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新版)智能化集成系统系统数据集成及整体协调自检测记录
- 格式:xlsx
- 大小:10.54 KB
- 文档页数:1
需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的单子1、C1-3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2、C7-5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3、C7-6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由企业技术部门及质量部门负责人签认;其它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由项目技术部分及质量部门负责人签认4、C8-1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5、方案审批表以上为土建部分1、C6-40通信网络系统程控电话交换系统自检测记录2、C6-41通信网络系统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自检测记录3、C6-42通信网络系统会议电视系统自检测记录4、C6-43通信网络系统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自检测记录5、C6-44通信网络系统卫星数字电视系统自检测记录表6、C6-45通信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自检测记录7、C6-46信息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自检测记录8、C6-47信息网络系统网络安全系统自检测记录9、C6-48信息网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自检测记录10、C6-49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变配电系统自检测记录11、C6-50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自检测记录12、C6-5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给排水系统自检测记录13、C6-5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公共照明系统自检测记录14、C6-5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空调与通风系统自检测记录15、C6-5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冷冻和冷却水系统自检测记录16、C6-55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热源和热交换系统自检测记录17、C6-56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数据通信接口系统自检测记录表18、C6-57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系统实时性、可维护性、可靠性自检测记录表19、C6-5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央管理工作站及操作分站自检测记录20、C6-59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自检测记录21、C6-60安全防范系统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自检测记录22、C6-61安全防范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自检测记录23、C6-62安全防范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自检测记录24、C6-63安全防范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自检测记录25、C6-64安全防范系统停车场(库)管理系统自检测记录26、C6-65安全防范系统巡更管理系统自检测记录27、C6-66安全防范系统综合防范功能自检测记录28、C6-67综合布线系统性能自检测记录29、C6-6智能化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可维护性和安全性自检测30、C6-69智能化系统集成系统集成网络连接自检测记录31、C6-70智能化系统集成系统集成综合管理及冗余功能自检测记录32、C6-71智能化系统集成系统数据集成及整体协调自检测记录33、C6-72电源与接地防雷与接地系统自检测记录34、C6-73电源与接地智能建筑电源自检测记录35、C6-74环境自检测记录36、C6-75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37、C6-76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自检测记录38、C6-77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室外设备及管网自检测记录39、C6-78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物业管理系统自检测记录40、C6-79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智能家庭信息平台自检测记录41、C6-80智能系统试运行记录42、C6-83现场组装除尘器、空调机漏风检测记录表43、C6-86空调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44、C6-87空调水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45、C6-88制冷系统气密性试验记录46、C6-92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机电通用)以上为通风与空调、弱电等专业部分。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自检测记录
时间:2024年10月1日
地点:企业办公楼
检测项目:
1.物理层测试:
-对所有布线进行目视检查,确保布线没有损坏或接头松动等问题;
-使用网络线缆测试仪对每一根网线进行测试,检查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的传输性能。
2.连接测试:
-使用网络测试工具检测每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稳定,是否能够正常通信。
3.网络测试:
-使用网络负载测试工具对整个网络进行测试,模拟高负载情况下的网络连接状况,检查网络带宽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使用网络监控工具对网络传输进行监测,检查是否存在异常的数据传输状况。
4.设备测试:
-检查设备的固件和驱动程序是否是最新的版本,如果不是,及时更新。
检测结果:
1.物理层测试:
-所有布线都没有发现损坏或接头松动等问题;
-所有网线的传输性能都满足规范要求。
2.连接测试:
-所有设备之间的连接都正确无误;
-所有设备之间的连接都稳定,能够正常通信。
3.网络测试:
-网络带宽满足需求,能够稳定传输大量数据;
-未发现异常的数据传输状况。
4.设备测试:
-所有设备都能够正常工作;
-设备的固件和驱动程序都是最新的版本。
结论:
经过综合布线系统性能自检测,所有的测试项目都通过,并且系统运行正常。
