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未来教育题库第5套试题及答案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145.00 KB
- 文档页数:13
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2013年3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保育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中的单项选择题如下:1.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A。
最近发展区的大小B。
潜伏期的长短C。
最佳期的性质D。
敏感期的特点2.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是指环境的规划要体现环境的哪个方面?A。
目的性B。
优美C。
教育性D。
多样性3.创建“活教育”体系的教育家是谁?A。
XXXB。
XXXC。
XXXD。
蒙台梭利4.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最能为幼儿提供交谈机会的组织形式是哪个?A。
小组活动B。
班集体活动C。
全园活动D。
个别活动5.婴儿喜欢将东西扔在地上,成人拾起来给他后,他又扔在地上,如此重复,乐此不疲,这现象说明婴儿喜欢哪个动作?A。
手的动作B。
重复连锁动作C。
抓握动作D。
玩东西6.幼儿常把没有发生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这说明幼儿有哪个特点?A。
好奇心强B。
说谎C。
移情D。
想象与现实混淆7.中国创办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哪个?A。
湖南幼稚园B。
河北幼稚园C。
XXXD。
鼓楼幼稚园8.什么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A。
手的无意抚摸B。
手的抓握反射C。
手脚并用爬行D。
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9.制定班级幼儿生活常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帮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B。
便于教师管理C。
让幼儿学会服从D。
维持纪律10.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幼儿哪个方面的发展?A。
个性的发展B。
情感的发展C。
社会认知的发展D。
感觉的发展11.幼儿教师在教授动作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什么?A。
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B。
幼儿好模仿C。
幼儿分不清左右D。
使幼儿看得更清楚1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哪种关系?A。
教育的主辅B。
商业C。
合作伙伴D。
服务与被服务13.某5岁儿童画的西瓜比XXX,画的两排尖牙齿在人体上占了大部分,这表明此时儿童画的特点是哪个?A。
2013年教育综合知识试卷+解析2013年教育综合知识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请把所有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的客观性试题答题区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2012年我国GDP增长()。
A.7.0%B.7.8%C.8.0%D.8.7%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立德树人B.教书育人C.教育物衡D.教育公平3、2012年6月27日,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中国载人潜水器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浅最新记录的是()。
A.“科学号”B.“辽宁号”C.“飞龙号”D.“蛟龙号”4、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孤立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的概念是()。
A.专业大户B.家庭农场C.农民合作社D.农业合作社5、2013年3月22日,在福建召开的第十一届两岸关系研讨会的主题是()。
A.塑造未来经济B.融合谋发展创新促繁荣C.稳步推进全面发展D.和平挚友繁荣伙伴6、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实现()。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经济发展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满意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7、2013年3月27日,”金砖国家”五国峰会的主办国是()。
A.巴西B.印度C.南非D.俄罗斯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有权宣布考试无效的机构是()。
A.学校教务处B.学校C.教育行政部门D.司法部门9、《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规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的等级分为()。
教育学(2013)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意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A.赫尔巴特B.康德C.洛克D.夸美纽斯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A.《学记》B.《中庸》C.《孟子》D.《大学》3.决定教育目的的是()A.家长B.学校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传统4.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A.教育目的B.课程C.教育评价D.教学5.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A.学校精神文化B.学校物质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生亚文化6.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信息革命后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8.“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的特点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13.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B.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D.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A.杜威原理B.泰勒原理C.斯宾塞原理D.赫尔巴特原理15.“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
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
