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生生物学试卷07-08A.B及答案

水生生物学试卷07-08A.B及答案

水生生物学试卷07-08A.B及答案
水生生物学试卷07-08A.B及答案

水生生物学A

一、名词解释(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是研究水生生物学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分类系统中的

地位和它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隔片:硅藻门具间生带的种类,有向细胞腔内伸展

成片状的结构,称隔片。

3、围口节:环节动物位于口前叶后面的一个环节,是

由担轮幼虫的前纤毛轮演化而来的。

4、伪足:肉足纲的运动胞器,为细胞质向体表伸出的

突起,没有固定形状,可随时形成或消失。

5、帽状环纹:鞘藻目种类的营养繁殖是由营养细胞顶

端发生环状裂纹,自此逐渐延伸出新生的子细胞,并

留下一个帽状环纹。

6、水华:有些藻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

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

7、拟亲孢子:似不动孢子,当它形成后还在母细胞壁

内,有与母细胞相同的形态,而大小不同。

8、卵鞍:受精卵外包有一层壳瓣似“马鞍”状,卵鞍

的作用是抵抗寒冷与干旱的不良环境。

9、植被:在一定范围内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的泛

称。

10、包囊:某些原生动物为抵御不良环境以求生存而

形成的一种结构。

二、写出下列各名词的拉丁学名或汉语名称(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空1分,共10分。)

1、Neuston(漂浮生物)

2、原生动物(Protozoa)

3、轮虫(Rotifera)

4、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5、甲藻门(Pyrrophyta)

6、Euglenophyta(裸藻门)

7、Copepoda(桡足类)8、Chlorophyta(绿藻门)

9、Cyanophyta(隐藻门)

10、Higher plants(高等植物)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具有伪空泡。

A

A、微囊藻属

B、平裂藻属

C、空星藻属

D、转板藻属

2、蓝藻喜欢生长在环境中。

A

A、有机质丰富的碱性水体

B、有机质不丰富的酸性水体

C、有机质不丰富的碱性水体

D、有机质丰富的酸性水体

3、复大孢子生殖是的特殊生殖方法。

D

A、蓝藻门

B、金藻门

C、绿藻门

D、硅藻门

5、黄丝藻的细胞壁由。

A

A、“H”形的2个节片合成

B、“U”形的2个节片合成

C、上下两个半壳套合而成

D、“W”形的2个节片合成

6、苦草隶属于水生维管束植物的。

C

A、浮叶植物

B、挺水植物

C、沉水植物

D、漂浮植物

7、壳面上具有壳缝可以运动。

D

A、针杆藻属

B、直链藻属

C、小环藻属

D、舟形藻属

8、砂壳虫属的运动器官是。

A

A、伪足

B、纤毛

C、鞭毛

D、波动膜

9、为虾类区别雌雄的特征

B

A、第一游泳足

B、第二游泳足

C、第一胸足

D、第二胸足

10、下列轮虫不具足。

D

A、旋轮虫属

B、臂尾轮虫属

C、腔轮虫属

D、龟甲轮虫属

四、是非题(对划“T”,错划“F”,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题1分,共10分。)

1、桡足类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孤雌生殖。()F卵囊生殖

2、枝角类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卵囊生殖。()F孤雌生殖

3、轮藻门的新鲜标本呈黄色。()

F绿色

4、虾的雄性附肢位于第二对腹肢的内肢外侧。()

F内肢内侧5、甲藻门的标本具纵口沟。()

F纵横沟

6、雌蟹的胸部圆形、称团脐。()

T

7、瓣鳃类又称无头类、双壳类。()

T

8、枝角类发育要经过无节幼体期与桡足幼体期。

()

F桡足类9、臂尾轮虫的生殖方式是胎生。()F 孤雌生殖

10、蟹的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和尾扇三个部分。()

F虾五、简答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题5分,共25分。)

1、腹足类常见的经济种类有哪些,主要特征是什么?

常见经济种类有:圆田螺、环梭螺、钉螺、涵螺、纹沼螺、短沟蜷(乌蛳)、萝卜螺属、椎实螺属、圆扁螺属、尖瓶螺属(尖膀胱螺属)等。

主要特征:1)具有一枚贝壳,左右不对称,称单壳类;2)体左右不对称,分头、足、内脏团三个部分;3)足发达,位于体的腹面,故称腹足类;4)头部发达,具

1-2对触角,具有明显的眼,位于触角的顶端或基部;5)雌雄同体或异体。

2、写出甲藻门的甲片式。

甲片式:

顶板—前间插板—沟前板

沟后板—底板

3、简述浮游动物四大类的主要特征。

一、原生动物

(1)原生动物形态多种多样。是单细胞或单细胞构成的群体,体型各异,个体微小。

(2)原生动物体内分化出具有执行各种生理机能的胞器来完成生命活动。

运动胞器有鞭毛、纤毛、伪足;主要有自养、异养的营养方式;

营养胞器主要有叶绿体、胞口、胞咽、伪足和食物泡;

呼吸胞器:通过细胞膜的渗透作用,从水中吸收氧气,排出CO2。

感觉器:眼点、纤毛、鞭毛、伪足。

依靠细胞膜排泄废物,另外,伸缩泡在主要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同时,兼有排泄代谢废物的作用;

繁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主要有纵二分裂、横二分裂、出芽、裂体生殖(复分裂)等,有性生殖分配子生殖、接合生殖;

在严寒或干旱等不良条件下形成包囊以度过不良环境。

二、轮虫

(1)身体的前端扩大呈盘状,上面生有一定排列的纤毛,称头冠

(2)消化道的咽喉特别膨大,变为肌肉发达的囊,称

为咀嚼囊,囊内具有咀嚼器。

(3)体腔的两旁有附有焰茎球的一对原肾管。

三、枝角类

(1)体短、左右侧扁,分节不明显;

(2)头部有显著的黑色复眼;

(3)两瓣透明的壳包于体外;

(4)第二触角发达为主要的运动器官,胸肢4-6对为滤食器官;

(5)体末端有一对尾爪;

(6)在发育过程中极少有变态。

四、桡足类

(1)体圆筒形,分节明显,分头、胸、腹和尾叉四个部分,头胸部有11对附肢,腹部无附肢。

(2)第一触角为主要的运动器官,是鉴别种类和雌雄个体的依据。

(3)第五胸足:有的退化,有的左右不对称。

(4)具有1-2个卵囊,挂在生殖节的两侧或腹面。(5)主要进行有性生殖,在发育的过程中经过变态,既无节幼体期和桡足幼体期。

(6)有心脏或无。

4、简述水生底栖动物的主要生态类群?

根据底栖动物与底质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生活类型:(1)底上生活型:包括在底质上生活的各种固着动物、附着动物和匍匐动物

固着生物:主要由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管栖多毛类、海苔动物等组成

附着动物:主要为固着软体动物类如贻贝

匍匐动物:主要包括腹足软体动物、海胆、海参及海星等棘皮动物

(2)底内生活型:包括埋栖动物和钻蚀动物

埋栖动物:主要含大部分多毛类、双壳类的蛤和蚌、穴居的蟹、棘皮动物的海蛇等

钻蚀动物:具有特殊的机能,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岩石或木材中钻蚀出管道作为其栖居的场所,主要包括软体动物的海笋、船蛆和甲壳类的蛀木水虱

(3)底游生活型:能够利用胸肢或腹肢在水中作短暂游泳的虾类或虾蛄等

5、如何区分白虾、米虾、沼虾(青虾)、克氏原螯虾?

