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5.71 MB
- 文档页数:32
2014年青岛大学考研艺术硕士(艺术基础)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5. 简答题7.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隋唐时代陶瓷工艺形成了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 )为代表的白瓷体系。
A.汝窑B.定窑C.邢窑D.哥窑正确答案:C解析:在隋唐时代,中国陶瓷生产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与以北方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组成中国瓷业发展的两大体系。
2.《诗经》中属于民间音乐部分的是( )。
A.风B.赞C.颂D.雅正确答案:A解析:《诗经》是产生于春秋末期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共500多年的各类诗歌作品305首,故又称“诗三百”。
其中的《国风》共160篇,包括了春秋时期北方15国的民歌,音乐结构多样,表演形式新颖。
3.《踏摇娘》属于下列( )的戏剧形式。
A.歌舞戏B.参军戏C.角抵戏D.滑稽戏正确答案:A解析:唐代歌舞戏的演出形式有:①踏摇娘,又称“踏谣娘”,起于北齐河朔民间,后进入宫廷;②大面,又称“兰陵王”或“代面”;③钵头,又称“拔头”或“拨头”,传自西域。
《踏摇娘》表现苏某酗酒,酒醉后殴打妻子。
苏妻貌美善歌,挨打后将满腹委屈向邻里倾诉。
苏妻哭诉时,且步且歌,不断摇动身体,故谓之“踏谣娘”。
踏摇娘最初的表演形式是男扮女装,有帮腔“踏谣和来,踏摇娘苦和来!”,这一节目有故事,有人物装扮,有歌唱,有舞蹈,有帮腔,在唐代文献中被称作歌舞戏。
4.唐代张彦远在( )卷一“叙画之源流”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传统书画中“书画同源”的问题。
A.《画品》B.《叙画》C.《历代名画记》D.《画山水序》正确答案:C解析:《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由唐代张彦远著。
此书可分为对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与绘画理论的阐述两部分。
在卷一“叙画之源流”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传统书画中“书画同源”的问题。
5.广泛流行于阿拉伯地区的音乐形式是( )。
第2章舞蹈的起源【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较系统简单,多以选择、简答题出现在考题中,要求考生牢固识记六种舞蹈起源论的提出者及其基本观点即可。
【考点归纳】一、模仿论模仿论是艺术起源中最古老的理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
其理论观点有:(1)模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舞蹈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
(2)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
(3)有些舞蹈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
(4)不同的模仿对象和媒介产生不同的艺术种类。
二、游戏论游戏论是18世纪德国的诗人、艺术理论家席勒依据康德“艺术像游戏一样,都是自由的活动。
它是对自身愉快的、能够合目的的成功”而提出的艺术起源理论。
其理论观点有:(1)艺术的根本起因是“游戏的冲动”。
(2)游戏是自由的人性的表现,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
三、巫术论巫术论是现代西方最流行的一种艺术起源理论,提出者为英国的人类学家泰勒。
泰勒提出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灵魂,把自然界看成是万物有灵的世界,从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魔法巫术、祭祀礼仪等活动,舞蹈是这些活动的重要内容,有的甚至离不开舞蹈。
舞蹈是伴随这些活动产生的辅助活动。
四、表情论表情论由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提出。
其理论观点有:(1)艺术起源于表现人的情感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2)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即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
五、性爱论性爱论是指舞蹈起源于性爱的理论。
虽然其没有模仿论、游戏论、巫术论等艺术起源论那样历史久远,但却受到愈多的学者重视。
(一)性爱论的论述(1)达尔文断言:“音乐舞蹈起源于性的冲动,起源于恋爱。
”(2)蔼理斯说:“舞蹈不仅与宗教有紧密的关系,它与爱情也有同样的紧密关系”。
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20题,共60分)1.著名的《E大调“英雄”交响曲》是由作曲家()创作。
A.柴可夫斯基B.门德尔松C.贝多芬D.海顿【答案】C【解析】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
《第三“英雄”交响曲》原题献给拿破仑,但后来拿破仑称帝,具有民主思想的贝多芬愤然抹去了原来的献辞,改名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2.穆索尔斯基是()的作曲家。
A.德国B.英国C.俄罗斯D.意大利【答案】C【解析】穆索尔斯基是俄国作曲家,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19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穆索尔斯基凭借对俄罗斯民间音乐的深刻感悟,在创作上表现出极大的创新能力,被公认是强力集团的最杰出代表。
代表作品有: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交响诗《荒山之夜》和歌剧《跳蚤之歌》等。
这些作品都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音乐的风格特征。
3.几个不同高度的乐音和某种样式的节奏组合在一起,即获得了最简单和最具生命力的音乐形式——()。
