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浏览网页》教学设计五上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3
五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浏览网络资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网络浏览器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习惯。
3. 提高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网络浏览器。
2. 掌握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2. 如何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保护自己。
教学准备:1. 教学多媒体设备。
2. 校园网络。
教学内容:第一章:网络浏览器的基本使用1.1 认识网络浏览器1.2 打开浏览器1.3 输入网址1.4 浏览网页1.5 收藏网页第二章:搜索网络资源2.1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2.2 输入搜索关键词2.3 筛选搜索结果2.4 网络资源第三章: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3.1 寻找学习资料3.2 整理学习资料3.3 在线学习工具的使用3.4 自主学习计划制定第四章:网络信息筛选与整理4.1 判断信息价值4.2 筛选有用信息4.3 整理信息资料4.4 分享学习成果第五章: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5.1 学会保护个人信息5.2 识别网络陷阱5.3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5.4 遇到问题寻求帮助教学过程:第一章:网络浏览器的基本使用1.1 认识网络浏览器:教师向学生介绍网络浏览器的作用和功能。
1.2 打开浏览器:教师演示如何打开浏览器,学生跟随操作。
1.3 输入网址:教师讲解如何输入网址,学生进行实践。
1.4 浏览网页: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浏览网页,学生自主操作。
1.5 收藏网页:教师讲解如何收藏网页,学生进行实践。
第二章:搜索网络资源2.1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教师介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2 输入搜索关键词:教师讲解如何输入搜索关键词,学生进行实践。
2.3 筛选搜索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筛选搜索结果,学生自主操作。
2.4 网络资源:教师讲解如何网络资源,学生进行实践。
第三章: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3.1 寻找学习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寻找学习资料,学生自主操作。
《浏览网页》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页的基本概念和浏览网页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浏览网页、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网页的基本概念:网页、网站、等。
2. 浏览网页的方法和技巧:打开浏览器、输入、使用搜索框、切换标签页等。
3. 筛选和甄别网络信息:判断信息真实性、选择可靠来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浏览网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筛选和甄别网络信息。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判断信息真实性和选择可靠来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网页的基本概念和浏览方法。
2. 演示法:展示浏览网页的操作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浏览网页。
4.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筛选和甄别网络信息的经验。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台计算机,连接投影仪,用于演示浏览网页操作。
2. 准备一些关于网页的资料,用于讲解和实践。
3. 准备一些网络信息筛选和甄别的案例,用于讨论和分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网页,引起学生对浏览网页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网页的基本概念:解释网页、网站、等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网页浏览的基础知识。
3. 演示浏览网页的方法和技巧:在投影仪上展示如何打开浏览器、输入、使用搜索框、切换标签页等操作,边演示边讲解。
4. 学生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浏览网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筛选和甄别网络信息:讲解如何判断信息真实性、选择可靠来源等,并提供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浏览网页的技巧和筛选网络信息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打开浏览器,尝试浏览一些指定的网页,并记录下它们的。
2. 请学生使用搜索框,搜索一些特定的信息,并学会筛选和甄别搜索结果。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课后练习浏览网页,尝试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和浏览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网页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 学生能够理解超链接的作用和基本操作。
- 学生能够了解网页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和常见功能。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网页浏览器进行信息检索。
- 学生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和关键词。
- 学生能够有效地浏览和筛选网页信息。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维。
- 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意识。
- 增强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小学高年级至初中生,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准备1. 教师:PPT课件、教学视频、互动练习材料。
2. 学生: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网络连接。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网页基础与浏览1. 导入- 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对网页浏览的兴趣。
- 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网页吗?你们平时都怎么使用网页?”2. 讲授- 解释网页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导航栏、内容区、侧边栏等。
- 介绍网页浏览器的界面和常见功能,如后退、前进、搜索等。
- 演示如何使用网页浏览器打开网页、浏览信息、保存网页等。
3. 互动练习- 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操作,实际操作网页浏览器。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网页浏览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搜索引擎与信息检索1. 导入-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怎么在网页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吗?”2. 讲授- 介绍搜索引擎的概念和作用。
- 演示如何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
- 讲解关键词的选择和优化技巧。
3. 互动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搜索练习,教师提供指导。
- 学生分享搜索到的信息,教师点评。
4. 总结- 强调信息检索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互动等。
2. 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测试学生对网页浏览和搜索引擎的使用熟练程度。
五年级上册第7课浏览网页
教学目标:
1、了解网址收藏的意义及分类的方法;
2、了解信息的特征,能够根据需求甄别、捕获信息;
3、学会在信息浏览过程中捕获有价值的信息。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收藏夹管理所捕获的信息。
教学难点:
能根据需要甄别、捕获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生活中遇到好的、兴趣的东西时怎么办?
