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专题归纳整合
- 格式:ppt
- 大小:287.50 KB
- 文档页数:18
化学2〈专题4〉《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第一课时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例1】瑞典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安全炸药的研究工作,人们都称他为“炸药之父”。
死后设立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金,奖给对于化学、物理、生物或医学、文学、经济及和平事业有重要贡献的人。
这位化学家是()A、李比希B、道尔顿C、舍勒D、诺贝尔解析:李比希发明和改进了有机物的分析测试方法,提出了“基团理论”、“多元酸理论”。
道尔顿提出了分子-原子学说。
舍勒发现了氧气、氯气。
诺贝尔发明了各种炸药和火器技术。
答案:D【例2】(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发明了“水法炼铜”,是水法冶金的起源,在世界化学史上是一项重大贡献,早在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里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可能是碳酸铜一类物质,把其溶于酸中得溶液,当把铁粉投入此液即可得铜,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其原理,并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2)早在人们使用铜铁之前,人们就使用黄金和白银作为饰物和货币;历史上的“青铜器时期”早于“铁器时期”而近百年才大量使用铝制品,这些历史事实与金属活泼性和冶炼的难易有什么联系?解析:(1)冶炼金属的实质是用还原的方法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由于不同的金属离子的电子的能力不同,所以冶炼的方法不同。
碳酸铜不溶于水,用酸溶解后,使用比较活泼的贱金属铁把铜盐溶液中的Cu2+置换出来。
(2)金属使用的先后与金属冶炼的难易有关,黄金、白银相对易开采,冶炼也比较容易。
答案:(1)CuCO3+2H+=Cu2++CO2↑+H2O;Fe+Cu2+=Fe2++Cu(2)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黄金,白银易于冶炼,故使用很早;随着热还原技术的出现,铜的冶炼成为可能,冶金技术的进步,工艺的提高,冶铁随后成为可能,到了近代,电解技术的出现,使铝的生产不再困难,铝逐渐成为日用金属。
【基础检测】一:选择题1、提出现在中学教材上所学的酸碱理论的科学家是A、英国化学家波义耳B、法国科学家拉瓦锡C、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2、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状像足球,又叫足球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