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歌三首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陕北民歌十首陕北是中国高原上一处不可多得的苍茫之地,由于这里的历史悠久且地处孤立封闭的环境,使其拥有了丰富多彩的民歌传统。
陕北的民歌以其独特的声调、动人的旋律和浩瀚的歌词,传承了陕北民俗文化的特点,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体现了一种深厚而又脍炙人口的精神。
陕北民歌中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十首民歌如下:第一首:《把酒当歌》这首民歌的歌词表达了一种无限的悲喜情怀,歌词中有“今宵献君,把酒当歌,迎接我们生命中难得的爱情”“无论困难多么多,爱情可以看做是不变的”等,特别凸显了坚韧不拔的勇气,激发了人们不服输的决心。
第二首:《松花江上》这首歌曲源自太行山北部秦安县,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陕北荒凉苍茫的面貌:“松花江上萧萧秋风,大漠蒙蒙万里雪,碧草如茵满莎路,大河潇潇浩如海”。
这首歌反映了陕北人民的传统风俗,表现了他们对质朴自然、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第三首:《月入黄河》这首歌曲出自陕北平城乡,歌词写道:“月入黄河,万里波涛,我思故乡,漫情思欢,忆陕北,一曲清歌,月洒无量,水溶溶花哄哄”。
这首歌曲描绘了美丽的河流,以及陕北人民对家乡的思念。
第四首:《那个小伙子》这首民歌起源于陕北白河县的大同乡,以一段暧昧的别离情事为主旨,寓意深刻。
歌词中有:“我最爱的那个小伙子,谁知离别一声叹息,永不再见,太多太多,泪尽不尽眼中滴”,深深表达了一种哀伤的情思。
第五首:《大山里的小河》这首歌曲出自神木县,由乡野民谣融入几分陕北族调,小河似乎也成了一位淳朴可爱的姑娘。
歌词中有“大山里有小河流,小河里有一只船,一只船它在流,在流向大海去”,勾勒出一幅迷人的陕北山水风情。
第六首:《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民歌改编自中国古典文学《梁山伯与祝英台》,主要讲述的是关于爱情的故事,歌词中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约一场,谁料这份情深”“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场回头见,千里迢迢至今日”,传达出一种美丽而持久的爱情精神。
第七首:《大漠鸿雁》这首民歌改编自汉族神话《黄猿传》,以梦幻的方式写出一幅雄伟的阴山的景象:“大漠雄鸿,黄河渺长,山深处有白云起,谁家小船把家乡去”。
香曲好听口常开——评黄梅县县歌《黄梅飘香》石雪峰近年来,黄梅城乡到处在传唱一首名为《黄梅飘香》的民歌,大家都把它当作县歌来传唱,其普及的程度不亚于当年的《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但个中没有丝毫行政干预手段,完全是男女老少自愿的由衷的歌唱。
《黄梅飘香》(以下简称《香歌》)歌词共四段:说黄梅,赞黄梅,佛教禅宗发源地。
东山白莲展玉容,西山碧流生灵气。
一方名寺开先河,天下禅林奠宏基。
四祖五祖飘古香,佛教大事问黄梅。
说黄梅,赞黄梅,黄梅挑花发源地。
根根银针多灵巧,缕缕彩线出神奇。
诗情画意任我描,吴风楚韵收眼底。
四乡八里飘花香,万千巧手绣黄梅。
说黄梅,赞黄梅,黄梅戏曲发源地。
田歌畈腔采茶调,村村塆塆皆有戏。
男女老少是戏迷,字正腔圆歌声美。
四面八方飘艺香,欣逢盛世唱黄梅。
啊,魅力新黄梅,愿你明天更美好呀,可爱的新黄梅!魅力新黄梅,愿你飘香千万里呀,可爱的新黄梅!《香歌》于2008年9月首次登台就一炮打响,在第四届鄂东民歌大赛中荣获金奖,后被湖北省文化厅、黄冈市人民政府遴选为 '2009中国·湖北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闭幕式主题歌并荣获创作一等奖;同年被湖北音乐家协会评选为“湖北形象歌曲”,并分别被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和扬子江音像出版社制成光碟,在全国公开发行。
这首歌词作得好,曲谱得好,演员也唱得好。
正是这三好引起了万众共鸣,在黄梅《香歌》每日不绝于耳,经年不衰,许多人将它下载为手机和电话机铃声,许多商家店铺将它作为广告歌曲滚动播放以招来顾客,许多年轻母亲将它作为“摇篮曲”催娇儿入睡,还有长期头痛病患者反映听《香歌》能减轻症状比吃药管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香歌》为什么能产生如此重大且深远的轰动效应呢?通观全局,我觉得不外乎四个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一、主题突出,立意新颖。
鄂东黄梅是我国很特别的一个县份,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交通便捷,经济发达,民风纯朴且自然风光旖旎,可供描写和歌唱的东西很多很多,而一首歌的容量又只有那么大,怎样才能窥一斑而见全豹呢?作者敏锐地从文化领域切入,因为世间万事万物最终都是以文化来收束终结的。
