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
- 格式:ppt
- 大小:8.22 MB
- 文档页数:69
中国能源现状及出路————许志鸿众所周知,世界的主要三大能源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其中中国煤炭保有储量为10024.9亿吨,但精查可采储量只有893亿吨,石油的资源量为930亿吨,天然气的资源量为38万亿立方米,现己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只占资源量的约20%和约6%,仅够开采几十年;煤层气资源量为35万亿立方米,相当于450亿吨标准煤,排世界第三位,但尚未成规模开发利用。
因此,我国常规能源资源并不丰富,应建立正确的“资源意识”,并具有相应的“忧患意识”。
从目前看,我国现行的能源开发与使用方式不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矛盾非常突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益创新,国际能源格局的风云变幻,国家能源供需平衡面临着严峻挑战,人均能源占有水平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环境透支严重,还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废气排放所引发的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无一不说明当下中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十分严峻。
同时这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来自能源约束的主要问题所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对于社会经济的长远规划、能源发展战略以及有关法规的制定都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国家能源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仅如此,中国也正面临着世界各国能源战略部署所带来的新挑战,这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也是对中国和平崛起的严峻考验。
所以,从战略高度全面分析能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发展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概况随着世界范围内对能源的需求和争夺态势的加强,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综合考虑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能源储备、能耗效率、未来能源需求预测、环境条件制约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力求缓和能源问题。
如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避免单一化,积极开发新能源,建立新的海上石油基地以及开展节能研究和采取节能措施等。
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一、序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迅速、稳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据俄海关统计,2017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870亿美元,同比增长31.5 %。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的原则,中俄各领域合作持续稳步发展,包括经贸、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高科技、农业、人文等领域。
鉴于远东开发已确定为俄罗斯21 世纪的优先发展方向,双方认为,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是双边关系中的重要方向。
作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国,中国是俄罗斯加快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合作对象。
在本文件中,中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及经授权支持中国投资者在俄远东地区实施项目的中国组织。
俄方指俄罗斯联邦远东发展部以及经授权支持中国投资者在俄远东地区实施项目的俄联邦组织。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优势俄远东地区是快速发展的亚太地区的一部分,地理上比俄其他地区更接近中国,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毗邻。
据俄方统计,俄远东地区分布着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煤矿、锡矿和世界级的大型多金属矿,以及占整个亚太地区81%的钻石储量、51%的森林资源、37%的淡水资源、33%的水生生物资源,还有32%的黄金储量、27%的天然气储量和17%的石油储量。
远东地区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中心,正在形成全球性的石油化工中心,液化天然气出口量约占液化天然气国际市场份额的5 %。
远东地区森林的设计年采伐量为9380万m3木材,目前的采伐水平为17.4 %。
远东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250万公顷耕地以及超过400万公顷的牧场和草场,远东南部地区的植物生长期为130-200天。
远东地区是欧亚交通走廊中的重要一环,是俄最大铁路干线西伯利亚大铁路及贝阿铁路的起始端,合计运输能力超过1亿吨,并将在2020年前再提高6500万吨。
远东地区海岸分布着29个海港,其中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东方、瓦尼诺、苏维埃港等大型海港,上述港口占俄港口货物吞吐量的1/4。
石油运输解析全球石油运输方式与物流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石油被视为重要能源资源之一。
