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技术及对电缆性能要求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85.14 KB
- 文档页数:29
数据电缆标准数据电缆是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电缆,它在计算机网络、电信系统、监控系统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数据电缆的质量和性能,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下是一些与数据电缆相关的标准及其主要内容的介绍。
1. ANSI/TIA-568-C.2:这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和电信工业协会(TIA)联合发布的标准,规定了数据通信的通用规范。
其中包括对数据电缆的物理特性、光纤电缆的测试方法、RJ-45插头的规格等内容。
2. ISO/IEC 11801: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发布的标准,定义了通信系统的通用规范。
其中对数据电缆的线缆结构、传输性能、接头和连接器的要求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3. EN 50173:这是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发布的标准,规定了欧洲通信系统的通用规范。
其中包括对数据电缆的物理参数、传输特性、电磁干扰等方面的要求。
4. GB/T 50311-2010:这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建筑物结构工程中的通信布线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其中包括对数据电缆的敷设方法、连接技术、测试方法等方面的规定。
5. EIA/TIA-568:这是美国电子行业联合会(EIA)和电信工业协会(TIA)联合发布的标准,规定了商业建筑中通信布线系统的技术要求。
其中包括对数据电缆的线缆结构、传输性能、连接器和插座的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6. IEC 61156:这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标准,规定了通信电缆的特性和试验方法。
其中包括对数据电缆的构造、屏蔽、传输特性、电气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7. UL 444:这是美国安全实验室(UL)发布的标准,规定了通信电缆的安全性能和试验方法。
其中包括对数据电缆的绝缘材料、火焰传播性能、耐冲击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8. CEI 20-22/II:这是意大利电器学会(CEI)发布的标准,规定了通信电缆的设计和试验方法。
其中包括对数据电缆的机械性能、电气特性、防火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5类和6类数字通信电缆的传输性能分析1 引言随着宽带通信接入网建设的兴起,5类和6类数字通信电缆作为信息高速公路最后100m的理想传输媒介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5类电缆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智能大楼中作为综合布线,传输数字信息,如高速以太网(100BASE-T)、光纤分布数字接口(FD-DI)和IBM令牌环中,其传输速率在100m时达100Mb/s,6类电缆作为新一代布线,比5类缆性能更优越,应用于千兆比以太网中(1000BASE-T4),四对线全双工,每对线的传输速率可达200~400Mb/s。
对称电缆的类别是按照电缆发展顺序和使用频率来划分的,见表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表1 各类对称电缆的使用频率、传输速率和用途水平布线用5类和6类电缆由四对对绞的绝缘导线包封在同一护套内组成的。
线中导体为经过韧练的实心软铜线,也可为多股绞合铜线,但一般为前者。
导体的直径原IEC-61156-2规定较宽,为0.4~0.8mm,对于6类缆,IEC-51156-5建议值0.5~0.65mm,但最终以电气性能达标为准。
5类和6类电缆的结构有无屏蔽对绞线对(UTP)、总屏蔽对绞线对(FTP)和线对单独屏蔽对绞线对(STP)之分。
但不管电缆是怎样的结构,只要符合分级的电缆标准就可达标。
UTP是一种最常用的结构,它对电磁干扰的防卫是靠对绞线的平衡特性。
FTP是金属箔屏蔽对绞线对结构,它通过护套屏蔽层和对绞线的平衡特性共同防卫电磁干扰。
S TP是对绞线对单独屏蔽结构,它是靠对绞线对的单独屏蔽及对绞线对的平衡特性防卫电磁干扰。
为了确保数字综合布线网的质量,各国和国际标化准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标准。
主要的国际和国内标准有下列诸种:1)EIA/TIA TSB-36是EIA/TIA-5 86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的重要补充;2)ISO/IEC-11801:《信息-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3)IEC61156 1-4:《数字通信用多芯对/星绞对称电缆》;4)IE C-46C/436,437/CDV文件;5)YD/T1019-1999:《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烃绝缘水平对绞电缆》。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具有1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 水平层布线电缆 分规范1 范围本文件与GB/T 18015.1-2017一起使用。
这种电缆适用于GB/T 18233中定义的水平层布线。
本文件规定的对绞或星绞屏蔽/非屏蔽水平布线电缆,适用于相应详细规范中给出的的各种通信系统。