2、上网也有自己喜欢和兴趣的网站或网页:老师喜欢……学生喜欢……
二、收藏网页
1、记住网站的网址是件麻烦事,学生和老师打开班级主页。
归纳:麻烦
2、老师变魔术(老师打开收藏好的地址)
揭秘讨论:老师是如何把网页收藏起来的?
看书自学找答案
一个学生上台完成书上的方法
4、学生“收藏网页”任务,完成后广播展示学生成果
5、发现太长的网页名,改名
6、除了书上介绍的这种收藏网页的办法,还是其它方法吗?
7、一下子可以收藏几百个网页:导航网址大全。
8、讨论自己收藏和导航网址大全的优缺点。
三、保存网页
1、拔网线。
没有网络时,就打不开收藏的网页。
网页信息经常在更新
2、到底网页能不能保存到我们的电脑中呢?(能)让一个学生上来试着保存一个。
3、现场调查:保存网站的首页,有实际的意义吗?学生说明理由。
老师讲解
4、学生保存兴趣网页。
老师广播展示学生的成果
5、老师讲解其它保存类型
四、总结
1、总结:看书和买书做比喻,比较收藏网页和保存网页。
2、布置作业:整理收藏夹。
《浏览网页》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浏览器的启动与退出。
2. 输入网址、搜索关键词。
3. 网页的切换与浏览。
4. 收藏网页、设置主页。
5. 安全防护与网络素养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浏览器的使用方法、网络资源的搜索技巧。
2. 难点:收藏网页、设置主页、安全防护。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浏览器的基本操作。
2. 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重要性。
2. 教学演示:教师示范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讲解相关知识点。
3. 学生实践:分组进行任务驱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问题。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7. 安全防护与素养教育:讲解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抵制不良信息。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browser 的使用和网络资源搜索的掌握情况。
2. 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完成任务的情况,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以便进行教学调整。
七、教学资源:1. 网络环境:确保教室具备稳定的网络环境,以支持学生的上网操作。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browser 的使用方法。
3. 课后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浏览网页》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浏览器的基本功能,能够通过浏览器浏览网页。
2. 培养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教学重点:1. 浏览器的使用方法。
2. 搜索引擎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1. 搜索引擎的关键词选择和运用。
2. 快速获取所需信息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1. 准备一台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连接互联网。
2. 准备相关网页资料,如教育类、新闻类、娱乐类等不同类型网页。
3. 准备搜索引擎,如百度、搜狗等。
4.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的作用。
2. 讲解演示教师讲解浏览器的打开方法,演示如何通过浏览器访问网页。
引导学生掌握浏览器的基本功能,如前进、后退、刷新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使用浏览器打开教师提供的不同类型网页,如教育类、新闻类、娱乐类等。
4. 教学反馈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浏览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解答。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浏览器掌握情况。
2. 讲解演示教师讲解搜索引擎的基本操作,如如何输入关键词、如何筛选搜索结果等。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指定信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教学反馈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搜索引擎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解答。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使用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浏览感兴趣的网页,了解时事新闻、学习知识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否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
3. 学生对互联网使用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浏览器和搜索引擎。
《浏览网页》优秀教案范文第1篇:《浏览网页》优秀教案范文[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会浏览网页的方法。
(2)学会移动文件(文件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以教师演示讲授、引导启发和同学讨论尝试、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会在因特网上浏览有用的网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导入展示的精美网页激发同学学习浏览网页的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同学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在保管图片的自主探究中,培养同学发现问题并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同学的自学能力。
[课时布置]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浏览网页和移动文件(文件夹)的方法。
