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时跟踪检测(三)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 格式:docx
- 大小:127.92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高效演练·跟踪检测1.(2016·唐山模拟)现有A、B、C、D、E、F六种位于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元素C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F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___区;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化合物BA2D2蒸气293 K时,理论测算密度为 2.0 g·L-1,实际密度为 2.5 g·L-1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D2中E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ED2易溶于水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ED2与水极性相同②ED2可以与水反应(4)有人推测化合物CA5的存在,该化合物中含有化学键的可能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的一种核素的原子核内不含中子,则A是H;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则B是6号元素C;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则C是N;D单质之一为淡蓝色气体,可阻挡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则D是O;E位于短周期,基态原子M层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则E是S;F元素的一种氧化物M可用作油漆颜料,与某单质反应可应用于焊接钢轨,则F是Fe。
(1)7号元素N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图是;F元素是Fe,位于周期表第4周期第Ⅷ族,因此位于d区;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就越大,但是由于氮原子核外电子处于其电子层的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失去电子比O还大,所以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
(2)化合物BA2D2的结构简式是HCOOH,蒸气293 K时,理论测算密度为2.0 g·L-1,实际密度为2.5 g·L-1的原因是甲酸分子是极性分子,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物质的密度升高。
学业分层测评(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是形成元素周期系的根本原因B.周期序数越大,该周期所含金属元素越多C.所有区的名称均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号D.周期表共18个纵列,可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1个Ⅷ族,1个0族【解析】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答案】 C2.闪烁着银白色光泽的金属钛(22Ti)因具有密度小、强度大、无磁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医学等领域,号称“崛起的第三金属”。
已知钛有48Ti、49Ti、50Ti等核素,下列关于金属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导学号:90990016】A.上述钛原子中,中子数不可能为22B.钛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C.钛的不同核素在周期表中处于不同的位置D.钛元素是d区的过渡元素【解析】48Ti、49Ti、50Ti等核素的中子数分别为26、27、28,故A叙述正确;22Ti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24s2,因此钛是d区第四周期的过渡元素,故B、D 叙述正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其质子数决定,钛的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在周期表中的同一位置,故C叙述不正确。
【答案】 C3.已知某元素的+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第ⅣA族,p区B.第四周期第ⅡB族,s区C.第四周期第Ⅷ族,d区D.第四周期第ⅡA族,s区【解析】该元素为Ca,处于第四周期ⅡA族,s区。
【答案】 D4.外围电子构型为4f75d16s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应是()A.第四周期第ⅦB族B.第五周期第ⅦB族C.第六周期第ⅦB族D.第六周期第ⅢB族【解析】最大能层数为6,所以在第六周期。
由5d16s2知在第ⅢB族。
【答案】 D5.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是第一列,稀有气体是第18列。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进一步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认识元素周期表中区的划分。
3.能够对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推断。
[基础·初探]1.碱金属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周期系的形成(1)随着元素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每到出现碱金属,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电子层,随后最外层上的电子逐渐增多,最后达到8个电子,出现稀有气体;然后又开始由碱金属到稀有气体,循环往复形成了周期系。
(2)元素形成周期系的根本原因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1)外围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什么位置?据此分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与周期表位置有何关系?【提示】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ⅢA族。
元素能级中最高能层序数=周期序数,主族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数=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主族序数。
(2)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ⅤA族,你能否据此书写出该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式?【提示】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3,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3)原子序数1~36的某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该元素可能属于哪一族?【提示】0族(He)、ⅡA族、ⅡB族、ⅢB族、ⅣB族、ⅤB族、ⅦB族、Ⅷ族。
[认知升华]1.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关系(1)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①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价电子总数=最高正价(O、F除外)。
②同主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相同,价电子全部排布在ns或nsnp轨道上。
(2)稀有气体的价电子排布为1s2或ns2np6。
(3)过渡元素(副族和Ⅷ族)(第四周期为例)的价电子排布。
①ⅢB→ⅦB族:族序数=价电子数=原子最外层ns电子数+次外层(n-1)d 电子数=最高正价。
②Ⅷ族:原子最外层ns电子数+次外层(n-1)d电子数之和分别为8、9、10。
章末综合测评(三)晶体结构与性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可燃冰”是一种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的结晶水合物(CH4·n H2O)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氧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高压下形成了类似冰的透明晶体,这就是“可燃冰”。