A.旋律B.音域C.乐曲D.音色【答案】A【解析】音高和节奏构成了音乐的最基本要素,几个不同高度的乐音和某种样式的节奏组合在一起,即获得了最简单和最具有生命力的音乐形式——旋律。
对于传统的音乐观念来说,旋律是音乐的根本,音乐的感染力常常是通过旋律传达的。
4.曲式的最小完整单位被称为(),它是相对完整的乐思陈述。
A.音符B.节奏C.乐段D.乐句【答案】C【解析】曲式的最小完整单位被称为乐段。
乐段是相对完整的乐思陈述,相当于文字语言中句号所体现的段落意义,一个乐段内部可以包含若干乐句,这就如同文字陈述中句号内部还可以有更小的逗号一样。
二部曲式由两个乐段构成,形成AB结构;三部曲式这是在音乐中最常见的曲式,它形成一种ABA的结构样式;回旋曲式的基本结构特点是有一个不变的主要主题;奏鸣曲式是三部性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构成,但每一个部分内部又有比较复杂的构成。
2008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艺术硕士入学资格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2008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艺术硕士入学资格考试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44题,每小题1分,共44分。
以下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艺术设计中,形式法则的运用是获得形式美的一种()。
A.目标B.程序C.模式D.方法【答案】D【解析】在艺术设计中,形式法则是以造型的构成要素处理为主要内容,结合功能效用和材料技术,使造型形式和内容尽可能达到统一的方法,又是分析和研究产品设计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2.基础训练的“设计素描”主要强调表现对象的()关系。
A.明暗B.结构C.色调D.细部【答案】B【解析】“设计素描”又称“结构素描”、“形体素描”。
这种素描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以理解和表达物体自身的结构本质为目的,结构素描的观察常和测量与推理结合起来,透视原理的运用自始至终贯穿在观察的过程中,而不仅仅注重于直观的方式。
这种表现方法相对比较理性,可以忽视对象的光影、质感、体量和明暗等外在因素。
3.1920年()先生在《美术的起源》中最早提到“工艺美术”一词。
A.鲁迅C.蔡元培D.徐悲鸿【答案】C【解析】20世纪初,“工艺美术”一词由日本传入中国,意为工业美术或者使用美术。
曾有“意匠”之称,后又称其为“图案”。
之后,1920年蔡元培先生在《美术的起源》一文中最先提到“工艺美术”一词。
4.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造型设计者是()。
A.华君武B.张仃C.张乐平D.张光宇【答案】D【解析】张光宇(1900~1965)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现代中国装饰艺术的奠基者之一,江苏无锡人。
动画片《大闹天宫》出品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其中孙悟空的形象主要由张光宇创作。
影片根据《西游记》原著前七回改编而成,影片公映后,在国际上产生巨大轰动。
5.我国办公桌的标准高度一般控制在()之间为宜。
第3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艺术的社会功能(一)概述1.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这样一个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来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最终对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2.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的多重社会功能始终以审美价值为基础,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二)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1)含义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审美认知作用的两个方面①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艺术往往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知识。
a.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历来重视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时,认为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b.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看成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因为这些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竹。
c.除文学作品以外,其他艺术形式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审美认知作用例如,电影、电视、戏剧、绘画等艺术门类,都能够通过直观可视的艺术形象,将早已逝去的古代生活或难以见到的异国生活置于人们眼前,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中外古今的社会生活的了解,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人生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形象资料。
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a.以电视艺术为例,专门以传播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探索频道等,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大量观众,是因为它们充分调动了电视的先进手段与艺术手法,将上至宇宙天体、下至地理生物的广博内容,以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广大电视观众,使人们在欣赏电视精美画面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到许多科学文化知识。