A.科学性B.价值性C.生产性D.未来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________的社会科学。
未来教育access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未来教育中,哪种技术将对教育模式产生重大影响?A. 虚拟现实B. 人工智能C. 云计算D. 物联网答案:B2. 在未来教育中,个性化学习计划的制定主要依赖于什么?A. 教师的经验B. 学生的年龄C. 学生的学习数据D. 家长的意见答案:C3. 未来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怎样的变化?A. 知识传授者B. 学习引导者C. 课程开发者D. 考试监督者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未来教育的特点?A. 灵活性B. 互动性C. 标准化D. 技术整合答案:C5. 未来教育中,学生评价体系将如何变化?A. 更加注重过程评价B. 完全依赖考试成绩C. 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D. 忽略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答案:A6. 未来教育中,哪种学习方式将变得更加普遍?A. 传统课堂教学B. 在线自主学习C. 小组合作学习D. 一对一辅导答案:B7. 未来教育中,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将如何发展?A. 减少合作B. 保持现状C. 加强合作D. 完全独立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未来教育对教师的要求?A. 掌握新技术B. 了解学生需求C. 具备跨学科知识D. 只教授特定学科知识答案:D9. 未来教育中,学生将如何获取学习资源?A. 仅通过学校图书馆B. 仅通过互联网C. 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学校、社区和互联网D. 通过家庭传承答案:C10. 未来教育的目标是什么?A. 提高考试成绩B.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C. 减少教育成本D. 扩大教育覆盖面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未来教育中,哪些因素将影响教育质量?A. 教师的专业发展B. 学生的学习动机C. 学校的硬件设施D. 家庭的经济状况答案:A, B, C2. 未来教育中,哪些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A. 人工智能B. 大数据分析C. 虚拟现实D. 传统黑板答案:A, B, C3. 未来教育中,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A. 信息素养B. 创新能力C. 团队合作D. 应试技巧答案:A, B, C4. 未来教育中,哪些措施可以促进教育公平?A. 提供在线学习资源B. 增加学校数量C. 实施差异化教学D. 提高教师待遇答案:A, C5. 未来教育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A. 学习压力B. 家庭环境C. 社交关系D. 学校文化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未来教育将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模式。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个性发展的教育首先应该承认幼儿的( ).A.个体差异B.兴趣爱好C.原有知识水平D.可塑造性2.非师范学校( )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
A.不应当B.应当C.需要D.不需要3.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当学生的时候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这说明教师的爱对学生学习具有( ).A.榜样作用B.心理健康功能C.成功作用D.激发努力学习动机的作用4.“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是由( )提出的。
A.鲁迅B.陶行知C.鲁兵D.柯岩5.荷兰作家布鲁马指出:“德国人理解二战的关键不是在斯大林格勒钱役或柏林之战,而是在发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那一刻;日本人的理解则不在珍珠港或中途岛之战,而是广岛原子弹。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国能够反思二战给别国人民带来的灾难B.日本能够认识到二战给本国人民带来韵灾难:C.日本认识到二战中美国人给自己带来的灾难D.日本在回避二战给别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6.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比喻)B.老城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
(排比)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对偶)D.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设问)7.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不包括( ).A.《家》B.《雨》C.《春》D.《秋》8.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韵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C.教育法规的影响D.教育原则的影响9.教师不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A.服务者B.支持者C.合作者D.引导者10.某幼儿园在为中班幼儿过集体生日时,拍了一组照片,效果相当好。
一家照相馆的老板恰好看到这些照片,选了两张准备做宣传广告用。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这样的宣传有益无害,因此不必征得任何人的同意’B.只要幼儿园同意老板使用这些照片,就不存在侵权之嫌C.使用幼儿照片需征得幼儿家长的同意D.使用幼儿照片需征得幼儿本人同意11.在幼儿的个体发展中,( )是幼儿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013年第五期第一场(1)试卷一、单选题1、磁通的单位1Wb(韦)=( C )Mx(麦)。
P12 倒10A、104B、106C、108D、10122、电路中,导体对( C )呈现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用参数R表示。
P3 倒10—8A、电压B、电量C、电流D、电流密度3、当调整消弧线圈的分接头使得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等于接地电容电流,则流过接地点的电流为( A )A,称为全补偿。
P65 倒12—11A、零B、10C、5D、14、交流高压输电网一般指110kV、( D )电网。
P42 倒3—2A、10kVB、20kVC、35kVD、220kV5、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广泛采用的TN系统和TT系统,均为( B )运行方式,其目的是保障人身设备安全。
P63 12—13A、中性点不接地B、中性点直接接地C、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D、中性点经电阻接地6、( A )短路,其不平衡电流将产生较强的不平衡磁场,会对附近的通信线路、电子设备及其他弱电控制系统产生干扰信号,使通讯失真、控制失灵、设备产生误动作。
