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轴切边模课程设计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326.50 KB
- 文档页数:11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阶梯轴锻造工艺设计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系专业级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题目: 阶梯轴锻造工艺设计课程: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时间:月日至月日共周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已知技术参数、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工作计划、所需相关资料)(纸张不够可加页)1.已知技术参数:阶梯轴零件图2.设计任务与要求(完成后需提交的文件和图表等):1.设计任务(1)绘制锻件图。
(2)确定锻造工序。
(3)计算坯料质量及尺寸(均选择锻造比为1.2、钢密度为7.8、烧损质量为锻件质量的2.0%,料头质量除料头尾外还包含冲切掉的金属质量)。
(4)选择锻造设备及吨位。
(5)确定锻造温度范围、加热冷却及热处理规范。
2.设计要求(1)设计图样一律按工程制图要求,采用手绘或机绘完成,并用三号图纸出图。
(2)按所设计内容及相应顺序要求,认真编写说明书(不少于2000字)。
3.工作计划(进程安排)熟悉设计题目,查阅资料,做准备工作1天确定铸造工艺方案1天工艺设计和工艺计算2天绘制铸件铸造工艺图1天确定铸件铸造工艺步骤2天编写设计说明书3天答辩 1天4.主要参考资料《热加工工艺基础》、《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手册》系主任审批意见:审批人签阶梯轴锻造工艺设计摘要随着我国钢铁产业的迅速发展,已跻身世界钢铁生产大国的行列,各个产业对钢铁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大。
随着高新、精密科技的发展,对锻造技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比如自由锻等等。
确定阶梯轴的锻造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绘制锻件图、确定变形工艺及锻造比、确定毛皮质量和尺寸、选定锻造设备、确定锻造温度及规范和制作锻件工艺卡。
同时在锻造过程中要注意加工余量以及锻造公差,还要合理严格的控制温度及其锻件的烧损率。
本文在这里主要分析了阶梯轴的结构,并且根据其结构特点确定了其锻造工艺,轴是支撑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
1 锻件要求及工艺分析1.1锻件零件图,如图1.1。
图1.1 锻件三维图1.2 冷锻件图,如图1.2。
图1.2 冷锻件图1.3锻件切边工艺分析由初步造型得出锻件体积为2mm 214658.305d v mm =,其外轮廓包容体的体积为23.1416.516.53328210.545b v x mm =⨯⨯=,从而可初步得出锻件形状复杂系数由锻件形状复杂系数查【1】表4-3得其形状复杂程度一般,代号2s ,根据零件材料查资料【1】得其材质系数为1M ,由锻件的体积以及材料密度得出锻件的质量:314658.3057.85/0.151000d m v g cm kg ρ=⨯=⨯=. 锻件材料为T10A 钢,采用热切边方式。
2 切边力的计算根据[1]可知,切边力的计算公式为:P 为切边力,N ;F 为剪切面积,2mm ;b σ为锻件在剪切状态下的强度极限,MPa 。
经UG 造型,然后分析计算出剪切面积F=2382.8321mm ,因为锻件采用冷切边查/6991999GB T - 45钢600b MPa σ=。
将以上数值代入上式得:3 切边凹模设计3.1切边凹模结构设计切边凹模有直刃式、斜刃式和堆焊刃口式,因为此锻件只需简单的切边处理,考虑到生产效率和模具的加工难易程度,采用直刃式凹模刃口,如图3.1。
图3.1 直刃口3.2 切边凹模尺寸计算查[2]表637,得出切边凹模计算原则,根据飞边的相关尺寸,飞边槽尺寸如图3.2。
图3.2 飞边槽尺寸图得出凹模的相关尺寸如下:(1)刃口高度S 的计算:刃口高度25S h =+ 2h —锻件飞边桥部高度,mm 。
代入数值得出: 1.65 6.6S mm =+=。
(2)刃口宽度b 的计算:刃口宽度b 按飞边桥部宽度取,即b=8mm 。
(3)刃口凸台高度1h 、的计算:刃口凸台高度1h 、一般比锻件飞边仓部高度大2~3mm ,即取1h 、=4.8+3=7.8mm 。
简单阶梯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简单阶梯轴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掌握简单阶梯轴的绘制方法,包括三视图的表示和尺寸标注。
3. 学生了解简单阶梯轴的材料选择及加工工艺。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简单阶梯轴的三视图绘制。
2. 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简单阶梯轴的尺寸标注和工艺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阶梯轴的建模和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对工程图纸的敬畏感。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对机械制造专业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热爱专业、追求卓越的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制造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简单阶梯轴的设计与绘制方法。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简单阶梯轴的基本概念- 阶梯轴的结构特点- 阶梯轴的应用场景- 阶梯轴的设计原则2. 