浙江民歌----《采茶舞曲》歌词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妹妹呀,你东山西山采茶忙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插得秧来匀又快呀采得茶来满山香你追我赶不怕累呀敢与老天争春光争春光哎呀争呀么争春光左采茶来右采茶双手两眼一齐下一手先来一手后好比那两只公鸡争米上又下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姐姐呀,你采茶好比凤点头妹妹呀,采茶好比鱼跃网一行一行又一行摘下的青叶篓里装千缕万缕千万缕呀缕缕新茶放清香姐姐妹妹来采茶呀青青新茶送城乡送城乡哎呀送呀么送城乡采茶舞曲,浙江民歌。
[周大风作曲]原是越剧现代戏《雨前曲》的主题歌及舞蹈曲。
全曲以越剧的音调为素材,具有舞曲风格。
(乐曲采用浙江民间音调的特点,旋律优美流畅,其中逗趣性的乐句,如一问一答,似年轻人在相互嬉戏,像老年人对丰收的赞美。
)歌舞曲。
周大风词曲,作于1958年。
原为越剧《雨前曲》主题歌及舞蹈配乐,后根据歌曲改编成舞蹈小品《采茶舞》。
"采茶"原是中国一种民间歌舞体裁,流行于南方产茶区,用于表现种茶、采茶的欢乐情绪。
这首采茶舞曲保持了民间采茶歌舞的基本风格,采用民族的五声徵调式,又有调式交替的素材,曲调欢快、跳跃,再现了采茶姑娘青春焕发的风貌。
《采茶舞曲》在50年代一度极为流行,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987年,《采茶舞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作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族歌舞保存起来,并被推荐为这一地区的音乐教材。
这是中国历代茶歌茶舞至今得到的最高荣誉-------------------------------------------《采茶舞曲》采自泰顺2004年,周大风重回泰顺时,当地小学生为他唱起了《采茶舞曲》。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很多人对《采茶舞曲》耳熟能详,很多人以为这首歌是以杭州梅家坞茶农生活为原型创作的。
直到2000年,苍南县文化馆副馆长萧云集拜访了国家一级作曲家、原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周大风后,才发现原来《采茶舞曲》和泰顺有一段不寻常的渊源。
梅州客家山歌梅州客家山歌,是流行于广东省梅州市境内(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平远县、蕉岭县2区1市5县)的民间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梅州客家山歌于宋、明期间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
它的歌词诗味很浓,类似竹枝词,有“国风”和“吴歌”的余韵,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乡土生活气息浓郁。
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本特征腔调梅州客家山歌共有腔调近百种,音调高扬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有多种节拍混合而歌。
梅州市各县歌腔甚多,但仍以梅县松口山歌著称。
松口山歌从整体而言,比较抒情、优美,其歌腔圆润,委婉迤逦,情深意美。
当然,也有表现轻快和潇洒的歌腔。
除了松口山歌外,蕉岭的长潭山歌,旋律优美,起伏跌宕,连绵悦耳,格调清新,节奏鲜明,腔多字少,听来亲切感人。
歌词梅州客家山歌有数万首歌词流传于民间,内容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礼俗歌、情歌、其他生活歌和儿歌等,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以情歌的数量最多,内容最精彩,文学价值也最高;它的歌词诗味很浓,类似竹枝词,有“国风”和“吴歌”的余韵[3] 。
曲体结构梅州客家山歌上承《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以“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常用“重章叠句”和“比喻”、“双关”的形式,每首4句,每句7字。
第一、二、四句末押韵,多用平声韵,字句平仄也较讲究,以客家口语文字组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琅琅上口[4] 。
梅州客家山歌一般为乐段结构,这大概与山歌的歌词有关,比较典型的是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结构,而五句体山歌(少见)往往是由某些乐句做了变化重复,或重复最后一句,使四句乐段扩展为五句乐段,像散板式“叠字山歌”,由于结构自由,类似说话,是随着内容和情绪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