难点:保管网页后应该有两个文件,复制*作和移动*作的区别。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同学活动导入广播展示一些精美的网页。
觉得这些网页怎么样?想保存下来吗?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浏览图片,浏览文字,那可以浏览整个网页吗?(出示课题)看屏幕同学回答浏览网页回忆一下我们前面学习的浏览图片和浏览文字的方法,谁愿意上来试一试浏览这个网页?同学演示,师做必要指导。
我们来看看保管好的网页,和前面浏览文字的文件有什么不同吗?出现了两个文件,一个是网页文件,一个是同名文件夹。
这个文件夹里有些什么文件?假如这个文件夹不见了,或者网页文件放到了其他文件夹里,又会怎样?(假如有同学发生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由同学提出)自身尝试一下,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把你的交流结果告诉大家。
讨论保管网页的要领。
好,下面同学们自身来试一试,查找我们南京一个景点的网页,然后把网页保管到“我的文档”里。
师生解决*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生演示,其他观看同学尝试*作并讨论交流同学*作练习同学提问移动文件和文件夹(打开网页文件夹,用缩略图方式显示图片)这是刚才浏览的网页中的图片,很漂亮,老师很喜欢,想把它放入自身的文件夹里,可以怎么办呢?(复制文件)怎样复制呢?谁愿意演示给大家看看?(师提醒复制文件之前要先做什么*作——选定)(板书:选定-复制-粘贴)假如我这些图片都想要,那是不是要一张一张复制呢?(全部选中)假如有同学会,请同学来教,假如都不会老师进行教学:老师给你们两个秘密武器,它们是shift、ctrl。
五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浏览网络资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网络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查找和筛选网络信息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浏览器的打开与关闭。
2. 网页的切换与前进后退。
3. 搜索框的使用。
4. 搜索指定信息。
5. 收藏网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浏览器的使用方法,搜索框的运用,收藏网页。
2. 教学难点:搜索指定信息,筛选有用信息。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操作实践。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解网络浏览器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浏览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2. 基本操作教学:演示浏览器的打开与关闭,网页的切换与前进后退,搜索框的使用。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4. 搜索技巧讲解: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关键词搜索指定信息,筛选有用信息。
5. 收藏网页:讲解如何收藏喜欢的网页,方便下次访问。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信息素养。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搜索任务,让学生课后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操作熟练度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2.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其搜索技巧和信息筛选能力。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发现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拓展1. 指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其他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如Chrome、Safari 等。
2. 教授学生如何设置浏览器主页,快速访问常用网站。
3. 引导学生学习浏览器的安全使用技巧,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八、教学资源1. 网络环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access to the internet。
第5课浏览网页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因特网的应用。
2.认识浏览器组成。
3.掌握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学习上网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上网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掌握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上因特网浏览网页吗?因特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我们可以在因特网上浏览各种信息,获取我们需要的资源。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遨游网络海洋。
二、新授活动一:启动浏览器,进入网站1.创设情境,提出任务那么谁来告诉老师你现在最想到网上干什么?刚才很多同学说到了想上网了解一些信息。
提出要上网了解“旱灾”的任务。
2.学生介绍怎样上网(1)我们这里的电脑都是可以上网的,我们班有哪些同学以前已经上过网了?还有一部分同学还没上过网,下面我们就有请XXX同学来为我们介绍怎样上网。
(2)学生汇报(3)介绍浏览器观察书P24页的图1,找到: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网页浏览窗口。
(4)我们还能从哪里打开浏览器?(教师介绍其他打开的方法)(5)要双击浏览器的快捷方式才能进入。
(6)介绍网址及含义(7)介绍输入网址时的注意事项及中国科普博览的网址。
/输入网址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不能输错一个字母,按“Enter”键。
(8)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进不了的同学可以请组内已经进入的同学帮一下忙。
小结2.试一试打开以下网站://活动二:浏览首页信息1.什么是首页打开一个网站时见到的第一个网页称为这个网站的“首页”。
2.试一试打开“中国少年先锋队”网站的首页,如书上P27图3所示。
3.了解网站的组成自学书上P27页的内容,思考:网站导航的下方是由什么组成?4.试一试完成书上P28页上的试一试题目。