这种可燃冰的晶体类型是()A.离子晶体B.分子晶体C.原子晶体D.金属晶体【解析】可燃冰实际上是冰晶体的空腔内容纳甲烷分子,故该晶体为分子晶体。
【答案】 B2.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有关的判断错误的是()B.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不一定都形成8电子结构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D.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解析】在金属晶体中就含有金属阳离子,A错;在HCl中H原子形成的是2电子结构,B正确;CO2是分子晶体,而SiO2是原子晶体,C正确;常温下为固体的硫黄形成分子晶体,而常温下为液体的Hg形成金属晶体,D正确。
【答案】 A3.下表给出几种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与表中数据相吻合的是()A.AlCl3B.SiCl4晶体属于原子晶体C.AlCl3晶体是典型的离子晶体D.MgCl2在晶体中有分子存在【解析】观察AlCl3的熔点和沸点可看出沸点要低于熔点,可以升华,A 正确;从表中看SiCl4的熔点是-70 ℃,由此看出熔点低,属于分子晶体的特征,B错;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应该较高,而AlCl3的熔、沸点不高,肯定不属于典型的离子晶体,C错;MgCl2熔、沸点均很高,不可能是分子晶体,故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D错。
【答案】 A4.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涂有薄薄一层石蜡的云母片的反面,熔化了的石蜡成椭圆形,这是因为()A.云母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不均匀B.石蜡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不均匀C.石蜡具有各向异性,不同方向导热性能不同D.云母具有各向异性,不同方向导热性能不同【解析】云母是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在不同方向的导热性不同,使得熔化的石蜡成椭圆形。
姓名,年级:时间:课时作业3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基础]1.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目前发现的所有元素占据了周期表里全部位置,不可能再有新的元素被发现B.按原子的电子排布,可将周期表分为5个区C.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2.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ⅤA族,则该元素的名称和价电子排布式均正确的是()A.砷,4s24p3B.溴,4s24p5C.磷,4s24p3 D.锑,5s25p33.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存在的区域为( )A.只有s区B.只有p区C.s区,d区和ds区 D.s区和p区4.下列各组元素属于p区的是( )A.原子序数为1、2、7的元素B.O、S、PC.Fe、Ar、ClD.Na、Li、Mg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金属元素都分布在d区和ds区B.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分布在s区C.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s区均为金属元素6.如下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和X代表原子序数),其中X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5的是( )7.最活泼的金属、最活泼的非金属、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价电子排布为5d106s2)分别位于下面元素周期表中的()A.s区、p区、ds区B.s区、p区、d区C.f区、p区、ds区D.s区、f区、ds区8.具有以下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原子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的原子C.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D.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9.某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价电子数为5,并且是同族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关于该元素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4s2B.该元素为ⅤC.该元素为ⅡA族元素D.该元素位于d区10.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对应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A.两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上全部都是s电子B.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能级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D.原子核外的M层上的s、p能级上都填满了电子,而d 轨道未排电子的两种原子11.钛号称“崛起的第三金属”,因具有密度小、强度大、无磁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医学等领域。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化学总复习第1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对应学生用书P287)1.下列表示钠原子的式子中能反映能级差别和电子自旋状态的是( )解析:选D 只有轨道排布式(电子排布图)才能反映出电子的自旋状态。
2.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A.ⅤB族B.ⅢB族C.Ⅷ族D.ⅤA族解析:选C 由离子的电子排布式可推出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价电子排布为3d64s2,因为共有8个价电子,所以为Ⅷ族。
3.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 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D.1s22s22p63s23p64s24p2→1s22s23s23p64s24p1解析:选B 由于B项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中3p3为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因此失去一个电子比较困难,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故选B。
4.元素周期表可以划分为5个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s区全部是金属元素B.p区全部是非金属元素C.d区内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必为(n-1)d1~10n s2D.除ds区外,以最后填入电子的轨道能级符号作为区的符号解析:选D A项,H为非金属;B项,p区左下角元素为金属;C项,d区内Cr为3d54s1。
5.(2014·黄山质检)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C.电负性:④>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解析:选A ①~④四种元素分别为S、P、N、F,第一电离能F>N、P>S,又由于第一电离能N>P,所以A项正确;原子半径N>F,故B项错误;电负性应S>P,即①>②,故C项错误;F无正化合价,N、S、P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5、+6、+5价,故应为①>③=②,D项错误。