革命歌谣13首黄安谣/J,tJ,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摘自郑位三:《红色的黄安》农友歌冷天无衣裳.热天一身光;吃的野菜饭.喝的苦根汤.麦黄望接谷.谷黄望插秧;一年忙四季.都为地主忙.摘自《鄂豫皖苏区革命史资料选编》(三)董必武回黄安一九二五年.董必武回黄安.建立党的组织.发展共产党员.大别山树起红旗.领导革命来宣传.一九二七年.共产党大发展.曹学楷.吴光浩,刘镇一.吴焕先……大别山农民起义.夺取麻城和黄安.一九二八年.一次革命大发展.黄,麻,光山到罗山,商,固,潢川到六安,红旗插遍满山头.土地革命把身翻.摘自《鄂豫皖苏区革命史资料选编》(三)发动歌叫声农友们,快快要觉醒,为什么世上人吃人,这样不平等. 不是命注定.不是我无能.全是统治阶级剥削者.一手来造成. 叫声农友们.快快要觉醒.劳苦大众要出头,只有闹革命.大家团结紧.奋起作斗争,一心跟着共产党,才能得翻身.摘自《鄂豫皖苏区革命史资料选编》(三)农会歌打起鼓来敲起锣.我们唱个农会歌.农友们多么快活.农会兴得真热火.铲除压迫和剥削.穷人再不受折磨.农会当家把主作.斗得豪绅把头磕.最坏的杀他脑壳.减租减息又减课.苛捐杂税都免却.翻身日子真好过.摘自《鄂豫皖苏区革命史资料选编》(三)崭新世界我们开农民协会办起来.当年奴隶站起来.黄麻来了共产党.穷苦大众把头抬.一切权利归农会.土豪劣绅脚下踩.快把铜锣敲起来,快把梭标举起来.千仇万恨化烈火,烧垮万恶旧世界.永远跟着共产党.崭新世界我们开.摘自《鄂豫皖苏区革命史资料选编》(三)孽歇疆细脚走路好艰难.破坏封建IEI%教,妇女要把革命闹,拿剪刀把脚布剪,参加革命挑重担.注:这首歌大革命时期广泛流传黄麻一带赞颂学生军四月里来四月中,反动派来把麻城攻,三县会匪齐出动,烧杀抢掠气焰凶.忽听得,嘀嘀嗒嗒军号响,开过来一队学生军,真是好威风.头戴金斗笠,红旗擎手中,急步行军似飞箭,英勇杀敌如虎冲,弹无虚发颗颗中呵,打得那敌人,喊爹叫娘哭祖宗!众会匪,真狗熊,自称刀枪不入有神通,哪晓得鬼符难保狗性命,人人胸前穿了个大窟窿.村村寨寨传喜讯哪,山山岭岭荡春风.毛委员派来学生军,英勇杀敌见奇功!暴动暴动!哪怕白匪凶,拚出一条命,勇敢向前冲!暴动暴动!天下归工农,再不当牛马,要做主人翁!暴动暴动!共产党来指引,前仆又后继,革命定成功!摘自许世友《我在红军十年》今天去打黄安城铜锣响f来)声呀声震天,紧握刀枪冲向前,刀出鞘,枪上肩,革命怒火燃心问,铜锣响f来)呀声人云,红旗呼啦在前行,四十八万齐出动,今天去打黄安城.自卫队打先锋,妇女同志送饭羹,土豪劣绅都除尽,工农当家作主人.摘自《鄂豫皖苏区革命史资料选编》(三)红了大别山打下黄安城,人民好喜欢,建立新政权,红了大别山.工农掌大权,穷人把身翻,审判狗地主,枪毙狗县官.摘自《鄂豫皖苏区革命史资料选编》(三)民团把枪缴.军士转回还:只急得土豪劣绅两眼朝上翻. 摘自《鄂豫皖苏区革命史资料选编》(三)黄麻起义歌民国十六年,革命大发展,湖北黄麻县,就把革命办.县委和区委,普遍作宣传,组织农协会,办起青年团,大家联合起,反抗杂税与苛捐! 到了九月间,就把主义变,破县城,黼,—产.各区开大会,男女倡平权,义勇队成立,防务会不变,军阀土豪走狗,一律要杀完.摘自《麻城革命斗争史》蘸禽蔽主谣选。
中国经典民歌精选400首关于举办2022民歌大奖赛的通知各村委会、乡直各单位: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保护文化遗产,挖掘艺术人才,促进某某民歌和发展,推进某某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某某特色文化大市、环县特色文化大县建设,经汇报县委、县政府同意,县文化广播影视出版局决定举办2022’某某东民歌大奖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参赛范围和对象凡户口在环县及常住环县的外来人员(半年及半年以上)均可报名参赛,不限年龄、身份和职业。
二、内容和形式1、演唱曲目必须是环县和某某民歌,包括传统民歌、根据传统民歌改编的民歌和新创作的歌曲(演唱环县、某某或用环县、某某音乐元素谱曲)。
演唱曲目选择可参考《某某地区民间歌曲选》(上、下集)、《环县民歌》(上、下集)、《某某东新创歌曲集》(某某东民间音乐研究所编辑),也可另外选择。
2、参赛歌手可以独唱、重唱、小合唱、歌伴舞等形式参赛,不分唱法(民族、美声、流行均可),演唱一首完整民歌,时间不超过5分钟。
重唱类(2-4人)、小合唱类(5人以上)、分不同声部。
三、比赛方法比赛分初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四个阶段进行,其中初赛、复赛在县上举行;半决赛、决赛在某某举行。
复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名,分别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2、半决赛、决赛根据复赛成绩,确定6个曲目代表参加市文广局组织的“2022’某某东民歌大奖赛半决赛、决赛”,7月初上报参赛人员名单及曲目,8月份在某某举行比赛。