活动三:浏览网页信息1.网站的组成网站就是由许多网页组成的。
2.做一做:浏览“中国儿童文学网”网页信息。
①发现并介绍链接。
②讲解打开链接的方法。
③介绍工具栏中的“后退”和“前进”按钮的使用。
学生上机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试一试浏览央视国际网站()的信息。
五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浏览网络资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网络浏览器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搜索、筛选和整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章:网络浏览器的基本使用1.1 认识网络浏览器1.2 打开和关闭浏览器1.3 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第二章:搜索网络资源2.1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2.2 输入搜索关键词2.3 筛选和整理搜索结果第三章:保存网络资源3.1 学会保存网页3.2 网络文件3.3 整理文件第四章:网络信息的安全与道德4.1 认识网络安全4.2 学会保护个人信息4.3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第五章: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5.1 寻找学习资料5.2 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学习5.3 分享学习心得教学过程:第一章:网络浏览器的基本使用1.1 认识网络浏览器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教学步骤:介绍网络浏览器的概念和作用,展示主流浏览器如Chrome、Firefox 等,让学生初步认识。
1.2 打开和关闭浏览器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教学步骤:讲解如何打开和关闭浏览器,操作演示,学生跟随操作。
1.3 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教学步骤:指导学生进行网页浏览,学习前进、后退、刷新等基本操作。
第二章:搜索网络资源2.1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教学步骤:介绍搜索引擎的概念和作用,展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2.2 输入搜索关键词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教学步骤:指导学生输入搜索关键词,进行实践操作。
2.3 筛选和整理搜索结果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教学步骤:指导学生如何从搜索结果中筛选和整理有用的信息。
第三章:保存网络资源3.1 学会保存网页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教学步骤:介绍保存网页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演示。
3.2 网络文件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教学步骤:指导学生网络文件,学习保存和整理文件的方法。
3.3 整理文件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教学步骤:指导学生如何整理文件,建立合适的文件夹,方便查找和管理。
课题:第1课用浏览器上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IE浏览器并学会启动IE浏览器
2、访问网站和浏览网站
教学时间: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用IE浏览器访问和浏览网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目前,许多机构或个人都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也叫站点。
访问这些网站时,可以获取各类信息,接受多种服务。
要访问因特网上的网站,一般需要浏览器软件。
常用的浏览器软件有许多种,如Internet Explorer、Mozilla Firefox、Navigator、Opera等,下面以Internet Explorer软件为工具,介绍一些上网的基本操作和初步知识。
二、讲授新课
1、启动IE浏览器
启动计算机后,双击桌面上的IE图标,或单击任务栏左侧的IE按钮,就可以启动IE浏览器,打开它的窗口了。
见书2页
提示: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再单击程序选项,打开下一级菜单,然后单击Internet Explorer命令,也可以打开IE浏览器的窗口。
2、访问网站
因特网上的每个网站都有自己的网址,启动浏览器后,在地址框里输入网址并敲回车键,就可以访问相应的网站了。
教师演示
一般说来,访问一个网站时,窗口中出现的第一个网页是这个网站的首页。
网页的内容比较多时,窗口中只能显示其中的一部分,拖动窗口滚动条上的滚动块,还可以看到网页中的其他内容。
3、浏览网站
除了首页以外,一个网站往往还有许多网页,可以通过超链接访问它们。
三、课后练习
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内容
四、小结
五、课后反思。
第5课浏览网页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掌握IE的基本使用方法技能目标:掌握因特网上查找信息、浏览信息的基本方法;培养同学们初步收集、检索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浏览信息、获取知识,激发同学们学习因特网的兴趣。
教学重点1掌握窗口的组成。
2掌握浏览网页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关键字搜索信息。
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关键字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方法2探索学习法3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近年来,我国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文化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个人电脑,网络也由旧时的王谢堂前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足不出户,鼠标轻轻一点,你就可以浏览到世界各地的信息,就可以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聊天,你还可以给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发E-mai。