然而,石油的采集和运输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需要复杂的物流网络和各种运输方式的支持。
本文将对全球石油运输方式和物流网络进行解析。
1. 简介石油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对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由于石油分布不均,许多国家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
因此,石油的运输成为全球能源供应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2. 沿海运输沿海运输是全球石油运输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沿海港口与石油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建立了重要的物流连接。
石油可以通过海上油轮和管道系统进行运输。
海上油轮一般具有巨大的储油能力,可以将石油从生产地运输到港口,然后通过管道系统将其供应给消费地。
3. 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是常见的石油运输方式,尤其适用于长距离和大规模的输送需求。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能源损耗,并且避免了与其他运输方式相关的环境和安全风险。
世界各地的管道网络相互连接,形成庞大而复杂的物流网络。
例如,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是全球最大的管道系统之一,可以将石油从西伯利亚输送到太平洋沿岸。
4.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在一些地区被广泛应用于石油运输。
铁路具有较高的运输能力和效率,可以快速将石油从生产地点运送到港口或消费地。
例如,北美地区的铁路网已经成为石油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将来自加拿大和美国油砂地区的石油输送到海港进行出口。
5. 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是石油运输的便捷方式之一,尤其适用于运输短距离和小规模的需求。
石油可以通过卡车运输到消费地,例如加油站、工厂和仓库。
然而,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公路运输往往成本较高且不够高效,因此在大规模石油运输中使用较少。
6. 船运船运在一些地区也是石油运输中的重要方式。
在河流、运河和内陆水路上,船运可以提供便宜且高效的运输方式。
例如,欧洲的莱茵河和多瑙河是石油产品的重要运输通道之一。
7. 航空运输航空运输在石油运输中应用较少,主要用于远程和紧急情况下的运输需求。
地理中考专题答题模板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1、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的原因:(1)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2)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2、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3、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周高中低)。
4、引水工程选择某地的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5、选择某地为梯田的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开垦梯田,既扩大耕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6、登山选择某线路的原因: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缓,爬坡容易。
7、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城市分布特点:(1)沿河分布;(2)沿海分布:如巴西和澳大利亚(东南沿海);(3)沿交通干线(公路,铁路等):如我国东北地区;(4)沿山麓(绿洲)分布:如干旱、半干旱地区。
民居特点:(1)寒冷地区——墙厚、窗小、尖顶。
(保暖防寒)(2)湿热地区——墙薄、窗大、尖顶。
(通风散热防潮)(3)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西亚和北非)——墙厚、窗小、平顶。
(隔热防风沙防温差)8、旅游相关(1)陡崖可以进行攀岩和蹦极运动,在山谷处的陡崖可能形成瀑布。
(2)山谷一般可以形成河流或小溪,可以漂流。
(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
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说明河流的落差小,水流平缓,漂流时速度慢,更加安全舒适,适合“夕阳红”——老人。
)(3)观日出>1000m,才能观赏到好的日出效果。
变式:等温线的判读方法和步骤1、根据温度值的递变方向判读南北半球:温度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温度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根据陆地(或海洋)等温线的弯曲程度判断温度高低:陆地等温线向高纬方向突出,则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陆地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则气温比同纬海洋低。
东西伯利亚①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东部。
西起叶尼塞河,东到太平洋沿岸分水岭山脉。
包括雅库特、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和赤塔州等。
面积约720万平方公里。
大部属中西伯利亚高原。
北为北西伯利亚、中雅库特和亚纳-因迪吉尔卡低地,南为东、西萨彦岭和外贝加尔山地,东为亚纳-科雷马高原。
②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经济区的简称。
北起北冰洋,南同中国、蒙古相邻,西同西西伯利亚、东同远东经济区接壤。
