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水道——长江高等级航道建设迈开大步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3
1专题三 中国地理1、我国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位于热带(2)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3)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2、我国领土四至: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最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最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3、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我国大陆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我国的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向海上延伸12海里。
琼州海峡和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5、行政区划 (识记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 34个( 图见 八下 7、8页 )6、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 东多西少 (人口地理分界线 —— 黑河-腾冲线)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7、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分布 —— 西南、西北和东北 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 —— 云南省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地形(1)我国陆地地形的特点 ——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我国主要地形和山脉分布(3)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地势总特征西高东低,呈阶三级阶梯状分布。
(4)三大阶梯的主要地形单元及分界线 (图 八上 27页 28页活动题)① 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② 一级阶梯 ——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二级阶梯 —— 中部高原山地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三级阶梯 —— 东部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③ 地势影响: a.有利于海上水汽深入内地,形成降水b.使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c.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12、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1)800mm年等降水量(2)冬季0℃等温线(3)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4)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5)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7)水田和旱地的分界(8)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13、气候(1)我国气温变化特点:除青藏高原以外,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时空分布不均)(2)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3)影响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①纬度因素(表现在南北方向上的不同)②海陆因素(表现为东西方向的不同)③地形因素(表现为垂直方向上不同)14、河流(1)河流的功能:供水、航运发电、灌溉、养殖、旅游、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2)内流区内流河:无法汇入海洋的河流补给来源:冰雪融水补给(集中分布于我国西部内陆)外流区外流河:能汇入海洋的河流补给来源:雨水补给(集中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3)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15、长江(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向东最终汇入东海,是我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加快金沙江下游航运可持续开发利用推动长江黄金水道向上游延展贾进金沙江下游是长江干流航道向上的自然延伸,是联系四川攀西和云南北部资源富集地区与长江干流地区的重要纽带。
金沙江下游渡口(攀枝花)至宜宾河段长768公里,规划有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个梯级水电站,其中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其中溪洛渡、白鹤滩水电站已投产运行。
利用库区深水航道开发连通长江干线的航运通道,建设通过大坝的过坝交通运输设施,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互促双循环新格局的需要,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工程。
一、开发利用金沙江下游航运的必要性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以及对金沙江内河水运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金沙江河道大多处于天然状态。
水电站的建设,库区的形成,改变了河道条件,开发利用金沙江下游航运资源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一)金沙江下游航运资源开发是国家战略要求和政策需要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金沙江下游航运资源开发利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家组织有关方面对金沙江流域开发进行了大量的普查、勘测、规划设计等工作。
1990年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明确,宜宾以上河段主要开发任务是发电、航运、工农业供水与分担中下游防洪,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方案为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个梯级。
梯级渠化后,可逐步将通航河段向上游延伸,辅以回水变动区整治、疏浚,最终达到攀枝花以下航道通航。
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规划金沙江河段的治理开发与保护主要任务为发电、供水与灌溉、防洪、航运、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对金沙江下段的航运规划意见是:水富至宜宾30km航道通过实施航道整治工程达到Ⅲ级航道标准;攀枝花至水富河段,四个水电站库区深水航道,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河段货运量发展情况,研究攀枝花以下河段通过翻坝或修建通航建筑物实现全线通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严以新严以治学勤以创新作者:宋汉晓来源:《中华儿女》 2017年第10期严以新,科学家,著名水利专家。
出身于学者世家。
曾任河海大学副校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父亲是我国水利泰斗、两院院士严恺教授。
伯祖父严复更是以一部《天演论》名留青史。
严以新与共和国同龄,当时父亲给他起名以新,其中寄托着他迎接新中国成立、“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新思想。
父子接力兴水利古有鲧禹父子、李冰父子治水传奇,今有严恺、严以新父子接力兴水利。
作为蜚声国际的水利工程专家,在60余年的水利生涯中,严恺先生先后主持或参与了黄河治理、钱塘江治理、塘沽天津新港回淤工程、淮河治理、长江口及太湖治理、长江葛洲坝及三峡枢纽工程、珠江三角洲治理、全国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以及连云港、长江口深水航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先后被任命或受聘为长江葛洲坝水利工程技术委员会顾问、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成员兼技术指导组组长、长江口及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兼科技组组长、长江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泥沙专家组顾问和生态环境专家组副组长、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顾问,为中国水利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2年,严恺教授受命自上海交大来到清凉山山脚,创建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前身),身先士卒,披荆斩棘,在草棚搭建的校舍中给学生上课,在新辟的简陋运动场上与学生一起参加全校运动会的竞走项目。
