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胶培训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230.00 KB
- 文档页数:17
新业务知识教材—透明导电膜部分一、触摸屏发展的背景二、触摸屏的原理以及发展历程1、触摸屏—绝对定位元件2、触摸屏的种类以及工作原理3、各种方式触摸屏的特点比较以及应用的领域三、透明导电膜的功能以及材料组成1、透明导电膜在触摸屏中的作用2、透明导电膜的材料特点四、透明导电膜的技术要求1、透明导电膜的技术要求2、透明导电膜的技术指标五、透明导电膜的生产工艺1、溅射法生产工艺介绍2、涂布法生产工艺介绍3、其他方法简介六、触摸屏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触摸屏及透明导电膜知识简介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机界面的沟通成了计算机技术的一个热点,触摸屏凭着优秀的人机沟通方式,成为了当今发展最快的技术。
触摸屏主要应用于个人便携式信息产品(如使用手写输入技术的PC、PDA、A V等)之外,应用领域遍及信息家电、公共信息(如电子政务、银行、医院、电力等部门的业务查询等)、电子游戏、通讯设备、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信息收集设备及工业设备等等。
2009年全球触摸屏产值达43亿美元,估计2016年将成长到140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达18%。
国内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20%,约为8.6亿美元。
第一章:触摸屏发展的背景在人类渴求讯息实时联系与传递的欲望下,个人化电子用品未来将有爆发性的需求。
然而,在机动与方便性的诉求下,个人化的电子工具通常使用在不安稳的场合,如何快速简便的使用随身的电子工具,是使用者最大期待。
其中最大的障碍在于人与机器间的沟通。
所以,是否具有快速简便的人机沟通接口,将是未来电子化产品最重要的功能。
如果说1964年鼠标的发明,把电脑操作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那么触摸屏的出现,则使图形化的人机交互界面变得更为直观易用。
1971年,美国人SamHurst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触摸传感器。
虽然这个仪器和我们今天看到的触摸屏并不一样,却被视为触摸屏技术研发的开端。
当年,SamHurst在肯尼迪大学当教师,因为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图形数据而不胜其烦,就开始琢磨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用最简单的方法搞定这些该死的图形。
导电胶知识1 什么是导电胶及分类导电型胶粘剂,简称导电胶,是一种既能有效地胶接各种材料,又具有导电性能的胶粘剂。
导电胶粘剂包括两大类,各向同性均质导电胶粘剂(1CA)和各向异性导电胶粘剂(ACA)。
ICA是指各个方向均导电的胶粘剂;ACA 则不一样,如Z—轴ACA是指在Z方向导电的胶粘剂,而在X和Y方向则不导电。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ICA。
导电胶按基体组成可分为结构型和填充型两大类。
结构型是指作为导电胶基体的高分子材料本身即具有导电性的导电胶;填充型是指通常胶粘剂作为基体,而依靠添加导电性填料使胶液具有导电作用的导电胶。
目前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十分复杂、离实际应用还有较大的距离,因此广泛使用的均为填充型导电胶。
在填充型导电胶中添加的导电性填料,通常均为金属粉末。
由于采用的金属粉末的种类、粒度、结构、用量的不同,以及所采用的胶粘剂基体种类的不同,导电胶的种类及其性能也有很大区别。
目前普遍使用的是银粉填充型导电胶。
而在一些对导电性能要求不十分高的场合,也使用铜粉填充型导电胶。
目前市场上的填充型导电胶,就其基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类:环氧类—其基体材料为环氧树脂,填充的导电金属粒子主要为Ag、Ni、Cu(镀Ag);硅酮类—其基体材料为硅酮,填充的导电金属粒子主要为Ag、Cu(镀Ag);聚合物类—其基体材料为聚合物,填充的导电金属粒子主要为Ag。
2 导电胶的导电机理导电胶粘剂的导电机理在于导电性填料之间的接触,这种填料与填料的相互接触是在粘料固化干燥后形成的,由此可见,在粘料固化干燥前,粘料和溶剂中的导电性填料是分别独立存在的,相互间不呈现连续接触,故处于绝缘状态。
在粘料固化干燥后,由于溶剂蒸发和粘料固化的结果,导电填料相互间连结成链锁状,因而呈现导电性。
这时,如果粘料的量较导电性填料多得多,则即使在粘料固化后,导电性填料也不能连结成链锁状,于是,或者完全不呈现导电性,或者即使有导电性,它也是很不稳定的。
导电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导电胶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胶水,通常用于连接电子元件或修复导电材料表面的损坏。
它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对于电子行业和电子爱好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导电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导电胶的原理。