四、比赛费用初赛、复赛的组织及工作费用由县上承担,选手的化妆,服装及音乐伴奏自行解决,生活费用自理。
参加半决赛、决赛的选手(包括伴舞人员)县上除承担交通、住宿费外,适当给予生活补助,选手的化妆、服装、伴奏由县上负责。
精心整理《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_杜甫的诗词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唐]杜甫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男儿生兏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乾元二年,杜甫四十八岁。
七月,他自华州弃官流寓秦州,十月,转赴同谷,在那里住了约一个月,这是他生活最为困窘的时期。
一家人因饥饿病倒床上,只能,描绘,怎不发现长安城中凭借父兄余荫,随手取得卿相的,以少年为多:“长安卿相多少年。
”这不能不使诗人发出愤激之词:“富贵应须致身早。
”“致身早”,似是劝人的口吻,却深蕴着对出现“少年”“卿相”这种腐败政治的愤慨。
这和他早年所写的“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显然同属愤激之言。
五、六句又回到现实,映现出诗人和“山中儒生”对话的镜头:“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诗人身处异常窘困的境地,当然感叹自己不幸的遭遇,因而和友人谈起的都是些令人很不愉快的往事。
忧国忧民的“怀抱”无法实现,自然引起无限伤感。
第七句“呜呼七歌兮悄终曲”,诗人默默地收起笔,停止了他那悲愤激越的吟唱,然而思绪的巨潮如何一下子收住?“仰视皇天白日速”,搁笔望天,只见白日在飞速(《旧唐书》《九域志》有客有客字子美①,白头乱发垂过耳②。
岁拾橡栗随狙公③,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鼓皮肉死④。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⑤。
①《诗》:“有客有客,亦白其马。
”洙曰:以寓居,故自称有客。
②《易林》:“乱发如蓬,忧常在中。
”汉乐府《长歌行》:“发短耳何长。
”③《唐书》:甫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今在同谷亦然。
《庄子》:“昼拾橡栗,暮栖木上。
杜甫诗歌50首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1、《春夜喜雨》描写春天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八阵图》哲理诗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3、《春望》爱国诗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诗三百首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5、《江南逢李龟年》唐诗三百首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赠花卿》讽刺诗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浣溪沙》唐·杜甫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8、《浣溪沙》唐·杜甫旋抹红妆看使君。
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挨踏破茜罗裙。
9、《浣溪沙·麻叶层层叶光》唐·杜甫麻叶层层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10、《哀江头》唐诗三百首唐·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11、《兵车行》战争诗唐·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12、《登高》描写秋天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3、《登楼》唐诗三百首唐·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14、《登岳阳楼》山水诗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广河县诗词歌赋辛丑年八月十九,余有幸随广河县文艺界同仁赴南部山区采风,驻足官坊山庄、康坪驿站、半山遗址等地。
有感于怀,遂赋诗三首,以志纪念。
其一浅雾秋风抚山庄,胜春庭院秋意浓。
松涛阵阵飘墨香,骚客孩童醉书中。
其二康坪驿站秋收忙,路宽房新流水长。
幸福生活感谢党,乡村振兴谱华章。
其三半山无意掩墓葬,安氏有幸揭面纱。
尽染层林入目来,沉钩往事随风去。
李逢忠悠悠古国,泱泱中华,江河奔流,雄奇天下。
满清莅国,易服剃发;民气萎靡,万马喑哑。
日出东方,万里光华;带领人民,一路奋发。
