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系统构成
- 格式:pdf
- 大小:489.61 KB
- 文档页数:16
铁路系统类知识点总结一、铁路系统的概念和构成铁路系统是指由铁路轨道、车辆、信号机、通信设施等构成的综合交通系统。
它由铁路基础设施和运营机构组成,是指铁路本身的设施和运营管理体系。
1. 铁路基础设施铁路基础设施包括铁路轨道、铁路车站、铁路桥梁、铁路隧道、铁路信号、电气化设备等。
铁路轨道是铁路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是铺设在地面或地下的钢轨,支撑铁路车辆的行驶。
铁路车站是铁路的交通枢纽,乘客在这里上下车,换乘其他交通工具。
铁路桥梁和隧道是铁路系统中的特殊设施,用于跨越水体、道路或者穿越山脉,为铁路的顺利运行提供帮助。
铁路信号和电气化设备是用于保障铁路交通安全和运行的设备,其中信号机是控制列车运行和车辆进出站的重要设施,电气化设备是为了提高列车的牵引力和能源利用效率。
2. 铁路运营机构铁路运营机构是指负责铁路运营管理和服务的组织,包括铁路公司、铁路管理部门、铁路客运站、车辆段等。
铁路公司是国家或区域范围内的铁路运营管理主体,它负责铁路运营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
铁路管理部门是铁路系统中的管理机构,包括运输管理部门、安全监管部门、信号通信部门等,它们分别负责铁路运输的组织管理、安全监督和通信系统的维护。
铁路客运站是铁路运输的重要场所,它集中了乘客换乘、候车、售票等服务功能。
车辆段是铁路车辆的维修保养中心,负责调度、维修和保养铁路车辆。
二、铁路系统的发展历史铁路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自工业革命后开始兴建第一条铁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铁路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今日的铁路运输体系。
1. 工业革命时期的铁路建设工业革命是铁路建设的催生期,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长,人们开始意识到了替代传统交通工具的需求,并开始兴建铁路。
第一条铁路建于英国,它是由煤炭运输发展起来的,随后逐步向其它国家传播。
铁路在工业革命时期的作用主要是运输煤炭、原材料和工业品,为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 20世纪的电气化和高速铁路建设20世纪是铁路运输技术和网络发展的丰富时期,铁路系统经历了电气化和高速化的迅猛发展。
铁路线路结构物的组成
铁路线路结构物主要包括路基、轨道和桥隧建筑物三部分。
1.路基是铁路线路的基础结构,支撑并承载轨道和列车重
量。
根据地理环境,路基可以分为路堤和路堑两种类型。
2.轨道是铁路线路的核心组成部分,由钢轨、轨枕、道砟
和联结零件等组成。
钢轨是轨道的主要结构,承载列车的重量并引导列车行驶。
轨枕是钢轨下的基础,道砟则是铺设在轨枕之间的石砟,它们共同作用以支撑和稳定钢轨。
联结零件则将钢轨固定在轨枕上,并确保轨道几何尺寸的稳定性。
3.桥隧建筑物是铁路线路中的特殊建筑物,用于跨越江河、
峡谷和不良地质地段。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网站或咨询专业人士。
第一章铁路基本知识铁路由蒸汽牵引方式开始,发展到内燃牵引方式和电气牵引方式,构成铁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线路、车辆、机车、车站和信号与通信设备。
第一节线路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
它直接承受机车车辆轮对传来的压力,为了保证列车能按规定的最高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的运行,是铁路运输部门能够质量良好地完成客货运输任务,铁路线路必须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一、路基铁路路基是为了满足轨道铺设和运营条件而修建的土木构筑物。
路基必须保证轨顶设计标高,并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穿的铁路线路。
在铁路线路工程中,路基常见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路堤和路斩。
当铺设轨道的路基面高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填筑方式构成,这种路基称为路堤,如图1-1〔a〕所示。
当铺设轨道的路基面低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开挖方式构成,这种路基称为路斩,,如图1-1〔b〕所示。
此外,还有半路堤,半路斩或不填不挖路基,如图1-1〔c〕、〔d〕、〔e〕所示。
二、桥隧建筑物当铁路线路要通过江河、溪沟、谷地及山岭等天然障碍,或要跨越公路、铁路时,就需要修建桥隧建筑物,以便铁路线路得以继续向前延伸。
桥隧建筑物包括桥梁、涵洞、明遂、隧道等。
(一)桥梁桥梁主要由桥面、桥跨结构、墩台及基础三部分组成,如图1-2所示。
桥面是桥梁上铺设轨道的部分:桥墩结构是桥梁承受荷载、跨越障碍的部分;墩台是支撑桥墩结构的部分,包括桥墩和桥台,设于桥梁中部的支座称为桥墩,设于桥梁两端的支座叫做桥台。
桥墩与桥台的底部为墩台的基础。
两个相邻墩台之间的空间叫做桥孔。
每个桥孔在设计水位处的距离叫孔径。