导电胶的导电性能主要来自于其中的导电填料,通常是金属粉末或碳粉等。
这些导电填料在胶水中均匀分布,形成了导电网络。
当导电胶涂抹在导电材料表面时,导电填料之间形成了导电路径,从而实现了导电的功能。
除了导电填料,导电胶中还含有树脂基质和溶剂等成分,它们能够固化成胶体,起到粘合和固定导电填料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导电胶的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导电胶之前,需要将待粘合的表面清洁干净,以确保胶水能够充分接触到表面。
然后,将导电胶均匀涂抹在需要导电的区域,可以使用刷子、棉签或注射器等工具进行涂抹。
在涂抹完成后,需要等待一定时间让导电胶固化成胶体,形成稳定的导电路径。
固化的时间和温度取决于具体的导电胶产品,一般在常温下需要几小时到一天的时间。
最后,检查导电胶是否涂抹均匀,并且导电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除了一般的导电胶,还有一种叫做热导电胶的产品。
热导电胶是一种在高温下具有导热性能的胶水,通常用于电子元件与散热器之间的导热接触。
它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与普通导电胶类似,但需要注意的是,热导电胶在使用时需要考虑其导热性能和耐高温的特点。
总的来说,导电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选择合适的导电胶产品、正确的涂抹方法和固化条件,可以确保导电胶的良好导电性能和粘合性能。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导电胶,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目录•ESD概述与基础知识•ESD防护设施与器材•生产过程中的ESD控制方法•案例分析:典型ESD事件解析与教训总结•持续改进方向及挑战探讨ESD概述与基础知识指电荷在静电场中的突然释放,导致电流的瞬间流动。
ESD (静电放电)定义造成电子设备损坏、性能下降、数据丢失等。
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产生电击感、造成皮肤刺痛、引发心律失常等。
对人体的危害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影响生产安全。
对生产环境的危害ESD 定义及危害物质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等。
静电电压可高达数千伏甚至上万伏。
静电电量通常很小,但足以对敏感设备造成损坏。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静电的产生和积累有很大影响。
静电产生原理高电压低电量易受环境影响静电产生原理与特性人体静电模型及影响因素人体静电模型人体是一个复杂的静电系统,包括衣物、皮肤、头发等部分。
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放电的危害,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ESD 防护目标通过改善生产环境、使用防静电材料等措施减少静电的产生。
控制静电产生采用接地、离子风机等设备消除静电积累。
消除静电积累对敏感设备进行屏蔽、使用防静电包装等措施防止静电放电对设备造成损坏。
防止静电放电ESD 防护目标与原则ESD防护设施与器材0102 03区域划分将工作区域划分为静电安全区、静电防护区和静电敏感区,采取不同等级的防护措施。
环境控制保持工作区域内温度、湿度适宜,减少静电产生和积累。
接地系统建立可靠的接地系统,确保所有防静电设备和器材有效接地。
防静电工作区域设计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防静电地板,有效泄放静电。
防静电地板防静电桌椅其他防静电设施使用防静电材料制成的桌椅,减少静电产生和积累。
配置防静电窗帘、防静电门等,进一步降低静电风险。
030201防静电地板、桌椅等配置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包括防静电大褂、防静电连体服等,避免人体静电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害。
防静电服装佩戴防静电帽和防静电鞋,减少人体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防静电鞋帽使用防静电手环、防静电脚带等,进一步消除人体静电。
芯片粘片新员工操作培训(应会)教材操作培训应先由培训人员在操作现场演示或指导操作要点,之后主要为操作人员不断练习提高的过程。
(一)导电胶(H20E双组份)的配置1.从冰箱中取出H20E导电胶A、B组份,在室温下放置15min,不能开盖。
2.当导电胶恢复室温后,用棒搅拌导电胶15min,使其瓶内导电胶各成分充分搅拌均匀。
3.将搅拌好的AB组份导电胶按D重量比1:1配好后,搅拌15min,使AB组成份充分混合均匀。
配胶时采用天平称量,严格保证配比。
配好后的导电胶使用寿命不超过24h。
(二)点胶在40倍显微镜下用细钨针挑上适量导电胶,点在需装管芯的位置,根据管芯尺寸控制导电胶的量,使导电胶的形状为一凸起的半球状,直径应略小于管芯尺寸。
(三)粘管芯用橡胶棒或镊子拾取芯片,平放在凸起的导电胶上,并轻压芯片,使芯片与导电胶充分接触。
要求:a、粘片后管芯四周应无多余外来物。
粘合后的管芯75%以上的边界应见到导电胶,同时导电胶不能有裂缝。
c、导电胶不能延伸到管芯的顶部表面,延伸高度应小于管芯高度的2/3处。