风雨沧桑,百折不垮,穿越烟云,峥嵘昌達。
巨轮滚滚,红船前行,经济腾飞,九州欢欣。
二零一二,深秋时分,四海瞩目,更立核心;清风习习,红都膺命,岐山凤鸣,高天云空;天佑中华,国开鸿运,从此神州,启新征程。
令出如山,八项规定,为政以徳,端正自身;领导垂范,率先力行,政治风气,焕然一新。
大纛高张,顺乎民心,倡廉惩腐,雷霆万钧;拍蝇打虎,举国称庆,贪腐入网,深得人心。
人口大国,粮为国本,光盘行动,举国响应;令得民心,雷厉风行,横扫奢靡,意义远深:清除浮华,低调做人,荡涤泥污,重开新风;初心不忘,立党为公,红船精神,意在大同;政为民谋,权为民用,民为邦本,执政为民;从严治党,砥砺前行,使命牢记:天下为公。
走巷串户,了解民情,联系群众,一脉相承;关爱弱势,精准扶贫,共同富裕,携手共进;禁赌禁黄,除恶务尽,正气伸张,鬼魅遁形。
技术强国,经济转型,精细发展,力在实行;反哺农业,强农固本,整治污染,还我青空;着力弘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担当责任。
最可称道,生态文明:青山绿水,胜似金银;提倡低碳,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物尽其用;尊重自然,重拾传统,天人合一,还我白云。
乡村计划,情系三农,美丽乡村,振兴农村;种养旅游,文化同行,田园综合,意在富农;绿色农业,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健康文明。
锐意军改,科技强军,五大战区,布阵运兵;浩瀚南海,碧波万顷,舰船威武,斩浪前行;告别鸵鸟,亮剑出锋,扬我国威,万众同声。
1、中秋月晏殊〔宋代〕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唐代〕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3、十五夜望月王建〔唐代〕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唐代〕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5、中秋李朴〔宋代〕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6、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权德舆〔唐代〕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7、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宋代〕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8、中秋刘得仁〔唐代〕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9、中秋对月曹松〔唐代〕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10、山歌三首·其一白玉蟾〔宋代〕中秋夜月白如银,照见东西南北人。
古往今来人自老,月生月落几番新。
11、苑里年节竹枝词·其八蔡见先〔清代〕月到中秋分外殊,尝新有饼美于酴。
良宵忙煞痴儿女,牧豕槽边问椅姑。
12、中秋后二夜与姜蓉塘诸友登楼陆深〔明代〕月到中秋分外清,共登江阁俯空明。
杜甫古诗大全300首第1首、短歌行赠王郎司直(唐代-杜甫)王郎酒酣拔剑斫(zhuó)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míng)开。
且脱佩剑休徘(pái)徊(huái)。
西得诸侯棹(zhào)锦水,欲向何门趿(tà)珠履?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第2首、潼关吏(唐代-杜甫)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yú):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yú)。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jǐ),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第3首、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唐代-杜甫)昔年有狂客,号尔谪(zhé)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gǔ)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wò),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zhào)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qī)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shì)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sì)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mí)衡俊,诸生原宪(xiàn)贫。