P61 4—6A、不对称的接地B、三相接地C、对称接地D、对称或者不对称接地7、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对地电压( D )。
P64 2—1A、最高为线电压B、最高为相电压C、最低为相电压D、最低为零8、三相系统中发生的短路有 4 种基本类型,三相短路、( B )、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
P59 倒12—11A、相相短路B、两相短路C、相地短路D、瞬时短路9、因为隔离开关( A ),所以隔离开关禁止带负荷拉合。
P48 6—7A、没有灭弧装置B、有灭弧装置C、部分有灭弧装置D、部分没有灭弧装置10、一类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除由( B )独立电源供电外,还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不准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P46 倒7—6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11、在某一个时段内,电压急剧变化而偏离额定值的现象,称为( A )。
2013下半年小学教育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一、选择(共40分,每题2分)1、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A、刺激与反应B同化与顺应C平衡与守恒D尝试与顿悟2、在儿童认知能力中,最...一、选择(共40分,每题2分)1、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A、刺激与反应 B同化与顺应 C平衡与守恒 D尝试与顿悟2、在儿童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是A、感知觉 B注意 C记忆 D思维3、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个体发展的A、互补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4、在技能培训中,常出现进步的暂停现象,心里学生认为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回退现象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出自()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孟子6、中国最早学校教育出现在()A、夏朝 B殷商 C西周 D春秋战国7、发挥教育合力需注意三种教育形态有机结合,这三种形态是1家庭教育 2学校教育 3社会教育 4自我教育A、123B、124C、134D、2348、通过对儿童的日记、绘画等各种工作的分析以了解儿童的方法是A、作品分析 B文献分析 C行为分析 D调查分析9、老师用了一支别致的笔,过一段时间后,班里的同学们都用这支笔,说名小学生A、依赖性 B可塑性 C向师性 D接受性10、一名学生决定改掉自己上课迟到的毛病,课时一到冬天,这位同学又不愿意起床了,对该学生的教育应该强调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11、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徐特立12、人只有受过一次合适的教育,才可以成为人。
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C培养人社会实践的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13、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来归类识字,他所运用的教学策略为A、复述策略 B资源管理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14、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形式,主要依据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B结构主义学习理论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联接主义学历理论15、课程不用指向活动,而应该直接关注指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成这一目标服务的A、教学科目 B 经验获得 C预期学习结果 D社会改造16、目前我国小学课程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属于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17、编写小学生教科书最直接的而依据A、课程目标 B课程方案 C课程标准 D课程计划18、将教育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三大领域的教育家是A、布鲁纳 B杜威 C奥苏贝尔 D 布鲁姆19、在课堂中,老师为新授课程编写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评析方法是A、形成性、 B总结性、 C甄别性 D安置性20、目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教学形式A、复试教学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教学二,简答(共20分,每题10分)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观。
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解析1正确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素质教育观之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综上所述,B、C、D三项均符合素质教育内涵的要求,故排除。
A项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故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2正确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学生观之现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实地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位置,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D项中的行为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
A、B、C三项都是现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体现。
综上所述,D项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3正确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学生观之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内容。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不同方面的平均发展,也不是所有的人按平均水平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承认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题干中“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指的是在衡量学生的时候不仅仅要以学生的成绩为依据,也要考虑学生的其他方面,比如音乐、体育等。
