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花阴》详细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李清照《醉花阴》——翻译与赏析
李清照这个名字,相比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
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着“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介绍的李清照《醉花阴》——翻译与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薄雾笼罩,浓云难消,秋天的白昼显得十分漫长。
香炉里的熏香也快要燃尽了。
又是一年重阳节,躺在玉枕纱帐的床上,直至半夜也难以入睡,秋日的凉气浸满全身。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重阳佳节,夜半微凉,薄雾愁云,黄昏把酒,西风卷帘,人若黄花,独自一人,心上人在哪儿呢?
《醉花阴》是李清照在婚后前期的怀人之作品,丈夫赵明诚”负笈远游“,深闺寂寞,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丈夫的归来。
全词明白如花,没有任何一点冷瑟难懂之初。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及,若不堪忧。
”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每次仔细寻味,字里行间都能流露出深刻的思念。
李清照度日如年的生活,白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夜晚独自一人更加苦楚,难以入眠。
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通过一些细节,”半夜凉初透“来表明自己深夜因思念而难以入睡。
李清照总你能把词写的那么细腻,融入读者的内心并产生共鸣,这或许就是我们喜欢李清照的原因吧。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及赏析李清照的《醉花阴》是一首被广泛传诵的词作,以其婉约浪漫的风格和深情绵绵的意境,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下面将对《醉花阴》的原文进行赏析,并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醉花阴》原文如下:铅华洗尽,溶尽鹅黄。
凭欄悒寄,应苦惚中啼酸。
不管春风犹细雨,只疑烟柳晚妆悔,回眉应笑丹。
残花无语,中庭月色,到晓还醉,真个无人省问。
惟有长情未老,留得记取,偏有味于人微茫。
《醉花阴》以醉花阴作为描写的对象,通过对阴暗中醉花的描绘,表达了主人公在爱情的纠葛中所感受到的情绪。
作品开篇就采用了铅华洗尽、溶尽鹅黄的形容词来描绘花朵的颜色,给人一种苍白、凄凉的感觉。
接着描述凭栏郁闷地寄情思,犹豫不决地苦苦纠结。
这种表现手法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词中还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春风细雨、烟柳晚妆等,这些景物不仅为整个词增添了一丝恬静和温柔的氛围,同时也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不安和痛苦,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她的情感。
在描写时光流转的同时,李清照也将其与情感的变迁相结合,通过残花无语、中庭月色等景物描写,将主人公在感情失落之后的孤独和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品中还出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情节,即人们都没有注意到主人公的内心痛苦,这种失望和无助的心境,进一步凸显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词中也表达了主人公对长情的向往和渴望,以及对人微茫的沉思。
这种情感表达使得整篇词更加具有思想性和感染力。
经过对《醉花阴》的原文赏析,我们可以看到李清照以婉约浪漫的语言,刻画了主人公在爱情悲欢离合中的矛盾与纠结。
通过描绘醉花阴以及自然景物,她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变迁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读者产生共鸣。
这首词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给人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
《醉花阴》全文及赏析《醉花阴》全文及赏析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醉花阴》全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永”字便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
“瑞脑”,香料名,又叫龙脑香。
“金兽”,铜制的兽形熏香炉。
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
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玉枕”,瓷枕。
“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
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李清照《醉花阴》解析:深沉情感与清丽词韵1. 原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 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3. 注释●醉花阴:词牌名,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愁永昼:愁难排遣觉得白天太长。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薰香名。
又称龙脑,即冰片。
●销金兽:香炉里香料逐渐燃尽。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盈袖:满袖。
●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帘卷西风:秋风吹动帘子。
●黄花:指菊花。
4. 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5. 背景故事《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创作于她与丈夫赵明诚新婚不久,赵明诚因朝廷旨意调往外地做官,两人分离之际。
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的重阳节,李清照独自一人过节,深感寂寞,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难以抑制,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词,以寄托对丈夫的深深思念。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赵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眠,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醉花阴李清照赏析2021-05-17 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表达了对丈夫的相思之情,彻⾻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是⼩编为您带来的醉花阴李清照赏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醉花阴李清照赏析篇1 《醉花阴》 作者: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兽。
佳节⼜重阳,⽟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黄花瘦。
注释 永昼:漫长的⽩天。
瑞脑:⼀种⾹料,俗称冰⽚。
⾦兽:兽形的铜⾹炉。
纱厨:纱帐。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翻译 稀薄的雾⽓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昼,雕着兽形的铜⾹炉⾥,龙脑⾹已渐渐烧完了。
美好的重阳节⼜到来了,洁⽩的瓷枕和轻纱笼罩的床厨,才刚刚被凉⽓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这⾸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之作。
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词寄给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孤独寂寞的愁怀。
“永昼”指漫长的⽩天,“永”字便可见词⼈内⼼的⽆聊愁苦。
本来,“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是丈夫⼜远在他乡,值此沉闷的天⽓,不由得使⼈⼼情郁闷、愁肠百结,不知什么时候天⽓能好起来,⼼情何时能好转起来。
外⾯天⽓不佳,就留在室内吧!可是室内的空⽓却⼜让⼈感到空虚寂寞难捱,“瑞脑销⾦兽”写的就是这种境界。
“瑞脑”,⾹料名,⼜叫龙脑⾹。
“⾦兽”,铜制的兽形熏⾹炉。
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昼,阴沉沉的天⽓真使⼈愁闷。