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可靠,并且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建议定期进行系统性能自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建筑工程设备(单元)单体检测调试记录070005□□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所属子分部(系统)/分项(子系统)工程名称依据GB 50339的条目检测调试部位、区、段安装单位项目经理(负责人)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设备(单元)名称、型号、规格检测调试内容(项目、参数)及其标准(设计、合同)规定要求检测调试结果安装单位检查评定结果专业工长(施工员)施工班组长检测调试人员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智能建筑工程系统工程检测调试记录070006□□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所属子分部(系统)/分项(子系统)工程名称依据GB 50339的条目检测调试部位、区、段安装单位项目经理(负责人)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检测调试内容及其方法、过程记录检测调试结果安装单位检查评定结果专业工长(施工员)施工班组长检测调试人员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智能建筑工程系统试运行记录表070007□□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所属子分部(系统)/分项(子系统)工程名称系统所在部位、区、段试运行日期由年月日至年月日试运行负责人安装单位项目经理(负责人)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记录时间(至少每班记录一次)试运行情况及备注(表达系统正常/不正常,故障情况及排除修复情况等)值班人(记录)签名年月日时分安装单位检查评定结果专业工长(施工员)施工班组长检测调试人员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智能建筑工程系统观感质量检查记录表070008□□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所属子分部(系统)/分项(子系统)工程名称总包单位项目经理(负责人)安装单位项目经理(负责人)序号检查项目抽查百分数/抽查部位、区、段质量评价汇总统计好一般差观感质量验收综合意见安装单位监理(建设)单位项目质量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负责人):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智能建筑工程系统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记录表070009□□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所属子分部(系统)/分项(子系统)工程名称总包单位项目经理(负责人)安装单位项目经理(负责人)序号安全和功能目录资料份数核查意见抽查结果核查(抽查)人核查、抽查结论项目质量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负责人):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注:抽查项目由验收组协商确定。
系统整体联动控制功能调试、检测、检验记录1. 背景本文档旨在记录系统整体联动控制功能的调试、检测和检验过程,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2. 调试过程在进行系统整体联动控制功能的调试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确保系统各个部件已正确安装并连接。
2. 检查系统的电源和供电情况,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 启动系统,检验各个控制功能的正常性。
4. 调试各个控制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开关控制、速度控制、信号传输等。
5. 检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响应时间,确保系统的联动控制功能稳定可靠。
6. 记录每次调试的详细过程和结果。
3. 检测和检验在系统整体联动控制功能调试完成后,进行检测和检验以确认系统满足相关要求:1. 检验各个控制功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检测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确保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各种指令。
3. 检测系统在不同工作负载下的稳定性,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适应工作需求。
4. 检验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止运行并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结论根据对系统整体联动控制功能的调试、检测和检验过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系统整体联动控制功能调试成功,各个控制功能正常运行。
2. 系统在检测和检验中表现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相关要求。
3. 系统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能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定期进行系统整体联动控制功能的调试和检测,以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2. 配备专业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
3. 加强系统安全意识教育,确保人员正确操作系统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以上是对系统整体联动控制功能调试、检测、检验记录的内容,旨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参考。
上海市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协议书5篇篇1合同编号:XXXXXX甲方(客户):XXXXXX,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服务提供商):XXXXXX,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甲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达成以下协议:一、项目名称及内容项目名称:XXXXXX项目内容:对甲方现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等方面的整合,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二、项目金额及支付方式1. 项目总金额:XXXXXX元(大写:XXXXXX元整)。
2. 支付方式:甲方应在合同签订后支付项目总金额的XX%作为预付款,即XXXXXX元(大写:XXXXXX元整)。
剩余款项在项目完成后一次性支付。
3. 乙方在收到预付款后,应开始项目的实施工作。
三、项目实施及验收1. 乙方应根据甲方的需求,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并报甲方审批。
项目实施计划应包括项目实施的时间、地点、人员、进度安排等。
2. 乙方应按照项目实施计划的要求,按时完成项目的实施工作。
