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一轮复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解析
- 格式:pptx
- 大小:4.22 MB
- 文档页数:36
天气和气候专题真题解析1.(2004年湖南)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3)题。
(1)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A.上海莫斯科孟买B.上海罗马孟买C.北京罗马雅加达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2)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A.大陆西岸B.大陆东岸C.大陆内部D.赤道地区(3)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及对应自然带。
解答:(1)由表中数据分析城市①1月均温 5℃,7月 29℃降水夏季多,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城市②1月均温 11℃,7月 27℃降水量集中在 1月应为地中海气候,城市③1、7月均在 20℃以上,降水集中夏季,干湿季分明应为热带季风气候,此三种气候对应城市应为 B 选项:上海、罗马、孟买,故选项 B 正确。
(2)城市②所属气候即地中海气候应分布在大陆西岸,故正确选项为 A。
(3)城市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故 D 选项正确。
[注意]气候类型判断及分布。
2.(2004年广西)下图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读图回答(1)~(3)题。
(1)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A.①②⑥B.②④⑤C.④⑥⑦D.②③⑤(2)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3)图中⑦对应的自然带可能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C.苔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及气候类型判断能力。
解答:(1)结合图中温度数值及①~⑦组气候类型中最高温、最低温数值推算各气候类型年温差可知年温差最大的一组应为④⑥⑦,即 C 选项正确。
(2)图①表示的气候特征:终年气温较高年降水量多,应为热带雨带气候,即 A 选项正确。
(3)图⑦对应气温、降水数值,最热月气温在 10℃以下,最冷月在 -20℃,终年降水较少,其对应气候类型可能是苔原带,即 C 选项正确。
气候类型一、单项选择题下表是我国北方几个城市气温日较差平均状况。
读表回答1~2题。
1.A.受海洋影响较大B.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C.大陆性较强D.太阳高度日变化在全国最大2.西安与太原相比,日温差≥15 ℃的日数相差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高度的变化B.纬度高低C.离海远近D.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解析:1.C 2.D第1题,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最大日温差都比较大,说明大陆性较强。
故选C。
第2题,西安与太原的地理位置相近,太阳高度、纬度高低、离海远近都差不多,故两地日温差≥15 ℃日数相差较大的主要因素是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
故选D。
读大不列颠岛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题。
3.对该岛降水特征及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B.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C.降水受西风带影响所致D.地形对降水起决定性影响解析:选C读图可知,大不列颠岛位于欧洲西部,常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特征全年温和多雨,季节分配均匀;降水主要受西风带影响所致,降水西部多东部少;地形对降水不起决定性影响。
(2019·盐城中学模拟)如图为2018年5月31日12时部分地区气温分布图(单位℃)。
读图,完成4~5题。
4.杭州与拉萨的气温可能相差()A.18 ℃B.20 ℃C.22 ℃D.24 ℃5.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位置C.洋流性质D.地形起伏解析:4.B 5.D第4题,据图分析可知,杭州的平均气温约为27 ℃,拉萨约为6~9 ℃之间,两地气温差18~21 ℃之间,所以可能相差20 ℃。
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两地纬度相当,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起伏。
(2019·镇江一模)下图为某条东西走向山脉局部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题。
6.关于M坡与N坡叙述正确的是()A.M坡为阳坡、夏季背风坡B.M坡为阴坡、冬季背风坡C.N坡为阴坡、冬季迎风坡D.N坡为阳坡、夏季迎风坡解析:选D据图分析可知,同海拔地区,无论是1月均温还是7月均温,N坡均高于M坡,说明N坡为阳坡;该山脉7月均温高于1月,为夏季,夏季(7月)N坡降水量高于M 坡,为迎风坡。
高考一轮复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训练题一、单选题读图,完成1—2题。
1.①②两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是A .①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②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 .①平原土壤肥沃,②平原土壤贫瘠C .①平原不能发展水稻生产,②平原甜菜种植业发达D .①平原石油资源丰富,②平原矿产资源贫乏2.①②两平原适应地理环境的区域发展方向是A .①平原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B .①平原西部发展成为商品粮基地C .②平原利用交通条件发展起发达的商贸业D .②平原侧重发展轻工业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是富饶的宝岛。
台湾是世界著名的“水果之乡”,当地水果品种繁 多。
下图为台湾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水果分布特征最能反映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A .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B .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C .由山麓向山顶的垂直分异D .非地带性分异4.台湾有“东方盐库”的美誉,与高雄附近的盐场无关的要素是A .东南信风的背风坡B .沿海地势低平,沙滩广布C .气温高,蒸发多D .晴天多,降水少下图示意杭州市1987年和2008年城市形态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
相提寓磨叶妹水用香触茶森5.下列美誉或称号不属于杭州的是A. “鱼米之乡”B. “丝绸之府”C. “人间天堂”D. “天府之国” 6.甲铁路线对杭州市的主要影响是A.直接促进钱塘江南岸的发展B.加强杭州与外界联系C.完善了杭州的市内交通D.引起铁路沿线房价的上涨7.与1987年相比,2008年杭州市城市形态的变化为A.城市用地面积充足,相对均衡的向四周发展B.西湖西面和南面发展较慢,主要为保护西湖的旅游环境C.钱塘江南岸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钱塘江水运便利,城市沿江发展迅速雷州半岛每年平均有90多天可听到雷声。
读雷州半岛简图,回答8—10题。