(1)白虾属Exopalaemon:额角基部具鸡冠状隆起,前1/3无。额角为头胸甲前面的剑状突出,具触角、鳃甲刺、无肝刺。

(2)米虾属Caridina:体浓绿色,背面中央有一条不规则的棕色纵纹。额角伸至第一触角柄的末端或稍加超出,上缘平直,具11-24个刺,有3-4个刺在头胸甲上。有触角刺,无眼上刺。雄性附肢细小,呈棒状。

(3)沼虾属Macrobrachium:又名青虾,体深绿色,前二对步足螯状,尤以第二步足特别强,后三对步足爪状;有触角刺、肝刺而无鳃甲刺。

(4)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体呈圆筒状,额角发达,前三对步足呈螯状,后两对为爪状。胸部末节不具侧鳃,第1腹肢雄性顶端钩状,雌性单肢。雄性1、2腹肢具交接器。

六、问答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该题共14分。)

如何划分湖泊和海洋的生物区?

湖泊:水底区:沿岸带、亚沿岸带、深低带

水层区:沿岸区、湖心区

海洋:水底区: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深海带

滨海带

海岸带

水层区:浅海

大洋区:上层、中层、深海、深渊

七、绘一个枝角类的简图,并注明复眼、第一、二触角、吻、胸肢、壳刺、后腹部、尾爪、肛刺、孵育囊各部位名称。(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位1分,共10分。)

水生生物学B 学年学期:

2007-2008-2

一、名词解释(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水生生物学:

2、小膜口缘区:在一些有纤毛的原生动物种类中,多数纤毛愈合成柔软的片状小膜,在胞口周围,发达的小膜连成带状称作小膜口缘区。

3、藻殖段:某些蓝藻的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胶质隔片(凹面体)或间生异形胞断开后形成的若干短的藻丝分段。

4. 底栖动物:指生活在水体底部的动物,它们只能暂时在水层中运动,或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类群。

5、赤潮:有些种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且分泌毒素,形成赤潮。

6、假空泡:为细胞内无规则的小颗粒,位于色素区,内具气泡。

7、隔片:具间生带的种类,有向细胞腔内伸展成片状的结构。

8、桡足幼体:桡足类生殖发育的一个阶段,身体分节,经过几次蜕皮形成成体。

9、口前叶:头前端突出的吻,由半个体节组成,向前突出盖在口的上面;形状很多,锥状、单球状、三角形、扁盘状、长杆形,为分类的依据。

10、群丛:

二、写出下列各名词的拉丁学名或汉语名称(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空1分,共10分。)1、Nekton(漂浮生物)2、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3、枝角类(Cladocera)

4、绿藻门(Chlorophyta)

5、Rotifera(轮虫)

6、硅藻门(Chrysophytax)

7、Cryptophyta(隐藻门)9、Algae(藻类)

8、Protozoa(原生动物)

10、Zooplankton(浮游动物)

三、单项选择(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淡水蚌中育珠质量最佳的是。

C

A、楔蚌属

B、无齿蚌属

C、帆蚌属

D、珠蚌属

2、轮藻门的同化产物是。

D

A、副淀粉

B、脂肪

C、白糖素

D、淀粉

3、鱼类喜食的水生昆虫是。

D

A、甲虫幼虫

B、水斧虫

C、田鳖

D、摇蚊幼虫

4、裸藻属无真正的细胞壁仅具。

A

A、表质

B、甲片

C、囊壳

D、表壳

5、动物的第二触角是主要运动器官。

B

A、桡足类

B、枝角类

C、水生昆虫

D、介形虫

6、为浮游动物

D

A、杆吻虫

B、裸藻

C、三角帆蚌

D、哲水蚤

7、雌蟹的腹部为。

B

A、尖脐

B、团脐

C、菱脐

D、星脐

8、淡水软体动物的瓣鳃类又称。

A

A、双壳类

B、仙女虫类

C、长足虫类

D、四膜类

9、在浮游动物中身体明显分节的是。B

A、盘肠溞属

B、猛水蚤

C、锐额溞

D、多肢轮虫

10、具有异形胞。

D

A、微囊藻属

B、平裂藻属

C、颤藻属

D、鱼腥藻属

四、判断题(对划“T”,错划“F”,并将代号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题1分,共10分。)

1、蓝藻门的种类整个生活史都不具鞭毛。()T

2、腹足类又称单壳类。()

T 3、藻类中壳面上具花纹的是黄藻。()F 硅藻

4、臂尾轮虫的生殖方式是胎生。()

F

5、空球藻是群体进化到多细胞植物的过渡类型。

()F团藻6、雄蟹的腹部呈三角形,称尖脐。()

T

7、绿藻门和裸藻门细胞含叶绿素b。()

T

8、桡足类的主要运动器官是第二触角。()

F第一触角9、虾的雄性附肢位于第二对腹肢的内肢外侧。

()F第一对10、蓝藻喜欢生长在有机质丰富的碱性水体。()

T

五、简答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题5分,共25分。)

7生活

主要浮游生活,敞水带主要浮游生活,水中层底栖生活为主,水底习性

8食

滤食性捕食性刮食性

2、绘轮虫咀嚼器的图并说明轮虫咀嚼器的构造。

咀嚼器是轮虫消化系统中的特殊构造,由七块几丁质的板子组成,板子是皮

层高度硬化而成。

砧板——一片砧基4,二片砧枝3;

槌板——二片槌钩1,二片槌柄2;

3、简述九个藻门的主要特征。

4、简述水生昆虫的形态特征及常见各类水生昆虫的分类特征。

(1)体分头胸腹三个部分,体外披有几丁质的外壳。

(2)生殖孔开口于体的末端

(3)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三对足,具2对或1对翅

(4)气管系统发达

(5)在生长过程中蜕换几次皮,发生变态。

常见属的特征:

一、鞘翅目前翅(中胸上的翅)为角质,坚厚如鞘,复盖在后翅上。

二、半翅目前翅的前半翅是角质的;下半与鞘翅目一样是膜质的。

三、蜉蝣目水中幼虫腹部后端有2-3根尾毛;腹部两侧有七对片状的鳃;羽化成虫后,大跳(蜉蝣舞)交配

产卵后;寿命只有1天~几天。

四、蜻蜒目头部的腹面有一个面具,是鱼类敌害。幼虫体较大、宽扁。在腹部的后端有尾部附着器,又可称为

肛门锥体(由一块肛上片和两根尾须组成)。产卵方式称为内式或外式。

五、蜻蛉亚目(豆娘亚目)蛉亚目的幼虫身体比蜻蜒亚目的身体小些;尾部有三片鳃可称为尾鳃,起平衡作用。

六、责翅目前面有一对长触角,10-20节;每胸肢未端部有两个利爪;胸足部有丝状胸鳃;腹部的未端也

有丝状鳃;完全是水生的幼虫

七、双翅目摇蚊幼虫:身体园椎形,前面是头;后三节胸部,胸部第一节有一对尾足(又称体肢)后面即是腹

部,直到身体最后一节;腹部有一对尾足称后尾足;在脑最后第二节上有2-3对鳃,身体的最后面有肛乳突(尾鳃)。

5、双壳类常见的经济种类有哪些,主要特征是什么?