如因特殊情况导致项目实施延误,乙方应及时向甲方说明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 项目完成后,乙方应向甲方提交项目的实施报告,包括项目实施的情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
甲方应在收到实施报告后尽快进行验收,并签署验收意见。
四、项目保修及售后服务1. 乙方应保证项目的质量,如因乙方原因导致项目出现质量问题,乙方应负责免费维修。
维修期限自项目验收之日起不少于一年。
2. 在保修期内,如甲方需要进一步的售后服务,乙方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保修期结束后,乙方应继续提供有偿的售后服务。
3. 甲方在保修期内应妥善保管好相关设备,如因甲方原因导致设备损坏或丢失,乙方可收取合理的维修或更换费用。
五、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1. 甲乙双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自的义务和责任。
如一方违约,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遇到争议问题,甲乙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
系统整体联动控制功能调试、检测、测试记录1.引言本文档记录了系统整体联动控制功能的调试、检测和测试情况。
在系统开发的最后阶段,这一系列工作旨在确保系统的整合运行顺利,各个模块之间的联动控制功能正常有效。
2.调试过程2.1 模块一调试2.1.1 对模块一进行功能测试模块一的功能进行了全面测试,包括XX功能、XX功能和XX 功能。
通过了所有的功能测试,各项功能均正常运行。
2.1.2 模块一与其他模块联动测试验证了模块一与模块二之间的联动控制功能,确保两个模块可以正常交互。
进行了模块一与模块三、模块四之间的联动测试,确保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协调工作正常运行。
2.2 模块二调试2.2.1 对模块二进行功能测试模块二的功能进行了全面测试,包括XX功能、XX功能和XX 功能。
通过了所有的功能测试,各项功能均正常运行。
2.2.2 模块二与其他模块联动测试验证了模块二与模块一之间的联动控制功能,确保两个模块可以正常交互。
进行了模块二与模块三、模块四之间的联动测试,确保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协调工作正常运行。
2.3 模块三调试2.3.1 对模块三进行功能测试模块三的功能进行了全面测试,包括XX功能、XX功能和XX 功能。
通过了所有的功能测试,各项功能均正常运行。
2.3.2 模块三与其他模块联动测试验证了模块三与模块一、模块二之间的联动控制功能,确保各个模块可以正常交互。
进行了模块三与模块四之间的联动测试,确保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协调工作正常运行。
2.4 模块四调试2.4.1 对模块四进行功能测试模块四的功能进行了全面测试,包括XX功能、XX功能和XX 功能。
通过了所有的功能测试,各项功能均正常运行。
2.4.2 模块四与其他模块联动测试验证了模块四与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之间的联动控制功能,确保各个模块可以正常交互。
3.结论经过对整个系统的联动控制功能的调试、检测和测试,确认系统在此方面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各模块之间的协调工作正常运行,联动控制功能稳定可靠。
01至智能化集成系统功能测评记录(一)
GD-C4-6514/1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分项
(或系统/子系统)
智能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检验批 编号所在的施工部位智能化集成系统功能测评记录(一)
施工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
质量验收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智能建筑工程 GB50339-2013
与检测(调试)、验收相关的
设计文件(图)/产品技术文件
(图)的名称及编号
测试日期:年 月 日年 月 日最小/实际抽
样数量
测试计量器具(仪表、仪器)及其附属设备(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量程/分辨精度/出厂编号/制造厂商/其他要素:
检测调试说明:
检测的子系统和数量如下表:
被集成子系统名称 (全部列出)集中监视、储存和
统计功能的信息点
报警监视及处理 功能的信息点其他功能的检测项目及其 检测数量说明
总数(点)实际抽检数 (点)总数(点)实际抽检数
(点)综合评价结论/备注:
施工单位
检测调试 负责人签名:专业工长 (施工员)签名:专业质检 员签名:监理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签名:。
系统整体联动控制功能调试、检测、批准记录1. 前言本文档旨在记录系统整体联动控制功能的调试、检测和批准过程,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
在调试和检测过程中,我们将对系统的各个功能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和改进措施。
2. 调试过程2.1 系统功能测试: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将对系统的各个功能进行测试,包括但不限于:联动控制、输入输出设备交互、数据传输等。
测试方法主要分为手动测试和自动化测试两种。
2.2 测试结果记录:对于每个功能的测试,我们将记录测试结果,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测试结果记录包括测试日期、测试人员、测试步骤、测试结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2.3 改进措施:根据测试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我们将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可能涉及软件代码修改、系统配置调整、设备更换等。
3. 检测过程3.1 功能检测:在系统调试完成后,我们将进行功能检测,以确保系统各个功能正常工作。
功能检测将包括对系统各个功能的独立测试和整体联动测试。
3.2 故障排除:在功能检测过程中,如果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我们将进行故障排除。
故障排除过程将包括问题定位、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3.3 检测结果记录:对于每次的检测过程,我们将记录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检测步骤以及检测结果。
同时,对于存在的故障或异常情况,也将记录问题描述、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4. 批准过程4.1 批准前准备:完成系统调试和检测后,我们将进行批准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对调试和检测过程所产生数据和记录的整理和归档。
4.2 批准过程:在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将进行系统整体联动控制功能的批准。
批准过程将包括对调试、检测过程的综合评估和批准决策的制定。
4.3 批准记录:对于批准过程,我们将记录批准日期、批准人员、批准决策、批准理由等。
同时,也将记录批准决策的结果和可能的改进建议。
5. 总结本文档记录了系统整体联动控制功能的调试、检测和批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