原子结构与性质选修三nnm个和+次外层分别有(个和(2)-5)Y1.已知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分别有个电子,m个电子,据此推断:;其电子排布式分别为)和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X和Y分别是________(1)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其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图分别为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2)X、Y元素原子中的电子分别占据的轨道数为。
、________(3)X、Y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________ 种。
种、________(4)X、Y元素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分别为________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36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C、D、2.已知A、B、电子数相电子数与p倍,B原子基态时sA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个能级且全部充满电子,的基态原子核外有6等,C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D E原子基态时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多的。
________区。
,E在 (1)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________的电负性大小顺序(填元素符号,下同、(2)AB、C 。
________ 。
________,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3)D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试回答下列3 问题:。
号元素,请写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元素p为26(1) ______________。
(2)d与a反应的产物的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3)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p(4)o、元素 o pI 717 759 电离能11- I/kJ·mol1 509 1 561 2I3 2482 95732+2+II对此,po可知,比较两元素的、气态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再失去一个电子难。
课时跟踪检测(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对于Fe的下列电子排布,哪个正确()解析:选A 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63p63d64s2,据洪特规则可知A正确。
2.下列能级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3s3p3d4s B.4s4p3d4dC.4s3d4p5s D.1s2s3s2p解析:选C A项,3d>4s;B项,4p>3d;D项,3s>2p。
3.下列微粒中,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的是()A.Na+B.Mg2+C.Cl-D.Br-解析:选C该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为18,Cl-符合。
4.一个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最可能的价态是()A.+1 B.+2C.+3 D.-1解析:选C据题意可知该元素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23p1,由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价电子数可知该元素为+3价。
5.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氮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解析:选A基态原子的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分布时,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并且自旋方向相同。
6.下列微粒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A.O:1s22s22p4B.P:1s22s22p63s23p3C.Fe:1s22s22p63s23p63d64s2D.Mn:1s22s22p63s23p63d54s2解析:选D A项,O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2;B项,P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3;C项,Fe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4;D项,Mn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5。
7.某基态原子的第4电子层有3个电子,则第3电子层的电子数有()A.2个B.8个C.10个D.18个解析:选D第4电子层有3个电子,按能量最低原则,第3电子层各能级应充满电子,即3s2、3p6、3d10,共有18个电子。
8.电子在一个原子的下列能级的原子轨道中排布时,最后排布的是()A.n s B.n p C.(n-1)d D.(n-2)f解析:选B按照能级顺序,电子在原子轨道上排布顺序为n s(n-2)f(n-1)d n p,即最后排布在n p轨道。
课时跟踪检测(六)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A .CH 2OB .P 4C .CF 4D .NCl 3解析:选A P 4为空心正四面体形,CF 4为正四面体形,NCl 3为三角锥形,只有A 项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电子对的是( )A .H 2OB .H 3O +C .NH 3D .NH +4解析:选D H 2O 有2对孤电子对,H 3O +和NH 3有1对孤电子对,NH +4没有孤电子对。
3.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的是( )①CH 4 ②NH 3 ③CF 4 ④SiH 4 ⑤C 2H 4 ⑥CO 2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④⑤D .①③⑤ 解析:选B C 与Si 价层电子都是n s 2n p 2结构,在CH 4、CF 4、SiH 4分子中,C 、Si 原子参与成键时都是形成了四个共价单键,故它们的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形。
而NH 3、CO 2、C 2H 4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别是三角锥形、直线形、平面形。
4.用VSEPR 模型预测下列分子构型与H 2O 相似,都为V 形的是( )①OF 2 ②BeCl 2 ③SO 2 ④CO 2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解析:选C OF 2中价层电子对数为2+12(6-2×1)=4,其VSEPR 模型为四面体形,因含2对孤电子对,故分子构型为V 形;SO 2价层电子对数为2+12(6-2×2)=3,其VSEPR 为平面三角形,含有一对孤电子对,分子构型为V 形;BeCl 2、CO 2中,中心原子价电子全部成键,是直线形。
5.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NO -3的立体构型( )A .正四面体B .V 形C .三角锥形D .平面三角形 解析:选D NO -3中,中心原子N 上的价层电子对数为12×(5+1)=3,VSEPR 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又因为其孤电子对数为0,即价层电子对全部用于形成σ键,故NO -3为平面三角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同步练习及解析目录1.1 原子结构.doc1.1.1 能层、能级、构造原理1.1.2 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2.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2.2 元素周期律第1章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2.1.1 共价键2.1.2 键参数等电子体2.2 分子的立体构型2.2.