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你丑你横穿”例文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偏见作文素材《偏见作文素材》素材一《以貌取人的尴尬》我有一个朋友,叫大刘。
他长得五大三粗的,脸圆圆的,留着一脸络腮胡,看起来像个粗犷的大叔。
而且他特别喜欢穿那种松松垮垮、有点破旧的衣服。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参加一个艺术展览。
在展览入口处,有个穿着很时尚、打扮很精致的年轻人。
大刘就凑过去看展览的介绍手册,结果那年轻人赶紧把书包抱紧,用一种略带嫌弃的眼神看着大刘,还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两步。
大刘想和他搭句话,问问哪个展厅比较有意思,那年轻人冷冷地回了句“不知道”就快步走开了。
可他不知道啊,大刘别看外表这样,其实是个艺术史研究生。
他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
大刘看着年轻人远去的背影,无奈地笑了笑。
然后就开始给我详细地介绍起展品背后的故事来,从古希腊雕塑到现代艺术流派,那是滔滔不绝。
而且在后来的展览中,遇到感兴趣的美术收藏者,大刘和他们交流起来那是如鱼得水,大家都对他的见解感到钦佩。
这就是典型的以貌取人产生的偏见,只看大刘的外表,那年轻人就觉得他可能是什么游手好闲的人,而忽视了他内在的才华。
素材二《性别偏见之职场不公》我表姐可是个厉害的角色。
她攻读计算机专业,代码敲得比许多男同学都溜。
毕业后去应聘一家互联网公司。
到了面试现场,来面试的男男女女都精神焕发。
在面试等待的时候,大家就谈论起自己的项目经验。
我表姐信心满满地分享她做过的一个大型软件项目,从架构搭建到最后的上线运营,她参与了全过程。
可是进了面试室,情况就有点怪了。
面试官是个中年男人,他看到我表姐的简历后,第一句话问的竟然是“你一个女孩子,能在加班强度大的情况下坚持得住吗?而且我们这个岗位以后可能需要经常出差,女孩子不太方便吧”。
表姐很生气,她据理力争,跟面试官说她之前在项目中也加班,有时候忙起来直接在公司睡了,出差也不是问题,只要项目需要她二话不说就出发。
尽管表姐表现很好,但最后还是没有被录取。
后来有个跟表姐能力差不多的男同学去同样的公司面试,一聊完就顺利通过了。
丑人也有尊严八年级作文800字丑人也有尊严八年级作文800字校有一丑花,人不高,胖胖的,蘑菇头,学习差。
她走到哪里,都会有一路的“赞美”。
笑她,骂她,欺负她,侮辱她。
因为长相丑陋,因此没有人情愿跟她做朋友。
她独来独往,恍如面对世人的冲击,她很淡定。
曾经的曾经,我也会在背后偷偷地笑她。
现在,咱们将要在同一屋檐下慢慢长大。
才不到一天的默默交往,我很羞愧,也很惊讶。
在餐厅,咱们剩下的五个女生在一路用饭。
她也在其中。
而咱们四个人面对着面,把她给挤了出去。
她托着腮安静地在隔壁看着咱们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没有抱怨、没有说话。
咱们四个人在玩大冒险,我要求那个同意挑战的人两手端碗外开,底下垫着我俩的饭卡,手一滑,跑了!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住了我的饭卡,微笑着、警惕的给了我,他羡慕的眼神让我可惜,我同情的看着她,恍如咱们开学来的第一次交流,停在了那一次的目光。
隔壁的三个恍如什么也没看见,嚷嚷着继续玩。
常常挂在我嘴边的“谢谢”,早已消烟云散。
下午,语文教师叫写自我介绍。
下课了,要收了,我因去找班主任因此叫做浊的女生帮忙递过去。
谁知她们手一搭,翻个白眼,表示不肯意。
我默默地叹息,不睬解。
预备自己要送去,坐在后斜桌的她看不下去了:“来,我给你交上”我懵了半秒钟,纸早已踏踏实实的落在她手中,我回过神来高声说:“谢谢啦!”她仍是没有说什么,庞大的身材再走到里晃来晃去的走,她提起两臂,警惕的走过每一名同窗的隔壁,生怕弄到了他们的书立。
她回来时,看了我一眼,现在,“谢谢”终于向她说出。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善人,不需回报;丑人,那么不需要他人的一路嘲笑。
一个人的美丑,并非代表着人心的美丑。
每一个人都明白这一点的,可是都没有把自己明白的这句话运用到他人的身上。
人心善,世界那么善;人心恶,世界那么恶。
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己独特一面的,而嘲笑她的人心灵彼岸是恶性的。
因为她丑、因为她胖、因为她不高、因为她学习不行,因此就冲击她、嘲笑她。
天真的小孩呀——当你学会嘲笑他人时,之前的你与此刻的你简直确实是两面人!你会哦慢慢发觉这是何等恐怖!因此你也只会寂静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也会冷漠。
不因相貌丑的作文题目篇一《丑貌之下的宝藏》我有个同学叫大强,他长得那叫一个特别。
小眼睛,还是单眼皮,鼻子宽宽的,脸盘子也大,脸上还有好多雀斑。
乍一看,真的是毫无美感可言。
当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我心里还默默嘀咕,这人长得真不咋地。
但是有一次,我们学校组织户外探险活动。
那地方在山里,地形相当复杂。
我这人天生方向感不太好,走着走着就跟大部队走散了。
