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知识:温室气体产生危害的原因.doc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温室气体排放的防治措施,温室气体排放的原因温室气体排放的防治措施温室气体排放的原因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系统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 工业发展:工业化进程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和天然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
2. 能源使用: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增加,也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交通运输、电力生产和建筑等领域对能源的需求非常高,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
3. 农业活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化肥和农药等化学物质,还有畜牧业的发展,会导致氮氧化物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
4. 大规模砍伐森林: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由于大规模的砍伐和森林的破坏,森林的吸收能力减弱,释放的二氧化碳增加。
温室气体排放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能源转型: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广清洁能源技术。
2. 节能减排:改善能源使用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
采用高效能源设备和技术,推广节能灯、高效家电等。
同时,鼓励低碳出行,减少机动车的使用,提倡公共交通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3. 提倡循环经济: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和回收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
4. 农业绿色发展:通过科技手段减少农业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采用精准施肥和定量灌溉等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5. 森林保护与恢复:加强对森林的保护,控制森林砍伐和破坏。
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恢复项目,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的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6. 国际合作和政策制定: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推动减排目标的实现。
温室气体主要有哪些它的危害有哪些温室气体有以下几种: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全氟碳化合物、氢氟碳化合物和六氟化硫。
这几种是京都议定书里面规定控制的六种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的危害有:环境危害,例如中国的天山山脉处于内陆高海拔地区,雪线明显上移。
美国、欧洲等地区湿度较大人工温室气体加速水汽对流反而造成极端的低温和高温天气。
温室气体主要有哪些温室气体有以下几种: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全氟碳化合物、氢氟碳化合物和六氟化硫。
这几种是京都议定书里面规定控制的六种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指的是一切会吸收以及释放红外线辐射,在大气中存在的气体。
对于造成全球升温的温室气体贡献比例而言,二氧化碳是含量最高,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温室气体,大约在55%。
温室气体的危害有哪些1、环境危害例如中国的天山山脉处于内陆高海拔地区,雪线明显上移。
美国、欧洲等地区湿度较大人工温室气体加速水汽对流反而造成极端的低温和高温天气。
若没有水蒸气的影响,人工温室气体总体会造成温度上升,但水蒸气的存在使得大气湍流增加、气候趋于极端。
2、气候影响温室气体的增加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二氧化碳增加虽然有利于增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产物,但它的增加引起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影响和改变气候生产潜力,从而改变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和农业的土地承载力。
温室效应应如何治理1。
减少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绿色能源,减少化石类燃料的开采和使用。
2。
增加对温室效应气体的吸收;措施:植树造林,研究并制造能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装置或设备。
温室气体成因、来源及对环境的影响在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斗争背后,是我们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
温室气体是大气中任何能够吸收红外线辐射的气体化合物,从而捕获并保持大气中的热量。
通过增加大气中的热量,温室气体负责温室效应,最终导致全球变暖。
01 太阳辐射与“温室效应”其实,全球变暖在科学上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早在一个多世纪前,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化学家斯万特·阿雷尼乌斯(Svante Arrhenius)在1896年就提出了这种现象的基本原理。
他的论文发表在“哲学杂志”和“科学杂志”上,首次量化了二氧化碳对科学家现在所称的“温室效应”的贡献。
温室效应的产生,是因为太阳用大量的辐射轰击地球,这些辐射以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和其他肉眼看不见的辐射形式撞击地球大气层。
撞击地球的辐射大约有30%被云层、冰和其他反光表面反射回太空。
剩下的70%则被海洋、陆地和大气吸收。
当海洋、陆地和大气吸收辐射和升温时,它们也以红外热辐射的形式释放热量,这些热量会从大气中进入太空。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称,吸收和流出辐射之间的平衡,使地球的整体平均温度保持在大约15摄氏度。
这种使地球变暖的传入和传出辐射交换被称为温室效应,因为温室的工作原理与此大致相同。
入射的紫外线很容易穿过温室的玻璃墙,被室内的植物和坚硬的表面吸收。
然而,较弱的红外辐射则很难通过玻璃墙传递出去,并被困在里面,使温室变暖。
02 温室气体如何影响全球变暖大气中吸收辐射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有时缩写为GHG),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而温室效应又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数据,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水蒸气(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一氧化二氮(N2O)。
虽然氧气(O2)是地球大气中含量第二丰富的气体,但O2并不吸收热红外辐射。
尽管,有些人认为全球变暖是一个自然过程,温室气体一直存在,但近年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数量急剧增加。
温室效应的产生和影响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对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吸收和再辐射现象。
它的产生和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生原因: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有关,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和氟氯烃等。
这些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的红外辐射,阻止其在太空中散失,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上升。
2.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包括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多、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生态系统受损等问题。
3.生态系统影响:温室效应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失调、植物生长周期改变等,对农业、林业和渔业等产业产生直接影响。
4.经济影响:温室效应引发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增加了社会经济成本,包括农作物减产、能源供应不稳定、基础设施损毁等,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健康影响: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导致空气污染增加、传染病扩散、饮用水供应不稳定等问题,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
应对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国际社会通过制定减排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等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以减轻温室效应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1/ 1。