简单阶梯轴的绘制方法- 三视图的表示方法- 尺寸标注规范- 绘图技巧及注意事项教学大纲:(1)第一课时:阶梯轴结构特点及应用场景(2)第二课时:三视图表示方法及尺寸标注规范(3)第三课时:绘图技巧及注意事项3. 简单阶梯轴的材料选择及加工工艺- 常用材料及性能- 加工工艺流程- 质量检测标准教学大纲:(1)第四课时:常用材料及性能(2)第五课时:加工工艺流程(3)第六课时:质量检测标准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简单阶梯轴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阶梯轴的数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阶梯轴的数控加工原理,理解其加工工艺流程;2. 使学生了解阶梯轴的数控编程方法,掌握相关指令及其功能;3. 帮助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熟悉安全规范。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阶梯轴编程的能力;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数控机床,完成阶梯轴加工的技能;3. 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数控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制造专业,增强职业认同感;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安全生产意识;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1)阶梯轴的结构特点及加工要求;(2)数控加工原理及工艺流程;(3)阶梯轴数控编程指令及其功能;(4)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及安全规范。
2. 实践部分:(1)使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阶梯轴编程;(2)操作数控机床,完成阶梯轴的加工;(3)分析并解决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阶梯轴的结构特点及加工要求,数控加工原理及工艺流程;第二课时:阶梯轴数控编程指令及其功能,数控机床操作步骤及安全规范;第三课时:实践操作,使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阶梯轴编程;第四课时:实践操作,操作数控机床,完成阶梯轴的加工;第五课时:分析并解决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提高。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数控加工技术》第三章: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第二章: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及安全规范;《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四章:轴类零件的加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名称:__阶梯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__班级:_________15级机械一班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刘庆民_______________目录一、阶梯轴机械加工工艺 (3)(一)、轴的工艺分析 (3)(二)、毛坯的选择 (5)(三)、选择定位基准和装夹 (5)(四)、工序集中和分散考虑 (6)(五)、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6)(六)、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的选用 (9)(七)、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时 (9)二、夹具设计 (18)(一)、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 (18)(二)、六点定位原理 (18)(三)、确定要限制的自由度 (19)(四)、计算定位误差 (19)三、设计小结 (21)四、参考资料 (21)一、阶梯轴机械加工工艺(一)、轴的工艺分析1.1 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在机器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及传递扭矩。
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阶梯轴,锥度分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杆等。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轴的长径比小于 5 的称为短轴,大于 20 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图示传动轴零件属于台阶轴零件,由圆柱面,轴肩,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
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的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
轴的主要作用是支承回转零件及传递运动和动力。
按照轴的承受载荷不同,轴可分为转轴、心轴和传动轴三类。
