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地理及风俗
- 格式:ppt
- 大小:229.00 KB
- 文档页数:5
芬兰国家介绍芬兰国家介绍芬兰国家介绍芬兰(finland)的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有三分之一的区域处于北极圈内,与冰岛同属世界上最北的国家。
一国拥有逾55,000个湖泊和无数池塘。
国内超过90%的芬兰语为母语,有7%的芬兰人说瑞典语,另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例如以牧养驯鹿为生的拉布兰人、到处游徙的吉卜赛人等。
芬兰北部和东部虽然有一些贫穷地区,但整体而言,该国的生活水准很高,国民收入居世界第15位,在欧洲则为第11位。
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helsinki)位于南部的一个半岛上,是芬兰最大的城市和主要的商业、海港、文化、制造业中心。
虽然赫尔辛基的制造业相当蓬勃,但它并非一个十分工业化的城市,除了各项现代化建设外,市内还保存了许多历史建筑物.面积:338145平方公里首都:赫尔辛基(helsinki)地理位置:芬兰位于欧洲北部。
北与挪威接壤,西北接瑞典,西临波的尼亚湾,南濒芬兰湾,东接苏联。
地形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境内多湖泊和森林。
有大小湖泊6万多个,占全国面积的10%左右,素以千湖之国著称。
水力资源丰富,有激流和瀑布1962处。
海岸线曲折,全长1100公里,近海多岛屿。
全国1/4地区位于北极圈内.气候:地处高纬,冬季长而酷寒,夏季短而温暖。
沿岸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较温和,在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的现象。
旅游以6至9月较为适合打开世界地图,一位身穿绿色裙装的单臂少女静静地伫立在波罗地海之滨,美丽的长裙上镶嵌着无数闪闪发光的珍珠,那就是千湖之国芬兰。
大约在9000年前的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开始从南方和东南方迁移至此。
1000年前,基督教同时从东西方传来。
最终,路德福音教与东正教成为芬兰的正式教会。
85%的芬兰人笃信路德福音教,而1%的人信仰东正教。
12世纪,芬兰仍是瑞典的一部分,西南海边的土库是当时的首府。
1809年,芬兰从瑞典脱离出来,成为自治的俄罗斯大公国。
虽然仍旧沿用瑞典的法律制度,但已有了自己的文化与货币。
芬兰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芬兰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下面和来一起看看吧!欢迎阅读。
芬兰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i,瑞典语/英语:Finland)是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
芬兰是世界高度发达国家,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
历史芬兰又称“千湖之国”,瑞典国王埃里克九世1154年将基督教带入芬兰。
瑞典语一直是行政、教育机构的第一语言,而芬兰语直到19世纪芬兰民族主义高涨以及芬兰的第一篇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发表后才受到重视。
1808年在芬兰战争中,瑞典与俄罗斯交战落败,芬兰被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此后芬兰脱离瑞典,成为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并由沙皇兼任大公直到1917年。
1917年12月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
1918年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次短暂但却刻骨铭心的内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中瑞典向芬兰提供了部分协助)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纳粹德国对芬兰提供了重要帮助)。
1944年—1945年间的拉普兰战争中,芬兰又将德国人赶出了芬兰北部地区。
1947年和1948年与苏联签署的多份条约规定了芬兰对苏联的义务与限制,芬兰在1940年和约的基础上更多的领土遭到苏联侵占。
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命运,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2007年3月18日,议会选举,芬兰中间党获得200个议席中的51席,联合党获得50席,社会民主党获得45席,左翼联盟获得17个议席,绿色联盟获得15个议席,瑞典族人民党和芬兰基督教民主党分别获得9个和7个议席。
4月19日,以马蒂·万哈宁为总理的政府宣誓就职,政府由中间党、联合党、绿色联盟和瑞典族人民党组成。
政治芬兰的政治体制以议会为主,虽然总统也有较大的权力(根据芬兰宪法,总统有权解散议会,并举行新的议会选举)。
芬兰地理位置分析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等国交界,是一个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国度。
它的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本文将对芬兰的地理位置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北纬60度至70度之间,属于高纬度地区。
它的国土总面积为338,145平方公里,是欧洲第八大国家。
芬兰的地形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中北部地区覆盖着广袤的森林,南部地区则分布着众多的湖泊和河流。
芬兰的海岸线长达1100公里,拥有众多美丽的海湾和港口。
二、气候与自然环境芬兰的气候属于寒带和温带气候的过渡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由于芬兰地处高纬度地区,受到北极气候的影响,因此其气候特征表现为极端的温度和光照变化。
在冬季,芬兰北部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而南部地区则相对较为温暖。
在夏季,芬兰全国普遍气温较低,但日照时间较长。
芬兰的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拥有广袤的森林、湖泊和河流。
森林覆盖率高达75%,是欧洲最大的森林国家之一。
芬兰的湖泊数量众多,大小湖泊共计约18.8万个,因此被誉为“千湖之国”。