8.雷州半岛多雷雨天气的原因是A.三面临海,水汽充沛,对流旺盛B.地势低平,多冷锋活动C.受地形抬升影响,多地形雨D.位于西北太平洋,多热带气旋9.雷州半岛多雷雨天气的月份是A. 12 月一次年4 月B. 5—9 月C. 7—11 月D. 8-12 月10.在雷州半岛徐闻县东部此起彼伏的丘陵山坡上,菠萝分布广泛,是中国名副其实的“菠萝的海”。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气候类型习题(2019·成都六校统考)下图为某地降水量和气温年变更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潮湿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2.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类型与该图符合()A.开罗B.上海C.开普敦D.悉尼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更。
读图回答第3题。
3.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潮湿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2019·成都模拟)下图为某地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等温距为4 ℃)。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地1月、7月的温差可能为()A.8 ℃B.12 ℃C.16 ℃D.20 ℃5.导致图中℃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A.洋流B.海陆热力性质C.地形D.冬季风的影响(2019·河南六市模拟)下表为世界某大洲A、B两城市的气温(℃)和降水(mm)资料。
据表回答6~7题。
城市位置海拔/m月份1月4月7月10月12月年平均A城37°47′N16气温10.413.214.916.311.413.8 122°25′W降水116114023108529B城33°39′N308气温7.116.12617.1 6.716.4 84°25′W降水11311412062111 1 1976.关于A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凉快干燥,冬季温柔多雨B.夏季燥热少雨,冬季温柔潮湿C.全年温柔潮湿,四季分明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7.造成A、B两城市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主要缘由是()A.地形地势B.大气环流C.洋流D.纬度位置(2019·福州一中模拟)探讨发觉,我国秦汉以来气候变更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有重要的影响,暖期利于耕作业发展,冷期则相反。
读“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平均温度变更曲线图”,回答第8题。
单元检测水的运动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福建厦门期末)畦灌是用土埂将耕地分隔成长条形的畦田,并借助重力作用让水流沿畦沟流动并以薄水层浸润土壤的灌溉方法。
河套灌区张连生海子附近耕地以畦灌为主,该区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的水循环模式较为独特(下图)。
据此完成1~2题。
1.相比于大水量灌溉,该区耕地采用畦灌的主要优势为()①减少渗漏量②改善土壤盐碱化③增加降雨量④提高水资源利用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在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水体的相互转化顺序为()A.海子—地下水—降水—灌溉水B.降水—地下水—海子—灌溉水C.灌溉水—地下水—海子—降水D.地下水—灌溉水—海子—降水咸海曾是中亚最大的内陆湖,“咸海危机”已成为20世纪人类活动引起的最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探明其陆地水储量变化及时空演变规律,对咸海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下图示意2002~2016年咸海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3~5题。
3.2002~2016年咸海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情况是()①整体呈亏损状态②整体呈盈余状态③北部亏损大于南部④南部亏损大于北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阿姆河中游地区陆地水储量有增加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气温升高B.水库蓄水增加C.降水增多D.耕地面积增加5.南咸海及周边地区是该流域陆地水储量亏损最严重的区域,可能是因为该区域() A.大量引南咸海湖水进行灌溉B.地下水水位持续上升C.阿姆河沿岸灌溉面积持续扩大D.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2024·山西临汾模拟)车尔臣河位于昆仑山北麓。
下图为“车尔臣河流域月均降水、径流量及水资源年内分布图”。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讲义(经典打印版)【考纲展现】1.冷、暖气团和冷、暖锋的概念、形成、分布、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气的阻碍。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气压分布和气流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阻碍。
3.锋面气旋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天气的阻碍。
考点一锋面与天气1.锋面(1)结构: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点:锋面邻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等天气。
与冷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与暖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来回摆动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较大较小专门小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雨一场寒方法技巧冷暖锋的判定技巧(1)看符号。
(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
(3)看锋面坡度:冷锋较陡,暖锋较缓。
(4)看雨区位置。
(5)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变化。
(6)依照降水的时刻、强度识别。
(7)依照对我国天气的不同阻碍识别。
3.锋与天气(1)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①冷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操纵,气温高气压低。
②冷锋过境时:常显现阴天、刮风、雨雪、降温等天气。
③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①暖锋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操纵,气温低气压高。
②暖锋过境时,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③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准静止锋与天气①特点: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相对静止。
②天气:降水强度小,多形成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4.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是:五月,登录东南沿海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地区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西向北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由于降水强度大且集中,引起夏涝,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显现伏旱天气(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的阻碍);九月,雨带南移,至十月我国雨季终止。