《零件的工艺设计与实施》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院系: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3-4-19目录序言 (2)一. 零件的分析1.1 轴的作用 (3)1.2 轴的工艺分析 (4)1.3 轴的零件图 (4)二、工艺规程设计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2.2定位基准的选择 (6)2.3拟定轴的工艺路线 (6)2.4加工工序的设计 (9)2.5 主要工艺的加工路线图 (10)2.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2)三、机床的设备选择3.1机床设备选择 (13)3.2各工序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和辅具 (14)四附录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9)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20)数控加工工序卡 (21)设计总结 (23)参考文献 (23)序言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能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训练,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方法、加工装备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本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不仅仅能帮助我们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设计,还培养了我们自己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次综合性的训练,我在以下几方面得到锻炼:(1)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通过设计零件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零件的能力。
(2)学会使用手册以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1.1 轴的作用轴的主要作用是支承回转零件及传递运动和动力。
按照轴的承受载荷不同,轴可分为转轴、心轴和传动轴三类。
目录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3)(一)零件的技术要求 (3)(二)确定阶梯轴的生产类型 (4)二、毛坯的选择 (5)(一)选择毛坯 (5)(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 (5)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6)(一)精基准的选择 (6)(二)粗基准的选择 (6)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7)(一)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二)加工阶段的划分 (7)(三)加工顺序的安排 (8)五、工序内容的拟定 (12)(一)工序的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2)(二)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13)(三)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序时间计算 (13)工序Ⅰ粗车轴两端面 (13)工序Ⅱ粗车阶梯轴外圆 (14)工序Ⅲ半精车阶梯轴外圆面 (15)工序ⅣΦ20、Φ18、Φ15、Φ14切槽 (17)工序Ⅴ粗铣键槽 (18)工序ⅥΦ15、Φ17表面淬火处理 (20)工序Ⅶ磨Φ15、Φ17外圆面 (20)参考文献 (21)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一)零件的技术要求1、轴类零件,材料为45钢,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
(二)确定阶梯轴的生产类型根据设计题目年产量为10万件,因此该阶梯轴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二、毛坯的选择(一)选择毛坯由于阶梯轴类零件工作时,某些部位如轴颈(主要是与滑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往往要承受摩擦、磨损,严重时可能发生咬死(又称抱轴)现象,使轴类零件运转精度下降。
有时还需要承受多种载荷的作用,为增强阶梯轴的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锻件。
为增强阶梯轴的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锻件。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1.公差等级:由阶梯轴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锻件材质系数:由于该阶梯轴材料为45钢,是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65%的碳素钢,故该锻件的材质系数为M级。
3.锻件分模线形状:根据该阶梯轴的形位特点,选择零件方向的对称平面为分模面,属于平直分模线。
4.零件表面粗糙度:由零件图可知,该阶梯轴的各加工表面粗糙度Ra均大于等于1.6μm。