双壳类的主要特征:

(1)体左右侧变,两侧对称货不对称,具有两扇合抱动物体的贝壳,称双壳类

(2)体分躯干部、足和外套膜三个部分,无明显的头,无触角、眼等头部器官,称无头类

(3)在体躯和外套膜之间,左右两壳均有外套腔,内有瓣状鳃,称瓣鳃类

(4)足:位于体腹面,侧扁呈斧状,称斧足类

(5)壳背缘以韧带相连,具开口作用,闭壳肌具闭壳作用

(6)大多数雌雄异体,少数同体,发生经过钩介幼虫期。

常见经济种类:

无齿蚌属,帆蚌属,冠蚌属,丽蚌属,珠蚌属,矛蚌属,楔蚌属,蚬属。

六、问答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该题共15分。)

简述我国在水生生物学研究上的一些成就。

1、分类工作有新进展,除了发表大量的论文外,还出版了许多分类专著,如胡鸿钧等的《中国淡水藻类》,郑重等的

《海洋浮游生物学》等,为我国水生生物学的研究铺平了道路。

2、开展不同水域的渔业资源调查

3、对某些种类营养生长生殖和种群数量变动的问题作了研究。

4、固氮蓝藻的培养以及在农业渔业中的应用研究。

5、水体施肥,生物饵料培养,利用取得成效,有害生物的防治。

6、渔业为目的进行水体生态系和生态学管理的研究。

7、出版了一些淡水生物的基础读物,大中专教材,翻译和介绍国外先进经验及理论。

七、绘哲水蚤目、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的雌、雄简图,并注明第一触角、卵囊、执握器、头胸部、后腹部、尾叉各部位名称。(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位1分,共10分。)

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试题库完整版含参考答案

水生生物试题库 ·枝角类的游泳器官是第二触角桡足类是第一触角。 ·桡足幼体:亦称剑水蚤型幼虫期。系继后无节幼体之后的挠足类幼虫的一个发育阶段。身体较无节幼体长,前体部和后体部之区分明显。口器之构造 接近于成体,尾叉已形成。可进一步分为第一至第六桡足幼体期,第二 桡足幼体期后,每期增加1个体节,最后完成10个活动体节。尾鳃蚓 属(鲺属Argulus)孵化时亦为桡足幼体,但可发生变态,而具有与桡 足亚纲完全不同的外观。 ·无节幼体:低等甲壳类孵化后最初的幼体,但高等甲壳类在更高的发育阶段才开始出现(十足目、糠虾目)甲壳纲之幼体中,身体尚不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呈扁平椭圆形,在正中线前方有无节幼体眼1个,其后方有口和消化管(肛门尚未开启),左右具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和大颚等3对附肢,这一阶段称为无节幼体。 ·一种枝角类的刚毛式为0-0-1-3/1-1-3,请解释其含义,图示之并标注各部分名称。(6分) 答:此刚毛式的含义为:此种枝角类第二触角外肢4节, 第1、2节无刚毛,第3节具1根刚毛,第4节具3根刚毛; 内肢3节,第1、2节分别具有1根刚毛,第3节具3根刚毛。 (解释含义3分;图示3分) ·垂直移动:为了捕食或繁殖活动,鱼类等水生动物从水面到水底或从水底到水面的往还迁移。昼夜和季节 ·桡足类雌雄区别:雄的多一节腹节。雌性,腹面膨大,叫生殖突起。雄性第一触角有较多的感觉毛或感觉棒,特化成执握器,。 ·中华哲水蚤的特征:身体呈长筒形,体长仅2~3毫米。该种最显着的特征是:雌雄的第5胸足第1基节的内缘都具齿列(雌性齿数一般为18~22,雄性一般为11~21)。齿的基部彼此连接,齿列的近中央部分有明显凹陷,齿边较小。雄性第5胸足左足外枝较右足的长得多。左足外枝第1、2节较狭长,第3节短小,呈锥状;但右足的外枝较短,第3节末端没有达到左足外枝第2节的中央。左足内枝第3节的末端一般不超过外枝第1节的末端。 ·虾的鳃在甲壳动物中是种类最多的,构造也最复杂,在分类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鳃腔中通常有侧鳃,关节鳃,足鳃,肢鳃(4)种。 ·所有藻类都具有的色素为叶绿素a,胡萝卜素。 ·藻类大多数都具有细胞壁,但裸藻门、隠藻门少数甲藻和金藻不具有细胞壁。·硅藻可分为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心硅藻纲花纹呈同心的放射状排列,不具壳缝或假壳缝,羽纹硅藻纲花纹左右对称,羽状排列,具有壳缝和假壳缝。

水生生物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水生生物学课后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题型:名词解释、写出各名词的英文或汉语名称、单项选择、是非题、简答题、问答题、绘图题 第一、二次绪论 解释: 水生生物学Hydrobiology 湖沼学 Limnology 水生生物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水生生物学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和它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浮游生物(plankton):为悬浮水中的水生生物,它们无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 不能长距离的游动,只能被动地“随波逐流”,其个体微小。包括细菌、真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自游生物(Nekton):具有发达的游泳器官,具有快的游泳能力。如各种鱼、虾。 漂浮生物(Neuston):生活在水表面。依靠水的表面张力,漂浮于水面上,一般生活在水面静止或流动性不大的水体中,如槐叶萍、船卵溞等。 底栖生物(benthos):包括底栖动物和水生锥管束植物(Large aquatic plants) 栖息在水体底部,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一类生物,如着生生物、沉水植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 2.简述我国在水生生物学研究上的一些成就。 3.如何划分湖泊的生物区? 1.水底区:沿岸带, 亚沿岸带, 深沿岸带 沿岸带(littoral zone):从水面开始,延伸到沉水植物的部分。 亚沿岸带(sublittoral zone) :沿岸带与深底带的过渡带. 深底带(profoundal zone):深底带部分,无植物生长,只有少数底栖动物。 2.水层区: 沿岸区(littoral zone):沿岸带以上的浅水部分。 湖心区(limnetic zone):沿岸区以外的开阔部分。 生物圈(biosphere): 4.简述水生生物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次藻类摡述 浮游植物 (phytoplankton) 1)水华(water bloom) 有些种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 2)赤潮(red tide):有些种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且分泌毒素,形成赤潮. 3)囊壳(lorica)某些藻类还有特殊性的构造囊壳;壳中无纤维质,有由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常呈黄色,棕红色的囊壳。 4)蛋白核(造粉核和淀粉核) 是绿藻、隐藻等藻类中常有的细胞器,常由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starch sheath)组成,有的则无鞘.蛋白核与淀粉形成有关,所以称淀粉核,其构造、形状、数目以及存在于色素体或细胞质中的位置等,因种类而异,故也常作为分类依据之一。 2、何谓藻类,藻类包括哪些类群?