严恺以身作则、严谨踏实、与学生打成一片的作风,在华东水利学院建院初始便有口皆碑,在河海大学几十年的发展史中,更是被一代代河海人传颂和继承。
幼承家学,严以新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敏而好学,成绩优良。
然而,1968年,刚从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毕业的他随南京首批知青先后在江苏泗洪和江都插队落户,开始了6年的农村生活。
恰恰,这6年的农村生活造就了他强健的体魄、乐天达观的个性和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
“当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全靠人工,我也有机会参加了农田水利建设——挖河挑土方。
附件2: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简要事迹一、先进集体事迹1.重庆丰都海事处简要事迹在举世闻名的5A级旅游景点---丰都鬼城名山脚下,驻守着一支被船民百姓誉为“川江护航先锋”的海事执法队伍---重庆丰都海事处。
这是一个得到上级高度肯定、群众广泛赞誉的优秀团队,他们用十年如一日的拼搏奉献,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安全保障:24名海事行政执法人员守护长江干线51公里水域,连续130个月辖区“零死亡”、船舶污染“零事故”,人命救助成功率达99%;连续94个月政风行风“零举报、零投诉”,连续五年社会满意度95以上,职工满意度一直处于重庆海事局基层单位前列……。
曾荣获“重庆市文明单位”、长江航务管理局“十面红旗基层党组织”“文明行业先进集体”、“工人先锋号”“行政执法评议先进集体”等称号。
思想保先,注重职工思想教育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扎实有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知身份、明使命、促三化”、“争当领头羊,我该怎么办”大讨论,激励职工创先争优,做人民满意公务员。
以“渝海学风”学习平台为基础,通过参加上级培训、专题讲座、视频教学、集中研讨、个人自学等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全面准确贯彻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观和交通精神,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处班子以争创“五好领导班子”、“模范处长”、“优秀班长”、“优秀副职”活动为载体,带头垂范作表率,赢得了全处职工的信任。
班子成员耐心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务实奋进的良好氛围。
处班子及班子成员多次获得上级表彰。
业绩领先,确保辖区安全稳定作为旅游热点和渝东重镇,每年30余万人(次)的涉外旅客数量、60余万人(次)的渡运量,1000多万吨装卸货量,近4000艘(次)的危险品船舶现场维护量……安全监管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为确保乘客安全,丰都处把客渡船、涉外游船安全监管作为“牛鼻子工程”常抓不懈,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的管理机制。
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专业完整模板)XXXX部20XX年XX月目录前言 (3)一、现状与形势 (4)(一)发展基础。
(4)(二)形势要求。
(11)(三)阶段特征。
(14)二、总体思路 (17)(一)指导思想。
(17)(二)基本原则。
(18)(三)发展目标。
(18)三、主要任务 (21)(一)建设海运强国。
(21)(二)打造黄金水道。
(24)(三)推进港口转型升级。
(27)(四)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
(29)(五)发展现代水路运输服务。
(30)(六)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31)(七)加强绿色平安发展。
(32)(八)完善法规规范。
(35)四、保障措施 (36)前言水运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优化国土开发和产业布局、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维护国家权益和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迈向现代化、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关键阶段,也是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的发展阶段。
“十四五”水运发展将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总体要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建设,突出改革创新,补齐发展短板,增强有效供给,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水运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
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水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行业主管部门履行宏观指导和公共服务职责的行动指南,各级水运行业政府部门和相关市场主体应遵照执行。
一、现状与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水运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专业化码头和内河航道等重点设施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推进绿色平安发展,保持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适应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1. 基础设施。
第三节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1.长江概况(1)长度: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
(2)发源地与注入海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冬峰,注入东海。
(3)穿越地区:我国西南、中部和东部。
(4)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
(5)径流量: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年径流量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
2.长江流域概况(1)人口:占我国人口的1/3。
(2)我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水稻产量占到全国的七成。
(3)经济发达①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分别为长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
②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国”,两湖地区是“鱼米之乡”,太湖地区是“人间天堂”。
(4)长江流域山水林田生态环境功能①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的功能。
②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子孙后代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1.要统筹、协调处理好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发展关系(1)河源和上游地区: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2)中下游地区:要注重绿色发展和人居建设。
2.长江经济带建设(1)要重点依托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
(2)要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促进“两头”开发开放。
3.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1)国家实施“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
(2)长江水系自上而下,可分为6个区域性航道网。
(3)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我国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示范。
4.长江水能资源开发(1)干支流水能资源极为丰富:长江水能可开发量占全国可开发量的一半以上。
(2)水能主要分布河段:长江宜昌以上的河段水能资源占全流域的8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段和长江三峡段。
(3)水能开发:修建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溪洛渡水利枢纽等。