包括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及赤塔州、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
面积412.28万平方公里。
人口876.9万(1985)。
约有四分之一面积在北极圈内。
森林、煤炭、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居全俄首位,还有铜、镍、钴、钨、钼、铁、石棉、云母、石墨等。
工业以水电、采矿、有色冶金、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和纸浆-造纸业为主,还有机械修造、化工、轻工及建筑材料等。
农业主产麦类。
畜牧业以牛、羊、猪为主。
西伯利亚大铁道沿线繁盛,中、北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
重要城市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赤塔、乌兰乌德、安加尔斯克及布拉茨克等。
六十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较快。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经济区在2001年经济发展保持了恢复性增长的趋势。
这一年它的工业产值为3 398.99亿卢布,按物量计算比上年增长6.4%;农业产值为585.65亿卢布,按物量计算比上年增长7%。
有色冶金业是东西伯利亚主导的工业部门,它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
尽管2001年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大跌,但东西伯利亚有色冶金业产值仍保持在上年水平上。
这种稳定状况对整个工业生产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业生产增长幅度最大,达25%。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靠冶金综合体和采矿企业的订货增加。
2001年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农产品产量增长24%。
农业企业生产了32.9%的农产品。
居民经济和农户(私人农场)生产了97.9%的马铃薯、88%的蔬菜、51.9%的肉、47%的牛奶、16.3%的鸡蛋。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重要矿产资源现状与潜力柴璐;李霄;吴涛涛;周永恒;吴大天;刘金龙【摘要】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油气资源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运输系统的主要供应原料,煤、铀、铜、镍、铂、钼、铅和锰等矿产的储量和开采量均居全俄第一位.煤矿资源远景区集中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南部、伊尔库茨克州西南部和科迈罗沃州;铀矿资源远景区分布在外贝加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地;铜、镍、铂族金属远景区集中于诺里尔斯克矿区,铅锌资源远景区位于霍洛德宁矿床、奥泽尔矿床和戈列夫矿床等地,锰矿资源远景区集中于乌辛斯克矿床.本区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开发程度较低,区域发展与我国振兴东北地区战略可有效对接,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我国企业应积极参与西伯利亚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并加强在资源潜力区及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The Siberian region is an important mineral resources area of Russia.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the main supply materials for the East Siberian-Pacific oil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system.The reserves and extraction ofcoal,uranium,copper,nickel,platinum,molybdenum,lead and manganese all rank first in Russia.The prospect areas of coal resource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south of Krasnoyarsk Krai,southwest of Irkutsk region and Kemerovo;the prospect areas of uranium are distributed in the Zabaykalsky Krai,the Republic of Buryatia and other places;the prospect areas of nickel,platinum,and platinum group metal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Norilsk mining area;the prospect areas of lead-zinc resources are located in the Kholodninskoye,Ozernoe and Gorevsky deposits;the prospect areas of manganese resource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Usinsk deposit.The mineralresources in Siberian region have great potential and low level of development.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Siberia and the strategy of China's revitalization of the northeast region can be effectively docked with strong complementarity.Chinese enterprises shoul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Siberian region,and strengthen the infrastructure cooperation in the resource potential areas and border areas.