北京城市学院
202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336 科目名称:艺术基础
适用专业:艺术硕士
说明: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
1.艺术情感
2.通感
3.游戏说
4.现实主义
5.兴意不离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小题50分)
1.举例简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2.请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简述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
3.请以国内外热门电视节目为例,结合电视艺术的参与性特征,简述为什么电视艺术会成为一种群众喜爱的通俗艺术形式。
4.艺术发展的继承性,是指前代的艺术总是带给后代的艺术明显的或潜在的影响;后代的艺术又总是要在前代艺术的基础上发展。
如唐代美术的繁荣就是从六朝美术领域的突破之上发展而来的。
举例简述艺术发展具有继承性的原因。
5.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无线电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催生广播电视的诞生,推动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请举例简述现代传媒发展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小题40分,共2小题80分)
1.选一部你最喜欢的影片,请从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思想等方面谈谈你对艺术作品的认识。
2.艺术创作过程一般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三个阶段。
请选择你喜欢的艺术大师,以他/她为例来谈谈“伟大的艺术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另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具体谈谈你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这三个阶段。
以上试卷是北京城市学院202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336艺术基础》的考研真题,供参考用!。
青岛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 636 科目名称:艺术概论(共 1 页)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总分150)一、词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艺术形象2、艺术批评3、艺术语言4、意境5、艺术个性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作用2、艺术品进入市场的利弊3、简述艺术创造中抽象思维的运用4、生产劳动实践是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5、举例说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征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数字技术对艺术的影响2、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的关系青岛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 812 科目名称:艺术概论(共 1 页)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总分150)一、解释:(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1、艺术传播2、建筑3、宗教4、意境5、艺术直觉6、艺术的审美价值7、艺术接受8、悲剧9、艺术欣赏10、音乐二、问答:(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艺术与道德的关系2、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3、艺术作品中再现与表现的关系4、怎样认识艺术的真实性?5、艺术作品的格调三、论述:(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1、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谈谈你对当下艺术发展现状的认识?2、你是如何理解中国艺术的“文以载道”和“寓教于乐”的青岛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 812 科目名称:艺术概论(共 1 页)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总分150)一、解释:(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1、绘画2、净化3、艺术典型4、艺术鉴赏5、审美感知6、艺术家7、格调8、意蕴期待9、典型10、形象思维二、问答:(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艺术灵感的特点2、艺术起源的基本学说3、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4、艺术与政治的关系5、艺术创作中抽象思维的运用三、论述:(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述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第4章美术批评与鉴赏【考情分析】本章内容主要是阐述中外主要的几种美术批判理论,需要考生掌握中国与外国历史上的几种美术批评论的相关内容,重点识记“六法论”“南北宗论”和“图像学”。
【考点归纳】一、中国(一)传神论传神论出现在公元4世纪,受到汉末魏初名家论“言意之辨”和魏晋玄学的影响。
中国画史上最早运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