水生生物学课后习题

题型:名词解释、写出各名词的英文或汉语名称、单项选择、就是非题、简答题、问答题、绘图题 第一、二次绪论 解释: 水生生物学Hydrobiology 湖沼学 Limnology 水生生物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就是研究水生生物学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与它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浮游生物(plankton):为悬浮水中的水生生物,它们无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 不能长距离的游动,只能被动地“随波逐流”,其个体微小。包括细菌、真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自游生物(Nekton):具有发达的游泳器官,具有快的游泳能力。如各种鱼、虾。 漂浮生物(Neuston):生活在水表面。依靠水的表面张力,漂浮于水面上,一般生活在水面静止或流动性不大的水体中,如槐叶萍、船卵溞等。 底栖生物(benthos):包括底栖动物与水生锥管束植物(Large aquatic plants) 栖息在水体底部,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一类生物,如着生生物、沉水植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 2、简述我国在水生生物学研究上的一些成就。 3、如何划分湖泊的生物区? 1、水底区:沿岸带, 亚沿岸带, 深沿岸带 沿岸带(littoral zone):从水面开始,延伸到沉水植物的部分。 亚沿岸带(sublittoral zone) :沿岸带与深底带的过渡带、 深底带(profoundal zone):深底带部分,无植物生长,只有少数底栖动物。 2、水层区: 沿岸区(littoral zone):沿岸带以上的浅水部分。 湖心区(limnetic zone):沿岸区以外的开阔部分。 生物圈(biosphere): 4、简述水生生物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次藻类摡述 浮游植物 (phytoplankton) 1)水华(water bloom) 有些种类在小水体与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 2)赤潮(red tide):有些种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且分泌毒素,形成赤潮、 3)囊壳(lorica)某些藻类还有特殊性的构造囊壳;壳中无纤维质,有由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常呈黄色,棕红色的囊壳。 4)蛋白核(造粉核与淀粉核) 就是绿藻、隐藻等藻类中常有的细胞器,常由蛋白质核心与淀粉鞘(starch sheath)组成,有的则无鞘、蛋白核与淀粉形成有关,所以称淀粉核,其构造、形状、数目以及存在于色素体或细胞质中的位置等,因种类而异,故也常作为分类依据之一。 2、何谓藻类,藻类包括哪些类群? 藻类就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包括哪些类群:细菌、藻类、粘菌、真菌、地衣。 3、藻类的色素组成特点就是什么? 1)叶绿素:所有藻类都具有叶绿素a;轮、绿、裸藻具叶绿素b;

2011水生生物学练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漂浮生物生物圈 二、填空题 1、德国人汉生首先创用了“浮游生物”一词。 2、双名法是由林奈确定的。 3、大型深水湖泊的水底区可划分水底区、水层区、水面区三个次级生物区,其中大型植物分布在水面区。水层区可划分沿岸区、湖心区二个次级生物区 三、单项选择题 1、双名法的确定者是(A ) A、林奈 B、列文虎克 C、汉生 D、穆勒 2、首先创用了“浮游生物”一词的是( C ) A、林奈 B、列文虎克 C、汉生 D、穆勒 3、63个动物纲有多少纲出现于水圈(D ) A、30 B、40 C、50 D、60 4、下列仅分布于淡水中的动物是( C ) A、鱼纲 B、哺乳纲 C、两栖纲 D、多毛纲 5、水生大型植物分布在湖泊水底区的(A ) A、沿岸带 B、亚沿岸带 C、深底带 D、以上都有分布 6、属于浮游生物的是(A ) A、扁藻 B、水丝蚓 C、水浮莲 D、中华圆田螺 7、属于漂浮生物的是(BD ) A、三角帆蚌 B、满江红 C、栅藻 D、芜萍 8、属于底栖生物的是(B ) A、多刺裸腹溞 B、背角无齿蚌 C、紫背浮萍 D、台湾温剑水蚤 四、简答题 如何划分湖泊的生物区 第一篇浮游植物 第一章藻类概述 一、名词解释 藻类赤潮蛋白核水华厚壁孢子鞭毛藻类青(泥)苔 二、填空题 1、浮游植物主要包括蓝藻、金藻、裸藻、甲藻、黄藻、硅藻、 绿藻、隐藻等八个门的藻类。 2、绿藻细胞壁的内层为纤维素,外层果胶质,蓝藻细胞壁内层纤维质,外层果胶质,还含有黏质缩氨肽。

3、各门藻类均含有的色素是胡萝卜素a 和叶绿素。 4、藻类色素可以分为四大类,即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和藻胆素。 5、绿藻、蓝藻、金藻、硅藻的同化产物分别是淀粉、蓝藻淀粉、金藻糖及脂肪、脂肪。 6、蛋白核存在于蓝藻和隐藻。 7、褐藻的同化产物是和。 8、我国肥水鱼池最常见的水华是隐藻水华。 9、蓝藻和硅藻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者 三、多项选择题 1、在养殖水体中哪些藻类形成水华时表示水质良好?(ACD ) A、隐藻 B、颤藻 C、膝口藻 D、蓝绿裸甲藻 2、在进行人工大量培养作为饵料的是(ABD) A、中肋骨条藻 B、三角褐指藻 C、颗粒直链藻 D、牟氏角毛藻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水绵的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B、小球藻以似亲孢子进行繁殖 C、颤藻具有异形胞 D、硅藻能产生复大孢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 A、螺旋藻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同配生殖 B、小球藻以似亲孢子进行繁殖 C、金藻特有的生殖方式是内生孢子 D、硅藻能产生复大孢子 5、下列属于鞭毛藻类的是(AD ) A、血红裸藻 B、三角褐指藻 C、飞燕角藻 D、扁藻 6、属于丝状藻类的有(ACD ) A、螺旋藻 B、三角褐指藻 C、水绵 D、基枝藻 四、简答题 1、简述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将下列各种藻类归类到各自所属的门。 血红裸藻、三角褐指藻、飞燕角藻、基枝藻、螺旋藻、中肋骨条藻、颤藻、牟氏角毛藻、夜光藻、扁藻、栅藻、盘藻、团藻、色球藻、鱼腥藻、舟形藻、扁裸藻、钟罩藻、球等鞭金藻、新月藻、新月拟菱形藻、雨生红球藻、黄群藻 第二章蓝藻门 一、名词解释 湖靛假空泡异形胞段殖体 二、填空题 1、蓝藻没有成熟的细胞核,故属原核生物,又因其没有色素体,色素均匀分布于原生质内。 2、蓝藻区别于其他藻类的一个特征是细胞壁含有黏质缩氨肽。 3、蓝藻门所特有的色素是藻胆素,同化产物是蓝藻淀粉,遇碘显淡红褐色。 4、能形成赤潮的蓝藻有。 5、湖靛是由微囊藻形成的水华。 6、微囊水华的危害有毒害鱼类、水体缺氧、争夺生存空间等。 7、含有叶绿素b的微藻有隐藻类绿藻类,蓝藻门特有的色素是藻胆素,红藻门特有的色