那雕着兽形的铜⾹炉⾥,龙脑⾹已渐渐烧完了,可⼼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地衬托出思妇百⽆聊赖的闲愁。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醉花阴①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①醉花阴:毛滂创调。
②瑞脑:即龙脑。
一种香料。
③金兽:兽形铜香炉。
④玉枕纱窗:瓷枕纱帐。
瓷白如玉,故美名之。
⑤东篱:指菊圃。
⑥消魂:形容极度愁苦。
翻译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译文】薄雾浓云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兽形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里,半夜里凉气将全身浸透。
黄昏后在东篱边饮酒,菊花的幽香袭满衣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门帘,帘内的人比菊花还瘦。
【评点】这首词写重阳佳节时词人对丈夫的怀念,是一首相思之作。
词的上半部分写别愁。
起首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它自行消尽。
“愁”字点题,给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随后三句写重阳节晚上词人的情态: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都是离愁使然。
“凉初透”,意境萧疏,给人以凄凉之感。
词人以乐景写哀情,以佳节衬离愁,含蓄蕴藉,手法高妙。
这一片短短五句,将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描绘得呼之欲出,堪称妙笔生花。
词的下半部分写词人赏菊的情景。
“东篱”两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如果只有一人独赏,那就不免反过来让人生愁了,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莫道”三句,来得突兀,三句各成一层,一层紧扣一层:“不消魂”是一处转折,承上启下,使重阳佳节平添一股凄凉之意;结尾“人比黄花瘦”,突出离愁之深重。
这三句生动、传神,营造出一个幽寂、凄迷的艺术境界。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全文及解析《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全文如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重阳佳节时为思念丈夫而作,通过描述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和独居的寂寞之感。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重阳佳节时因思念丈夫而感到孤独和忧伤的心情。
上阕描写了作者在薄雾浓云的天气中,独自在家中消磨时光的情景,表现出她的寂寞和哀愁。
下阙描述了作者在东篱把酒赏菊的情景,以及闻到菊花香气后的感受,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的语言具有以下特点:清新婉约:李清照的词以婉约风格著称,这首词也不例外。
语言清新自然,情感表达含蓄细腻,给人以柔美的感觉。
用典巧妙: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一句借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对仗工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等句子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形象生动:词人通过“薄雾浓云”、“瑞脑”、“金兽”、“东篱”、“暗香”等具体形象的描写,使整首词更加生动、具体。
整首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重阳佳节时的孤独和忧伤,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对爱情的珍视。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重阳佳节时因思念丈夫而感到孤独和忧伤的心情。
上阕描写了作者在薄雾浓云的天气中,独自在家中消磨时光的情景,表现出她的寂寞和哀愁。
下阙描述了作者在东篱把酒赏菊的情景,以及闻到菊花香气后的感受,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重阳佳节时的孤独和忧伤,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对爱情的珍视。
这首词的语言简练、含蓄,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清照的醉花阴的全文解析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1)醉花阴:词牌名,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 .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2)云:一作”雾”,一作"阴”。
愁永昼:愁难排遣觉得白天太长。
永昼,漫长的白天。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婚后不久,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永” 字便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
本来,”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是丈又远在他乡,值此沉闷的天气,不由得使人心情郁闷、愁肠百结,不知什么时候天气能好起来,心情何时能好转起来。
外天气不佳,就留在室内吧!可是室内的空气却又让人感到空虚寂寞难捱,"瑞脑销金兽”写的就是这种境界。
"瑞脑”,香料名,又叫龙脑香。
金兽'制的兽形熏香炉。
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
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
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清照醉花阴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品赏析【注释】①瑞脑:龙脑香。
②金兽:兽形铜香炉。
③纱厨:有纱帐的小床。
【评解】这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
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
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
上片咏节令,“半夜凉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
下片“帘卷西风”两句,千古艳传;不惟句意秀颖,且以“东篱”、“暗香”,为“黄花”预作照应,有水到渠成之妙。
【集评】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
伊士珍《瑯嬛记》:易安作此词,明诚叹绝,苦思求胜之,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绝佳。
柴虎臣《古今词论》:语情则红雨飞愁,黄花比瘦,可谓雅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情深词苦,古今共赏。
起言永昼无聊之情景,次言重阳佳节之感人。
换头,言向晚把酒。
着末,因花瘦而触及己瘦,伤感之至。
尤妙在“莫道”二字唤起,与方回之“试问闲愁知几许”句,正同妙也。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
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
“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薰香名。
又称龙脑,即冰片。
消:一本作“销”,《花草粹编》等作“喷”。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橱:《彤管遗篇》等作“窗”。
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销:一作“消”。
西风:秋风。
比:《花草粹编》等作“似”。
黄花:指菊花。
鞠,本用菊。
翻译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
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
永昼,一般用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
时间对于欢乐与愁苦的心境分别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欢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间的步履是那样缓慢。
一个人若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担心白天总也过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畅。
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长难捱了。
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