我当时心里特别慌,这深山老林的,又没个信号,万一遇到啥危险,可就惨了。
我正瞎转的时候,突然听到大强在叫我。
原来他发现我不见了,专门回头来找我。
他一边走一边还告诉我哪块地容易滑倒,哪里有隐藏的小泥潭。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居然还找到了一条小路,比原定路线近了不少就回到了集合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才知道,大强从小就在这种山山水水间玩耍,对大自然里的一切特别熟悉。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觉得大强丑了。
他的外貌虽然不出众,但是他那颗善良勇敢又充满智慧的心才是真正的宝贝。
就像一个宝藏,虽然外面包着一层不起眼的外壳,但一旦打开,里面全是闪闪发光的金子。
很多人总是因为别人的相貌而小瞧别人,这实在是大错特错。
相貌这东西,就跟那水果的外皮一样,好不好看有时候就是个第一印象,但里面的果肉甜不甜、有没有营养,这才是关键。
大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不能以貌取人,丑貌之下可能藏着无限珍贵的宝藏呢。
篇二《相貌不代表一切》我曾经有个邻居,老张。
老张的相貌可以说是非常奇特,额头特别高,感觉能反光,头发稀稀拉拉地盖在上面。
眉毛极其淡,眼睛一大一小,嘴唇厚厚的,笑起来嘴角还往一边歪。
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我被他的长相惊到了,心里想这大叔看起来有点“奇怪”。
有一天,我在家门口不小心把钥匙给弄丢了。
我把周围都找遍了,连草丛里都翻了个底朝天,就是不见钥匙的影子。
我当时又着急又沮丧,进不了家门。
老张正好路过,问我发生了什么事。
我把钥匙丢了的事儿告诉他。
他二话没说,就开始帮我找。
他趴在地上,那稀疏的头发在风中摇曳,眼睛一眯一睁的,非常认真地查看每一个角落。
我是一个长得丑的奇迹高一作文引言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和周围的孩子不太一样。
我拥有着一张丑陋的脸,丑陋到让人不想靠近,也不想接触。
这给我带来了很多困扰,但是我却并不愿意把它看作是一种障碍。
相反,我把它视为一个机会,去创造出不同的奇迹。
长相带来的困扰小时候,我就意识到自己和其他孩子的不同。
我长得丑陋,别人对我总是避之不及。
这让我感到十分难过。
我开始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更好看,从饮食上改善,到各种方法的尝试,却总是无法改变自己的本质。
在学校里,我也不太受欢迎。
因为自己的长相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所以总是被排挤,难以融入班级。
我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对于这些问题,我并没有向别人求助,因为我认为这是我的问题,我必须自己承担。
丑陋的外表,却不失内在的价值尽管我长得丑陋,但我并没有让自己放弃。
相反,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
我在学习上成绩不错,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同时,我也参加了各种课外活动,如篮球、足球等,这些活动让我感到快乐和自信。
我开始懂得了,外表上的丑陋并不能代表我内在的价值,而我的努力和成就,才是我真正的价值所在。
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我一直站在另一方的角度思考:你可以选择站在那个观看者的角度去看,然后瞬间被他们的眼光碾压;而我选择站在我的角度,看到我内在真正的价值。
这个过程里有很多挫折和痛苦,但是我克服了困难,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最终的奇迹在我高一的时候,我有了一个机会去参加国际某项运动比赛,而这个比赛恰好是要求参赛者必须面相镜头。
这让我感到十分害羞和不安,因为我的外表并不适合拍摄。
但是,我没有退缩,相反,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克服自己的困难,创造自己的奇迹。
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做许多准备工作,如化妆、造型等,最终,我成功地完成了拍摄,并得到了评审团和参赛者的高度认可。
这次经历成为了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那之后,我真正意识到了“人的价值不仅仅因为外表,更多的是内在的力量和精神的追求”,这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
关于以貌取人本文是关于高一话题作文的关于以貌取人,感谢您的阅读!“哈哈哈……你长得这么丑怎么不去死!”“就你那样,竟然还能当上管理员!”“哈哈哈哈……”同学们的嘲笑声不停地灌入我的耳朵。
我难受地趴在桌上哭了。
我不知道我哭了多久,只是感到累了后,就停止了,接着睡着了。
今天原本是个值得让我开心的日子。
我当上了广播站的管理员。
我可以随意地放我喜欢听的歌了。
但是没想到,竟然遭到了嘲笑。
原因不是其他的,就是因为我长得不好看。