这些湖泊不仅为芬兰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是重要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此外,芬兰还拥有广阔的沼泽地和海岸线,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三、自然资源芬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森林、水资源、矿产和渔业资源等。
森林是芬兰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纸浆原料。
水资源也十分丰富,芬兰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为水力发电和供水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芬兰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铜、锌、镍、钴等。
渔业资源也是芬兰的重要财富之一,其周边海域富含各种鱼类和海洋生物。
四、地缘政治与经济发展芬兰在地缘政治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它位于北欧地区的中心地带,连接着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历史上,芬兰曾是瑞典和俄罗斯争夺的对象,因此其地缘政治地位一直备受关注。
如今,芬兰是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之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芬兰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芬兰位于北欧,东临俄罗斯,西靠瑞典,北濒波罗的海,南隔芬兰湾与爱沙尼亚相望。
芬兰西部有芬兰湾、东部有拉普兰,全国总面积约为34.2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比较高,为33.4万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芬兰大部分地区为平原,只有北部的拉普兰地区有较多的丘陵和山地。
芬兰的地形地貌主要由冰川作用和侵蚀作用所塑造。
冰川时代遗留下的冰川地貌在芬兰广泛分布,形成了许多湖泊和沼泽。
芬兰大部分地区为湖泊地带,拥有数量众多的湖泊资源,湖泊和岛屿的数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三、气候:芬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受到波罗的海和大西洋的影响。
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爽,春秋两季温和宜人。
由于地处北部,芬兰在北极圈内,因此有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冬季极夜期间太阳几乎不显露,夏季极昼期间太阳几乎不落山。
降水较为充沛,尤其是在西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
四、植被:芬兰的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性特征。
南部为针叶林,中部为湿地和苔原地带,北部为荒漠和高山植被。
芬兰的森林覆盖率非常高,约为74%,是欧洲最为森林茂密的国家之一。
森林资源丰富,主要树种为松树、云杉和樺树,还有一些以白桦树和柳树为主的混交林。
五、动物资源:芬兰的动物资源种类丰富,有许多珍稀动物栖息于此,如北极熊、棕熊、麋鹿等。
芬兰的湖泊和沼泽地是众多鸟类的栖息地,约有300种鸟类在芬兰繁衍生息。
此外,森林中还有狼、驼鹿、狐狸、刺猬等野生动物。
六、水资源:芬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境内湖泊众多,约有18.5万个湖泊,湖泊水质极佳,是芬兰人民的主要饮水源。
此外,芬兰还有许多河流和瀑布,如凶暴河、克拉切河、坦佩雷河等,水力资源丰富。
七、自然灾害:芬兰的自然灾害相对较少,主要为森林火灾和暴风雪。
森林火灾多发生在夏季,而暴风雪则多发生在冬季,给农作物和道路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温室效应日益严重,芬兰也时常出现洪涝和干旱等极端天气情况。
总的来说,芬兰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为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芬兰地理位置分析芬兰,位于北欧的东部,是欧洲最北部的国家之一。
它的北部与挪威接壤,东部与俄罗斯相连,南部则与瑞典相邻,西部则濒临波的尼亚湾。
芬兰的地理位置独特,拥有长达1100公里的海岸线,以及众多的湖泊和森林,为其赋予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地理概述芬兰的地形主要以低地和平原为主,境内湖泊众多,有着“千湖之国”的美誉。
芬兰的气候属于寒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性气候,冬季漫长且寒冷,夏季则相对短暂而凉爽。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芬兰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包括广袤的森林、壮观的瀑布、深邃的湖泊以及迷人的北极光等。
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北极航道的关键节点:芬兰位于北极航道的东端,是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重要海上通道。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芬兰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北极航道的关键节点,对于国际航运和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丰富的自然资源:芬兰的地理位置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广袤的森林为木材和纸浆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同时,芬兰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如铜、锌、镍等。
这些资源为芬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独特的文化遗产:芬兰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孕育了其独特的文化遗产。
芬兰的民间艺术、音乐、文学和设计等领域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此外,芬兰还是圣诞老人的故乡,这一文化形象已成为芬兰的象征之一。