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2.2 杂化轨道理论2.2.3 配合物理论简介2.3 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2.3 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范德华力和氢键2.3.4 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第2章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3.1.1 晶体与非晶体3.1.2 晶胞3.2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3.2.1 分子晶体3.2.2 原子晶体3.3 金属晶体3.3.1金属键、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doc3.4 离子晶体3.4.1 离子晶体、晶格能第3章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1.1 原子结构基础落实知识点1 能层、能级、构造原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级就是电子层B.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C.同一能层中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D.不同能层中的s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2.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依次为1、3、5、7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3.下列各项中,前面的能级先填入电子的是①3d和4s ②4p和5s ③5s和4d ④5p和4d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知识点2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4.下列电子排布图能表示氮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A.B.C.D.5.具有如下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相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主族的是A.3p亚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和4p亚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B.3p亚层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和4p亚层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的原子D.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的原子6.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B.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5的原子D.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原子知识点3 原子光谱、电子云与原子轨道7.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
课时跟踪检测(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某元素简化电子排布式为[Xe]4f46s2,其应在()A.s区B.p区C.d区D.f区解析:选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区,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后一个电子所进入的能级,因最后一个电子进入f能级,所以该元素为f区元素。
2.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ⅦB族B.第三周期ⅡB族C.第四周期ⅦB族D.第四周期ⅡB族解析:选D该元素的最大能层数为4,应位于第四周期,3d和4s电子数之和为12,应在第12列,是ⅡB族。
3.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s区的是() A.Fe B.MgC.Al D.La解析:选B周期表在分区时,依据最后一个电子所进入的能级来分,若最后一个电子进入s轨道则为s区。
A项Fe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为d区;B项Mg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为s区;C项Al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为p区;D 项La为镧系元素,属于f区。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区都是金属元素B.s区都是主族元素C.稀有气体在ds区D.所有非金属元素都在p区解析:选B s区包括第ⅠA族和ⅡA族,第ⅠA族中含有氢元素,A项错误,B项正确;稀有气体属于p区元素,C项错误;氢元素在s区,故D项错误。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①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②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③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④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非金属元素中氢在s区,其余非金属均分布在p区;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均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
6.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基态原子中共有3个电子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8个电子解析:选B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原子中共有39个电子,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M能层有18个电子。
7.下列各组中的X和Y两种原子,在周期表中一定位于同一族的是()A.X原子和Y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B.X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Y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C.X原子2p能级上有三个电子,Y原子的3p能级上有三个电子D.X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Y原子核外N层上也仅有两个电子解析:选C A项,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不一定在同一族,如Na和Cu的最外层都是一个电子,但是Na在ⅠA族,而Cu在ⅠB族,错误;B项,X原子是He,在0族,Y 原子是Be,在ⅡA族,错误;D项,X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X是镁原子,在ⅡA 族,N层上也仅有两个电子的原子除了ⅡA族的钙原子,还有锌、铁等原子,错误。
8.闪烁着银白色光泽的金属钛(22Ti)因具有密度小、强度大、无磁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医学等领域,号称“崛起的第三金属”。
已知钛有48Ti、49Ti、50Ti 等核素,下列关于金属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钛原子中,中子数不可能为22B.钛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C.钛的不同核素在周期表中处于不同的位置D.钛元素是d区的过渡元素解析:选C48Ti、49Ti、50Ti等核素的中子数分别为26、27、28,A正确;22Ti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24s2,因此钛是d区第四周期的过渡元素,故B、D叙述正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其质子数决定,钛的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在周期表中的同一位置,故C叙述不正确。
9.金、银、铜、铁、铝和钛均是人类大量生产和使用的金属。
试回答与上述金属原子结构有关的问题:(1)上述金属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有________。
(2)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