他们原本要票选那个比我好看百倍的女生做的,但是没想到这次是老师来选择的。
意外的是,老师选择了我。
他们说我不配。
我知道,从小到大,因为我的长相,一直被人嘲笑。
他们说我是“搬花”,只不过不是那个班花,而是搬东西的搬。
他们说我是班级最丑的女生,他们在我的桌上乱涂乱画,扔我的书本,对我吐口水。
原因就是我长得丑。
可是我并没有做错什么。
我凭什么要遭到这样的待遇?难道外貌就是我能够决定的事吗?既然我没办法选择,所以我想要在其他地方改变我。
我努力学习,想要在其他地方弥补我的外貌欠缺。
可是……可是,他们还是接受不了我。
那一次,我无意看到了一则新闻。
一个女生长得很丑,从小到大她一直被人嘲笑。
最后她选择了去整容。
虽然她变美丽了,但是她的妈妈却不认她了,把她赶出了家门。
我看完后,心里感到难受。
那种被人嘲笑的滋味不是很好受,她忍受了多年。
最后虽然变美了,可是却被母亲赶出来了。
有家也不能回去。
有人评论说自然美才是最美,还怪罪那个女生不该整容。
呵呵,站着说话的人永远也不会觉得腰疼!我也不知道那个女生现在怎么样了。
只是觉得心疼。
她不整容的话,还要接受无穷无尽的嘲笑。
整容的话却要被赶出来。
还有一个泰国男孩子。
因为他的外貌,他找不到工作。
后来整容后,他才找到工作。
可是他的女朋友却不要他了。
因为他的相貌改变了。
有时候我在疑惑,不是说比外表更美的是心灵吗?可是为什么无数的人还是会通过看外表来看一个人。
究竟是什么东西影响了这么病态的价值观?!我的心里一直希望,有一天这个世界能够改变只看外表来定义一个人的事情。
批判丑的作文
今天,妈妈带我到公园玩。
路上,我注意到一个叔叔穿着一件奇奇怪怪的衣服,上面画满了五颜六色的条纹,还有很多图案,我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公园里,我见到了一个阿姨把垃圾扔到地上,我真好生气!她明明看见了垃圾桶,为什么还要扔地上呢?
旁边的小朋友脚踹着地上的一片树叶,然后开心地笑着,我知道他是一不小心,但我感觉那样不太好,要知道公园应该是干净漂亮的。
我很喜欢看各种漂亮的花朵,它们的颜色鲜艳,形状独特,闻起来也香香的。
但,我注意到路边有一个花坛,里面种着一棵枯干的小树,枝丫
上还落着很多干枯的叶子。
望向它,我会想起一些被我们扔掉的东西,它们也和这棵小树一样,失去了生命力,没有了美丽。
我回到家,坐在书桌前,感概万千,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丑陋的东西?我打算变成一个魔法师,把所有丑陋的东西都变得动人,让世界充满欢乐和色彩。
我不喜欢丑陋,我更喜欢美,我希望所有好人都像我一样,关心呵护美好,拒绝丑陋,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嘲笑我长得丑的作文英文回答:Growing up, I have faced many challenges and obstacles, but one that has always been particularly hurtful is being mocked for my appearance. People have often made fun of me for being ugly, and it has deeply affected my self-esteem. However, I have learned to rise above their hurtful comments and embrace my unique beauty.It is disheartening to be constantly reminded of my supposed lack of attractiveness. People can be so cruel, using my appearance as a way to belittle me and make themselves feel superior. These experiences have made me question my worth and feel insecure about my looks.But despite the negativity, I have come to realize that beauty is not defined by society's standards. It is subjective and can be found in the most unexpected places.I have learned to appreciate my own unique features andembrace my individuality. After all, true beauty comes from within and radiates through our actions and words.中文回答:在成长过程中,我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其中一项特别伤人的是被嘲笑我的长相。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久前,几位在校大学生做了一项实验,他们发现:在绿化带内放置不同语气的交通警示标语,效果就会有所不同。
譬如,“请走人行天桥”等传统宣传标语收效甚微,相比之下,效果最显著的则是一句“你丑你横穿”的标语。
此标语一出,行人横穿率直降30%左右。