“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翻译及相关赏析李清照《醉花阴》原文翻译及相关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醉花阴》原文翻译及相关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醉花阴①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①醉花阴:创调。
②瑞脑:即龙脑。
一种香料。
③金兽:兽形铜香炉。
④玉枕纱窗:瓷枕纱帐。
瓷白如玉,故美名之。
⑤东篱:指菊圃。
⑥消魂:形容极度愁苦。
翻译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译文】薄雾浓云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兽形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里,半夜里凉气将全身浸透。
黄昏后在东篱边饮酒,菊花的幽香袭满衣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门帘,帘内的人比菊花还瘦。
【评点】这首词写重阳佳节时词人对丈夫的怀念,是一首相思之作。
词的上半部分写别愁。
起首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它自行消尽。
“愁”字点题,给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随后三句写重阳节晚上词人的情态: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都是离愁使然。
“凉初透”,意境萧疏,给人以凄凉之感。
词人以乐景写哀情,以佳节衬离愁,含蓄蕴藉,手法高妙。
这一片短短五句,将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描绘得呼之欲出,堪称妙笔生花。
词的下半部分写词人赏菊的情景。
“东篱”两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如果只有一人独赏,那就不免反过来让人生愁了,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莫道”三句,来得突兀,三句各成一层,一层紧扣一层:“不消魂”是一处转折,承上启下,使重阳佳节平添一股凄凉之意;结尾“人比黄花瘦”,突出离愁之深重。
[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醉花阴》原文与翻译【-重阳节】《醉花阴》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下面, 为大家整理关于李清照《醉花阴》原文与翻译,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醉花阴》原文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翻译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 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
美好的重阳节又到来了,洁白的瓷枕和轻纱笼罩的床厨,才刚刚被凉气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注释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拓展阅读:《醉花阴》赏析: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永"字便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
本来"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是丈夫又远在他乡,值此沉闷的天气,不由得使人心情郁闷、愁肠百结,不知什么时候天气能好起来,心情何时能好转起来。
夕卜面天气不佳,就留在室内吧!可是室内的空气却又让人感到空虚寂寞难捱,”瑞脑销金兽”写的就是这种境界。
⑴"瑞脑",香料名,又叫龙脑香。
"金兽",铜制的兽形熏香炉。
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
《醉花阴》赏析《醉花阴》赏析《醉花阴》是一种词牌名,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
上下阕各五句,一般以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为正格。
今天,店铺为您介绍的是《醉花阴》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赏析《醉花阴》的首二句就白昼来写。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瑞脑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
次三句从夜间着笔,“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本应该是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的,而如今只有自己,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
“玉枕”,瓷枕。
“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
“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
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
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身体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上片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
下片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东篱”,是菊圃的代称,化用了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暗香”,菊花的幽香。
“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
《醉花阴》古诗赏析一、原文醉花荫(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二、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
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
"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
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
"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
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
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
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
"遍插茱萸少一人",怎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
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
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吧,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
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
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解析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以下是解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婚后所作,通过描述她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此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物皆著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在结构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铺叙笔法;而把节日离索的刻挚深情留在结拍,使它如高峰突起。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
此外,这首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优美、生动。
例如,“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得句子更加整齐、音韵更加和谐;“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中的“玉枕”、“纱橱”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夜晚的凉爽和作者的孤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菊花成为了诗人自比的对象,表达了诗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通过对重阳节把酒赏菊情景的描绘,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同时,这首词在艺术
上充分体现了李清照词作的语言优美、生动、形象的特点,展现了她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