 5.2________5.26五、下面小数在哪两个整数之间?14.________ <3.8<________15.________ <6.008<________16.________ <27.64<________17.________ <9.03<________综合能力运用六、四位同学的身高如下,把他们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一排。
七、王老师带着三名学生乘车去看知识竞赛。
一张成人票价格是14元,去时买票共花了多少钱?购票须知:1.50米以上:成人票;1.20~1.50米:半票;1.20米以下:免票.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1.【答案】;0.76【考点】多位小数的大小比较【解析】【解答】解:=0.76565…,=0.7676…,十分位数字都是7,百分位数字都是6,千分位数字是7的小数最大,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字是0.76。
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4.1.1小数的意义1、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2、填空题。
(1)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分别写作()、()、()……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7个0.01是(),60个0.001是()。
(3)0.8里面有()个0.1,0.75里面有()个0.01。
3、在下面的直线上表示出0.06和0.13。
参考答案1、2、(1)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0.1、0.01、0.001(2)0.07、0.60(3)8、753、0.060.131.2 1.72.50.64.1.2小数数位顺序表1、填空题。
(1)7.205是由()个1,()个0.1和5个()组成。
(2)小数部分的最高数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位,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位。
2、写出下面各数中“3”表示的意义。
30.523.0612.393、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小数是由整数、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的。
()(2)整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万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
()(3)一个小数由2的1,3个十,9个0.01组成,这个小数是23.09。
()参考答案1、720.0012、30.5中的是不是3个十。
23.06中的3表示3个1。
12.39中的3表示3个0.1。
3、(1)√(2)×(3)×4.1.3小数的读法、写法1、读一读。
10.52读作:()9.004读作:()15.0600读作:() 2、写一写。
二点七五写作:()三十点零六写作:()八点零零一写作:()3、一个数的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8,百位和千分位上都是1,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参考答案1、一十点五二九点零零四十五点零六零零2、2.7530.068.0013、这个数写作180.0814.1.4练习九1、圈出去掉各数中的“0”后大小不变的数。
2.20520 5.025200 6.500 2、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