从桥墩结构底部到设计水位的高度以及相邻两墩台之间的界限空间,叫桥下净空。
桥梁的孔径和桥下净空应能满足排泄洪水、泥石流、流水或船舶通航的要求。
每一桥跨两端支座间的距离,叫做跨度。
整个桥梁包括墩台在内的总长度,是桥梁的全长。
桥梁按建造材料分为钢桥、钢筋混凝土桥、石桥等:按桥梁长度分为小桥、中桥、大桥、特大桥等;按桥梁外形分为梁桥、拱桥、斜拉桥等。
铁路通信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关系铁路通信系统是现代铁路运输安全和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它由多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都承担着重要的功能。
在铁路行业中,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对列车运行、安全和人员调度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了解铁路通信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关系对于维护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 信号系统信号系统是铁路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负责列车的运行安全和高效。
信号系统通过信号机和轨道电路等设备,向列车驾驶员传达列车运行的情况和指示,以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信号系统也和其他子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与电力系统相连,以保证信号设备的正常供电。
2.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铁路通信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列车之间和列车与调度员之间的通讯,以及信息的传递和管理。
通信系统通过无线电和有线通信方式等方式,保证列车之间的通讯畅通,以便及时传递信息和指令。
通信系统也需要和信号系统相配合,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大脑,它负责信息的管理、存储和处理。
信息系统可以与调度系统相连,通过信息的共享和处理,对列车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调度。
信息系统也需要和通信系统配合,以确保信息的及时和准确传递。
4.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铁路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支撑,它为各个子系统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在铁路运输中,信号系统、通信系统和信息系统都需要依赖于电力系统进行正常的运行。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整个铁路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回顾铁路通信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
信号系统负责列车的安全运行,通信系统负责信息的传递和管理,信息系统负责信息的处理和调度,电力系统则为各个子系统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
这些子系统共同构成了铁路通信系统,确保了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和正常运行。
个人观点铁路通信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之间的联系紧密而又相互依赖。
铁路方面知识点总结铁路是一种以铁轨为基础的陆路交通工具,通常由列车、轨道、车站等部分组成。
铁路是一种高效、安全和环保的交通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货运和客运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铁路方面的知识点,包括铁路的历史、构造、运行原理、技术发展、优缺点以及现代铁路系统等内容。
一、铁路的历史铁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意义上的铁路始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最早的铁路是由动物拉动的轨道车,但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蒸汽火车取代了动物力量成为了新的主力。
在19世纪中叶,铁路技术逐渐成熟,铁路网开始迅速扩张,成为了工业发展和人口流动的重要载体。
20世纪以后,随着电气化、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铁路的运输能力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铁路的构造铁路由轨道、道岔、电气化设备、信号系统、车站等组成。
轨道是铁路最基本的构造,通常由钢轨、路基、枕木和道岔组成。