本文件所包括的电缆应在通信系统通常采用的电压电流下工作。
这些电缆不宜被接到如公共供电那样的低阻抗电源上。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995.2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第二部分:标准颜色(IEC 60304:1982,NEQ)GB/T 12269射频电缆总规范(GB/T 12269-1990,IEC 60096-1:1986,IDT)GB/T 18015.1-201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1部分:总规范(IEC 61156-1:2009,MOD)GB/T 18015.21-xxxx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21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IEC 61156-2-1:2009,MOD)IEC 61156-1:2023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1部分:总规范(MULTICORE AND SYMMETRICAL PAIR/QUAD CABLES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S –Part 1: Generic specification)3 术语和定义GB/T 18015.1-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安装要求见GB/T 18015.1-2017的4。
电缆在安装过程中推荐的温度范围是-10℃至+60℃。
实际安装过程的温度范围可在相关的详细规范中规定。
计算机电缆标准计算机电缆是计算机网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们承担着传输数据的重要任务。
而计算机电缆的标准则是保证其性能和质量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电缆的标准,包括其分类、性能要求和应用范围。
一、计算机电缆的分类。
根据用途和结构,计算机电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缆等。
其中,双绞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计算机电缆,它又可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两种。
二、计算机电缆的性能要求。
计算机电缆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传输距离等。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对电缆的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高速局域网中,对电缆的传输速率要求较高;而在工业环境中,对电缆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距离要求较高。
三、计算机电缆的应用范围。
计算机电缆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包括家庭网络、企业网络、数据中心网络等。
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对电缆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家庭网络中,常用的是Cat5e或Cat6类的双绞线;而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常用的是光纤电缆。
总结。
计算机电缆作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对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电缆,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安装和使用,才能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因此,了解计算机电缆的标准,对于网络管理员和用户来说都至关重要。
在选择计算机电缆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电缆,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安装和使用,这样才能保证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计算机电缆的标准有所帮助。
数据电缆自编教材数据电缆一、什么是数据电缆?数据电缆全称叫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高速数字通信电缆是传统电话电缆的升级换代产品,是我国光电线缆的重点开发项目的长线产品,也是国际上最新发展、增长迅速、需求旺盛的热门产品,能适应电信网的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的新需求,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引入传统的电信领域,代表着通信电缆的最新发展方向,在数据通信、计算机联网以及其它多媒体网络中有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近年以来,智能化大楼在我国的普遍兴起,大量使用这种新型电缆作为大楼的综合布线,可将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可视电话、会议电视、闭路电视、计算机联网、防火防盗报警、空调及照明等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等多种功能集中于一套布线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自动化,避免多个系统的重复布线,便于电子及通信设备的增减和搬迁,提高布线系统的灵活性,并且可和外界信息高速公路接通而上网漫游于全球化的信息海洋,享受因特网的各种新服务。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电脑运行速度越来越快,网络用户越来越多,新的高速应用如Intranet(企业内部网)、立体影象、多媒体编程、桌面视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据库、虚拟现实应用等的普及,再考虑布线系统寿命15年的需求,对于目前综合布线系统,五类电缆已显得无法满足高速网络的要求,因而不少新组建的网络系统采用六类电缆来敷设。