这一情况,一经报道,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在生活中,我们不时也会遇到类似这种“以不文明的言语来制止不文明的行为”的事情。
请根据你自己的经历或认识,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少于800字。
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且慢为“你丑你横穿”叫好 日前,厦门大学学生完成一组实验:在绿化带内放置不同语气的交通警示标语,结果显示,“请走人行天桥”这类传统宣传标语收效甚微,而“你丑你横穿”这一独具一格的新型标语效果却最为显著,行人横穿率直降约三成。
(6月18日《羊城晚报》) 其实,“你丑你横穿”不是什么新的创意,类似的警示标语早有不少,比如“小孩烧山,大人坐牢”“汽车开得快,阎王最喜爱”“你若酒驾 我就改嫁”,就被称为“标语内容通俗易懂,话糙理不糙”,而且同样效果显著。
然而,就算“效果显著”,也不过是相比于“请走人行天桥”这类中规中矩的传统宣传标语而已。
曾有一则报道称,在郑州火车站广场,交警在地面上画了一颗硕大的红心,里面套了一个小心。
两颗心外面,有一个黄色的方框。
在这个被称为“爱心禁停区”的一侧,摆了一块牌子,上面用淘宝体写着:“亲,不要停在我的心上,我的心会疼!”自这个“爱心禁停区”出现之后,就没有一人把车停在“心里”。
这同样是一种“效果显著”。
得到这种效果,是出于人们一种向善的渴望,是对规章制度主动的、自觉的、积极的遵守。
相比之下,“你丑你横穿”之类,显然渲染着一种冷漠甚至咒骂的氛围,于人们情感上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而其潜移默化,无疑是一种可怕的累积。
如今人们抱怨人心冷漠、戾气横行,这种缺乏温度的警示标语在某种程度上显然起着一种不良的示范作用。
“丑”事外扬作文今天我碰到了一件难堪的事,让我觉得特别丢脸晚上,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一起去“陆加壹”吃晚饭。
因为下午我吃了很多零食,不觉得饿,所以只吃了三个蛋卡。
后来想小便了,就去了厕所。
由于厕所只有一个抽水马桶,我只好在外面等着。
过了一会儿,弟弟也来了。
他跟着别人进了男厕,看见弟弟进了男厕,我也正好等的憋不住了。
想想自己还小,就跟着弟弟进了男厕。
可倒霉的事情也随之跟来了,弟弟一进男厕就想拉大便。
可他还小又不会,只好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我顿时慌了神,急得直叫妈妈。
妈妈听见了,又不好意思进来,就叫我把弟弟拉出来。
可我怎么也拉不动弟弟,只好跟妈妈直说。
最后,还是妈妈红着脸把弟弟抱出去,之后,就在门口正中间叫弟弟拉大便。
而这时有很多人不断地进进出出,妈妈只有挪到旁边,并且叫我把刚拉的大便拿掉。
看着弟弟的大便,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么脏,又这么臭。
手怎么拿呀?碰到手又该有多臭呀?怕是怎么洗也洗不掉那股臭味。
妈妈看着我发呆,就发火了。
而这时正好有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小女孩跑进来,还刚好踩在大便上,而且还乱蹦乱跳。
把厕所门口搞得乱七八糟,臭气熏天。
妈妈一看到这幅景象,马上对我又打又骂,我红着脸拼命往外跑。
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妈妈追打,那有多丢脸呀!弄成这样也不全是我的错,可也不能在这么多人面前打我。
搞成这样,我也不想。
妈妈难堪,我也觉得难堪。
而且还这样打我,更是叫我无地自容。
尽管妈妈后来没再打骂我,可我还是觉得很丢脸,低着头,不敢看别人。
脸还一直发烫。
【初三作文】丑的另一面在这世界上,有着数亿的人口,有的人外表秀丽,有的人外表丑陋。
美的人处处都会受到别人的赞美,而丑的人时时都要受尽他人的挖苦。
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丑,也有另一面。
冬天的早晨,光秃秃的树枝仍然被潮水的痕迹弄得头晕目眩,淡黄色的阳光时不时地落在肩膀上,但一点温暖都没有。
我站在凌厉的风中瑟瑟发抖,裹紧外衣期盼着那一辆公共汽车的到来。
无聊的我看着周围黑暗的人群。
只是一群普通人。
然而这时,有一个人闯入了我的眼帘。
他有一张扁平的脸,布满血丝的眼睛深深地嵌在脸上。
他的皮肤烧成了黄色,脸上坑坑洼洼。
他大约50岁。
我翻了一个白眼,心想:真丑!他走进站台,把头埋在大衣里,站在我旁边。
我下意识地往旁边挪了挪。
许是注意到我的小动作,他朝我淡然一笑,脸上的皮肤立即缩成了一团,像一个皱巴巴的面饼。
我皱起眉头,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铃铃铃——”这时,不远处一位叔叔的手机响了。
当他把手伸进外套拿手机时,不小心把钱包“翻”了出来。
钱包“啪嗒”一声掉进地上,现出一片齐刷刷的粉色。
叔叔可能有急事,“爸”关掉手机,冒着冷风跑了出去。
我漠然地看了一眼钱包,继续等着汽车。
然而,他很快跑在我身后,伸出他有斑点的手,捡起了钱包。
他转过身,把钱包塞进了发黄的外套里。
我嗤笑一声,心想:他果然不是什么好人,幸亏我刚刚往旁边站了站。
周围拥挤的人群各做各的事,根本没注意到这边发生了什么。
正当我正要发出声音阻止他时,他收紧了衣服,张开双腿跑了出去,喊道:“你的钱包丢了——”那强有力的声音在嘈杂的街道上徘徊了很长时间我在那一刹那呆在了原地,恍惚间,周围的鸣笛声骤然消失,天地间只留下那沧桑却十分有力的喊声。
