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意识培训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30
2024年质量品质意识培训资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培训基于《质量管理原理与实践》教材的第3章和第4章,详细内容涉及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全面质量管理TQM、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以及质量改进的工具与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认识到质量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实施要点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3. 学会运用质量改进的工具与方法,提升个人及团队的工作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的要求以及质量改进工具的运用。
教学重点:全面质量管理TQM的理念与实践,以及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质量案例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示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2024年质量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质量意识重要性的思考。
2. 理论讲解:讲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全面质量管理TQM、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讲解质量改进工具的使用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质量改进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2. 全面质量管理TQM理念实施要点3.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结构要求4. 质量改进工具与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本部门(或熟悉的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堂所学,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给出合理可行的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质量免费》等质量管理相关书籍,深入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同时,鼓励学生在工作中积极践行质量意识,提升个人和团队的工作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的要求以及质量改进工具的运用。
2.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品质意识培训教材一、如何理解品质以往我们所说的品质,只是狭义地指产品的质量,而现在的品质概念已发生变化,已上升为广义的品质,它的涵义是指客户满意度。
所以我们对品质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令客户完全满意。
二、如何理解客户完全满意客户完全满意就是说客户给我们的满意度打分为100分,它意味着客户对我们的制造、品质、价格、交期及服务等方面全面满意。
三、为什么没有品质就没有明天没有顾客,就没有市场,而企业没有市场就无法生存,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
企业要拥有市场,必须拥有顾客,了解顾客的需求。
产品假如顾客不要,就代表这个产品没有市场,更无法创造价值,而顾客选择的第一个就是品质。
就象PCB企业生产的PCB如果连基本的开、短路问题都无法保障,我们又如何开拓市场留住顾客,我们又怎会有明天,所以没有品质就没有明天。
四、质量、质量、先质后量质量――质与量是一对矛盾,这是我们生产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错误思想,其实质与量两者是协调和因果的关系,试想如果我们的产品合格率太低、返工返修报废太多,又如何提高效率提高产量,所以只有先保障质才能提高量。
E-TES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我们一次合格率过低E-TEST 车间就会变成废品仓。
五、品质管理中正确的思想1、品质管理的目标是零缺陷意思是说做好了,还要做得更好,也就是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如:我们讨论探究中心所办的宣传板报,第一期办的比较呆板,第二期加了底色就漂亮了很多,第三期我们又增加了卡通人物,大家就感觉更好了,这就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2、做好了才算做了没做好等于白做,白浪费时间、金钱。
如:产品虽已做好出货,但客户不能使用,退回来报废了,有些客户已装上了器件了,不但不赚钱还要客户赔钱。
3、品质始于培训终于培训培训是提高员工的品质意识的重要方法,通过培训可培养员工具有正确的品质思想,从而养成良好的品质习惯。
4、按作业指导书操作记录作业指导书是规范化的作业方式,是技术人员集经验、科学方法编写出来的。
•品质意识概述•品质管理基础知识•生产过程中品质控制要点•成品检验与不合格品处理流程目•员工在品质保障中职责与义务•企业文化对品质意识影响及建设方向录01品质意识概述品质意识定义与重要性品质意识定义品质意识重要性提升企业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客户满意度030201企业发展中品质意识作用提升员工品质意识意义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企业持续发展02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品质管理概念及原则品质管理定义品质管理原则包括以客户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等八个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全面质量管理(TQM)定义TQM核心理念常见品质管理工具与方法PDCA循环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四个阶段的循环,是品质管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统计过程控制(SPC)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关键变量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控制异常波动,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可控。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通过对产品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六西格玛管理以数据为基础,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五个步骤,实现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03生产过程中品质控制要点不合格品处理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标识、隔离,按照企业规定进行处理,防止误用。
原材料入库前准备确保待检区域清洁、有序,准备好必要的检验工具和设备。
检验流程核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按照抽样方案进行抽样,对样品进行外观、尺寸、重量、颜色等项目的检查,必要时进行化验或试验。
检验标准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原材料检验标准,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原材料入库检验流程及标准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修计划设备故障处理设备状态监测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执行产品加工过程监控与调整加工过程监控工艺参数调整不合格品控制质量数据分析04成品检验与不合格品处理流程成品检验项目设置及标准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功能检验安全性能检验不合格品分类及处理程序轻微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处理程序一般不合格品严重不合格品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的不合格品,可进行返工、返修等处理,使其达到合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