综上所述,C项正确。
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正确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学生观之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内容。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不是不同方面的平均发展,也不是所有的人按平均水平发展,而是根据每一个学生自身的独特性因材施教。
题干中小明和小强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老师需要做到依据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潜能,采取适宜的教育方法,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让学生按照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的条件和方式下成长成才,从而取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资格小学全国统一考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A.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B.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 结构主义学习理论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 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
A. 融合课程B. 综合课程C. 活动课程D. 学校课程3. 在儿童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领域是()。
A. 记忆B. 思维C. 感知D. 注意4. “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A. 教学科目B. 经验获得C. 社会改造D. 预期的学习结果5.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新内容编制了-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他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
A. 甄别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安置型评价D. 总结性评价6. 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他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是()。
A. 组织策略B. 复述策略C. 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7.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出自于()。
A. 《论语》B. 《大学》C. 《孟子》D. 《学记》8. 一名小学生决心改掉上课迟到的缺点,但冬天-到,他又迟迟不肯起床,结果还是频频迟到,要对该生进行教育,应着重强化其()。
A. 道德情感B. 道德认识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9. 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 陶行知B. 徐特立C. 蔡元培D.杨贤江10. 通过儿童的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等的分析了解儿童的研究方法是()。
2013年教育理论考试真题+答案解析2013年考试真题教育理论一、选择题(教育学 1-20,心理学 21-40,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关注公众号Ai学习杂货铺,获取更多资料1.“不愤不启,不俳不发”的教学思想最早出自()A.《学记》B.《论语》C.《说文解字》D.《四书集注》2.起源于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学说是()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3.教育史上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是()A.杜威B.梅伊曼C.赫尔巴特D.拉伊4.学校教育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5.我国古代教育内容“六艺”指的是()A.诗、书、礼、乐、易、春秋义B.礼、乐、射、御、书、数C.诗、书、礼、乐、书、数D.礼、乐、射、御、书、诗6.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其教育的()A.方法B.组织形式C.手段D.性质7.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的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8.实施“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得到发展A.特长学生B.优秀学生C.后进学生D.每一个学生9.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10.“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11.主张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思想家是()A.马斯洛B.涂尔干C.卢梭D.裴斯泰洛奇12.不属于义务教育特点的是()A.强制性B.普通性C.普及性D.免费性13.我国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的性质是()A.义务教育B.职业教育C.基础教育D.升学教育14.在教学工作的诸环节中,()是中心环节A.备课B.成绩的评定C.批改作业D.上课15.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的是()A.教育独立于社会的发展B.教育独立于人的发展C.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和特点D.教育独立于历史的发展1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A.发展智力和能力B.反复练习和巩固C.传授科学知识17.我国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制18.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以分为()、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A.分析B.统合C.明了D.综合19.“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提出者是()A.巴班斯基B.斯宾赛C.赞科夫D.布鲁纳20.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B.自我修养C.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D.社会实践活动21.当我们欣赏中国水墨画时依然会把水墨画的荷花和荷叶知觉为水红和墨绿,黑白电视和黑白电影依然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试卷及解析5一、单项选择题1.一位政治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碍于面子,将错就错,不加纠正B.及时对学生说:“你们好好想一想,老师刚才讲得对吗?”C.重新说一遍D.快下课的时候再讲解2.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是( )。