原来他是个好人。
原来,他有一颗善良的心。
本来,他也有另一面。
原来,丑的另一面是美……。
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四)考场作文的提分技巧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前,某校学生完成了一组实验:在同一路口摆出不同语气的交通警示标语,对比效果。
前两天的标语是“走天桥比横穿平均只多花9.4秒”,而今天则换成了“你丑你横穿”。
结果显示,祈使语气的传统标语效果最差,“简单粗暴”的标语效果却最为显著,行人横穿率直降三成。
这样的一次创新实验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你丑你横穿”这样一个相较而言简单粗暴的标语获得了最好的效果,网友们对此也产生了争议。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著名作家近日在自己的一篇作品中写道:“在宁夏的西海固,在贵州的偏远山区,在四川小凉山的深处,到处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子,只要吃饱了,就会很安详地坐着晒太阳,甜蜜地打盹,万事不挂心,目光温和得如新生羔羊……”这位作家用很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他很欣赏的“很穷但很快乐”画面。
你同意这位作家的抒情吗?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这位作家的抒情的看法。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
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了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网调:“你丑你横穿”,简单粗暴才有效?“请勿横穿马路”、“请走人行天桥”……这类传统宣传标语,还有效杲吗?LI前,厦门人学的学生完成了一组实验:在同一路口摆出不同语气的交通警示标语,对比效果。
结果显示,祈使语气的传统标语效果最差,“简单粗暴”的标语效果却最为显著,行人横穿率直降三成。
面对这个结果,有观点说:交通安全宣传用语,还是要看警示效果!但也有人认为:交通安全警示用语还是应以文明温馨提醒为宜!对此您怎么看?有益的交通安全警示用语,该如何创新?且看网友如何评说:反对:用不文明抵制不文明不妥@牧羊人:标语制作者不就是想让大家文明吗。
可是他自己却先不文明了一次。
不值得推荐。
@低调低调:不文明标语,直接,粗鄙,或许暂时的确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长期來看, 很有可能得不偿失,反映出來的是制作者能力有限和智慧缺失的问题。
@逍遥的狸猫:这样简单粗暴的标语无非是-•种视觉刺激,当人们逐渐习以为常之后,它的作用就会大幅减弱,同时也让交通警示标语失去了应冇的严肃性。
支持:标语过激是无奈之举@白文静:交通警示标语起到宣传警告作用,新的方式、方法如能起到更好的效果,那何不尽快落实呢!其实,有时形式重要,但更多的时候效果更重要。
@蜡笔小新:“你刊你横穿”在现在的语言环境屮M该算是毒舌,但又带点儿亲切的语气。
冇些调侃的意味,应该不算简单粗暴吧。
@总有那么小部分人,你怎么跟他讲耍遵守交通规则,他就是不听,用些看着“过激” 的词汇反而起到不-•样的效果,这也是无奈之举。
但我觉得能保证生命安全,标语过激一点不为过。
建议:文明与效果应兼顾@戚果:指示牌首先要引起行人对白己接下來行为做出正确判断,其次也要考虑到语言的温馨和文明,二者应该兼顾。
@神奇宝贝大叔:传统标语看太多总归容易让人忽略,简单粗暴的标语更让人印彖深刻。
我觉得标语的目的是传达给人们一种意识。
我们常常在网上流传“XX体”,时尚的标语更能和人互动。
不过还是要注意说话文明。
揭示世界上丑的作文在我们的生活中,美丑的标准似乎总是飘忽不定。
有人觉得外表的华丽是美,有人觉得内心的善良是美。
可今天,我不想跟您唠那些美的东西,我想和您好好聊聊这世界上的丑。
就说前段时间我遇到的一件事儿吧。
那天,阳光还算不错,我寻思着出去溜达溜达,透透气。
走着走着,就到了一个小公园。
这公园不大,但是人还不少,有遛娃的,有遛狗的,还有几个老爷子在下棋。
我找了个长椅坐下,准备歇歇脚。
这时候,我旁边来了一对情侣。
那女的打扮得花枝招展,男的也是一身名牌。
本来这也没啥,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儿,真让我觉得丑到了家。
他们俩坐下没一会儿,就开始吵起来了。
听了半天,好像是因为男的忘记了女的生日,没给准备礼物。
女的那叫一个不依不饶,声音尖得能刺穿人的耳膜,“你心里根本就没有我!连我生日都能忘,你还能干点啥?”男的也不甘示弱,扯着嗓子喊:“我这几天工作忙得要死,哪有时间想这些!”这一吵,周围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了。
可这俩人完全不顾忌旁人的眼光,越吵越凶。
女的开始动手推搡男的,男的也急眼了,抬手就要打。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大妈看不下去了,走过去劝:“小年轻,有话好好说,别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丢人现眼。