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吸收并重新辐射地球表面所发出的红外线辐射,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工业活动:人类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如燃烧化石燃料、大规模森林砍伐等,加大了温室效应的影响。
2. 物种破坏:大规模的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等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并削弱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3. 能源消耗:能源的高度消耗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
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能源、工业、农业等行业的碳排放控制,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
2. 提高能源效率:通过改进能源使用方式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3. 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通过加强森林保护和恢复,降低森林砍伐率,增加植被覆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提高吸收能力。
4. 推广可持续发展:倡导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促进循环
经济和绿色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5.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制定全球减排目标和措施,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暖通空调碳达峰碳中和【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暖通空调节能系统的重要性三、常见的暖通空调节能系统解决方案四、暖通空调节能系统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的意义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作为建筑行业能耗较高的暖通空调系统,其节能降耗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述暖通空调节能系统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常见的暖通空调节能系统解决方案。
二、暖通空调节能系统的重要性暖通空调系统作为建筑运行使用阶段的能耗大户,其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较大比例。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问题日益突出,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势在必行。
实现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不仅可以降低建筑运营成本,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三、常见的暖通空调节能系统解决方案1.智能控制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实现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调节,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2.节能型暖通空调设备:选用高能效比的暖通空调设备,如高效节能的冷水机组、热泵等,降低系统能耗。
3.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建筑布局和通风设计,提高建筑物的自然采光和通风,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
4.合同能源管理:通过与专业节能服务公司签订合同,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和优化,实现节能降耗。
四、暖通空调节能系统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的意义暖通空调节能系统的推广应用,有助于降低建筑业的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一方面,节能降耗可以减轻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减少碳排放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对抗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五、结论暖通空调节能系统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温室效应的原因、危害和措施一、温室效应的原因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大气层中某些气体对太阳辐射和地球热辐射的吸收而导致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等。
这些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1.二氧化碳排放: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家庭能源消耗等活动都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此外,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也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原因之一。
2.甲烷排放:甲烷主要来自于人类和动物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例如,农业生产过程中,牛和羊的消化系统会产生甲烷。
此外,人工湿地、生物质燃烧和废弃物处理也会释放甲烷。
3.氧化亚氮排放:氧化亚氮的排放主要来自于燃煤和石油的使用以及化肥生产。
过度使用化肥和燃烧化石燃料都会导致氧化亚氮排放增加。
二、温室效应的危害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化对人类和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洪灾、干旱、飓风等频率和强度增加。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2.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洋膨胀,使得海平面不断上升。
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沿海城市和岛屿的沉没,威胁人类的居住和生存环境。
3.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许多物种无法忍受气候的变化而灭绝或被迫迁徙。
这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严重影响,进而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4.农作物减产: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生产产生了负面影响。
干旱、洪灾、高温等天气条件的变化导致农作物减产或无法正常生长,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威胁。
三、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为了应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各国政府应制定和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和法规。
例如,通过限制和监管工业和交通排放、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强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对生物可能产生哪些危害?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水气、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
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 的动态平衡状态。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
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
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
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
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
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在空气中,氮和氧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它们都可以透过可见光与红外辐射。
但是二氧化碳就不行,它不能透过红外辐射。
所以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
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 ℃。
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
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