水生生物学复习题

水生生物学复习题与答案 名词解释: ecosystem:在任何生物区中,不同的生物种群组成一个特定的群落,群落只能在与周围非生物环境紧密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存在,生物群落与其生境这种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间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统一体,叫做生态系统。neuston:指生活在水面区的生物类群,它们的身体一部分在水中,另一部分则露出水面。 Community:自然界任何一个生物种群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通常一个地区总是生活着多个种群,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一个有规律的集合体,称为生物群落。 compensation point:水中光照强度是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因此,水面下的光合作用的速度也随深度增加而减弱,当至某一深度处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仅相当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时候,植物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有机物质,光合作用所生成的氧量,恰好等于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量,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补偿点,或称补偿光线强度。 nekton:是一类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游泳能力强,可逆流游泳的生物。淡水中主要指鱼类。 Biomass:指水域中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生物的数量和重量。 Population:在某种生物的分布区内,任何分布地段中近种生物个体的总合体,或者说是一种生物的自然集合。如生活在同一水域内任何一种鱼的个体,就是这种鱼的种群,其他如浮游植物种群,底栖生物种群等等。 Plankton:指生活在水层区,以浮游方式生活为主,缺乏游动能力或游动能力很弱的一个生态类群。包括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浮游生物是水环境中鱼、贝、虾等淡水动物的主要饵料,是水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 niche:是指一种生物在群落中(或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或作用。生态位是某一物种的个体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特定关系的总和。 littoral zone(沿岸带):由水边向下延伸到大型植物生长的下限。这一带的深度按水的透明度而不同,一般为6-8m。 亚沿岸带:沿岸带和深底带的过渡区,一般没有大型植物生长。 6.深底带:深底带包括亚沿岸带以下的全部湖盆,通常堆积着富有机质的软泥,这一带没有植物,动物的种类较少。 10.囊壳:是某些藻类具有的特殊的细胞壁状的构造,无纤维质,但常有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常呈黄色,棕色甚至棕红色。其形状与原生质体的形状不一致,原生质体可在其中自由移动。 11..蛋白核:是隐藻.绿藻等藻类中常有的细胞器,通常由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组成,有的则无鞘。蛋白核与淀粉形成有关,因而又称为淀粉核。副淀粉:副淀粉是植物经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的同化产物。是一光亮带白色而不透明的物体,但是它多半是比较大形而且是环状中空或棒状或椭圆形或或球形。 呼吸系数:指动物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与所消耗的氧量之比。 浮游生物:是一类不能主动地作远距离水平移动的生物,大多体形微小,通常肉眼看不见。它们没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很弱,一般不能逆水前进,只能依靠水流、波浪或水的循环流动而移动。 3.自游生物:(游泳生物)是形状较大、游泳能力很强、能主动地做远距离游泳的生物,也能逆流自由行动。 4.漂浮生物:在水面区生活的生物类群称漂浮生物,它们的身体一部分在水中,另一部分则露出水面。 5.底栖生物:指水中营异养生活的浮游动物,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称为底栖动物。 固着生物:固着生活的生物,都属于固着生物。指固着于底泥,石块或其它固着物上的生物。在动物中除脊椎动物以外各门都有固着的种类。 浮游植物:淡水浮游植物主要是指各种藻、细菌和菌藻植物中的一些植物,浮游植物一般是小型的,它们有的是单细胞体,有的是群体或丝状体,丝状体多为不分枝的,还有多细胞分枝的丝状体。 补偿光线强度:水中光照强度是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因此,水面下的光合作用的速度也随深度增加而减弱,当至某一深度处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仅相当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时候,植物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有机物质,光合作用所生成的氧量,恰好等于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量,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补偿点,或称补偿光线强度。 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中生活的各种生物(除鱼、微生物以外的动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和控制利用的科学,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水生生物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及经济意义各个方面。 昼夜垂直移动:各种动物对光照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和适应,因此,当水环境中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因之发生改变,白天,当光照较强时,浮游动物则躲进较深的水层,而夜晚则上升到水的表层,随着光线的昼夜交替,浮游动物每昼夜往返运动一次,这种现象称为昼夜垂直移动。 8.水华:有些藻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9.赤潮:有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且分泌毒素,形成赤潮。赤潮:肥水池塘往往由于某一浮游植物种群繁殖过盛,水色较浓甚至出现藻团及浮膜的现象,称为“水华”或“水花”。其中由于微囊藻大量繁殖使水面飘浮着蓝绿色的浮膜或团块引起的水华称“赤潮”,也叫“湖淀”。

完整word版华中农业大学水生生物学试卷

. 水生生物学A 一、名词解释(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水生生物学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和它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隔片:硅藻门具间生带的种类,有向细胞腔内伸展成片状的结构,称隔片。 3、围口节:环节动物位于口前叶后面的一个环节,是由担轮幼虫的前纤毛轮演化而来的。 4、伪足:肉足纲的运动胞器,为细胞质向体表伸出的突起,没有固定形状,可随时形成或消失。 5、帽状环纹:鞘藻目种类的营养繁殖是由营养细胞顶端发生环状裂纹,自此逐渐延伸出新生的子细胞,并留下一个帽状环纹。 6、水华:有些藻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 7、拟亲孢子:似不动孢子,当它形成后还在母细胞壁内,有与母细胞相同的形态,而大小不同。 8、卵鞍:受精卵外包有一层壳瓣似“马鞍”状,卵鞍的作用是抵抗寒冷与干旱的不良环境。 9、植被:在一定范围内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的泛称。 10、包囊:某些原生动物为抵御不良环境以求生存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二、写出下列各名词的拉丁学名或汉语名称(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空1分,共10分。) 1、Neuston(漂浮生物) 2、原生动物(Protozoa) 3、轮虫(Rotifera) 4、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5、甲藻门(Pyrrophyta) 6、Euglenophyta(裸藻门) 7、Copepoda(桡足类)8、Chlorophyta(绿藻门) 9、Cyanophyta(隐藻门) 10、Higher plants(高等植物)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具有伪空泡。 A A、微囊藻属 B、平裂藻属 C、空星藻属 D、转板藻属 2、蓝藻喜欢生长在环境中。 A A、有机质丰富的碱性水体 B、有机质不丰富的酸性水体 C、有机质不丰富的碱性水体 D、有机质丰富的酸性水体 3、复大孢子生殖是的特殊生殖方法。 D A、蓝藻门 B、金藻门 C、绿藻门 D、硅藻门 5、黄丝藻的细胞壁由。 A A、“H”形的2个节片合成 B、“U”形的2个节片合成

湖南农业大学水生生物学2015—2018年考研真题试题

2015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水生生物学 814 适用专业:水产、水生生物学 考生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共计30分,每小题3分) 1.原核生物 2.桡足幼体 3.混交雌体 4.半变态 5. 咀嚼器 6.卵鞍 7.接合生殖 8.色素体 9.物种多样性 10.次级生产者 二、简答题(共计80分,每小题10分) 1、列举几种藻类中运动种类的运动及其运动辅助器官。 2、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通过哪些途径? 3、简述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的一般规律。 4、比较枝角类与轮虫生活史的异同点。 5、淡水水体中浮游动物主要由那几类构成?其经济意义如何? 6、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7、简述对虾类和真虾类的繁殖方式的不同。 8、什么是光补偿强度?简述其主要的生态意义。 三、论述题(共计40分,每小题20分) 1、目前,各地政府开始控制发展内陆水库、湖泊养鱼,请结合渔业环境、水生生物及渔业发展的关系分析其合理性。 2、论述水域环境生物修复的主要途径和原理。

