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已排)教学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313.00 KB
- 文档页数:30
1 、什么是教学设计?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有什么关系?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在对教学系统中的各种要素(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媒体等)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运用现代学习心理学理论,设计规划学习的程序、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的过程。
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的关系:在学习以前,我一直把课程理解为规范性的内容,认为课程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更改课程,也无需思考课程问题。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而把教学活动则理解为主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课程和教学分工明确,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先规定了教师们“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和手段,课程是教学的目标、方向或计划,是在教学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先预设的,教学过程就是踏实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释者”和“传递者”,课程控制教学,就如图纸与施工者的关系。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以前总扮演“阐释者”、“传递者”的角色,在教学中严格执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进度,很少有发挥。
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不能多讲,自己不喜欢、琐碎而枯燥的又不得少讲。
另一方面,学生扮演“接受者”的角色,在课程进度和应试取向的驱使下,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学了没有任何感觉的内容,都得学,都得记。
学而无物,学而不知其物的现象经常发生,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痛苦。
长期以后,大多数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学习以后,我认不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课程与教学应有相互适应的取向,除专家开发的课程外,还应包括教师开发的课程,要善于利用学校、周围生活环境中的各种情景因素创造学习情境,如这学期我们讲到植物的生殖时就利用开心农场的蔬菜栽培创设教学情境。
对课程实施之前,要有合理优化的教学设计。
相互适应的取向的教学设计应有以下特征:第一,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也是课程专家、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协同进行规划教学的活动。
搜索引擎优化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搜索引擎优化(SEO)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能够理解和分析优化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SEO策略提高的搜索引擎排名。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搜索引擎优化(SEO)的定义和原理。
2.掌握关键词研究和选择的方法。
3.理解内容优化和结构优化的原则。
4.了解外部链接建设和提高权威性的方法。
5.能够使用关键词工具进行关键词研究和选择。
6.能够对进行内容优化和结构优化。
7.能够制定有效的外部链接建设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搜索引擎优化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对网络道德和合法网络行为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搜索引擎优化(SEO)的基本概念、关键词研究、内容优化、结构优化、外部链接建设等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1.搜索引擎优化(SEO)的定义和原理:介绍SEO的概念和作用,解释搜索引擎如何工作以及SEO的目标。
2.关键词研究和选择:教授如何进行关键词研究和选择,包括使用关键词工具、分析竞争对手的关键词策略等。
3.内容优化:讲解如何优化内容,包括关键词嵌入、内容质量提升、内容更新策略等。
4.结构优化:介绍如何优化结构,包括导航、页面布局、URL结构等。
5.外部链接建设:教授如何建立高质量的外部链接,包括链接诱饵、友情链接、社交媒体推广等。
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教师讲解SEO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SEO的应用和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关键词研究和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SEO策略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搜索引擎优化教材,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
第1章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优化设计的概念是指在目标最优化的情况下,采用最佳的设计方案来
满足用户需求。
这种设计有利于简化流程、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提
高效率。
优化设计可以将对最终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全部考虑在内,以找
出最优设计方法,实现最优的制造效果,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
优化设计可以从易于理解的角度来将其分为两个步骤--分析阶段和优
化阶段。
在分析阶段,要从物理和动力学角度对设计进行分析,找出因素
和对象。
在优化阶段,要综合考虑受影响因素,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
这
两个步骤可以根据设计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优化方案,从而确定最终的
设计方案。
优化设计可以分为数值优化设计和综合优化设计。
数值优化设计是根
据具体数值分析和优化;综合优化设计是通过综合分析和优化,考虑多个
设计要素,从而获得最优的设计结果。
优化设计的应用可以概括为:结构优化,功能优化,流程优化,材料
优化,制造工艺优化,测试及检验优化等。
在实施优化设计时,首先需要
明确需求,即给出优化目标以及用以衡量优化结果的指标。
《美化演示文稿》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包括插入、挪动、删除幻灯片、设置幻灯片顺序等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掌握如何美化演示文稿,包括插入图片、艺术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以及如何设置幻灯片背景、配色方案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和美化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具有个性的演示文稿,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认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计算机、投影仪、演示文稿模板等。
2. 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艺术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
3. 安排教学内容:分为多个课时,每个课时盘绕一个主题进行实践操作。
4. 设定考核方式:以学生的作品作为考核标准,注重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些学生之前制作的演示文稿,请学生欣赏并点评。
2. 介绍演示文稿的用途,以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知讲解1. 讲解演示文稿的制作流程:确定主题→搜集素材→制作幻灯片→美化幻灯片→播放幻灯片。
2. 讲解常用工具栏的应用方法,如:新建幻灯片、打开文件、保存文件、复制粘贴、剪切、撤销、恢复等。
3. 讲解美化和修饰演示文稿的方法,如:更改字体、字号、颜色、添加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及位置、插入超链接等。
(三)任务驱动1. 给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演示文稿,要求学生根据此模板进行美化。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 挑选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请学生点评。
(四)教室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2. 回顾学生作品中的亮点和不足,强调美化演示文稿的注意事项。
3. 安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和美化,下节课进行评比。
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1一、教学目标:1、会认个生字,正确读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3、通过学习,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由教学目标衍生出来的,是依据教材确定,着重让学生掌握什么;难点是依据学情而定的。
)二、教学方法(根据课型来确定教学方法)三、教学时间四、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根据所上课的内容及自己实际情况来准备教具)学具准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的内容准备)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新课学习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3)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3、拓展延伸4、师生交流、小结六、作业设计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B自我评析本“教学设计书写模板”主要是根据《备课实务与新技能》中的第五章《如何形成有效的教案》、第七章《备课的一个完整过程分析》中的相关理论指导并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编写而成的。
