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新区绿道规划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16.00 MB
- 文档页数:70
河南:郑东新区规划方案及建设实例(组图)郑东新区郑东新区从2003年开始建设至今,郑东新区发展迅速,建成面积累计达到50余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0.7亿元,累计开工项目406个(其中东区社会投资项目开工207个、基础设施项目开工199个);在建和建成房屋面积累计突破1800万平方米,入住人口突破24万人,一座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生机勃勃、独具魅力的新城区迅速崛起。
规划背景: 按照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80%。
目前,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省会郑州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这是规划郑东新区的主要背景。
郑东新区总体规划示意图郑东新区总体规划图 规划方案: 2001年9月对郑东新区远景总体概念规划采取国际招标的方法进行。
经过多方考察和商务谈判,选定日本黑川纪章事务所、法国夏氏事务所、美国SASAKI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11家单位参与规划设计竞争。
经以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和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为评审组长的30多位国内外专家反复评审,日本黑川纪章方案以其先进的理念和独具魅力的设计获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最终脱颖而出(2002年7月在世界建筑师联盟年会上,黑川纪章先生因设计郑东新区规划等方案而获得首届"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
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环形城市郑东新区内的河南省艺术中心规划内容:郑东新区远景概念规划范围15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33平方公里),西起原107国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北起连霍高速公路,南至机场快速路。
共分六个功能区:(1)中央商务区,也是郑东新区的核心区,包括国际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和高达280米的会展宾馆等标志性建筑。
郑东新区CBD绿地系统调研分析郑东新区CBD绿地系统分析一·调研区域现状分析项目背景: 2001 年黑川纪章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在国际竞标中胜出, 并接受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委托, 进行了郑东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将“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以及“环形城市”等先进的城市规划理论应用于新区总体规划中, 力求未来的郑州历史与现代共生、新城与老城共生、自然与城市共生[1]。
黑川事务所对郑东新区CBD 外圈绿地做了概念定位, 划分为“石之园”“竹之园”“土之园”“水之园”“木之园”5 个主题。
CBD自然概况:郑东新区CBD位于郑州市中州大道以东.黄河东路以南,熊耳河以北.规划面积约3.45 km2地势平坦,为黄河冲积平原;公共景观建设面积约1.60 k 。
CBD集金融、商务、住宅、旅游、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对景观绿化建设要求高。
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充足。
春季干燥,春夏之交常干热风,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l4.3℃,以1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
平均日照时数2385h,平均积温4 523.8℃,无霜期223 d。
年降雨量616mm,年平均相对湿度66%。
土壤及水质中度偏碱,pH 值为8.0~8.5。
郑东新区绿地系统规划:调研区域绿地系统现状:二·绿地系统分析景观绿地:CBD 景观绿化采用点、线、面相结合, 构成乔、灌、草、藤相搭配的绿地景观系统。
在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上遵循了适地适树、生物多样性、生态经济、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 做到了合理配置,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突出了地方特色。
其景观绿地体现了这样几个原则:1.绿化率高,系统完整 CBD绿化覆盖率高于郑州城区平均水平2.在植物选取上做到了因地制宜CBD植物配置强调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
近60%以上的景观绿化植物为郑州市周边常见的乡土树种,选择极富地方特色。
例如国槐、白蜡、垂柳等乡土树种应用普遍,生长良好,成活率达98%。
郑东新区几套规划方案 (2)郑东新区几套规划方案前言郑东新区是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东部的一片新城区域,是郑州市政府推进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
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区域,郑东新区的规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郑东新区的几套规划方案。
方案一:以商务区为主该规划方案将郑东新区的重点定在商务区建设上。
商务区涉及到商业、金融、办公、住宅、交通等领域。
该规划方案将建设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商业企业,营造高端商业氛围,提高郑州市的国际知名度。
同时,方案还提出了修建地铁、建设公共空间、提高绿化覆盖率等环境改善措施。
该方案的优点是能够带动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过,商业经济与城市文化内涵之间的平衡是该方案需要解决的难点。
方案二:以科技创新为主该规划方案将郑东新区的重点定在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上。
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落实数字城市、信息城市、智能城市的理念。
该方案将聚焦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加强资源整合,打造高精尖产业集群。
该方案的优点是能够带动周边产业的快速升级。
不过,该方案需要解决劳动力技能和城市人才政策等问题。
方案三:以生态环保为主该规划方案将郑东新区的重点定在生态环保建设上。
方案提出了多项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措施,例如建设生态园区,治理黑臭河涌和污染源,推进垃圾分类,提升城市绿地面积等。
该方案的优点是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保意识。
不过,该方案需要面对资金投入较大和建设周期较长等问题。