”嘿,您猜怎么着?那女的扭头就冲大妈喊:“关你什么事!少多管闲事!”大妈被这一吼,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摇摇头走开了。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那个别扭啊。
这俩人长得倒是不错,可这行为,这态度,真是丑到了骨子里。
谈个恋爱,有点矛盾不是很正常嘛,非得在公共场合这么闹,一点素质都没有。
他们吵了半天,最后女的一甩头,哭着跑了,男的在后面骂骂咧咧地追。
原本好好的一个公园,被他们这一折腾,气氛全给破坏了。
您说说,这是不是丑?外表再好看,穿得再光鲜,如果心灵不美,行为不美,那也是丑得没法看。
再想想,生活里这样的丑事儿还真不少。
比如在公交车上抢座位,挤得人仰马翻的;在超市里为了一点小便宜,吵得脸红脖子粗的;还有那些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看着就让人觉得不舒服。
比丑不该成为热流作文
今天,同学们都在看一部动画片,里面有一个角色,长得特别奇怪的,歪鼻子,大耳朵,满面的雀斑。
他们哈哈一笑,指指角色说:“好丑啊!丑死了!”我些觉得难过,都觉得他们有些过分了。
我记得以前,我班上有一个同学,他皮肤黑黑的,牙齿也不两排,同学们都叫他“小黑”。
他每天都被嘲笑,下课以后不敢回去玩,一个人躲在角落里。
老师说,你是什么人的美是独一无二的,得象世界上没有两片几乎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
动人不只不过外表,有性格、才华和善良。
我想,或许“小黑”的内心也很强横无比,也许他也有自己的爱好,也许他也有自己的故事。
我们肯定不能毕竟外表的不同,就对他并且很排斥和嘲笑。
我们估计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才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什么一味地准求“漂亮”和“关于完美”。
我都觉得,假如各个人都学会发现彼此的差别,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就像老师说的,我们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来看待每个人。
丑人正在横穿马路作者:程跃然来源:《中学生百科·成长》2015年第10期作家张嘉佳出版了一本火到爆的书,书名叫作《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不过……本文跟他和他的书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乍一看上去这个书名很容易给人“全世界都在过马路”的错觉。
所以,其实我们今天要说的是过马路这事儿。
对于城市化语境下的现代人来说,过马路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比吃饭睡觉还重要。
比如说,菜市场在马路对面,你如果不穿过马路,那一日三餐就是问题。
因此,隔三差五就有与过马路相关的热点冒出头来。
曾经的“中国式过马路”闹得沸沸扬扬,最近走红的则是一句标语—一“你丑你横穿”。
故事是这么说的:厦门大学的学生完成了一组实验,他们在同一路口摆出不同语气的交通警示标语,劝阻行人不要横穿马路,然后通过对比看最佳“疗效”。
有时是“请走人行天桥”这类传统的劝说式标语,有时换成“走天桥比横穿,平均只多花9.4秒”这种摆事实讲道理的标语,有时则改成简单粗暴的“你丑你横穿”,几种形式轮番出现。
结果令人意外——诸如“请勿横穿马路”“请走人行天桥”这类祈使语气的传统标语效果堪忧,行人几乎视而不见,横穿率高达69.78%,与没有标语时情况基本一样;“你丑你横穿”效果最佳,放置这个标语之后,行人横穿率直降三成,横穿率仅有40.12%。
难道如今果真已经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连横穿马路这种事儿都需要以“降低颜值”要挟才能立竿见影?有网友说,如果后面再加一句“我帅我走天桥”效果可能更好。
还有人开玩笑说:照了照镜子,又看了看自拍照,还是决定不横穿了。
最大的争议在于,这种试图用粗暴呼唤文明的方式是否妥当。
支持者认为,既然有效就没问题,甚至可以推而广之,比如可以在公交车门上写“你丑你就挤”等等。
而反对者也有自己的理由,他们觉得“标语文明”同样是文明的一种,我们不能拆东墙补西墙,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有争议无可厚非,但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不甘寂寞的人把早些年热议过的“中国式过马路”重新搬出来“剩饭热炒”。
网调:“你丑你横穿”,简单粗暴才有效?
“请勿横穿马路”、“请走人行天桥”……这类传统宣传标语,还有效果吗?日前,厦门大学的学生完成了一组实验:在同一路口摆出不同语气的交通警示标语,对比效果。
结果显示,祈使语气的传统标语效果最差,“简单粗暴”的标语效果却最为显著,行人横穿率直降三成。
面对这个结果,有观点说:交通安全宣传用语,还是要看警示效果!但也有人认为:交通安全警示用语还是应以文明温馨提醒为宜!对此您怎么看?有益的交通安全警示用语,该如何创新?
