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货物运输(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3.18 MB
- 文档页数:99
危物运输教育学习制度模版危险物品运输是指运输、装卸、储存和处理危险物品的活动。
由于危险物品具有可燃、易爆、有毒等特性,对其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进行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危物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危物运输教育学习制度。
以下是一个危物运输教育学习制度模版,供参考。
一、培训目的和范围1.1 培训目的危物运输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从业人员对危险物品运输的安全意识,使其了解危物运输法律法规、危物品的特性和处理方法,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应急措施,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1.2 培训范围危物运输教育的培训对象为所有从事危险物品运输的从业人员,包括车辆驾驶员、装卸工人员、仓储人员等。
二、培训内容和形式2.1 培训内容2.1.1 危险物品运输的法律法规: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理解。
2.1.2 危险物品的特性和分类:了解危险物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熟悉常见危险物品的分类和标识。
2.1.3 运输操作流程:掌握危险物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操作要求和步骤。
2.1.4 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学习危险物品运输过程中的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方法,包括火灾、泄漏、爆炸等情况的应对措施。
2.1.5 保护措施和装备使用:了解个人防护措施和装备的选择和使用,包括防护服、呼吸器等。
2.2 培训形式2.2.1 理论培训:通过讲座、培训课程等形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2.2.2 实操培训:组织实际操作环节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
2.2.3 模拟演练:定期组织危物运输事故的模拟演练,检验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培训要求和考核办法3.1 培训要求3.1.1 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规操作或违反运输规程。
3.1.2 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严禁泄露危险物品的信息,确保信息的保密性。
3.1.3 从业人员应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参加企业组织的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
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运输管理课程教案(26)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运输管理课程教案纸(26)项目7:特殊货物运输任务7-1:危险货物运输【任务描述】2004年3月20日19时,河南省焦作市汽运总公司九分公司危险货物运输专业车队的豫H33969解放牌危险货物运输汽车,在执行山西阳城—江苏江阴的运输任务时,行进至京沪高速公路240km处(扬州段)起火,右后轮胎突然爆裂,车厢内放置的3个二硫化碳储存罐由于受碰撞、挤压而破裂,泄露出来的二硫化碳遇到火花,随即发生爆燃。
驾驶人员采取措施但无法灭火,随即拨打119、110,火情最终于21日凌晨3时左右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上午10时左右,中断了近14小时的京沪高速公路恢复畅通。
承运方有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现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57台。
据调查,该车核定吨位8吨,实际载货14吨,属于严重超载,汽车轮胎磨损加快,最终导致轮胎爆裂。
另外,出车前缺乏对车辆进行必要的检查,轮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也是发生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危险货物超载越多,安全隐患就比普通货物大好多倍,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要求:请据此案例总结危险货物安全运输的要求。
【任务目标】通过危险货物运输项目的学习,使学生能认识到危险货物的特点,并掌握危险货物运输的特殊要求。
【相关知识】一、危险货物的概念【核心概念】(讲授)危险货物: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中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毁损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二、危险货物的分类(讨论+讲授)危险货物是一个总称,包括很多品种。
2005年版的《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列明的有2000种以上,可见危险货物种类繁多。
在众多的危险货物中,不同类危险货物存在着性质不同,危险程度参差不齐,甚至有的相互抵触等的特点,因此,在储存、运输过程中,为了安全和管理的方便,国际运输组织根据各种危险货物的主要特性和运输要求,将危险货物分为以下9类: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五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第七类——放射性物质第八类——腐蚀性物质第九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三、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组织(图片展示+讨论+讲授)1.危险货物的承运(1)一批办理的限制。
高职《民航危险品运输》课程信息化课堂教学实践□王爱娥【内容摘要】信息化课堂教学已在高职院校得到大力开展,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并进行实践,是个值得不断研究的主题。
本文以《民航危险品运输》课程为例,选取“民航危险品标签的识别和粘贴”作为教学内容,主要从数字考勤、案例导入、认知危险品标签、识别危险品标签、粘贴危险品标签、教学效果评价、课堂总结和课后拓展八个环节详细展示了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以期为信息化课堂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民航危险品运输;信息化;课堂教学【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团队氛围对高职教师创新能力影响的心理机制研究”(编号:XJK016B2Y038)成果。
【作者简介】王爱娥(1980 ),女,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学主要是利用信息化这种教学手段作为载体,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
与信息化教学设计重在“设计”不同,信息化课堂教学重在“实践”,它是依据事先做好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来具体实施和展开,也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检验,重点是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本文以高职院校《民航危险品运输》课程中的“民航危险品标签的识别和粘贴”为例,从八个环节详细展示了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一、回顾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教学实践是以该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依据而组织实施的,因此,有必要先简单回顾该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从课程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详细安排了本单元授课内容的信息化教学与实施的方法和步骤。
其中,在教学目标方面,确定了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能识记民航危险品标签的种类、图例及其粘贴要求。
第二,技能目标。
能正确识别民航危险品标签并且正确粘贴,提升学生标签粘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