阶梯轴工艺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阶梯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阶梯轴的设计原理和工艺流程。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阶梯轴的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及其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绘制阶梯轴的示意图,并进行简单的设计计算。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阶梯轴加工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如车削、铣削等。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阶梯轴的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工艺学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工艺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沟通、协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阶梯轴工艺学的实践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阶梯轴的工艺学知识。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阶梯轴概述- 了解阶梯轴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轴类零件概述2. 阶梯轴设计原理- 学习阶梯轴的设计原则、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轴的设计原理3. 阶梯轴材料及加工方法- 掌握阶梯轴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及其优缺点。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轴的材料及加工工艺4. 阶梯轴工艺流程- 学习阶梯轴的加工流程、工艺参数及质量控制。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轴的工艺流程5. 阶梯轴加工操作实践- 实际操作练习,包括车削、铣削等加工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五章 轴的加工操作实践6. 阶梯轴设计计算与CAD软件应用- 学习运用CAD软件进行阶梯轴的设计计算和绘图。
机制阶梯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阶梯轴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2. 学生掌握阶梯轴的加工工艺、装配及维修方法;3. 学生了解阶梯轴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阶梯轴加工和装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绘制阶梯轴的示意图;3.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对阶梯轴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检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学科,增强对机械制造及其应用的兴趣;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安全生产,遵循工艺规范。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一部分,主要针对阶梯轴的设计、加工、装配及维修进行讲解。
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阶梯轴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年级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过程评价,确保学生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阶梯轴的基本概念与结构- 阶梯轴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阶梯轴的结构特点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2. 阶梯轴的加工工艺- 阶梯轴的材料选择与热处理- 阶梯轴的车削、磨削等加工方法- 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3. 阶梯轴的装配与维修- 阶梯轴与轴承、齿轮等零部件的装配工艺- 装配过程中的调整与检测方法- 阶梯轴的磨损与维修方法4. 阶梯轴的应用案例分析- 阶梯轴在各类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实例- 分析阶梯轴在机械系统中的性能要求及解决方案5. 实践教学环节- 阶梯轴加工与装配的实操训练- 针对阶梯轴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践- 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阶梯轴的基本概念与结构第二课时:阶梯轴的加工工艺第三课时:阶梯轴的装配与维修第四课时:阶梯轴的应用案例分析第五课时: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进度安排:1-2课时:理论教学,重点讲解阶梯轴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及加工工艺;3课时:理论教学,讲解阶梯轴的装配与维修方法;4课时: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阶梯轴的应用;5课时: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阶梯轴加工、装配及维修的实操训练。
何智车削加工阶梯轴教案1.1 课程背景1.1.1 车削加工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而阶梯轴是机械结构中常见的一种零件。
1.1.2 为了让学员更好地理解车削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掌握阶梯轴的加工技巧。