2016年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水生生物学 814 适用专业:水产、水生生物学 考生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解释下列名词(共计30分,每小题3分) 1.Plankton https://www.doczj.com/doc/5312418115.html,munity 3.蛋白核 4.固着生物 5.水华 6.不混交雌体 7.休眠卵 8.伪足 9.壳缝 10.季节变异 二、简答题(共计80分,每小题10分) 1.蓝藻和细菌在细胞结构、功能上有哪些异同点? 2.简述轮虫分类依据及世代交替特征。 3.浮游植物主要通过哪几种方式适应浮游生活?其适应机制是什么? 4.简述裸藻的特征、分布特点及经济意义。 5.高等水生植物可分为哪几种生态类群?每个类群有哪些常见种类?(各举1例) 6.简述双壳类特征及其经济意义。 7.水生生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具有什么意义? 8.什么叫变态?水生昆虫的变态有何特点? 三、论述题(共计40分,每小题20分) 1.论述淡水藻类各门类的特征及其在渔业上的经济意义。 2.试述水生生物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高级水生生物学题库 全

一、概念与术语 1. 河流连续体 RCC:预测随河流的理化性质和河边环境改变,生物群落改变的模型在河流的纵轴方向上,随着饵料基础的改变,河流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中的优势种类发生依次递变化的现象。 2. 洪水(河流)脉动概念 FPC:是一个强调洪水在低地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的模型。与河流连续体强调纵向作用不同的是,FPC强调河流和河漫滩之间侧向传输的作用。 3. r-K连续谱 r-K continuum:r选择和k选择是进化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K选择者的种群密度比较稳定,经常处于K值周围(环境容纳量),其特点是出生力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孙死亡率低,一般具有较弱的扩散能力,它们适应稳定的栖息生境。r选择者的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达到K值,大部分时间维护在S型曲线的上升段。其特点是出生力高、寿命短、个体小、常常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子孙死亡率高,一般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它们适应多变的栖息生境。从极端的r选择到极端的K 选择之间有一个连续的谱系,称为r-K连续谱 r-K continuum。 4.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指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体及其与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所有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地球上或某一地域内所有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的表现。) 5. 群落演替 community succession:生物群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不断由新 的物种组合取代旧的组合,群落类型不断更新,可分为三个阶段:先锋阶段,系列阶段,顶极。 6. 功能摄食类群 Functional feeding groups:根据摄食对象和方法的差异对水生动物进行的 一项生态分类,它包括撕食者、收集者、刮食者、捕食者、过滤收集者和直接收集者。这

水生生物学试题附

《水生生物学》试卷(考试) 1、生物分类的基本阶元包括 __、__、__、__、__、__、__、 2、藻类是一群具有__,营__生活,没有真正的_、_、_分化,以 ______或___进行繁殖的低等植物。 3、藻类的体制有 __、__、 __和___ 4、硅藻的繁殖方式有___、___、___和____ 5、原生动物的运动胞器有三种,即___、___和___ 6、腔肠动物门可分为___纲和___纲 7、头足类的身体可分为____ __和______三部分。 8、藻类植物中最大的门是 ___ 门。 9、Blue-green algae 与green algae 是同义词,均指绿藻..................................................( 一、填空(本题共48分,每空1.5分) 三、判断 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本题共15分,每小题1.5分)

) 10、Brachionus plicatilis 是壶状臂尾轮虫的拉丁学名...................................................( ) 11、Calanus 的活动关节在胸腹之间,而Cyclops 的活动关节在第 四、五胸节之间...................................( ) 12、隐藻、衣藻、盐藻、雨生红球藻均为绿藻门团藻目的种类..( ) 13、具有异形胞的蓝藻通常均具有固氮作用...............( ) 14、目前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藻类是螺旋藻,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是球等鞭金藻,虾青素含量较高的是雨生红球藻。耐盐性最强的绿藻是盐藻....................................................( ) 15、Moina mongolica 与Daphnia pulex 的第二触角刚毛式均为0-0-1-3/1-1-3......................................( ) 16、Artemia salina 属于鳃足亚纲无甲目..............( ) 17、小球藻是行似亲孢子繁殖的......................( ) 18.、轮虫的休眠卵的染色体倍性是2n ,而夏卵为n .....( ) 19、拟软体动物包括形态差别极大的苔藓动物、腕足动物、帚虫动物,四、单项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本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试题库完整版含整理答案

水生生物试题库·枝角类的游泳器官是第二触角桡足类是第一触角。 ·桡足幼体:亦称剑水蚤型幼虫期。系继后无节幼体之后的挠足类幼虫的一个发育阶段。身体较无节幼体长,前体部和后体部之区分明显。口器之 构造接近于成体,尾叉已形成。可进一步分为第一至第六桡足幼体期, 第二桡足幼体期后,每期增加1个体节,最后完成10个活动体节。尾 鳃蚓属(鲺属Argulus)孵化时亦为桡足幼体,但可发生变态,而具有 与桡足亚纲完全不同的外观。 ·无节幼体:低等甲壳类孵化后最初的幼体,但高等甲壳类在更高的发育阶段才开始出现(十足目、糠虾目)甲壳纲之幼体中,身体尚不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呈扁平椭圆形,在正中线前方有无节幼体眼1个,其后方有口和消化管(肛门尚未开启),左右具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和大颚等3对附肢,这一阶段称为无节幼体。 ·一种枝角类的刚毛式为0-0-1-3/1-1-3,请解释其含义,图示之并标注各部分名称。(6分) 答:此刚毛式的含义为:此种枝角类第二触角外肢4节, 第1、2节无刚毛,第3节具1根刚毛,第4节具3根刚毛; 内肢3节,第1、2节分别具有1根刚毛,第3节具3根刚毛。

(解释含义3分;图示3分) ·垂直移动:为了捕食或繁殖活动,鱼类等水生动物从水面到水底或从水底到水面的往还迁移。昼夜和季节 ·桡足类雌雄区别:雄的多一节腹节。雌性,腹面膨大,叫生殖突起。雄性第一触角有较多的感觉毛或感觉棒,特化成执握器,。 ·中华哲水蚤的特征:身体呈长筒形,体长仅2~3毫米。该种最显着的特征是:雌雄的第5胸足第1基节的内缘都具齿列(雌性齿数一般为18~22,雄性一般为11~21)。齿的基部彼此连接,齿列的近中央部分有明显凹陷,齿边较小。雄性第5胸足左足外枝较右足的长得多。左足外枝第1、2节较狭长,第3节短小,呈锥状;但右足的外枝较短,第3节末端没有达到左足外枝第2节的中央。左足内枝第3节的末端一般不超过外枝第1节的末端。 ·虾的鳃在甲壳动物中是种类最多的,构造也最复杂,在分类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鳃腔中通常有侧鳃,关节鳃,足鳃,肢鳃( 4)种。 ·所有藻类都具有的色素为叶绿素a,胡萝卜素。 ·藻类大多数都具有细胞壁,但裸藻门、隠藻门少数甲藻和金藻不具有细胞壁。