二、数据电缆发展我国数据电缆的发展历史还不到20年,从IEC61156-1~4:1995标准的发布到现在却经历了好几个阶段。
我国也是在1995年开始引进数据缆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那个时候还仅仅满足在五类缆的要求。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网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传统的音频(4千赫带宽)或载波(1兆赫带宽)的对绞铜芯电话电缆发展到今日能开通600兆赫带宽的铜对绞数据电缆,显示了巨大的技术进步。
这对数据电缆的制造精度和传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成熟的工艺和优良的材料,是难于达到质量优良、稳定的产品。
GBT~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标准GB/T 18015.1~18015.7-1999目次前言 (Ⅲ)IEC前言 (Ⅳ)GB/T 18015.1-1999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 (1)GB/T 18015.2-1999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 (16)GB/T 18015.3-1999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 (23)GB/T 18015.4-1999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4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分规范 (27)GB/T 18015.5-1999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5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 (33)GB/T 18015.6-1999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6部分:垂直布线电缆分规范 (37)GB/T 18015.7-1999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7部分:垂直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 (43)GB/T 18015.1~18015.7-1999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纳IEC 1156《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系列标准。
这一系列标准分别为:IEC 1156-1:1994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IEC 1156-2:1995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IEC 1156-2-1:1995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第1节:空白详细规范IEC 1156-3:1995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分规范IEC 1156-3-1:1995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第1节:空白详细规范IEC 1156-4:1995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4部分:垂直布线电缆分规范IEC 1156-4-1:1995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4部分:垂直布线电缆第1节:空白详细规范与IEC 1156 系列标准相对应,本标准在《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的总标题下分为以下部分:第1部分(GB/T 18015.1-1999):总规范第2部分(GB/T 18015.2-1999):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第3部分(GB/T 18015.3-1999):水平层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4部分(GB/T 18015.4-1999):工作区布线电缆分规范第5部分(GB/T 18015.5-1999):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6部分(GB/T 18015.6-1999):垂直布线电缆分规范第7部分(GB/T 18015.7-1999):垂直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其中第2,4,6 部分应与第1 部分一起使用;第3部分应与第1部分和第2部分一起使用:第5部分应与第1部分和第4部分一起使用:第7部分应与第1部分和第6部分一起使用。
1.3 五类数字通信电缆
五类大对数非屏蔽室内数字通信电缆
产品名称:五类大对数非屏蔽室内数字通信电缆
☑产品标准:YD/T 1019、YD/T 926、TIA/EIA-568C.2。
☑产品特性:通过第三方认证,性能完全满足和优于上述标准。
具有低的传输