d、粘片后的管芯应与底面水平,不能倾斜。
开孔时,管芯应位于孔的正中。
e、管芯位置正确,符合装配图要求。
除特殊要求管芯应位于开孔或带线的中央位置,当管芯串联于微带线上时,管芯应与边缘对齐,允许略微缩进,但不能缩进超过0.2mm。
f、粘片后导电胶超出管芯边缘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0.2mm。
g、当管芯装在带线上时,导电胶溢出带线边缘不能超过0.1mm。
h、粘片的管芯其芯片剪切力应符合表一规定。
表一芯片剪切力强度(四)挖孔1.按装配图要求,要需挖孔处用手术刀开1mm×2mm左右的矩形孔,然后用手术刀尖刮去矩形孔底部残留物,以底部平整为宜。
2.开孔后,将基片放入酒精溶液中,超声波清洗10min,或用酒精棉球仔细擦洗开孔处,显微镜下观察开孔处应无多余残留物。
3.操作应在40倍显微镜下进行,操作者必须戴指套,严禁裸手接触基片。
导电胶条详解导电胶条导电胶条俗称为斑马条,由导电硅胶和绝缘硅胶交替分层叠加后硫化成型。
导电橡胶连接器性能稳定可靠,生产装配简便高效。
广泛用于游戏机、电话、电子表、计算器、仪表等产品的液晶显示器与电路板的连接。
一、斑马条类型一览二、斑马条类型简介a. YS型的透明斑马胶条由于它的特殊特性两缘层为柔软的矽胶,透明层具有良好的弹力以及绝缘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LCD,LCM点矩阵模组的使用。
在装配好后与金属外壳不会有短路现象,保证了产品显示功能稳定。
b.YSa型的导电斑马条是同类产品中制作难度最高的一种,它是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把导电层自由偏位,以达到产品的最佳接触,确保一流的导通.c.YSP型的导电斑马胶条最基本的胶条之一,胶条两边的海棉发泡矽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以及减震性能。
使用时金属外壳可避免短路现象。
d.YY型导电胶条它与别类导电条不同的是:它的绝缘衬层比中间导电层的硬度低20度,保证其在压缩装配过程中,导电层接触最佳.e.YI型的导电斑马条与YP,YS类型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厚度要求较薄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最大的导电层厚度,保证充分的连接面积。
f.异形导电斑马条是一种加工难度特高的斑马条之一,它可以满足各种特殊要求导电的弱电体连接。
g.YL型的导电硅胶条是最基本的胶条之一,它通过绝缘胶片与导电胶片的交替结合,四面均可形成特殊的导电特性,可以满足PCB与LCD之间的四方向连接要求。
成为弱导领域中必不可少的连接器之一。
三、导电胶条的技术参数a、产品代号及规格表示方法:Product symbol and specification express methodYP发泡条YS透明夹层条YPL单面发泡条YL斑马胶条L×H×W PITCH CW长×高×宽 P值中导b、导电橡胶连接器性能:Conductive rubber connector propertyc、导电橡胶连接器的几何尺寸及精度:Tecnology parameter of conductive rubber connector注:L = 长度(Length) mm H = 高度(Height) mmW = 宽度(Width) mmW' = 导电层宽度width of conductive Layer In mm P = 间距(Pitch) mmTI = 绝缘体Insulative Rubber TC = 导电体Conductive Rubber A = 侧面绝缘体Edge Insulator partB = 侧面海绵绝缘体Edge Insulator sponge四、导电胶条设计原则a.Type区分:a-1. 斑马条 type:硬度65ºa-2. 透明夹层条 type:两侧加绝缘橡胶硬度25º,中间导电层硬度65ºa-3. 发泡条 type:两侧维系胶泡棉硬度18º+-5ºb.长度设计:玻璃的长度-0.5mm ( 20 mm 以下依照原LCD 玻璃长度)c.高度设计:LCD至PCB之间高度x(1.08~1.12) ----压缩比8%~12%斑马条透明夹层条发泡条Hight H*1.08H*1.10H*1.10~1.12Compression81010~12Ration(%)c-1. 斑马条:硬度较高故为(LCD至PCB之间的高度x1.08)压缩比8%c-2.透明夹层条:( LCD至PCB之间的高度x1.1 ) ---- 压缩比10%c-3.发泡条:LCD 至PCB之间高度x ( 1.10~1.12 ) ---- 压缩比10%~12%注:以上为一般设计高度,有时需看LCD至PCB的高度,若超过10mm时,则压缩比就须下降一些, 以免装配后呈现弯曲现象.e. 宽度设计: LCD边缘宽度×(0.9~0.95) 5. Pitch之选择:以LCD或PCB上的Pitch ( 宽度) 上有2~3条Connector在上面为原则,越多条导电性越佳.例: a. LCD上之Pitch为0.5mm时, 一般导电宽度为0.3左右, 则选择Connector为0.1mm,则有三条Connector的Pitch在上面.b. LCD上之Pitch为1.0mm时, 一般导电宽度为0.5~0.6mm,则选择Connector为0.18mm, 则有二~三条Connector 的Pitch在上面.c. LCD上之Pitch为1.5mm时, 一般导电宽度为0.75~1.0mm,则选择Connector 0.25mm,则有三条Connector的Pitch在上面.注: 特殊情形: 因Connector为硅胶材质,故在裁切过程中,可能会有倾斜情形,一般角度公差为1°,故高度越高,选用的Connector Pitch愈小,则导电效果愈佳.f. 导电层宽度的选择: (Connector上的W'的尺寸)f-1. 一般正常为0.4mm.f-2. 若发现高度, 长度, 宽度, Pitch皆无问题, 但LCD显示较暗, 则表示电阻太高, 因此增加导电层宽度可改善, 一般以0.4mm以上每隔0.1mm就有一个尺寸, 较常选用为0.4mm, 0.5mm, 0.6mm, 0.8mm, 1.0mmc. 但若为透明夹层条type, 发泡条type须考虑侧面厚度, 最少须0.3mm才能制作,亦0.4(导电宽) + 0.3+0.3= 1.0mm,就是所能做的LCD Connector最小的厚度.。