水生生物学试卷07-08A.B及答案

水生生物学A 一、名词解释(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是研究水生生物学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分类系统中的 地位和它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隔片:硅藻门具间生带的种类,有向细胞腔内伸展 成片状的结构,称隔片。 3、围口节:环节动物位于口前叶后面的一个环节,是 由担轮幼虫的前纤毛轮演化而来的。 4、伪足:肉足纲的运动胞器,为细胞质向体表伸出的 突起,没有固定形状,可随时形成或消失。 5、帽状环纹:鞘藻目种类的营养繁殖是由营养细胞顶 端发生环状裂纹,自此逐渐延伸出新生的子细胞,并 留下一个帽状环纹。 6、水华:有些藻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 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 7、拟亲孢子:似不动孢子,当它形成后还在母细胞壁 内,有与母细胞相同的形态,而大小不同。 8、卵鞍:受精卵外包有一层壳瓣似“马鞍”状,卵鞍 的作用是抵抗寒冷与干旱的不良环境。 9、植被:在一定范围内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的泛 称。 10、包囊:某些原生动物为抵御不良环境以求生存而 形成的一种结构。 二、写出下列各名词的拉丁学名或汉语名称(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空1分,共10分。) 1、Neuston(漂浮生物) 2、原生动物(Protozoa) 3、轮虫(Rotifera) 4、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5、甲藻门(Pyrrophyta) 6、Euglenophyta(裸藻门) 7、Copepoda(桡足类)8、Chlorophyta(绿藻门) 9、Cyanophyta(隐藻门) 10、Higher plants(高等植物)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具有伪空泡。 A A、微囊藻属 B、平裂藻属 C、空星藻属 D、转板藻属 2、蓝藻喜欢生长在环境中。 A A、有机质丰富的碱性水体 B、有机质不丰富的酸性水体 C、有机质不丰富的碱性水体 D、有机质丰富的酸性水体 3、复大孢子生殖是的特殊生殖方法。 D A、蓝藻门 B、金藻门 C、绿藻门 D、硅藻门 5、黄丝藻的细胞壁由。 A A、“H”形的2个节片合成 B、“U”形的2个节片合成 C、上下两个半壳套合而成 D、“W”形的2个节片合成 6、苦草隶属于水生维管束植物的。 C A、浮叶植物 B、挺水植物 C、沉水植物 D、漂浮植物 7、壳面上具有壳缝可以运动。 D A、针杆藻属 B、直链藻属 C、小环藻属 D、舟形藻属 8、砂壳虫属的运动器官是。

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试题库有答案

水生生物试题库 ?枝角类的游泳器官是第二触角桡足类是第一触角。 ?桡足幼体:亦称剑水蚤型幼虫期。系继后无节幼体之后的挠足类幼虫的一个发育阶段。身体较无节幼体长,前体部和后体部之区分明显。口器之构造接近于成体,尾叉已形成。 可进一步分为第一至第六桡足幼体期,第二桡足幼体期后,每期增加 1 个体节,最 后完成10 个活动体节。尾鳃蚓属(鲺属Argulus )孵化时亦为桡足幼体,但可发 生变态,而具有与桡足亚纲完全不同的外观。 ?无节幼体:低等甲壳类孵化后最初的幼体,但高等甲壳类在更高的发育阶段才开始出现(十足目、糠虾目)甲壳纲之幼体中,身体尚不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呈扁平椭圆形,在正中线前方有无节幼体眼1 个,其后方有口和消化管(肛门尚未开启),左右具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和大颚等 3 对附肢,这一阶段称为无节 幼体。 ?一种枝角类的刚毛式为0-0-1-3/1-1-3 ,请解释其含义,图示之并标注各部分名称。(6 分) 答:此刚毛式的含义为:此种枝角类第二触角外肢 4 节, 第1、2 节无刚毛,第 3 节具 1 根刚毛,第 4 节具 3 根刚毛;内肢 3 节,第1、2 节分别具有1 根刚毛,第 3 节具 3 根刚毛 (解释含义3分;图示3分)

?垂直移动:为了捕食或繁殖活动,鱼类等水生动物从水面到水底或从水底到水面的往还迁移。昼夜和季节 ?桡足类雌雄区别:雄的多一节腹节。雌性,腹面膨大,叫生殖突起。雄性第一触角有较多的感觉毛或感觉棒,特化成执握器,。 ?中华哲水蚤的特征:身体呈长筒形,体长仅2?3毫米。该种最显着的特征是: 雌雄的第5胸足第1基节的内缘都具齿列(雌性齿数一般为18?22,雄性一般 为11?21 )。齿的基部彼此连接,齿列的近中央部分有明显凹陷,齿边较小。 雄性第5胸足左足外枝较右足的长得多。左足外枝第1、2节较狭长,第3节短 小,呈锥状;但右足的外枝较短,第3节末端没有达到左足外枝第2节的中央。左足内枝第3节的末端一般不超过外枝第1节的末端。 ?虾的鳃在甲壳动物中是种类最多的,构造也最复杂,在分类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鳃腔中通常有侧鳃,关节鳃,足鳃,肢鳃(4)种。 ?所有藻类都具有的色素为叶绿素a,胡萝卜素。 ?藻类大多数都具有细胞壁,但________ 裸藻_____ 门、______ 隠藻 ______ 门少数甲藻和金藻不具有细胞壁。 ?硅藻可分为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心硅藻纲花纹呈同心的 放射状排列,不具壳缝或假壳缝,羽纹硅藻纲花纹左右对称,羽状排列,具有壳缝