(2021·山东文综)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第15课时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之小船创作1.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1)形成原因:□0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时,陆冷海□02热,陆地形成□03高压,海洋形成□04低压;夏季时,陆□05热海冷,陆地形成□06低压,海洋形成□07高压。
(2)主要大气活动中心亚洲:1月□08亚洲高压,7月□09亚洲低压。
太平洋:7月□10夏威夷高压,1月阿留申低压。
大西洋:1月□11冰岛低压,7月亚速尔高压。
2.季风(1)甲图是□011月季风图,乙图是□027月季风图。
(2)A是□03亚洲高压,B是□04亚洲低压。
(3)①处的风向是□05西北风,②处的风向是□06西北风,③处的风向是□07东北风,④处的风向是□08东南风,⑤处的风向是□09西南风,⑥处的风向是□10东南风。
(4)形成季风的原因主要是□1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②③④⑤⑥中,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13②和□14⑤。
考点十八大气活动中心(2018·北京高考)下图为北半球某日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2)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北京附近等压线较□01稀疏;甲地地处□02低压中心;图示气压最高值出现在□03亚洲内陆地区;热带太平洋地区没有出现强低压。
(1)等压线稀疏,风力□06小;低压中心,盛行□07上升气流,易出现□08强降水天气;台风是强烈发展的□09热带气旋,中心气压□10极低。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2)(50°N,90°E)附近气压在1 040百帕以上,形成高压中心,即□04亚洲高压;180°经线附近的北太平洋洋面为低压中心,即□05阿留申低压。
最新考纲1.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2.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与特点。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我国的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知识体系考纲解读1.了解我国各类地形的分布,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及影响。
2.了解我国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3.了解我国河湖的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4.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区域地理第二章第1讲中国自然地理新人教版考点一我国主要地形区及其特征一、中国的疆域1.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2.领土四至点3.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二、地形和地势1.地势特征2.地形复杂多样(1)主要山脉东西走向⑦天山、○24阴山、⑭昆仑山、⑥秦岭、⑤南岭东北—西南走向①大兴安岭、②太行山脉、③巫山、○21雪峰山、⑱长白山、⑲武夷山、④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25阿尔泰山脉、⑯祁连山脉南北走向⑳贺兰山、○26六盘山、⑰横断山脉弧形山脉⑧喜马拉雅山由大到小依次是图中的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高原。
(3)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图中的⑬准噶尔盆地、⑫塔里木盆地、⑮柴达木盆地、⑪四川盆地。
(4)三大平原:平均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图中的○27东北平原、○28华北平原、○29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主要丘陵:由北到南依次有图中的○30辽东丘陵、○31山东丘陵、○32东南丘陵。
1.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地形地势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影响有利①便于发展多种经营;②森林、矿产、动植物、旅游资源丰富;③山区急流可以发电①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②大河西源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的联系;③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不利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③坡度大,不宜耕种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工业、农业、城市的建设2. 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之间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在10°N ~25°N 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30°~40°至60°~65°的大陆内部与大陆东岸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北纬50°至北极圈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冬长严寒,夏短候的大陆温暖寒带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全年严寒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高原、高山高原山地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气温和降水随高度而变化3.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相似点不同点热带季风气候气温:终年高温(最冷月均温>15℃)降水:有明显的旱(干)季和雨(湿)季①年降水量较多(>1500mm);②7月降水量可突破600mm;③雨季较短,多为6~9月热带草原气候①年降水量相对较少(750~1000mm);②湿季较长,多为5~10月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①最冷月均温>0℃;②雨季较长;③年降水量较多(800~1500mm)温带季风气候①最冷月均温<0℃;②雨季较短;③年降水量较少(500~8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总量有时相当最冷月均温>0℃,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0℃,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①均温低于0℃的月份少;②有明显的雨季;③年降水量相对较多温带大陆性气候①均温低于0℃的月份多;②单月降水量一般不超过100mm;③年降水量相对较少4.特殊地区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特殊表现形成原因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沿岸、巴西高原东南部沿岸、中美地区东侧不在赤道附近,并非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而形成纬度上,这些地区均位于热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