网络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快捷与方便。
今天我们就开始你网上家园的建设之路。
二、小组分工、合作学习活动一:启动浏览器,进入网站(一)介绍基本概念:浏览器浏览因特网的信息,需要一个专门的软件,叫浏览器。
常用的浏览器软件有InternetEorer,简称IE浏览器。
1做一做启动浏览器,进入中国科普博览网站:1浏览首页信息2浏览网页信息学习如何进入网站师:带学生认识浏览器IE:对IE窗口的具体认识生:练习进入两个网站:2试一试:浏览“中国儿童文学网”网页信息。
作业:浏览央视国际网站:的信息回答:在该网站中有几个栏目查看每个栏目名称与栏目中的文字标题内容的对应关系活动二:浏览首页信息1问:什么是首页自读课文第28页内容。
2试一试:打开“中国少年先锋队”网站的首页。
数数在该网站中有几个栏目查看每个栏目名称与栏目中的文字标题内容的对应关系,体会栏目分类的作用。
活动三:浏览网页的信息1问:什么是网页自读课文第28页内容。
2网页中有哪些媒体信息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
3做一做,浏览“中国儿童文学网”网页信息。
启动IE输入网址,按Enter键打开“外国童话故事”栏目单击“老妈妈”文字链接……(指导学生)4试一试,浏览央视国际网站()的信息。
浏览网页
【教学内容】:闽教版2016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7课《浏览网页》
【教学目标】:1、知道IE浏览器的窗口组成,能运用IE浏览器登录网站,浏览网站首页、见面信息内容。
2、认识首页中栏目与导航的设置,知道网页中超链接的作用,能通过导航栏
目打开所链接的网页,查看网站的网页信息。
3、学会IE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网站首页的导航栏浏览网站的见面信息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网站首页与网站信息间的组织关系。
【教学准备】:演示课件、多媒体广播控制系统、微课、适合青少年学习的网站网址,各种学习网站的截图。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课(3分钟)
1、谈话:生活中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信息产生。
报纸、杂志、电视等都是传播信息的媒体,但是这些媒体传播信息的及信息量与互联网是无法相比的。
要想从因特网上获取有效信息,首先要学会浏览网页,只有掌握浏览网页的方法与技巧,才能更好地浏览因特网上丰富多彩的信息。
今天我们就学习浏览网页的方法。
2、出示课题:浏览网页。
二、启动浏览器,认识界面(5分钟)
1、讲解:浏览因特网的信息,需要一个专门的工具软件,叫浏览器。
常用的浏览器软件有Internet Expolrer(简称IE浏览器)、360浏览器、世界之窗、腾讯TT等等。
一般情况下在桌面上可以找到这些浏览器的图标。
2、引导学生在电脑桌面上找出自己认识的浏览器图标。
3、演示:请个别同学上台打开IE浏览器,说一说自己的操作方法。
4、演示讲解:启动浏览器的操作方法。
(1)方法一:双击桌面上IE浏览器图标。
(2)方法二:右击桌面上IE浏览器图标,再单击打开。
(3)方法三:单击“开始”“程序”“Internet Explorer命令”。
5、引导学生观察IE浏览器窗口由哪些部分组成部分,并说说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6、演示:
7、提示:进入网站输入网址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不能输错,错了就进不了网站。
三、浏览网站首页(5分钟)
1、提问:平时看杂志、书籍时通过什么方法最快找到每一篇的内容?
2、讲解:书籍、杂志可以通过目录很快找到每一篇的内容。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地浏览网站上的信息内容呢,请跟老师一起学习。
3、演示:引导观察刚才打开的“中国科普博览”网站首页,让学生说一说从哪找到网站的名称。
4、介绍网站首页信息组成:
5、小结:一般的网站首页的最上方有网站的名字和标语。
在网站名字的下方,是网站导航,由网站的信息栏目名称组成,网站的信息越丰富,需要导航的信息栏目就越多。
在导航的下方是见面内容的主体,由文字标题与图片组成。
由于网站信息比较多,为了便于果查看,一般都会根据内容分类成若干个栏目。
四、浏览网页信息(13分钟)
1、布置任务:(课件出示以下自学提纲)带着以下问题边阅读教材第三世界国家9页至第40页的“浏览见面信息”,边动手试一试。
(1)移动鼠标指针会有什么变化。
(2)打开“中国科普博览”网站导航栏中的“生命奥秘”网页进行浏览。
(3)在“生命奥秘”网页中找到“海洋生物”四个字,并单击打开“海洋生物”网页进行浏览。
(4)试一试,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地退回到上一个已经浏览过的网页,有什么时候办法可以前进到下一个已经浏览过的网页。
(5)如何从网页回到网站首页?
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现场指导。
2、检查学习情况:
(1)让学生逐一回答以上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超链接。
(3)补充“刷新”按钮的操作方法及作用。
3、小结:本部分内容主要学习通过网页中的超链接浏览网页信息,学会使用工具栏中的“后退”、“前进”按钮。
4、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评价。
五、快速打开以前登录的网站(5分钟)
1、过渡:IE浏览器有“过目不忘”的功能,能够帮助我们自动记住近期访问过的网站和打开过的网页。
2、演示讲解:
方法一:单击IE浏览器的地址栏右边的三角形下拉按钮,打开地址栏的下拉列表,看到的就是曾经在地址栏中输入并访问成功的网站网址。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中的“历史”按钮,在浏览器的左边浏览“历史记录”窗口,按日期列出曾经登录过的网站网址和浏览过的网页标题。
3、引导学生尝试练习。
根据方法一和方法二找到刚才浏览过的网页并打开。
六、收藏网页(3分钟)
1、提问:有什么时候方法可以收藏自己喜欢或者经常要访问的网站?
2、引导学生回答,并作出点评。
3、引导学生打开“中国科普博览”网站的首页,找找菜单栏中的“收藏”命令。
4、演示讲解:单击菜单栏中的“收藏”命令,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添加到收藏夹”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七.动手操作(5分种)
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
八.总结评价(2分钟)
1、总结: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2)提出希望:只要我们学会浏览网页的方法,就可以在因特网信息海洋中自由遨游。
2、评价:
打开UMU互动平台,进行本节课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