水生生物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水产养殖专业《水产饵料生物学》试题标准答案 (考试时间 100分钟成绩 100分) 一.名词解释(20分,每个2分) 1.异形胞:是丝状蓝藻类(除了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它是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的。圆形色淡,成熟时是透明的,其细胞壁在与相邻细胞相接处有钮状增厚部(极节球)。 2.副淀粉:是裸藻门藻类特有的同化产物,遇碘不变色,其形状、数目和在细胞中的位置常是分类的依据。 3.龙骨点: 是硅藻门管壳缝目管壳缝通向细胞内的横向小管在龙骨突上的体现,呈点状称为龙骨点。 4.蛋白核:是许多藻类(绿藻、裸藻、隐藻)细胞中的一种结构,通常其中心部分是蛋白质体,周围一般有淀粉鞘。蛋白核常与淀粉形成有关,故又称造粉核。 5.段殖体:是丝状蓝类两个异形胞或凹面体之间的一段藻丝,具繁殖能力。 6.甲片式:表示甲藻门细胞壁上下甲甲片数目和排列的式子,如多甲藻的甲片式为4-3-7/5-2。 7.小盾片:水生昆虫两翅基部之间中胸背板特化,呈三角形,称为小盾片,为鉴别种类的依据之一。 8.壳腺:是枝角类的一种排泄器官,与保持体内渗透压稳定有关。 9.鞭毛藻类:具有鞭毛的藻类统称为鞭毛藻类,如金藻、甲藻、隐藻、裸藻和绿藻门团藻目的种类。 10.后腹部:枝角类的腹部自尾刚毛着生的小节突起到尾爪之间的部分称为后腹部。后腹部是躯体最后一个体节变成的,其形状多种多样,是鉴定种类的重要依据。 二、填空(20分,每空0 .5分) 1.Rotifer的含义是轮虫__, 其主要特征是具有____具有纤毛环的头冠______ ,___具有内含咀嚼器的咀嚼囊 ________和____具有末_。(轮虫;具有纤毛环的头冠;具有内含咀嚼器的咀嚼囊;具有末端有焰茎球的原肾管。)2.藻类所共有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______和______胡萝卜素。叶绿素b只存在于____门、轮藻门和______门藻类中。a; β;裸藻;绿藻。 3.轮藻是多细胞体,有假根、茎、叶的分化,无维管束,雌雄生殖器官分别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常见的种类有____________属和___________属。3.藏卵器;藏精器;轮藻;丽藻。 4.水生维管束植物按生态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如芦苇,___________如菹草,_________如睡莲,___________如水浮莲。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 5.蓝藻门的主要特征是无_____________、无_____________、无____________和无____________________。鞭毛;细胞核;有性生殖;色素体。 6.蓝藻门的特征色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藻胆素;蓝藻藻蓝素;蓝藻藻红素;别藻蓝素。 7.水生大型植物主要包括丝状绿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轮藻;红藻;褐藻;水生维管束植物。 8.桡足类无节幼体的附肢一般是3对,第一对为__________,第二对为__________,第三对为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为单肢型。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大颚;第一触角。 9.湖泊调查时浮游植物样一般多采水__________L,加__________ml鲁哥低液固定。而浮游动物一般采水10-20L 用__________号浮游生物网过滤,滤液用4-5%的__________固定。1;10~15mL;25#;甲醛(或福尔马林)。 10.轮虫的咀嚼器一般分为砧板和槌板两部分,前者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后者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砧基;砧枝;槌柄;槌钩。 三、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Navicula是( D )。 A. 盐卤虫 B. 丰年虫 C. 中华鲎虫 D. 舟形藻 2.下列轮虫中没有被甲的是( C );有被甲的轮虫中有4个前棘刺的是( B )。 A. 褶皱臂尾轮虫 B. 萼花臂尾轮虫 C. 长三肢轮虫 D. 螺型龟甲轮虫 3.下面藻类中没有色素体的是( A ),色素体呈杯状的藻类是( B )。 A. Spirulina platensis B. Dunaliella salina C. Cryptomonas erosa D. Cyclotella striata 4.拟长腹剑水蚤雌性成体腹部有( B )个体节:而卤虫胸部体节是( C )个。 A. 4 B. 5 C. 11 D. 13 5.糠虾区别于鳞虾最显著的特征是( A )。 A. 糠虾第7、8胸节暴露于头胸甲之外,发育无变态; B. 糠虾第6、7胸节暴露于头胸甲之外,发育无变态; C. 糠虾第7、8胸节暴露于头胸甲之外,发育有变态; D. 糠虾第6、7胸节暴露于头胸甲之外,发育无变态。

水生生物学试题附答案

《水生生物学》试卷(考试)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1、生物分类的基本阶元包括 __、__、__、__、__、__、__、 2、藻类是一群具有__,营__生活,没有真正的_、_、_分化,以 ______或___进行繁殖的低等植物。 3、藻类的体制有 __、__、 __和___ 4、硅藻的繁殖方式有___、___、___和____ 5、原生动物的运动胞器有三种,即___、___和___ 6、腔肠动物门可分为___纲和___纲 7、头足类的身体可分为____ __和______三部分。 8、藻类植物中最大的门是 ___ 门。 得分 评卷人 9、Blue-green algae 与green algae 是同义词,均指绿 藻..................................................( 一、填空(本题共48分,每空1.5分) 三、判断 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本题共15分,每小题1.5分)

) 10、Brachionus plicatilis 是壶状臂尾轮虫的拉丁学名...................................................( ) 11、Calanus 的活动关节在胸腹之间,而Cyclops 的活动关节在第 四、五胸节之间...................................( ) 12、隐藻、衣藻、盐藻、雨生红球藻均为绿藻门团藻目的种类..( ) 13、具有异形胞的蓝藻通常均具有固氮作用...............( ) 14、目前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藻类是螺旋藻,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是球等鞭金藻,虾青素含量较高的是雨生红球藻。耐盐性最强的绿藻是盐藻....................................................( ) 15、Moina mongolica 与Daphnia pulex 的第二触角刚毛式均为0-0-1-3/1-1-3......................................( ) 16、Artemia salina 属于鳃足亚纲无甲目..............( ) 17、小球藻是行似亲孢子繁殖的......................( ) 18.、轮虫的休眠卵的染色体倍性是2n ,而夏卵为n .....( ) 得分 评卷人 19、拟软体动物包括形态差别极大的苔藓动物、腕足动物、帚虫动物,但这三者均有的且区别于其他门类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 A 、体腔庞大,体不分节 B 、 营固着生活 C 、具有触手冠 D 、发育过程有类似担轮幼体期 四、单项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本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水生生物学课后知识题

题型:名词解释、写出各名词的英文或汉语名称、单项选择、是非题、简答题、问答题、绘图题 第一、二次绪论 解释: 水生生物学Hydrobiology 湖沼学Limnology 水生生物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水生生物学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和它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浮游生物(plankton):为悬浮水中的水生生物,它们无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 不能长距离的游动,只能被动地“随波逐流”,其个体微小。包括细菌、真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自游生物(Nekton):具有发达的游泳器官,具有快的游泳能力。如各种鱼、虾。 漂浮生物(Neuston):生活在水表面。依靠水的表面张力,漂浮于水面上,一般生活在水面静止或流动性不大的水体中,如槐叶萍、船卵溞等。 底栖生物(benthos):包括底栖动物和水生锥管束植物(Large aquatic plants) 栖息在水体底部,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一类生物,如着生生物、沉水植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 2.简述我国在水生生物学研究上的一些成就。 3.如何划分湖泊的生物区? 1.水底区:沿岸带, 亚沿岸带, 深沿岸带 沿岸带(littoral zone):从水面开始,延伸到沉水植物的部分。 亚沿岸带(sublittoral zone) :沿岸带与深底带的过渡带.

深底带(profoundal zone):深底带部分,无植物生长,只有少数底栖动物。 2.水层区: 沿岸区(littoral zone):沿岸带以上的浅水部分。 湖心区(limnetic zone):沿岸区以外的开阔部分。 生物圈(biosphere): 4.简述水生生物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次藻类摡述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1)水华(water bloom) 有些种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2)赤潮(red tide):有些种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且分泌毒素,形成赤潮. 3)囊壳(lorica)某些藻类还有特殊性的构造囊壳;壳中无纤维质,有由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常呈黄色,棕红色的囊壳。 4)蛋白核(造粉核和淀粉核) 是绿藻、隐藻等藻类中常有的细胞器,常由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starch sheath)组成,有的则无鞘.蛋白核与淀粉形成有关,所以称淀粉核,其构造、形状、数目以及存在于色素体或细胞质中的位置等,因种类而异,故也常作为分类依据之一。 2、何谓藻类,藻类包括哪些类群? 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包括哪些类群:细菌、藻类、粘菌、真菌、地衣。 3、藻类的色素组成特点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