稻粱求未足,薏(yì)苡(yǐ)谤(bàng)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fú)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yán)辞醴(lǐ)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chá)与问津。
第4首、饮中八仙歌(唐代-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qū)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析论本文以《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析论》为题,将从杜甫乾元中用诗歌表达其对于当时同谷县的态度进行探讨。
杜甫,一位诗人,出生于唐朝末年,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欢迎,他的作品揭示了他自身韧性、精神力量和历史背景的极大变化。
他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中国唐朝末年的现状。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是杜甫在乾元期间,对当时同谷县的态度,表达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祝愿。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共7首,细节描写得极为丰富,表达了杜甫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感受。
第一首诗歌“天气忽晴,县城广阔”,首先对杜甫对当时环境的景象的描述,他对城市环境的美丽及其宽阔的表现出满满的激情。
同时,他提及了“池塘发声”,“草木清青”,“林山龙虎”等生活的点滴,表达了他对城市环境中的细节的关注。
第二首诗歌“灭宣言慰藉乡里”,提及外强内弱,南北分离。
这首诗除了抒写城市环境外,还表达了杜甫对社会政治和宗教压迫的不满。
他吟唱着“灭宣言”,希望着能够拯救国家,救助乡里,慰藉人民。
第三首诗歌“万物具和平,何处乐可言”,表达了杜甫对当时和平、秩序的渴望。
他对当时自然界的美景、动物的活跃、鸟的歌唱,把他的幻想放飞,不断地祈求和平。
他希望国家和平稳定,人们能够安居乐业,而不是在战乱中挣扎求生。
第四首诗歌“待秋海上望,不复万国分”,表达了杜甫对统一的渴望。
他通过这首诗,把无边无际的大海比作一个家,而“不复万国分”表达的就是对一朝治下的“统而一化”的思想。
第五首诗歌“愿望延及昔,实至时至今”,表达了杜甫对未来的期许。
他希望未来的时代开启,没有战祸中的苦难,他的祝福能够得到回响。
第六首诗歌“灯火阑珊处,幸有贫士人”,表达了杜甫对社会贫困者的关心。
他对当时贫困人民的关爱,使他感到痛苦,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和改变。
第七首诗歌“荣华未曾言,岁月无定游”,表达了杜甫对闲适的渴望。
他希望他能够脱离尘世的烦扰,享受自然、安居、安静的生活,过一种简单而闲适的生活。
接待培训资料之三:
三首必会唱忠县地方歌曲歌词
《半城山水满城橘》
万川毕汇,峻峰竞簇截江柔;
千年繁华,巴蜀锦绣如画游;
忠韵悠长,为刎首留城歌一首;
翠屏春晓,看折冲莫回头。
秀若明珠,落缀长江天际流;
挥泪别故,旧颜新生喜无忧。
巾帼良玉,洒忠良情意永存留;
散骑常侍,酒酣梦回醉不愁。
(副歌)
高峡出平湖,石宝乌杨聚丁房;
清风越长空,白公笑迎皇华浪;
最难忘,闻橘香;
论沧桑,青云上;
半城山水满城橘,
忠州扬。
《长江从我家乡流过》《一个忠字立天下》长江从我家乡流过写上一个忠
江水滋润了古忠州写下一个心
秀美的山河一个忠字立天下
南有翠屏山,四季如画五千年的文化
东有石宝寨,挺拔巍峨五千年的文明
北有巴营岭,龙腾凤翔托起大中华
西有鸣玉溪,浅吟地哦①忠勇忠信忠社稷啊,长江从我家乡流过忠诚忠孝敬爹妈咳长江从我家乡流过忠州忠州
古忠州秀美的山河,哟喂忠州自古多忠良
长江从我家乡流过铁骨丹心传佳话
江水哺育了一代代奇女雄哥勇士壮歌,咳
武有巴蔓子忠义长存飞三峡飞三峡
还有秦良玉精忠报国勇士壮歌飞三峡
文有陆宣公胜迹犹在②忠厚忠良忠朋友更有白香山诗留史册忠情忠义忠国家咳啊,长江从我家乡流过忠州忠州
长江从我家乡流过忠州自古多情义
古忠州秀美的山河,哟喂流觞曲水染朝霞
长江从我家乡流过平湖金橘,咳
江水映照出现代化美如画美如画
新城一座平湖金橘美如画
喜看公路网四通八达③④咳忠州忠州遥望江面上彩虹静卧忠州自古多情义
齐心奔小康前程似锦流觞曲水染朝霞
放眼思未来定奏凯歌平湖金橘,咳
啊,长江从我家乡流过美如画美如画
长江从我家乡流过平湖金橘美如画
古忠州秀美的山河,哟喂
秀美的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