三、地理位置对芬兰的影响经济影响:芬兰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在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芬兰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美国、中国等。
此外,芬兰的地理位置还为其旅游业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如北极光、冰雪运动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社会影响:芬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其社会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气候寒冷,芬兰人形成了热爱户外运动和冰雪运动的传统。
同时,芬兰的森林和湖泊为其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和娱乐场所,如徒步、钓鱼、划船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芬兰人的业余生活,也塑造了其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
芬兰地理环境特征芬兰是欧洲北部的一个国家,位于波罗的海东侧,东北与俄罗斯接壤,东南与爱沙尼亚隔海相望。
以下是芬兰地理环境的一些特征:1. 地势:芬兰地势平坦,几乎没有山脉。
整个国家由各种大小的湖泊和森林组成。
芬兰拥有超过18.5万个湖泊,其中最大的是索尔湖(Saimaa),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
湖泊和湿地占全国领土的三分之一以上。
2.森林覆盖率:芬兰是欧洲最森林茂密的国家之一、森林覆盖率超过75%。
主要的森林类型是针叶林和落叶林。
森林资源在芬兰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木材是该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3.气候:芬兰属于寒带季风气候,气候变化非常明显。
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相对短暂但温暖。
北部地区冬季的平均温度可低至零下20摄氏度,而夏季的平均温度在10到20摄氏度之间。
4.极光:由于位于磁极附近,芬兰是观赏极光的理想地点之一、每年的冬季时,芬兰的北部地区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极光,这是瑞典、挪威和冰岛等国也无法媲美的自然奇观之一5.动植物:芬兰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生存。
森林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这里栖息着许多野生动物,包括熊、麋鹿、鱼鹰和野猪等。
芬兰也是鸟类的天堂,有超过400种不同的鸟类在这里进行繁殖。
6.冰川:芬兰曾经是冰川时期的覆盖地区,留下了许多冰川形成的地貌。
卡雷利亚地区是芬兰冰川地貌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这里有许多湖泊和独特的岩石形状,如“石头花园”和“风景无限好”。
总的来说,芬兰的地理环境以湖泊、森林和岛屿为特征。
这种自然环境为芬兰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同时也给芬兰人民带来了绿色、清新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芬兰风土人情介绍
- 守秩序讲礼貌:芬兰人遵守秩序,讲礼貌,这也使得芬兰的交通显得十分井然有序。
马路上通常没有交通警察看管交通,全凭行人自觉按照红、绿灯指示而行。
行人必须行走在人行道上,过马路时须等指示行人的绿灯亮后从人行道上穿过马路。
- 乘坐交通工具:上下交通工具时,应等车上的人下完后再上车。
凡座位边贴有黄标志的座位均为给老、弱、病、残人留出的座位,车上人多时身体健康的乘客不宜直接坐到这些座位上。
- 着装:赫尔辛基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多风且变化无常,风衣和雨具都属必备品。
室内温度一般在二十摄氏度左右,因此衣服不宜穿得层次过多,应备些易脱的外套。
除此之外,芬兰还有许多其他的风俗和习惯,例如饮食文化、社交礼仪等。
在前往芬兰旅游或生活时,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可以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芬兰概况介绍芬兰,位于北欧,北面与挪威接壤,东面与俄罗斯接壤,南面与爱沙尼亚隔海相望。
芬兰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自然美景的国家,也是北欧五国之一。
以下将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教育体系、经济发展等方面对芬兰进行介绍。
地理环境:芬兰位于北欧平原上,地势较为平坦,多湖泊。
芬兰拥有约18.8万个湖泊,湖泊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0%。
最大的湖泊是拉普亚湖,位于芬兰中北部。
芬兰还有众多森林,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5%以上,是欧洲最森林茂密的国家之一。
芬兰还有多个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保护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历史文化:芬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至少8000年的石器时代。
在历史上,芬兰曾受到瑞典和俄罗斯的统治。
直到1917年,芬兰才宣布独立。
芬兰文化受到瑞典和俄罗斯的影响,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独特的传统。
芬兰人重视自然环境和宁静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由和平等。
教育体系:芬兰的教育体系备受世界瞩目,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体系之一。
芬兰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芬兰的教育资源充足,教师素质高,学校设施先进。
芬兰的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表现出色,多次名列前茅。
经济发展:芬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拥有先进的经济体系。