三、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1.走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的措施(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5.13•【字号】鄂政发〔2015〕26号•【施行日期】2015.05.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的通知鄂政发〔2015〕2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5年5月13日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目录前言(5)第一章发展背景与总体要求(7)第一节发展背景(7)第二节战略定位(9)第三节总体要求(10)第四节发展目标(11)第二章优化空间布局(15)第一节构建“两线”开发主轴(15)第二节实施“两段”错位发展(17)第三章有效因应水文情势重大改变(19)第一节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19)第二节水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22)第三节完善防洪安全体系(24)第四章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26)第一节构建生态安全格局(26)第二节实施生态红线管理(27)第三节加快生态建设与修复(28)第四节加强环境治理与监管(31)第五章强化基础设施支撑(34)第一节健全立体交通网络(34)第二节强化能源基础支撑(37)第三节完善信息基础设施(38)第六章构建生态产业体系(40)第一节积极发展新型工业(40)第二节稳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44)第三节突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47)第四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49)第七章统筹城乡发展(51)第一节提高城镇发展质量(51)第二节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53)第三节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54)第八章扩大对内对外开放(57)第一节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57)第二节深化国内区域合作(58)第三节拓展国际合作(59)第九章创新体制机制(61)第一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61)第二节探索资源市场交易机制(61)第三节创新投融资机制(62)第四节创新区域联动机制(62)第十章强化组织实施(63)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63)第二节加强宣传交流(63)第三节加强实施考核(64)前言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重要影响区,发挥着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纽带作用,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交通运输部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393号建议的答复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1.06.25•【文号】•【施行日期】2021.06.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393号建议的答复函张锐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立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议收悉。
结合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意见,现答复如下: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国家高度重视长江干线水上洗舱站建设工作。
2020年,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实施了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加快推进长江干线水上洗舱站建设,指导各地建立洗舱站项目建设工作协调机制,有力推动长江干线13座水上危化品洗舱站如期完成建设,实现了《长江干线水上洗舱站布局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巩固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成效,2021年3月,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洗舱管理,加大对船舶偷排洗舱水、洗舱站和转运单位违规处置、处置单位超标排放洗舱水等行为查处力度。
二、关于具体建议的答复(一)关于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培育长江化学品洗舱市场。
针对船舶洗舱活动监管,交通运输部已于2018年修订实施了《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明确载运散装液体危险货物的内河船舶卸货完毕后,在具备洗舱条件的码头、专用锚地、洗舱站点等对货物处所进行清洗后,将洗舱水交付港口接收设施、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或者专业接收单位接收处理。
此外,《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 3552—2018)也明确禁止船舶向内河水体排放有毒液体物质及其残余物或者含有此类物质的压载水、洗舱水或者其他混合物。
加快三大航运中心建设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作者:叶红玲来源:《中国水运》2018年第07期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长江实地考察长江经济带建设,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
航运中心是现代航运体系的核心支点,也是让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
1“三大航运中心”建设提速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是新时期党中央确定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
《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一轴”就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纲要》明确,发展现代航运服务,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业态,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服务。
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指出,推进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建设是引领长江水运发展,提升黄金水道功能的关键性举措,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司长费志荣表示,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发挥黄金水道优势关键在于发展航运中心。
长江经济带航运中心建设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绿色化理念、综合化布局、高端化服务、一体化发展。
上海、武汉、重庆、南京、舟山是长江经济带航运发展的“五心”,要加强区域互动合作、协同创新,积极探讨沿江合作机制。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运输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7.04.11•【文号】交水发[2017]53号•【施行日期】2017.04.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运输发展的意见交水发[2017]53号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省(市)交通运输厅(委):江海直达是一种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运输方式。
推进江海直达运输发展,是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和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为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江海直达运输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决策部署,以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运输组织,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提升服务品质,努力推进江海直达运输安全、高效和绿色发展,加快水运提质增效升级,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根据航行内河和特定海域的特点,改革突破现行制度体系,科学制定江海直达船舶法规制度。
加强科技创新,开发先进适用直达船型。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运输组织,促进船舶、航道、港口协调发展。
坚持依法依规、安全发展。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强化法规制度的引领和规制作用,保障直达船舶本质安全。
强化法规制度执行,落实安全责任,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实现江海直达运输安全发展。
坚持示范引领、市场推动。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加注重发挥江海直达比较优势,不断提升经济性和竞争力,促进高效发展。
开展江出海直达运输示范,逐步扩大示范范围。