且看网友如何评说:
反对:用不文明抵制不文明不妥
@牧羊人:标语制作者不就是想让大家文明吗。
可是他自己却先不文明了一次。
不值得推荐。
@低调低调:不文明标语,直接,粗鄙,或许暂时的确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长期来看,很有可能得不偿失,反映出来的是制作者能力有限和智慧缺失的问题。
@逍遥的狸猫:这样简单粗暴的标语无非是一种视觉刺激,当人们逐渐习以为常之后,它的作用就会大幅减弱,同时也让交通警示标语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
支持:标语过激是无奈之举
@白文静:交通警示标语起到宣传警告作用,新的方式、方法如能起到更好的效果,那何不尽快落实呢!其实,有时形式重要,但更多的时候效果更重要。
@蜡笔小新:“你丑你横穿”在现在的语言环境中应该算是毒舌,但又带点儿亲切的语气。
有些调侃的意味,应该不算简单粗暴吧。
@总有那么小部分人,你怎么跟他讲要遵守交通规则,他就是不听,用些看着“过激”的词汇反而起到不一样的效果,这也是无奈之举。
但我觉得能保证生命安全,标语过激一点不为过。
建议:文明与效果应兼顾
@戚果:指示牌首先要引起行人对自己接下来行为做出正确判断,其次也要考虑到语言的温馨和文明,二者应该兼顾。
@神奇宝贝大叔:传统标语看太多总归容易让人忽略,简单粗暴的标语更让人印象深刻。
我觉得标语的目的是传达给人们一种意识。
我们常常在网上流传“XX体”,时尚的标语更能和人互动。
不过还是要注意说话文明。
反思:狠罚才能管住乱穿马路
@心平气和:标语警示在多作用不大、关健在个人素质、应当加强基础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一个传奇:交通标语口号只能警示那些有自觉性的人。
对违规横穿马路的人,还是依法制裁才有效。
@范晓磊:综合来说,乱穿马路这种问题由来已久,急需彻底更改。
俗话说重症须下猛药医,这不为就是一猛药。
@小瑞:最彻底的方法就是狠罚,就像北京现在正在进行的最严控烟一样,也来个最严防止乱穿马路。
“你丑你横穿”的“激将法”治标不治本
“你丑你横穿”在网上引起热议,乍一看来,它确实十分吸引眼球,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但笔者认为,这样的标语在“劝阻作用显著”之余,并没有值得回味的巧妙设计和人文
关怀,其“简单粗暴”不仅忽视了受众的心理感受,与“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背道而驰,而且对于交通违规行为“雨过地皮湿”,治标不治本。
“你丑你横穿”实际上是通过对人做出价值判断来激发人的羞耻心,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其言下之意在于“你不横穿马路就美,你横穿马路就丑”。
不可否认,“是否横穿马路”的行为与公民的规则意识、公共素养有很大关系,对于处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行人,“激将法”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
然而,对于不横穿马路的人来说,这种“胁迫”性质的标语带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对于横穿马路的人来说,没人愿意承认自己“丑”,于是碍于面子暂时遵守规则,却无法意识到交通道路标语的出发点是站在“生命可贵,安全第一”的宏大立场,是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出于对公民道路安全负责的态度而设立的一道重要的“生命防护网”。
据报道,这是某大学一项“语言的力量——凭借公益广告语的力量改变市民及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的实验。
但在笔者看来,“你丑你横穿”并不属于“语言的力量”,反而属于“弄巧成拙”的“语言暴力”。
首先,“丑”此类贬低性的词汇赤裸裸地出现在公共场合,打破了交通标语“民生关怀”的初衷;其次,“你x你先x”的句式是从网络流行语中照搬过来的,自以为接地气,“入眼”不“入心”的传播效果反而令其自降格调;最后,报道中参与实验的另外两则标语为“仅多花9.4秒”、“请走天桥”,综合来看,三则都与交通标语“愉悦、人性、委婉、幽默”的要求相距甚远。
于是,相对直接的“你丑你横穿”劝阻效果更显著也不难理解,但由此推算出这条标语的“有效性”也是站不住脚的。
用几则没动过脑筋的标语拿出来比较,本就没有价值,更何况“你丑你横穿”的标语将民生初衷束之高阁,在管理者与公民之间划出一道鸿沟。
试想,没有将心比心、何以深入人心?与其沉溺于微博刷段子,被“你丑你先说”、“然并卵”的网络流行语洗脑,不如想办法突破思维局限,花时间去琢磨几条好标语,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能让人心中一暖。
“你丑你横穿”,标语调侃又何妨
日前,厦门大学学生完成一组实验:在绿化带内放置不同语气的交通警示标语,结果显示,“请走人行天桥”这类传统宣传标语收效甚微,而“你丑你横穿”这一独具一格的新型标语效果却最为显著,行人横穿率直降约三成。
这则新闻爆出后,很快在网上引发热议。
不少网友的理解是,对待不文明行为,“简单粗暴”的标语反而有效,而布置这个实验的厦大老师则表示,不应该给这类标语扣上“简单粗暴”的帽子,学术上的说法是带有“负面情感诉求”。
不管标语该怎么定性,这个饶有趣味的实验至少带出来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标语?功利一点讲,最能起到提醒作用的标语就是好标语,可就像之前引来广泛争议的高考标语“多考一分,干倒千人”,有些标语虽然“长得”醒目,但过于冷酷无情,甚至暴力血腥。
尤其是一些警示司机不要酒驾、醉驾、毒驾的标语,如“酒后驾车者,医院给你开好了房间”“酗酒开车是驶向死亡与坟墓的选择”,提醒、警示的作用是有了,可司机看完后会不会毛骨悚然呢?给司机带来不适感,标语是不是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呢?