1.1.3 本课程将讲解车削加工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阶梯轴的加工技巧。
二、知识点讲解2.1 车削加工的基本原理2.1.1 车削加工是利用车床和车刀对工件进行切削的一种加工方式。
2.1.2 车削加工可以实现外圆、内孔、端面、螺纹等形状的加工。
2.1.3 车削加工的速度和深度由车床、车刀和工件的转速、进给量等因素决定。
2.2 车削加工的操作方法2.2.1 装夹工件:将工件装夹在车床上,保证工件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
2.2.2 选择刀具: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包括刀具的类型、形状和尺寸。
2.2.3 调整车床: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调整车床,包括转速、进给量和刀具的位置。
2.3 阶梯轴的加工技巧2.3.1 确定加工顺序:根据阶梯轴的加工要求,确定加工的顺序,避免加工中出现错误。
2.3.2 控制加工精度:通过调整车床和刀具的位置,保证加工的精度。
2.3.3 注意安全操作: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防止发生意外。
三、教学内容3.1 车削加工的基本原理3.1.1 讲解车削加工的定义和特点。
3.1.2 讲解车削加工的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3.1.3 讲解车削加工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3.2 车削加工的操作方法3.2.1 讲解工件的装夹方法和注意事项。
3.2.2 讲解刀具的选择方法和注意事项。
3.2.3 讲解车床的调整方法和注意事项。
3.3 阶梯轴的加工技巧3.3.1 讲解阶梯轴的加工要求和顺序。
3.3.2 讲解加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加工精度。
3.3.3 讲解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了解车削加工的定义和特点。
4.1.2 掌握车削加工的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阶梯轴的锻造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班级:材料B081班学号: 200802034109 姓名:周建明指导教师:由伟审核日期:前言锻造是金属加工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机械、汽车行业,以及军工、航空航天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加工工艺。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制造业的大发展,为我国锻造业营造了良好的机会。
本次设计是根据《中级锻造工技术》、《金属塑性成形及模具设计》等相关教材,并查询相关国标表格,引用相关数据。
本次设计主要采用了自由锻。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和不合理之处,望老师在评阅时加以指正。
目录前言 (1)第1章自由锻简介 (3)1.1自由锻 (3)1.2自由锻特点 (3)1.3自由锻的基本工序 (3)第2章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定 (4)2.1确定坯料的质量和尺寸 (5)2.2制定变形工艺过程及选用工具 (8)2.3确定设备吨位 (11)2.4选择锻造温度范围 (12)2.5提出锻件的技术条件和检验要求 (12)2.6填写工艺规程卡片 (13)第3章自由锻件结构工艺性 (15)参考文献 (16)设计小结 (17)第1章自由锻简介1.1自由锻自由锻生产应根据锻件的形状和锻造工艺过程特点制定工艺规程,安排生产。
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定包括设计锻件图、确定坯料质量和尺寸、确定变形工艺过程和锻造比、选择锻造设备等主要内容。
自由锻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铁之间,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及内部质量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自由锻造时,除上、下砧铁接触的金属部分受到约束外,金属坯料朝其它各个方向均能自由变形流动,不受外部的限制,故无法精确控制变形的发展。
自由锻可以分为手工自由锻和机器自由锻。
手工自由锻只能生产小型锻件,生产效率也较低。
机器锻造是自由锻造的主要方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轴的设计课程设计 --- 阶梯轴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资料袋机械工程学院学院(系、部)2013 ~ 2014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技术指导教师*****学生姓名野人专业班级机械1班学号题目阶梯轴成绩起止日期2013年9 月26 日~2014 年10 月 4 日湖南工业大学院教务部制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技术设计题目:阶梯轴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野人学号:指导教师:*****湖南工业大学教务部制目录第零章前言 (05)第一章零件的工艺分析 (06)第二章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第三章确定毛坯、绘制毛坯图·················第四章拟定轴的工艺路线·····················第五章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第六章加工工序设计·························第七章加工后零件的三维图···················第八章参考资料······························第九章设计小结······························第十章致谢··································第一章概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切削理论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主线、兼顾工艺装备知识的机械制造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训练。