A.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B.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C.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不包括( )。
A.工作对象的幼稚性B.工作任务的全面性C.工作过程的创造性D.工作效果的可预见性4.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规定,下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八人力资源强国B.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C.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惠普性,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D.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5.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包括( )。
A.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C.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努力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6.因校舍使用不当或失修造成房屋倒塌造成学生伤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应追究( )。
A.行政法律责任B.民事法律责任C.刑事法律责任D.违宪法律责任7.新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 )。
A.1986年B.1982年C.2013年D.1990年8.是一项专门保护教师的权益的法律制度。
小学综合素质2013年下真题答案第一篇:小学综合素质2013年下真题答案2013上半年小学综合素质真题答案单选题CCCBC DDADA BDBCD ABAAA ADAAD CBAA1[名师详解]高老师对待课堂上有可能引发争议的问题,运用试验、请教专家等方式以求得到问题的正确解答。
这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
2[名师详解]《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由学校承担责任。
根据此条可知,学校在得知消息后,应及时与陈某的监护人即他父母取得联系,因此本题选C。
3[名师详解]这件事很明显,表现了班主任陈老师廉洁从教的职业理念。
4[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兴办的校办产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5[名师详解] ABCD项都是从知、情、行等不同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
题干中“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这句话明显体现的是一种肯定的方法,选C。
6[名师详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7[名师详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D项儿童权利优先的原则不属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因此选D。
[名师详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条、二十一条、二十四条的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实行学业证书制度、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下列数据结构中,属于非线性结构的是()。
A) 循环队列B) 带链队列C) 二叉树D) 带链栈参考答案:C【解析】树是简单的非线性结构,所以二叉树作为树的一种也是一种非线性结构。
下列数据结构中,能够按照"先进后出"原则存取数据的是()。
A) 循环队列B) 栈C) 队列D) 二叉树参考答案:B【解析】栈是按先进后出的原则组织数据的。
队列是先进先出的原则组织数据对于循环队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队头指针是固定不变的B) 队头指针一定大于队尾指针C) 队头指针一定小于队尾指针D) 队头指针可以大于队尾指针,也可以小于队尾指针参考答案:D【解析】循环队列的队头指针与队尾指针都不是固定的,随着入队与出队操作要进行变化。
因为是循环利用的队列结构所以对头指针有时可能大于队尾指针有时也可能小于队尾指针。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
A) 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存储空间B) 算法所处理的数据量C) 算法程序中的语句或指令条数D) 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临时工作单元数参考答案:A【解析】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所以选择A)。
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
A) 低内聚低耦合B) 高内聚低耦合C) 低内聚高耦合D) 高内聚高耦合参考答案:B【解析】一般较优秀的软件设计,应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即减弱模块之间的耦合性和提高模块内的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的是()。
A) 可封装B) 自顶向下C) 模块化D) 逐步求精参考答案:A【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包括: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goto语句,所以选择A)。
软件详细设计生产的图如下:该图是()A) N-S图B) PAD图C) 程序流程图D) E-R图参考答案:C【解析】N-S图提出了用方框图来代替传统的程序流程图,所以A)不对。
PAD图是问题分析图,它是继承程序流程图和方框图之后提出的又一种主要用于描述软件详细设计的图形表示工具,所以B)不对。
E-R图是数据库中的用于表示E-R模型的图示工具,所以D)不对。
根据图中所示表示方法是进行软件详细设计时使用的程序流程图。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A) 操作系统的一部分B) 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C) 一种编译系统D) 一种操作系统参考答案:B【解析】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的机构,它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