导电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导电胶是一种能够导电的粘合剂,它在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导电胶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导电颗粒填充在胶体基质中,形成导电网络,从而实现电流的导通。
导电胶可以用于连接电子元件、修复导电线路、制作柔性电路板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导电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首先,导电胶的原理是基于导电颗粒的填充作用。
导电颗粒通常采用金属颗粒或碳颗粒,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当这些导电颗粒填充在胶体基质中时,它们会形成一个连续的导电网络,从而实现电流的导通。
这种导电网络能够有效地传递电荷,使得导电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其次,导电胶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
首先,需要将导电胶均匀地涂抹在需要导电的部位上。
然后,将需要连接的电子元件或导电线路直接压贴在导电胶上。
在压贴的过程中,导电胶会填充在元件或导电线路的微观间隙中,形成良好的导电接触。
最后,待导电胶干燥固化后,连接就完成了。
这种连接方式不仅简单快捷,而且能够实现可靠的导电效果。
除了连接电子元件和修复导电线路外,导电胶还可以用于制作柔性电路板。
柔性电路板由柔性基材和导电线路组成,能够实现弯曲和折叠,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利用导电胶可以将导电线路直接印刷在柔性基材上,从而实现柔性电路板的制作。
这种制作方式简化了制程流程,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制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导电胶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导电材料,它的原理简单,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泛。
在电子领域的连接、修复和制作中,导电胶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导电胶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电子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导电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导电胶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胶料,其主要成分是导电填料和胶料。
导电填料通常采用金属粉末、碳纤维或者导电颗粒,能够提供导电路径。
胶料则起到填充和固化的作用,使导电填料得以紧密连接。
导电胶的使用方法如下:
1. 准备工作:先将需要接触的表面清洁干净,以确保接触良好。
2. 搅拌混合:打开导电胶的包装,将胶料充分搅拌混合,使导电填料均匀分散。
3. 涂布:将导电胶涂在需要导电的表面上,可以使用刮刀、刷子等工具,确保涂布均匀。
4. 固化:根据导电胶的说明,进行相应的固化步骤。
可能需要加热、紫外线照射或者自然固化一段时间。
5. 测试:在固化完成后,可以使用导电测试仪等工具,检测导电胶的导电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导电胶的应用范围广泛,常见的使用场景有:
1. 电子元件连接:导电胶可以用于电子元件的连接和固定,例如手机内部的电路板。
2. 导电粘接:在需要导电但是无法使用焊接的情况下,导电胶可以起到导电粘接的作用,如电子产品的触摸屏等。
3. 电磁屏蔽:导电胶可以用于电磁波屏蔽,减小电磁干扰的效果。
4. 导电修复:导电胶可以修复导电路径断裂的电路板等电子元器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总之,导电胶通过导电填料使胶料具备导电性能,用于连接、固定和修复电子元件,实现导电粘接和电磁屏蔽的效果,应用广泛。
导电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导电胶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胶水,通常由导电填料和胶水基质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连接电子元件或电路板上的导电部分,以便实现电流的传导和信号的传输。
本文将介绍导电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导电胶的原理。
导电胶的导电性能主要来源于其中的导电填料,常见的导电填料包括银粉、铜粉、碳粉等。