第六章大气的运动第29课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影响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影响气候主要因素分析精讲点拨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1)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带。
(2)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少,气温越低。
2.海陆因素(1)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2)海陆位置与降水盛行风由沿海吹向内陆时,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温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冷海热,夏季陆热海冷。
3.大气环流(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
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说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高可以跨越10个纬度甚至更多,所以对气候影响很大,但副极地低气压带是西风和极地东风辐合带,范围很小(联想锋面区域即明白),所以很少出现说某地受到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4.地形(1)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高大地形区常形成低温区,如青藏高原。
(2)高大的山地水热条件垂直差异显著,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如安第斯山脉。
(3)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背风坡形成雨影效应,降水少。
(4)山脉的位置影响气候的分布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地区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5)高大地形对冷空气具有阻挡作用,如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三角洲冬季气温高于珠江三角洲。
(6)背风坡的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增温。
(7)谷地、盆地等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扩散,气温较高。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大陆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沿岸寒流有关,大陆东西两岸的气温差异等。
6.其他因素(1)冰层的反射率:如南极地区。
(2)人类活动:如城镇化(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植树造林、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会对局部气候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也与人类活动有关。
[方法技巧] 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方法(1)熟练掌握从哪些方面分析某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尤其是自然因素,可从纬度、海陆、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逐一分析。
气温和等温线★★★★○○○○1.气温的时间分布规律(1)日变化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为14:00)左右。
(2)气温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平原(山谷)〉山地(山峰);晴天〉阴天;随纬度增高而减小。
(3)年变化:一般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北半球陆地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北半球海洋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相反;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3.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几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1.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3)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4)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2。
等温线图的判读步骤(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①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②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①海陆与季节: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第35讲世界地理概况考纲展示核心素养定位考查方向1。
世界的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综合思维: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区域认知: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海底地形的分布和特点、陆地地形的特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以区域地图、示意图、统计图表、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及其变化、世界气温和降水、世界的河流和湖泊等。
考点深度研析考点1世界重要的海峡与运河交通要道示意图位置沿岸气候重要性洋流苏伊士运河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地峡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是世界国际贸易货运量最大的国际运河;比绕好望角航程缩短8 000~10000 km密度流:表层海水从地中海流向红海,底层相反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中美地峡热带雨林气候国际贸易货运量仅次于苏伊士运河;比绕麦哲伦海峡航程缩短14 500 km—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南海与安达曼海热带雨林气候太平洋—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夏季:西北→东南冬季:东南→西北霍尔木兹海峡伊朗—阿拉伯半岛(阿曼)之间,沟通波斯湾与阿拉伯海热带沙漠气候波斯湾通往阿拉伯海的咽喉,波斯湾沿岸石油出口的要道,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峡”密度流:表层海水从阿拉伯海流向波斯湾,底层相反好望角非洲南端,处于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地中海气候超级油轮必经之地西风漂流土耳其海峡小亚细亚半岛与欧洲之间,沟通黑海、爱琴海与地中海地中海气候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密度流:表层海水从黑海流向地中海,底层相反直欧、非两洲地中海地中海出入大密度流:布罗陀海峡分界线,沟通大西洋与地中海气候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的要道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底层相反麦哲伦海峡火地岛与南美大陆之间温带海洋性气候南美南部东、西岸海上交通要道,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西风漂流(2014·全国卷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