是一种在操作系统之上的系统软件。
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联系的图形是()。
A) 椭圆形B) 矩形C) 菱形D) 三角形参考答案:C【解析】在E-R图中实体集用矩形,属性用椭圆,联系用菱形。
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则关系T是由关系R和S通过某种操作得到,该操作为()。
A) 选择B) 投影C) 交D) 并参考答案:D【解析】在关系T 中包含了关系R与S中的所有元组,所以进行的是并的运算。
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的运行方法有编译执行和解释执行两种,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语言程序仅可以编译执行B) C语言程序仅可以解释执行C) C语言程序既可以编译执行又可以解释执行D) 以上说法都不对参考答案:A【解析】解释程序是将源程序(如BASIC)作为输入,解释一句后就提交计算机执行一句,并不形成目标程序。
编译程序是把高级语言(如FORTRAN、COBOL、Pascal、C等)源程序作为输入,进行翻译转换,产生出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然后再让计算机执行这个目标程序,得到计算结果。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用户所定义的标识符允许使用关键字B) 用户所定义的标识符应尽量做到"见名识意"C) 用户所定义的标识符中,大、小写字母代表不同标识D) 用户所定义的标识符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参考答案:A【解析】C语言规定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3种字符组成,且第一个字符必须为字母或下划线,排除D);用户定义标识符中大小写字母之间是有区别的并且应尽量做到"见名识意",排除选项B)和C);C语言中还规定标识符不能为C语言的关键字,故选项A)叙述错误,正确答案是选项A)。
若有说明语句:char c='\72' ;则变量c()。
A) 包含1个字符B) 包含2个字符C) 包含3个字符D) 说明不合法,c的值不确定参考答案:A【解析】C语言的字符型常量中,允许用一种特殊形式的字符常量,就是以一个""开头的字符。
其中,"\ddd"表示用ASCII码(八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本题中的char c= '\2' 即表示占一个字符的变量c的ASCII码值。
现有定义int a;double b;float c;char k;,则表达式a/b+c-k值的类型为()。
A) intB) doubleC) floatD) char参考答案:B【解析】双目运算中两边运算量类型转换规律:以下定义语句中正确的是()。
A) int a=b=0;B) char A=65+1,b=′b′;C) float a=1,*b=&a,*c=&b;D) double a=0.0;b=1.1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变量的定义方法。
如果要一次进行多个变量的定义,则在它们之间要用逗号隔开。
因此选项A)和D)错误;在选项C)中,变量c是一个浮点型指针,它只能指向一个浮点型数据,不能指向指针变量b;所以正确答案为B)。
若在定义语句int a,b,c,*p=&c;之后,接着执行以下选项中的语句,则能正确执行的语句是()。
A) scanf("%d",a,b,c);B) scanf("%d%d%d",a,b,c);C) scanf("%d",&p);D) scanf("%d",p);参考答案:D【解析】scanf函数中的输入项必须是指针,只有选项D)符合这个要求。
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nt k=0;void fun(int m){m+=k;k+=m;printf("m=%d k=%d ",m,k++);}main(){int i=4;fun(i++);printf("i=%d k=%d\n",i,k);}A) m=4k=5i=5k=5B) m=4k=4i=5k=5C) m=4k=4i=4k=5D) m=4k=5i=4k=5参考答案:B【解析】由于在main()函数中,变量i=4,所以就调用fun(4),则输出"m=4 k=4"。
然后变量k增1等于5,变量i增1等于5,所以main()函数的"printf("i=%d k=%d\n",i,k);"语句输出"i =5 k=5"。
在执行下述程序时,若从键盘输入6和8,则结果为()。
main(){int a,b,s;scanf("%d%d",&a,&b);s=a ;if(a<b)s=b;s*=s;printf("%d",s);}A) 36B) 64C) 48D) 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中a的值为6,b的值为8,最后s的值为8,s*=s等价于s=s*s。
有以下程序:main(){int k=5,n=0;while(k>0) { switch(k) {default :break;case 1 :n+=k;case 2 :case 3 :n+=k;}k--;}printf("%d\n",n);}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 0B) 4C) 6D) 7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switch语句。
在switch语句中,表达式的值与某一个case后面的常量表达式的值相等时,就执行此case后面的语句,若所有的case中的常量表达式的值都没有与表达式的值匹配的,就执行default后面的语句,各个case和default的出现次序不影响执行结果。
所以在本题中,当k=5和k=4的时候,case都没有与其匹配的值,所以执行了default语句;当k=3时,执行"case 3 :n+=k;"得n=3,然后执行default;当k=2时,执行"case 2 :case 3 :n +=k;"得n=5,然后执行default;当k=1时,执行"case 1 :n+=k;case 2 :case 3 :n+=k;"使得n加两次k,得到n=7。
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main() { int x;scanf("%d",& x);if(x<=3);elseif(x!=10) printf("%d\n",x);}程序运行时,输入的值在哪个范围才会有输出结果()。
A) 不等于10的整数B) 大于3且不等10的整数C) 大于3或等于10的整数D) 小于3的整数参考答案:B【解析】if…else控制结构中,else总是与最近的未配对的if匹配。
本题的执行过程为:如果输入整数小于3则不进行任何操作,否则判断是否不等于10,若为真则进行输出。
因此程序输出的数据为大于3且不等于10的整数。
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main(){ int a=1,b=0;printf("%d,",b=a+b);printf("%d\n",a=2*b)}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 0,0B) 1,0C) 3,2D) 1,2参考答案:D有以下程序:main(){ int num[4][4]={{1,2,3,4},{5,6,7,8},{9,10,11,12},{13,14,15,16}},i,j;for(i=0;i<4;i++) { for(j=0;j<=i;j++)printf("%4c", ' ');for(j=;j<4;j++)printf("%4d",num[i][j]);printf("\n");}}若要按以下形式输出数组右上半三角123 467811 1216则在程序下划线处应填入的语句是()。
A) i-1B) i+1C) iD) 4-i参考答案:C【解析】此题中嵌套了两个for语句,第一个用来输出空格,第二个用来输出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