在反对“粗鲁、暴力、血腥标语”的前提之下,对宣传标语进行创造性地设计,让宣传标语变得活泼生动,甚至时不时卖个萌,值得提倡。
就说“你丑你横穿”吧,用的是时下流行的辞藻,走的是卖萌、搞笑、调侃路线,相信鲜有人看到标语后会真的认为横穿马路者就长相丑陋,相反,他们非但不会产生不快,反而会被标语的轻幽默感染,舒舒服服接受善意提醒。
使用网络词语、流行辞藻,除了轻松活泼外,还能显得更亲切温暖,更有人情味。
比如
“怕羞别吻我”,就比“新手上路,请保持车距”来得更亲切;“小草在睡觉,请您别打扰”,就比“请勿践踏草坪”更有人情味。
类似的创意在一些宣传片中也被屡屡使用,比如广州番禺警方就曾拍过一个《最炫防盗风》的MV,用轻松有趣的对话、幽默搞笑的演出,让观众在愉悦甚至捧腹中了解防盗安全知识,3天点击超50万次,还形成了固定的粉丝群,相比过去一本正经、端庄严肃的宣传片,效果实在好太多。
类似的视频网上一搜一大把,诸如公安、安监等部门做宣传时,早已改掉了“高高在上”的宣讲态度,更多的是走幽默搞笑路线,在网络流行歌曲伴奏下,平日里正经严肃的警官们跳起了骑马舞和小苹果。
再说了,不管是标语还是MV,制作起来都需要花费人力物力成本。
既然“禁止践踏”“请走天桥”等传统标语效果有限,那就应该把钱用在制作活泼、轻松、有创意的标语上,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
同时,制作者也应多动脑筋、多花心思,让标语既能卖萌搞笑,又不失人文关怀和宣传价值。
且慢为“你丑你横穿”叫好
钱夙伟
日前,厦门大学学生完成一组实验:在绿化带内放置不同语气的交通警示标语,结果显示,“请走人行天桥”这类传统宣传标语收效甚微,而“你丑你横穿”这一独具一格的新型标语效果却最为显著,行人横穿率直降约三成。
其实,“你丑你横穿”不是什么新的创意,类似的警示标语早有不少,比如“小孩烧山,大人坐牢”“汽车开得快,阎王最喜爱”“你若酒驾我就改嫁”,就被称为“标语内容通俗易懂,话糙理不糙”,而且同样效果显著。
然而,就算“效果显著”,也不过是相比于“请走人行天桥”这类中规中矩的传统宣传标语而已。
曾有一则报道称,在郑州火车站广场,交警在地面上画了一颗硕大的红心,里面套了一个小心。
两颗心外面,有一个黄色的方框。
在这个被称为“爱心禁停区”的一侧,摆了一块牌子,上面用淘宝体写着:“亲,不要停在我的心上,我的心会疼!”自这个“爱心禁停区”出现之后,就没有一人把车停在“心里”。
这同样是一种“效果显著”。
得到这种效果,是出于人们一种向善的渴望,是对规章制度主动的、自觉的、积极的遵守。
相比之下,“你丑你横穿”之类,显然渲染着一种冷漠甚至咒骂的氛围,于人们情感上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而其潜移默化,无疑是一种可怕的累积。
如今人们抱怨人心冷漠、戾气横行,这种缺乏温度的警示标语在某种程度上显然起着一种不良的示范作用。
于一个文明城市,于一个人性化的社会,应该有人情味的管理,表现在警示标语上,理应和气而温馨。
这才是对传统标语“创新”的方向,也是警示标语的应有之义。
毕竟,人是天生有着情感渴求的社会动物,人与人之间尤其需要情感的慰藉,只有在与人为善的氛围里,每个人心底的那份善意才能得到最大限度释放。
因此,“你丑你横穿”并不值得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