【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8(027)005【总页数】6页(P72-76,87)【关键词】西伯利亚地区;矿产资源现状;资源潜力【作者】柴璐;李霄;吴涛涛;周永恒;吴大天;刘金龙【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16.1;P56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区(以下简称西伯利亚地区)位于俄罗斯亚洲部分中部,包括阿尔泰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图瓦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阿尔泰边疆区、后贝加尔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克麦罗沃州、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托木斯克州12个联邦主体,联邦区中心城市为新西伯利亚,面积514.5万km2,占全俄罗斯总面积的30%,是俄罗斯面积第二的联邦区,与中国接壤面积狭小。
2012届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新题筛选专题17-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单元验收试题10)】26.(10分)经过近5个月的谈判,中俄双方终于在“贷款换石油”的合同细节上达成一致。
2009年2月17日下午,中俄签下250亿美元石油贷款协议。
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250亿美元贷款;作为交换,俄罗斯则在20年的期限中,向中国出口3亿吨原油。
读图回答问题。
(2)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工程在管道建设中的不利因素有哪些?(3分)(3)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4分)【答案】(2)管道穿越原始森林,交通不便,运输难度大;纬度位置高,冻土广布,建设难度大;线路长管理难度大(任答三点给3分)(3)俄罗斯领土东西绵长,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国内运输主要货运流向为东西向。
河流虽多,但结冰期长,且多为南北流向,与东西货运流向不一致(3分)(新疆乌鲁木齐八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29.近十年来,我国钢铁企业迅猛发展。
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原材料价格的变动,诸多钢铁企业,相继出现减产、限产、甚至停产,处于微利或亏损经营中。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比较并说出攀钢比宝钢发展钢铁生产的主要优势。
(3分)(2)从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导致攀钢和宝钢减产、限产的主要原因。
(3分)(3)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两家企业如何合作分工才能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4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国鲁尔区相继遇到了产品滞销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
据此并结合右图,判断12~15题。
12.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A.第一、第二、第三产业B.第三、第二、第一产业C.第二、第三、第一产业D.第三、第一、第二产业13.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其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丰富的铁矿资源 B.丰富的煤炭资源C.广阔的消费市场 D.便捷的水陆交通14.“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的出现,主要原因不是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乏力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15.20世纪7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A.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业等“无烟经济”受到重视,经济地位不断提高B.很多工厂变为农田,农业的地位不断提高C.煤炭和钢铁企业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以增强对外竞争力D.开发本国铁矿资源,减少进口铁矿石数量15.A 鲁尔区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通过合并、统一管理等,对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进行改造,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通过这样的调整,使本区经济结构多样化。
原油评价分析站原油评价报告编号:2010年第二期ESPO 原油评价报告北京燕山分公司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原油评价分析站2010年4月原油评价分析站原油评价报告原油信息表原油名称英文名称原油产地采样日期采样地点评价日期数据出处ESPO 原油ESPO 原油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管道油2010.3.26塘沽油库2010。
3.29原油评价分析站采样地点:塘沽油库105管线采样口采集。
编写人:赵蓉娟审核人:于铁柱发布人:张汝英原油评价分析站原油评价报告ESPO 原油评价综述ESPO 原油20℃密度为845。