阶梯轴锻造工艺设计说明书题目:阶梯轴锻造工艺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设1301 学生:亮学号: 7指导教师:浩舸完成日期:机械工程学院2016年9月目录1.引言 (1)2.设计方法与步骤 (2)2.1绘制锻件图 (3)2.2 确定变形工艺 (3)2.2.1镦粗 (3)2.2.2冲孔 (4)2.2.3扩孔 (4)2.2.4修整锻件 (4)2.3 计算坯料质量和尺寸 (4)2.4选定设备及规 (5)2.5确定锻造温度及规 (5)2.6确定冷却方法及规 (5)3.工艺流程卡 (6)4.结论 (8)5.致 (8)6.参考文献 (8)1. 引言锻造的目的是使坯料成形及控制其部组织性能达到所需的几何形状,尺寸以及品质的锻件。
轴是现代工业大量使用的零件,本文讨论阶梯轴的自由锻生产。
2. 设计方法与步骤2.1绘制锻件图锻件图是根据零件图的基本图样,结合锻造工艺特点考虑余块、锻件余量和锻造公差等因素绘制而成。
阶梯轴材料为40Cr,生产批量小,采取自由锻锻造轴坯。
轴上的键槽等部分,采用自由锻方法很难成形这些部位,因此考虑到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决定不锻出,并采用附加余块简化锻件外形,以利于锻造。
锻造出轴坯后可以进一步进行切削加工,最后成形。
根据零件图的尺寸规格,对照表所列中零件的高度和直径围,可以查出齿环锻件加工余量和公差。
由L=203,Φ=46,对照《金属成形工艺设计》中表3-3中所列的零件总长为0∽315mm、最大直径0∽50mm,可查得锻造精度为F级的锻件余量及公差为7±2mm。
,然后按查得的公差数值,可绘阶梯轴的锻件图。
阶梯轴锻件图见图1。
图1 阶梯轴锻件图2.2确定变形工艺原理:根据锻件形状、尺寸、技术要求等进行选择,并且先确定锻件成形所需的基本工序、辅助工序、修整工序,再选择所需的工具并确定工序顺序和工序尺寸等。
由于阶梯轴是形状较简单的轴杆类锻件,变形工艺简单,且材料为常用45钢,塑性较好、容易变形,因此其主要变形工艺一般为下料、拔长、镦粗、拔出锻件等(1)下料(2)整体拔长(3)压肩并拔长切去余料(4)右边压肩(5)拔长(6)拔长切去料头(7)修整锻件按锻件图进行修整。
锻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阶梯轴锻造工艺设计说明书题目:阶梯轴锻造工艺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设1301 学生姓名:李亮学号:指导教师:彭浩舸完成日期:机械工程学院2016年9月目录1.引言 (1)2.设计方法与步骤 (2)绘制锻件图 (3)确定变形工艺 (3)镦粗 (3)冲孔 (4)扩孔 (4)修整锻件 (4)计算坯料质量和尺寸 (4)选定设备及规范 (5)确定锻造温度及规范 (5)确定冷却方法及规范 (5)3.工艺流程卡 (6)4.结论 (8)5.致谢 (8)6.参考文献 (8)1. 引言锻造的目的是使坯料成形及控制其内部组织性能达到所需的几何形状,尺寸以及品质的锻件。
轴是现代工业大量使用的零件,本文讨论阶梯轴的自由锻生产。
2. 设计方法与步骤绘制锻件图锻件图是根据零件图的基本图样,结合锻造工艺特点考虑余块、锻件余量和锻造公差等因素绘制而成。
阶梯轴材料为40Cr,生产批量小,采取自由锻锻造轴坯。
轴上的键槽等部分,采用自由锻方法很难成形这些部位,因此考虑到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决定不锻出,并采用附加余块简化锻件外形,以利于锻造。
锻造出轴坯后可以进一步进行切削加工,最后成形。
根据零件图的尺寸规格,对照表所列中零件的高度和直径范围,可以查出齿环锻件加工余量和公差。
由L=203,Φ=46,对照《金属成形工艺设计》中表3-3中所列的零件总长为0∽315mm、最大直径0∽50mm,可查得锻造精度为F 级的锻件余量及公差为7±2mm。
,然后按查得的公差数值,可绘阶梯轴的锻件图。
阶梯轴锻件图见图1。
图1 阶梯轴锻件图确定变形工艺原理:根据锻件形状、尺寸、技术要求等进行选择,并且先确定锻件成形所需的基本工序、辅助工序、修整工序,再选择所需的工具并确定工序顺序和工序尺寸等。
由于阶梯轴是形状较简单的轴杆类锻件,变形工艺简单,且材料为常用45钢,塑性较好、容易变形,因此其主要变形工艺一般为下料、拔长、镦粗、拔出锻件等(1)下料(2)整体拔长(3)压肩并拔长切去余料(4)右边压肩(5)拔长(6)拔长切去料头(7)修整锻件按锻件图进行修整。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名称:__阶梯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__班级:_________15级机械一班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刘庆民_______________目录一、阶梯轴机械加工工艺 (3)(一)、轴的工艺分析 (3)(二)、毛坯的选择 (5)(三)、选择定位基准和装夹 (5)(四)、工序集中和分散考虑 (6)(五)、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6)(六)、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的选用 (9)(七)、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时 (9)二、夹具设计 (18)(一)、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 (18)(二)、六点定位原理 (18)(三)、确定要限制的自由度 (19)(四)、计算定位误差 (19)三、设计小结 (21)四、参考资料 (21)一、阶梯轴机械加工工艺(一)、轴的工艺分析1.1 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在机器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及传递扭矩。