芬兰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尤其在通信技术和林业方面具有竞争力。
芬兰是全球通信设备巨头诺基亚的诞生地,曾经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芬兰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和绿色经济的发展。
芬兰还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四季分明的气候吸引着众多游客。
冬季的芬兰是欣赏北极光和体验雪地活动的绝佳地点,夏季的芬兰则是享受湖泊和森林之美的好时光。
芬兰还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和传统桑拿文化,为游客提供了放松和享受的机会。
总结起来,芬兰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教育发达、经济繁荣的国家。
它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出色的教育体系,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留学生。
芬兰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旅游目的地和学习的圣地。
芬兰风土人情介绍芬兰,这个北欧国家,一直以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位于波罗的海东岸的芬兰,被誉为“千湖之国”,拥有着大片的湖泊和森林,风景如画,宛如人间仙境。
在芬兰,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可以追溯到古代,这里的人们尊重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很多芬兰人喜欢到郊外度假,躲开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
他们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度假屋中,感受自然的气息,放松身心。
芬兰人也非常重视家庭和友情。
他们认为家庭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周末,很多人会和家人一起去森林里野餐或者去湖边划船。
芬兰人还有一个独特的传统,就是在桑拿浴后跳进湖里。
这看似简单的行为,却体现了芬兰人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热爱。
除了对自然的热爱,芬兰人还非常重视教育。
芬兰的教育制度被誉为世界最好,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
在芬兰,孩子们从小就被鼓励探索世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也是芬兰人民开放包容的思维方式的一种体现。
在芬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非常友善。
芬兰人十分注重平等和尊重他人,他们很少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更不会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
芬兰是个富有社会福利的国家,人们相互之间也会互相关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在芬兰,人们非常注重健康和运动。
芬兰人热爱户外运动,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他们都会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冬天时,滑雪、冰球、滑冰等运动项目在芬兰非常受欢迎,而夏天时,人们则喜爱在湖边划船、钓鱼或者徒步旅行。
总的来说,芬兰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国家,这里的风土人情与众不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无论是自然风光、友善的人们,还是独特的文化传统,都让人感受到了芬兰的独特魅力。
如果有机会,不妨去芬兰这个美丽的国家,感受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或许会给你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
芬兰有哪些的礼仪习俗与禁忌芬兰有哪些的礼仪习俗与禁忌芬兰共和国,简称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四北欧五国之一,有“千湖之国”之称,也是圣诞老人的故乡。
这样的国家有着的风俗习惯呢?下面跟店铺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芬兰的的礼仪习俗芬兰人与外国人交往时很注意礼仪。
他们在交谈时习惯保持1.2米左右的距离,如果对方企图靠得太近,会被看作是不礼貌的举动。
对于脱鞋,当众剔牙等行为,他们会投来鄙视的目光。
他们不喜欢见到别人把胳膊搭在一起。
相见礼仪芬兰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不分男女都热情地行握手礼。
芬兰人与外国友人相会时,尤其是对到他们家中做客的'朋友,喜欢让对方签名并留言,以示对于的珍重。
芬兰人愿意别人称呼他们的职衔。
如果不知道他们的职衔,则可笼统地称作经理。
商务礼仪最近10多年来,芬兰同中国的经贸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
芬兰人商谈生意通常在办公室进行,他们一旦作出决定,握手就像书面全同一样有效。
他们讲究信用,事前约定的会晤,一般也都会准时到达。
如果应邀到当地工商界人士家中作客,可带花束送给他的太太,但必须是单数。
礼仪与商务活动相反,到芬兰旅游的最佳季节可以是每年的6-9月,在这个季节可以看到世界罕见的极昼奇观。
芬兰的露天市场是外国游客观光的必到之处,最能吸引他们的是摆满各种工艺品的货摊。
芬兰十分注意解决残疾人出门难的问题。
在公共场所有专门为残疾人设置的停车处,地铁入口处有残疾人的专用电梯,在芬兰坐出租车不付小费。
芬兰的习俗禁忌芬兰人绝大多数信奉基督教(路德宗),还有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
芬兰人忌讳“13”数的“星期五”,并视其为不吉祥的数字与日期,认为其会给人们带来厄运和灾难,因此人们都不愿意接触这些数字和日期。
他们很忌讳交叉式的握手或交叉式的相互谈话。
认为这两种方式均属不礼貌的范畴。
在与客人攀谈时,一般都不愿相互间的距离过近。
若按他们的待客心理习惯,距离则以1.2米左右较为适当。
芬兰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禁食猪肉,忌讳使用猪制品,同时也忌讳谈论有关猪的问题。