6kg/m3, 属中质原油;硫含量不低,为0.65ω%;20℃及50℃的运动粘度分别为12。
570mm 2/s、5.354mm 2/s;倾点低,小于-35℃;酸值低,为0.08mgKOH/g;盐含量高,为94.2mgNaCL/L;氮含量不高,为0.21ω%;残炭为2。
51ω%;金属Ni 、V 含量含量低,分别为2.510µg/g及3.448µg/g;从馏程看,340℃前馏出量为59.0φ%,轻质油收率较高.其特性因数为12.2,归属含硫石蜡基原油。
注意:该原油盐含量较高,在原油加工过程中注意加强原油的脱盐、防腐工作。
(1 IBP ~165℃馏分、IBP ~180℃馏分质量收率分别为16。
63ω%、18。
87ω%;20℃密度分别为709。
3kg/m3及715.8kg/m3。
两段馏分的铜腐均为2a ,腐蚀较严重;从烃类组成看:烷烃含量分别为70。
34ω%和69.83ω%,芳烃潜含量不高,分别为20.62ω%和18.52ω%。
综合来看,这两段馏分适宜做乙烯裂解原料。
(2165℃~240℃馏分作航煤料,其质量收率为10。
25ω%,20℃密度为787.0kg/m3。
该馏分馏程、芳烃、烯烃、硫醇硫、烟点、硫含量、冰点均符合GB/T6537—2006 3#喷气燃料的指标要求。
但是铜腐、总酸值、闪点都不符合3#喷气燃料的指标要求,需经后续调和及精制方可生产合格的3#喷气燃料。
关于在俄罗斯联邦东西伯利亚的石油勘探项目中部分油田进入开发生产阶段(2016年12月14日)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总部:东京都港区,社长:冈藤正广,以下简称“伊藤忠商事”)与独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气及金属矿物资源机构(以下简称“JOGMEC”)、国际石油开发帝石株式会社(以下简称“INPEX”)一起通过日本南萨哈石油株式会社(以下简称“JASSOC”)参与位于俄罗斯联邦东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州的Zapadno-Yaraktinsky矿区(以下简称“ZY矿区”)及Bolshetirsky 矿区(以下简称“BT矿区”)的石油勘探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
该项目通过到目前为止的勘探工作,在发现了原油及天然气胚胎的ZY矿区Ichyodinskoye油田(以下简称“ICH油田”),为了得到更加精准的储量评估进行了长期生产试验。
由于该试验证实了充足的原油储量的商业生产价值,因此,合作伙伴俄罗斯中坚石油公司伊尔库茨克石油(以下简称“INK公司”)及JASSOC决定进入ICH 油田的开发生产阶段。
预计年内可以获得俄罗斯政府的批准。
ZY矿区及BT矿区位于伊尔库茨克州首府伊尔库茨克市以北约700km的陆上矿区,ZY矿区面积约4,835km2、BT矿区面积约3,307km2。
INK公司与JASSOC共同设立的俄罗斯法人INK-Zapad公司(以下简称“INK-Zapad公司”)作为两矿区的持有者及经营者积极推进该项目。
今后,ICH油田出产的原油经由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ESPO)供给俄罗斯国内的同时,还将从俄罗斯远东科兹米诺港出口到日本和其他亚洲市场。
该项目在两个矿区除ICH油田外也发现了原油及天然气的胚胎,预计将依次开展生产试验。
俄罗斯联邦东西伯利亚地区是备受期待的大规模石油及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的地区,伊藤忠在进一步扩大该项目的同时,将继续致力于石油及天然气业务的发展。
出资公司概要名称:日本南萨哈石油株式会社(英文名称:Japan South Sakha Oil Co. LTD 简称:JASSOC)成立时间:2008年12月26日总部地址:东京都港区社长:森俊之氏该项目出资比率所有者权益:INK-Zapad公司100%(经营者)该公司股东:INK公司51%,JASSOC49%该项目结构图INK公司概要公司名称:Irkutsk Oil Company, LLC(非上市)总部地址:俄罗斯联邦伊尔库茨克州代表:Nikolay Buynov成立时间:2000年11月27日从业人员:约5,500人主要业务内容:俄罗斯陆上石油及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及生产矿区位置图。
全球15大国际原油运输管道一.里海油区里海含油气盆地是世界第三大油气资源富集区,被誉为“第二个中东”。
据美国能源部估计,里海石油地质储量约200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8%。
(一).哈萨克斯坦原油出口管道1.中哈原油管道【来源】:西起里海的阿塔苏。
【横跨】:途经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肯基亚克。
【终点】:终点为中哈边界博州阿拉山口市。
【长度】:全长2798公里。
【能力】:设计年供油能力2000万吨。
【建成】:06年投产。
2.阿特劳-萨马尔原油管道【来源】:哈萨克斯坦阿特劳。
【横跨】:哈萨克斯坦。
【终点】:在俄罗斯萨马尔汇入俄罗斯管道,可通过管道运往欧洲,也可以运送到乌克兰敖德萨和俄罗斯新罗西斯克再通过油船运往欧洲。
【长度】:总长695公里。
【能力】:年输油能力1500万吨。
【建成】:苏联时期。
3.里海财团管道(CPC,阿特劳-新罗西斯克)【来源】: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田吉兹等油田。
【横跨】:里海和高加索。
【终点】:新罗西斯克。
【长度】:1500多公里。
【能力】:年输油能力6700万吨。
【建成】:01年投产。
(二).阿塞拜疆原油出口管道1.巴库-新罗西斯克输油管线(巴库-格罗兹尼-新罗西斯克)【来源】:阿塞拜疆巴库。
【横跨】:高加索(阿塞拜疆和俄罗斯)。
【终点】:俄罗斯新罗西斯克。
【长度】:长度为1347公里。
【能力】:目前年运输量百万吨,已经不是阿塞拜疆外送石油主要通道。
【建成】:1997年10月25日投入运营。
2.巴库-苏普萨原油管道(巴库-第比利斯-苏普萨)【来源】:阿塞拜疆巴库。
【横跨】:外高加索(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终点】:到黑海港口苏普萨,再经过油船运往敖德萨进而运往欧洲。
【长度】:管道总长920公里。
【能力】:年运输1500万吨。
【建成】:1999年4月17日投入运营。
3.巴杰原油管道(BTC,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来源】:阿塞拜疆巴库。
【横跨】: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
【终点】:土耳其杰伊汉港口,进而通过地中海运送到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