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阶梯轴,锥度分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杆等。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轴的长径比小于 5 的称为短轴,大于 20 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图示传动轴零件属于台阶轴零件,由圆柱面,轴肩,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
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的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
轴的主要作用是支承回转零件及传递运动和动力。
按照轴的承受载荷不同,轴可分为转轴、心轴和传动轴三类。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阶梯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单件)班级:11数控姓名:单晓斌指导老师:肖慧南通纺院机电系2013年3月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第一章零件的分析第一节零件的作用阶梯轴在各种机械或传动系统中广泛使用,用来传递动力。
将减速器齿轮的动力传给带轮,在传力过程中主要承受交变扭转负荷或有冲击,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其工作条件。
配合面精度和粗糙度要求也较高,加工时应给予保证。
第二节零件的工艺分析阶梯轴零件技术要求:表1第二章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为了在传力过程中承受交变扭转负荷和冲击,传动轴需要有良好的力学综合性能,一般要对其进行调质处理,材料可为45号钢,就可以达到它的使用要求。
二、基面的选择轴类零件的定位基面,最常用的是两中心孔。
因为轴类零件各外圆表面、同轴度及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是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而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采用两中心孔定位就能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而且由于多数工序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能最大限度地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这也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通常先确定精基准,然后再确定粗基准(一)精基准的选择根据传动轴零件图的设计图纸和精基准的选择原则要求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相重合,这里选择传动轴的两端面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可以很方便的加工各轴肩端面和各外圆表面,而且能保证加工轴段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圆跳动误差。
总之,该传动轴零件结构简单,定位、装夹方便,有利于保证各项技术要求。
(二)粗基准的选择一般先选择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先加工出一个端面和端面的中心孔,然后再以加工出的端面定位加工另一个端面和其中心孔,而不是用外圆表面定位把两个端面同时加工出来,这样加工可以保证两端面中心线的同轴度。
三、制定工艺路线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零件的材料为45钢,硬度是220HBS ,毛坯尺寸φ45×220mm 由《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可查的下面各个加工余量: Φ25外圆面余量0.5 φ30外圆面余量0.5 φ35外圆面余量0.5 φ40外圆面余量0.5 M20外圆面余量0.5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一、加工条件1、工件材料:45钢,b σ=670MPa2、机床:C610-1普通车床3、 刀具:刀片材料YT15,刀杆尺寸2516⨯mm ,r κ=45°'r κ=5°,︒=12ογ,︒=8οα,3s =λ°,m m 0.1r =∑,5-01=γ°,mm 3.0b 1=γ二、计算切削用量 1 半精车Φ301)背吃刀量p a :轴外圆面的加工余量为Z=0.5mm ,可一次加工,背吃刀量p a =1.25mm 。
1 锻件要求及工艺分析
1.1锻件零件图,如图1.1。
图1.1 锻件三维图1.2 冷锻件图,如图1.2。
图1.2 冷锻件图
1.3锻件切边工艺分析
由初步造型得出锻件体积为2mm 214658.305d v mm =,其外轮廓包容体的体积为23.1416.516.53328210.545b v x mm =⨯⨯=,从而可初步得出锻件形状复杂系数
14658.3050.5128210.545
d b v s v =
== 由锻件形状复杂系数查【1】表4-3得其形状复杂程度一般,代号2s ,根据零件材料查资料【1】得其材质系数为1M ,由锻件的体积以及材料密度得出锻件的质量:
314658.305
7.85/0.151000
d m v g cm kg ρ=⨯=
⨯=.
锻件材料为T10A 钢,采用热切边方式。
2 切边力的计算
根据[1]可知,切边力的计算公式为:
(1.6~2.0)b P F σ=
P 为切边力,N ;F 为剪切面积,2mm ;b σ为锻件在剪切状态下的强度极限,MPa 。