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氯氟代烷约占1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
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
温室气体的危害及防治众所周知,世界范围内温室效应日趋严重,那么,到底什么是温室气体,什么是温室效应呢?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
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
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
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含量不足1%。
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六氟化硫、一氧化二氮、氧化亚氮、氯氟碳化合物、全氟化碳及臭氧。
二氧化碳被认为是效果最显著的温室气体,并且近几十年来人类的工业化活动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导致了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过量聚集,加剧了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温室气体不仅可能导致全球变暖,还可能给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体带来影响联合国下属的一个科学组织——气候变化政府间研讨会2001年7月12日指出,全球变暖问题远比人们想象的严重。
根据计算机模拟全球气候演变所得出的数据,全球平均气温到本世纪末将比现在上升5.8℃。
这一上升幅度几乎是目前所估计的两倍。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渴不容缓,任务艰巨。
温室气体增加到底有哪些危害?1.地球表面变暖,在远离赤道的地方变化最显著,南极冰山熔化,海平面将有明显升高和,过去50年至少有7个大冰架消失;我国长江、黄河上游的高海拔地区的冰川正在加速熔化。
2.某些地区由于蒸发迅速和风型改变会变得更加干燥,如我国北方地区近年来的持续干旱,造成水资源紧张和农作物歉收;而全球降雨量增加,在另一些地方会造成更多的洪涝灾害,长江流域的连续两年特大洪水,造成生命和财产严重损失,温室效应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3.沿海岸的亚热带出现更潮湿的季风,受热带风暴损害增加,近几年的热带风暴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强度上都有增加趋势,2001年有多则中国大陆和台湾受热带风暴袭击人员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报道,热带风暴“百合”在台湾滞留时间创下新记录,死亡88人,交通、电力和通讯陷入瘫痪,财产损失达300多亿新台币。
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温室效应,是现在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
那么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unjs小编整理的关于造成温室效益的原因,欢迎阅读和参考!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 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 ℃.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 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氯氟代烷约占1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下撒哈拉牧区曾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由于缺少粮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杀,饥饿致死者超过150万人.这是“温室效应” 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防止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和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温室效应产生原因1、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日益增加,而因为二氧化碳的增加,使得地球的气候温度也在不断上升。
而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类大量的使用了那些会产生二氧化碳的资源所导致的,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
2、森林采伐:树木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并且释放出氧气。
而因为全世界的人类大量的砍伐树木,使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树木数量大量减少,因此使得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3、永冻层:地球上25%的土地覆盖着永久冻土,永冻土中含有大量的碳和甲烷气体。
而现在根据科学家们的调查显示,永久冻土层正在释放导致全球变暖的碳,这导致全球气候温度变暖。
4、来自农业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甲烷是细菌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产生的,其主要来自于植物,还有一些是来自于吃草的动物,像奶牛一样的动物也会产生甲烷,而甲烷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一个原因。
5、海平面上升:因为两极冰川的气候变暖,使得那里的冰开始融化进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
而因为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的人就要迁移到内部地区,它增加了少数地区的人口密度,并导致这些地区的热量增加。
6、臭氧耗竭:臭氧是保护地球免受太阳紫外线伤害的安全保护层,而臭氧层正在一天天变弱,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
而臭氧层变弱的主要原因是工厂排放的烟雾导致的。
温室效应的危害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加速融化,令海平面上升。
还会使局部地区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的天气变化,导致气候异常,造成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
此外,还会导致极热天气出现频率增加,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同时加速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和扩散,从而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暖通空调知识:温室气体产生危害的原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的原料,它的增加可以增加光合产物,无疑对农业生产有利。
同时,它又是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对地球热量平衡有重要影响,因此它的增加又通过影响气候变化而影响农业。
此外,大气中具有温室效应的微量气体还有甲烷、氯氟烃。
一氧化碳。
臭氧等,总的温室效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约占一半,其余为以上各种微量气体的作用。
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50年代其质量分数年平均值约31510(-6),70年代初已增加至32510(-6),已超过34510(-6),平均每年增加1.0~1.210(-6),或每年约以0.3%的速度增长。
综合多数测定结果,在工业革命以前的二氧化碳质量分数为27510(-6)。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以后大量开采使用矿物燃料。
1860年以来,由燃烧矿物质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平均每年增长率为4.22%,而近30年各种燃料的总排放量每年达到50亿吨左右。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采伐树木作燃料。
森林原是大气碳循环中的一个主要的库,每平方米面积的森林可以同化1~2kg的二氧化碳。
砍伐森林则把原本是二氧化碳的库变成了又一个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源。
据世界粮农组织(FAO,1982)估计,70年代末期每年约采伐木材24亿立方米,其中约有一半作为燃柴烧掉,由此造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分数增加量每年可达0.410(-6)左右。
近200年来,另一个主要的温室气体甲烷的增加也十分迅速。
人
和草食动物的肠道、粪便。
沼泽地,稻田等都是产生甲烷的源。
此外,人类在开采天然气和煤炭时,也向大气中排放甲烷。
在工业化以前,大气中的甲烷的质量分数只有0.710(-6),已接近1.910(-6),预计到2030年可达到2.3410(-6)。
氯氟烃是近50年工业污染的结果,70年代初首次检测到大气中的氯氟烃。
由于氯氟烃可以破坏大气臭氧层而且本身又具有温室效应,因而已受到各国重视。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如果按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幅度,到21世纪30年代,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增加的总效应将相当于工业化前二氧化碳浓度加倍的水平,可引起全球气温上升1.5~4.5℃超过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升温幅度。
由于气温升高,两极冰盖可能缩小,融化的雪水可使海平面上升20~140cm,对海岸城市会有严重的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