1、谈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同。
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
教学目标不要写得过多,写三点即可,所以我对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点。
我们的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目标没有设计好,而造成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影响了整体效果。
2、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我们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确定教学中的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由本节教学目标引出来的,着重让学生应该掌握些什么,明白些什么。
教学难点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的,要灵活处理。
当然是面向大部分学生而言的“教学难点”。
3、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课型来安排。
课型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
教学方法的选用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第⼀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概述试题(80题)第⼀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概述试题⼀、单项选择题(20题)1、教育技术的内涵是()A.教育技术就是运⽤现代教育媒体,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B.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技术与⽅法的总和。
C.教育技术就是在教育中使⽤技术设备进⾏教学的技术。
2、建构主义的代表⼈物是()A.加涅B.布鲁纳C.⽪亚杰3、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区别是()A.设计环节不同 B.设计主体不同 C.设计内容不同4、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更名为“教育技术”。
A. 电化教育B. 信息技术教育C. 教学技术D. 计算机辅助教育5、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初到30年代对应()A.视听传播阶段 B. 教育技术阶段 C. 视听教育阶段 D. 视觉教育阶段6、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被作为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A. 经验之塔理论B. 传播学理论C. 系统理论D. 直观教学论7、程序教学理论是由()提出的A. 斯⾦纳B. 维特罗克C. 布鲁纳D. 桑代克8、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的⾓⾊应该是()A. 教学的引导者B. 学⽣的保姆C. 教学的控制者D. 知识的传播者9、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A. 观察的经验B. 做的经验C. 给学习者的刺激D. 抽象的经验10、布卢姆将认知领域教育⽬标分为六个层次()A. 知道、领会、运⽤、分析、综合、评价B. 理解、知道、应⽤、综合、分析、评价C. 知道、理解、运⽤、综合、分析、评价D. 知道、领会、运⽤、评价、分析、综合11、学⽣的特征分析应该包括三个⽅⾯的内容,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学⽣的年龄、学历、初始能⼒B.学习的⼀般特征、初始能⼒、学习风格C.学习风格、初始能⼒、学习兴趣D.学⽣的社会环境、初始能⼒、⼀般特征12、对于教学⽬标和教学⽬的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教学⽬标完全不同于教学⽬的,两者⽆相互关系B.教学⽬标和教学⽬的是类似的C.教学⽬标和教学⽬的只是表达⽅式不⼀样,其实质是相同的D.从某种⾓度来看,教学⽬标就是教学⽬的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13、根据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A.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过程和资源进⾏设计、开发、应⽤、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B.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社会需求⼈才的过程C.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涵义是⼀样的,只是⽤不同的名词来表述⽽已D.教学设计是运⽤系统⽅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标,建⽴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案、试⾏解决⽅案、评价试⾏结果和对⽅案进⾏修改的过程14、前段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个重要步骤,教师在考虑该步骤是应该注意那四个⽅⾯?()A.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标分析、学习效果分析B.学习环境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标分析、学习内容分析C.学习者分析、教学媒体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策略分析D.学习媒体选择、学习策略设计、学习⽬标设计、学习内容分析15、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年作出的()A.1972 B.1973 C.1977 D.199416、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A.媒体技术 B. 资源开发技术 C.教育技术 D. 教学⽅法与⼿段17、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是()A.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B.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C.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 D.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18、经验之塔可分为三⼤类,按直观程度从⾼到低排序,依次是( )A.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B.抽象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C.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抽象的经验D.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做的经验19、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 1994 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 ( )A.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B.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C.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D. 关于设计、开发、利⽤;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20、下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标中,说法错误的是()A. 培养学⽣具有终⾝学习的态度和能⼒B. 培养学⽣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C. 培养学⽣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式D. 培养学⽣学会使⽤计算机⼆、多项选择题(10题)1、关于教育挂术、信息技术的关系,你认为错误的说法是()A.教育技术从属于信息技术B.具备信息技术素养是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C.信息技术⽔平⾼的⽼师没必要D.教育技术的核⼼是信息技术2、完成教学实施之后,进⾏教学反思时,不属于对教学资源反思的是()A.学⽣活动是否充分深⼊ B.教学图⽚是否有助于教学⽬标的实现C.所选⾳频朗诵是否达到感染学⽣的⽬的 D.学⽣的协作程度3、下列哪⼏项属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A. 资源的开发B. 教学的设计C. 资源的评价D. 资源的应⽤4、学习任务的来源可以是()A. 对已有教材的重新开发B. 对已有课程的重新开发C. 真实⽣活,与⽣活相关事件D. 当今世界上和历史上的重⼤问题5、关于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够⽀持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B. 能够⽀持教育教学改⾰的实施C. 能够丰富教材的形式与课程内容D. 能够优化教学过程6、关于教学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教学设计是智能技术B. 教学设计强调系统⽅法的应⽤C. 教学设计与平常所说的“备课”没有区别,但是它更强调系统⽅法的应⽤D. 教室环境的不同影响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7、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演⽰⽂稿的过程中,⾸先要进⾏需求分析,它包括哪⼏个⽅⾯的内容()A. 教学内容B. 学⽣的认知特点C. 教学⽬标D. 教学活动8、与1994定义相⽐,ACET'2005教育技术的定义发⽣的变化包括()A. 领域名称由“教学技术”改为“教育技术”B. 研究对象更改为“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C. 研究⽬标界定为“促进学习和提⾼绩效”D. 研究范畴更改为“创建、使⽤和管理”9、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般包括()A. 制定教学策略B.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C. 阐明教学⽬标D. 教学设计⽅案的编写E.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与修改10、下列关于教学⽬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标阐明具有⾮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