经UG 造型,然后分析计算出剪切面积F=2382.8321mm ,因为锻件采用冷切边查
/6991999GB T - 45钢600b MPa σ=。
将以上数值代入上式得:
22.0600382.8321 4.61046P KN T =⨯⨯=⨯=
3 切边凹模设计
3.1切边凹模结构设计
切边凹模有直刃式、斜刃式和堆焊刃口式,因为此锻件只需简单的切边处理,考虑到生产效率和模具的加工难易程度,采用直刃式凹模刃口,如图3.1。
图3.1 直刃口
3.2 切边凹模尺寸计算
3.2.1切边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查[2]表637,得出切边凹模计算原则,根据飞边的相关尺寸,飞边槽尺寸如图3.2。
图3.2 飞边槽尺寸图 得出凹模的相关尺寸如下: (1)刃口高度S 的计算:
刃口高度25S h =+ 2h —锻件飞边桥部高度,mm 。
代入数值得出: 1.65 6.6S mm =+=。
(2)刃口宽度b 的计算:
刃口宽度b 按飞边桥部宽度取,即b=8mm 。
(3)刃口凸台高度1h 、的计算:
刃口凸台高度1h 、一般比锻件飞边仓部高度大2~3mm ,即取1h 、=4.8+3=7.8mm 。
(4)模壁斜度的计算:
模壁斜度α一般取=3~7α︒︒,为便于锻件切边后落料,取=7α︒。
(5)保护凸台h 、的计算:
一般=h 、
飞边仓部高度,即=4.8h mm 、。
切边凹模具体尺寸如图3.3。
图3.3 刃口尺寸图
3.2.2 凹模模块外形尺寸确定
查[2]表11—2得凹模外形尺寸确定原则:
宽度1max 2(40~50)B B mm =+⨯。
根据锻件三维模型图经UG 计算后得出锻件
max max 147,310B mm L mm ==。
将max B 代入上式得出1B =227mm 。
长度1max 2(40~50)L L mm =+⨯,将max L 代入得出1390L mm =。
锻件为水平分模,而平分模面模块高度H=50mm 。
3.2.2 凹模模块外形尺寸确定
查[2]表11—2得凹模外形尺寸确定原则:
宽度1max 2(40~50)B B mm =+⨯。
根据锻件三维模型图经UG 计算后得出锻件
max max 52,75B mm L mm ==。
将max B 代入上式得出1B =152mm 。
长度1max 2(40~50)L L mm =+⨯,将max L 代入得出1175L mm =。
锻件为水平分模,而平分模面模块高度一般H=50mm 。
3.2.3 钳口设计
因为锻件在锻造过程中设计了钳口,故切边模也应设计钳口以方便放置钳口料。
查[1]11—3,由锻件棒料直径得出钳口尺寸min 40B =mm ,H=32mm 。
3.3.3切边凹模尺寸图,如图3.4。
图3.4 切边凹模尺寸图
4 垫板尺寸的确定
查[1]表11—15,由锻件的最大外形尺寸取垫板的具体参数为 A=120 B=70,结合其他参数绘制垫板尺寸如图4.1。
图4.1 垫板尺寸图
5 凹模模座尺寸的确定
因为锻件形状较为简单,且质量小于0.5kg ,故采用冷切边方式,在选用用螺钉紧固的冷切边模。
查[1]表11—17 查用螺钉紧固凹模的底座组合尺寸。
结合锻件外形尺寸,选用1号底座。
其具体尺寸为:
底座外形尺寸 装配尺寸 序号 B 1B 2B H h L K l 1 330
400
300
190
130
220
120
115
根据其规定尺寸可知从底座底面到垫板底面的高度H=40mm 。
6 切边冲头及加持器的设计
冲头加持器采用斜楔固定方式,查[1]表11—10取夹持器d=50mm,再结合表11—10得出其他尺寸。
d
H
L
B 1B
2h
a
1a 1h 1α α 50 120 130 150
70 50 22.5 42.5 24.5
5︒
5︒
其尺寸如图6.1。
图6.1 冲头加持器图
6.2.1 压力机的选择
根据2中计算出的切边力查[1]表11—9选择压力机的型号为K117A ,其最大封闭高度为340mm ,其最小封闭高度为140mm 。
6.2.2模具闭合高度计算
查[2]第九章模锻后续工序可知模具闭合高度的计算公式为:
min +15~20(15~20)H H mm H H H -≤≤--max 垫闭垫()
式中 min H 为压力机最小闭合高度; H 垫 为垫板的高度; max H 为模具最大闭合高度。
代入具体数值得出:
14020203402020mm H mm -+≤≤--闭
即 140300mm H mm ≤≤闭
为方便冲头的设计,及有足够的运动空间,且又需满足其闭合高度的校核,取
=300H 闭mm 。
6.2.3 切边冲头的具体尺寸计算
查[1]可知切边冲头的高度尺寸计算公式:
121h H h h S =--+
式中 1h 为切边凹模底座下支撑面到切边凹模刃口上平面高度; 2h 为当采用标准冲头夹持器市,为加持器高度; 1S 为冲头进入切边凹模深度,一般取110~15S mm =; H 为模具闭合高度,按压力机规格计算。
代入数值得出:
3004020505010150h mm
=----+=
查[1]11—7 可知切边模间隙,单边间隙取值为0.8mm~1.0mm 之间,取单边间隙为1.0mm 。
因为锻件形状较为简单,且不需很大的切边力,为简化冲头的形状,固采用简化冲头形式,其具体尺寸如图6.2。
图6.2冲头零件图
7 斜楔的设计
查[1]表11—23得出紧固冲头的斜楔尺寸如下: L=600;a=82,h=88,R=5;15;5αα=︒=︒。
其尺寸如图7.1 。
图7.1 斜楔尺寸图
8 卸料板及支撑管设计
8.1 支撑管尺寸确定
查[1]参考图11—44可知支撑管尺寸图,如图8.1。
图8.1 支撑管尺寸图
8.2 卸料板尺寸确定
为简化模具设计,初步确定卸料板为矩形卸料板,查[1]图11—43可知卸料板基本机构,结合切边冲头的尺寸,确定卸料板的尺寸。
1120
a a
==;
1120
b b
==;取A=300;中间冲头通过孔按冲头的尺寸确定,单边见习取1mm。
参考文献
[1] 吕炎主编. 锻模设计手册(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0.
[2] 郝滨海编著. 锻造模具设计简明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
[3] 姚泽坤主编.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2版).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9(2011.01重印).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