基态钛原子外围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态金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5d106s1,试判断金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4)已知Ag与Cu位于同一族,则Ag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________区(填“s”、“p”、“d”、“f”或“ds”)。
解析:(1)铝属于主族元素,其余属于过渡元素。
(2)钛位于第四周期第ⅣB族,外围电子排布为3d24s2。
(3)金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5d106s1,应位于第六周期第ⅠB族。
(4)Ag位于第五周期第ⅠB族,外围电子排布为4d105s1,属于ds区。
答案:(1)铝(2)(3)六ⅠB(4)ds10.某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1,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完成下列各题:(1)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周期,该周期中元素种数是__________。
(2)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_族,该族的非金属元素种数是____________。
(3)试推测该元素处于周期表的____________区,该区包括的族有__________。
解析:根据元素原子有4个电子层容纳了电子,则该元素处于第四周期,该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4s1~23d1~104p1~6,故共有18种元素;根据轨道能量顺序和族的相对顺序可以确定该元素位于第ⅢA族,本族元素只有一种非金属元素——硼;根据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4s24p1可以确定该元素位于p区,由该区元素的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n s2n p1~6,可以确定所包括元素族的种类是第ⅢA~ⅦA族、0族。
答案:(1)四18(2)ⅢA 1(3)pⅢA~ⅦA族、0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是形成元素周期表的根本原因B.周期序号越大,该周期所含金属元素越多C.所有区的名称均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号D.周期表共18个纵列,可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1个Ⅷ族、1个零族解析:选C C中,除ds区外,区的名称均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号。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元素都分布在d区和ds区B.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分布在s区C.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s区均为金属元素解析:选C s区除H外均为金属元素,A、D项错误;He、Zn等虽然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却不是s区元素,B项错误;周期表中ⅢB族~ⅡB族为过渡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C项正确。
3.已知元素原子的下列结构或性质,能确定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是()A .某元素原子的第二电子层电子排布图为B.某元素在某种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4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为6D.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5s25p1解析:选D A中只能说明该元素的L层有8个电子;B项,非金属元素有多种化合价,+4价不一定是其最高化合价;C项,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只能确定族序数,不能确定周期数;D项,可确定该元素在第五周期ⅢA族。
4.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n-1)n p(n+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B.Y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ⅥA族C.X元素所在周期中所含非金属元素最多D.Z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解析:选A因为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中出现了n p能级,故其n s能级已经排满且只能为2个电子,则n-1=2,n=3,即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4,A项错误,B项正确;Y为S元素,X为F元素,第二周期所含非金属元素最多,C项正确;Z为As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D项正确。
5.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的前列,例如曾被选为我国年度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一项成果就是合成一种一维的纳米材料,其化学式为RN。
已知该化合物中与氮粒子结合的R n+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63d10,则R位于元素周期表的()A.第三周期ⅤA族B.第四周期ⅢA族C.第五周期ⅢA族D.第四周期ⅤA族解析:选B由化学式RN知R为+3价,R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63d10,R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1,位于第四周期ⅢA族。
6.最活泼的金属,最活泼的非金属,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价电子排布为5d106s2)分别位于下面元素周期表中的()A.s区、p区、ds区B.s区、p区、d区C.f区、p区、ds区D.s区、f区和ds区解析:选A如果考虑放射性元素,最活泼的金属是Fr,如果不考虑放射性元素,最活泼的金属是Cs,而Cs和Fr都属于第ⅠA族元素,位于s区;最活泼的非金属是F,位于p区;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为Hg,Hg属于过渡元素,其价电子排布为5d106s2,可知Hg 属于第六周期第ⅡB族元素,位于ds区。
7.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表和周期的划分时提出了以下观点:①周期表的形成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②元素周期表中ⅠA族元素统称为碱金属元素;③每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均是从n s1开始至n s2n p6结束;④元素周期表的每一周期元素的种类均相等;⑤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和1s22s22p63s23p3的两元素的原子位于同一周期;⑥周期序号越大,该周期所含金属元素一般越多。
你认为正确的是()A.①⑥B.①②③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⑤解析:选A①元素周期表的形成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而核外电子排布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正确;②ⅠA族元素除氢元素之外称为碱金属,错误;③第一周期的元素原子价电子排布从1s1开始到1s2结束,错误;④随着周期数的增多,元素种类有增多的趋势,错误;⑤1s22s22p3位于第二周期,而1s22s22p63s23p3位于第三周期,错误;⑥从元素周期表上不难看出,随着周期数的增多,该周期所含金属元素的种数增多,正确。
8.已知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下图实线表示元素周期表的边界。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为几个区:s区、p区、d区、ds区等。
除ds区外,其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号。
(1)请在表中用实线画出s区、p区、ds区的边界线,并分别用阴影和表示d区和ds区。
(2)有的同学受这种划分的启发,认为d区内第6、7纵行的部分元素可以排在另一区,你认为应排在________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