第33卷第S1期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Vol.33No.S1 2020年12月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Dec.2020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加快推进苏州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研究徐明1,郑丙华2,黄梁1,徐明华1,吕本国1,方洁华1,岳巧红3(1.苏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江苏苏州215007;2.苏州市交通运输局,江苏苏州215004;3.华设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4)摘要:本课题结合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及深度融入上海发展要求,通过对苏州市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分析,对高质量发展多式联运提出了“3+6+1”枢纽布局和“一环五通道”、“三向五线”联运通道的建设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5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270(2020)S1-0001-09苏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城市,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有关“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调整运输结构,降低物流成本”的指示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围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更多地承接上海经济辐射,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促进苏州现代物流业更好更快地高质量发展,我们结合本市运输经济发展实际,开展了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加快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本次研究基础年为2019年,水平年为2025年,并对2035年的发展进行展望。
1苏州市多式联运发展现状1.1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苏州市是全省四大综合性物流枢纽城市之一,2020年10月刚获批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城市。
2019年社会物流总额5.4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3.5%,低于全省0.34个百分点。
盘点:桥梁界,我国那些世界之最作者:张毓书来源:《人民交通》2018年第17期中国,是桥之国度,桥的故乡。
桥梁,是一国文化的特征,而今天,中国的桥梁建设水平已经位于全国第一梯队,无论是从科技含量、工程建设水准还是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港珠澳大桥、苏通大桥、泰州大桥等一大批世界级桥梁建设的加持,更是彰显了中国桥梁独有的神奇魅力。
中国大桥中国造,他的“牛气”足以让人声沸腾血液倒流!改革开放四十载,中国桥承载振兴之梦挺近世界“之最、之强”各领风骚,且看他如何向世界展示出一个又一个神奇工程,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
钱塘风雨这是一座经历了磨难和沧桑的大桥,他,更像是洞察世事的一位耋耄老人,站在“滚滚江流东逝水”边望惯潮起潮落,也亲眼见证了中国桥梁奋斗七十余年的风雨历程、圆梦之旅。
而他自身,在刚刚建成的第89天就被他的设计者炸毁。
可他的苦难,却奠定了中国桥梁的同心与复兴……他,本就是一部传奇。
著名的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钱塘江上。
由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江南北,是连接沪杭甬铁路、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他于1934年8月8日开始兴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历时三年零一个月,总投资540万银元。
1937年12月23日,为阻断日军从浙北南下而炸毁。
抗战后钱江一桥开始重修,1953年5月,钱江一桥恢复通车。
截至2015年10月22日,“78岁”的钱塘江大桥已经实现了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22235天,后更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
2018年1月,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大桥全长1453米,分引桥和正桥两个部分。
正桥十六孔,桥墩十五座。
下层铁路桥长1322.1米,单线行车;上层公路桥长1453米、宽6.1米(相当于二车道),两侧人行道各一点五米。
大桥如虹飞架南北,铮铮铁骨肩负重任。
四川省商务厅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商务厅•【公布日期】2020.12.05•【字号】•【施行日期】2020.1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西部开发正文四川省商务厅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精神,抢抓西部大开发重大机遇,加快推动四川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四川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发挥带动作用,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发挥引领作用,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上发挥示范作用,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经济强省奠定坚实基础;到2022年,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现代治理能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
二、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三)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大彝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此基础上压茬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编制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四川省“三线一单”,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水运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专业完整模板)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专业完整模板)XXXX部20XX年XX月目录前言 (3)一、现状与形势 (4)(一)发展基础。
(4)(二)形势要求。
(11)(三)阶段特征。
(14)二、总体思路 (17)(一)指导思想。
(17)(二)基本原则。
(18)(三)发展目标。
(18)三、主要任务 (21)(一)建设海运强国。
(21)(二)打造黄金水道。
(24)(三)推进港口转型升级。
(27)(四)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
(29)(五)发展现代水路运输服务。
(30)(六)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31)(七)加强绿色平安发展。
(32)(八)完善法规规范。
(35)四、保障措施 (36)前言水运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优化国土开发和产业布局、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维护国家权益和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迈向现代化、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关键阶段,也是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的发展阶段。
“十四五”水运发展将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总体要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建设,突出改革创新,补齐发展短板,增强有效供给,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水运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
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水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行业主管部门履行宏观指导和公共服务职责的行动指南,各级水运行业政府部门和相关市场主体应遵照执行。
一、现状与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水运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专业化码头和内河航道等重点设施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推进绿色平安发展,保持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适应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