延迟和误码率,以及较高的抗电磁干扰性;有10对、25对、50对、100对
多种规格,外护套为高密度PE,能防止紫外线老化,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
带卷轴包装。
☑产品用途:用于大楼综合布线主干网系统中语音信号或100Mbit/s低速率数
据信号的传递。
订购信息:
产品编号产品型号及规格产品说明
DTT-C5-11X8 HSGYV-5 X×2×0.5 X=25、50、100,UTP型,灰色,305米/轴
DTT-C5-15X6 HSGYZ-5 X×2×0.5 X=25、50、100,UTP型,低烟无卤阻燃,305米/轴。
数字对绞电缆的性能与应用1. 概述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作为网络的基石,龙骨——网络线缆显得更加重要。
目前应用的网络中,主要存在三种电缆介质:光缆、同轴电缆和数字对绞电缆。
本文着重分析应用量最大的数字对绞电缆。
数据用对绞电缆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
它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
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
如果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成了对绞电缆。
目前对绞电缆分为两类: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
采用对绞电缆的局域网的带宽取决于所用导线的质量、长度及传输技术。
只要精心选择和安装,就可以在有限距离内达到每秒几百万位的可靠传输率。
当距离短,并采用适当的传输设备和传输协议时,传输率可达100Mbit/s~155Mbit/s,甚至千兆。
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外层由铝泊包裹,以减小双绞线传输信息时向周围产生的幅射。
非屏蔽对绞电缆成为目前主流,主要是因为它性价比高、易安装,并且具有独立性和灵活性,适用于结构化综合布线。
2. 数字对绞电缆的主要性能在ANSI 和EIA/TIA568标准中按物理特性和应用级别将电缆分为几类。
当前实际局域网应用中主要以五类、超五类和六类作为数据传输对绞电缆。
三类电缆目前主要是作为语音线路在使用。
---(学电脑)三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6MHz,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it/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base-T;五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频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的以太网电缆;超五类和六类电缆是为了适应吉比特以太网应用而出现的,其性能指标目前还没有最终完善。
计算机电缆标准
计算机电缆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网络数
据传输的重任。
为了保证网络传输的稳定和可靠性,计算机电缆需
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电缆的标准内容,以帮助读
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的电缆产品。
首先,计算机电缆的标准主要包括传输性能、外观结构、安全
性能等方面。
传输性能是电缆的核心指标之一,它包括传输速率、
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等。
在选择计算机电缆时,需要根据实际网
络需求来确定传输性能的要求,以确保网络数据传输的稳定和高效。
其次,外观结构是计算机电缆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电缆的
外观结构包括导体材料、绝缘材料、屏蔽结构等方面。
这些结构对
电缆的使用寿命、抗干扰能力、安全性能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选择计算机电缆时,需要对其外观结构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估,
以确保电缆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安全性能也是计算机电缆标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电缆
在网络中的使用需要考虑到安全性能,包括防火性能、抗拉力、耐
磨损能力等。
这些安全性能指标对于计算机电缆的选择和使用至关
重要,它们直接关系到网络设备和数据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计算机电缆标准是保证网络传输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在选择计算机电缆时,需要充分了解和考虑标准中的各项指标,以确保所选电缆符合网络需求和安全标准。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电缆标准,为网络建设和维护提供参考和指导。
数字通信技术和对电缆电性能要求简介通信的基本任务就是克服时域、时空障碍,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
人类社会要进行信息交流就离不开通讯。
通信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及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现代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现代通信系统就是信息时代的生命线。
电线电缆(含光纤光缆)作为通信和通信系统传输信息的一种主要传输媒介,它的品种规格、电缆的结构和性能,它的生产制造工艺、新型材料的使用和发展,都和通信及通信系统的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电线电缆工作者,有必要对通信和通信系统有所认识和了解。