其发展状况如下:(1)东晋顾恺之的传神论是人物画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描绘对象的心理特征,形神是针对画人物而提出的。
(2)唐代的传神论主要作为人物画的审美标准被运用。
(3)五代以后山水、花鸟画大盛,提出了抒情寄意的美学命题。
(6)宋代之后,写意论成为更流行的审美准则。
(二)六法论“六法论”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
六法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
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
1.内容根据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述可知,画有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2.钱钟书的“六法论”(1)“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2)“骨法用笔”是指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3)“应物象形”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4)“随类赋彩”是指着色;(5)“经营位置”是指绘画的构图,“经营”原意为营造、建筑,谢赫借来比喻画家作画之初的布置构图;(6)“传移模写”是指临摹作品。
(三)南北宗论“南北宗论”是晚明文人画家董其昌以禅宗南北两个宗派来比喻山水画的不同风格。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对明末、清代乃至当代的中国画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代表人物有:(1)南宗。
南派的祖师为唐代诗人王维,荆、关、董、巨、米家父子至元四家为南宗正传。
董其昌极力推崇南宗为画家正统。
2010年青岛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1.马头琴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它是_________族的拉弦乐器。
A.蒙古B.维吾尔C.白D.满【答案】A【解析】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是蒙古族的民间拉弦乐器。
其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2.芭蕾舞《天鹅湖》的曲作者是_________。
A.李斯特B.肖邦C.柴可夫斯基D.普罗科菲耶夫【答案】C【解析】柴可夫斯基,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第一位把交响音乐的创作思维、方法注入芭蕾音乐创作中的作曲家,从而改变了音乐在舞剧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的代表作有《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黑桃皇后》《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3.《伏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交响组曲_________之第二乐章。
A.《我的祖困》B.《田园》C.《大地之歌》D.《大海》【答案】A【解析】斯美塔那,捷克著名作曲家,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等,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以及钢琴曲、室内乐等。
斯美塔那是捷克古典音乐的引路人,《我的祖国》中的《沃尔塔瓦河》经久不衰。
4.《西斯廷圣母》是_________的作品。
A.乔尔乔涅B.提香C.拉斐尔D.萨托【答案】C【解析】拉斐尔,文艺复兴时期画坛的三杰之一。
他创造出盛期文艺复兴典雅、优美具有高度技巧的艺术典型,这是现实美与理想美的统一,被后世奉为古典艺术的楷模。
他是西方美术史上最擅长塑造圣母形象的大师。
代表作品有《西斯廷圣母》《圣母子》。
5.魏长生是乾隆年间杰出的_________花旦演员。
A.昆腔B.梆子腔C.海盐腔D.弋阳腔【答案】B【解析】魏长生,清乾隆时著名秦腔旦角演员,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秦腔艺术大师,由魏长生演出而引发的北京剧坛“花雅”之争,实质上正是以秦腔为代表的地方剧种与昆曲的较量。
第4章电影的类型与体裁【考情分析】本章知识点较少,不是历年真题的考察重点,由于本章与其他章节知识点有重叠之处,因此仍需要考生识记掌握。
考生要掌握主要的电影类型划分,中外电影不同类型的划分、电影类型的代表性作品等。
【考点归纳】一、中国电影的类型与体裁(一)电影类型(1)片种的类型,即故事片(剧情片)、纪录片、戏曲片、科教片、美术片(动画片)等相对类型的划分。
(2)内容的类型,即注重内容表现性质和题材差异的类型划分。
①喜剧、悲剧、正剧的表现内容的类型区别;②历史剧、现代剧的对象内容的区别;③农村、都市、儿童、军事等题材的区别。
(3)表现的类型,即体裁性质的类型范畴,如西部片、歌舞片、犯罪警匪片、科幻片等。
(二)中国电影类型1.喜剧(1)从通俗的意义看,喜剧是人类本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对生活需求的一种自然流露。
喜剧现象是风俗喜剧的现实基础。
从生存艰难的角度看,喜剧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抗形式,是人类对生存的不满催发的某种形式,促使批判性喜剧的产生。
(2)喜剧片是电影的较早形式。
卢米埃尔的影片《水浇园丁》中的喜剧噱头标志着最早喜剧的诞生。
(3)中国喜剧发展历程。
1922年中国现存最早的喜剧片《掷果缘》诞生,20年代谐噱片,30年代悲喜剧与社会喜剧,40年代讽刺喜剧与风俗喜剧,50年代人民生活喜剧,60年代温婉生活喜剧,70年代幽默喜剧,80年代家庭喜剧,90年代诙谐喜剧,世纪之交贺岁喜剧。
《甲方乙方》等的出现是大众文化时代中平民化娱乐潮的成功标志。
2.悲剧(1)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其导源是现实与理想的幻灭。
悲剧是人类艺术长河中长盛不衰的艺术表现类型。
(2)悲剧的类型有:产生于社会现实和生存矛盾的生活悲剧;产生于心理期求与环境的精神悲剧。
(3)中国悲剧发展历程。
20年代伦理悲剧片,30年代社会问题悲剧,抗战时期战争悲剧,40年代家庭悲剧与社会悲剧,50~60年代阶级压迫悲剧,80年代历史悲剧与文化心理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