钢轨是列车行驶的基础,负责承受列车的重量和冲击力,路基负责承受铁轨的荷载和分散列车的重量。
枕木是铺设在路基上的木制或混凝土制的垫层,用于支撑和固定轨道。
道岔是用于列车轨道切换的设备,能够将列车引入不同的轨道或线路。
电气化设备和信号系统是现代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和安全性。
电气化设备包括供电系统、接触网、牵引系统等,它们能够使列车在不依赖于蒸汽或柴油的情况下进行运行,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
信号系统包括信号灯、信号机、轨道电路等,它们能够指示列车前方的状况,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车站是铁路的重要设施,它包括站台、候车室、售票厅等部分,为乘客提供上下车、候车、换乘等服务。
车站也是铁路货运的重要场所,能够进行货物的装卸、分拨和运输等操作。
三、铁路的运行原理铁路的运行原理是基于轮轨接触的摩擦和摩擦力的转化来实现的。
列车通过车轮与铁轨的接触来传递动力,利用动力来克服阻力,推动列车前进。
轮轨接触产生的摩擦力能够使列车保持在铁轨上稳定运行,确保列车行驶的安全性。
铁路线路的基本构造与组成
铁路线路是指连接各个城市和地区的铁路系统。
它由以下几个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组成:
1. 铁轨:铁路线路的基本构造之一是铁轨,它是列车行驶的轨道。
铁轨由钢轨组成,铺设在地面上或者高架桥、隧道等结构之上。
铁轨通常分为上行线和下行线,以便同时运行相反方向的列车。
2. 道床:道床是铁路铺设在地面上的基础结构,它承载着铁轨和列车的重量。
道床通常由石子、碎石、沙土等建筑材料构成,以便提供稳定的支撑和排水功能。
3. 电气化设施:为了提供电力给列车,铁路线路通常会进行电气化改造。
电气化设施包括供电系统、接触网、牵引变电站等,用于将电能传输给列车,使其可以以电力驱动。
4. 信号系统:为了确保安全和顺畅的运行,铁路线路配备了信号系统。
信号系统包括信号灯、信号设备、信号线路等,用于向列车驾驶员传递行车指令和信息。
5. 车站和站台:铁路线路上设有各个城市和地区的车站和站台,用于乘客上下车和列车停靠。
车站通常设有售票处、候车室、月台等设施,以方便旅客乘坐火车。
6. 桥梁和隧道:由于铁路线路需要跨越河流、山岭等地形,因此经常会需要修建桥梁和隧道。
桥梁和隧道是铁路线路的重要
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列车克服自然地理障碍。
铁路线路的基本构造和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和需求有所差异,但以上所列的部分是铁路线路普遍存在的基本要素。
精心整理
CTC 系统构成
我国铁路的CTC 系统,是在TDCS 平台基础上建立的、集调度指挥管理与控制一体的调度指挥系统,其构成如图2所示,由调度中心、车站和调度中心及车站之间的网络三部分组成。
图2CTC 系统构成图
CTC 调度中心设备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调度员工作站、助理调度员工作站、值班主任工作站、控制工作站、计划员工作站、表示墙、综合维修工作站、网络设备、电源设备、防雷设备、网管工作站、系统维护工作站等,实现进路自动控制、列车运行监视、运行计划编制、运行图铺画与调整、列车追踪、列车采点和绘制列车实际运行图、调度命令管理等功能。
CTC 车站子系统主要设备包括车站自律机、车务终端、综合维修终端、电务维护终端、网络设备、能接收 CTC。
我国高速铁路运营调度系统的组成我国高速铁路运营调度系统由运输计划、运行管理、车辆管理、供电管理、客运服务和综合维修六个功能子系统构成。
各部门之间通过专用网络连接,传递各种生产所需的信息。
调度所直接指挥列车的运行,动车基地、乘务基地、维修基地等为受控部门,按调度所的安排进行工作。
调度中心一般情况下只监视各调度所的工作,对跨调度所的业务进行协调,特殊情况下调度中心也可以接管调度所的工作,对列车运行进行直接指挥。
一、运输计划子系统中国铁路和各高速铁路调度所运输计划编制部门采用统一的计划编制系统,能随时按业务需求的调整进行权限控制和功能切换。
计划编制系统依据计划编制规则要求,提供计算机辅助计划编制方式,具备牵引计算、合理性检查和模拟仿真功能。
二、运行管理子系统运行管理子系统具备实施计划接收、人工和自动列车运行计划调整、列车运行监视、列车运行调整计划下达、人工和自动进路控制、实绩运行图描绘、调度命令传送、列车跟踪及车次号校核等功能。
在异常情况下,中国铁路调度指挥中心运行管理系统能接管高速铁路调度所指挥权。
三、车辆管理子系统系统具备接收列车运行计划、动车组交路计划和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功能,可实时显示动车组的运行位置、运用情况和动车组状态。
根据列车运行调整计划、车载诊断信息等,制定动车组交路计划和车辆分配调整计划并发送至有关单位。
查询动车组的修程、修制和与动车组运用相关资料的功能,接收动车检修部门的动车组相关信息,并在动车组发生故障时,提供紧急处置预案。
此外,系统还具备动车组各项运用指标的统计与分析的功能。
四、供电管理子系统1、接收列车运行计划、供电计划、综合维修计划、列车运行调整计划和列车运行状态的功能。
2、实时监视牵引供电系统运行状态、系统设备带电状态的功能,将重要信息发往相关系统。
3、实时监视牵引供电设备技术状态和故障信息分类归档的功能,将重要信息发往相关系统。
4、可靠完善的遥控功能,包括单控、程控两种方式,程控内容可由用户根据系统控制需要编制,遥控功能具有严格的防误操作闭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