1通信通信即信息的传送过程,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
信息可以是声音、图像、数据、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
现代通信是集声音、图像、文字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多种信息服务体系。
因此现代通信网已是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
为适应世界性的经济和政治活动的需要,人们已经建立起了世界性的全球通信网,现代通信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信息技术服务。
现代通信技术可分为:电通信和光通信两类。
电通信又可分为有线通信(从架空通信明线到对称通信电缆、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和无线通信(广播电视、微波接力、卫星等)。
2 信息知识来源于信息,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变化的反映。
当今世界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和独特的生产要素。
以远程通信网络计算机、视频等多媒体终端相结合建立起来的现代信息传输系统和完备的信息服务体系,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人类社会需要交流、沟通、传递的信息有声音、文字、符号、音乐、图像和数据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
如电视是声音和图像的组合,此时电视信息通常是被频率为几兆赫(MHz)到几百兆赫(THz)的电磁波所携带。
3,信号现代通信的任务是传递信息、语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本身并不能直接快速地、远距离地传送。
为此需要通过物理变化将语音、图像、数据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再经过处理(调制)后乘载在高频载波上,已调制的载波以电磁波的形式在信道(有线或无线)中传输。
在接受端再将电信号,还原(解调)成原有的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
现在普遍采用的是用电信号进行的电通信;目前的光通信网通信采用的已然是采用光——电——光(OEO)技术,即将电信号转化成光信号,然后在光纤光缆中传输,在系统的接受端再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在高速数据传输时,采用这种光电子转换方法的价格相当高。
在40Gb/s下的电信号的交换已经相当困难。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今后将会实现全光通信。
全光通信,它是在发送端将各种信息转换成光信号发送出去,然后在接收端把光信号还原,实现信息的传递是以光传输方式进行的,网络的交换功能直接在光层中完成,这样的网络称为全光网(ON),它将使信息传输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4 通信系统实现信息转换成信号这一过程的全部技术设备和设施统称为系统。
在通信领域中将实现通信过程的全部技术设备和设施通称为通信系统。
一个实际的通信系统主要有终端设备、传输链路(信道)和交换设备三大部分组成。
以有线电话传输为例,两地的电话机就是终端设备,电话电缆就是传输链路(传输媒介),电话局就是交换设备。
以一个典型的移动无线通信网为例,它至少包含有:移动站(MS),它实际就是你的手机,是终端设备;移动通信基站(BS),它包含有基站控制器(BSC)和一个或多个基站收发系统(BTS)和外部自由空间构成了无线传输链路,转发信息到交换设备(电信局),从而完成通信。
根据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两大类。
早期的通信是模拟通信,当今的通信发展方向是数字通信。
5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在现代通信系统中,信号可用两种形式之一的电(或光)信号传输: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模拟通信技术支配了通信和通信系统长达100年之久。
模拟信号是电信号通过连续变化电流的模拟通信。
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如图1所示。
例如由麦克风或摄像机等将声音或图像转换成连续变化的音频或视频信号。
图1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仅取一些离散值,对二进制只可能取1和0两个值,如图2所示。
例如对电流或光的通和断,这分别称为比特1和比特0。
模拟信号1t11T B1图 2 数字信号每个比特持续一定时间T b ,T b 称为比特周期或比特时隙。
比特率定义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目,因而B=1/T b 。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根据抽样定理,模拟信号可以等间隔地抽样转换为数字形式,只要抽样频率F s 满足奈奎斯特(Nyquist )定理:f s≥2 △f则一个带宽(△f )有限度模拟信号就可以不丢失任何信息地由离散样本表示,如图3所示。
图3 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6,信号的传输信号在信道(媒介中)传输,不论是在有线或无线中传输都会出现幅度的衰减和波形的畸变,传输的距离越长,衰减和畸变的程度就会越来越严重。
无论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都符合这一基本规律。
信号的衰减起因于信道的吸收、散射、反射等等因素;信号的畸变起因于信道中的噪声和干扰。