总结以上是郑东新区的几套规划方案。
每个方案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面临的问题,需要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加以解决。
作为一个新兴城市区域,郑东新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设一座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人文化新城,为郑州市的城市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 1。
郑东新区规划方案背景郑东新区是河南省郑州市区域内的新兴区域,位于市区东部,地域面积广大。
距离市区核心区域仅5公里,是郑州市发展前景最好的区域之一。
郑东新区规划方案的制定是为了规划新区内的土地利用、城市建设、交通道路、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为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主要内容土地利用郑东新区地处郑州市的东部,是一个以产业为主的新兴区域。
以“城市工业、产业城市”为主题,规划了5个主要产业区和3个特色产业区。
主要产业区包括东南产业园、祥云产业园、紫荆山高新区、东工业区、中牟工业园区等,特色产业区包括绿色食品生产区、环保制药区和文化创意设计区。
同时,新区还规划了多个商务区、居住区、生态园区等,逐步实现多样化的土地利用。
城市建设郑东新区将以“和谐、新颖、实用”为建设理念,秉持“质量第一、科学发展”为发展目标,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新兴城区。
新区建立了完善的城市管理体系,同时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人居环境。
在针对市民需求方面,新区加强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医疗、教育等方面,大大提升了新区的居民生活品质。
交通道路新区交通建设以“四纵四横一环一快”为主要目标。
四纵指东三环、文化大道、福彩南路、工业路;四横指迎宾大道、汝河路、郑上路、创业路;一环指京广路;一快指郑州开通龙子湖快速路南延线。
新区将通过各种交通手段打通“城市交通主干”,为居民和商务往来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
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建设是郑东新区规划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区内设立了多个公园、文化广场等形态各异的公共设施。
其中,占地面积最大、拥有功能最全的公共设施是郑州市图书馆新区分馆。
此外,新区还建设了多所小学、中学和大学等教育机构,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结论郑东新区规划方案的制定,使得新区拥有了更为明确的发展思路,不仅充分利用了新区的经济和地理优势,而且还更好地满足了人民对于城市发展的诉求。
随着新区的逐步建设和完善,相信未来郑东新区会成为郑州市的一张重要发展名片。
郑东新区规划方案郑东新区规划方案是近年来郑州市重点推进的一项城市发展规划,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功能完善的城市新区。
该规划方案是基于尊重历史、顺应时代潮流、科学合理的原则而制定的。
下面就来逐步解读郑东新区规划方案。
首先,郑东新区规划方案强调了均衡发展的理念。
新区的规划将重点关注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均衡发展,既要注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要注重社会和谐稳定的持续推进。
规划方案提出了建设多样化的住宅区、商务区、产业园区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同时,新区的规划还将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包括教育、医疗、交通、运动等方面的设施,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郑东新区规划方案注重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新区的规划将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将绿色空间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提倡生态建设,以创造一个舒适、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
规划方案提出了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并鼓励居民参与到绿化、环境保护等活动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文化氛围。
第三,郑东新区规划方案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规划方案提出了建设卓越的科研机构、高端的科技产业园区、创新型企业等一系列举措,以提高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同时,规划方案还强调了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性,鼓励新区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具有竞争力和创新力的产业,推动新区经济向高端、智能化发展。
最后,郑东新区规划方案还重视城市文化的培育和传承。
规划方案提出了建设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以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同时,规划还提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以增强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这样的文化建设不仅能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还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
综上所述,郑东新区规划方案是一个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方案。
通过均衡发展、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措施,旨在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区。
郑州市郑东新区规划用地示意图郑东新区远景概念规划范围15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33平方公里),西起原107国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北起连霍高速公路,南至机场快速路。
郑东新区共分六个功能区:(1)CBD,是郑州市的中央商务区,也是郑东新区的核心区,规划面积约3.45平方公里,是由两环60栋高层建筑组成的环形城市,内环建筑高80米,外环建筑高120米,两环之间是繁华、舒适的商业步行街和24小时不夜城。
环形建筑群中间布置有国际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和高达280米的会展宾馆等标志性建筑。
(2)商住物流区,是CBD的功能支撑区,规划面积约23平方公里,是以机关单位、公益设施、现代服务业及批发、物流、居住等功能为主体的综合区。