这些导电填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形成导电网络,从而实现电流的传导。
而胶水基质则起到了固定导电填料和粘合电子元件的作用。
因此,导电胶的导电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导电填料形成的导电网络,通过胶水基质进行固定和连接。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导电胶的使用方法。
首先,在使用导电胶之前,需要对接触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以确保导电胶能够充分接触并粘合。
清洁方法可以采用酒精棉球擦拭或特制的清洁剂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然后,将导电胶均匀涂抹在需要连接的部位上,注意避免过量涂抹,以免影响导电效果。
接着,将需要连接的电子元件或电路板放置在涂抹了导电胶的部位上,并施加适当的压力,使其充分粘合。
最后,待导电胶干燥固定后,即可实现电子元件的连接和导电效果。
在使用导电胶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导电胶的存储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免影响其导电性能。
其次,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导电胶进入电子元件的接触端,以免影响其正常工作。
此外,导电胶的使用温度和固化时间也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说明进行合理控制。
总之,导电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导电材料,在电子元件的连接和固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其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导电性能,实现电子元件的连接和传导功能。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ESD培训教材》PPT 课件•教材背景与目标•ESD基础知识•ESD系统设计与应用•ESD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目录•ESD故障排除与应急处理•ESD培训考核与评估教材背景与目标ESD概念及重要性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即静电放电,指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感应所引起的物体间静电电荷的转移。
ESD对电子设备、元器件、电路系统等具有潜在的危害,如造成设备损坏、性能下降、数据丢失等。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ESD控制已成为电子制造行业的重要课题。
培训目标与预期效果01020304教材结构与特点ESD基础知识静电产生原理及危害静电产生原理静电危害ESD防护原理与方法ESD防护原理ESD防护方法包括使用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手环等个人防护措施,以及采用防静电系统和防静电工作区等环境防护措施。
ESD测试与评估标准ESD测试方法ESD 评估标准ESD系统设计与应用包括ESD 控制器、监测器、电源等,用于对静电进行控制和监测。
ESD 控制设备接地系统防静电系统和防静电工作区人员培训与管理将设备、人员、工作台面等可靠接地,以消除静电电荷。
采用防静电材料、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工作服等防静电措施,建立防静电工作环境。
对操作人员进行静电防护知识培训,制定静电防护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ESD 系统组成要素接地技术屏蔽技术滤波技术030201接地、屏蔽、滤波技术应用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包括静电测试、防静电工作服穿戴、防静电系统使用等,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经验分享ESD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操作前准备工作要求熟悉ESD敏感器件准备工具和材料穿戴防静电服饰检查防静电设施敏感器件的类型、特性及静电放电对其的危害,以便在操作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检查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地垫、防静电容器等是否完好无损,确保防静电设施能够正常工作。
ABCD保持环境湿度使用防静电工具实时监测静电状态避免摩擦和撞击操作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检查器件状态清理工作现场维护保养防静电设施记录操作过程操作后检查与维护保养ESD故障排除与应急处理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静电放电(ESD)导致的设备故障由于静电放电引起的设备损坏或性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