信号的衰耗和畸变程度取决于信道的质量和长度,它还与传输信号本身的强弱和频谱结构有关。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传输的本质区别是:模拟信号一旦发生畸变,就没有办法使其复原,畸变就意味失真,此时最终容许传输距离取决于接受端(用户)对失真的认可程度。
比如听电话者能否分出男女、分出张三还是李四;电视机能否看清图像、听清声音;信号接收机能否有效工作等等。
数字信号本身只表示“传输号码”和“不传输号码”即“传号“和“空号”两种逻辑状态,其波形的细节并不重要,只要接收机能够正确识别数字信号原来表示的是那种逻辑状态,就可以通过再生机制将已经畸变的数字信号复原。
7,信道信道是信息传输的通道,是信号的传输媒介。
在通信网中信道称为传输线路,它是电磁波传输的路径。
传输媒介可以是有线,也可以是无线。
有线和无线二者可以有多种物理传输媒介形式,若电磁波的传播是导行传播,即采用有形的解质,如电缆、波导、光缆等来作传播信息的信道,则为有线传输,它是利用有线信道的传输系统。
有线通信传输系统的发展是脉冲编码调制(PCM)数字通信(时分制),替代以往使用的模拟通信(频分制)。
若电磁波的传播是采用无界面传播信道,如微波、广播电视等通过大气层或电离层来传输的,就是无线传输,它是利用无线信道的传输系统。
8,信道容量任何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都和它所传输的频率和传输媒介有关。
这里主要介绍数字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
数字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除与它所传输的频率和传输媒介有关外,还依赖于编码技术种类和系统的信噪比要求的限制。
这种限制香农(Shannon)在【信息论】中用信道容量的概念说明,业已证明,在存在高斯噪声时,一个二进制数字信号无误码传输时存在一个最大的容许比特率。
这个最大的容许比特率称为信道容量C。
C=B ㏒2(1+SNR )=△f㏒2(1+SNR )式中:C-------------传输速率,bps 或bit/s;B-------------信道带宽,△f带宽是指能够以适当保真度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Hz);SNR---------信噪比。
对于噪声信道,根据Claude Shannon(香农)定理,它把最大数据传输速率C和频率f(信道带宽B)和信噪比联系在一起。
这表明信道的最大容量取决于信息占用的频带带宽和信道的信噪比SNR。
由公式表明信道的带宽和信躁比越大,可传输的比特率就可越高。
提高信道的带宽和改善信躁比都可以提高信道传输速率。
在无噪声系统,根据奈奎斯特(Nyquist)定理:R b=B ㏒2 N式中:R b-----------信息传输速率bps 或bit/s;B------------码元传输速率,它表明了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N------------编码的进制数字。
9,带宽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可以用它们的带宽来表示它们的特性。
带宽是信道频谱含量的一个度量,信号带宽代表信号傅立叶变换所含的频率范围.例如,一个普通音频模拟电话占用4KHz的带宽,就足够了。
因为一般人的声音范围是300-3400Hz它的带宽为3100Hz (3.1KHz);一路模拟电视所需的频谱范围约为3—4MHz的带宽。
由此可见同样传输10路电视和电话所需传输媒介(信道)的带宽是不一样的,传输电视所需的带宽是电话的十倍。
一种传输媒介的带宽,受限于它的衰耗(衰减),抗干扰能力(噪声)和接受信号设备或系统对这些性能指标的接受和认可要求。
早期使用的对称电缆,它的使用频率就是受到电缆的衰耗在高频时损耗过大、串音严重,从而只能传输几十路电话,限制使用在KHz 的频率范围,不能使用在更高的MHz频率范围,在更高的传输频率范围其衰减和串音的严重程度,使得信号接受设备或系统达到无法接受和认可,从而限制了它的使用和发展。
人们为了提高传输带宽,为此发展了同轴电缆。
基于同轴电缆具有损耗比较低,抗干扰性能好的优点,从而可以传输更高的频率,也就是有更宽的带宽。
光纤光缆可以传输更高的频率,具有更低的衰耗,抗干扰性能更好,因而更适合传输带宽要求高的数字通信传输。
现在发展的数据用对称电缆除借助数字技术的发展外,对称电缆在所使用材料、结构、制造工艺等等方面得到很大改进和提高,从而降低了电缆的损耗和串音,使得它从原来只能传输几百千赫兹(KHz)的最高使用频率,提高到现在的可传输几百兆赫兹(MHz)的使用频率,它的带宽变宽了,从而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和信号。
10,调制和解调将信号频谱由一个频率位置搬移到另一个更高的频率位置上,用基带信号控制载波(连续波或脉冲波)的几个参数中的一个,使这个参数按基带信号的规律变化,这就是调制。
调制前的载波形式可表达为:E(t)=Acos(ω0+φ)式中:E(t)―――电场;A ―――――载波波形的振幅;ω0―――――载波频率;φ―――――载波波形的相位;信号至所以要进行调制,这是基于:一是,一般信号都具有较低的频谱分量,不适合在信道中直接传输;二是为了实现信道复用,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和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有效地传输信号,进而对信号进行处理,把它变成某种格式的波形传输,这个过程就是调制。
反过来,将信号恢复成原来形式的信号的过程,就称为解调。
根据传输信号与载波形式和调制器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调制方式。
对于模拟信号的调制,可分为:调制振幅A的调幅调制(AM);调制频率的调制方式称为调频调制(FM);调制相位的调制方式称为调相调制(PM);对于数字信号调制,可根据光载波的振幅、频率、相位是否在一个二进制信号的二种状态间变化进行调制,分别称为幅度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11,传输速度和速率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输时,它是以光速3×108 m/s 的速度向各个方向辐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