(3)龙湖区,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龙湖规划面积约6.08平方公里左右,是郑东新区规划的点晴之笔,与流经市区的几条河流、郑州国家森林公园等构成城市生态区。
伸入龙湖的半岛为CBD副中心,规划面积约0.48平方公里;CBD副中心是由高度为100米的写字楼、宾馆和特色住宅等组成的另一个环形城市,其间有湖中湖,是商务、居住、旅游、娱乐和休闲的胜地。
CBD中心和CBD副中心通过3.7公里长的运河相连,形成一个“如意”型,运河两岸是45米高的建筑。
(4)龙子湖高校园区,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主要由高等院校组成。
高校园区内规划有龙子湖,取“望子成龙”之意。
湖面伸入各大学校区,湖中有近两千亩的湖心岛,岛上规划有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设施。
龙子湖通过运河与龙湖及其他河渠相连,是郑东新区生态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高校园区的莘莘学子们创造了优美独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5)科技物流园区,规划面积约18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安排科研院所和公路物流港等物流产业项目。
(6)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已开发15平方公里左右,是郑东新区的工业支撑区。
六个功能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郑东新区成为既有优美的生态景观、人居环境和良好的城市形象,又兼具强劲产业支撑和雄厚发展实力的新城区。
郑东新区规划方案概述郑东新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部,是郑州市的新城区,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该区规划于1998年开始制定,目前已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居住区建设等。
该区的规划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区划分2.道路交通规划3.公共设施规划4.生态环境规划功能区划分郑东新区的功能区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市政中心区:集中政府机关、商业中心、文化中心等。
2.产业园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物流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等。
3.居住区:分为高档别墅区、社区住宅区、经济适用房等不同类型居住区。
4.生态园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示范区、生态观光园等。
道路交通规划郑东新区的道路交通规划主要分三层网结构,即主次干道、主次支路、低速系统。
其中,主次干道包括:1.东二环路:为东部快速交通干线。
2.郑汴路:为城市主干道,串联各个区域。
3.建设路:连接郑州火车站和新区中心区。
主次支路包括:1.新东区大道:连接各个主要区域。
2.路口、桥梁与环路路段。
低速系统则包括非机动车道、步行系统等。
公共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规划主要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公园等方面。
其中,教育设施主要包括:1.小学和中学:全区共设立30余所小学、中学。
2.高等教育: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设立了新校区。
医疗设施主要包括:1.综合医院:新区综合医院、中心区和产业园区医院。
2.社区医疗:分布在不同居住区和产业园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文化设施主要包括:1.郑东新区图书馆:新区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
2.郑东新区博物馆: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的主要场所。
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主要包括水资源保护、绿化覆盖、空气质量等方面。
1.水资源保护: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建设郑东新区污水处理厂。
2.绿化覆盖:新区将全面推行“绿化优先、山水相依”的概念。
3.空气质量:严控污染物排放,建设新能源公交等环保措施。
结论郑东新区规划方案的定义和实施,将有助于郑州市的城市转型和城市功能的提升。
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地区综合交通规划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范围郑东新区龙湖地区。
第2条规划年限本次城市绿色交通规划近期为2015年,远期为2020年。
第3条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以区域协调发展为背景、以交通需求为依据、以构建和支撑龙湖地区环形城市布局为原则、以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为目标、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为根本、以规划的操作性为前提。
指导思想:落实黑川先生的城市设计理念、以建设生态城市和绿色交通系统为核心目标、紧密结合郑州城市特点和城市交通需求特性。
第4条规划目标与内容目标一:构筑安全、高效、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综合交通体系。
目标二:实现郑东新区龙湖地区土地使用与交通设施一体化规划,支撑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创造人性化、捷运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平台。
目标三:构建公共交通为主导、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要辅助,以人为本、绿色、安全、宜人、舒适的交通出行环境。
第二章交通发展战略第5条交通系统发展方向与关键策略(1)交通系统发展方向强辐射交通节点、高畅达系统网络、集约化优质运输、一体化方式协调、信息化需求调控。
(2)交通系统发展策略➢关键交通政策——制定公共交通优先政策、机动化发展引导政策;➢交通运输模式选择策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步行与自行车为补充,多方式协调利用的客运体系;➢骨干运输网络布局策略——形成与龙湖地区发展布局协调的骨干客运系统和骨干道路系统;➢重大交通设施的发展策略——预控枢纽、通道等重大交通设施空间。
第6条整体交通发展战略➢战略一:构建便捷、开放性的对外交通系统——“一体化”交通战略➢战略二:建设与龙湖地区功能布局协调的道路网络系统➢战略三:发挥轨道系统的骨干作用,以公共交通优先引导城市发展——“公交优先”交通战略➢战略四:组织多方式、一体化、高效整合的运输体系➢战略五:从重视车到重视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交通战略第7条宏观交通发展政策建议(1)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主体地位,建设高效率、集约化、低能耗、低污染的大众运输系统,保持公共交通竞争活力,支持与引导城市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